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六个误区[样例5]

时间:2019-05-13 03:4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六个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六个误区》。

第一篇: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六个误区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椒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李加汉

我认为,小学数学研究的昨天、今天或明天,它的主战场均应在课堂教学。只有相应地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才能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走上讲台,你应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或许都碰到过这样的下水文:×老师她带 着病,拖着疲惫的身子、用嘶哑的声音坚持给我们上课,那节课,教室里哑雀无声……每当老师或同学动情地念着这些话语时,我们也总在心底里升出一股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如今,我们已成为老师,我也曾听过一位数学老师在办公室发牢骚:我的学生真不懂事,我带病给他们上课,他们却仍不遵守纪律,一点也不体谅老师的辛苦。许许多多这样工作的老师的责任心确实令人感动,然而,面对21世纪教育的今天,我却不得不作深深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均是“明算理,重练习”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的认识活动,而如今的课堂,却要求学生激情洋溢、个性鲜明,人人是独具个性表达的学生。当他们面对着教师的“病态”而需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时,试想:他们还能充满生机与乐趣,能充分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吗? 体育运动场上,任何超水平的发挥、金牌的获得肯定是最佳状态的结果。一位成功的教练,他最大成功之处往往就在于能在最关键时刻将运动员调整到最佳状态,这种状态与其说是他的“水平”,还不如说他当时具有战胜一切的自信与勇气!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创新决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教师营造了一定的氛围将学生的智慧与灵感激发出来的!

回顾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的每一本备课本封面均写着“充满激情地上课”。这或许也是学生特别喜欢我的主要原因吧!因而我想,教师成功的第一秘诀应是每当你进入课堂,走上讲台,你决没有病态,也决不会心情不好,你应将身心调适到最佳状态,你的微笑、激情才能营造民主、和谐、安全、自由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氛围,你才能体会到教学的真正乐趣!

二、敢于取舍,把时空留给学生。

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当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后,还必 须具备对课堂的宏观调控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老师深刻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的。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却把写教案当成了编剧本,把教学当成了演戏,上课总是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回答。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新授课《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中的练习:

师:老师左手有2支铅笔,右手比左手多1支,右手有几支? 生1:3支。师:说完整!生1:右手有3支。师:谁来帮助他?

生2:老师左手有2支铅笔,右手比左手多1支,右手有3支。

我黯然设想:学生说完整固然好,可是对这题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课后一翻其教案,原来老师的教案上就设计好了与学生的对话,他认为老师的“标准答案”可是不允许学生丝毫越雷池一步的!我并不否认教师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会怎样回答,充分设想教师应怎样地予以肯定、补充或纠正、启发。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确的是,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与学多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备课的充分考虑是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基础和准备。绝不是背台词、配对白!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在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读了一道应用题后,师接下来问:这道题告诉了我们几个条件?哪几个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出示一张图后,师接下来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上有几只猴子?树下有几只猴子?一共有几只?谁能连起来说说?……这样的提问几乎成了定律,学生也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试想,我们是否能改为:小朋友读了这道题(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

我始终在考虑着,作为一名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框架,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考虑教学细节时尽量想想老师的话是否多了?学生主动性发挥的空间是否足够?我还想特别指出的是:千万别拘泥于教学细节,只有思路清晰了,上课时的教学进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调控自如,我们学生的时空才会更多。

三、插嘴、暗示决不是启发式,急于收网也不是发现法,它们往往阻碍探究,甚至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

我们先来看上位老师《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接下去的教 学:

师:你怎样想出来的?

生2:因为右手比左手多1支所以是3支。师:还有没有不同想法? 生3:2+1=3(支)

师:谁能把想法说完整?大家商量商量。

[学生哑然。(我旁边学生轻声告诉我:右手就是3只,它多么!)] 学生没有人回答,师只好“启发”:左手有3支,右手比左手多1支,也 就是说哪只手多?

生齐声:右手多。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右手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生4:一部分是两支,一部分是1支。师:应该说一部分是怎样的两支?(学生莫名其妙。)师看着生4用手势暗示:一部分是与左手(生4:同样多)的2支。师:另一部分是……

在听课时,我真的好着急!(好多学生已经开始疲倦、做小动 作甚至一脸茫然。)教师为了让学生说出:右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与左手同样多的两支,另一部分是比左手多的1支。真是煞费苦心!殊不知,她这样的插嘴、暗示却恰恰埋没了学生的“天才”!实际上学生已经将实际的问题数学化,即将具体例题转化成了一个数学问题“比2多1是几?”这是多么理想的境界!我们已没必要也不应该再让学生回到拖沓、繁琐的原始过程,这样的做法只能埋没学生数学思想和意识的培养!

我们再来看一位老师上《小数的性质》的片段:

师:1、10、100哪个大?

师添上等号,你有没有办法使它们相等?

(师板:1米=10分米=100厘米

1元=10角=100分等)师:你能把它们化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吗?(板:0.1米=0.10米=0.100米)

师: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在师生的共同探讨、补充、矫正、归纳下“发现”了小数的性质。然后学习化简、改写,学生正确率也很高。

初看,此教学似乎合情合理,然而细细斟酌,却发现学生得出的小数性质人为的“注入式”成分极其浓厚!试问:从一个例子0.1=0.10=0.100得出的结论就是正确的吗?它需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验证?而另一位老师在学生得出0.1=0.10=0.100后,展开了小组合作:你能再举出类似这样相等的小数,并能证明它们为什么相等吗?学生们举出了好多的例子,他们不仅能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去证明,并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老师事先发的平均分成10、100、1000份的相等的三张正方形格子图)证明。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相等的小数,说说能发现什么?这时“小数的性质”学生呼之欲出,教学自然水到渠成。教学中,好多教师往往急于得出结论,而忽视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像这样一个事例一样结论的做法,如果说得严重的话,学生学到的将是他终生受害的“发现法”!

四、不要逃避学生课堂上的错误与不合拍,经你的利用它 往往是教学的财富,是激励学生创新的契机。

我们先来看一位教师在执教《有余数的除法》时的一个片段:

师:把7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生:每盘放3个半,就不用剩了。

师(不高兴地):你怎么不把题目要求看清楚?

听课的老师哑然。当学生回答的时候,我清楚地听到旁边有几位老师情不自禁地轻声说:“这位学生很聪明。”我想,绝大多数的老师的第一感也一定是这位学生很聪明,至于他的回答是否符合题意倒变成其次的了。那我们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地肯定他的创新与发现呢?当你予以鼓励的同时,再让学生去评价(好多学生的错误我们一时没反应时让学生去评价往往是最佳方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节课一定有锦上添花的感觉!

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总是努力地做好各种设想、准备,然而课堂上往往是千变万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驾驭教材、随机应变的能力。在一次听一位老师上《1减去真分数》时,经过一番导入,出现了课本上的例题:一堆煤,运走了5/8,还剩多少?结果有位学生说这不是一道应用题。老师马上接下去说,这怎么不是一道应用题呢?同学们说是不是?结果学生回答是,接下来就教学应用题了。当时我一时也没反应过来,但理智告诉我教师任何急于的评价往往是错误的开端。课后我问那位学生,请他说说当时想法。那位学生不好意思地说:“原来我以为题中只有一个条件,一个问题,这怎么是应用题呢?现在经过老师的教学,我已经懂了。”啊!多么可怜的学生,原来他只要经过老师教懂就心满意足了。而教师却恰恰埋没了这节课最亮眼的地方!试想,如果课堂当时让学生说说原因,再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结构的理解、对单位“1”的理解决不是老师原来的教学所能达到的!如果老师再对这位平时成绩并不优秀的学生鼓励说是他重大的发现或许能影响与激励他的终生!

五、数学教学是有目的的“数学化”活动,决不是随心所 欲的“发散”。

在一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有位老师看到学生剪、拼的方法多种多样,认为这种多样性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良好契机,于是便把活动的目的转向探寻剪,拼的方法上来。实际上学生掌握多少种剪、拼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真正充分领悟到了“转化”这种数学思想。

我并不反对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用多种方法思考一个问题,或用一种方法解决多个问题,经常性的训练,应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但是,我却发现,好多时候,教师在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时,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学生是怎样想出来的?深入地说,也就是应该让学生领悟一种数学思想!

六、操作并不一定说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件也并不一 定意味是现代教育。

我们先来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上位老师接下来的教学:当学生通过剪、拼的操作把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师指着(自己准备的贴在黑板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提出问题:1、三角形的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3、转化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由学生讨论、回答。这样组织,从表面看,学生一般都能得出正确结论,课堂进程是一帆风顺的,“效果”是好的。然而,在这种看似良好效果的背后,却潜伏着很大的危机:在这样的课堂中,问题由老师提出,思维的路线由教师操纵,学生究竟有多少自主学习的成分?若长期以往,学生只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而不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高手。我们知道,创造源自问题,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还有创造性吗?我想:操作与探索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操作是手段,探索才是目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现代教学中,利用课件的公开课几乎已达100%,当然这是好事,电脑所提供的五彩、直观世界是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然而,电脑毕竟不能代替人所有的劳动,毕竟没有情感与想象!我听过一位老师在上一节《正归一应用题》中,所有的题目、问题、场景电脑几乎都渗透到了,教师的课件设计水平确实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我不仅要问,学生大饱眼福后,他的口、脑、手都得到协调发展吗?语文上称听说读写为基本功,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学生该不该有一些基本需要?因而,我认为,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指导下的现代教育手段才能熠熠生辉!

最后,我想用一个例子来结束我的观点,美国的一位教师在教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让一位学生板演“5+4”,这位学生得出“8”,大家都笑他说:“错了,错了!”这位学生失望地低下了头,这时,这位老师微笑着说:“你真不简单,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同学们笑了,这位学生也笑了,于是信心倍增地计算出正确答案。通过这个事例,我想说的是所有的误区它归根结底还在于你是否对学生充满着真正的爱与尊重!如果你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你始终认为学生的一切是对的,如果你的评价始终洋溢着激励、和谐、宽容,使学生感到充分的安全,那么你的课堂一定充满着激情与智慧,数学学习也必将成为每一个孩子乐于其中的美差。

第二篇: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目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根据自己下乡调研和教学的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

误区之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例如,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时,没有讲清楚,学生练习时一味套

用书中公理,在判断命题“(1)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和一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误时,用“HL”公理判为“×”.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适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适度讲解.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

误区之三: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不钻研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导性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四: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

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误区之五: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从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有时貌似气氛热烈的小组合作,并无实际效果。有时只有个别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大多数学生却只为旁观者.或许是由于学习内容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更主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之前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过程,一些合作交流常常流于形式.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如(1)过程暴露观点: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寻找解题途径等,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2)反馈矫正观念: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是脱离实际的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要的频率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助.其次,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如(1)标准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教学.标准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范围要求;二是知识点的层次要求.目前教学中超内容范围的较少,而超知识层次要求的较多.(2)目标体系意识:义务教育每节课都有学习目标,目标制定要具体化,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便于测量、评价.(3)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特别是差生参与教学.

总之,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聚焦课堂,提高四十

五分钟效益”是我们每位教师关注的重点。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学习训练,运用现代化手段,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相信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有质的飞跃,数学课堂教学就会不断地进步。

第三篇: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误区

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误区

一、教学环节缺失,课堂缺乏完整性。

一是在课前缺乏教学目标展示,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二是缺失检测和反馈的环节。很多教师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就开始布置作业,没有设计检测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环节,这样就无法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也就无法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节。只有完整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逻辑上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二、“导入”环节花费时间太长,方法不当。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重视“导入”环节,一些教师就误认为把“导入”环节设计的越复杂越好,越玄妙越好,以至于在教学中导入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实,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就是最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打下很好的预期。

三、教学目标过多,情感态度目标盲目拔高。

有的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追求高,大,全,想把课程标准中的五维目标囊括进一节课里。五维目标是中学英语整个课程体系的总的目标,而具体的每一节课应该有自己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总的来说,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具体,细化,以能力培养为宗旨,避免假,大,空。特别是在情感态度目标方面,切不可牵强附会,标签化。

四、教师课堂话语太多,操纵欲太强。

教师在课堂上语速太快,加上满堂全英教学,学生会有疲倦感,应当适当使用汉语。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他们该做的,能做的,不要越俎代庖。

五、阅读教学严重程序化。

任何一片文章,不管文章内容,题材如何,都要求学生或单一采用略读,查读,快速阅读或一律采用精读的形式,是不可取的。对于不同的文章类型其阅读技巧要求是不同的,其阅读过程也不近相同。

第四篇: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媒体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已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求。多媒体教学是今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一个可靠的依赖,它通过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现今的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多媒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发挥一体机的效能作用,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普遍被城乡教师所接受。但是,很多一部分教师为“公开课”或“展示课”而使用多媒体、为评比而使用多媒体、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屡屡可见,在“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中明显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目前,多媒体教学误区的存在确实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我们的教师必须走出误区,从根本上改变观念,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那么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呢?我有一些粗浅的看法,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先生认为:电化教育=现代教学思想方法X现代教学媒体。二者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无论哪方为零,结果都会为零。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真正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从增强理性认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上,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不应搞“花架子”。不应一节课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而对其他教学手段不屑一顾,弃之不用,甚至整个一节课,黑板上连一个字、一个有关的符号也没有。对于数学课而言,教师在黑板上的作图、数字、推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教师是通过眼神、动作、语调等表现出来的,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媒体的选择应实事求是,哪种媒体方便、直观、有效,就用哪种媒体。例如:实践证明,表现一般事物的静态特征时,可用投影或幻灯;表现动态过程可用录像或计算机;表现一般性文字资料可用小黑板;加强对比性的板书板书可采用贴绒……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三、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打开学生思维,让其解脱于沉寂迸发出活力的钥匙。我们要帮助学生从抽象的高度去对直观的图形作出适当的理解和必要的推广。在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若一味地演示代替学生的操作。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那可谓用得不适时宜。要预留一些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益。

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果过分强调课件的作用,则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单一化,静待化。因此,我们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学习知识,理解本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是时代性强、生命力强的现代教学手段。在其冲击下看身边问题,很多人认为,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便是现代教学,其实不然。我们数学教师只有吃透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才能让多媒体尽显风采。

第五篇:走出体育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2011年体育教师培训讲稿

走出课改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老师们:

上午好!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已进入十年了,在我市已实施多年,一路走来经过一线教师孜孜不倦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体育课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不少可喜成绩。我有幸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3年参加了的四川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地点:川师大)先后观摩或参与了全国、省、市、县区各级的比赛课、观摩课、展示课以及研讨课共计200余节。尤其是在2008年大连和2010年宁波的体育赛课,代表着我们国家体育教学课改以来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然而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部分一线体育教师由于对新课标领悟不深,理解有偏差,导致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一些误区。今天有幸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和老师们一起来共通探讨就目前我们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仅代表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及同行批评指正。

一:遭遇的困惑

1体育课时量在增加,学生身体素质仍在下降?

2体育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学生人数多、班额大,场地小,器材少)3体育课中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高年级女生)4体育课该怎样上才能把孩子们重新吸引回我们的运动场?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一线教师们目前感到最为困惑无助的。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1、国家制度导向问题,(升学率)

2、上级领导重视问题,3、有场地器材缺乏问题,4、一线教师培训是否到位问题,5、我想更多的还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问题,作为一线老师有些问题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要改变的是我们自身课堂教学上的改变,回顾课改这几年一路辛苦走来的历程,发现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体育课形成了一个追风的“流行色”。2001年流行了“模仿”,大家依样画葫芦地模仿课标与解读中的案例来上课,体验一下什么是新课程。

2002年流行了“愉悦”,大家都在设计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身心的愉悦,把课堂还给学生。

2003年流行了“综合”,无论是提出目标的综合,还是内容的综合,无论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还是运动内容的组合,我们研究了课程的综合性。2004年流行了“开发”,在2003年底的全国优秀课展示之后,形成了全国性的课程资源开发,由此,我们看到了许多新出现的、逐渐成为主流的内容,特别是拓展性运动,在各地得到普遍地认可。

2005年流行了“改造”,游戏形式的进入课堂教学,使得原有的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内容从竞技化教学走向游戏教学,是2005年的一大特色。2006年将会流行什么?合作成为主流。2007、2008今后呢 ?(奥运会,抗震救灾)

在我们处于迷茫之时,2008年,2010年在大连、宁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代表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目标方向

1、反思中前行

2008年在大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本届比赛经历了观念的冲击,行动的迂回,老师们从开始课改时的激动、兴奋、新鲜,到后来的困惑,怀疑与争论,体育新课程掀起的波澜,已渐渐变得平静,代之以冷静而理性的反思。本届展示活动增加指定内容的教学研讨课的观摩展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展示时间进行了统一规定,采用“同课异构”,也被教师们称之为“PK”课。展示课似乎让大家回到了八十年代初,以“主教材+素质练习”为基本模式,大力强化运动技术学习,这样的导向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回归”的意味,通过这一届比赛给我们的感受就是:体育老师们能在课改纷杂的环境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在反思中不断努力前行。

2、向内涵发展 2010年11月在宁波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本次展示活动突出了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为主线,个人感觉在选择展示课的时候也做了有意识的倾斜,在通知上就有了规定:小学:技巧:前滚翻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小篮球:运球及游戏;初中:双杠:杠杆跳上分腿坐—前进一次摆动成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武术:健身拳,高中:跑:跨栏跑过栏技术/技巧:以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为主的动作组合(女)。小学部的课是以技巧类为主;初中的课是以体操和武术为主;高中部的课是以田径,球类为主,本次比赛的几大特点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传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练习的适时回归,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新课程改革来又一次技能与素质的最好重现,因为他缺少了过多的功利性追求,带给学生的是一次快乐的身心体验。观摩的课中教师在学、练方法的指导上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与体贴,这就是新课程所大力提倡的。如北京的一位老师上小学的《箱上前滚翻》这是技术难度很大的技巧课

2、在教学方法选择与教学目标达成上,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素质的不同差异,采取合理的分层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如: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就有三种上法

3、在教学效果的生成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合作意识的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在学生有序、团结合作的意识下,自然而然地生成。现如今的学生,缺失的正是相互间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而在我们体育教学中,恰恰是学生各种意识养成的最好场所。而本次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有意识地安排集体项目的练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如:湖南李震宇老师执教的《多人多足竞跑》很有特点,敢于把这个难度如此大项目搬到40分钟的体育课堂上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最后专家们在总结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本次活动让我们记住了:“反思,回归,内涵”六个字。更加坚定了教师们对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回归课堂的信念。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技能与素质的体育课堂是严重违背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性,是不利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体质的有效增强,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层次上的理解缺失,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认真思考的。

结合我市的体育课来看就体育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今天就这些问题的解决,能改变现行教学中的现状,让孩子们更喜欢我们的体育课,重新回到我们的运动场,真正体会到成功后的快乐,使他们的身体素质真正有所提高

三、出现的误区

误区1:过度追求课的形式,而忽视课的实用性

在我观摩的很多课中,大多数课只注重“情境式”、“主题式”教学。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设计一个很牵强荒唐的主题。的确,为达成学习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如果能恰如其分的运用“情境式”或“主题式”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事情发展的经过,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掌握技术技能。使学生既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又达成了教学目标。固然很好在低段教学中适当进行“情境式”、的教学还是可以的,但有的教师不管什么内容,不管什么年龄段都一味采用这样的教学,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太牵强,太过分,太不实用了,比如(1)还有一节体育课,创设的情景是:葡萄熟了,场地上挂了几个排球网,上面挂了很多塑料的葡萄,让学生跑到葡萄架下摘葡萄。(2)还有一节具有地方色彩的体育课:舞狮 误区2:走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误区。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和日本体育课的上法,服装上:日本的体育课一年四季都要求穿短袖、短裤,日本小孩一般都不怕冷,即使在冬天上体育课,他们还是穿着短袖运动服和短裤,平时也尽量穿得薄些。内容上:小学有单杠、双杠、跳马、篮球、足球、跨栏、游泳„„时间上:日本基本上每天都有体育课,日本学生锻炼的时间远远多于中国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总数的四成多。每节课都是45分钟。在平时的体育课中经常是老师带领着孩子,光着脚绕着操场进行慢跑运动。这就是日本有名的“赤足”训练,在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经常进行。每年到 11月到12月时还有晨跑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晨跑就是要让学生在冬天即将来临之际能抵御寒冷,增强抵抗力。他们还专门有耐寒训练,让孩子穿短衣短裤在雪地里站几十分钟,还有让孩子们每天早上穿着短袖短裤跑上2000米以上,坚持每天做100个仰卧起坐。这些在中国家长的眼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再来看看我们的体育课是如何上的呢?老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也就是几节操,公开课一般就是音乐代替,然后是安排一个到两个主要内容或者学生喜欢的游戏,尽量做到安全,有的老师甚至就是准备活动一做发点器材给学生自由活动,下课前集合,整节课几乎就没有什么运动量,学生汗水都不出就下课了,加上目前我们很多的小学、中学没有运动场,体育器材更是少的可怜,体育课根本不用什么器材,就是走过场,敷衍了事。这就是我们的体育课,这样下来我们的学生身体素质能不下降吗?

黄健翔在清华大学这样对学生说的:我不得不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日本小学、中学的体育课比我们上得要正规得多。基本的体育教育,田径、游泳、技巧,足球等等是非常普及,而且学生的体育水平非常高。他举了一个例:在去年底的夏天他在地铁碰到一个日本学生的旅游团,一看就是日本的中学生来中国旅游的,为什么呢?因为是夏天,所以每个人的衣服穿得都非常少。他看到日本的男学生不管个子的高矮,当然现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是超过我们的,他们都伸出手来抓着地铁里的吊环,就知道是日本的学生,他跟我说这明显是经常运动的手臂。而旁边的中国男孩子伸出手来都白白嫩嫩的,他说他当时感觉非常不好。因为现在我们的学生的承受能力很差,家长的承受能力也很差,如果上体育课碰坏了家长要找老师理论,甚至上告体育老师和学校。现在一到开运动会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家长交给老师病假条,上体育课他们尽量做安全游戏,尽量减少碰伤的风险,不要打球或者是跑步,最好原地做做体操算了。

让我们来看看屏幕: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再次成为体育教学的热点,表现在: 学生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持续下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一是全国大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二是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三是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

四是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各种集会站不到三十分钟就有多名学生晕倒现象)

产生的原因多方面:

学校场地器材不足、体育锻炼时间少、学生与家长不重视体育锻炼,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升学压力,网络冲击学生体育生活问题等问题。(玩电脑时间远远多于体育锻炼的时间)

研究显示:《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只有约18%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在一小时以上。

如果我们现在的体育课还存在过度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错误思想。设想一下将来我们的学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身体身体素质?我们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误区3:过份追求以学生为主体

还有的体育课整堂课就是让学生“玩”,“自学”,少了教师适时的讲解、示范,适度的纠错,还美其名曰“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了新课程下的“放羊式”教学。

老师们别忘了: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与之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教师的引导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例如小学水平一跳跃活动的教学,学生可以运用多种姿势的跳,要跳得“高”、“远”就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身体要协调用力,双腿或单腿要用力蹬地,考虑到健康第一的原则,教师还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落地缓冲”的道理。如若缺少了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很难“玩”出这个道理来。还有教师在设计课的开始部分的时候,一声口哨学生自由随意的在场地上围着老师站就开始上课了,也没有基本的常规,教师还美其名认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的教师就是准备活动一带着做完,就把器材发给组长,由组长带着小组同学活动,下课前口哨一吹集合宣布下课,貌似“自主学习”的“放羊” 结束。

误区4:过度求“新”求“异”,忽视传统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有“新意”,在教学器材上大做文章,就小型的有报纸、手帕、纱巾、风车、易拉罐、纸棒、小气球、、小木块、七巧板、呼啦圈、拼板、小降落伞等;大些的有梯子、舞龙、扁担、扫把等等;例如:要模拟扁担挑担可以用体操棒;一个个真的南瓜可以用实心球、篮球、足球、排球来代替。有一节投掷课,教师为了让学生掷准,花了好几千元尽心设计了几个专门的器具,要用到铁匠、电焊工,上课时又要请好多老师来搬一个器材;还有一节体育课,上的是一节韵律活动课,体育老师让学校里到专门的厂里花了两千多元制作了40个天鹅的头饰,又花了两千多元专门制作了上课用的音乐。试想,这样昂贵的课,真的有价值吗?难道我们就需要这样课改吗?有的课认为只要让学生玩高兴就答到目标了,而忘了我们体育课的本质是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达到什么?如果不说明这是一节体育课,让人很难看懂。

四 方法探讨:

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避免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1,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的培训,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魄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并与当前课改发展相适宜。如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方面的提高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崇拜你。举例:林勇老师在名师活动中的一节献课~~~自编口诀记动作领。

2目标的达成预计合理、科学,课后反思及时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预计,课后反思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举例(举例:在成都七中看到的体育课:直体后滚翻~~~~~)体育教师应是一名反思者,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从经验型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手段,不断从目标达成方面,教学过程方面,学生的活动方面不断追问自己: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吗?我这节课有遗憾吗? 3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组织教学

针对农村学校或者场地器材窄少的学校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的培养。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在操场上看到学生在玩一些自编的游戏,如女生的跳橡皮筋、踢毽、跳格子、跳楼梯等,男生的骑马打仗、斗鸡等,学生有自己玩的规则,大家都能很好地遵守,许多情况下也不需要裁判。这些游戏,有的是流传下来的,有的是学生自己发明的,如能引入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完全可以将滚铁环、抽陀螺、踢毽子、踩高跷和民间舞蹈等体育活动引入体育课堂。举例:曾参加省赛课为例:玩橡皮筋 4运动量,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必不可少

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要有一定的运动量,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练习)5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用分程教学

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如:(日本的分程教学)结束语:

老师们,“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共同肩负着全市学生的体质健康,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提高下一代的体质健康,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切实抓好每一个40分钟做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从抓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开始,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每一天;让我们怀揣“终生体育”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作为一名体育课改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我愿与大家一同努力,向着我们共同目标前行。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谢!

下载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六个误区[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六个误区[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

    走出六个误区,给你的当众讲话增添色彩

    “当众讲话”这个词可以让你想起什么?金碧辉煌的大厅和晚宴后的交流?职业经理研讨会中针对某个重要商业领域的专家发言?政治家的选举?演讲人使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幻灯片?这些答案都......

    走出六个误区,给你的当众讲话增添色彩

    “当众讲话”这个词可以让你想起什么?金碧辉煌的大厅和晚宴后的交流?职业经理研讨会中针对某个重要商业领域的专家发言?政治家的选举?演讲人使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幻灯片?这些答案都......

    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以前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中年级开始,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分段、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津津有味地让学生分析:“哪一句......

    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也导致我们的教学也在发生悄悄的变化,教学工具的变化就显而易见,由以前的黑板板书变成多媒体的展示。在多媒体普及的同时,问题也开始出......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走出家教误区呵护孩子成长 各位家长:上午好! 今天,我的家庭报告的主题是《走出家教误区呵护孩子成长》。首先,我要和各位家长谈一谈当前家庭教育的背景。 我和各位一样也是学......

    走出听课的误区大全

    走出听课的误区 郎文涛 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活动,也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更是青年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捷径之一。因此,现在许多学校都设有“课堂开放周”,甚至“课堂......

    如何顺利走出面试误区?

    HR工具-文本范例 如何顺利走出面试误区? 一、面试常见误区分析: 1.内容准备不够: 有些招聘者临时被拉来负责招聘工作,事先对要招的岗位要求缺少了解,不知道招聘对方应具备何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