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做强主渠道
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做强主渠道
徐晨光
近年来,湖南省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按照“完善班次、扩大选修、精选方法、增加实践、教研互动、打造品牌”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思路,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六结合”模式,使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组织调训班、部门培训班、自主选学班相结合,设置科学合理的班次 我们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学员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班次设置,逐步建立以组织调训为主、部门培训与自主选学为辅的干部参训机制。一是扎实办好组织调训班。对政治理论、党性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等需要组织统一调训的,一律实行组织统一调训;对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干部以及需要特殊调训的,实行组织点名调训。组织统一调训的班次主要是地厅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处级干部进修班、新任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等主干班次。在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每年培训的组织统一调训干部都在 3000人次以上。二是认真承办部门培训班。部门培训班次是依照省委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培训需求、经省委组织部批准设置的重要班次,如省纪委举办的新任副地厅级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省委办公厅举办的全省党委办公室主任培训班、省国资委举办的省管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以及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举办、我校协办的培训班次等,每年培训 1万余人次。三是积极开办自主选学班。自主选学班次是针对学员的岗位需要和个人需求,在省直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州地厅级领导干部中采取自愿报名方式设置的专题培训班,通过短期培训,使参训学员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实践的教育培训。如今年4月举办的“领导干部人文素养与领导力的提升”、“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自主选学专题培训班,两个班计划为100人,报名人数达300余人。
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训相结合,日益完善教学布局一是狠抓理论武装。抓好理论教育,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课堂。近年来,我校对一个月时间以上的主体班次,第一教学单元均为理论教学,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设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导读”等原著辅导课程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理论专题课程。去年,我校黄湘燕教授“《资本论》的伟大生命力”获得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奖。二是加强党性教育。通过专题讲授、基地参观、党性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党性教育,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党性教育贯穿整个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三是强化能力锻炼。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对能力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的情况,在一个月以上的主体班次设置“能力建设与领导素质提升”教学单元,围绕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进行专题研讨和教学。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模拟式、体验式教学,让领导干部通过现场模拟与体验互动来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讲授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相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坚持和完善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形成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立体化培训方法体系。一是抓好讲授式教学。讲授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无论是理论教育、党性修养还是能力锻造都离不开课堂讲授。二是开展研究式教学。在两个月时间以上的主体班次设置“专题研究教学”模块,研究式教学以课题组为主要形式,根据研究内容由一个教研部门牵头成立专题研究教学组,组织学员用一周以上时间就一个问题展开研讨,要求有策划和方案、有新内容和形式、有成果和影响、有考核和总结。三是推广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能较好地提升学员运用理论破解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几年,我校通过抓好课程设置、培育名师、教材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案例式教学的开展。在案例专题安排中,注重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侧重于当前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色课题,如开设“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公推直选——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有效探索”、“兰德经验对中国政策咨询体制创新的借鉴意义”等专题。集中本校教师力量组织编写了一批案例式教学教材,如《领导干部案例培训》等。经过几年的实践,案例教学从法学、经济、行政管理等方向的课程推广到了党建、科社等领域,已初步建立起了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案例教学资源库,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案例式教学运行模式。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相结合,建设开放多元的教学场地近年来,我校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开展“走出党校察实情”活动,走进现场、深入基层,建立开放、立体、多元的教学场地。一是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是我校干部培训的主要场地,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的大部分教学环节都是在课堂完成的。二是积极开展现场教学。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学基地建设,在省内外建立了10多个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员深入教学基地开展异地教学和省内现场教学,体验全国和我省科学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加深学员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和把握。将教学基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教学案例,纳入教学培训内容,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大力推进体验教学。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推进“三进、三同、三个一”的体验式教学,开展为期一周的“驻村入户察民情”活动。
必修专题、选修专题、自选课题相结合,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专题 一是打造必修专题,让学员学该学的。党校在教育培训内容中必须强调理论武装、党性教育等必修专题的学习。在必修专题的设置上,我校由各个教研部门向教务处提出专题设置申请,教学督导组联合把关,通过集体备课、试讲等环节形成各个班次的必修课程,把每一堂必修课都打磨成一堂精品课。二是开设选修专题,让学员听想听的。我校规定每周星期三为主体班选修课专用时间,纳入教学计划管理范畴。根据班次特点和个人需求,由教研部门设计选修专题,专题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文科技素养等方面知识,力求学术性与知识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列出“菜单式”选修专题表,选修课成为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学专题。三是开展自选课题,让学员研究想研究的。2007年,我校专门印发了《关于在主体班学员中开展实际问题研究的通知》,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每年都列出几十个重点调研课题,要求学员把所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自选一个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出调研报告。每年都有几十篇调研报告在有关刊物上公开发表,部分调研报告进入了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视野。在省第十次党代会前开展的“三问”活动中,学员有3篇文章获建言三等奖,3篇文章获省领导批示,建立了一个能够满足学员多样化需求的教学专题体系。
本校教师、兼职教授、学员互教相结合,构建以兼补专的师资阵容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人为本、师为先”的队伍建设理念,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安排进修深造、上挂下派、下班、做访问学者、出国考察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压担子交任务等多种办法,加强教研人员的培养和锻炼,使之上课有讲台、实践有平台、施展才华有舞台。鼓励教研人员扎下来沉下去,努力培养一批能把理论问题说清楚、把现实问题讲透彻的学者型教师和讲授式学者。同时,坚持 “请进来”的用人理念,积极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切实发挥“以兼补专”的作用。2009年,我校选聘了43名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干部任兼职教授,2012年又聘任了36名兼职教授,都由兼省委党校校长的省委领导同志亲自颁发聘书。2009年以来,兼职教授每年到我校作外请报告30场次以上,包括不少省领导、市委书记、市长和专家学者。我们还充分利用主体班的智力资源,弥补教师的不足。不少学员领导经验丰富,不少同志还是某个方面的专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强。我们在每个主体班次教学中都安排有学员上讲台的环节,做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有效提升了培训效果。(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第二篇:创新服务模式 做强特色产业
创新服务模式 做强特色产业
2007年12月5日发布单位:宁夏自治区中宁县大红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我原是中国技术市场黄山科技培训中心的一名教员,2002年被中心派住西部地区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机制的感召下,经过双方选择后,我辞去原单位工作,成为宁夏中宁县首批科技特派员,主要在中宁万亩枸杞基地开展枸杞无公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并依托自治区科技110网络系统建设筹建了辐射全区的农资配送中心。
一、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激发了我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枸杞是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人工栽培历史长达600多年,被列入中国药典。中宁枸杞栽培面积13万亩,当地农民群众从枸杞中的收入占农业收入的70%。创业初期,我发现在枸杞种植上及病虫害防治上茨农“大水、大肥、大丰收”、“什么药最毒、什么药价廉”的传统施肥思想及模式根深帝固,种植又不能形成集约化,种植户及基地各自为政,分散经营,从而导致了枸杞农药残留高、品质差、市场销售不旺、经济效益不高。我决心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创业,发挥自己所学土壤专业和多年来在中国技术市场黄山科技培训中心开展技术培训和为农服务积累的实践经验,通过系列化技术示范、推广服务,改变当地茨农传统思想和种植模式,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经过近五年的创业活动,我没有辜负中宁科特办和茨农的期望,创业取得初步成效,为此我感到特别欣慰。
二、主要做法
一是科技项目推动创业
2003年创业初期,为解决中宁枸杞无公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我主要在枸杞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测报、农药配方、喷药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在服务过程中,既要对喷防设备不断改进,又要反复筛选效果好、残留低的无公害农药,创业资金严重不足。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项目带动机制,使我得到了各级科技部门的极大支持,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区、市、县科技项目3个,累计支持资金110万元,对我开展创业推动作用十分明显,成为个人创业过程中强有力的助推器。
二是科技与产业对接
2003年我注册了“中宁县大红枸杞科技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方面抓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抓科技培训。编印了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操作、药机械安全操作等技术规程,在田间办培训班。三是抓服务。组成统防统治专业服务队开展统一的技术服务。把“科技与行政、科技与市场、科技与农民”进行了有机结合,将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中宁县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实现了科技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的有效对接。
三是示范带动,发展订单农业
按照“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的思路,创业开始我在中宁万亩枸杞基地选择了200亩枸杞,进行示范,一方面示范应用枸杞统防统治技术,将过去每年喷药12-15次降到了8-10次,每亩可节约成本约113元。良好的示范效果,打消了茨农病虫害统防统治难的困惑,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认可,茨农传统的生产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还吸引了12家加工销售企业与我创业基地2000多户茨农签订了枸
杞购销订单,枸杞干果销售价格每公斤高于未参加统防统治的基地2元以上,有效地促进了枸杞无公害产品订单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示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偿为茨农化验土样,开方配肥,从而减少化肥用量20%左右,每亩可节约成本120元。
四是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牌
为了拓展农业技术服务领域,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形式,满足广大茨农对技术服务的需求。2006年自治区建立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体系,我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筹建了宁夏农业科技110技术咨询及农资快速配送中心,依托自治区农科院等各方面技术力量,在全区选择信誉好、热心服务“三农“的农资经销点、农业科技110服务站点、特派员创业点,采取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技物结合型科技服务站138个,通过农业科技110信息化网络系统,以我创办的法人公司为主体,负责对各站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提供技术、物资配送支持,实行“五统”,即“统一标识、统一培训、统一操作技术规程、统一配肥、统一配药”,以技术服务带动农资销售,以销售获得合理收入,以收入保证服务活力,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步伐。
三、主要成效
通过近五年创业,统防统治及测土配方配施肥等枸杞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7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0%以上,每亩增收、节支近700元,使茨农累计增收达1490万元,农民生产效益得到了提高,我个人通过创业也积累了近150万元的资产,同时带动了13家服务公司从事枸杞统防统治,形成了68个农民合作服务队,从而改变了茨旧传统的农业生产思想和模式,形成了枸杞统防统治等成熟的枸杞无公害生产技术模式,并在中宁县及全区枸杞生产中应用和推广,为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发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几点体会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通过政策保证、机制创新,为我们科技人员搭建了施展才华、发挥特长、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从而实现了农民增收、个人劳有所获、政府满意的“双赢”、“多赢”的良好局面。
一是创业行动是集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于一体的有效服务模式
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及中宁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为我们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我通过技术服务等相关创业活动取得了收入,得到了认可,为我今后安心走科技创业之路解除了后顾之忧,也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好的机制。
二是创业行动使科技人员更好体现人生价值
在担当科技特派员以前的十几年里,我主要从事科技培训工作,个人没有经济和技术的投入,工作没有风险和压力,也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没有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为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当中去。农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我创业的动力,在担当科技特派员后,我常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民群众当中了解需求。同时,通过创业服务我有投入,有收入,建立了创业基地,组建了服务公司,也就是说在新的地区安了 “家”,有“家”就能安心,有了“家”就能脚踏实地的创业和服务,个人技术潜能得到了发挥。三是科技特派员创业需要项目和资金支持
科技特派员在创业行动中有了创业的场所和项目只是创业的开端,完成创业项目必须有项目资金及其他信贷资金做后盾。几年来我积极争取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自治区等各级科技部门的创业项目,同时也获得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开辟的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基金贴息等金融服务,为我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四是利益共同体是创业行动的生命力
“双赢”是保证,科技特派员是农民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只有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会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是创业行动与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有机结合农业科技110服务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是科技工作的又一个创新,在自治区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牵头成立了宁夏农业科技110技术咨询及农资快速配送中心,为个人和其他科技特派员拓展创业渠道,初步形成“上下互动、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创业局面。
总之,经过几年的创业,我付出了艰辛,也得到了回报,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次受到区、市、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与各级领导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创业是我的主业,为农民群众服务是我的根本宗旨。今后我决心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创业道路上加倍努力,开拓创新,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教学模式与探索
教学模式与探索
——理想课堂与课堂理想境界之五
傅东缨
时下,追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理想课堂已成为全体教师同仁追求的高点。在诸种践行的举措中,教学模式的变革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面临的课题。许多名优特学校,许多名师都致力于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他们变革课堂,关注生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革新模式,解放自我,为教师职业幸福铺路。
新旧世纪之交,进入全面探索期的中国教育出现了几百种教育(教学)理念大展示的情势,很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味道。
然而,理念和行为之间,需搭就如桥似梯一类的精神链条来连通。它将理念化解成行动纲领,为践行运筹出操作举措,从而,使理念有了着陆点,让行动进入程控化。这种承知接行的精神链条即为模式,在建构模式中寻找高效低耗的教育发展之路。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正如教育家乔伊斯所说:‚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不缺渡船人。各地的教改实践证明,哪里有名家高师探索出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哪里的教学就上了档次,显现了高格高效,取得了高质量、大面积丰收的重大突破。
下面,就二三十年我国一些名校创造的教学模式简述如下: 江苏省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校长蔡林森就开始探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他带领全校师生在跌入低谷的学校里率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他们建立起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为导向,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致使学校教育迅速地摆脱窘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教学模式主要有6个环节:(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8分钟);(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洋思中学教学模式体现了三个核心要点: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当堂训练完成作业;让学生自学和当堂训练制度化。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
继洋思中学之后,杜郎口中学又旋风般的来了个‚三三六‛教学模式大突进。前一个‚三‛为其模式的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后一个‚三‛为自学的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指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展示指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指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和总结,对预测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验。‚六‛指展示模块的六大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而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一体,则构成了杜郎口中学自学学习模式的主体。湖北省宜昌一中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
其主要环节是:一为情境导入,即以多媒体画面、音响、实物、实验等手段引学生入情入境入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与探索兴趣;二为过程探索,即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实验和自由讨论等途径,探究课题的起因、过程、意义和真谛,以求领悟与发现;三为整体建构,即在建构课堂知识体系后再建构态度、情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结构。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师生入境入情,求真求理,增知增智。
四川东辰国际学校的教学模式:三环四步导学教学。
‚三环‛指‚自学→展示→提升‛层次递进的三个学习环节。‚四步‛指课堂 ‚学、交、导、练‛的四步流程。‚三环‛的‚自学‛指实现A级学习目标,感知理解、初步掌握,知识建构;‚展示‛指实现B级学习目标,对话、活学、迁移、应用、练习;‚提升‛指实现C级学习目标,拓展延伸、夯实记忆,综合应用。‚四步‛的学,指学生预习、自学教材,完成学案,再按展示案完成做题;交,指同桌、组内、班上的生生互动交流;导,指老师引而不发的点拨,画龙点睛的精讲,纠偏矫正的引领,方法规律的提升;练,消化记忆,预习训练,达标检测,清理过关。
河南濮阳市还发明了四步探究教学模式。其四步环节是:(1)阅读质疑,自主探究(2)多元互动,合作探究(3)训练检测,目标探究(4)迁移应用,拓展探究。这四步探究教学法源于广大教师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根植于濮阳市广大教师的课堂,是濮阳市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近十年新课改成果的提升,是源于课程回归课堂的成功经验。
上述所举的教学模式无疑取得了极佳的成果,受到了国之教坛广泛的重视,得到了广大教育同仁热烈的反响。可以说,由于弄潮儿的先我着鞭,教学模式的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像农民收获斑斓的秋色,总要总结春种秋收的经验,这里的教学模式何以成为了精粹的科学的模式呢?原来,贯穿模式之中的是科学的教学规律。
如果说,模式像运动的肢体所显现出来的标准样式,那么,规律则是模式的神经中枢构建起‚肢体‛的内在联系。大自然有四季更迭的变化规律,潮起潮落、月盈月亏、花开花谢——世间万物也各有其内在规律,人的成长有从少小到老大的成长规律,课堂教学模式也贯穿了一种科学的教学规律。
这里的教学规律主要包括哪些呢?笔者经反复思考,提出如下六大核心规律:
其一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认知又浅入深,由低向高,由少到多,这就要求教学一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师的想当然出发。
其二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提升规律。中国的情境教育家李吉林告诉我们,打造形真、情切、意远、理深的教学情景,能够加强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发展想象力,激活他们的思维力,迅速地提高认识力。因此,课堂上创设情境,极有利于提高效率。
其三是事物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内因规律。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著名教育家段力佩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就说过:‚教学的侧重点摆在‘学’字上‛。这就是说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不能成为教与学的主宰,只有把课堂的时空主要地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人,主动地、生动地、活泼地学习才能造就出一个个睿智的大脑。
其四是学生的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使学生在智力、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意志、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其五是因材施教的规律。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学生的精力、基础、兴趣、特长、能力、心理都是各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模式去教育不尽相同的学生,正如《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教育家杰斐逊所言,‚再没有比以前相同的态度去对待不相同的人更不平等的了。‛而我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倡导并践行过教育教学要‚因材施教‛,即因地、因时、因势、因事、因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表明,因材施教是搞好教育的总原则,是教书育人的一条制胜的总策略。
其六是少而精的教学规律。老子的《道德经》云:‚少则得,多则惑‛。这个真理用到课堂上,要求老师讲解和点拨要少而精,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如俗话说:少吃多得胃,多吃活受罪。只有老师讲的少而精了,才能给学生学习留下了必要的时空,让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去发现。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等学校课上实行了‚10+35‛即教师的讲,不超过十分钟,而把三十五分钟留给学生。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老师很热衷于‚单出头‛式的讲,往往把简单的讲得很复杂,把复杂的讲得很糊涂,直到学生完全生厌而止。
在对教学模式及其规律的探索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其一是寻找、发现、打造教学模式一定从实际出发,万万不可为模式而模式,更不得模式化,因为模式化只能使教学走向僵化。
其二要允许教学模式的百花齐放,即使一所学校主推某一种模式,也应该允许教师们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寻找和尝试,即使同一名教师也应该在上不同类型的课时采取不尽相同的教学模式。
其三经实验业已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不断地在多方吸纳之中,求得改进、修补、完善和提升,使模式处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发展变化之中扬长避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课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这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苏教版教材特点,尝试使用了比较教学法。
本地选用的苏教版教材,在文本的编排上采用主题单元编排法,对每一主题用两至三个板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主题的人文内涵,纵横联系较多。这就为我们进行比较教学提供了便利。
比较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这一特点,既可进行主题单元的横向比较,又可进行不同单元的纵向比较。授课时从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构思、技巧手法、语言风格等不同角度,有所侧重地把一篇或一个单元的课文与以前学过或接触过的文本进行对照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鉴赏,概括归纳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新旧文本的理解与对新旧知识的巩固,温故知新。也可由教材文本生发出去,联系古今中外内容、形式等方面与教材相关的文本素材,进行比较,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在学习必修五《直面人生》这一单元时,不妨联系《我与地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行相似主题的比较,使学生更能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与考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对死生大事的感慨、对人生长短的认识则可结合苏轼《赤壁赋》、曹操《短歌行》、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作主题情感的比较鉴赏,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如何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去探寻生存的意义与个体生命的价值。
学习辛弃疾名篇《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时,可针对其用典这一手法,联系《滕王阁序》《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进行比较,分析典故使用在抒情言志上的作用。这样既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典故的使用方法、诗词的表现技巧及作用,又可帮助学生及时回头巩固名篇名句。
讲到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可向前联系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回头联系冯延巳《鹊踏枝》“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读本五中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还可拓展到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么多芊芊芳草,从战国到现在都如别情愁绪绵绵不绝。这些纵横比较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了“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蕴,加深了对课本名句的印象与理解,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也可将同一文本进行多角度比较。如讲授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可与古典诗歌中诗人们的登高情结联系,比较其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王之涣《登鹳雀楼》等作品情理的异同;炼字艺术,“江涵秋影雁初飞”中“涵”字可与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的“护”字进行比较;写景角度的变化可与苏轼《后赤壁赋》“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教学法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教学中还可从文本的语言风格、水平高下等多个角度进行纵横联系、比较,以期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比较鉴赏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探究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提倡的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
实践证明,比较教学法的使用对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
第五篇:车削加工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车削加工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习数控车床加工技术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车床的基本操作,能够将理论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那么,如何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是一个值得车工实习指导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对车工实习缺乏主动性、不感兴趣等现状,并结合自己多年车工实习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车削加工技术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车削加工技术;兴趣;教学模式
车工实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想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规律加以引导,使学生肯动脑,肯动手,肯学习,肯钻研,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车工技能的意义所在。一体化教学,就是整合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将理论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重新整理融合,从而保证整体教学目标的一一实现。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重组。
车工实习的作用
学习车工技能对机械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为学习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体现:①培养学生对机床型号、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及切削参数的选择能力;②培养学生对工量具的使用方法、读数原理及日常的维护能力;③培养学生对机床的使用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④培养学生对工件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的能力;⑤培养学生养成实习结束后,整齐摆放工量具,擦拭机床、清扫地面等良好的卫生习惯;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以及节约资源、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进行,理论课在教室里完成,实训课在车间完成。理论课注重大脑的理解和记忆,实训课学生认真看教师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强化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或纠正理论课上的不正确理解。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但实际上是,专业理论知识要讲完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实践环节。这样很多理论知识有被学生遗忘的现象,使得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实践不能很好地印证理论知识,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轨,也就形不成理论―实践―理论的知识链。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对实践没有感性认识,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师教起来费劲,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结合起来,让理论实时指导实践,实践实时验证理论,例如:学习“刃磨车刀”这一课题时,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车刀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车刀的材料、组成、几何角度及刃磨后须达到的要求等。然后由实训教师示范,学生观模。学生再动手练习。刃磨后让学生写出操作过程中的感受,总结遇到的问题,教师收集后再一一讲解,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形成一条完美的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知识链条。营造探究式学习的平台
对高年级的中职学生而言,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出现了明显的层次之分。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配合学生设计一些感兴趣的情景车削任务。例如,接到某企业螺纹轴零件加工任务,因为长期使用,磨损严重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更换,由企业提供图纸及毛坯,要求我方严格按照零件图纸技术要求加工,20天内完成100件的加工任务。产品首件加工完成后由企业技术人员来我校进行精度检验,质量合格后将投入大量生产。学生接受任务后分组进行任务工作计划制定,工艺文件编写,零件加工,零件检查及质量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去完成每一步的工作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及向实训教师咨询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最后写出工作总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锻炼与人沟通、团队合作技能。
提高学生学习车工技术的兴趣
4.1 通过第一堂课,引发学习兴趣
车工实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心理出发、从简单出发,通过第一堂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包括:①教师要给学生彼此信任的感觉,起到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比如:教师要以身作则,穿戴好工作服进入实习车间,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专业的、严谨的教师,有足够的能力教好这门课。②详细介绍车工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对学生专业的选择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把理想目标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③简单介绍车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的求知兴趣。
4.2 通过课堂讨论,启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打下伏笔,通过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根据图纸安排加工工艺的课题。首先,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自己制定工艺方案。然后,教师对各组制定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评定,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对工艺方案加以修改。最后,按照修改后的工艺方案,完成工件的加工。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不但启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掌握了车工技能。
4.3 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掌握了技能后,内心渴望得到学校、教师、家长的肯定。学校要定期举办一些以技能比赛、操作表演、作品展示为一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的技能得以发挥、得以表现。既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又提高了学生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对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大力表扬,鼓励、宣传。对未获奖的学生,也给予肯定,鼓励其加倍努力,争取下次获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推动了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浓厚的技能学习氛围,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结论
总之,车工实习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培养技能为目标,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后,让学生自己接受任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