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工作计划-党宁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服务组 党宁伟
本学期我担任14级汽修(1)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工作,周授课4节。本学期该课程授课计划如下:
一、课程性质、目标定位: 本课程是汽修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汽修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学到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引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14级汽修(1)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工作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完成。第一阶段:新课教学,主要完成丰田5A汽油发动机的拆检及丰田卡罗拉发动机故障检测知识的教学任务。第二阶段,综合复习。全面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
本学期主要讲授的内容是第一章: 丰田5A汽油发动机的拆检,其主要内容为:丰田5A汽油发动机的总体拆;重点、难点是丰田5A汽油发动机配气机构拆检、丰田5A汽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拆检;第二章:丰田卡罗拉发动机故障检测。主要内容为:丰田卡罗拉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原理。重点、难点是丰田卡罗拉发动机的故障检测。
本课程是汽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维修能力和故障分析力打下坚定基础。培养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维修本领。
三、本期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操训练,让学生掌握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简单的汽车故障维修。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逐步学会观察、分析、概括。会用归纳,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排除故障。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丰田5A汽油发动机配气机构拆检、丰田5A汽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拆检;丰田卡罗拉发动机的故障检测。
五、学情分析:
第二篇:《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总学时(学分):48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 适用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汽车发动机理论》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汽车发动机性能评价指标、提高性能指标的途径、发动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换气过程及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等,并介绍排气污染和噪声振动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内燃机理论的基本知识,为提高汽车的应用效率奠定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内燃机的能量转换以及循环充量的原理和规律,即动力机械的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问题;
2、掌握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问题,包括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规律与有害排放物及噪声控制。
3、掌握内燃机应用于汽车动力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问题。
(三)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将理论考试的70%成绩和实验考试的30%成绩记为总成绩。
二、讲授内容
第一篇 热力工程基础(6)第二篇 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
第五章 发动机实际循环与评价指标
(6学时)
第一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一、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二、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第二节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一、发动机的示功图
二、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
第三节 发动机的有效指标
一、动力性指标
二、经济性指标
三、强化指标
第四节 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一、机械效率
二、机械损失的测定
三、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四、发动机的热平衡
第六章 换气过程与循环充量(6学时)
第一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换气过程
二、换气损失
第二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充量系数
一、充量系数
二、充量系数与发动机功率、转矩的关系
三、影响充量系数的因素
四、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措施 第七章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6学时)
第一节 发动机增压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一、增压的概念
二、增压发动机的特点
三、增压的衡量指标
四、增压的结构形式及分类
第二节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径流式涡轮的工作原理
二、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第三节 废气涡轮增压的类型与废气能量的利用
一、废气涡轮增压的类型
二、废气能量的利用
三、定压系统与脉冲系统的比较和选择
第四节 废气涡轮增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一、废气涡轮增压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二、改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转矩特性的途径
三、废气涡轮增压对发动机其他性能的影响
第五节 汽油机增压
一、汽油机增压的特点
二、汽油机涡轮增压的主要技术措施
三、汽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布置 第三篇 燃烧与排放 第八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6学时)
第一节 汽油机燃烧过程
一、正常燃烧过程
二、不规则燃烧
三、不正常燃烧
四、运转因素对燃烧的影响
第二节 汽油机混合气制备原理
一、汽油机理想混合气特性
二、化油器式供油系统混合气的形成原理
三、电控燃油喷射式供油系统混合气的形成第三节 汽油机的燃烧室
一、汽油机对燃烧室的要求
二、传统汽油机燃烧室
三、汽油机稀薄燃烧系统
第九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6学时)
第一节 柴油机燃烧与放热
一、柴油机燃烧过程
二、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
第二节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原理
一、燃油的喷射与雾化
二、燃烧室与混合气形成三、柴油机的预混合燃烧
第三节 燃烧过程的优化
一、燃烧过程优化的基本原则
二、燃油喷射过程的优化
三、燃烧室的对比及选型
第十章 发动机的排放与噪声控制(6学时)
第一节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及危害
一、发动机排放污染的现状
二、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危害
三、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第二节
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及控制
一、影响因素
二、机内净化技术
三、机外净化技术
第三节
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及控制
一、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特点
二、影响因素
三、机内净化技术
四、机外净化技术
第四节 发动机排放标准与测试
一、排放标准
二、排放物测定
第五节 发动机噪声来源与控制
一、发动机噪声的来源
二、噪声控制措施 第四篇 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
第十一章 发动机运行特性与匹配技术(3学时)
第一节
发动机的特性
一、工况、工况平面与功率标定
二、发动机运行特性及其分析方法
第二节 发动机性能测试
一、台架试验设备
二、功率和油耗的测量
三、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第三节 发动机运行特性与汽车匹配
一、发动机的速度特性与汽车动力性匹配
二、车用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三、发动机的负荷特性、万有特性与汽车经济性匹配
四、混合动力驱动技术
第十二章 发动机性能与参数调控技术(3学时)
第一节 发动机调控技术的发展
一、传统的机一液调控装置
二、电子控制系统在发动机中的应用
三、发动机(汽车)管理中心
第二节 汽油机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一、控制功能
二、燃油喷射的控制
三、综合控制策略
第三节 电子控制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一、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种类
二、控制参数及控制策略
三、实践环节教学内容
无实践环节教学
四、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韩同群.《汽车发动机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书目:
[1] 冯健璋.《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2] 周龙保.《内燃机学》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执笔人:曾凡灵 审核人: 修订时间:2011-11-21
第三篇: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党宁伟
泾川县职教中心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服务组 党宁伟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回顾这学期的工作,使我感到既繁忙又充实,特别是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为了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按照全县春季教育工作例会精神,在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安排下,我认真学习落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内容,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撰写了群众路线和依法治国为核心的政治学习笔记,不断增强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从事本专业教学。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自己。思想积极向上,要求进步,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对学习充满学习热情和信心,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13级汽修(1)班《汽车钣金》和14级汽修(1)(2)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育教学工作,周授课14节,早自习2节,晚自习1节。
在教育教学方面,本学期我继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本学期,我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实训室了解每一台设备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前备好一周实训和理论教学内容。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充分利用实训设备,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下节课上课新课前及时纠正。
4.坚持听课,认真学习教研组里资质深厚老师的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写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
6.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
三、教师业务素质培训方面
本学期按照学校示范办计划,先后学习了天津大学几位专家教授的经典讲座、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办公软件等等,让我找到了自身许多缺陷,例如跟不上信息化教学方法、办公软件滞后等。在他们的精心讲解和指导下,让我更新了教学观念,丰富了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学会了一些先进软件的操作方法,收获颇丰!
四、值周工作方面
本学期按照学校安排,我先后值周两次,在两位值周领导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值周工作。在值周期间,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教学楼、公寓楼的两饭期间检查,公寓楼夜间值班,学校门口督查,保证学校校园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做一名有理想有目标的合格的中职生。
五、出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本学期我没有迟到、早退,没有无故不上班旷工等现象,做到了有事请假,坚持天天上班。
六、完成学校交代的临时性工作
1.带领指导的汽车钣金兴趣活动小组6名学生参加了市级学生技能大赛,获得了三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
2.按照学校教务处安排,完成了汽修专业学生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鉴定工作。
3.协同图书室管理相关人员完成了图书室的搬迁工作。4.组织所包班级学生参加了本学期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组织所包班级学生参加了本学期学校安排的消防疏散演练活动,学生按照要求有序远离教室,在疏散过程中无一人发生踩踏事件。
6.协同学校完成了各类部门的督查、检查工作。
7.担任汽车钣金实训室管理工作,做好实训设备的保管和实训室卫生的打扫,制定了《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钣金实训室管理制度》、《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钣金实训室学生实训守则》、《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钣金实训室钣金修复机使用操作规程》等制度。
七、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业务知识学习不够经常化。
2.对汽车钣金专业技能业务不精,能力有限,所指导的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的成绩一般。
3.对后进生的管理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个别学生知错犯错,累教不改,多次批评教育也无扭转势头,我行我素。
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纠正,以便提高自己。
1.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学习不只是一般知识的积累,而是世界观改造的重大问题,认识到理论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工作能力也同样会提高。只有刻苦学习政治理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吸收经验,加强自身能力训练,为今后的钣金技能大赛指导工作出真招、想办法,力争获得的更好的成绩。
3.针对问题学生要耐心地教导,多和有经验的老师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课堂管理方法,了解他们对问题学生的处理办法。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我,以百倍的信心与努力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四篇:汽车发动机教学反思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发动机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本学期,因为学校工作需要,我从机械教学部转专业,过来汽车教学部。我本以为自己之前对汽车方面,特别是汽车发动机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了解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这方面知识还是欠缺,比如这学期从事发动机课程教学,发现自己的一些认识还是比较老旧,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和化油器发动机的认识上,这就造成课程的教学处处碰壁,不得不向车间老师学习和找资料书籍,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外,自己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认识也比较肤浅,觉的手把手教学生就行了,让学生懂的怎么操作就行了,但在真正的教学中才发现,这其实是不行的,因为教学过程在学生的知识机构参差不齐。总结一下学生的上课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是漠视理论。觉得理论不重要,只要能动手拆装和修理就行了。因此一讲理论有些学生就漠不关心,甚至睡觉。其二是投机取巧。有些学生,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平时昨夜练习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 1 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其三是双向发展。这些同学既喜欢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基于以上情况,所以出现了以下状况,一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说完,他就会操作了;而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一部分学生走神了,根本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样的情况。
为此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把实训当成一次汽车发动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通过学习,我感触很深,在课堂上,虽然上课纪律好,但我却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整个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课堂效果比预想的要差。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尝试,在磕磕碰碰中进步。在汽车发动机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实际,探索适合汽车发动机课堂教学的思路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汽车发动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个人从教学实践中体会以下教学反思。其一是理论教学方面的反思。
首先要精细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解新知识,这时的讲解如画龙点睛,学生听的仔细、认真,将会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识。例如在 2 讲解配气机构作用及组成时可以进行精辟的讲解,主要讲一下如何拆装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为以后的练习打好基础,把握正确的方向。其次是示范演示。演示是汽车发动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实际操作了解操作要领及时掌握操作要诀。
其二是实操教学方面的反思。
首先是熟练操作。主要指学生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是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的关键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操作要丰富多采,重点在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应用。操作可以采用、创新操作、自主操作等形式。例如在拆装气缸盖螺栓是我们讲求顺序、次数、以及力度。其次是适时开展技能大练兵。通过技能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调意识,规范他们的操作流程。
通过以上方法教学,就使学生在学习汽车发动机理论和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作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以后工作打好技能基础。
因此,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第五篇:汽车发动机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汽车发动机》
本学期我担任256、253两个班《汽车发动机》的教学工作。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坚持主抓基础知识为主,对重点、难点循环讲解,让绝大部分同学掌握后再进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慢慢深入,使学生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本学期我担任的256、253两个班是2015年3月份入学的学生,本学期是在校学习的第一个学期。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2、教材分析:《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维修专业的必修课。是汽车运用类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并且在目前汽车维修工作中,运用十分广泛。
二.教学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再进行动手实践的方法,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记忆,达到学以致用、付诸于实践的目的。
《汽车发动机》主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配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边学习理论边动手练习,不断强化学生的记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具体做法:
1、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学科特点认真备课。
2、课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
3、课下积极与学生交流,找到学生知识盲点,同时也可以促使自己找到备课的重点。
4、在教学工作中,通过作业和活动,发展有潜力的学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
5、在教学中,除了自己要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向其他老师交流沟通,优化课堂教学。
6、教学用具。充分利用汽修工位上的设备,采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允许的条件下部分课程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7、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多媒体教学资料、优秀的教学案例等。
通过《汽车发动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汽车发动机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以出故障以及排除方法等;并重点对五大系统、两大机构进行理论加实践的介绍,让每一个学生都通过测试。对点火和启动系统等重点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成果显著。
三、存在的不足
1、汽修知识和实作技能薄弱,需要不断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技能精湛的修车师傅学习和长时间的自我实践锻炼。
2、接触到实际修车的机会有限,所以和真正意义的汽修脱轨,使得在上实作课的过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3、由于我校的汽修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十分有限,没有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所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感染性”的提高。
4、教师间相互探讨学习、共同提高活动较少。
四、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抽时间到汽修厂和高水平的师傅学习,并通过网络、书籍等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己;认真探索教学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积极极性,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为职教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