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走出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走出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走出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许多具有教学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然而实践证明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及考后的处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上的第一个误区。
(一)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
(二)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待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练习:1.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a|=?2.字母m、n是有理数,则|m+n|=?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概念认识。
(三)忽视定义的可逆性如,有理数的内涵是能写成mn形式的数,(m、n为整数n≠0),反过来,凡有理数,则一定能写成mn的形式,这样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实际上,定义的可逆性,是认识概念的两个方面,切莫忽视。
二、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现在,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第二大误区。
(一)“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二)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三)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三、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第三大误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忽视甚至放弃三个过程的同步三个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过程。这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溜教材。二方面: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第二篇: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也导致我们的教学也在发生悄悄的变化,教学工具的变化就显而易见,由以前的黑板板书变成多媒体的展示。在多媒体普及的同时,问题也开始出现。所以本文就现代教学中多媒体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多媒体教学。本文主要就多媒体制作、多媒体使用、多媒体的辅助性、多媒体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四方面提出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教学,融入了课堂实践,并以其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喜爱。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服务于教学,现就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谈我的观点和看法。
一、在课件制作上,粗制滥造,随意下载。有很多老师喜欢到网站上去下载课件,然后“东拼西凑”地组合成一个课件,甚或是看到一个还满意的课件就直接在课堂上使用。课件的教学步骤似乎符合教学的基本常规,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课件有些杂乱无章。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应注意进行优化。Ppt视图背景应统一,风格最好与课文的主题相契合。在制作内容上,应该注意内容的条理性与简洁性,不能什么内容都堆砌上去,尤其注意不要把课本上已有的东西在放到幻灯片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幻灯片中 1 文字的字号与颜色应统一规范,可以选择易于接受的颜色进行编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在课件的使用上,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有些老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得很好,所以课件中总会插入一些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声音,这些固然能适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也会削弱学生思考的能力,而一味地去关注图片。而我们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欣赏图片,图片这时占据了“课本”的主人地位。曾经听过一个老师公开课上的《杨修之死》,她先从导入入手,然后作者作品简介、字词过关、整体感知、探讨研究、拓展延伸。整个课堂教学程序严谨而又流畅,但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一个字板书课件完全代替了板书,老师成了幻灯片的播放者,学生成了欣赏者。若是这样。便人人都能做老师了,只要会播放幻灯片就行,照着幻灯片念一遍内容即可。而多媒体只是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绝不能代替了老师。比如在作者作完成品简介时,我们应该做的只是对课文注释的补充,字词过关应采用填空的方式完成,以免去我们板书于黑板上的时间浪费,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三、在课件的辅助性上,课件完全成了教师的“代言人”。比如英语单词的朗读上,有的老师在网上一下朗读,自己在课堂上就完全不进行示范朗读了,而一味地“交”给了课件的录音朗读。这种情况发生在语文老师身上也不少见,整篇整篇课文都是录音朗读,甚至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未听过自己老师的朗诵。而作为这两门语言学科,朗读很重要,老师的亲自朗诵不仅展示语言类教师 的基本素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理工科类教师,经常会遇到绘图等情况,可现代多媒体也能制作图形的绘画、物体的变化等,于是老师变成会操作电脑画圆柱,在黑板上却画布出一根直线。作为一个理科老师,这些能力难道可以消失?现代社会的老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操作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要更能把黑板字写好、图画好、课文朗读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四、忽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显得本末倒置。下面是一小学老师讲的《坐井观天》课例:
师:这节课,两个动物朋友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学习,他们是谁呢?
(课件展示:一只飞翔的小鸟和一只呱呱叫的青蛙)
生:(很兴奋)小鸟!青蛙!
师:可是,小鸟和青蛙不知为什么事争论起来,你们想知道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请听故事《坐井观天》。
(大屏展示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动画演示,并配有课文朗颂带)
生:(抬头看着大屏,津津有味。)在这个教学导入片段中,教师利用课件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十分钟内,学生的教科书始终搁置在一边,教师在学生还没有通读教材的情况下,就直接向学生展示与课文配套的演示。虽然文本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少了,对语言的运用也少了。文本的内容并非是由学生通过阅读而感知,学生缺少了与文本的直接交流,阅读能力也随之降低。而小学阅读教学,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特别是低段的阅读教学,只有在文本中字、词、句上下功夫,才可能产生实效。
多媒体教学确实在现代教学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千万要弄谨记它只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如果教师正确地使用,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第三篇: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媒体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已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求。多媒体教学是今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一个可靠的依赖,它通过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现今的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多媒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发挥一体机的效能作用,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普遍被城乡教师所接受。但是,很多一部分教师为“公开课”或“展示课”而使用多媒体、为评比而使用多媒体、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屡屡可见,在“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中明显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目前,多媒体教学误区的存在确实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我们的教师必须走出误区,从根本上改变观念,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那么如何走出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呢?我有一些粗浅的看法,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先生认为:电化教育=现代教学思想方法X现代教学媒体。二者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无论哪方为零,结果都会为零。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真正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从增强理性认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上,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不应搞“花架子”。不应一节课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而对其他教学手段不屑一顾,弃之不用,甚至整个一节课,黑板上连一个字、一个有关的符号也没有。对于数学课而言,教师在黑板上的作图、数字、推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教师是通过眼神、动作、语调等表现出来的,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媒体的选择应实事求是,哪种媒体方便、直观、有效,就用哪种媒体。例如:实践证明,表现一般事物的静态特征时,可用投影或幻灯;表现动态过程可用录像或计算机;表现一般性文字资料可用小黑板;加强对比性的板书板书可采用贴绒……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三、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打开学生思维,让其解脱于沉寂迸发出活力的钥匙。我们要帮助学生从抽象的高度去对直观的图形作出适当的理解和必要的推广。在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若一味地演示代替学生的操作。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那可谓用得不适时宜。要预留一些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益。
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果过分强调课件的作用,则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单一化,静待化。因此,我们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学习知识,理解本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是时代性强、生命力强的现代教学手段。在其冲击下看身边问题,很多人认为,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便是现代教学,其实不然。我们数学教师只有吃透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才能让多媒体尽显风采。
第四篇: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四大误区
价值主张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和关系的主观认识或表达,是关于好坏、善恶、美丑的判断,是做事的根本原则和标准,如同心中的标尺,用它来检测、衡量一切事物,是价值观念和尺度,亦谓之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即企业理念。它犹如人们的大脑和思想,用以指导我们手脚的正确行动。但如何正确塑造和主张企业的价值观念呢?很多企业往
往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从而迷失掉正确的方向。
误区一:因为文化而“伪文化”
提及企业文化,很多时候就会联想到“团结、诚信、创新、客户至上、以人为本”等词汇,即使是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他们也会在印制的DM单或者宣传小册子及公司网站上,展示诸如精神、宗旨、使命等宣传企业理念的词句,仿佛这是企业宣传的必要手段,没有的话就感觉没有文化一样,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这是他们内心真实意愿的表现么?是否认真且负责任的检查和审视、研讨过这些价值诉求呢?
然而,绝大多数企业都仅仅是因为“文化”而“伪文化”。比如,曾经有间倡导“沟通、尊重、诚信、卓越”的跨国公司,他们曾誉为美国新经济的楷模,而且常常炫耀自己的企业文化。可实际情况是他们惟利是图,采取欺诈的手段谋取暴利,根本没有诚信可言,并最终导致公司走向破产。这家公司就是在全球都赫赫有名的美国安然公司。
企业的价值观在于其真实性。如果公司倡导了“诚信”或者“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就要像宗教信徒一样去信守和维护自己的价值观,否则价值观就成了一句口号而已。如果一间企业只是表面提出“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企业理念,实际是靠压榨和盘剥雇员而获得其发展,经常性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不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利欲熏心,企业就会在员工、客户面前丧失威信,而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它早晚要倒闭。
误区二:好于数量而主张模糊
不少企业认为企业理念要大而全,于是把所有认为重要的理念都写进去。我们会经常看见很多企业常常罗列出一大堆理念,但都没有深刻阐释和弘扬,更不注重去实践和用来指导具体行动,往往只是浅尝辄止,显得空洞。而真正影响企业战略与持续发展的使命和愿景往往缺乏涉及,安全、环保、市场、生产、人才等理念罗列了一堆,却不提及唯独缺乏核心的价值主张,同时,往往将附属的价值主张置于核心价值主张的地位,也没有贯穿始终的文化主线牵引,不同的理念之间还存在价值悖论与冲突。
比如,我们国内有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的理念高达几十条,且很多内容实质上都是重复的,或者是不属于事关全局性的内容。理念过于庞杂而且没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让人感觉不到企业究竟想要提倡的是什么,倡导的是什么?
一间企业需要主张和弘扬的价值观不在多而在精,如果一间企业拥有过多的理念,往往就会失去真正的价值主张,什么都在主张,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作用和主导作用,反而证明该企业没有找到真正的核心价值主张。
误区三:趋于共性而缺少个性
很多年以前,诺基亚在中国播放其“科技以人为本”广告语,随后,我们中国很多企业随之也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随江泽民同志提出之后,又有很多企业提出“创新”理念;当中国倡导“和谐社会”的时候,我们企业又紧随其后提出“和谐企业”的理念。但事实是这样么?或许“以人为本”、“创新”、“和谐”这些理念本身是每一间企业都会倡导的一些要素,但是这是我们企业发展最为需要去弘扬和主张的么?或者说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企业是否应该有它特定的诠释和内涵呢?它是附属的价值主张,还是影响我们企业战略和发展的核心价值主张?这样的主张是能为企业更好的实现战略构想而起到支撑作用,还是会为企业发展带来禁锢和手铐?
根据调查,《财富》100强中,55%的公司声称“诚信”是它们的核心价值观,49%的公司倡导“客户满意度”,而40%的公司信奉“团队精神”。这些都是优秀的文化要素,但这样的术语不能成为指导员工行动的明确纲领。千篇一律的核心价值观非但不能体现公司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反而易于逐渐沦为平庸之辈。
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成长阶段、企业家群体价值观、文化表征等一系列差异性,恰恰需要更为客观和符合企业发展的价值主张,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模仿,否则很容易变成“东施效颦”。更不是今天流行什么就主张什么,明天流行什么马上又调整。企业理念是企业笃定恪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相对固定的元素,一般不会随波逐流或者轻易改变。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的时候提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是因为他们深信这是中国共产党最为根本的价值尺度和准则,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可以推出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和行为,但是这个基本理念不会变更,且会持续指导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
误区四:重在建立而疏于落实
如
果把企业比作人,哪么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和品行”,你可以说自己很“善良、正直”,但如果你的行为与之不符,那就会让人觉得虚伪。企业可以找专家、学者及咨询公司设计出漂亮的企业文化手册,令人兴奋的愿景、目标和价值观,但是企业能否就此变得优秀?如果真是这样,那企业文化简直就是灵丹妙药了。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都觉得虚而不实,关键就在于只看到了价值观“虚”的一面,而不知道如何把它做“实”。
企业对待员工、顾客、股东的行为是“实”的,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权责和管理规则也是“实”的,价值观必须融入这些企业的日常行为,让价值观与企业行为统一起来,否则就只能“神”、“形”不合,悬在空中。
“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那些渴望建设优秀文化的企业。只有领导团队的以身作则和全力推行,努力把价值观落实到考核、激励、招聘、培训这些企业行为上,把它转化为企业的日常管理规则和员工行为,并适时进行检查和调整,才能做到价值观的“落地”,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永远只能流于形式,而不可能对企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是需要管理的,而管理则就意味着PDCA,价值观的提出仅仅是计划,而之后的实施、检查和纠正则是构成文化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周而复始的PDCA循环,唯有可能不断使企业文化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不断实现,成就愿景。
第五篇: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浅谈高中美术如何走出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78-01
高中美术课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媒体”也逐渐多了起来。美术教学中的“媒体”由从前的教科书、范画、挂图等传统媒体发展到现在使用的幻灯、DV机,VCD、DVD影碟机、电视、电影、实物投影仪、电脑及其课件等现代媒体。这些媒体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并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升。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制约其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
一、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已将高中美术教材划分了必修和选修九个模块。在这九个模块中,《美术鉴赏》是以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文化为主要讲授内容的,属于理论课。这类理论课,即使有相关技能的介绍,也是由某个画派所延伸的。因此,鉴赏课上采用现代媒体教学是非常合适的,且能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信息,使学生在整堂鉴赏课中目不暇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
细品味作品。所以,教师在制作美术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既要注重扩大教学信息量,同时也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主有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中的优势。
二、不能正确处理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我们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应该是专业的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做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所帮助的终身有益的教育。高考中的基本能力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日常的美术课中,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地与高三接轨或寻求课堂上的轻松和谐,不惜大量把语文、音乐、生活
等知识引入美术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但是这些相关知识在什么时候用?要不要用?如何恰到好处?就是一个关键。笔者认为高一的学生没有必要渗透这些东西,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高二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有节制地渗透一点。高三学生在这些方法可以多渗透一些;总之,不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效果,使美术课堂变了“味道”。
三、过于求新求异,丧失学科特点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体现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置于恰当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有利的条件。所以,教学课件制作的科学性、艺术性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但是,教师在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
中很容易顾此失彼,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类顾此失彼的课件多表现为画蛇添足,喧宾夺主。比如: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为了展示制作者的高超技术,将展示的绘画作品周围制作了一些不停闪动的小动画,这些动画不仅没有体现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作用,反而分散了学生欣赏绘画的注意力。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识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不是不要教师教而是要求教师要根据知识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对与错。一方面学生美术知识、经验积累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由他主到
自主也需要教师由牵到扶再到放的一个渐进过程。自主学习老师不是没有责任而是责任更大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对重要的知识点不加以引导,学生表面上自主,实际上则是一种自发和自流的状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任何教材和教具都必须经过教师的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电教理论,熟悉多媒体的操作步骤,把握多媒体使用的时机,并将操作与讲解融为一体,从而使课堂结构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