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燃气公司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地方燃气公司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近几年,天然气在我国的使用频率在不断增加,随着天然气的大量使用,燃气企业在市场竞争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等问题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燃气企业要随机应对,面对这些情况要即使做出对策,否则将会在竞争大潮中处于劣势,有可能会被淘汰,所以,燃气企业要尽快找到一条属于自己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燃气企业;经营;策略;收付业务
企业要树立营销观念,是企业决策经营的出发点,企业如果要按市场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并且要平衡各方利益以及找到自己在市场中位置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因此燃气企业要增强市场意识。燃气企业和其他企业存在着不同,因为它是公益性企业,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企业,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持服务的特点。
一、存在问题分析
1.供销差率偏高。国家建设部综合财务司在《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中城市天然气给出的解释是:天然气供销差率是指报告期天然气供应量和销售量之间的差量与供应量的比率。供应总量的计算方法要在扣除压差和温差之后根据不同的气种进行统计。其计算公式是管输燃气供销差率=(供应总量-销售总量)/供应总量100%,其中供销差率是燃气公司管理水平高低的反应也是燃气公司经济效益的体现,因此供销差率是衡量燃气公司是否运行良好的标准,如果燃气公司运行比较好,那么其供销差率就非常低。当然,造成供销差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燃气公司员工素质不是很高,燃气公司设备不规范,造成误差很大以及企业管理不当。(1)燃气公司对一些工商业用户的使用
量估算失误,导致用户使用量超出计量范围,由于工商业用户大量使用天然气导致气损比较严重。
(2)部分IC卡表控制器系统计数乱码。有时出现用户购买量少,但在使用时量变多,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公司也出现过,这些情况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在管理上也变得困难,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已经需要亟待解决。
(3)在天然气的计量系数的设定上,一些燃气公司的上游天然气公司会把数据设定偏于自己方,日积月累,下游燃气公司受到缺斤少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4)燃气管网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有些企业由于西气东输的情况,将自己原先经营水煤气的方向转变为经营天然气,由于经营水煤气时使用的是铸铁管输送,但是由于这两者气质不一样,所以导致了铸铁管接口出现了漏气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和企业管理也有关联,企业对管道疏于监察,给企业安全带来了严重后果,对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2.资金的内部控制有漏洞。资金内部控制在企业里包括:(1)收支凭证进行复核,收付款记帐凭证的编制以及分类帐的登记。
(2)日记账的登记,收支原始凭证的保管和签发,货币资金的收支和保管。同时公司每个月要向银行索要相应存款的账单,并且根据这些账单制定余额调节表。
(3)对银行账户进行定期核对,要定期审计收支账目和凭证以及对企业现金进行突击检查。
(4)收支业务的单位,单位负责人以及审核的印章如何保管和使用。收支预算,对重大支出以及各项支出的审批。一些中小型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由于资金在企业中流动十分频繁,因此企业很难对其进行管理,这些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或者额外增加营业内容,从而可以获取利益;二是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和对方公司勾结,充分利用现金结算的机会,将其中的一部分收为己有;三是企业的收帐人没有及时将钱汇入公司的指定账号,而是将钱汇入私人账号,从中赚取利益;四是企业管理者对账单进行修改,使它和原先的账单一样,掩盖真相,提现据为已有。
二、解决问题对策
1.在解决燃气供销差上。(1)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进行市场调查,准确预测,企业的技术人员对用户的使用量要进行合理预测,才能选择合理的计量表,确保商业用户的使用量不会超过计量表的满程,最好能达到满程表的40%~80%。
(2)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工作时能够减少由于不当使用燃气而造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燃气表在搬运的过程中要进行保护,避免出现重摔现象导致计量表出现误差。
(3)企业在燃气计量表的选择上,货比三家,要充分考虑到计量表企业的信誉以及产品质量。本人所工作的企业以前使用的是西北一家企业的IC卡表,经常会出现计量出现误差以及吃气现象。
(4)企业要每年都对双方使用的机器进行检测维修,对于上游计量系统,要对影响供气量的参数进行修正。
(5)管网中心要对已经使用的管网加大检测力度。在阴井、调压设施以及阀门等主要部位要加大巡查的频率和力度,企业要进行严格管理,分工明确,将责任要细化到人,同时要实行一级抓以及的措施,哪以及发生错误了,由另外一级追究其责任,如果发生问题时要立即对其处理。
2.堵塞企业资金内部控制的漏洞为了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1)对于收付业务,企业应该专门成立出纳人员,其任务就是对办理资金的收付进行保管,不允许其他部门参与到收付资金中,公司出纳员不能兼任公司其他职位,而公司的会计也不能兼任出纳员。
(2)对于资金收付业务,企业无论其金额大小都要进行严格控制,燃气用户的使用费用都要进行转账。
(3)企业要将支出和收入两条线分开,即公司的收入部门只负责资金收入,支付部门制负责资金支出,支出帐户,在支出时企业要实行取款签字措施。
(4)企业要定期对资金进行检查,企业出纳应该要对现金进行记录,并且做到每一天以及每个月的账目都很清楚。企业在检查现金之后要编制报告书。
(5)企业要与银行进行合作,将企业账单和银行账单进行核对,企业财务要对核对结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对问题进行研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在气量有限的不利情况下,要通过提高燃气销售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收益。首先要加强计量管理工作,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从计量表具的选型、效验、运输、安装、现场管理维护等所有可能影响到计量准确性的各个环节人手,加强管理。要加强燃气抄收工作,完善用户抄收系统,选择先进的抄收方式,大力推广IC卡表和户外集中挂表方式,解决人户抄收困难的问题,提高燃气抄收的效率和抄收的质量。[1]李爽凯,崔新华.当前燃气经营管理的工作重点[J].民营科技.2008(1)
[2]夏广溢.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4)
第二篇: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从金融监管的含义、目的、内容等方面对其作出初步了解,进而引出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作出分析,最后针对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关键词】金融监管 问题 对策
【绪论】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当我国加入WTO后,促使国内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础差、问题多、压力大,成为中国金融业不容回避的现实,进而使得我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对我国金融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以及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对提高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要解决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懂何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实施监管的目:(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等;对会计结算的监管;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对信托业的监管;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其中,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监管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与机构合并、银行业务范围、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资本充足率、存款保护以及危机处理等方面。
通过上面对金融监管的初步了解,下面将提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出分析:
一、对金融监管的目标认识模糊。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管制行为, 有其特定的具体目标,以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为己任。而在中国, 由于银行的主体均为国家所有, 存款人如同信任政府一样,不怀疑银行的支付能力, 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表面上看来并不是一个现实的突出问题。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目标, 是通过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确保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因此, 在中国金融监管目标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模糊, 直接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金融监管措施不力。从金融监管手段看, 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 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基本金融法律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 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 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我监管能力极低, 金融同业工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我国也极为少见,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 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白, 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 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 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 作用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 监管行为随意性强。
三、尚未形成效率高的监管体制。监管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担监管本身并不是要绝对保证不出现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实际上,市场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倒闭是资源(如资本和管理人员)配置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而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僵化,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四、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金融监管工作中,无论是对金融机构的审批,还是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化解,都需要从事金融监管的人员有较为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迅猛的前景下,要想实现监管目标,必然要对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多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与金已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有金融监管所要求的较为全面的经济、金融、、高等教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员较少;许多金融监管人员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进行前瞻性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使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人员不多等;这些都影响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深度。
五、金融监管的对象基础不完善,突出的问题是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界定及其内部控制。在业务范围界定上,目前实际情况是混业经营,表现在:银行不仅仅从事传统的存活业务,还经办信托,证券及保险业务;保险公司除从事保险业务外,还从事信贷和证券业务;信托投资公司由银行出资兴办,从事各种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完善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管理层次上围绕经营目标来堵塞漏洞,而中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相当落后,制度上也不完善,漏洞和操作失误时常出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较大。
六、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备。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立法由《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其中均规定了金融监管问题,但这些立法中存在众多的原则性规定,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而且监管内容简单化,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现状,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对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立法的结合问题也都没彻底解决。同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法律法规重复立法和法律之间相互冲突现象,这些都影响到监管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针对以上金融监管问题,下面将提出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对策:
一、统一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 积极有效地开展监管工作金融监管的目标在同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是不相同的。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 联系着千家万户, 金融业的经营状况影响着国家的宏观利益和企业的利益, 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全局性和公共性。金融业又不同于一般企业,主要依靠负债经营, 是用公众的钱办公众的事, 客户信用状况不好或者经济情况不确定因素, 都会影响金融业的安全运行。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金融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不规范, 金融运行的环境也不宽松, 金融监管目标应选择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调整银行业内部和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维护公共利益,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金融监管的目标不同于货币政策目标, 不应过分强调金融监管为货币政策服务。
二、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首先,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事实上,近期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等金融案例中,假如银行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危机或许可以避免,某些银行或许不致倒闭,即使是由其它原因引发的金融动荡,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同样如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既有政策性、行政干预、市场变化等原因,也有自身经营治理不善的原因。其自身经营治理中的问题是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金融机构应对自身内部各分支机构、各职能部门以及经营决策者加强约束,使金融机构内部导致的风险得到控制并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次,深化独立监管理念和风险意识。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为金融机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独立经营,按市场规则办事。增强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自律组织机构,实行行业自律。还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法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自律组织的有效监管体系。
三、重视金融监管效率低下问题,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监管现代化程度高,传统金融业务与网络金融业务并存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公司时就会出现困难,使监管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陷入无从入手境地。面对网络金融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金融新产品和创新金融服务项目,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应当严格从业资格,培养职业荣誉感;加大对网络监管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强化对监管从业人员的培训,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大量引进既懂计算机又熟悉金融监管业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全面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严格实行金融分业管理, 科学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建立现代金融制度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中国, 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 不仅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而且是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因此, 分业管理和经营应是中国金融管理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要确保银行稳健、维护存款者利益、强调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中央银行要按照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和分类管理的要求, 严格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规范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加强当前各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防止监管重复发生。我国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要尽快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加强监管当局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对业务交叉领域和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实施联合监管。在以后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实行功能型监管。
五、加强金融建管法制建设。为了规范监管行为,实现金融监管稳定,当务之急应当参照国际法律准则,加快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建立于国际金融法规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鉴于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空白,应尽快制定《金融监管法》、《期货交易法》、《存款保护法》、《金融控股公司法》、《合作金融法》、《外资金融法》等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和WTO的规则,对于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的条文进行修订,完善或废止,切实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依、有法难依的问题。此外根据已建立的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应实施细则。
六、扩大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在当前金融全球一体化的,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越来越快,面越来越大。实践证明,要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必须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磋商,进行广泛的监管信息交流。我国金融业正在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督促它们防范风险、稳健经营,是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加以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我国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要使我们的金融监管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准,就必须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了解、认真、研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蓝文兴 胡余平《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吴强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 【3】曾昭熹 《中国金融监管若干问题研究》
【4】谢增栋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徐燕 《中国金融监管问题分析》
当代中国经济结课论文
姓名:董 之 祥
学号:089114200
班级:经济081班
第三篇: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企业共青团工作也逐步发生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对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往能给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问题 对策 分析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企业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下的团员青年,是职工队伍中最具有活力的职工群体,是实现企业振兴发展的有生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进入
到了转型的过程中,在这样的条件中,相关的国情与青年人员的相关事务也有了新的问题与情况出现。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团组织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不断改进与解决共青团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当前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共青团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大部分企业中,企业领导通常都侧重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将企业重心放在经济效益的追求上,与经济指标关系不大的职能和环节就被弱化了,企业共青团工作也往往被忽略。不仅如此,部分企业领导对于团的工作理解过于片面化和表面化,直接导致了企业团组织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团组织职能作用逐渐淡化,共青团组织也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无法有效融入企业经营中心,并且共青团工作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
(二)当前青年思想活跃缺乏良好的组织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入,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青年的成长正处于错综复杂社会环境中,其思想文化受到外界因素的强烈冲击,使得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各方面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当前来看,大部分青年思维活跃,重视个体的平等,追求自由与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缺乏良好的组织意识。不仅如此,当前青年对于共青团组织缺乏归属感,在组织活动时,往往需要下很大功夫来做宣传动员工作,相比之下,其更清理青睐对聚餐、卡拉OK、外出旅游等娱乐项目,导致企业团组织工作极为被动。
(三)团组织工作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不少企业在开展团组织工作过程中常常将把开展团的活动当成了团的工作的全部内涵,导致了团的工作方式单一化。在长久发展过程中,企业共青团工作产生了很多充满生机与活力,并极具创意的活动。但是成于活动,困于活动。不少共青团组织来开展活动时,往往会过于追求活动的效果,从而导致使团工作固定在活动的表面化的不正常现象,使得活动实质性的意义越来越少,导致企业团组织活动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大大降低。
二、当前共青团工作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企业共青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共青团是企业单位与基层员工间的沟通纽带与桥梁,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企业共青团的作用都应当被予以充分重视,而不应该被削弱。为此,企业领导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全面认识到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让企业共青团能稳保活力。此外,企业应当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中心,要将共青团工作作为企业的生力军,将其优势发挥出来。再者,应当加强企业团组织的建设工作,重视对基层团干部的培养,端正其工作作风、提高其办事能力以及正常执行能力,以确保企业共青团工作都得到有效落实。
(二)全面分析与掌握企业青年的思想动态
只有全面分析与掌握企业青年的思想动态才能够有效了解当前企业青年的思想变化,才能有针对性的采用科学理论来武装与引领企业青年。此外,还应加大对企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积极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工作。再者,可以通过建立起 “ 互联网+共青团”一站式服?仗逑担?充分利用微视频、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作为引导企业青年思想的新突破口,从而让企业青年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思想。
(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团工作的方式、方法
创新,是这个时代最亮丽的色彩,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在信息科技高度普及的今天,企业团组织应当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方式来创新共青团工作。如,建立企业青年论坛,或是通过信息交流版块来将共青团思想以及相关工作进行传达与交流,以便于团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组织动态。此外,还应当。注意将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针对青年流向多元化,流量多变,兴趣多样的特点,利用闲散时间,开展不同特色的小型活动。再者,可以定期开展过青工文艺汇演活动,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充分调动青年参与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共青团工作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针对共青团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不断促进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12):60-60.[2] 吴俊祥,武惠敏.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山东工会论坛,2010,16(5):160-160.
第四篇: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问题与对策分析
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问题与对策分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计生部门的表彰。然而,对照上级的要求,我县的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一、违法生育时有发生。由于部分农村群众观念滞后,导致出现伺机抢生、偷生、超生现象,少数群众早婚、私婚、非婚姘居,另外还存在假双胞胎、假收养、选择性终止妊娠等问题。
二、奖罚政策难兑现。长期以来,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按照国家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享受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兑现到位,同时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罚也很难到位,致使一些“有钱的不怕罚,没钱的罚不怕”。
三、技术服务水平低。目前,我县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没有理顺,广大育龄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差,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低下,为育龄人群服务的能力和操作技能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欠缺。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在管理上出现“空档”,使漏管、难管和管不到位的问题存在,造成人口隐形增长难以遏制。
面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县应在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宣传力度。《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一部基本法律,是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法律依据。应切实加大对该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人地位,从而为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掌握生育政策,严格执法,强化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与管理力度,依法调整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行为。依法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强化利益导向机制,落实优待奖惩办法和规范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依法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向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新台阶。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是依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新机制,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网络程序,把好流动人口的审批与发证关和现居住地查验服务关,使流出地与现居住地互通信息,使流动人口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流动人口管理作为作为考核责任单位和部门的一项重要依据,建立公安、工商、城建等有关部门的联防工作网络机制,齐抓共管,落实责任,综合治理,一抓到底。
四是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建立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对违法失职或超范围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操作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对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滥用权力,进行假手术和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要切实加强对病残儿鉴定审报的法制化管理,严防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正确地给予人们合理生育、合法生育的权利,真正体现党和政府的生育政策。要切实推行和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使广大育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好的服务。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五篇: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计生部门的表彰。然而,对照上级的要求,我县的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一、违法生育时有发生。由于部分农村群众观念滞后,导致出现伺机抢生、偷生、超生现象,少数群众早婚、私婚、非婚姘居,另外还存在假双胞胎、假收养、选择性终止妊娠等问题。
二、奖罚政策难兑现。长期以来,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按照国家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享受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兑现到位,同时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罚也很难到位,致使一些“有钱的不怕罚,没钱的罚不怕”。[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三、技术服务水平低。目前,我县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没有理顺,广大育龄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差,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低下,为育龄人群服务的能力和操作技能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欠缺。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在管理上出现“空档”,使漏管、难管和管不到位的问题存在,造成人口隐形增长难以遏制。
面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县应在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宣传力度。《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一部基本法律,是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法律依据。应切实加大对该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人地位,从而为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掌握生育政策,严格执法,强化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与管理力度,依法调整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行为。依法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强化利益导向机制,落实优待奖惩办法和规范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依法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向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新台阶。
三是依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新机制,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网络程序,把好流动人口的审批与发证关和现居住地查验服务关,使流出地与现居住地互通信息,使流动人口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流动人口管理作为作为考核责任单位和部门的一项重要依据,建立公安、工商、城建等有关部门的联防工作网络机制,齐抓共管,落实责任,综合治理,一抓到底。
四是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建立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对违法失职或超范围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操作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对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滥用权力,进行假手术和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要切实加强对病残儿鉴定审报的法制化管理,严防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正确地给予人们合理生育、合法生育的权利,真正体现党和政府的生育政策。要切实推行和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使广大育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