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3 02:5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员互动和交流,致使教学氛围沉闷,难以调动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直接降低党校教学效率,同时,党校的组织水平不高,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比较差,致使现场教学没有秩序,针对存在的诸多教学问题,以下文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党校教师;现场教学;困境;对策

前言

现阶段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问题,难以调动起课堂氛围,致使学员学习热情不高,无法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这一教学现状,党校教师要注重与学员互动和交流,进而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对现场教学的控制能力,推动教学环境有序进行,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组织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

(一)党校教师现场教学不注重教学互动

目前,党校现场教学中教师不注重教学互动,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陈旧落后,难以调动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与学员互动,学员之间缺少互动,直接影响现场教学效果,致使学员的学习效率不高,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形成沉闷的教学环境,主要原因在于党校教师没有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教学环节缺少引导,没有发挥出引导作用,给现场教学带来了困境;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没有考虑到教学互动,难以启发学员积极思路知识,学员对党知识的理解不透彻,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理解能力。另外,教师在准确教材时,没有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问题,现场教学过程中没有向学员提出问题,致使现场教学没有互动效果,教师与学员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无法了解到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降低党校现场教学效率。

(二)党校教师对现场教学的掌控能力比较差

党校现场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是,党校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比较差,没有能力管理教学秩序,过于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主导位置,教师对学员缺少管理和约束,致使学员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很好地学习党知识,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发挥引导作用,不具备掌控能力,致使现场教学氛围过于活跃,难以集中学员的注意力,导致学员容易溜号,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进而降低学员的学习效率,忽视对学员加以管理和控制,使学员不服从管理,不认真学习党知识,经常影响其他其他人学习,充分说明党校教师的掌控能力差,无法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严格管理学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构建高效的课堂,逐渐降低现场教学质量。

(三)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组织水平不高

当前,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组织水平不高,学员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将学员组织在一起进行合作学习,致使学员合作缺少合作意识,学员不具有合作学习的能力,主要在于党校教师不知识如何组织学习,自身的组织水平不高,组织能力比较差,难以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死板僵硬地传授给学员,没有能力组织学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难以调动起教学教学的氛围,无法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导致学员没有合作进取的精神,不利于学员的发展,难以提高学员的合作能力,党校教师对于存在的教学问题,没有及时加以解决,忽视提高自身的组织水平,进而导致党校现场教学效果不理想[1]。

二、解决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一)党校应加强与学员互动和交流

要想解决以往党校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党校教师应加强与学员互动和交流,依??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热情,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增强了学员与教师的互动和沟通,以便于党校教师全面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氛围不再沉闷枯燥,为学员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转变了学员被动学习的状态,积极主动参与到现场教学中,更好地学习党知识。由此可见,加强与学员的互动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形成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员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深入理解党知识,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运用提问的教学方法,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创造了与学员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实现互动教学目标[2]。

(二)党校教师应加强自身对现场教学的控制能力

党校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对现场教师的控制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能力,严格管理学员,控制好现场教学的氛围,使学员明确管理制度,做到自觉管理,使现场教学有序进行,并对学员提出要求,使学员服从管理,不随意发言,管理好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影响其他人学习。创设开放性课堂时,要注重控制好课堂的纪律,不能放任学员的行为不加以管理,这样就会影响现场教学的进度。因此,党校教师要多学习一些管理知识,与其他党校教师交流管理经验,学会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提高自身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现场教学效率[3]。

(三)党校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组织水平

党校应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工作,使党校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水平,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党校教师学会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懂得如何引导学习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学员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员团结合作的精神,逐步提高学员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锻炼了党校教师的组织能力,在日常现场教学中,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法,将学员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学员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学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更好地学习党知识,展示出每个学员的才能和优势,充分体现出党校教师的组织水平。通过不断培训党校教师的组织能力,促使党校教师有能力组织学员开展合作学习,使整体学员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员学习的自信心,并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进行合作学习,说明党校教师具有一定的组织水平,从而提高现场教学质量。

总结:

党校现场教学的氛围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情绪,党校教师要注重与学员互动和沟通,营造活跃的学习环境,促使学员主动参与到现场教学中,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党校教师应加强自身对现场的控制能力,学会组织课堂纪律,促使现场教学有序进行,从而有效提现场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邹玉娟.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石家庄市委党校,2016,18(04):36-38.[2]徐光超.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5,26(07):48-50+56.[3]陈发桂.当前党校现场教学的经验、问题和对策探析[J].桂海论丛,2016,26(S1):61-64.

第二篇:基层党校经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推荐]

基层党校经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XX

市委党校 陈老师

摘要:党校基层经济教学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信息不对称、教学专题设置难等诸多问题,应通过基层教师、党校、和省市党校三方面共同着力,形成合力,有效提高基层党校经济教学质量。关键词:基层党校 经济教学 困境

在新常态下,经济热门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基层干部关注的焦点,更是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经济教学是基层党校教学中的难点,多数基层党校在经济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境和问题,这些困境和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

一、基层党校经济教学的主要困境

经济教学不同与其它学科不同,专业性强,对教师要求高,一些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经济教学很难生动形象,教师备课花费精力和时间多,学员总体评价不高,这些现象造成不少基层党校教师不愿意上经济学课程。

(一)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 1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一是基层党校专业程度不高。多数基层党校教师较少,一般情况多则十几个,少者五六人,许多基层党校教师都是“万金油”,没有自己的专攻方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哪里需要哪里搬,只要有什么新的热点问题,就开展哪个热门专题教学。二是经济学专业性强,难以触类旁通。一些基层党校即使是招到的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而经济学本身分支较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17种专业,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学、互联网经济等对专业划分比较细,各个专业之间难以触类旁通,这就要求经济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各类经济专题知识。2教师缺乏实践

经济学教学除了要求教师专业水平高外,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少基层党校要求讲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讲“本地话”,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比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以我们XX市党校为例,“XX新型城镇化探索”、“加快推进XX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等经济教学课程,都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需要我们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才敢上讲台给学员讲授。即使这样,难免在产业政策等方面仍不如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学员理解的透彻、把握的到位。3联系当地实际难度大

一些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课程,在与当地实际相联系难度较大。一是一些试点或示范区虽然是当前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但本身发展并不成熟,甚至部分仍处于刚刚探索发展阶段,试点工作思路也并不清晰,示范成效可能并不明显。二是对于试点或示范区,基于宣传工作,以及对试点基层工作的认可,教师对于试点单位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并不太敢明确点出。三是一些当地政策和规划变化快,也给区域经济课程与当地实际联系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尴尬。4科研薄弱影响教学

科学研究是党校教学的基础。特别是区域性的经济教学,必须需要科研工作。基层党校由于制度、经费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科研的投入。基层经济教学同样由于缺乏激励机制、科研难度大、调研时间长等原因造成科研的主动性不强、科研水平不高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经济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经济信息不透明、不对称

经济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也是经济教学的难度之一。主要表现在经济数据不易获得、不少经济数据比较陈旧、数据与实际有较大出入。1经济数据不易获得

经济数据对于经济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教学过程中运用经济数据说明经济运行规律,最有说服性。但在基层党校经济教学过程中,经常苦于需要的经济数据难以获得。一是不少经济数据保管部门对数据外传持紧慎态度。党校并非经济数据来源部门,教师甚至需要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其它有关部门获得。而当前不少数据来源部门既出于对数据的保管秘密性,也不想增添自己麻烦,更不想为此负无必要的责任,因此对于经济数据保管都非常紧慎,增加了基层党校经济教学人员搜索经济数据的难度。二是基层党校信息化建设滞后,造成网络、报刊等经济数据难以获取。当前多数基层党校图书馆建设落后,基本没有专门的经济数据统计期刊或图书,同时党校内网基本无法登入维普、知网等网上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库数据收费价格又比较高,这些原因进一步限制了基层党校经济教学数据获取。三是基层党校经济教学人员精力不足。基层党校相对缺乏专业经济教学人员,不少教学人员仍要坚持行政、管理等方面事务,同时缺少团队配合协作,影响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不少经济数据比较陈旧

在经济类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易获取经济数据,另一个问题获取的不少公布数据都过于陈旧。由于经济数据从采集、整理、公布及发表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一些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公开不足,统计部门数据更新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获取教学数据比较陈旧的现象,导致在教学授课过程中无法用新的数据来吸引学员的注意。3数据与实际有较大出入

经济数据在采集、统计、整理等过程中,难免有些误差,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些地区或为政绩、或为应付任务、或为争取补贴等原因慌报数据的现象也大量存在,这就导致经济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

(三)教学内容和专题设置难度大

目前,经济学科的经济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经济热点话题时效性较短,造成教师教学内容需要通过不断的更新来增加学员的可听性。同时经济类教学专业性较强,不论类似海洋经济类的产业经济,还是城镇化类的区域经济,不论教师如何口语化,仍不好摆脱其本身专业性用词,无法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以吸引学员的注意。因此,在教学内容和专题设置上既要兼顾经济热点问题,又要兼顾教师教学难度,还要考虑学员的可听性,使得经济类教学内容和专题设置难度较大。

二、提高基层党校经济教学水平的对策

基层党校经济教学面临着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经济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教学内容和专题设置难度大等诸多问题,经济教师、基层党校、上级党校必须切实拿出有效措施、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联动推进。

(一)基层党校教师必须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基层党校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紧密结合现实问题,来提高自身的整体经济类教学水平。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经济热点问题时效性、专业性较强,因此,作为基层党校经济类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作为基层党校教师,你要给人家“一桶水”,自己就要准备“十桶水、百桶水”,课上“一年功”,课下“十年功”,为此,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学习和培训,既可以通过上级省市党校的培训班学习,也要吧倡导教师到高校学府去进修,让党校教师在学习和培训中找差距,让党校老师在学习和培训中不断提高。二是增强自身理论水平。党校经济类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容易“空对空”、“就事论事”、“人云亦云”,教学内容就会陈旧、空洞。其实,每个经济热点问题背后,都顾有着本身经济原理。对于每个经济热点的分析,既要从经济学原理去剖析,也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去观察,更要紧紧扣住时代主题,紧密结合现实问题,认清热点问题发展趋势,增强分析问题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三是要研究方向要相对集中。许多基层党校对教师的要求是“万金油”,仅要“博”又要“专”,而对于经济类教师来说,学科专业性要求更高,也就是经济类教师必须在研究方向要相对集中,就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候比较全面、比较深入的掌握专业知识,并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面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基层党校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组织水平,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一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努力打破传统经济类教学的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努力能过创新教学方式,推行“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方式方法,确保经济类教学教学取得实效。二是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即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以精美的课件恰到好处地配合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加强课堂组织能力。在经济类教学的全过程中,只有增强课堂口头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组织好讲稿,课堂讲授内容才能观点新颖、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逻辑严密;才能有深度、有新意、有吸引力。

3深入基层部门,交流经济信息

对于基层的不了解,和缺乏部门经济信息,是党校经济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让党校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通过基层挂职,可以丰富教师的基层实践,切实解决好理论与实际脱节的“两张皮”问题,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二是深入基层调研,努力参与一些政府部门会议。基层党校可以通过参与市委市政府及其它经济部门的课题的机会,深入基层调研,参加一些经济部门会议,及时有效获取基层情况和经济数据。三是增强与学员多交流,获取信息。党校学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基层实践工作者,他们不仅是拥有丰富着一线的工作经验,更是掌握着基层的基本情况。因此,经济类教师可以通过党校学员的交流沟通,能有效、及时的掌握到基层的一手材料。

4教科研一体化,实现良性互动

基层党校教师要切实加强教科研一体化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作风,坚持把理论学习与研究现实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和教学良性互动。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本地区、基层部门的实际,认真研究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努力研究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经济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基层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和授课成果能及时运用于当地党委和政府决策中,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二)基层党校加强保障经济教师实践活动

基层党校领导要重视经济教学工作,努力为经济教学提供信息支持、科研支持、部门联系等保障,激发经济教学活力。

1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坚持因需施教,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合理确定各个班次经济热点问题和地区发展问题,努力紧扣住时代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现实问题,使教育培训更好地适应学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吸引更多的干部参加党校培训。2保障实践活动,支持科研工作

经济学的科研工作,有效促进基层党校经济类教学水平的提升。基层党校应该切实保障教师实践活动,支持科研工作,特别是鼓励参与市委部门的课题研究。一是要跟相关经济部门多联系。创造条件让经济教师多接触经济部门工作,为经济教师调研、挂职、获取数据等事项进行沟通协助。二是要支持经济科研工作。在经济信息获取方面,可以将政府部门相关文件和信息转发到经济教师手中,可以通过加强图书馆建设同,增加经济期刊、统计信息,也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为提供经济教师提供包括知网在内的网上数据库,有条件的基层党校可以出台相关制度鼓励党校教师进行科研工作,鼓励党校教师把科研的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甚至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为中心工作服务。

(三)省市党校加强经济学科指导

基层党校的发展离不开省市党校的指导和帮助,同样,基层党校经济教学也需要省市党校及其经济科研室(部)的指导和帮助。省市党校应该多组织省市县党校校际间交流活动,一是通过一些专题师资培训班的形式,或者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加强省市县校际党校之间的交流,促进省市县经济教学的沟通。二是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培养基层党校经济教学新人,基层党校经济教师选好研究方向,跟随省市党校老教师学习,可以参考省市党校老教师教学、科研等工作,推动新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三是省市党校应该根据每年的经济热点问题,每学期选出一两个专题,号召基层党校经济教学人员共同进行联合备课和调研,各级教师之间就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语文学科的教学地位有所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意义。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作文教学方法不完善,学生写作学习积极性和生活性不高的问题。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作文教学已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观,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写作,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 对策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初中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也当成一项基本任务。目前,无论是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初中学生,在写作教学与学习中都存在一些问题。要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正视写作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快速解决,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陈旧。

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热情有着直接影响。没有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学生就很难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利用几个优秀的范文,引导学生模仿,对其中的写作技巧与方法进行机械化讲解,讲解的过程没有层次性,根据作文内容从头到尾讲。这样陈旧的写作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热情。就目前情况来讲,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都在研究与开发正确的写作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没有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需求,也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改革虽然得以实施,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并没有摆脱以成绩为目标的阴霾。教师往往通过日常训练才告诉学生如何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而没有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真实。这就是许多高分低能学生出现的原因,虽然学生可以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但其写作水平与能力并不高。学生只能顺着考试的思路进行文字拼凑,无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限制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2.初中学生写作态度不积极。

初中学生缺少写作的积极态度,这对于他们的写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谓写作态度,就是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所处的环境状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严肃的状态下写作,这无形中给初中学生带来了压力,影响了其写作兴趣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将写作当成与阅读等语文学习内容完全不同的一件事,给学生强调许多规范,要求学生从社会或者国家的角度写作,也要求他们多将爱国情怀这样的内容加入到作文中。这样的要求无疑加强了写作学习的限制性,不利于学生自由表达思想,也不利于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初中学生写作情感不真挚。

写作与生活是有密切关系的,但是,初中学生的写作往往与生活有着较大差距。写作素材应当来自于生活中,远离生活的写作是没有灵魂的写作。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初中学生一直被家长与教师禁锢在教室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许多初中学生的生活常识不足,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缺少生活体验,很难从生活中提取有效的写作素材,写作越来越没有真实性。没有生活经验,学生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者亲眼观察到的事情进行写作,会让情感没有寄托,也会让作文显得有些假情假意。一些学生的作文经常废话连篇,这是因为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太少,写出的东西没有味道。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要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就要对写作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1.从教学目标入手,改革教学方法。

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加以明确,从大局出发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从整个学期或者学年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规划,从而让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更科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入手进行写作教学的规划。比如,初中一年级时,主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的写作限制。初中二年级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强化学生写作行为的规范性,让学生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写作行为。等到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写作热情,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内心想法,让写作成果成为学生个性的特点。教师鼓励学生用写作表达个人看法,并肯定这种行为。通过具有层次化的写作教学规划,教师所实施的写作教学行为更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解放学生心灵,促进自由写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学生写作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不要用考试中的条条框框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限制,而是要鼓励学生尊重内心,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出发写作。教师要拓宽对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到更多可以被写进作文中的事情,抒写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利用作文指导与讲评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

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奇妙的大自然”为题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的印象,或者由自然对于自己的意义出发写作,不限制写作的形式,也不限制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学生写作完成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利用一篇篇文章的匿名展示,对学生的写作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写作真实性。

写作,就应当是立足于生活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将自己的观察成果记录下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真实性的提高。将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也需要为学生安排一些与生活较近的写作话题,促进学生主动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

寒假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我的寒假”或者“我的春节”这样的写作题目,学生正处于寒假中,都会庆祝春节,生活与写作题目相近,会促进学生将真实的生活经历写进作文中,将真实的个人情感记录在作文中,实现作文真实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记随笔的任务,促进学生经常观察,经常写作。

三、结语

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体现了生活观察能力,也是衡量其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关系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更关系学生的个人发展,关系学生的前途。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69.[2]李亚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94.[3]宋胜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85-86.[4]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09:202.[5]杨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探讨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4,88:42.

第四篇: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分析与对策(本站推荐)

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分析与对策

何新平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江苏 海门226151)

摘要:从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介绍了当前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了产生困境的原因,并为化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引导学生重视历史课学习、培养业务精干的历史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对知识的整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分析与对策

以史为鉴,中学历史课可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当然,学好历史,对于学生升入理想学校也不无益处。

然而,纵观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很多的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历史课,使得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着困境。

一、中学历史教学困境及产生原因

1、读史无用论泛滥,学生轻视历史学科

自2007年南通将历史纳入中考科目以来,历史学科地位较之以前有所提升。但历史学科只有50分,中考总分是670分(文化分),这也就意味着历史学科的分数在中考总分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而且学生总是习惯性的认为历史学科在考试之前突击性的背背就行,平时也不需要重视。所以,历史学科在初中依然享受着“副科”的待遇。江苏高考模式决定着学生“血拼”语数外,只重视语数外,不重视物、化、生、政、史、地六门选修科目。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语数外必听、物化选听、生政史地随听”。也就是历史课是随便听听的,可听可不听。不仅学生对历史科目不重视,学校对历史科目也不重视。在周一至周五白天课时安排上,历史学科一般安排三课时或四课时,而且大部分安排在上午第一课、第四课,或者是下午第一课、第四课。学校的不重视使学生更加不重视历史学科,上课时,有些学生打呵欠、睡觉,或做小动作。学生的状态反映着学生的态度,决定着上课效率。历史课上课效率低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轻视历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历史学科被当作“副科”看待,有些优秀的历史教师改教其它学科或改行从事其它行业,造成人才流失。特别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往往是由语文、数学等非专业的老师兼任,这些非专业的老师缺乏必要的历史素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划了之、一背了之。由于对课程标准的不重视,有些该划的没划到,该背的没背到;由于历史知识的归纳整合能力欠缺,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如长此以往,那可真的是“毁”人不倦了。

3、编写教材存有不足,忽视学生原有知识储备

就目前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题史编写体例让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茫然无措。专题史的学习必须要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通史的基础上展开,但由于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造成高中历史教学难以顺利开展。人教社历史室的专家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到2007年修订教材的时候,对教材目录进行了重新调整,在坚持专题史体例的同时,也兼顾了时间先后顺序问题。但学生的时间观念依然淡薄,涉及到时间类的题目,错误率依旧很高。二是专题史编写体例造成知识点重复。如“孙中山和辛亥革命”,2007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必修二第10课“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四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有所涉及,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那么,如何突破历史教学的困境?笔者认为应该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手:

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

1、引导学生重视历史课学习

(1)从历史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而这些内容与语文、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可以进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提高。如在讲授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引用了鲁迅的作品《药》,介绍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故事,从而说明辛亥革命脱离了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今年高考语文一考完,有个学生碰到我就说,高考语文涉及到《药》,多亏在历史课上认真听了鲁迅的作品《药》的相关知识,语文成绩较之以前应该有所提高。最后,他感谢了我,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2)从学习历史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确,对历史无知的人没有真正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不知羞耻为何物,也不可能担负起任何责任。如果我们忘记历史,我们必定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如果我们忘记历史,我们必定忘记“大屠杀、慰安妇”的悲剧。到时,人将不人、国将不国,满城尽披太阳旗了,那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国家的悲哀。有人问,会有这么严重吗?那你还记得某明星的“太阳旗”事件,某地的“太阳旗”事件吗?这些事件难道还不足以惊醒我们?因此,重视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不忘国耻、励志前行的信心,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从升学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自2007年历史纳入南通中考科目以来,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虽总分是50分,但也决定着学生能不能上高中,能不能上重点高中的命运。高中科目中,历史作为选测科目,其地位较以前有所下降。但如果学生不认真对待历史学科的话,那极可能达不到B级以及B级以上的等级。也就意味着学生语数外分数考得再高,也不能被重点大学录取,甚至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所以,为了能上理想学校,学生还是要好好学习历史。

2、培养业务精干的历史教师队伍

(1)开展“送教下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初中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农村初中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历史学科表现的尤为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初中在招聘一些优秀的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生的同时,需教育部门多开展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有利于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如我曾有幸听了一节东洲中学孙树华老师在余东初中上的一节“送教下乡”课。上的是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其中讲到“张骞通西域”一目,涉及到张骞的写法,孙老师为了防止学生将“张骞”写成南通状元“张謇”,他特别提醒张骞通西域,他是骑着马去西域的,所以“骞”字下面是一个马字,而张謇是清末状元,状元能言善辩,所以“謇”字下面是一个言字。通过这一形象的讲解,我想学生不会再混淆“张謇”与“张骞”了,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又好。

我想通过”送教下乡“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农村初中的教师从中也接受到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对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当然,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高中历史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推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与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签订“青蓝合同”,明确师徒关系,开展传、帮、带活动。师傅无保留的传授教学经验,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1-2课。这样,有利于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也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举行优质课大赛。如我校每年都要开展“南回杯”优课评比,上半年是教龄在1-5年内的教师参加的比赛,下半年是教龄在6—10年内的教师参加的比赛。在开展优课评比的过程中,教师精心准备、精心上课,精心说课,全体教师认真听课,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成长。

3、加强教师对知识的整合,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1)有效整合:有效教学需有效备课,有效备课则需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整合就是将整体的各个局部重新加以整顿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在复习“孙中山和辛亥革命”这块知识的时候,可以以植树节引出孙中山,从而让学生回忆其一生的主要贡献,再以此引出“辛亥革命”。通过这一整合,梳理了必修、选修中相关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从而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施。

(2)寓教于乐:长期以来,现行的历史教科书都是将内容繁多的历史史实,以叙事体或阐述体的枯燥形式展现给学生,造成学生把握要点难,记忆要点更难,影响了学习兴趣,拖累了总成绩。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方式对教材进行处理,化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我在讲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时,将其概括为“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的口诀。这样学生很快记住了十月革命的过程,学得轻松又有效。

以上分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困境,并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积极思考对策,希望有较好的推广作用。

第五篇:在困境中发展(范文模版)

在困境中发展———破解发展瓶颈

-------在青龙中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西山驿中学

黄继宏

各位领导:

今天这里聚集着肥东教育的“同”“仁”,“同”在我们共同从事社会主义公益事业,“仁”在我们秉承“仁爱”之心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民生工程。办学现状促使我不得不对学校的发展历程作深度思考。我认为农村教育只有走精细加特色之路,虚心借鉴,大胆探索,提升办学承载力,才能“撕”开一条“活路”,为明天的发展做准备。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西山驿中学地处肥东县城东十公里近郊农村,创办于1969年,历经40多年的发展,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在全县农村中学名列前茅。2009年西山驿中学成为肥东县首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之一,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3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二、发展难题

发展难题归纳起来一句话:书难教、师难管、生难带、有些家长耍无赖。

书难教表现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校是一所有着4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许多名师,同时也使得中老年教师的比例在全校教师中所占较高。转变这些教师的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宣传媒介的渲染,无形当中提高了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赋予教师这一职业更加丰富的内涵。增加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学生成长速度加快,接受新事物用时较短,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另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造就许多留守儿童,许多家长将家庭教育的任务交给学校,使得学校教育面临难题。最后,大的教育环境影响,“读书无用论”还有相当大的市场,使得学校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师难管表现为时代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传统教师职业的职业修养面临挑战。许多教师将工作岗位与收入挂钩,不讲奉献,只讲报酬,功利性明显。不在岗位上讲奉献,而在收入上比高低,将职业操守置之度外,不讲师道尊严,只讲蝇头小利。

生难带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初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成长过程需要父母的关爱,但社会现实使得许多农村家长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仅仅依靠每月一两次电话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得孩子心理上与父母存在隔阂,再加上农村“一代交一代,孙子当客待”旧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爷爷奶奶将孙子奉为皇帝,培养出数量不少的问题学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许多挑战。

有些家长耍无赖,虽然是极少数现象,但一旦出现,必然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家长法制观念淡薄,孩子一旦在学校受到委屈,便未经调查研究,听取孩子一家之言,带领族亲到学校兴师动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并且造成了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制约了学校方方面面工作深入开展,关键是使教师“缩了手、寒了心”,不敢管学生。

此外,随着农村家庭外出务工家长数量逐年递增,出现很多小学毕业生“西奔”和“私奔”,“招生难、招烂生”,学生数逐年锐减,问道学生数,校领导躲躲藏藏,羞于正面回答,好像女士的年龄,是个秘密。很多家长选择“关住”孩子的民办学校,用“栅栏”围住“青春”,换得外出打工的“安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心理障碍慢慢显现,孩子“不快乐”成长,会让家长更加揪心。

三、管理措施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结合自身实际,顺应需求,为满足家长、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望,于2008年提出创建“快乐校园”的理念。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的教育让孩子终身受益。”,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条的学生快乐成长之路。学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目标责任制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立足于学校发展,积极建设进取、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凸显“快乐成长”的发展目标,以亲和的校风立德育人,积极打造“快乐西中”,突出成功引领的人文内涵,让师生共享“快乐西中”,促进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1、团结有为的领导班子——学生快乐成长的前提

学校坚持每周行政例会和定期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在工作中创先争优, 学校主要领导能够集中精力,深入教学第一线。推行行政人员分级包班联系制度,深入了解师生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校长出思想,副职出思路,中层出措施,全员见行动”,学校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以人为本;快乐成长,乃是根本。2009年以来学校连续三年荣获“肥东县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2、好学善研的教师队伍——学生快乐成长的基石。

我们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学习有关教育法规,自觉遵守师德,层层签定师德承诺书,践行师德承诺,坚决杜绝教师违反师德现象发生。要求教师多读教育教学论著,每学年撰写不少于10000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外出研修,创造条件让教师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有效教师”课题研究、严谨规范,脚踏实地,成效显著。08年以来我校教师参加县级课堂评比有13人次获一等奖,36人次获二等奖;参加市级课堂评比有3人次获一等奖,5人次获二等奖,19人次获三等奖;其中徐艳华老师获安徽省历史教课堂教学大赛优秀奖。

这些举措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形成,解放了学生,为学生快乐成长提供了时间保障。

3、以生为本的制度建设——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

我校长期坚持实行层级聘任制,实行“学校—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四级聘任,确保各岗位人员德才兼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考勤制度》让“老师到校比学生早”;《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让“老师花的时间多,学生花的时间少”;《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让老师坚守“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遵循“学生成长好坏是衡量的唯一标尺”,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已成为我校学生快乐成长的有力保证。

4、严谨细致的教学管理——学生快乐成长的根本。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开满学科、开足课时;严格规范教师的备、教、改、考、评、辅等教学行为,扎实做好教学常规的检查与落实,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开学初做好制定各项计划和行事历,期中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学期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评比。备课、作业推行月查制度,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教学常规大检查,并且不定期进行随机性抽查。要求所有备查材料书写工整,项目齐全。提倡个性教案。全体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生的“学法”,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大量优秀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2002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中考各项评价指标均居全县农村中学前茅,优秀指标更是年年名列前茅,2010年中考我校293人参加中考,600分以上98人,700分以上22人,其中许伟同学以756分名列全县第7名,施少瑞同学750分名列13名。2011年中考700分以上18人。

5、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快乐成长的载体

1)读书活动。学校藏书丰厚,定期开放,每年10月举行读书月活动,交流心得。师生同读互勉蔚然成风,书香溢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在参加全国青少年系列读书活动征文、演讲活动中,我校陈秋月、许敏杰等几十位同学获县一等奖。2008、2009年古诗文经典诵读大赛,我校选手荣获肥东县一等奖。

2)普法教育。“五五普法”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成绩突出,受到主管部门的多次表彰,学生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普遍增强,近几年,我校的校园发案率为零。2011年7月我校荣获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活动先进集体。

3)艺术展演。每学期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五四”、“十一”开展班级联欢,元旦开展全校性文艺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每位学生在学校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

4)健康教育。学校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开展大课间活动(跳绳),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坚持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开展拔河、球类等比赛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秋季田径运动会。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定期为学生免费体检;开设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学生心理健康讲座,邀请秦广林等数位心理学专家来校为学生做心理报告。学校每年开展“阳光少年”评选活动。众多举措,强化了学生的体魄,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5)文明礼仪教育。“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学生快乐成长路径。“学会做人,做个好人”是目标,为此,学校紧抓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得校园成为“清洁、安静、怡人”的成长乐园。2010年我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先进集体,崔华猛等三位同志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王一鸣同学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之星。

6)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否定一切”的理念在我校已深入人心,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安全排查,安全演练有序开展。经过努力,学校于2010年3月学校荣获“肥东县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于2011年4月通过“合肥市平安校园”评估验收。

7)家校共育。学校高度重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育人氛围,每学期召开2次家长会。创办家长学校,定期开课。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现代化课题研究。开办“留守儿童之家”,关爱留守儿童成长,采用家访、随访、信访、来访、电访等形式“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关爱贫困学生,为贫困生排忧解难,捐款赠物,让家庭困难学生也快乐起来。同时,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校团总支号召全体师生行动起来,自觉奉献爱心捐款捐物。这些活动促生了我校学生“大快乐”理念。2010年我校荣膺首届“肥东县家教名校”称号。上周刚刚通过合肥市家教名校验收。

8)绿色教育。绿色教育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2008年我校通过创建“合肥市绿色学校”的创建,增强了师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校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生活,可持续性发展根植的理念在学生心中,丰富了学生快乐成长的内涵。

9)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月有主线,周有侧重点。始终注重激励学生发扬勤奋、探索、合作、进取的良好学风,优化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力求让每个学生快乐发展。德育在于潜移默化。我校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园广播站建设,占领校园视听育人阵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游历浮槎山,亲近大自然;参观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用活爱国主义“教材”;走进省、市科技馆,领略科学的魅力。学校每学期评比“温馨寝室”给住宿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参加青少年书信大赛,感恩长辈,学会交流,2008年以来我校马安兰、钱蕊等几十位同学分获书信大赛安徽赛区特等奖及省市县一、二、三等奖。禁毒教育常抓不懈,2009年,学校被评为“合肥市禁毒教育示范校”。通过活动开拓新的学习领域,补充和完善第一课堂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享受到“成功西中、快乐西中”。用肥东一中领导的话说:西山驿中学毕业的学生很阳光,很有潜力。

四、几点思考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附近强手如林,我们之所以了卓尔不凡,终归于优秀的团队,优秀的教师队伍。我校的发展正面临瓶颈,只有破解发展瓶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充分认清竞争的教育形势,在竞争中提振精神。

作为一所公办农村初中,在肥东民办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环境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源于我校教师的亮剑精神--“地再少也是责任田,学生再少也是学校,多一个学生多一份责任”。“信心是男人的黄金”,面对民办学校铺天盖地的地毯式宣传轰炸,我校要上下精诚团结,群策群力,达成要生存练好内功是关键的共识,广大教职工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

意求发展,牢固树立“人人是学校形象,人人是学校代表”的观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认真做好“十个一”: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批改好一次学生作业、帮扶好一名学生、做好一次家访,制好一张试卷、分析好一次考试、做好一次学法指导、开展好一次教研活动、指导好一位年轻教师。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坚信自身能力,比学赶超氛围浓厚,在各级教育教学大奖赛中屡获佳绩。

其次、面对困难,上下齐心,逐一破解。“过忧勿及”。

作为常年从事农村教育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切身感受到农村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正是他们的奉献精神让我的工作得心应手。让我举一例说明,当时我校正处于创建合肥市特色初中的关键时期,我校教师工作到凌晨一点多,晚饭自己回家吃,不要学校任何报酬。另外,我校教师在校园内见到一点垃圾,都会随手捡起扔进垃圾桶,学生看老师这样,不自觉地向老师学习,校园环境更加美化。面对生存压力,全校教师都能从学校发展大局思考问题,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动用多种关系,争取学校利益最大化。面对民办学校的高薪诱惑,我校教师不为所动,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为学校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还有,校长应着力于制订一套可操作易执行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度可以解放校长的手脚”,做到事事有准则。在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项必须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因为它是实施依法治校、提高管理绩效的前提。“人叫人动人不动,制度调动积极性”,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靠制度科学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制度约束师生的行为是搞好学校工作的最有效途径。而且可以减少领导与教师的矛盾。制度不是贴上墙上的装饰,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只有得到认真地贯彻执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作用,要想能执行下去,制度内容就应具体,可操作性强,易执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其长效性和其广度,要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杜绝朝令夕改,做到令行禁止,通俗地说就是要让我们的学校管理有具体条框可依、执行起来有明确的尺度。师生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明确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学校可以用制度保障教育教学有序运转,用制度促进教师积极教学教研,用制度强化学生管理 用制度强化环境治理。为此学校主要领导翻阅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教师代表讨论,参阅其它学校的相应成型资料,本着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修订、重建、完善了学校制度。

再者,分工明确、层层负责。做到分工精细处处有人抓学校工作都是些具体的工作,是由一个个的小事组成,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难以逾越堡垒,每一件事只要有人去抓去做就都能实现。学校要有一套严密的管理网络。让每一件工作,不论大小都有人负责,就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管理班级一样管理学校,使学校工作事事有人管,有人抓。接到工作后责任人要认真对照学校的制度要求,弄清要怎么做怎么查,逐步落实制度要求,使各项实际工作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这样,在管理上人为干扰、人为偏差的因素减少了,全校形成了教职工齐心合力干好工作的良好氛围,比如宿舍管理,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是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是宿舍管理员,每个宿舍的负责人是寝室长,每个学生负责一项工作,如有人负责叠被子,有人负责卫生,有人负责物品摆放等等。值班教师负责组织学生会干部检查落实,宿舍管理员负责向学生反馈情况。严密的管理使我校的宿舍管理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另外、狠抓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还有一句话是“情感铸就魅力,思想决定人生,生活培育人才。”人要发展,离不开正确思想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在人生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更需要我们启发和引导学生走一条正确的道路,从各个方面、多种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把握,使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尤其是生活习惯对于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做起,常抓不懈。那么学生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习惯的哪些方面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一、学习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服用品收放整齐,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的生存意识,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集体生活,广交朋友,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二、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三、生活有规律,按时休息,珍惜休息时间,合理安排课余活动,坚持锻炼身体。

四、养成卫生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五、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六、文明礼貌的习惯,举止文雅,尊敬师长,待客热情,起立迎送。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不管是何种习惯的养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要培养什么样的习惯,都贵在长期坚持。伸出我们的手,和学生一起,共同为今后而努力。如今,不论何时走进我们学校,都会看到校园整洁卫生,学生举止文明。

各位领导、同仁,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农村教师专业程度与专业化成长的质量需求矛盾日益显现。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欠缺的是专家的引领。在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制约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城市教师的成长环境优于农村教师,希望专家多多送教下乡,名师深入农村课堂,更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拓宽城乡交流的渠道,让农村教师到名校多多学习取经。我憧憬,明天的教育应是自由、有序、师生共乐的教育。愿肥东义务教育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真诚期待各位领导、同仁能来西山驿中学指导工作!

下载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校教师在现场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通党校现场教学材料

    热 烈 欢 迎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各位领导、专家 莅 临 指 导 2011年3月 行 程 安 排 3月15日上午:城乡统筹发展专题 线路安排: 沿海高速白蒲出口→白蒲镇(松杨社区明珠花苑、惠......

    参与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参与式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参与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对传统教学的“填鸭式”等教学具有彻底颠覆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摘 要: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阅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阅读。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是我们强调的重点......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及对策分析(本站推荐)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及对策分析内容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经济下滑、众多企业倒闭破产的浪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经济各......

    农村教育科研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农村教育科研的困境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科研工作愈来愈受到普遍的重视。作为教育条件较薄弱、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

    党校教学中突发事件案例教学中案例分析

    2011年“7.23.”动车追尾事件案例分析 “7.23”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为应对此次危机,政府采取了两个大方面的措施。一是组织救援;二是发布信息。 一、处置可取之......

    在困境中探索发展

    在困境中探索发展 ———杨柳完全小学复式班教学点滴做法 一、复式班教学形成的背景 我校地处县西北的边远山区,学生居住分布非常零散,受地理环境、交通不畅的制约,道路沿线的......

    在困境中求发展5篇

    在困境中求发展 ——秦州区平南中学校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过去的2010年,在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指导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