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沙龙讲稿)doc
连江县小学数学沙龙发言材料
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也谈对《垂直和平行》的看法 连江县晓沃中心小学 邱惠英
《垂直和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和图形”的领域,垂直和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空间和图形”提出: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在具体目标中对这部分知识提出了“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比较新旧教材的编排,我们清晰地发现:原来的教材是从“点”到“面”编排的,先分别教学垂直和平行,然后再把两部分的知识汇总起来,总结出垂直和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新教材把两者合二为一,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不相交,相交中又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面”到“点”的研究,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在大的“同一平面”的背景下展开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探索与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应构建以学生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为主的课堂格局,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那么如何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下面结合本教学实例及学习体会谈谈个人看法。
咱们都认同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其中不仅完成知识的建构,更重要的是学会数学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教学就是要创设情境,虚实结合,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领学生经历茫然、痛苦、欢喜的探究历程,体验探索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问题解决的策略,从学习中学会学习。
一、实践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点是老生常谈,但可惜我们理论说得多,做得未必到位。对学生而言,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它的独特价值在于,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体会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事物形状。现在大家都认同对重量单位吨、千克、克的建立,要让学生用实物掂一掂,称一称、数一数等活动就是一种体验;不由想起自己对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感觉的低级,心中不免愤愤不平于小学启蒙老师,有怪罪他们怎么就没有采用现在的教学方法呢?转念一想既汗颜又自责,我们何尝不经常在已知或未知的领域犯相同的罪行。又如《垂直和平行》中教师让学生想象后自由画一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就是体验,比起教师出示几幅事先画好的图形,其间的差别显而易见:这时学生思维经历动用原有储备的直线有关信息,选择恰当的位置,联想生活中相关的例子,选用工具画下来,更主要的是学生面对自己画的图,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兴趣更高。
二、合作探究,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体会不同,因此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同,思维角度各不相同。教学中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在其中不仅体验到知识的丰富与更新,更能在不同思维角度、方法的碰撞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多样性,学会数学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垂直和平行〉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画的两条直线进行小组合作分类,汇报就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的组分为相交与不相交两类,有的分为三类,有的分更多类,在阐述自己分类理由中,学生逐步明晰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
三、反思建构,体验策略的应用过程
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活动体验,有所发现,完成了再创造的过程。但这过程往往是凭直觉。学生还需冷静下来,对自己的判断、发现,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体验并加以证实。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给学生的反思以充足的时空。教师里静悄悄的,每个孩子都在积极思考,此时虽静犹胜动,这也是一种体验。我不禁想起前几天在群众路小学听华应龙老师课所受到的思想冲击,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艺术令人折服。给我记忆犹新的是,当学生对算式“18÷2*(3+6)=1不改变顺序与符号,只许添上符号使等式成立“苦苦思索仍不得结果时,他说:我佩服已经得到答案的同学,但更崇敬正在思索的同学。多么富有人文关怀的语句啊!在汇报交流中他有意让学生先汇报所遇到的困难,而后让优生汇报思考过程,这种教育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不断回头思考体验自己是如何完成知识的建立,如何完成方法的推导与应用等,让学生学会反思体验的方法,养成反思体验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自觉选择适当的策略,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参与表现,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那我们教师必须思索:这是谁之过?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课伊始,我用一个猜图游戏代替复习环节,把所有四边形装在一个大信封中,逐个让学生猜,有露两个角就能判断的,有的继续露出三个角让学生猜,其间学生必须调用已学的图形的知识来判断推理,还得运用排除等学习方法,这比起单纯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的情感体验大不相同,这时学生脸上的喜悦用什么能代替呢?他们对接下来的课堂充满了期待。当然我们拒绝为课堂的表面热闹而刻意制造的情境。它对学生的知识的建构,心智的成长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当然这是从理论的层面进行的思考,多少带有点理想化的色彩。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多地要根据教材、学生、教师的教学风格等特点设计活动,从活动的语言设计、活动的时机、活动的氛围创设、探究的深度等操作层面去考虑体验的有效性,这是我们新老教师都面临的研究课题。
总之,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写于二00六年十一月一日
第二篇: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浅谈一年级“长、短”教学的体会
四川省郫县合作第一小学林良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一、创设有趣情境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是一个刚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同时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乐于自愿进入到学习场景中来。比如,在“长、短”的教学中,我便用这样的故事导人:“国庆节快要到了,智慧爷爷特意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礼品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尺子、铅笔、彩纸之际,我便又一次利用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用一句“请大家摆一摆,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来创设
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达到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实现自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学说认为,对儿童的自主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好坏的分水岭。儿童不只受教于成人,自己也能独立学习,乐于学习。我们首先应该充分相信儿童,让他们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其次留给学生充分的时空自由,让儿童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找寻自己的答案。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他在课堂上就有权去讲、去说、去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去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培养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还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能充分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向学生提问:“你想用手中的图形变换出更奇特的新图形吗,发挥你的想象力,自己试试!”围绕这一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厂,有的观察、有的动手、有的合作„„最后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在全班广泛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几组最富于创造力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
既有学生亲身体验,又有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动,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体验“生活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人情化。为此,在课堂练习中,为了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根据儿童特征,我特意设计了一组 “小小商店”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结组、自由下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热闹的购物场面。
四、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整个课堂上除了采用合理的教法学法外,我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汇报比较长、短的方法时,我采用了激将法问学生“谁能比”“看谁最能干”“谁比他说得更好”等。当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论回答得是否令我满意,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
给他掌声。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三、体验“生活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人情化。为此,在课堂练习中,为了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根据儿童特征,我特意设计了一组 “小小商店”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结组、自由下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热闹的购物场面。
四、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整个课堂上除了采用合理的教法学法外,我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进而
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汇报比较长、短的方法时,我采用了激将法问学生“谁能比”“看谁最能干”“谁比他说得更好”等。当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论回答得是否令我满意,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给他掌声。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第三篇: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此文于2009年6月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09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案(论文)全国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让 学 生 在 体 验 中 成 长
----新课标下的数学体验学习
台城中心小学方青云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就是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功感受,是真切的、深刻的,是自立自愿的情感渗透和价值态度的自然融合与升华。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即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在特定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中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教师必须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在体验中不断成长。
一、在自主参与中体验“探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便是他的不幸。”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好奇、探索的愿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位学生在顺境中探究,尽情表现自己,那么学生就会拥有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到探索的成功和创造的乐趣。如学生学习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后,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特殊情况时,我
1先出示了几组数让学生求最大公约数,并要求他们找规律:(1)35和7、40和5、12和6、77和11(2)8和9、15和37、16和9、4和7,探索过程中,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不用短除法就能很快地找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啦!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秘密”:两个数是整除关系,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接下来我让他们举例验证,他们态度认真,不断尝试,为证实自己的发现毫不放松。最后,我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两个数是整除关系,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是互质关系,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探究中推向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从探索到发现再到完善结论,不仅加深了对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方法的理解,还为后面学习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作了学习方法的铺垫,学生完全在自主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规律性。
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玩数学”。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玩”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玩”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所以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中,我先播放配乐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米老鼠躲在圆栓形滚筒里四处奔跑、滚动、嬉闹的滑稽画面,然后话外音质疑:米老鼠躲在一个怎样神奇的小屋里?为什么跑得那么快?这种紧张而有趣的场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他们情绪高涨,很兴奋地 “玩”了起来: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桌面滚动,再拿出一个圆柱体学具在桌面上滚动,在探索比较中同学们感悟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很多角,跑不动,而圆圆的柱子可以滚动,所以米老鼠躲在这种形状的小屋里跑得特别快。又如“装有水的容器里放入石头”,为了让学生理解升高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头的体积这一关系,我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一个装满水的量杯,一块长方体或正方体铁块,一个小桶,让他们玩起“测一测,量一量”的活动。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让学生玩起“剪剪拼拼”的活动。学了轴对称图形后,我又组织了学生玩起“画一画,剪一剪,作出最美的图案”活动,学生通过“玩”展示了一张张美丽的图画,不但懂得了什么是“对称”,还感受到对称的美。由此可见,实践操作不仅让学生体验到“玩数学”的乐趣,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
三、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就会在交流中萌发我要学数学的心理需求。例如我在教学“把35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这类题目对于初学的五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理解,且容易混淆。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说一说“你怎样区别并解答两个问题的?”经过一番的讨论,得到了始料不到的效果: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就是把35平均分成7份,用35÷7=5就可以算出,而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把35米看作单位“1”,意思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那每份就是全长的了。又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是求每份数,我根据“每份数=总数÷份数”这数量关系用35÷7=5就求出来,而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我理解为每份所占的分率,把总数看作单位“1”,用117
÷7=就求出来,还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就是把35平均分成7份,根据“每份数=总数÷份数”这数量关系用35÷7=5计算,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我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根据“每段长度÷总长度=每段占全长几分之几”这数量关系用5÷35=,等等不同的说法,道出了学生心中的所想,道出了各自卓越的思维方法,同学们也体验到精彩的畅所欲言学数学的情趣。又如,我在教完“归
一、归总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钢管长300厘米,截下30厘米的一段钢管重450克,剩下的一段钢管重多少克?”先让学生思考再分组讨论并解答,场面非常热烈,解答的思路有多种情况:①先求出1厘米的钢重几克,再求剩下几厘米,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
30)×(300-30);②先求出1厘米的钢重几克,再求出共有几克,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30×300-450;③把30厘米的一段钢管重450克看作一份的数,求出剩下的厘米数即剩下几份,再求出剩下的重量,列式为450×【(300-30)÷30】;④先求出300厘米可以截成长30厘米为一段的有几段,再求出共几克,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300÷30)-450等等,学生通过思考和合作交流,畅开了思路,深化了认识。
四、在生活实际中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让学生走向自然、面向社会,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我在教学“利息”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解决以下的实际问题:
1、生活实际中储蓄的种类有哪些?哪种的储蓄方法利息最高?
2、如果某客户把5000定期储蓄3年,而他两年半就提款,该怎样计1717
算他所得的税后利息?如果延迟半年提款,又怎样计算他所得的税后利息?
3、张平有500元,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这样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就会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用于生活。
五、在总结反思中体验“评数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学的得与失,师生共同总结与反思是一种很好的评价体验。学生可以在评价中体验到与人分享、相互鉴赏,促人进步的乐趣。为了发挥这种“双促进”导向功能,每次上完课,我都要求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情感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以下的总结评价:
1、你认为这堂数学课有什么作用?自己在这堂课学得怎样?给自己打几分?
2、选择班里的一两个同学,评价一下,表现怎样?你给他打几分?
3、老师在这堂课中表现怎样?还有什么改进?通过这样的评价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激励自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可以互相督促、相互赏识、取长补短。
“让学生体验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性目标,也是时下数学教坛的流行语。体验学习确实能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不仅是用“脑”去学习,更是用“心”去学习,用
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理解。只要我们适当的指导,学生就会在体验过程中健康和谐地成长。
第四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我与同组的几位数学教师经过讨论,决定选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来开展研讨课。我们围绕着为学生多创造有效体验活动的目的,进行了多次的研讨,最终,我们的课堂成果展示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数学教学中体验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验
探究
操作
能力
一、让学生体验,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一教学理念,在这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围绕着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共创设了五次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课前导入部分,利用提供的学具,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从而初步体验了转化思想。第二次是:当学生说到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立刻为学生提供利用数格子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体验报告,让学生经历了亲自数一数的体验活动。第三次是:当学生发现还用数格子的方法不能求出大大的鱼塘的面积时,教师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当他们猜到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时,教师又及时让学生经历了“通过量一量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算一算乘积,再与之前数出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的体验过程,最终通过实践所得出的数据推翻了这一猜想。
第四次是:验证第二次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是底乘高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来初步体验。此时学生有的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拼出了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没有沿高剪,仍然拼出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图形。这时教师请学生汇报为什么拼成长方形,怎样拼成长方形的?重点让学生理解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是将我们不会计算面积的图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为学生创设了第五次动手操作:让每位学生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拼,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切实的体验后再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将自己的发现填写在《体验报告
(二)》中:
至此,学生在独立探究之后,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活动在足够的时间、空间下,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小组的合作操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操作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精准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利的保证。
二、让学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得出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律,就是创新的表现。这节课中,在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底乘高时,让学生通过两次剪、拼的体验活动,以及在第二次的剪、拼体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操作中的感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完成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体验报告二》。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前提下,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整个体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如,教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去创新的体验机会。我们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创新求异,对学生敢于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素。在这节课中,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后,教师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对比等体验活动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就是实践能力的体现。
三、让学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对情感态度方面的阐述中提到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感染着学生学习数学不能有半点含糊,要有大胆质疑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当学生用自己的计算出来的实际的数据推翻了原来的猜想时,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严谨的求学态度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就一定会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五篇: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
一年级“认图形”教案
金北中心小学
郭正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看、摸、画、围等多种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具准备:积木、图片、钉子板、橡皮筋、方格纸等。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积木,高兴吗?
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主活动,然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集体交流:让学生拿着积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一说感受。
二、认识图形
1、师: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交流)
2、学生操作:画一画,比一比,看看谁想的方法多。
3、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演示,并把得到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4、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呀!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把这些图形分一分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交流对所出示图形的分类。
5、提问:每一类图形,分别叫什么名称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6、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7、那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组里先说一说,再汇报)
8、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图形吗?说说看。
9、完成试一试的题目。找一找,下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三、操作巩固,加深认识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围图形。
(出示钉子板)请你们两人合作,用钉子板和橡皮筋,很快围成一个今天学习过的图形来。
刚才老师让大家在钉子板上围成一个图形,你们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要你在钉子板上围成这么一个圆来(用手比划),你觉得可能吗?
师总结:我们在钉子板上可以围成长方形、正方形,但不可能围出圆来。2.画图形。
师:下面我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完成后互相评一评,说说画得怎么样。
3、涂图形
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涂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且数数各有多少个。友情提醒:学生不要将颜色涂到外部,涂出后就不是原来的形状了。
四、深化
在一个正方体上选几个面分别画正方形,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用一个长方体能画出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五、全课总结 1.学习内容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游戏。
师: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口袋,里面有许多长方形、正方形、圆的纸片,请小朋友们闭起眼睛,从口袋里摸出一件来,并猜猜它的名称,猜对了就下课。
(学生在各小组里摸一摸和猜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