一线教师的视角:教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和困境

时间:2019-05-13 03:4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线教师的视角:教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和困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线教师的视角:教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和困境》。

第一篇:一线教师的视角:教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和困境

一线教师的视角:教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和困境

【摘要】 我国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社会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已不满足于高升学率,对教育质量和教育方式的评价日趋理性,教育改革到了应重点从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在内的供给侧一方进行。本文试着以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视角,来思考教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和困境,探寻突围之策。

【关键词】教育改革

一线教师

有所作为

困境突围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中央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改革?主要是因为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必须供求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联想到一轮轮的课程改革,几十年来,各种新理念、新名词、新典型、新经验不断出现,“生本课堂”、“高效课堂”如火如荼,课堂热闹似菜场、教室四周全黑板等一时成为竟相参观和模仿的教改经验,但学生、家长、社会还是不领情,对教育还是不满意,诟病不少,素质教育不断地被一些高大上的理念、口号以及热热闹闹的活动异化和走样。

教育是一项事业,更是一项服务,服务产品的供应方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需求方是社会、家庭和学生。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供应方提供的服务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应尽可能地让教育的需求方社会、家庭、学生满意。

全国范围内确实有一些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做得很成功,北京市十一学校就是一个典范。该校开设了300多门课程和200多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4000多名学生,4000多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素质教育搞得风生水起。该校校长李希贵坚持“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的素质教育观,以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像李希贵这样的教育家办学的学校全国又有几所呢?

从整体上看,教育行政部门把抓教育简化为抓升学率,以中高考成绩考核学校和校长,一切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分管市长把压力传导给局长,局长传导给校长,很多学校以分数为导向,以高分为荣耀,以知识点教学和应考训练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分数高低判别学生和教师的优劣,成绩不好的学生成为了校园里的弱势群体,即使懂礼貌、守纪律、有爱心、身体好,如果成绩不好,仍然抬不起头,会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在成绩面前,其它一切都黯然失色,都不是那么重要和迫切,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三好学生的评选也简化成按考试名次从高到底的顺序决定,于是“一好遮百丑”导致的所谓的高材生违法犯罪的极端案例并不少见,远的有马加爵因打牌起口角杀同窗好友案、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对伤者连捅八刀致人死亡案,近的有复旦大学高材生林森浩愚人节饮水机投毒致同室好友死亡案等。”优秀生怎么了?”“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和思考。“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往往成了毕业班学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不苦不累,初三无味”等口号成为激励学生勤学苦学的兴奋剂,环顾初

三、高三年级的教室,不戴眼镜的学生和大熊猫般稀少。眼睛近视,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为戴上眼镜即可,但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的成效要十年以后才会体现。如果上至政府下至教育工作者,都戴着近视眼镜,目光只盯着眼前,那么中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在哪里?

据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中国的教育在全世界已处于中上水平,主要是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受相应学段教育的普及率,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但如果从供给侧来看,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和社会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但教育的改革似乎总有点滞后,步子不够大,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徘徊和犹豫,还有一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高高在上,不改不变依然不愁招不到学生的任性。

国人到海外疯抢马桶盖和奶粉,这是中国制造业的耻辱。近年来,到海外求学越来越低龄化,这固然有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但也有对中国教育的不满意和无奈,就像有些国人移民海外最大动因就是想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教育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二、一线教师可以有所作为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是两大主体,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产品供给方,学生是最大的需求方,教师理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传授知识,拓展能力,培养素质。教学内容即教什么已由课程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上有较大的自主权。“教育改革是局长和校长的事,从上而下,教师无需也不能自下而上搞教育改革”这样的论调在一线教师中有很大的市场,很多教师对教育改革缺乏热情和冲动,更鲜有实实在在的改革行动和探索。

我国的改革发韧于农村,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基层经验最后全国推行。守着良田却要饿肚子促使小岗村的村民冒着生命的危险摁下了红手印,广大的一线教师一方面对教育现状不满意,满口埋怨和牢骚,但行动上依然是涛声依旧。没有威胁到生存和生命时,一切都可以再忍忍,再等等,再看看。要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教育的效果还有滞后性,好的教育、坏的教育,效果都要在几年后、几十年后显现,从这个角度上讲,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要有前瞻性,眼光要放长远,要时常提醒自己:自己的工作是面向未来的,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一线教师可以有所作为,要以不等不靠的态度积极投身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笔者工作的前几年教地理学科,我尝试着在地理课上讲时事政治,想以此为抓手,改变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一次,学校安排我上一节主题为《西亚》的公开课,我没有把全部时间用来进行书本内容的教学,留下了大部分时间向学生介绍海湾战争的起因、发展和影响,“中东”“萨达姆““布什”“巴以冲突”“以土地换和平”“海上生命线”“两伊战争”“斩首行动”“闪电战”“共和国卫队”“冷战”------学生对我讲的内容很感兴趣。课后教研员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既完成了常规教学任务,进行创造性地拓展,这种拓展是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着眼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阅历,有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教者大胆地跳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更高的层次上整合了教材资源和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教研员的评价坚定了我进行课堂拓展的决心。

上了政治课后,我向校长主动提出在全校举办时政讲座。我看过一个介绍北京大学的专题片中,其中讲到北京大学平均每天都有好几场讲座,有人曾戏言:在北京大学,课可以不上,但讲座不能不听。于是就萌生了给自己的学生作讲座的冲动。还记得第一次为学生作时政讲座的题目是《巴以冲突和美国》,后来又为学生作了《海湾危机及海湾战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风云百年》等专题讲座。从2008年9月开始,为了把这种讲座制度化、长期化,在我的倡导下,学校开设了“晓声讲坛”。讲坛每两周举办一次讲座,讲座的选题也不仅仅局限在时政方面,有文学、音乐、美术、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

现在我的政治课堂上有个固定环节叫《慧眼看世界》。每次由一位同学主讲,关注一个新闻事件,《雁栖湖泮的APEC会议》《雨中的父亲》《中国最大石狮子被人刻字》《匈牙利女记者拌倒叙利亚难民》《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九三大阅兵》《载入史册的两岸领导人握手》《九三大阅兵:“三位一体”宣示中国意志》《我看“两会”》《G20杭州峰会》等成为了学生慧眼中的“世界”。《慧

眼看世界》由学生主讲,从选题、选材到制作PPT、面向学生主讲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走向台前,老师退到了台下,一上一下,舞台还是那方舞台,主角变了,戏也出彩了。五分钟的《慧眼看世界》对学生的影响是在那五分钟前的五天和五分钟后的五个月、五年,甚至五十年。待笔者年老时还能和学生聊聊当年的《慧眼看世界》,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我认为光停留在口号和理念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每个人都在努力,尽管每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加起来就是对素质教育的巨大推动。三、一线教师的困境和突围

一线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可以有所作为,但作用也是有限的,上有各级领导对升学率的关注和看重,下有社会和家长的务实和世俗的评价,中有学生渴望的眼神和期待。很多教师也想在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尝试教学改革,提供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服务,但坚持下来的不多,往往是开始时信心满满,不久就偃旗息鼓,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尝试走新路,路况不熟悉,有时会迷路,有时会跌倒,有时会因孤立无援而绝望,因遭冷嘲热讽而心生放弃。走老路路况熟,一路上老朋友也多,说说笑笑,志同道合,即使老路上风景一般,看得腻烦,最终也都会因为走得安全而不想走新路去看更美的风景。

笔者教的是政治学科,《慧眼看世界》是我课堂上的保留栏目,老师和学生也都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课本知识的教学没有同年级其他老师抓得那样细,训练时间也没有其他班级多,到期末考试,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教的两个班政治成绩的平均分列年级倒数第一第二位。校长并没有直接批评我,但我不能宽恕自己,拖了班级后腿,影响了学生的排名,照这样下去还会影响学生的中考,影响学生的未来,这样想下去,一个春节都没过好,一直在思寻出路。新学期一开学,我的课堂教学变了面貌,变得世俗和功利,在应试面前一切能省的我都省了,把课本主干知识讲清楚后就让学生练习,讲答题技巧,讲答题策略,开始还有点不适应,内心经常问自己:政治课怎能这样上?每当此时,另一个更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满意这样的课堂教学也要硬着头皮上,否则你又要厚着脸皮给各方去解释去说明。坚持了半个学期,我日夜盼望的期中考试终于到了,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政治成绩又位列年级第一第二,皆大欢喜,我也终于释然了,走在校园里又恢复了以前的自信,因为我教的班成绩最好,意味着我又可以成为领导、同行、家长和学生眼中的优秀教师。自信归自信,但我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知道我教的那些解题技巧、考前押的“宝”对于学生的未来意义不大,我的教学没有

触动到学生的心灵,背离了一位政治课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分数在教,眼中只有分数,看似工作很负责,实质很自私——只想证明自己眼前的优秀,而不是为了学生今后的优秀。

环顾四周,像我这样上课的教师不在少数,考什么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一切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只要成绩好就是优秀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称首先考虑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在中高考录取指标面前,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领导认可,家长追捧,学生自豪。

很多幼儿园到大班时就瞄着小学,抓拼音、识字教学,于是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成了“差生”。小学、初中的毕业班会用大半年的时间用来复习,一切都可以整合,一切都可以摒弃,复习一轮又一轮,考试一次接一次,每周有检测,每月有考试,假期结束返校还有各种收心考(暑假收心考、国庆收心考、寒假收心考),期望通过考试让学生放松之余不忘学习,做到休息学习两不误,事实上现在的双休日、暑寒假,学习成了“主业”,休息成了“副业”,大有把学习进行到底之势,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一切都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理由,从而使得缺乏人性的教育披上了人文关怀的外衣而显得冠冕堂皇。

在这一切都成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情况下,教师只能被裹挟着往前走。教育的话题一直是被大家热议的焦点,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谈孩子,谈教育,谁都可以对教育指点江山,谁都可以对教育发几句牢骚。

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一线教师该怎么办?谁可以帮助一线教师冲出重围,突破困境。

笔者以为,政府作为教育产品的供给方,应站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高度,站得高看得远,注重顶层设计,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政策,为教育产品制定质量标准,还要为教育产品把好质量关,依法监督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给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让那些勇于改革、教学有个性、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学校作为教育产品的制造商,要根据国家法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大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中体验到主人的光荣和自豪。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可谓是中国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给了孩子无数教育,但孩子却体会不到生命成长的幸福。以各种名字命名的课堂教学改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今天听到的是“一二三课堂教学模式”,明天看到的是“四五六课堂教学模式”,按阿拉伯数字组合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暂

不论它的提法是否科学,要求是否合理,成效是否明显,其实质都只是教学方式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只不过是把各教学环节进行不同的排序而已,有的还把课堂翻转了过来,有的还对老师讲课时间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教师身披各种条条框框,头戴被念了紧箍咒的铁箍,还谈何教师职业尊严,谈何职业幸福?笔者认为学校需要以课程的思想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鼓励教师开发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学习,给教师划定几条不能碰及的师德和常规底线,鼓励课堂教学百花齐放,保护教师创造的热情,让教师在课堂上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体会到职业的尊严。

教师作为教育产品的制造者,要带着爱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关心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一生负责。教师要注重自身修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有宽阔的人文视野,并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尊重生命,尊重大自然,懂得感恩;崇尚教学民主,教学相长,能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与学生亦师亦友;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信条,同时又能时常提醒自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为自豪,更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不反对师道尊严,但更愿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该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一件事啊!

对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补短板”,补学校内涵发展的短板,补人才培养理念的短板,补师资水平的短板,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一方变革和发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使教育供给体系更好适应教育需求结构变化,让教育更加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能满足社会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只要政府、学校和一线教师意愿相同、目标一致、联动协作,一线教师全身心投入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就一定会提高,也只有一线教师广泛参与到教育改革中去了,真真地面向学生的未来设计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教育供给侧改革才会取得成功,到那时,教师的工作才是体面和有尊严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第二篇: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困境及改革研究教育论文

【摘要】我国教师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上的“部门条块分割”;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课程设置上的“学科比例失衡”;教学方式上的“学生主体缺失”及人才评价上的“考试初衷异化”五个方面。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实施教师教育一体化;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幅度地进行学科比例的调整;凸显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这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路。

【关键词】教师教育现实困境终身教育

尽管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原先的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顺利完成及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师教育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激化了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之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不及时地梳理、研究及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不仅教师教育的改革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就连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师范院校以改变专业设置;重视学术研究;调整学科结构及院校更名与合并来应对教师教育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之际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危机。①本文以终身教育的视角来对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给予梳理与探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终身教育的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分析

(一)管理模式上的“部门条块分割”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教育(原称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部门如师范院校以及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之间没有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关系,而是“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事实上,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尤其是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开始推行教师教育的新战略,如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这样一来,培养教师的部门和权限就打破了原本只由师范院校独享或垄断的局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开放式和竞争式发展,但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的培养部门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了我国教师教育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异常严重的弊病,如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在招生方面就存在着严重的忽视市场需求的弊病,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上的严重“供过于求”现状。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的各部门与职后的中小学以及各级教师继续教育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现象,即严重的“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也就是说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只负责教师的职前理论培养,而中小学则事实上成为教师任职后弥补实践运用能力的“实验场”,至于各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只负责中小学教师的假期培训任务。所以,笔者认为一个教师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是被人为地分割为三个独立的培养阶段。尽管这些大学生在读教师教育专业期间需要深入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与见习,但是,为期4至6个星期的实践时间实在无法形成一定的实践智慧,因此,“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和见习也只能说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②此外,中小学教师的假期继续教育培训也存在着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与中小学教师实际需要之间相互脱离的弊病。显然,教师教育专业的各培养部门之间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之一。

(二)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

客观地说,目前,各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强,甚至于还有弱化的趋向。因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于各学科教学论。但是,各学科教学论的教师配备情况及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状况是个非常令人担心的问题。一方面,学科教学论教师普遍年轻化,尽管,这些年轻的教学论教师有着高学位、高学历,但是却又大多是非教师教育专业出身。正如有人所言,当前,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集中体现在“先天营养不足”(非教师教育专业出身)和“后天发育不良”(理论偏低及实证缺失)两个方面,③另一方面,各高校教学论教师又面临着一个专业发展缺失的境地,除了带学生进行短暂的教育实习或见习外,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与精力到中小学进行实践学习,年复一年的脱离实践的所谓理论讲解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教学论教师的理论僵化与学科教学理论生命力的缺失,从而也就导致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缺失,而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又最终导致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论与社会实践严重脱离弊病的必然产生。因此,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不能不说是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一大现实困境。

(三)课程设置上的“学科比例失衡”

一般来说,教师教育的课程知识应当包括三个部分,即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终身教育的视角下,这三类课程之间不仅应当有一个比例平衡的问题,而且还应当着力培养起学生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条件,如终身教育的意识、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但是,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问题。如有人就我国现行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英国、美国、埃及、印度及德国进行了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学科教育时间无论是和发达国家英、美等国,还是和发展中国家印度相比都是最长的,而教育理论时间和教育实践时间却是最短的。这就充分说明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过分注重学科知识而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却严重不足的现状。

(四)教学方式上的“学生主体缺失”

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表现在: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理论讲解过多,导致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质疑辩论甚至于思考和消化的时间缺失;另一方面是多数学生缺失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教学中依赖教师讲解的心理过强。⑤笔者在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中,就大胆地采用了“学生讲解+师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但在实践中,笔者也遇到了种种阻力,尽管其中有部分督导组成员和院系领导的不理解,但最大的阻力却是来自于学生的不适应和不配合甚至于不理解。事实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主动性、自主性、创新性及社会性四个方面。而就现行的教师教育来说,教师满堂灌的现象相当普遍,他们往往把主要的精力与时间花费在教材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全然不顾学生的个性天赋、专业兴趣、探究欲望、实践反思与创新的内在动机的有无。从而也就造成了多数学生的被动学习与厌学状况普遍存在的现状,当然也就谈不上知识的创新与发展了。所以,教学方式上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不仅直接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离,而且还是最终导致学生丧失社会实践意识和专业反思与创新能力的根源之一。

(五)人才评价上的“考试初衷异化”

现行教师教育中,人才评价还是依靠理论课程的静态考试模式,即以学生所通过的校内课程结业考试的门数及学分来评价学生的合格与否,不仅忽视了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的测试,而且还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关注。这种人才评价无异于考试初衷的异化,即把考试的手段与工具性当做教育的目的与归宿。在这样的人才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很可能会把目光聚焦于理论考试的过关与否上,而全然不顾其实践运用能力的磨炼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师教育的人才评价机制忽视或排斥了社会实践评价项目和学生学习品质的内容。

二、教师教育的改革走向

首先,实施教师教育五个方面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包括纵向意义上的、横向意义上的、发展意义上的、研究意义上的和整体意义上五方面的一体化。⑥就纵向意义上的一体化而言,就是要打破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实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双向交流的一体化,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之路;对于横向意义上的一体化来说,就是把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进行一体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基础教育的城乡之间的教师之间也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而发展意义上的一体化是指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学习、进修、研讨、交流环境;至于研究意义上的一体化,则是指引导教师角色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使教师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则是指在教师教育之中,把宏观的和微观的、纵向的和横向的、理论的与实践的、校内的与校外的各种教师教育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以促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其次,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就在于充分运用教师教育的实习基地,以半年或一年为期限,把各科教学论教师组织起来深入中小学进行实践学习。可以采用分批分阶段地实地任教的方式来促进教学论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教育的教学理论不断获得实践检验、修正和创新。显然,这不仅需要高校出台利于教学论教师实地任教、外出进修等的政策以及对原有教师管理制度做出相应的改进,而且还需要高校和中小学进行必要的合作以确保这些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第三,大幅度地进行学科比重的调整。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应当以教师教育专业实践化为导向,而走向实践整合型的教师培养则是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⑦这是2006年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中学者们的共识。由此可见,鉴于我国现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学科教育比重过大,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不足的现状,应当大幅度地调整学科比重的调整,把原本90%-92%的学科课程缩减至40%左右,而教育理论课程由5%-6%增加至20%左右,教育实践课程也由3%-4%增加至40%左右。

第四,凸显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及社会性作为教学方式中衡量学生主体性地位是否得以尊重和体现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此,笔者建议,高校教学中应当围绕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这就需要高校在确保教师教学自主权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其中,最为主要的在于改变现行的教学评价与教师评价模式。把评价理念由关注教学结果向关注教学过程转变,把评价方式重在关注教学外部向关注课堂内部转变,把评价内容由关注教案书写、作业布置数量与批改次数、课堂板书情况、教学态度等转变为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是否尊重与具体落实情况上。总之,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只有在其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的前提下才有实现的可能。

第三篇: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不曾一次的在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小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大学教师,那时天真的以为老师很神奇,知识渊博,能力强大。高考的时候自然就选择了师范院校。如今,当真正成为一名教师,我真实的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教案;改不完的作业;处理不完孩子的琐事,有时晚上做梦都生怕孩子们出事故,有事请假,也时刻挂念那班学生。自己像是得了强迫症似的。仅仅这样还无所谓,更让人头疼的是忙不完的‘虚假工作’。强大的压力和烦恼;艰巨的任务和不屑的责任,都极具在我们教师的身上。

可我们的方向在哪里?有的教师为教育牺牲,有的在一线一干就是一辈子。这样算来算去,想来想去,解决不了我们的烦恼。一样要继续的工作。与其带着压力去劳动,不如换个心情来改变自己。把压力当动力,升迁无所谓,没事钻研一下教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关心爱护学生的日常生活,拉近师生关系,乐和的过每一天。时日一长,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了,孩子的成绩上去了,你的心情不就好起来了,哪还有什么压力烦恼所在。平和的对待每一件事情;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神圣的职业中,展现自我的光彩,无疑不是一种完美的人生。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教师需要可持续成长要活到老学到老。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的是让今后的路走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坚实。是为了让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一个蓝图,更是为了有一个引导和监控。“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每每想到这句话,就倍感责任重大,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一、个人发展基础分析:

1、自身素质结构:

当年,怀揣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步入教师行列。认真、勤勉、负责,是年轻的我生活的主旋律,虽然中间有困惑、无助乃至动摇。但因为有责任,因为要对那一个个年轻而单纯的生命负责,走到今天,且自认为走的比较出色。但今天回首,实际上也仅仅是做了一个教师份内之事,依靠的是最朴素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过程慢慢改变了我,使我从内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更懂得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职业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智慧的成熟性、坚定的道德观、对世界的洞察力、积极乐观、朝气蓬勃、对学生的关心……

从专业能力角度讲,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应该是做好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目前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较好,组织教学活动能力尚可,也有一定的调控课堂、调控自我的能力,也具备对学生的感染力。近年来,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的教育现象,有了比较强的反思意识,也开始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不再是关注而已,但深感自我更新拓展的能力特别不足。2分析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 教学岗位工作十三个年头,走过了教师生存的适应期,翻越了迅速成长的爬坡期,渐渐步入成熟期,又进入了艰难的迷茫探索期,期望自己能在教学中有所创造。目前,自认为能熟悉和胜任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同,自认为有点满足的感觉。曾经经历过几次教学改革,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压力,认为自己的方法已经够好了,形成懒惰的情绪。新课程标准出现以后,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发现这一次教学的改革与前几次的教改有所不同,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增减、难度的变化和知识次序的调整,它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新教学理念的形成、是教师角色的改变,涉及到为谁而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从知识传授向方法、能力培养过度,这是一次触及深层的变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原来形成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念头在这时必须要改变了。

(一)现代教师要求不断地学习

教学工作所针对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和青少年,为明天培养人才的活动,具有时代性、超前性,这就要求教师把现代社会最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教给新一代,教师就应该首先接受新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不失时机的引入课堂,现代教师应该是将教学活动和学习提高联系在一起的,要求终身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以现代教师的标准对照,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蕴涵着许多全新的理念,诸如教育民主化,促进教育的国际理解、关爱自然、注重个性发展等世界教育的趋向,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科学本位向科学与人文整合转变、集体同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性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教学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这些在过去被忽视的问题,现在却成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着势必要求教师必须继续学习,走向教学成熟。

(二)教学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教师不但要了解广泛的科学、人文与社会方面的新进展、新认识,把“学会学习”放在未来教育四支柱(学会认识、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之首,把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发挥出作用,大胆地实践,做到与时俱进,身体力行。

本人所任物理学科的教学,物理学科知识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和实际生活基础之上的,同时中学阶段物理学科也是比较难学的课程,学生感觉到物理规律多,之间的关系复杂,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无从下手,所以在本学科上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首先联系学科本身的特点,物理学科的规律性很强,但是它离不开实验,应该先认识物理规律,有意识通过一定的实验来再现物理规律的认识过程,体会这些物理规律的内涵,从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意识,而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几个定律、公式和典型例题。

第二是让同学们体会物理学科的真谛和难点所在,依本人看物理之所以难学,问题集中在物理规律的多样性和物理现象的多变性;同一个物理定律和公式往往是代表一种类型的归纳和总结,能够在几种情况之下应用;同一个物理现象有时又可以采取几种方法来解决,在此需要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物理现象和在它们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只要能够搞清这一点,应该说抓住了主要矛盾,使同学们真正掌握“现象——规律——现象”的认识过程。在学生掌握了规律认识过程以后,并且能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时,有意识的提示学生自我总结和归纳,在分析新问题的同时,提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该进行一定的反思总结,形成自身形象,个性和特点不断趋于成熟,但是即便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好象就是一年工作的10次重复,形成的固定模式又似乎是比较顽固的、僵化的习惯和套路,要改变这种定式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善于从经验中反思吸取教益,才能有所提高,否则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教师的水准上。

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效果,反省实践中的长处和失误,并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它是教师一种自发的行动;是教师成熟的一个标志,否定过去就是对以后工作指明了方向,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思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总结与反思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实际的收获来判断教师教学活动的效能,不能仅仅以教师所谓能力的提高,教师水平的升级来体现教师能力的提高,如果离开学生谈教师的成长的话,都是空的和没有意义的。现代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以学生能力提高作为依据,使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生存的高层次的人才,不能因为单一的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

总结与反思的意义在于提高效能与经验的升华。要做到有效的反思,必须从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自我监控包括自我检查、判断、评价、设计的能力;教学监控是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和过程进行计划、安排、评价、反馈、调节的能力。教学的反思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融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学生活动的促进、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价学习行为教学后省。反思的意义不仅是教学经验数量的增加,经验范围的扩大,更主要的是教师经验质的提高,教师教学层次的升级。

新的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员、管理者、咨询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活动教学观;课堂中心的转变、主动被动的转变、平面与立体的转变、单一向群体的转变;知识结构要求多样性、信息技术的新要求,经过奋斗和努力使教师从一个教员向一个教育工作者,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师。

一、自我剖析

1、优势:在幼教这个工作岗位上,本人工作认真、做事用心、踏实,并能够虚心好学,一直以一种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和工作。在园领导、老师们的教育指导、关心帮助下取得了一些进步。

2、不足:虽然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要做好一个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老师很难。本人的理论功底不足,教育教学技能还很缺乏,所以必须要多看、多学、多做,不断地完善、充实自我,更快地成长起来。

二、发展目标

为了在平凡的岗位上要不断的成长,成熟,成功,为了能让自己更快更好得成长和发展,成为让领导放心、家长承认、孩子喜欢的教师,特别制定了如下预期目标:

1、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做一个高雅的人。

2、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上半年中

1、读好一本书《纲要解读》。

熟读纲要,全面贯彻纲要理念,以纲要为依据,把纲要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内容,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2、同伴互助——提高自己的教学。

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教学经验的匮乏使教学工作的开展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要向身边的老师学起,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向她们学习,不耻下问。并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孩子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她们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3、提升专业技能。

本学期准备在舞蹈上下功夫,争取能够舞蹈过关,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下半年

1、读书——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为了自己的教学教育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纲要解读》、《最好的老师》。

2、多反思,多实践,多总结。

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孩子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教学中反思,及时自动地在行动中反思,培养反思和自我监控地习惯;教学后反思,随时审视,随时修正,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3、认真分析活动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争取一学期下来能有一篇较高质量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定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及时总结,有所沉淀,不断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用心,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我用心,有不足就学习,有困难就探索,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四篇: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到任重道远。老规范共八条,新规范已精简成现在的六条,但是内容更为充实,体现了时代特色。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应如何去体现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呢?我认为首先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从历史发展长河看,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人类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但如果没有教师,他就会断线,就会枯竭;人类的社会生活代代相传,但如果没有教师,它就会陷入愚昧,陷入野蛮。正是教师平凡的工作,连接着老一辈和新一代,连接着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从个人成长的命运看,教师又是人生幸福的缔造者和操纵者,教师从事的职业是崇高的、神圣的。但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又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平平凡凡,琐琐碎碎,默默无闻。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力,没有显赫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自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这就必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人们一提起教师,才把他与园丁、人梯、铺路石联系在一起,这既是对教师工作极为崇高、极为重要的肯定,也是对教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目标。应该说,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师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献。

其次是“把爱撒向学生”。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指明了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他还说,“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一点自己也深有体会,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属于亲缘关系,不是出于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这是一种特殊的、充满科学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上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转化学生自身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正像一位同事所说:“有时自身感到很疲乏,当一走进教室见了自己的学生,不知从什么地方那个劲儿就上来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爱的力量,有了这种爱,什么金钱、享乐将会被抛于九霄云外。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成效。其三要做到“细微之处树榜样”。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和榜样教育学生。”也就是说,身正方能影子不斜。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智慧的象征和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思想、言行、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整个人生航程始终面临着人格上的挑战。特别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中履行职业道德,才真正称得起是一名教师。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一、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己。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取向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规范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学生。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新规范还规定: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当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受到伤害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应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拼搏奉献的精神。我想这正是教师爱学生的最高体现。

爱教育、爱自己、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有了教师“乐教”,才会有学生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教师的“乐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快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热爱学生,全面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其业,善于其业的基础是对学生的爱。爱的真谛是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来对待。教师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形成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促成集体的良好关系的形成。学生有安全感、宽松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快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

新规范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规定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为了尽早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把评价学生标准拓宽到道德水平、心理健康、学业素质、身体素质、艺术与创造性等方面全盘考虑,这不仅需要学校、教师自觉地规范,更需要社会和家长转变观念。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是非常及时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有的学生酷爱文化课钻研;有的学生爱好体育;有的学生善于艺术,学生各有所长,以分数论“英雄”的确欠妥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样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更要发现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以达到教育的培养目标。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偿家教逐渐成了商业意识在教育领域中的突出反映,是近年来冒出的现象,异化了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师德 “新规”将“抵制有偿家教”列入其中,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师德规范。我认为,教师的功夫应放在课堂上,我赞同教师对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但如果老师一双眼睛盯在学生身上欲通过有偿家教牟利,就必须好好反省了。

无论怎样修订,师德规范的主旨不会变,简单概括就是“责任”与“爱”。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也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大批教师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甚至付出巨大牺牲,这正是崇高师德和人性光辉的体现。

新师德规范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被很多人解读为“专门堵„范跑跑‟师德漏洞”的 “保护学生安全”规范。虽然舆论将此举视为对“范跑跑”事件的连锁反应,但保护学生安全,本来就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事情。面对稚嫩天真的孩子,你舍得丢下他们吗?生存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城市人口压力、复杂社会生活等现实情况都突出了学生安全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应该怎样做好安全工作,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呢?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不做危险的游戏,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等等。其次,可以开展教育活动,学校要适当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方面的活动,如安全知识征文、“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我是小交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安全意识,在活动中接受安全教育。再次,加强安全检查,学校各个班级要定期或不不定期地组织安全工作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申报并及时进行排除,减少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另外,制定应急预案,每个学校都应制定安全工作预案,以确保在突发安全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应急措施,把安全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详细了解和熟悉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

“师德规范”只是职业规范而不是法律,它是根据教育法和教师法制定的行业规范。教育部号召老师自觉运用这个规范来要求自己。而,作为教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对这个规范的认同。对于一个优秀的老师来说,不仅是课要讲得好,更要有高尚的师德。我们会共同遵守这样的道德规范

二、在这一时候公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是非常及时的,非常重要的。在全社会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发展进程。教师的道德形象直接推动社会进步。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读完这一规范之后也有很深的感触。我们有时会说:“作为教师不是„神‟,是„人‟,也会犯错误。”但家长把我们看作神,那我们就要努力的对得起这份责任。自己要怎样做,才能不犯错误,使自己更优秀呢?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是榜样,是辅助。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这些自然不必说,我就是中国共产党员,我始终以我的祖国而骄傲,自豪。假期里,北京奥运会上,每每升起五星红旗,我的眼泪都会不自然的流出来,我的喉咙里都会有一种东西在涌动。我知道我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我的这种感情常常会影响我的学生们,他们常常沉浸在我的豪言壮语当中,是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应该使他们从小爱憎分明。作为教师应首先身当模范。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作为教师总会有职业倦怠的时候。而我们的倦怠不一定象工人那样生产出次品,但对于人来说,一个“次品”对于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志存高远,认真做好每一件教育学生的事。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于这一条的理解我自己觉得有时很难把握。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学生犯了错误应小以惩诫,但还是以教育为主,教师的心底是要爱学生的。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学习了规范后,我决心时常审视自己的行为。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是也。

四、“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我觉得“身令而从”只有教师做到了,孩子必然随之。所以我始终坚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以影响我的孩子们。这一点我觉得做的还不错。

五、“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对于教师来说拥有一个团结的集体,凝聚的力量会比个人的力量更坚实,更有力。我们现在的这个大家庭就是这样,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很骄傲。

六、“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一条是我这个不年轻也不老的教师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岁月的磨合,让我们更有经验,也更容易满足。规范的提出又一次敲想了我的警钟。我要时时刻刻告诉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

总之,作为小学教师,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身兼重担,以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填满绚丽的篇章,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绿添彩,为孩子的未来奠基。

三、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体制和人性之间,国情和人情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教师就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尽量抵挡一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给学生腾出尽量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苦是乐呢?这就必须考察这一行业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满足程度。从物质收入角度看,在我国,目前这一职业尚不尽人意,工资在总体上处于中、低收入之间。当然我们也看到,教师的待遇正在不断改善。近几年来,随着教师工资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提高,职业稳定性的优势愈显突出,“清贫”不再是教师的代名词。从精神满足这一角度看,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职业生活的情感性在当今利来利往的商品社会中已成为教师行当的另一大优势。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机智应变,巧引善导之乐;启愚化顽,学子转化之乐;弟子情操,慰师谢教之乐;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终随着水涨船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会有更大改善,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参考: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五篇: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一线教师

假如我是一名家长

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一线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做一个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的好教师,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在此,我站在一个学生家长的位置上,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位。

一、我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假如我是一名学生家长,我喜欢一名能够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孩子的老师。教师的这种爱,应该来自他(她)对教育事业的真挚热爱和对教育对象的深沉呵护和期待。一名教师来到学校后,他(她)整个的人就属于学校,属于学校里的每个学生,属于全体学生的教育事业。对学生、对工作的的爱是一名合格老师必须具有的基本的情感品质,爱学生应当成为老师的性格。老师对儿童的深情厚爱是一种激发儿童生命活力的肯定性情感。在师生交往中,这种情感的流露是老师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转化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巴特尔曾经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的确,对一名教师来说。爱,首先意味着他对学生的无私的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幸福。

假如我是一名学生家长,我喜欢快乐、精神饱满、振奋的老师。老师走进教室后,应该能够将一切烦恼暂时抛诸脑后,将那些引起自己情绪波动的记忆暂时忘却或抹掉,全身心投入教育活动。在学生面前,如果一名教师始终是快乐的、精神饱满、振奋的,那么他的学生也会感染这种健康的情绪,从而做一名快乐、精神饱满、振奋的学生。一名优秀的师应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不管他们在学校外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在学生面前从来不会露出忧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即使他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或者生病时,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

假如我是一名学生家长,我喜欢风趣的、有魅力、友善的、自信的老师。孩子的世界并不是理性客观的世界,而是很大程度上依靠想象和情感建构起来的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因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理解都是以情绪情感的体验为前提的,这完全有别于************的理性世界。一名风趣的的老师,他会在每一天把欢乐和笑声留给学生,动人的微笑,风趣的话语,会让他在学生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一名有魅力的老师,会时时处处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魅力,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教育;一名友善的教师,他会真正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他是家长的教育参谋,学生的知识的传授者,为人处世的向导和生活中的伙伴;一名自信的教师,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在他的嘴里,很少出现“我不行”这三个词,“我能行”会成为他和他的学生的口头禅。

二、我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如何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在品行,性格,学习方面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呢

首先,我会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养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地预防和矫治。我知道,孩子的品行习惯的优劣和家长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把孩子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放在孩子成长的首要位置,我会在生活中,在家庭教育中时刻不放松对孩子的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关注,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孩子,要求他做一个品行优秀、行为习惯端正的新时期的人。

其次,我要多利用一些时间和耐心去和孩子交流。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孩子并不仅仅满足家长物质上的给与,他们更需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交流。虽然现在家长作都很忙,但是我们还是会在每一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新声,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尤其是他们心理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困难,这些没有家长的耐心是办不到的。

再次,我会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学生在学校期间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家里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学校里,教师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在家里我们也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安静的、温馨的,并且创满了爱的。为了达到这些,我会努力消除家庭里的每一种不和谐的声音,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还有,我还要信任教师,多与教师进行交流。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就说明我对学校、对教师的100%的信任,我相信学校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而每一位教师也会全心全意的教育好我的孩子。同时,我还会利用一切机会和学校、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通过教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将孩子在家庭里的情况告诉教师,从而与教师配合搞好子女的教育工作。

最后,我不会过分娇惯孩子。作为一名家长,我不会对自己的子女放任不管,当然也不会过分的溺爱孩子。虽然我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我会努力为他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不会过分的溺爱孩子,因为我知道,过分的溺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我会努力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好,但是我不会超出一定的“度”。我会以十分的耐心对待孩子的一切缺点和错误,但是我不会包庇他,也不会容忍他在知道错误之后仍然一次次的犯同样的错误。树木需要修建才会成为栋梁之材,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我知道过分的溺爱只会养成孩子的怀习惯,最终危害到孩子的终身。

做中国的学生家长不容易,做一名成功的中国学生家长更难,但是我会向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下载一线教师的视角:教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和困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线教师的视角:教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和困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供给侧改革来了,教师准备好了吗?(精选五篇)

    教育供给侧改革来了,教师准备好了吗? 今年“两会”,“供给侧”一词迅速蹿红,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挂在嘴边的热词。 如今,这个原本属于经济术语的词汇,也被用来描述教育供求关系,为我......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当下,在新课程改革面前,很多教师都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也是浅尝辄止,未能真正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活动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成长

    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成长 大竹县第九小学 蒋美翠 周世志 摘 要:教师成长就是发展自己以适合学生发展、教育变革的需要。课程改革使教师不能再靠吃老本过日子,老师们在课程改革......

    试论生本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作为

    试论生本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为摘要: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突显学生的本体地位,弱化教师的强势灌输,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一跃。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由......

    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员互动和交流,致使教学氛围沉闷,难以调动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直接降低党校教学效率,同时,党......

    我作为一名坚守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

    我作为一名坚守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14年的教学生涯,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本着“谦虚”,“谨慎”,“律己”的态度,乐业敬业,热爱......

    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正

    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正 对每位学生学生进行公正教育,实现教育的公平,是每位教师的职责。而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中一个具体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对教育公正的实现......

    写给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教师

    写给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教师 尊敬的老师: 您好! 问候你的节日。问候熟悉或陌生的你。在这个秋天,共同感受一份清凉,或者温暖。 日子总是过得平凡,生活总是那样匆忙。你很少想起,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