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就业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青年就业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从青年自身和青年就业环境两个大的方面阐述了青年就业难的原因,这些原因很多是由来已久的,还有一些是新就业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青年就业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解决青年就业难是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保持活力发展的关键,并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青年就业 困境 对策
随着机构改革和科技进步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员面临着实现就业的问题, 就业工程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我国就业形势变化农村大量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国企改革导致的大量下岗职工再就业也需要大批工作岗位,这些变化使我国的就业市场出现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在此时,青年就业问题恰恰开始突出出来,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一个新压力。在众多求职就业人员中, 青年求职者所占比例较大,而青年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界定青年一般是指15—34周岁的人口。这里所指的青年主要指进城务工青年和城市青年,而城市青年主要指各高校的毕业生。青年失业和就业不足成为引发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解决青年的就业问题已经变得尤其重要刻不容缓。
一、青年在就业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一)青年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存在大量的失业青年。
失业青年主要指年龄在15-34周岁之间,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工作或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我国对青年的失业统计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只有一些调查数据反映了青年失业的严峻情况。2003 年10 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全国92 个大中城市的调查资料显示,2001 年以来,35 岁以下的青年已成为下岗失业人员的主体,占下岗失业人员总数的70 %。根据2005年《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15~19、20~24、25~29 岁三个年龄段青年的失业率依次为36 %、22 %和20 %。①而近几年不断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年失业状况。
(二)青年就业人口的规模在不断膨胀,而就业机会少、就业压力大、工作环境差。根据曾湘泉的研究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2200 万之间,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需求十分旺盛。在20 世纪80 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400 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的同时,20 世纪90 年代出生的人口也将陆续达到就业年龄。中国青年人口规模大,每年新成长劳动力数以千万计。目前,青年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体对象,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中,青年人已占70 % ,青年就业问题开始在劳动力市场上日益突出。而广东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07 年,广东省劳动力供给结构发生新的变化,青年就业成为突出问题。从广东来看,一是本省劳动力供给大体维持在218 万人的水平,其
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数量大,估计有90 万(高校毕业生30 万,中职毕业生35 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5 万),青年劳动者成为新时期劳动力供给的主体;二是城镇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大约有68 万;三是本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人数60 万。
对于大学生而言工作经验相对较少,而进城务工青年的学历较低,与此同时岗位提供者给的工资又较低,青年就业者的压力特别大。
二、我国存在这些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青年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的就业观念陈旧。
由于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 部分青年仍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或依赖思想严重,不愿参加新的培训,实现就业。对一些基层或底层工作,大多无人问津。对一三产业认识不足,心存轻视不屑,对工作百般挑剔,分三六九等。,作为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国内的调查研究普遍表明大学生在就业上期望过高,都往大城市挤,往大公司挤,不愿意去基层,也不愿意去小企业。随着这些年的扩张,大学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大众化教育却要求精英化就业,这显然不太现实
(二)青年就业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在青年抱怨工作不好找的时候, 许多用人单位也在叫苦不迭, 感叹招不到满意的人。“ 过剩”和“ 短缺”同时存在的现实, 意味着青年本身离市场上合格劳动者的要求还有距离。当代青年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 社会职业的变迁要求青年求职者具备学习能力, 理论思辨能力, 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管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和选择的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求职者的技能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 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青年就业能力素质才能实现就业。
(三)自卑心理严重。
部分青年认为待业丢人,在家庭、亲朋面前抬不起头,不积极地走出家门努力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而是一味地等待别人的施舍。
(四)创业素质缺乏。
目前青年自主创业者较少,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抱有过于保守的风险意识, 没有认识到与其等待别人的安排、恩赐一个随时可以打碎的饭碗, 不如自己去创业, 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另一方面青年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脉积累,创业之路异常艰辛,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许多青年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当然自主创业者需要有风险意识, 要勇于承担风险。其实在生活中, 有百分之百成功把握的事业是没有的。要想生活美满、实现理想必然要承担某种风险,往往事业的规模越大,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五)现在的大多数待业青年相对缺少可利用的资源,面对那些有足够资源的同龄人,他们缺少赶超上进的决心,而更多的是怨天尤人,这种心态极易消磨人的斗志,最后的结果是造成这部分青年形成“破罐破摔”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就业态度和人生态度。
其次是就业环境不完善也限制了青年的就业
(一)劳动就业岗位的不足
我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然而这种发展主要是依靠大型的企业带动,这些具有垄断性的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而对于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国家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也远远不够。
(二)招聘单位的功利性要求
现在多数青年认为的理想的企业单位招聘时总会附上诸如相关工作经验限制性条件,这对进入社会不久的高校毕业生青年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障碍。而诸如学历类似的要求则把很多的进城务工青年挡在了门外,而实际上有些工作并不需要什么高学历就能胜任。更多的针对青年女性的歧视性要求更让人无奈,很多单位明确要求或暗含只招用男性,而企业单位做出这种要求的原因不是女性青年不能从事这份工作,更多的是因为女性会在日后有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多的假期。这些人为的障碍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青年就业中的市场失灵
首先是信息失灵。青年就业服务网络不完善, 信息渠道的变化与不断变动的劳动力市场情况相比相对滞后, 供求匹配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 使得失业青年不能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调整自己的择业倾向, 导致青年失业率增加。比如宝山区为失业青年提供的就业见习许多人就不甚了解,有些人甚至根本没听说。此外, 一些职业介绍所和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信息不真实。其次, 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促进青年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相关制度很不完善, 由于户籍管理、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原因, 使希望在特定地域、行业内就业的青年无法享有与他人同等的社会待遇,产生较多的后顾之忧, 不得不放弃在该地域或行业内的就业机会, 甚至根本就没有就业的机会。再者, 虽然目前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也正处于结构调整过程中, 正由初级制造业向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高级制造业转移, 在一些发达地区, 已经开始注重发展一些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 这些都要求劳动力有相当的技能和经验。而我国的青年人既缺乏基本的技能, 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 难以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
三、当下解决青年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解决青年的就业问题可以减少引发系列社会问题。青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失业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算,如果将世界青年失业率削减一半,使其与成人失业率持平,同时允许一些自然的差别,估计将会使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2000 到35000 亿美元,或是同比2003 年增加4.4 %和7 %之间。青年不能就业的最直接受害者是青年自身。青年失业将引起青年自身的生活质量的降低,引起青年的心理挫伤。青年时期是个人资本积累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青年没有就业,那么青年就无法积累起足够的从业经验和社会经验,无法应付日后的就业生涯。如果青年没有就业,那么其经济独立、个人成长、建立家庭都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且,青年还处于心理没有完全健全的时期,失业将对青年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使青年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的情绪,使青年产生极强的自卑感和挫折感,这将非常不利于青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青年失业和就业不足最严重的后果是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青年失业将可能造成青年的反社会心理,造成社会不稳定。青年在面对就业艰难、难于社会立足、实现自我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所产生的焦虑和失衡、对抗和抱怨就会滋生蔓延,如果得不到合理、及时、有效的宣泄和引导,就会把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引向反社会、报复社会的跑道上去,在特定时空的刺激下,做出危害他人生命、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如果青年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或者说存在着严重的就业不足,青年人就会对政府强烈不满,而引发社会动荡或政治**。2007 年3 月,法国学生反对新劳工法的抗议风潮就是由青年就业问题所引起的。
其次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家庭稳定。青年是社会的核心,是家庭的希望。在中国当前的家庭结构下,很多是四二一的结构,也就是4 个老人,2 个中年人,1 个青年,6 个人围着一个青年转。如果青年失业,那么将不仅影响青年自己的生活,而且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进一步讲,中国社会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社会的比例越来越高,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少的青壮年来为老龄人口养老,如果青年无法就业,那么其就无法承担起为老龄人口养老的责任,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再次,青年失业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青年失业率的高攀,青年就业难度的加大使得一些弱势青年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同时也加剧了青年在就业问题上的不公。在青年失业中存在着一些没本事,没资本,没后门的“三没青年”,这些人学历不高,学业又不对路;自主创业既缺乏资金、更缺乏技能;人际关系也贫乏,在整体就业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他们的就业难度更大。不解决这类青年的就业问题就容易使他们形成仇视社会报复社会的心理。
最后,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升公众的教育投资信心。青年失业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失业,使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重新开始盛行,大大冲击了公众对教育投资的信心。尤其是很多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家庭倾其所有供其读书,但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收入很低,有的甚至还比不上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这就使得很多农民对教育投资开始怀疑综上所述,青年失业将成为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在未来的就业政策设计中需要把青年就业作为一个新的战略重点来考虑,要把青年就业提升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
四、如何破解青年的就业问题
首先针对青年自身存在的问题需做以下努力
(一)促进青年就业观念的转变
这就要求高校开设针对在校生的就业形势分析课程,让他们能够及早了解就业的状况,并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对进城务工等要宣传当下就业的政策,国家要注重对青年进行职业指导。一方面, 要让青年人在实践当中树立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和“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都是就业”的新观念;另一方面, 要在社会上进行正确的就业观念宣传, 让整个社会转变那种就业就是找到长久、稳定工作的看法, 从而鼓励青年人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针对青年人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缺乏工作经历的劣势、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对职业生涯的明确认识不足的问题。国家要重视职业指导的组织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 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配备工作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既熟练掌握有关劳动法规政策、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状况, 又懂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职业指导人员
(二)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提升也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提升青年的职业能力。政府投入专项资金要建立专门面向青年的职业培训机构,研究青年就业的特点,建立相对应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同时鼓励社会机构进行青年的职业培训。
(三)鼓励青年创业
创业也能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岗位,国际上各个国家都把青年创业作为青年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就青年创业而言,一方面要从政策上鼓励青年创业,给青年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在舆论上也要鼓励青年创业,形成创业的社会环境。同时,整个社会要建立起青年创业的良好服务体系,包括企业设立、经营要素的获得、融资服务、风险投资体系等方面。
其次面对当下青年就业环境不完善的情况可做以下工作
(一)努力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的增加能够从宏观上直接改善青年失业状况。就业岗位的增加必须依赖于经济发展,因此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得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高水平,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才能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可能满足青年就业的需要。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我们在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选择上也要有所导向,比如在产业结构上还是要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国当前正在进入重工业化时期,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需要鼓励发展,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所有的区域及大量省市县不顾自己的禀赋优势,同时发展重工业,这就出问题了,如果大家都去发展重工业,那么重工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我们依赖什么来解决每年数千万的新增劳动力的就业? 在企业结构上,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国际经验已经充分表明,中小企业的发展更能够创造就业岗位。
(二)政府就业政策和服务
政府作为社会规范的制订者,应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及指导体系,修正信息失灵。政府应提供社会基本公共产品,保障社会底线需求,充分维护青年就业者的合法劳动权益并打击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的违规现象。
(三)提高青年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应该靠市场的办法,培育壮大更多的中介机构、专业组织、培训输出机构。还应以“就业优先”政策目标为指导,积极创造公平和公正的就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由于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差别性、歧视性待遇。
总之,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无论是增加就业岗位还是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都无法完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必须结合起来。但是在重点上我们还应将青年就业政策的重点放在提升其就业能力上,尽量使青年有一技之长。作为青年自己要勇于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以积极地心态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郗杰英.青年就业的问题和对策[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
策研究报告[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等.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研究[J ].经
济研究参考,2005 ,(80)
[3]林立.西方发达国家青年就业保障计划实践概观[J ].西
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4]王学俭、董振华.欧洲发达国家的青年就业
政策及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 2006(3)
[5]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Youth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WeiZhongyi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youth themselves and youth employment environment described two major aspects of Employment for young people, many of these causes is long, and there are some new employment situation, new problems.Faced with these problems further difficulty in resolving the importance of youth employment and the necessity of solutions to youth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is a matter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vitality key to development and to further address the issue raised a number of solutions.Keywords: the plight of youth employment measures
第二篇: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2006年8月
残疾人的就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及其家属所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人就业,意味着他们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
然而,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预测,未来五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5400万人左右,而预计的就业岗位是4000多万个,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入世、国企改革和城市化的发展,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就业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已经出现,因此,残疾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残疾人就业工作面临困境,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对策,切实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
残疾人就业面临八大障碍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人口众多因素。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转移了农村上亿劳动力,“十五”期间还将转移4000万,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会遇到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二是结构性因素。从理论上说,通常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岗位100万个,但在很多情况下,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创造出相应的岗位,关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如果是高科技产业,吸纳的劳动量不一定会很多。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企改革深化,大量工业企业不仅创造新岗位有限,而且还减少了很多劳动力。去年全国单位从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94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103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506万人,去年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18.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3%,但实际情况还不止这些,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而言,全国就有769万人,而且从今年开始,全国大约有40%的人将陆续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而走向社会自谋职业,这将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去年底出中心就达200万人。同时,据对全国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平均每个求职者仅有0.65个岗位,从今年一季度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司发布的数据看,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职位需求比为1:2.86,也就是说,一个岗位3人争。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之难可见一斑,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的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更多的企业与单位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纷纷议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
3、就业要求提高。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被推推搡搡挤入了同一个国际平台,尽管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贸,但对企业来说,同站一个平台,“小个子”总怕被“大个子”挤出平台,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理所当然”成了遗忘群体。
4、企业转制没有调整好必要的劳动关系,应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难逃下岗厄运。中小企业的转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运转能力,很多不良企业经过转制起死回生,然而业主的社会责任淡薄,劳动关系弱化,残疾人就业受到最直接冲击。
5、福利企业的内在隐忧不容忽视。福利企业是国家和社会兴办的以集中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为目的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有扶持保护政策,在管理上有优惠照顾,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经营运作有了很大变化,现在的福利企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企业,国家的税收优惠流失不去说,里面的猫腻也难究其责,更糟的事,对残疾人的就业实际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残疾人名义兴办的福利企业将残疾人拒之门外。
6、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能力培育环境欠佳,良莠混杂影响了对残疾人的公正评价。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有的残疾人眼高手低,能从事的工作不愿做,一张口要做坐办公室高工资的工作,使用人单位大摇其头,但实际上他根本从事不了他所想做的工作,使企业经营者见到为残疾人联系工作的人就怕,影响了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
7、残疾人就业调控力相对较弱,机制创新浮于表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员增效是企业的内在要求,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通常会创造新的岗位,但企业也有可能为了提高竞争力,即使在效益增长时还减少劳动力,这些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我国就业机制尚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用工信息和渠道不畅通,市场服务范围狭窄,再加上残疾人固有的自身就业信心不足,工作网络还有待形成,所以使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减少了就业机会。
8、历史欠帐太多,就业改善还需时间。尽管各地政府都关心残疾人工作,但因为工作规范性没有形成,工作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遇到一件处理一件,所以历史性欠帐太多,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出现,残疾人的就业改善还需一段时间的努力。
另外,还有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滞后的择业观念,也影响着残疾人的就业。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就业模式,已渗透到人的意识深处,人们只把在正规部门中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雇佣就业形式看作是就业,把只有劳务关系的岗位不算是就业。实际上 判断就业与否只有两个标准:收入与劳动时间。而不论是否有劳动关系或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再有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有的残疾人迫于生计,摆摊设点做小买卖,有的开残疾车拉客,或无力办经营执照上缴各种税费,或无固定场所,或因管理有漏洞造成不规范经营,被工商管理部门取缔而挫伤了他们自谋职业的积极性,这实际上是政策扶持工作没有到位所造成。
当前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若干对策
“十五”期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比较快的阶段,同时又是劳动力需求增长比较慢的阶段,就业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表现得都明显和突出,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以更广阔的思路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朱 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汇,“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在中央政府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最需要关心的,残疾人与健全人拥有一样的尊严,有同样的生命价值,对残疾人的关怀是人性中最善最美的体现。残疾人应该得到社会和健全人的帮助,为残疾人提供更宽阔更通畅的就业渠道。
1、重视政府导向,全面关注残疾人就业。就业是残疾人最大的保障,将残疾人就业作为关注的重中之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残疾人就业工作,并不是指政府按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办法,以行政的手段强行分配硬性安置,而是将工作的基本点落在创新上,着重在宏观上进行调节,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现有基础,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少量的行政措施,在就业政策制定、资金援助、岗位提供等就业环节给予扶持,关键还在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而且还要不断认真研究,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应有社会承担的职能还给社会,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义务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履约责任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协商机制,使工作强而有力、切实有效,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难度首先表现在认识上。需要指出的是,安残就业工作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各个部门都要服从的大局。综而述之,我们要走出四个思想误区:一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残联的工作,而不把它作为社会的共同责任;二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指能安排则安排,而不把它作为一种社会义务;三是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手段是把残疾人向单位推介了事,而不是因人而异,协商而决;四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指安排就业岗位,而不是将鼓励自谋职业也作为一种方法。凡此种种,把本来不容置疑的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在某些单位变得轻描淡写,应付而过。加强宣传是个好方法。江苏省太仓市残联运用该市的二台一报(市电视台、市电台、太仓日报)和闹市区的固定宣传橱窗、宣传横幅,广泛宣传《保障法》及省、市文件精神,用报道、联播、征文、画册、文艺等形式,大鼓大擂,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绩,去年被江苏省残工委表彰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市,使全市的残疾人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认真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有关规定。按比例就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克服四种偏差:一是单位领导认识不到位,工作有抵触;二是基层发动不深入,思想有疑惑,对安排残疾人上岗不理解;三是残联唱成“独角戏”,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四是工作重布置轻考核走怪圈,形成安残工作年年抓但年年无突破的被动局面,影响并制约按比例就业工作的进行和深入开展。太仓市认真根据该市实际情况,出台了《太仓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办法》,成立了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管理机构,使全市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扎实有效。自1996年以来,该市按比例安残912人,进入企业工作的有862人,仅去年一年,各基层残联就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315人,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或个体从业的394人,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办法积极扶助残疾人从事个体从业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鼓励私营企业和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政府分忧,减轻社会压力。到去年底,全市1.9万名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9120人,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
(3)依法收缴按比例就业保障金,营造氛围。应该看到,残疾人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有的单位确实无法安排,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的共同责任还是要担负的,那么就要按规定,按比例收缴保障金,用保障金来扶持残疾人就业和扶持生活基本来源。太仓市近年来形成的“各部门负责,有关系统督办,各用人单位配合”的工作机制,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由市财政、物价、残联等部门制定《太仓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管理规定》,款项直接转入市财政专户;二是年初根据上年末单位情况,向各单位开出缴款通知;三是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实施劳动监察,使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管理科学化、运作规范化。
(4)加强职业介绍,发挥后发优势。坚持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把安置就业摆到突出位置,是改善残疾人生活,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首要的问题是激发残疾人致富的欲望和创业的热情,调动起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动精神,克服自身残疾障碍,战胜自我。在此基础上,加快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加快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步伐就变得十分迫切。尽管很多地方建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劳动服务所,但是由于起步晚,信息量少,运作程序还不敞,所以还未充分体现出它的重要职能,因此应该在二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职业介绍效能,发挥后发优势:一是进一步加大职介工作力度,提高劳动服务所的运作效率,尽快凸显社会效益;二是高标准建立残疾人就业工作信息网,使安残就业工作更快更准更优。去年9月25日,中残联在西安专题召开了全国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工作会议,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建设规范化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工作效率,使求职残疾人和用工单位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掌握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将起到关健作用,这实际上是提高了社会化运作形式,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化责任。
2、加强就业培训。一项调查告诉我们,残疾人就业究竟难在哪,残疾人自身素质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低”现象在残疾人中十分普遍,即“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所以残疾人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弱者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的素质培训,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这断论述,是我们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残疾人就业也必须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有劳残疾人也要改变过去只是一味抱怨工作难找,而要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1)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我们知道,残疾人由于自身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即使有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可能由于残疾人达不到最起码的上岗条件而无
法安置。基于这一点,太仓市在前几年就着重考虑了上岗培训方案,依托社会资源,设立5个培训点,多特性多渠道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求全市各基层残联,举办各类适应性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每年都举办20多期各类培训班,参加培训近千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太仓市经过分析研究,增设了二个缝纫培训基地,免费为残疾人培训裁制服装。他们认为,缝纫就业门槛底,学习又易懂,上岗快,而且它最大的特点是,经过培训马上可以开店经营,而且经营市场十分广阔,残疾人完全可以在居住地就近经营,既方便周围的居(村)民,又解决了自身就业,可以说是一石双卵,更重要的是,太仓市在培训教育中,在残疾人当中贯彻了适者生存观念,引导残疾人勇敢地改变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被动地等待。
(2)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大力加强在职培训。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的加快,过去那种一次学习和单一技能状况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提高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太仓市把在岗残疾人培训也列入工作要求,应该说工作抓到了点子上,他们一是协调有关部门在完善企业培训制度的同时,重视做好企业内残疾人的培训,二是通过市肢残人协会、聋人协会、视障人协会了解具体情况,去年举办了首届残疾人电脑培训班,有9名残疾人参加了提高培训,并且有8名一次通过中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竞争能力。
(3)以创业意识为关节点,大力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是最好的就业。目前社会就业思维仍十分陈旧拘谨,很多人还停留在进厂入店的安置上,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然而,很多残疾人因为残疾而行动不便,流动性极差,因此要强化对残疾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太仓市的缝纫培训基地应该是条好路子,从这个基地出来的学员,可以说出来一个就业一个,他的就业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这无疑是残疾人就业安置的重要手段。
3、激励自强创业。加入WTO后,我国可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就业机会增长33%,然而,这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且就目前国内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区区1200万也是杯水车薪,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并非从此走出弱势阴影,因此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还需在自强创业上给予极大鼓励。
(1)政策激励。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极其重要的,政府应该对自谋职业的残疾人提供优惠政策,除安排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创业外,在税收方面也实行重点优惠政策。同时,也可以对吸收残疾人员的企业给予有关政策优惠,以鼓励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对不按限额比例招用残疾人的企业处以罚款,用罚金补助那些雇用残疾人较多的企业,或用以鼓励残疾人创业的奖励金,用政策的杠杆来促进残疾人就业。
(2)事迹激励。政府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残疾人的自强精神,以激励广大残疾人的创业信心。从中国古代的左丘明、孙膑、司马迁、鉴真,还是现代的刘伯承,高士其、华罗庚、吴运铎,还是外国的贝多芬、拜伦、海明威、爱迪生、奥斯特洛夫斯基、罗斯福,是自强使他们名留青史。张海迪、桑兰的灿烂笑容,可以鼓起残疾人必胜的勇气。
(3)互助激励。残疾人中的成功者是最好的榜样,残联组织可以通过协会的形式,开展互助活动,以激励残疾人创业。比如社区服务领域,它所蕴含的岗位多,就业门槛底,比较适宜残疾人就业。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开设洗衣店、缝纫店、自行车美容修理店、儿童用品租赁店、图书店、小型超市、小型健身馆等,有的可以通过协会管理,开成连锁店,互助互利,增加品种,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构建起社区就业服务网络。
(4)援助激励。对一些想创业但无法靠自身力量跨出这艰难一步的残疾人,应该用援助的办法,扶助他创业。比如残联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保障金的规定部分,援助有一技之长者进行创业,或者对开办企业者,帮助联系协作方提供业务订单,循序渐进。当然,在整个残疾人就业工作中,要有一支热心和富于爱心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开拓型,勇于创新;二是专家型,注重研究;三是公仆型,甘于奉献。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真正把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蓝天下的挚爱的神圣使命。
第三篇:被告缺席时法官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被告缺席时法官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在审判实践中,法官经常遇到被告缺席的情况。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缺席判决制度,被告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时,法院可以依法作出缺席判决。我国现行的缺席判决制度,对于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我国的缺席审判制度规定较粗,操作性不强,相配套的制度尚未建立,导致法官在适用缺席判决时处于两难境地。针对司法实务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拟对被告缺席时法官面临的困境、被告缺席行为的性质、缺席判决制度及法官应采取的对策等作出初步探讨。
一、被告缺席时法官面临的困境
在被告缺席时,会导致诉讼无法正常进行,一方面,现代诉讼理念主张辩论原则,原、被告在法庭的主持下,就案件的事实及法律充分表明观点进行辩论,法官根据辩论,充分听取原、被告双方意见,再居中裁判。但是被告缺席时,不可能进行辩论,因而法官缺少的一种了解案件真实情况的手段。另一方面,质证程序无法进行,没有了质证,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证明力就难以判断,给证据的审核认定及案件事实的查明带来困难,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在被告既无答辩状,又没有提供证据、参加证据交换,且拒不出庭的情况下,法官缺少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般的窘境。法官如果仅凭一方的主张和举证匆匆下判,很容易被指责为偏听偏信;如果为弄清事实真相而扩大职权调查范围,则会产生偏袒一方的嫌疑;如果消极居中,在要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依举证责任作出缺席裁判,又将减损民事诉讼的实体公正价值。同时法官又不能拒绝裁判。此时法官承受着程序与实体、公正与效率的双重矛盾。在实务当中,因不同的法官对被告缺席、举证责任及证明标准的理解不同,类似的情形可能作出不同的判决,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判决。我们当然要尊重法官依据自身对法律的理解及自由心证独立判案,但是,如果类似的情形在不同的法院出现相反的判决,甚至于在同一法院类似的情形也出现相反的判决,是违背正义原则的。法的正义一个重要的含义便是“类似案件类似处理”[1]。如果类似情形不同判决经常出现,给司法实践造成混乱,也必然会影响法院的权威、判决的公信力。因此,针对司法实际,有必要对被告缺席的法律意义及双方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进行分析,统一认识,以提高判决的统一性、公正性与权威性。
二、对缺席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130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131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7、158、159、160条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缺席时作了类似规定。从上述规定可看出,我国的被告缺
席是当事人不到庭,即不参加庭审。如果被告在庭审前提交了答辩状、提供的证据及进行的证据交换但未参加庭审,也是缺席,法院可以对其适用缺席判决。
对被告缺席行为的性质认识的问题,我国的理论上存在一些误区,实践也存在一些错误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当事人出席庭审、参加法庭调查与辩论看成当事人的一种义务,认为当事人有义务协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如果当事人不听从法院的指挥参与庭审,被视为是对法庭的不尊重、甚至是藐视法庭,因而在适用缺席判决,通过缺席判决对缺席当事人实施制裁。
2、把被告缺席理解为对原告主张的事实及诉讼请求的自认。此种观点认为,被告在收到原告的起诉书副本后,明知原告主张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及诉讼请求,而不去积极地应诉及防御,拟制为对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自认,因此,在判决时直接依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
要正确认识当事人缺席行为的性质,首先要正确认识当事人应诉行为的性质。在民事诉讼中,对被告的应诉行为究竟是对诉讼权利的行使,还是对诉讼义务的履行,在理论上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正是因为理论上的混沌导致现行立法的含糊与实践的困窘。笔者认为,被告的应诉行为具有行使诉讼权利及履行诉讼义务的双重性质,但从现代民事诉讼法的理念及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方向来看,主要是诉讼权利的行使。
被告的诉讼行为就是应诉行为,即被告为通过委托诉讼代理人、收集、准备证据,按期提交答辩状、参加庭审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对抗原告的攻击,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强调法院的作用,把当事人看成诉讼的客体,当事人必须配合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以便法院及时作出符合客观真实的判决。当事人应诉、参加庭审成为当事人配合法院的一项义务,如被告不应诉,则法院可强制其参加诉讼,也可通过缺席判决对其进行制裁。现代民事诉讼理念强调当事人主义、辩论主义,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认为民事诉讼是民事主体,请求国家审判权解决其私权纠纷,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的发生、进行、消灭有着决定性作用,正如民事主体对民事实体权利有处分权一样,民事主体对民事诉讼权利也有处分权,只要其不损国家、社会、他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就应尊重其对民事诉讼权利的处分。被告不举证、答辩及出庭参与诉讼,是被告对诉讼权利中的举证权、答辩权及辩论权的一种处分,被告处分上述权利时也放弃了行使上述权利可能为其带来的利益。被告放弃上述权利,已经放弃的行使上述权利可能带来的利益,这是对权利处理的正常结果,法院没有必要对被告的这种处理诉讼权利的行为处以法律规定之外的制裁,直接判决被告败诉。另外,放弃辩论权与自认原告的事实主张及诉讼请求二者之间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决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
三、我国与国外关于缺席判决制度的比较分析
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于言词辩论期日不到场的,法院将应被告的申请作出驳回原告请求的判决;被告于言词辩论期日不到场的,法院将认为原告提出的事实已经确定,如原告的请求有根据,可以应原告的请求作出判决。不应诉当事人有权在不应诉判决送达15日内申请撤销不应诉判决,申请时无须说明不应诉的理由。如果申请符合形式
上的要求,诉讼程序即自动恢复到不应诉判决发生前的状态,但不应诉一方应承担不应诉引起的费用。如果撤销不应诉判决的申请提出后,原不应诉一方仍不到庭,则将对他作出终局性的败诉判决。此外,原告还可以改为申请按现有的诉讼文件作出判决,该判决是终局性的[2]。
法国民事诉讼法典将不应诉区分为不到案构成的不应诉和由于未能在诉讼行为期间内实施诉讼行为构成的不应诉。不应诉判决必须在起诉书没有向被告本人送达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并且该判决是不得上诉的判决。这种判决应在宣告之日起6个月内向不应诉一方送达,否则判决视为未作出,诉讼程序得继续进行,应诉的当事人以及提起异议的当事人都能申请改变原判决。另外,申请异议书应载明理由,否则无效[3]。
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44条规定:“在口头辩论的期日,当事人一方不出庭或不辩论而退庭时,法院考虑到审理的现状及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情况,认为适当的,可以作出终局判决。但是,在口头辩论的期日,一方当事人不出庭或不辩论而退庭时,以出庭的一方当事人申请为限。”[4]
在外国民事诉讼法中,存在两种缺席判决模式,一种称为缺席判决主义,另一种称为一方辩论判决主义[5]。依据缺席判决主义,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法院可以依原告的请求作出支持其请求的判决,但对该判决缺席一方得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自异议提出之日,该判决视为未作出,诉讼恢复到作出判决之前的状态。一方辩论判决主义则是在一方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法院综合到庭一方当事人的陈述、证据以及缺席一方曾提供的材料,依申请作出判决,对该判决当事人不得提出异议。德国与法国的民事诉讼中同时存在缺席判决主义与一方辩论判决主义,而日本则完全实行一方辩论判决主义。
比较我国现行的缺席判决制度,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缺席判决制度既不是实行缺席判决主义,也不是实行一方辩论主义。我国的缺席判决制度从表面上看似乎实行的是一方辩论判决主义,但实际上却与其有本质区别。因为尽管经过审判方式改革,我国的民事诉讼已带有一些当事人主义的色彩,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是职权主义占上风。体现在缺席判决制度中,就是法院在一方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仍要查清案件事实才来作出判决。法院判决的依据既不是到庭一方的陈述,也不是缺席一方的诉讼材料,而是法院依职权调查的证据。这一点与一方辩论判决主义完全相悖。一方辩论判决主义奉行的是辩论原则,即法院只能以当事人辩论中提出的事实与证据为判决的依据,而不得超出当事人辩论的范围去主动调查证据。因此,我国的缺席判决制度不同于一方辩论判决主义。另外,由于不承认被告的缺席是对原告请求的默认,也没有缺席一方的异议程序,我国的缺席判决制度与缺席判决主义更是大异其趣。
四、法官在被告缺席时可采用的对策
在缺席判决主义与一方辩论主义二者的立法选择之间,理论界倾向于以一方辩论主义为主,缺席判决主义为辅,针对缺席的不同情况适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法律的实施者法官来说,理论上对缺席判决制度的设计只是“画饼充饥”,我们急需要解决的是,法官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之下,如何正确地适用缺席判决制度,解决法官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针对现状,法官在适用缺席判决时,可以运用以下对策:
第一、引入程序正义观念,大胆适用缺席判决。我国司法实践以前奉行客观真实主义,强调在案件事实绝对查清的基础上作出判决。司法实践证明客观真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是法官只能以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作为裁判依据,即采用法律真实主义。依据法律真实的裁判获得正当性的一个重要依据便是程序正义,只要判决是在正当程序中产生,并充分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让当事人有机会充分就自己的主张举证及论辩的基础上,法官运用自由心证规则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并严格适用法律作出裁判,那么该裁判就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缺席审理过程中证据的审核认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根据《证据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法官只对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核认定,这就排除了当事人日后提出其他证据来影响判决的可能。其次,除了《证据规定》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所规定的情形外法院并不主动依职权调查取证,这就使法院在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已提交的证据材料的审查判断上,而不是代当事人去调查取证。第三,依据《证据规定》,法官只对于举证期限内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核判断,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判决,所以该项判决并不因为当事人于举证期限外提出其他证据而成为错案。这就保证法官在证据审核认定的过程中不会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有助于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缺席判决中,只要法官严格依法进行诉讼程序及证据审核认定,判决就获得了正当性要求,并不会因为被告缺席而缺少查明事实的手段,进而损害裁判的正当性、合理性。法官在被告缺席时,应大胆依法适用缺席判决。
第二、加强对当事人的举证指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举证的告知、指导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但此条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每个案件的案情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案件需要举出那些证据才能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及诉讼请求也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后,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加强对当事人的举证指导。不但要就一般性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及证明标准及要求进行指导,还需要法官就具体的案件需要那些证据指导当事人举证。特别是被告极有可能缺席时,更需要如此。我国缺席判决制度并没采用缺席判决主义,即被告缺席时就依照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法官在缺席审理时同样需要对原告的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核认定,并不因为被告缺席就直接认定原告的主张成立,因此,即使在被告缺席时,如果原告提供的证据不充分、不足以支持原告的事实主张及诉讼请求,原告同样要面临败诉的命运。囿于我国现在国民的法律素质,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打官司的当事人都是法律专家,因此,许多当事人并不十分清楚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及证明标准,此时,如果被告缺席,而原告又因为举证不充分而败诉,原告定会觉得有点冤,并且怀疑判决的公正性。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市场交易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交易行为,不规范的交易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手续不完备,当发生纠纷时,就体现为当事人无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现代民事讼诉法官裁判的基础是法律事实,即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当不规范交易行为的受害方起诉到法院时,但因其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即使被告缺席,法官想保护其都难以找到合法依据。债务人也往往利用不规范的交易行为逃避债务。此时,法官加强举证指导,认当事人清楚自己的诉讼请求要想得到支持,必须准备那方面的证据,而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时将面临败诉的命运。同时,加强举证指导,也有利于促使用当事人完善交易手续,规范交易行为。
第三、运用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正确审核认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根据这个条文的规定,对证据的审核认定应采实质性审查。但该条文仅就对出席审理而言,于缺席审理时是否适用,在实践中的理解不尽相同。对于这种缺席审理时证据的审核认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对证据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要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形式真实合法,与案件有关联,就可直接全部认定原告提交的证据并以该证据为基础作出判决;另一种观点认为对证据的审核认定要采取实质审查的方式,即不仅要对证据材料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还要对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强弱进行判断,综合各种诉讼材料加以考虑进而作出判决。笔者认为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缺席审理的证据审核认定应当采取实质审查的方式更为稳妥一些。理由有以下: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十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双方已经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材料缺席判决。”此条规定要求人民法院在被告缺席时,仍然需要根据双方已经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材料缺席判决,而不是直接依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作出判决,其中包含着需要对证据进行审查认定之义。
其次,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原告缺席时法院仅裁定原告的起诉按撤诉处理,原告只是承受了程序上的不利益,此后仍然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当被告缺席时法院却可以作出缺席判决,承受的很可能是实体上的不利益。同样缺席,原告可以启动第一审程序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被告只能启动第二审程序来达到自己的诉讼目的。显然两者的审级利益是不同的,被告的审级利益明显小于原告。这种不平等不应当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显然,证据审核认定采取形式审查的做法扩大了当事人之间的不平等,使得被告一审程序的诉讼利益遭受损害,缺席的被告想在一审中达到自己的诉讼目的变得不可能。
再次,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采取实质审查的形式要较为合理一些。由于被告的缺席,庭审中的辩论程序和质证程序都变成单方面的,而被告又没有向法庭提供任何的材料,使得对于原告所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的大小都无从判断,只能通过法官运用自己的法律素养、审判经验和逻辑思维进行识别,假如此时只对原告所提
供的证据材料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而不作实质上的判断,作出的判决难免有些草率。因此,当缺席的被告没有向法庭提交任何诉讼材料时,我们认为应当对原告所提供的证据材料采取实质性审查的方式进行审核认定。当然,采取实质性审查的方式是指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大小进行判断,而不是要法官于事实不明的情况下代当事人进行调查取证。对原告证据材料的审核应当严格遵循《证据规定》中关于证据有无证明力、证明力大小的规定,当原告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使法官认为其诉讼请求是正当的,法庭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
第四、适当灵活把握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确立了证明案件事实的高度盖然性标准,确立该标准及有关的证据规则,可以在平衡各种诉讼价值的基础上,使法官认定的案件事实最大程度上保持与自然事实一致。所谓盖然性标准通常是指待证事实发生的可能性大于没有发生的可能性,高度盖然性标准指待证事实发生的可能性远大于没有发生的可能性,即事实的发生要排除一般人的合理怀疑,使法官内心达到确信的程度[6]。但是高度盖然性标准本身并不能确定待证事实证明要达到多大程度才算是高度盖然性,如80%或90%,具体适用的时候,需要法官去把握。笔者认为,在缺席审判中,对高度盖然性标准的把握有一定的灵活性。影响高度盖然性的因素通常有以下:
1、证据的形式、多少;
2、具体案件的复杂程度;
3、当事人举证的难易程度;
4、庭审效果,它包括当事人的程序保障权是否落实,采取攻击防御手段是否得当;
5、外界干扰等等[7]。
笔者认为,影响高度盖然性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被告是否缺席。被告缺席的情况主要有以下:
1、知道自己肯定会败诉,因此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诉讼;
2、故意拖延诉讼;司法实务中,这两种情形是难以区别的。
3、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被告并不知道有人对其提起诉讼或者法院传票的内容不为被告所知晓。
4、被告下落不明,按公告方式送达诉状及开庭传票后,仍未到庭应诉,导致缺席审理。审判实践中以此种情形居多。对于第1、2种情况,只要原告能够举出证据,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且形式上能证明原告所主张的事实,那么,该事实发生的可能性就极大,可认为其举证已达到了高度盖然性标准,法官就可依原告提出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此时,法官实际上可以适当降低对证据的要求,依据法官的自由心证,仍然达到了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标准。对于第3、4种情形,法律推定被告已收到诉讼文书,并且无正当理不出席庭审。但是推定就是推定,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法律一般允许对推定的事实如有足够证据时,就可以推翻该推定。司法实务中,通过公告送达诉讼文书时,被告一般并未收到诉讼文书,只是基于保护原告合法权益及提高诉讼效率,推定被告已收到诉讼文书。此时,就不能降低对原告提出证据的要求,如果那样,显然对被告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高度盖然性标准。因此,笔者认为,在缺席判决时,法官应根据被告缺席的不同情形,适当灵活掌握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第四篇:《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对策》(xiexiebang推荐)
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对策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难题。本文分析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各项政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作为学生培育主体的高校应长远规划,既要重视学生的“入口”,也要重视学生的“出口”,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来办学育人。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每年数百万毕业生涌入社会,给本来已经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拟从艺术类专业毕业生这一群体入手,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路径。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全世界失业人口中一半是青年群体。在中国,随着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大学生以来,大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日益凸现。
2008年,加上历年未就业人数,大学生求职总人数超过了600万人。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是扩招前2001年的5倍,占全国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如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测算,将要达到700万人以上。为此,社会舆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罪于“扩招”。客观来说,大学毕业生总量的阶段性猛增,的确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自然增长形成了一定冲击,总量性的矛盾有所表现,但这并非是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教育、社会乃至大学生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于以下三点:
一是劳动力需求总量增长的趋缓。就业岗位的增加来源于经济发展,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大量的新增长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增长已经趋缓,据统计,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已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期间的80万人,“十一五”期间仍在继续走低(注2)。特别是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就业容量较大的制造业、贸易业等纷纷裁员或取消新招人计划,使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更为狭窄。
二是高校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背离。目前,高等教育的体制僵化、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老化等老问题依然存在,高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能力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要求。很多企业在招用大学生后,都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再教育、再培训,否则就无法有效上岗。
三是大学生的择业目标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落差。目前的大学毕业生,独生子女占有相当比例,这类群体倍受家长和社会的呵护,其教育成长也得到了家庭的倾力投资,可以说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巨大期望,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客观上也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就业不难、择业难”的局面,为了进入心仪单位工作,不少大学生甚至提出愿从事“零工资就业”的苛刻条件。与此同时,大量大学生涌向政府、国企、外企择业,导致同质竞争过剩,大中城市“大专生的岗位博士生干”的现象不断出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难以吸引到足够的大学生。
二、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主要表征
从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来说,既面临着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共性问题,也因其专业特质而具有一些特殊性。
一是就业取向及行业分布困境。就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就业取向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想留在大城市,至少是中等以上大城市。这一方面与主观上的传统就业观念有关,认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机遇好、工资待遇好等,但另一个方面也有客观上的因素制约,即几乎所有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都在中等以上城市,像较大的装潢、装饰公司、服装公司等都选择大城市建厂,要艺术类学生到基层、到乡镇就业显然没有说服力,也有悖于发挥人才最大价值的市场配置规律。
二是行业人才需求的困境。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面对的行业往往对人才的需求量小,即使是行业中的较大公司也仅仅是上百人的就业容量,这就意味着行业对人才的自我消化能力不足,人才需求相对较少。而且,这类公司机制和用人都十分灵活,今天刚创建公司,明天就可能改弦更张,企业寿命较短。这一切使毕业生就业心态存在盲目性、不稳定性。
三是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就业困境。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特别是对人的先天素质要求较高,可能大部分人并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资质,所以艺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精英化教育”。但近年来的高校扩招,特别是对艺术类报考和就业前景的误读,引导了大量学生涌入艺术类专业就读。而艺术类专业招生时的低门槛,导致招收学生的良莠不齐,也使得艺术类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从注重创新的个性化培养走向工厂式的批量生产。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艺术专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吃“艺术饭”,而艺术类市场和行业对人才容量和质量的要求,使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更加凸现。
最后,由于相当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对就业的憧憬较多,定位过高,往往遇挫即折,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深入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不够,也导致其出现就业困境。
三、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径和策略
解决艺术类专业就业困境,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目前,解决就业难已成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共识。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面对当前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七大举措。要解决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笔者认为首要的就是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各项政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在此基础上,作为学生培育主体的高校也应积极反思,长远规划,既要重视学生的“入口”,也要重视学生的“出口”,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来办学育人,这是解决难题的根本之计。
一、强化专业教育,为就业打牢基础。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毕业生要想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必须依靠自身不懈的努力,打牢专业基础是关键。而专业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以我院为例,在本学期举行了“首届学风活动月”,其初旨就是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将专业教育纳入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专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年年有提升。
二、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课堂,使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目前有种说法,大学生就业观念是造成“就业难”的关键,好像观念一转变,就业不难了。但是,观念是一个长久的意识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一次会议、一次谈话就能解决的。因此,首先要解决将就业
教育置于大学教育最后环节的弊端,把就业教育“前移”至大学一年级,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另外,对学生就业应该科学指导而不是行政命令,要让学生把积极就业变成自觉的心理诉求,而不是外在强制。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就业、如何就业,可以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领导来开设讲座,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前“把脉”,全程“问诊”,对症下药。
三、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工作经验和综合能力的重视,已远远超过对专业知识和学历的要求。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和职场阅历,因此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将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对此,我院建议把专业能力提升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校内社会实践平台。目前,艺术设计学院的社区建设正在抓紧进行,我们力求把它建成展示专业教育成果的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平台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我们在此基础上将成立“天井·创意设计工作室”,作为在校学生参加社会赛事、承揽设计业务的学生机构,尽可能为学生在校内提供足够多的锻炼机会。此外,还可以探索逐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依托一些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选派相关专业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训”,既为企业提供了有潜质的人才,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也为大学生就业积累职业经验,从而取得企业、学校和个人“三赢”的效果。
四、发挥专业教师、广大校友的作用,广开就业信息渠道。专业教师与相关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教师本行业领域的优势,对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也比行政力量更有力量。因此,一方面要通过专业老师将就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使专业教学与未来的市场用人需求更贴近。另一方面,校友是学校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资源,据了解,本专业就业学生留在行业就业的比例大概在70%。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打拼,他们已经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所以,要高度重视校友工作,搭建校友网络,充分利用校友与母校的“亲情”关系,帮助应届毕业生实现就业。
五、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学生跨行就业。跨行业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正常现象,也是其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但应届毕业生的心态还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心生畏惧,有的不屑一顾。据了解,我院服装专业学生大部分是跨行业就业,能在服装行业就业的毕竟是少数。但在毕业前,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学校推荐的服务行业就业。分析其原因,既有专业不匹配带来的迷惑,也有自身实力不济的问题。因此,应该针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采取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譬如公关、文秘、客服等技能培训,为其实现跨行业就业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第五篇:浅谈证券投资基金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www.xiexiebang.com
浅谈证券投资基金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 资金来源 产品多元化
论文摘要: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外部客观问题和内部治理问题。来自外部环境的主要是政策市场特征、投资者参与意识淡薄、产品单一及相关法规不健全等。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要从拓宽资本来源渠道,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速监管的市场化进程以及推进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多元化。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及“开元”、“金泰”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设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迅速发展,并已逐步成长为我国证券市场上影响力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但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来自外部的客观问题和基于内部治理范畴的问题,本文仅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面临的来自外环境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非内部治理范畴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加大了证券投资基金系统风险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尽管市场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增长,但是政策仍然是决定我国证券市场走向的首要因素。有关专家曾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高达60%,非系统风险为40%,而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一般为25%,非系统风险为75%。从股票市场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转折都伴随着重大政策的出台,市场在政策的干扰下发挥着微弱的作用.因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很难发挥作为我国经济运行晴雨表的作用。一般而言,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只能分散非系统风险,却对系统风险无能为力。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只有能
www.xiexiebang.com 够准确预测和及时掌握政策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投资决策,才能够分散系统风险,而对于政策的变动,证券投资基金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无疑加大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系统风险。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明确严重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基金业发达的美国,对共同基金的规范和监管,不仅有证券法、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而且有基金行业的自律,国内目前基金监管所依据的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行业自律和基金管理人的自我监控尚处于探索之中。
同我国的上市公司一样,我国基金管理公司也普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基金持有人委托信托人代理行使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基金管理人受托管理基金,基金托管人监督基金管理人的实际运作。目前在我国基金的实际运作中,尚无信托人这一法律主体,基金托管人在某种程度上兼任了信托人的角色。根据有关规定,基金托管人只能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担任。由于法律法规上的缺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托管人职责仅仅限于基金的会计核算和基金资产的托管,而面对基金运作中违规操作和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时,采取何种法律行动,履行何种法律程序,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基金的管理和惩罚完全通过证监会的行政处分来实现。且处分多来自行政手段,极有可能为基金管理公司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而不受法律制裁留下隐患。
从实际的运作效果来看,我国基金管理中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只是法律形式上的关系,委托人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和制度安排来防范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当代理人未能履行诚信义务的时候,利益损失就不可避免,而当利益损失发生后,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委托人追偿由于代理人行为不当所形成的损失。
www.xiexiebang.com
对于现阶段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虽然在形式上构筑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国有化的倾向,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约束和制衡精神却远未在实际公司运作中得以真正体现,自律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基金管理公司的规范程度。因此,委托代理问题就不可避免。
(三)投资者参与证券投资的意识淡薄,对基金缺乏认识
投资基金最初产生于英国,但目前最发达的是美国。投资基金在美国成为共同基金(MutualFund),把许多投资者不同的投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业的投资经理进行操作,所得收益按投资者出资比例分享。投资基金本质是一种金融信托。目前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一方面认为投资基金不如投资股票;另一方面认为投资基金不如存款,因为后者安全系数更高。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程度都略低些它是一种介于股票和存款之间的投资品种。投资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内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较低,我国居民证券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尚不足5%。
(四)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单一
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基金产品。就投资对象而言,由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衍生金融产品基金、混合基金等,股票基金内部又有成长型基金、价值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小企业型基金、科技型基金、行业型基金、地区或国家型基金、指数基金等。
目前我国基金品种比较单一,从基金类型上而言,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就投资对象而言,仅有股票基金或者说股票债券混合基金。一般而言,一个国家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与该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及开放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基金产品创新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不断成熟来解决,而不仅仅通过模仿西方市场的产品来解决。
www.xiexiebang.com
(五)基金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时间还比较短,投资技巧及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整个管理人员队伍还有待建设;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也较短,企业形象尚未完全建立,管理体系、运作机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对策
(一)拓宽基金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
积极引导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将资金用于购买基金凭证,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不仅量大而且稳定,可以为基金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输血”通道。为此,可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于基金的比例,逐步允许社会保障资金进入基金市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真正推动基金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养老基金的发展。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企业养老基金和居民养老基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而无法得以及时公正的处理,往往是由行政政策取而代之,而行政政策的透明度和持续性通常很难得以保证,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其后果就是市场参与者自行其是,从而导致普遍违规甚至普遍违法。
因此,建立健全以《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基金法律制度体系,使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信托人、基金管理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明确市场运行规则,从而逐步摆脱过去过分依赖行政指令的发展轨道,逐步实现我国基金业发展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建立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
www.xiexiebang.com
建立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对投资者而言是大有裨益的,首先,投资者可以借此评价基金经理完成汇报率目标情况如何以及在投资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如何。其次,投资者还可以对基金之间、基金与实行被动投资战略的基准指数之间进行比较,评价其绩效情况。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不仅可以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加强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防范,而且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使证券投资基金真正发挥“专家理财”的作用,充当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稳定器”。
(四)加速基金监管市场化进程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监管层应逐步调整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目标,加速基金监管市场化进程。市场化的监管包括:维护和促进市场的公正、公平、公开、高效和透明,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防止基金业内的犯罪和欺诈行为。
为达到上述监管目标,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下列监管途径:对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及基金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监督;促进基金从业人员的自律,遵守道德标准和职业规范;加强向社会公众进行基金业的信息披露,维护公众对于基金的信心;利用社会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基金业的监督;加强对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检查力度等。
(五)完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
人才素质是决定基金业发展的根本,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加人到基金行业是监管层和基金管理公司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完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基金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和认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完善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建立包括社会监督在内的监督机制,督促从业人员格守职业道德。
www.xiexiebang.com
(六)推进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多元化
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应借鉴国际基金业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证券市场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基金产品的创新,适时推出价值型、成长型、平衡型、指数型、行业型等基金品种,丰富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并根据市场变化积极探索推出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国际市场基金、保本基金、B股基金等,扩大基金的投资范围,引导储蓄资金和养老基金逐步进人资本市场,优化居民和企业的资产结构,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要求,从而推动基金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