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儿童立场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儿童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心思单纯。阅读教学应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关注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重视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阅读情趣,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儿童;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55-0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语用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是学生主动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汲取、积累语言素材,丰富生活阅历,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手段。诸多属性决定着阅读教学应该在学生情感熏陶上做文章,还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应给予学生理性思辨的时空,让他们在获得思想洗涤的同时,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提升阅读教学价值,发现和引领学生成长
阅读教学需要清楚地认识儿童、了解儿童,才能更好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帮助。儿童是社会诸多群体中的成员,是社会小公民,是家庭一员,是班级一分子,不同的角色担当,使得他们的自我感逐渐丰满,阅读是他们解释自我、解放自我、实现自我、假想自我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自然人,有自我主观的意识、思维,具有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和想象的能力,创造性阅读和想象性阅读是他们进行这些思维训练的靶场。小学阶段开展儿童阅读教学就是要赋予他们生命更广阔的意义,让儿童世界更加斑斓。《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教学时,围绕萨沙的两次反问,紧扣题眼“弱小”,组织学生展开默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在个体自我的阅读实践中,实现了个体与文本的对话。指导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进行比较品读,在多层次的朗读中走近萨沙的心灵深处,“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学生在多维的交流与对话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构建与重组,展开想象,丰富体验,训练语言,从不同侧面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如果教师用机械枯燥的方法去组织阅读教学,并以统一的目标去要求学生,会让很多学生速成为标准化的坯胎;如果不去研究每个具体的儿童,用成人的观念和思想标准去衡量儿童的思维品质,将会使得他们缺失童心,走向老成。
二、拓展阅读教学内涵,让儿童有自己的样子
关于阅读,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能沟通学生与世界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承人类文明,发展人的审美、语言、思维等能力。阅读是儿童存在的需要,是儿童不断探索自我成长规律与奥秘,丰富生活经历,获得生存能力和信心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共鸣,更是师生思想参与渗透、碰撞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督促。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还给儿童本该具有的童年生活,让儿童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桂花雨》是女作家琦君的名篇,教材以“香气迷人的桂花”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代“摇桂花”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以及亲人的眷恋之情。教学时,围绕“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展开讨论。有学生认为,院子里的桂花树承载了母亲太多的辛劳与欢乐,母亲对它“情有独钟”。也有的学生认为,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已经成为家乡的象征性标志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赞美。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自由与快乐。儿童的本义即“趋于成熟”。阅读教学要允许儿童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支持他们对作者心理的浅表化洞悉行为,允许他们对作品思想片面化的认识,用期待的心态呵护他们阅读水平的发展,用包容的心态激励他们成长。
三、丰富阅读教学形式,成就儿童的一切可能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在获得了基本的需要后,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得到自我存在的目标感与价值感,阅读教学能否让儿童获取精神的愉悦与心灵的富足?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启蒙阶段,基本是一种无意识状态,阅读可以带给他们积极的人生目标,让学生朝着这些方向而努力。儿童是富于幻想的,乐于扮演不同的角色,阅读教学要给他们这样的机会,让学生从“如果是我,会怎么想?会怎么做?”的角度体验生活,获得经验。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就是在研究学习主体的基础上,倡导阅读形式的生动性与多样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度。例如,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前,鼓励学生进行“网读活动”,查找独幕剧中人物的相关资料;教学时,学生自读剧本后,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与表演,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紧接着,引导学生展开“笔读”活动,尝试着将剧本改写成一则故事,借助于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出公仪休清正廉明的高尚品格。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与技能,为个体的终生阅读夯实了基础。
四、结束语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还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权利,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师应针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提升学生阅读品质。教师在阅读指导中的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引发学生阅读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活动,为学生高质量的阅读学习提供支持。
第二篇:《儿童立场》读后感(通用)
《儿童立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立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儿童立场》读后感1转眼,就到了小时候玛雅人谈论的最多传说的2020+年。细数一下,毕业后与儿童打交道已有两年了;提到儿童,想到了假期里阅读的《儿童立场》这本书。
对我而言,这本书的阅读视角有很多。有时候我是作为教育者在学习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时候也会让我想象成如果自己是一位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角色;有时我又感觉自己只是一个与教育他人无关的第三者,回想起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否偏向于“我”的立场。静下心来,慢慢阅读,会与作者朴实却极具道理的话语产生共鸣。整本书围绕“儿童立场”这个大主题,延伸出了丰富全面的内容,收获颇多。
整本书读完,前两辑中有些内容偏向哲学,对于经验阅历尚浅的我来说,似乎还是挺有理解难度的。“第一专业”、“可能性”这些术语,对我而言就真的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作者穿插的相关且有趣的故事却让我慢慢理解了儿童世界里文化使者的使命。其中整本书有这么几个小点挺打动我的。这本书中提到了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儿童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甚至每个儿童所生活的教育环境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只是想让他的学生都考100分的话,那这位老师同按照模具来打造菜品的机械厨师有什么区别呢。
同时,这让我想到了我班上的一个孩子,他聪明伶俐、善于表达,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如果按照应试教育的结果论来评判他的话,他获得的100分可以证明他是优生;但按照传统意义的乖孩子标准来看待他的话,他绝对不合格。在课堂上,他从不记笔记,但是当老师讲到他未涉猎到的知识时,他会聚精会神的倾听,积极动手完成老师布置的科学小实验。其中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回去制作一辆小车,这个孩子给我、给我们都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利用编程制作了独一无二的小车。
了解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孩子不管在哪个科目上他都不记笔记,但是他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在想虽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要的,但是有没有个例、或者能不能让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呢?难道记满笔记本的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吗?不,我觉得让孩子们学会选择,主动思考才是给予他们最好的礼物,就如书中所说“要让儿童沸腾起来,是要让他们的情绪和思维高涨起来”。
除此以外,书中提到了课本使用,作者提倡开学时可以专门提供一段学习时间让学生翻阅教材,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把握教材的整体安排。仍然强调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开始学习。由于我们学科的教材是循环教材,所以这让我想到了日常在课堂上碰到一些孩子问我问题的场景,由于孩子们不能将教材带回家,碰巧某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就是与下节课有关的或者班上有同学给予了回答,在这时,我总是因为担心提前“泄漏”知识导致孩子们会对下节课没有探索兴趣而简单回应“下节课,你们就知道了”,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并不是最妥帖的,可又恼于没有更好的方法。阅读完该书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赞扬会提问的孩子,给予给出答案的学生肯定,再引导孩子们了解整个单元的编排,对下节课的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兴趣点,或许远比我简单回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小主人。
读完此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人的发展既可以规划也不可以规划,最好的发展是让自己非连续性发展。”淡化目的,淡化规划,非功利非刻意,可能我们的生活会更加随性自由。就这样一句看似矛盾但于我而言分量极重的简单话语,同时更加点醒了我应以儿童视角看待孩子、看待教学,“随意”一点,对学生的教育也应如此。
《儿童立场》读后感2读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感触颇多。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其实就是让孩子站在教育“舞台”的中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孩子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苏霍姆林斯基说:相信孩子。相信孩子,也就是坚持儿童立场。
从教至今,已经干了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初为班主任时,总是喜欢自己说了算,事事独裁,尤其是班干部的任命,全凭一己喜好,成绩好的,讨老师喜欢的,看着顺眼的,就任命为班干部。这里面出了部分优秀的班干部;但也有一部分是撵鸭子上架,对班干部本人和班集体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经过几年的锻炼,我渐渐从前台走到了幕后,把“舞台”让给了孩子,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角。班干部自愿报名,进行竞选演讲,由同学们投票选举产生。自愿报名担任的班干部,工作热情都很高,相对来说,生命力就比较顽强,遇到困难挫折,大多能迎难而上,很少有叫苦叫累的。由同学们选举产生的班干部,群众基础比较好,在进行班级工作时,能得到大多数同学的拥护和支持,班级管理工作自然就顺畅的多。
当然班干部选举产生后,班主任并不是可以当甩手掌柜,而是要进行培养,也就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班干部选举本身也不会一帆风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去年,六位同学竞争一个班长席位,如何安慰鼓励落选的同学?今年,直升班选拔之后,班干部选举就出现了冷场的局面,如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这些都是班主任需要解决的问题,考验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能力。
课代表的任命我实行的是任课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既要照顾任课老师的需要,同时也要尊重同学的意愿。让学生站在教育“舞台”的中央,并不是不考虑任课教师的工作实际。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站在教育“舞台”的中央,就是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情。不仅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学情不同,就是同一所学校,班与班之间学情也不同。
课堂授课时,既要有预设,更要重生成。课堂预设,体现了教师为主导;课堂生成,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要跟着学生的生成走,教师是陪伴着、引领者。
有的老师担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是在实际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但不能因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置学生的需要于不顾,那样的教学任务不完成也罢。学生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发展需求的出发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完全可以成为创造者。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总会遇到一些特殊儿童。他们比同龄人成熟的晚,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家长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提供具体的帮助,把他们放到了学校,就成了老师的孩子,从课堂到课后,从学习到生活,从安全到纪律,都考验着老师的爱心与耐心。
儿童立场就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相信孩子,让他们在幸福快乐中健康成长。
《儿童立场》读后感3假期里酣畅淋漓读了好几本书,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早有耳闻,借着假期的作业与书籍相遇,使任务也变得充满了期待。
成老师了解儿童,执着于儿童的教育。读文的过程漫长,但是我有好几次被文字瞬间捉住心房,伸出浅浅淡淡的思虑。作为一线教师,作为离儿童最近的专业指导者,我们却被各种思潮声音大环境所裹挟,眼中的儿童,也似乎隐隐淡淡模糊起来。
成老师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想,这真的好难。疫情期间,我每天守着自己的小阳台,静心浇灌着那几株月季花。我买来肥料和农药,小心地侍候那些待放的蓓蕾。月季花在春光中开得娇艳,我望着那些幽幽暗暗的花枝出神: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却比老师幸运许多。植物的种子是一早就明了的,而我们的孩子,天生是哪一颗种子,老师和父母确是无法做判断的!
纪伯伦在诗中写到: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经由你生与你相守,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孩子有自己的见地,给他一个栖身的家,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你无从闯入梦中寻访也将被拒。
尊重孩子一切的未知性,不以自己的期望和对于世界的想象去“打造”孩子,这是多么重要的认知!
我想,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发现星空下他选择的路途吧。我身处的启蒙教育,是带着孩子见识浩渺星空,并悄悄地领略那一颗让他注目良久的繁星,鼓励他踮起脚尖伸手够一够,不必急于上路,而是跟他一起振奋他们每一个独特的选择,如此而已。
想到曾经教过的一个女孩子,数学不好,语文也一般。可是她总是无比骄傲自己能做的一手美味的甜品早餐。孩子每次在日记里洋洋洒洒七八百字,全是细碎的叙述如何把甜品做到极致美味。这样的烹饪日记记录了好几个月,孩子没有一次倦怠,反而乐在其中。那些整齐的方块字仿佛是她雀跃在厨房里的身影,那是生命萌发的美好,作为老师的我,如果看不见,那是多么的遗憾!
最近电影院在回放老片子,我一个人窝在硕大的屏幕前,将《幸福来敲门》又看了一次。加德纳无疑是一位了不起的爸爸,纵使人生窘迫如斯,他依然能抱着孩子开松弛的玩笑,给孩子一个个安全感十足的夜晚。如此,最令我动容的台词,他对儿子说“对于梦想,任何人都不能说你‘不行’,我也不例外。”
回到成老师的《儿童立场》,让孩子成为自己,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教师,要撑开大环境的偏见与纷扰,真的还是好难,但是必须撑起,待到孩子的种子生根发芽,窜入天际,我们要同他们一道手挽手享受雨露与阳光,笑着说一句:原来,这才是你。
《儿童立场》读后感4我们每位老师或许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哎呀,真忙啊,在学校忙、回家也忙。谁说不是呢,总感觉我们老师有做不完的事情。如果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甚或几件烦心事叠加在一起时,这个时候一般来讲,我们内心或多或少会窝着一肚子火,带着这样的情绪工作、生活,总在不经意间既伤了自身,又伤了学生。可能当一切烦忧烟消云散后,回想一下,往往发觉那些所谓的闹心事,压根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只徒增烦恼罢了。自己的内心平静了,心态平复了,该干嘛不还得干嘛吗?诸多不快自然而然也就置之脑后了。
然而,事过境迁,老师看似平常、不值一提的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微妙变化,究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其实,我们的态度对孩子所发生的变化,每次都能从孩子的肢体语言、眼神变幻中显而易见地觉察到。成老在《儿童立场》第一辑《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中,引用了卢森堡所批评的话来定义这样“没心没肺”、随心所欲的教师的行为态度:“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成老这样评价到:一个连孩子都要伤害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革命者。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赶往伟大的教育事业的路上,也常常撞倒孩子,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管你承认还是否认。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儿童在哪里,儿童是谁。成老认为,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的愚蠢与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与误读。
我记得上个星期一上公开课《海底世界》时,有一个环节是现场指导小组内的学生边介绍边表演一种海底动物,然后请代表上台演一演。通常情况下,我都不会给成绩既落后又捣蛋的学生机会,(当然,平日里的常态课我必点他们无疑,虽然他们总是答非所问。)因为毕竟一个学期一次的公开课,且不说上得有多精彩,单是近乎十几天的闭关准备工作就足够折磨人的了。尽管每次的公开课,那些个孩子都铆足了精神,把手举得高高的,小脸憋得红通通的,好像只要老师一点他,就摩拳擦掌地厮杀一番。但我不能,我怕他们把戏演砸了,他们不按章法出牌,岂不乱了我的方阵,那可是公开课的大忌呀,鉴于此,一般情况下,我不会点他们,只笑笑视而不见。然而此次是请小组内最会表演的代表来演,组员们都推荐他,我稍稍愕然了一下,还不忘追问组内平素最机灵、最有分寸的黄同学:“你们确定是选俊同学吗?”四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是!”眼里闪着同样的光芒。那一刻,我别无选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把俊同学请上台来表演,他演的那么专注、那么活灵活现,赢得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我赞许地摸了摸他的头,把最真诚的评价语:“谢谢你的表演,灵活的梭子鱼。请回去吧。”送给了他。
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是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持有热爱的态度,其实会成为直接影响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依据。学生每天呆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这时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减弱,与学校的关系开始加强。在对人的关系上,教师和同学关系也就越来越重要。教师的喜爱或轻视,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成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从孩子或迎着我们的目光、或躲闪的神情,我们一般情况下都能判断出他们正在不断做出评价:“我是班上最好的学生,老师喜欢我”、“我脑子太笨了,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教师,他们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认识自己行为的对错与好坏,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满怀希望的信息反馈和期待。因此,教师具有热爱学生、温柔以待的平和态度对于协调师生关系,获得教育成功是多么重要。
教师热爱学生,还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教师的良好态度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通过老师的言行、态度等把喜爱和期待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更加自爱、自强、奋发向上,力求使自己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最终取得进步。可见,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和教师的态度有着密切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妙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法国教育学家卢梭:“热爱可以弥补才能不足,而不能弥补热心。”童年的回忆离不开母校,离不开当年的教师。对童年的回忆,常常是对母校的回忆、教师的回忆。
对此,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应当如成老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努力追赶,当爱满溢心头的时候,当专业化水准提升的时候,当名师不断涌现的时候,当我们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教育家的时候,才会成为学生心中圣洁的母亲————我们会的。
《儿童立场》读后感5“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那什么是儿童立场?所谓儿童立场,就是儿童教育过程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想儿童之所想,为儿童之所为。
教育有自己的立场,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上,才会有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作为一个成人,怎样才能站在儿童立场里?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着五岁的小男孩逛商场,商场很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孩子却突然拽着妈妈的衣服,一个劲儿说害怕,哭闹着要回家。妈妈觉得很奇怪,蹲下身来,想抱起孩子,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使孩子害怕的东西了——腿,那一条条大人的腿不停地从孩子眼前晃过,孩子眼里全是腿,难怪他会不安。于是,妈妈急忙带着孩子回家。故事中的这位妈妈如果不蹲下来,也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害怕什么,这位妈妈如果不蹲下来,也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有着如此的不同。这就是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当然不单是身高差距这一物理现象,而是心理上的视角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学生的所做所为与我们的想象格格不入,想让他往西去,他偏要朝东走,于是我们埋怨、责怪学生。其实,距离产生是因为我们站得太高,离学生太远,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里,甚至说没有看到儿童!就像书中多次提到的卢森堡的批评:“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的撞到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我们也常常在赶往教育这一太阳底下最崇高事业的路上撞到儿童,因为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儿童在哪里,没有站在儿童立场上。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站在儿童立场里,用儿童的视角来接近学生,走进学生,让他们感到尊重,哪怕面对的是学生的错误,甚至是有些幼稚、荒唐的言行举止!那么就让我们蹲下来,“放下身段”有意和儿童变得一样高,当我们和学生一般高时,我们就能读懂他的语言,读懂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就更容易走近学生,理解学生,甚至说把自己也看做是一个儿童,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与学生融为一体。
心中始终装着儿童,便能真正发现儿童,拥有儿童的视角。树立“儿童立场”的教育理念,倾听教育的可能性的召唤,从清纯的童心中发现阳光、友情、美好以及幸福,进而促使儿童成就想象之外的可能。
《儿童立场》读后感6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工作的内容是教书育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孩子,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对待儿童是我们终生思考的问题。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偏差,我们应当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介入我每一次教育行为发生之前都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当我一看到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一书,就立刻被它吸引,立场是我们教育行为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立场才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教育行为,这本书的立意可谓是直指教育问题的核心。“教育是为了谁?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又是从哪里出发?”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成先生在这本书里指出,一切教育的核心都应当是围绕着儿童本身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赏识孩子才有资格去谈论教育的技巧。
儿童的本质是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规之上的自由。经常遇到家长说:我们的孩子只要快乐就行,学习成绩好不好无所谓。这简直是谬论。成先生在书中指出,学习和勤奋并不矛盾。我时常告诫我的学生要勤奋,并学会“玩”。人要快乐,但这快乐,如果是建立在勤奋之上的快乐,如此便能让自己的快乐更具意义。
儿童的最伟大之处是创造性。成先生在书中指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可能性,既要关注现实性,也要关注可能性。应当着眼可能性,着力现实性。可能性是教育出发点和目标,现实性是教育的实施过程。同样,儿童完整的生活,也包括现实生活以及可能性生活。既要步步生风,也要抬头览月。游戏方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应当遵从儿童的学习方式。而我认为,这种游戏,并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创造真实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幻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发现或者接受新的知识。
“教师,在赶往伟大的教育事业的路上也常常撞到孩子,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儿童在哪里?儿童是谁?教育的愚蠢与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和误读。”有时候,不得不痛心的看到,教师:高高在上,对学生:管教、施压、重成绩……过程中缺乏温情的流动。
第三篇:古诗词教学中的儿童立场
古诗词教学中的儿童立场
小学语文,乃至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理解的基础上的。教师眼中要有“人”,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就是眼中要有“儿童”。因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然而,小学语文教学坚守“儿童立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古诗词教学尤其如此。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诗词作者的生活与今天的生活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更是无法体会,这都是古诗词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原因。
下面就以张康桥老师执教的《如梦令》为例来谈一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儿童立场。
一、还文本解读以儿童标准
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在解读文本时绝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代替儿童的标准。可以说,没有儿童标准的文本解读,就谈不上儿童语文。张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用经典或世俗的解读来匡正学生的解读,而是大胆倡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学生也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氛围中积极思考、勇于表达,使得原本枯燥的文本理解变得灵动有趣。
如在教学“沉醉”一词时,张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你看,我们读着读着,就感觉这词就像活了一样,仿佛就活在我们的眼前了,这语言中就隐藏着一幅画面。再读,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太阳下山了,霞光染红了云彩。
师:很棒,很美。你说。
生:我看到了我们喝着小酒,真的沉醉了。
师:她已经变成李清照了,喝着点小酒。你说。
生:我看到了小溪边上的亭子里观望太阳落山的情景。啊,这情景真美啊!
生:我看到太阳落山了,李清照在小溪旁的亭子里喝醉了酒,迷路了。
师:他这不是迷路了,是沉醉。
生:不知道回家的路,迷路了。
生:他看到了荷花池里优美的景色,深深地沉醉了。
师:或许小溪亭边,有美丽的荷花池、溪水、日暮霞光,总之这景色很美。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被美景吸引、迷倒,迷倒了就是沉醉了。你们的解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真的就是迷倒了,被景色所迷了,也有可能喝了点小酒,再加上看到这样的美景,倒了。(笑声)
站在儿童的立场解读文本,就是用儿童的思维、儿童的理解来解读文本。张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用固有的所谓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加以点评、升华,将文本的解读确保在儿童立场的基础上,加以拓展、提升。当然,在表达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尊重儿童的表达方式。
二、还学习历程以儿童体验
“学习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体验。”(杜威语)学习过程是一种经历,经历是需要体验作为支撑的。张老师在教学中处处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历程,给予学生个性阅读提升更为广阔的空间。张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过程中,拒绝烦琐低效的机械理解,而是利用给画面起名字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朗读、深入理解。而学生也正是在自由品读的时空中,为诗词中的画面起了如下一些美妙的名字——日暮、映日荷花、醉溪亭。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幅画面的过程:
师:你看到的第三幅画面是怎样的?
生:我误入了荷花深处,不知哪是回家的路,急忙地划着小艇,却不知惊吓到了在水中栖息的鸥鹭,它们全都拍着翅膀,扑愣愣地飞走了。
生:我心里想着,怎样才能加快速度,让小舟划出藕花池。湖水不停地荡漾着,惊起了满塘鸥鹭展翅高飞,有的向上飞翔,有的在空中盘旋。
师:你看她的想象多么具体,有的向上飞翔,有的空中盘旋,还有的向斜冲刺过去。后面可能还有个省略号吧,对不对?这个一塘鸥鹭为什么是这样飞的?
生:因为被我给吓到了。
师:对,被你吓到了,你就是李清照。被惊飞的鸟儿,文章当中就叫“惊起一滩鸥鹭”。你在刚才说的时候还有一处地方特别令人回味:我心里想着,怎么样才能划得更快呢?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告诉你们,她是目前对这首词的研究水平最高的,为什么呢?争,没有一点古文知识就不知道争的意思。一般都认为争是什么意思?
生:抢。
师:她说争是什么意思呢?渡是什么意思?划。“争渡”就是怎么划。所以我说她是目前班上研究《如梦令》水平最高的一个。
(指名读诗句并给予点评)
师:读到现在,如果让你给最后一幅画面起个名字,叫什么?
生:惊鸟。
师:多好啊,鸥是鸟,鹭也是鸟,核心词——“惊”,所以叫惊鸟。多么简洁,多么生动,我情不自禁又要赞叹两句。我们这样来给画面命名,就是一种创造;我们这样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对宋词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学习中学会创造是他们的天性。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走进儿童的心灵,走到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并唤醒他们的精神反应,这样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可以说,语文学习就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学生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思维的天空中。他们或朗读、或思考,或理解、或品味,他们在用自己的思维创造着独特的理解。而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语文、运用语文,其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真谛所在。
三、还学习评价以平等开放
我们倡导古诗词的教学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还表现在平等开放地对待每位儿童、平等开放地对待他们的每一次学习经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平等开放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让我们继续来欣赏张老师教学《如梦令》的一个片断:
师:谢谢你的朗诵,谢谢你的创造,我们想一想,如果请你为李清照的这首词起个题目,起什么,为什么?
生:梦般景。因为这三幅画的景色就像做梦一般的美,引起了诗人的兴致,而且我们也深深地沉醉其中。
师:这一幕幕美景如画如梦,所以她起个名字叫梦般景。如梦一般的景色。还有吗?你来。
生:沉醉藕池。因为诗人在藕池里,坐着小艇饮着小酒,被这些情景沉醉了,所以我用“沉醉藕池”这个题目。
师:非常棒,作者一醉溪亭日暮,二醉夕阳和荷花,三醉惊鸟,所以她起的题目叫“沉醉藕池”。
生:醉美景。因为作者在这首词里面都讲述到非常非常美的美景,而且也沉醉在美景当中,所以我起的题目叫“醉美景”。
师:很好,非常贴切。同学们,如此美妙的画面,如此令人沉醉的场景,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经历,多么美好的一段生活啊!
给原本没有题目的词起题目,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学生只有在读懂原词的基础上,才可能拟出贴切的题目。而由于不同的学生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拟出的题目也就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见解,更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悦纳每一位学生的理解。当然,平等开放也需要引领,正确有效的引领,将会促使学生成长得更快、更好。
张老师的教学让我们坚信: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理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创生课程教学行为,全面了解、理解学生,引导学生真实体验学习的历程,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智慧地面对学生的思考与创造,那样的教学就是真实而有效的教学。
第四篇:坚守儿童立场,优化教学品质
坚守儿童立场,优化教学品质
【内容摘要】小学品德课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它所呈现出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理应扬童心、葆童贞、激童趣,为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然而反观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有些老师往往还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甚至以牺牲儿童为代价来实现预定的所谓的教学意愿与目标。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四方面着手,关注儿童的需求,心灵,兴趣和热情,确立“儿童立场”,全面优化品德教学品质。
【关键词】儿童立场
灵活化
生活化
活动化
综合化
【正文】“进入课堂前,我们要反复叩问自己——你对你的教育对象了解多少?”朱乐平老师的一席话道破了课堂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促进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小学教育要站在儿童立场,小学品德教学也应站在儿童立场。小学品德课是一门关注生命的德育课程,它具有生活的真实和厚实,更包含生命的鲜活和温暖。然而,尽管新课程实施已经数年了,但反观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有些老师往往还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甚至以牺牲儿童为代价来实现预定的所谓的教学意愿与目标,导致教学目标华而不实,教学内容浮躁虚空,教学模式封闭单调,教学评价单一呆板。因而,我们必须深度思考通过探询“儿童立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形式等方面着手,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全面优化品德教学品质。
一、关注儿童需求,将统一化的教学目标灵活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很多老师在备课时都有这样的倾向,那就是依葫芦画瓢地参照“教师参考用书”中的活动目标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是没有全方位地解读学习目标的体现。当我们走进课堂,预设教案时,就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想想学生最需求什么,最有待于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合理定位课时目标。
例如:《让我自己来吧》一课的总目标是:
1、培养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穿衣能力。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自觉做作业的习惯。
3、愿意并能够为父母做一些事。《让我自己来吧》一课教学时,由于是借班上课,对于班上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不是很了解。于是,在一个星期之前,老师就将问卷提早发给孩子们的家长,以便于了解孩子们在哪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经过问卷调查发现,该班绝大多数学生整理书包和系红领巾这二项较为欠缺。放学回家能自觉做作业的学生较少。而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就将第一课时目标确定为: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系红领巾和整理书包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自觉做作业的习惯。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实际需要和认知水平有很大差别,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根据当时、当地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学生实际需要和认知水平,年龄特点适度、灵活地制定教学目标。如《我爱秋天》这一课,城里的老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围找秋天,教师则可在课前准备秋天的谷穗、花卉、水果等。上课时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观赏校园里秋天的花草树木。然后重回教室里说秋天,赞美秋天,品尝秋天的果实。而农村的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不必准备秋天的谷穗、花卉、水果等,可直接带领学生到田野里去看看,感受秋天的风光美与丰收美。自然而然,学生会从心底里去赞美秋天。可见,同一节课,虽然它的宏观教学目标相同,但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我们可根据当地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学生实际需要和认知水平,年龄特点适度调整教学内容,灵活制定教学目标。
二、贴近儿童心灵,将知识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品德教学将道德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而研究证明:道德知识只是道德的一部分,光有道德知识的人不一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品德的教学,也需要融入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并且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道德。
事实也证明,那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真实、可靠的事例,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期望目标。因此,教学中,我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切合点,大胆舍弃,适当改变,巧妙地选取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标的达成。
如《爱心小天使》这一课,课文中的故事是讲述了小朋友在家关心家人、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我在家访中了解到本班的学生邵嘉婧也恰恰是这样一个在言语和行动上都是为家庭添欢乐的爱心小天使,因此,我以她为实例(以她生活中的照片代替了故事园中的图片)进行教学,从而增强了故事的可接受性,对学生来说就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课,学生对长江黄河的了解知之甚少,无法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于是我结合语文课,让他们搜集家乡曹娥江及村里小河的图片资料,用身边的实例唤醒孩子的环保意识。又如《墙上的球印》这一课,我在对教材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教材要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于课前有意识地收集学生生活中的有关事例(有一位学生把纸团扔在了校园里),选取典型对学生进行了不说谎话、敢于承认错误的教育,班级中那位乱丢纸团的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再也没有比这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可信性,收到了使学生真正有所悟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变以课本为中心和唯一教学内容的陈旧的传统做法,建立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介,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利用品德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决实际问题。贴近学生的心灵,以此作为教材,才更具有教育意义。
三、激发儿童兴趣,将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活动化
在日常的品德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弊端,那就是“重说教”、“轻实践”,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应付考试,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开展活动化教学,就是要变学科中心为儿童生活经验中心,变学术性教学为经验性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1、课前热身,服务课堂
如在上《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这一课时,针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导致了他们只知道享受爱,不知道付出,没有一点体谅父母心的这种情况。于是我课前先布臵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让学生从早上的买早点、买菜,到中午、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到生活用品的采购,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当一天的家。一整天下来,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想到父母平时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该有多辛苦。学生在日记中纷纷写道:“一天下来,我才体会到当家也是不容易的,仅仅一天的时间,买、洗、烧,再加上打扫卫生,就累得我腰酸背疼的。爸爸妈妈天天如此,还加上白天上班,在单位忙个不停。一天下来该有多辛苦啊!”等到再上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整堂课的教学感觉得心应手,学生们对父母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对爱父母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从学生的心中滋生蔓延。这种来自体验的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2、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在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3、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活动化教学指教师在课堂中模拟创设场境,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场景中的活动,去进行体验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一位教师上《做妈妈的小帮手》这一课时,教师打破教材以讲、说、谈为主的说多做少的教学格式,创设了“择韭菜”、“切韭菜”的活动情境,使孩子们亲自实践“择韭菜”、“切韭菜”。这些家务活学生在家根本没有做过,干起来非常费劲,有的孩子手都磨红了。在这切身体会中,学生感受到父母家务劳动的不易,爱父母之油然而生。另一位老师在上《红绿灯》这一课时时,也巧妙地创造了一种情境:一幕有趣的动画剧《新龟兔赛跑》吸引了同学们。此次小兔子虽然跑得快,但因为他撞小孩、闯红灯等险些酿成悲剧,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个严肃的话题“交通安全最重要”。整节课以小兔为主线贯穿始终,孩子们则以关爱者的角度帮助小兔识路标,告诉小兔要遵守交通规则,回家路上的安全常识等。在这个充当快乐助人者的过程中,也使孩子们懂得“安全回家最重要”。在情境化的课堂中,学生感受自然深刻。
4、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对于品德课教学来说,“课后生活的行为比课内的表现更重要”。学生课堂上懂了,课后是否真的懂了?学生课堂上讲了,课后是否真的做了?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学生普遍在唱高调,只有“雷声”,没有“雨滴”。学生往往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为了避免“导”而“不行”或“不能行”的现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接触原原本本的生活,促进学生知行互动,和谐发展。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延续课堂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例如:《我们身边的环境》这一课时。教师课后提出探究的问题“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学生自愿进行观察并汇报自己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学生1拍摄了住家附近垃圾的照片,并介绍垃圾的危害。
学生2拍摄住家附近早餐店的照片,早餐店内人影晃动,早餐店外垃圾成片。
学生3认为电池的用途很多,但现在正在给环境带来污染,例举了一些数字。
教师引导探究住家附近水污染的问题。
学生1手里拿着2瓶水,一瓶是黑水,一瓶是干净的自来水,黑水是从学校附近的河沟里舀取的,经学生的实地考察,黑水是一家小工厂排污水造成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小鱼不能生存。
学生2画了一幅图,图中被污染的河水像墨汁一样,一条小鱼在吐黑水,画外音“别吃我,我有毒”。
教师引导探究“什么原因引起的环境的污染,都是人为因素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垃圾为例)
学生小组1:实行分类垃圾。可再生的垃圾进行回收,资源重新利用。
学习小组2:收集到我们国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法规。
学习小组3:收集了近期报刊杂志上的有关环境问题和治理问题的报道。
学习小组4:走访区(县)的环境保护局,了解本地区环境治理的常见措施,介绍给其他的同学。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并从中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课程的学习时空的开放,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
四、唤醒儿童热情,将单一化的教学评价综合化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如果把教学的全面性、导向性、发展性比作一个地球,那么教学评价就是撬动这个地球的支点。
当前大多学校品德评价主要采以前“一支笔一张试卷”的考试模式,这样的评价,大多是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统一答案,它不能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反映学生个体的发展变化。在考查前,学生死记道德知识,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内化的动力,这种单调、乏味的评价方式,很难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把握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很难推动道德行为的发展。针对当前品德课评价的现状,我认为,在品德课的评价应从单一化向综合化转变。
相信下面这位老师别出心裁的考试会给我们许多启发。
老师让学生以“在家中选鸡蛋、煮鸡蛋、画鸡蛋、班级彩蛋展示”的综合活动形式,尝试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品德考试。考试内容分选、煮、画、展四个环节,评分标准包括彩蛋的创意设计、美化装饰以及个人制作的彩蛋数量,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做彩蛋,周一在班级展示,由学生进行评选打分。
这样考试的目的有五个:
一是考察学生的诚信:让学生明白“言必行,行必果”,周五兴高采烈答应了,周末就要认真完成,周一要记着带来。
二是教育孩子学会爱护:空壳的鸡蛋不小心就会被碰破,学生需小心谨慎,时时注意保护它。
三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是班级内的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等能力。
五是让学生体验与他人(家人)合作的快乐。
考题一出,立即迎来学生们的阵阵欢呼。相信那次别具一格的考试一定会是学生童年生涯中难忘的记忆。
当然,教学评价的综合化还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伙伴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如观察、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如学习能力、方法,态度和学习质量等。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山泉在流动中清澈,山花在绽放中灿烂,孩子的心智和品性则在以生为本的优化教学中滋长。小学品德教学应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出发,从尊重学生、唤醒学生的意义出发,只要我们坚守儿童立场,用兴趣来驱动,用情感来维系,用心灵来体验,这片“沃土”就一定会结出美丽的德育之花!
【参考文献】
[1] 钟佳妮 《防患于未然
未雨先绸缪——浅谈品德教学中的“儿童立场”的课前准备》
[2]《用心体验 加强实践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小学名师教学网)
第五篇:基于”儿童立场”的品德教学改进范文
基于”儿童立场”的品德教学改进
平水镇王化小学 马志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品社教学过程中关注儿童的视角,研究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如果都能站在儿童的认知水平上去进行,教师的教学意图就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们学习就会感到很快乐。
那么,我们该如何基于儿童立场,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呢?
一、回归儿童的世界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二、贴近儿童的生活
我想,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体验,我相信经过这样的学习后,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肯定会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具有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又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三、尊重学生的地位
儿童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四、运用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特别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而如果行为训练过于单一,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我经常采用故事激趣,讲完之后,我就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争辩,学生逐步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阶段,他们就象是一幅洁白的锦缎,无论是在上面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还是任笔涂鸦,都极易成功。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从语言到行动,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注意把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切忌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情操陶冶。同时,还应注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寓教于乐;另外,师生的情感交流不可忽视,一位对学生充满爱心的老师,他所传授的知识、讲述的道理,就如同温暖的春水,最易流入学生的心田。
另外,小学生对教师有盲目崇拜、极为信任的权威认识,他们往往把教师的话奉若金科玉律,甚于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角色优势,引导学生走正人生的第一步路。
五、激发学生的兴趣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小学生的荣誉感特别强,其学习兴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社会效果。他们常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
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几个鼓励的学,一朵小红花,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待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应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鼓励其进步。表扬是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也是保持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