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投资需走出的四大误区
成功投资需走出的四大误区
股市的高风险已被大多数股民所认知,但投资者往往没有注意到,他们自身的投资行为和心理带来的损失可能比其他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更大。2007年,全民炒股推动股指在一年多的时间攀上6000多点;2008年,投资者疯狂的卖盘在不到一年时间将股指砸回1664点。在牛市中贪婪、熊市中恐惧,这些投资者普遍的致命弱点在股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投资者要远离以下心理误区。
误区之一
只能分享收益不能承担风险
笔者发现,股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分享收益而不能承担风险。股市一路飘红时忘乎所以,盲目跟进;股市持续下跌时方寸大乱,风险承受力较弱。股民老姚就是其中一位。他买到一只好股票,又抓住了该股大涨的机会,不到一个月就赚了3万余元,但贪欲心理占了上风,恨不得再多赚一些。谁知形势变化,股价大幅度下跌,不仅盈利化为乌有,反而还亏损了几万元。老姚入市前后才一年多的时间,就对股市失去信心,灰心之余,在很低的价位将手里的股票全盘抛出,前后一算账,损失了将近5万元。
应对策略:制定明确的投资目标
事实上,很多投资者是本着“我想赚更多的钱”这个很模糊的目标来的,甚至在做投资决定时也仅考虑到这一层。我认为,投资目标一定要制定明确,细化到具体的时间、要实现的收益、希望能满足的具体需求等等。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例如,时刻想着你的投资目标,能够帮助你着眼于投资的长期表现和主要方面,监督投资过程,判断你的行为与投资目标是否相符。而且,有了一个明确而合理的目标,你就不会被“羊群效应”牵引而盲目跟风,忽略其中的风险;也不会因“认知失衡”而高估自己过去的投资绩效,导致接下来做出错误的判断。
误区之二
害怕本金亏损却又想赚大钱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股民属于保守型投资者,尤其是一些退休人士,因为收入少,积蓄也不多,所以对于可能蚀本的投资他们大多神经紧张,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会因为亏钱而茶饭不思,夜不成寐。但又因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总想靠投资赚大钱。殊不知,任何投资风险与回报都是成正比的,想要高收益自然要冒高风险,而选择低风险或是接近零风险的投资,就不必奢望有多高的回报了。
应对策略:设定数量化的投资标准
笔者建议股民在参与投资前,先对自己的资产情况有个清醒的认识。如果是短期内的备用资金,还是选择稳妥的投资方式为宜,确保不亏损。而如果可以坚持长期投资,且可以承受一定比例的亏损,那么选择股市也未尝不可。这样先行选择的好处在于降低我们的心理压力,防止在恐惧中跟着感觉走。根据自身风险承受力,选择不同投资方式或比例的投资,是克服人性贪婪的重要一步。广州昊妮潞贸易有限公司。如果选择投资股市可以对个股和整体资金设立“离场收益率”,比如10%、15%等等,设得越高不确定性自然越大,风险也就更大,但当达到这一目标时,应严格按照起初所制定的投资方案来操作。此外,如果投入股市的资金量较大,那么投资者不妨做个配置,比如40%做长期投资,20%短线操作,40%灵活机动。
误区之三
明白价值投资却又难免从众
很多新股民存在从众心理,就是在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跟着别人走,你买我也买,你卖我也卖。这一方面可能与个性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自己缺乏独立见解,或者自己有一些分析也不敢肯定,有一些判断但心里还是没底,不如跟着别人走心里更踏实。但在证券市场,人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当大家都抢着买进的时候涨势可能就到顶了,当大家都抢着割肉的时候跌势可能就到底了,所以从众者往往赔钱。
应对策略:控制投资环境避免盲从
如果你要减肥,但家中的冰箱里堆满了可乐、薯条,可以想像你的减肥计划能坚持多久。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想每天频繁操作,患得患失,但当你一打开电脑就看到K线图,一有时间就往股票论坛里钻,各种各样的信息混淆视听,你能做到心如止水吗?因此,要克服投资心理误区,就应该控制你的投资环境。投资者一旦确定了投资目标,除非所持有的股票基本面发生根本改变,完全可以不去理会市场真假难辨的传闻。投资者每周只查看一次股票,这样可以抑制投资中患得患失的心理疾病;或者每月只交易一次,这样有助于避免因为“过度自信”而频繁交易。
误区之四
打算长期投资却又频繁买卖
一些投资者期待买到天天涨停的股票,就像期待天天捡到钱包,其实股市里心态浮躁的人很多,结果不是被套住,就是在一番东张西望后,经历动荡,最终还是两手空空。频繁地买进卖出,除了为券商贡献大量的手续费外,还为股市贡献了大量的泡沫,让这个本来就充满投机的市场变得更加投机。而真正在股市赚钱的,除了技术高手之外,多数都是耐心极好、能够在低位买进并坚定不移地持有自己所看好股票的人。
应对策略:构建严密系统交易模式
事实上,散户之所以频繁买卖股票,除了投资心态浮躁外,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建立科学的交易系统。交易者都知道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两大体系,前者关注影响市场运动的内在因素,后者研究市场参与者具体交易行为的影响。作为个人投资者,在基本面信息的获取实效和分析判断方面,永远无法达到大机构的水准,所以我认为,做个技术派是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资产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资产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资产市场的价格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笔者认为,投资者可以构建适合自己的系统交易模式,从根本上克服投资心理误区,成就自我财富。
第二篇: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四大误区
价值主张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和关系的主观认识或表达,是关于好坏、善恶、美丑的判断,是做事的根本原则和标准,如同心中的标尺,用它来检测、衡量一切事物,是价值观念和尺度,亦谓之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即企业理念。它犹如人们的大脑和思想,用以指导我们手脚的正确行动。但如何正确塑造和主张企业的价值观念呢?很多企业往
往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从而迷失掉正确的方向。
误区一:因为文化而“伪文化”
提及企业文化,很多时候就会联想到“团结、诚信、创新、客户至上、以人为本”等词汇,即使是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他们也会在印制的DM单或者宣传小册子及公司网站上,展示诸如精神、宗旨、使命等宣传企业理念的词句,仿佛这是企业宣传的必要手段,没有的话就感觉没有文化一样,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这是他们内心真实意愿的表现么?是否认真且负责任的检查和审视、研讨过这些价值诉求呢?
然而,绝大多数企业都仅仅是因为“文化”而“伪文化”。比如,曾经有间倡导“沟通、尊重、诚信、卓越”的跨国公司,他们曾誉为美国新经济的楷模,而且常常炫耀自己的企业文化。可实际情况是他们惟利是图,采取欺诈的手段谋取暴利,根本没有诚信可言,并最终导致公司走向破产。这家公司就是在全球都赫赫有名的美国安然公司。
企业的价值观在于其真实性。如果公司倡导了“诚信”或者“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就要像宗教信徒一样去信守和维护自己的价值观,否则价值观就成了一句口号而已。如果一间企业只是表面提出“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企业理念,实际是靠压榨和盘剥雇员而获得其发展,经常性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不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利欲熏心,企业就会在员工、客户面前丧失威信,而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它早晚要倒闭。
误区二:好于数量而主张模糊
不少企业认为企业理念要大而全,于是把所有认为重要的理念都写进去。我们会经常看见很多企业常常罗列出一大堆理念,但都没有深刻阐释和弘扬,更不注重去实践和用来指导具体行动,往往只是浅尝辄止,显得空洞。而真正影响企业战略与持续发展的使命和愿景往往缺乏涉及,安全、环保、市场、生产、人才等理念罗列了一堆,却不提及唯独缺乏核心的价值主张,同时,往往将附属的价值主张置于核心价值主张的地位,也没有贯穿始终的文化主线牵引,不同的理念之间还存在价值悖论与冲突。
比如,我们国内有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的理念高达几十条,且很多内容实质上都是重复的,或者是不属于事关全局性的内容。理念过于庞杂而且没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让人感觉不到企业究竟想要提倡的是什么,倡导的是什么?
一间企业需要主张和弘扬的价值观不在多而在精,如果一间企业拥有过多的理念,往往就会失去真正的价值主张,什么都在主张,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作用和主导作用,反而证明该企业没有找到真正的核心价值主张。
误区三:趋于共性而缺少个性
很多年以前,诺基亚在中国播放其“科技以人为本”广告语,随后,我们中国很多企业随之也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随江泽民同志提出之后,又有很多企业提出“创新”理念;当中国倡导“和谐社会”的时候,我们企业又紧随其后提出“和谐企业”的理念。但事实是这样么?或许“以人为本”、“创新”、“和谐”这些理念本身是每一间企业都会倡导的一些要素,但是这是我们企业发展最为需要去弘扬和主张的么?或者说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企业是否应该有它特定的诠释和内涵呢?它是附属的价值主张,还是影响我们企业战略和发展的核心价值主张?这样的主张是能为企业更好的实现战略构想而起到支撑作用,还是会为企业发展带来禁锢和手铐?
根据调查,《财富》100强中,55%的公司声称“诚信”是它们的核心价值观,49%的公司倡导“客户满意度”,而40%的公司信奉“团队精神”。这些都是优秀的文化要素,但这样的术语不能成为指导员工行动的明确纲领。千篇一律的核心价值观非但不能体现公司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反而易于逐渐沦为平庸之辈。
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成长阶段、企业家群体价值观、文化表征等一系列差异性,恰恰需要更为客观和符合企业发展的价值主张,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模仿,否则很容易变成“东施效颦”。更不是今天流行什么就主张什么,明天流行什么马上又调整。企业理念是企业笃定恪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相对固定的元素,一般不会随波逐流或者轻易改变。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的时候提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是因为他们深信这是中国共产党最为根本的价值尺度和准则,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可以推出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和行为,但是这个基本理念不会变更,且会持续指导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
误区四:重在建立而疏于落实
如
果把企业比作人,哪么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和品行”,你可以说自己很“善良、正直”,但如果你的行为与之不符,那就会让人觉得虚伪。企业可以找专家、学者及咨询公司设计出漂亮的企业文化手册,令人兴奋的愿景、目标和价值观,但是企业能否就此变得优秀?如果真是这样,那企业文化简直就是灵丹妙药了。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都觉得虚而不实,关键就在于只看到了价值观“虚”的一面,而不知道如何把它做“实”。
企业对待员工、顾客、股东的行为是“实”的,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权责和管理规则也是“实”的,价值观必须融入这些企业的日常行为,让价值观与企业行为统一起来,否则就只能“神”、“形”不合,悬在空中。
“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那些渴望建设优秀文化的企业。只有领导团队的以身作则和全力推行,努力把价值观落实到考核、激励、招聘、培训这些企业行为上,把它转化为企业的日常管理规则和员工行为,并适时进行检查和调整,才能做到价值观的“落地”,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永远只能流于形式,而不可能对企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是需要管理的,而管理则就意味着PDCA,价值观的提出仅仅是计划,而之后的实施、检查和纠正则是构成文化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周而复始的PDCA循环,唯有可能不断使企业文化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不断实现,成就愿景。
第三篇:大学文化建设需走出误区(定稿)
大学文化建设需走出误区
邸燕茹
2013-04-12 14:45:57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年04月12日
一直以来,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社会文化起着引领和辐射作用。当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育优秀大学文化,需要走出误区。
大学文化建设存在误区
一是将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大学文化并不局限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指学生文化活动,侧重于“第二课堂”、“文化氛围”,是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为了完成治学育人任务而营造的一种大学环境文化。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没有大学文化明确和丰富,也不具备大学文化所体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底蕴。此外,随着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文化的影响早已超出了校园,大学文化的研究已将社会纳入视野,因此“校园”这个区域概念不能反映出大学文化的视阈。
二是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往往因为精神文化建设在短期内不大显效,而物质文化建设见效快,因而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做法。国家发展要靠精神的力量,大学发展同样要有精神支撑。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没有精神的物质文化载体是缺少“灵魂”的。对于一些新建的大学如何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任重而道远,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大学精神。
三是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只是一项局部工作。很多人认为大学文化建设是学校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是一项局部的工作。其实,大学文化包含了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价值观念、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师生行为、校风学风、学术氛围、校园环境、建筑景观等,几乎涉及大学的方方面面,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全校各部门、院系、单位团体共同组织实施,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怎样走出大学文化建设误区
任何一所大学的文化特征都不会在短期内形成,而是伴随着大学的发展长期积淀而成。走出大学文化建设误区,当前可以按照树立理念、整体规划、构建平台、建立机制的思路来落实。
树立理念。树立大学里的一切活动都是大学文化建设内容的理念。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要走出单一的、表面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变单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为综合的大学文化建设,注重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师生价值观的统一,让大学的历史和现实、建筑景观、活动制度、师生言行都渗透浓厚的文化特点,培养大学人的人文素养,激发师生思考创新的热情,从而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文化氛围。
整体规划。在以往的大学发展规划中,往往重物质指标体系的设计,忽视对大学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思考和关注。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全球化的时代,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无论是对大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社会以及全人类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应成为大学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规划等工作统一协调,共同推进。
构建平台。一是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提升教师文化素质。教师是大学文化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建设者,大学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依靠广大教师。为教师提供各种发展平台,有利于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二是构建学生发展辅导平台,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将大学文化建设与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三是构建科研创新平台。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校长多年的唐纳德·肯尼迪在其名著《学术责任》一书中认为,“大学至高无上之处在于它给人类提供改良文化、创造文化、延续生命和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智力平台”。大学应把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创新的关键点。四是构建文化传播平台。要发挥大学文化传承与传播功能的优势,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向社会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引领社会前进。
建立机制。大学文化建设机制应着眼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内部建立基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的运行机制,有总体规划、重点任务,还要有评估反馈。外部机制着眼于处理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以及大学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机制、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机制、大学间联动共进机制。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第四篇: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走出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走出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走出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许多具有教学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然而实践证明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及考后的处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上的第一个误区。
(一)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
(二)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待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练习:1.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a|=?2.字母m、n是有理数,则|m+n|=?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概念认识。
(三)忽视定义的可逆性如,有理数的内涵是能写成mn形式的数,(m、n为整数n≠0),反过来,凡有理数,则一定能写成mn的形式,这样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实际上,定义的可逆性,是认识概念的两个方面,切莫忽视。
二、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现在,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第二大误区。
(一)“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二)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三)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三、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第三大误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忽视甚至放弃三个过程的同步三个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过程。这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溜教材。二方面: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第五篇:“存续”企业出路何在?走出四大改革误区!
“存续”企业,是一个伴随国有大型企业重组上市而出现的新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内涵。“存续”是指集团公司中未上市部分资产或非核心业务。在某些情况下,“存续”企业被当作劣质资产。那么,“存续”企业的出路何在?何谓“存续”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存续”企业?这是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紧密相连的。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大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92 年之前的改革,主要特点是政府向企业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市场调节范围;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阶段。其明显特征是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结构、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大规模重组和随后的改制上市。到 2000 年年底,520 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 430 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 282 户企业整体或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资产重组后,在国际市场成功上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核心业务从集团公司分离,组建中油股份公司。2000 年 3 月,中油股份在境外成功上市,筹集资金 33。2 亿美元。6 月中国联合通信公司股票分别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筹资 56。5 亿美元。10 月中石化集团在海外上市,筹资 34。6 亿美元。目前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随着大量国企上市以及一些非优质资产的剥离,“存续”企业成为社会关注的普遍问题。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行内部战略重组,改制上市的中油股份吸收了原集团 60 %的优良资产,其人员仅为集团公司总职工的 30 %;而“存续”部分企业只有原集团公司 40 %的资产,而且其中的 40 %之多又是非经营性的资产,在册职工 106 万人,约占集团总人数的 70 %。和中石油的情况类似,中石化、中海油和其它上市大型国有企业也进行了主辅分离和人员分流。如果在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同时,“存续”企业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经济竞争力将会得到质的飞跃。相反,如果“存续”企业改革严重滞后或改革失败,不仅将会前功尽弃,也使已脱困的企业可能复困。不过,在“存续”企业的改革方面,人们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如何走出误区误区之一:存续企业是劣质资产,改革也没有出路。从总体上而言,股份公司几乎拿去了母公司所有的优质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存续企业的资产低劣,效率低下,冗员过多。表面来看,一个烂摊子,无论如何改革,都无法摆脱亏损的命运。但是如果将存续企业的资产分类,将有竞争活力的部分资产进行整合,无论是否选择上市,按照财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规范运作,同时也规范和股份公司的关联交易,这部分的经营性资产完全能够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一个成长性的现代企业。在该部分资产整合后的同时,逐步把企业的社会职能如历史形成的医院、学校转移给地方政府管理。中海油和中石油在存续企业改革方面已经走出了颇有成效的道路。2002 年,中海油把其存续部分企业进行第二次分离重组后,新成立的海洋工程公司和中海油田服务公司在国内 A 股和香港 H 股成功上市。其中,中海油服是由中海油旗下原有的从事地球物理勘探、海上钻井、船舶支持和运输服务、油田技术服务的 7 家专业技术公司整合重组而成的。重组后的“七合一”公司成为拥有总资产近60 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海上油田服务市场占有领导地位的海上油田服务提供商。公司从重组到上市仅仅用了 7 个月的时间,在香港市场获得了 18.6 倍和在国际市场 15 倍的超额认购。上市第一天,公司股价相对于发行价增长了 12.5 %。公司的上市活动也因此被《 AsiaMoney 》杂志评为最佳中型招股项目。中海油服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作业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拓展作业空间,力争成为亚洲地区油田服务行业的龙头老大。这充分说明存续企业并不等同于劣质资产,存续企业的部分经营性资产经过整合,加强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同样能够获得国际资本市场和客户的青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取了同样的重组战略,按照行业特点进行存续企业改革,于 2002 年 11 月成立了拥有总资产 73 亿的物探公司和资产 10.3 亿的测井公司,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据悉,中石油还将会把最大的一块——陆地钻井分立出来成立专业化的钻井公司。误区之二:存续企业是上市公司的垃圾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采取非整体式的、剥离非核心资产,建立以产权联结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模式。名义上,授权控股的存续企业不直接参与和干预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实施股权管理,主要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控制。但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和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母子结构,使得控股公司(存续企业)对上市公司拥有实际的决策权和管理权。这样的体制安排容易在资本市场上产生两种趋势:上市公司是存续企业的“抽水机”;存续企业是上市公司的“垃圾桶”。第一种趋势是控股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的融资或剩余利润,把其用到异于上市公司向股东承诺的其他地方,也即所谓的“圈钱”。而第二种趋势是上市公司在利润不能保证时,采取减员增效的手段,把富余人员不断地以行政方式,低于市场价格的补偿或零补偿方式分流到存续企业。这样的结果,一是存续企业无论如何改革,也解决不了低效率问题,二是在上市公司以红筹、H 股或存托方式完全在海外上市的情况下,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权的存续企业以承担富余人员的方式补贴上市公司,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指流失到国外的投资者手中)。去年 12 月,原国家经贸委等 8 大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富余人员的实施
办法》。该办法为存续企业股份化改制、职工就业岗位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方向。但是如果说以非核心资产对分流人员进行股权补偿解决了职工的就业问题的话,那它也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存续企业的资产较大比重是非经营性资产,而且职工人数比上市公司多很多,在存续企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保留岗位和下岗并没有什么两样。误区之三:存续企业重组上市是改革的唯一出路。存续企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是必须的,但是否采取上市手段则应依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其一,企业上市是一种相对“昂贵”的融资手段,不仅上市过程需要支付相当大的费用聘用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和公关人员等中介机构,上市成本一般占公开发行融资额的 3 %— 5 %,比如一个公司上市融资 100 亿人民币,则上市成本就达 3 亿— 5 亿元,这笔费用可能会占公司当年税后利润的 1 / 4 到 1 / 3。而且,相对于私募、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股权融资的成本要高许多。按照中国目前的贷款年利率 5 %— 6 %作为参照,股权融资所要求的年回报率会大于 10 %。其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采取的母子关系为纽带的产权结构改制模式虽然表面上建立了现代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但是改制后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仍“一股独大”,董事会中原集团公司背景的董事占到一半以上,企业的控制权、决策权、人事任命权仍然控制在原集团公司的手中,小股东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这样的机制安排,使拥有核心资产的上市公司被非核心资产为基础的存续企业控制。上市公司面向市场的竞争力受到旧体制的约束。所以上市并不能为企业改制带来新的活力,不能点石成金,使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一夜之间成为明星企业。其三,分离存续企业过多的社会职能,分流过多的富余人员是存续企业搞活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国工业及其他部门自办医院 7297 所,占全国医院总数的 40 %;全国企事业单位自办中小学 1.9 万所,约占全国同类学校的 1 / 3。所以存续企业重组分流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其四,存续企业并不是通过上市就可以塑造形成核心竞争力,决不是一上市,所有经营问题就一了百了。误区之四:把存续企业重组合并“做大”就能“做强”。在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有做大的正向激励。因为企业和政府机关一样是有行政级别的,企业越大,级别就越高。但是“大”和“强”是不同的概念,“大”往往指职工人数多,或企业资产大,或企业营业收入多,是量的概念。而“强”是指企业的竞争力强,赢利能力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强,是质的概念。比如,在三大石油集团中,中海油的规模最小,但却被认为是三家中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这三家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对“大”和“强”的区别是一个有力的诠释。~ 年 1 月 28 日,中海油在香港交易所的价格为 9.8 港币/股,中石油 1.63 港币/股,中石化 1.41 港币/股,相对于发行价,中海油股价增长了 65 %,最高时增长约 100 %;中石油增长 27 %,最高时增长 66.4 %;中石化的股价仍然低于发行价,最高时也仅增长 8 %。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职工人数是中海油的 50 多倍。对于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做大能够节约成本,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降低市场风险,“做大”和“做强”是一致的;但是对于没有上述特点的行业来说,生硬地把存续企业合并在一起,将会增加企业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成本,造成规模不经济。即使是成功的合并整合也仅仅是短暂地释放财富,不会持久的。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建立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企业核心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持续改善。创新是创造新的财富,而不是释放企业原有的被不合适的管理模式束缚的财富。所以,存续企业的目标应当定为“做强”,而不是“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