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你的听力》作文教案

时间:2019-05-13 03:1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考你的听力》作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考你的听力》作文教案》。

第一篇:《考考你的听力》作文教案

《考考你的听力》

秀城教育集团

周燕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内心的感受体验,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进行描写。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五官并用的观察习惯和能力,而且要引导他们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作可能性的分析。

3、通过游戏,触发学生感受,体验快乐,联系生活和作文,使之成为儿童成长的丰饶沃土。教学准备:

两个信封、一张百元大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送词语:

神神秘秘、全神贯注、无精打采、全然不顾、不能自控、惊心动魄、目不转睛、无奇不有、恍然大悟 大声念叨、手舞足蹈,大呼小叫、唉声叹气 信心十足、跌落谷底、彻底绝望、后悔莫及

2、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没有仔细的观察,文章就不可能写得具体和深入,也不能形象和感人。但是要观察得科学,就得依靠你手下的“五员大将”,知道是哪“五员大将”吗?眼睛、耳朵、手、鼻子、还有舌头。

一、激趣导入

1、拆字游戏:师在黑板上板书“聪”,看看这个字,把它拆成几个部件,想一想它的意思。眼、耳、口、心并用,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2、师:耳朵旁占了“聪”字的一半,看来“聆听”真的很重要。“聆听”的意思就是“倾听”,也就是要“耳听八方”。科学研究证明耳朵所收集到的信息比眼睛要多得多,因此耳朵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但有时,人们往往会有“听而不闻”的缺点。“听而不闻”是个成语,意思是指,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3、师: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考考大家的“听力”。教师取出两个不同的信封,一只大而漂亮,另一只小而普通,同时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并煞有介事地宣布:“谁能连续三次猜对钱在哪里,并能说出理由,这一张百元大钞就奖励给谁!”

4、用一个词形容自己此时的感受,写在稿纸上。

5、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心情和想法。

二、开始游戏,直击“体验”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1)教师放钱的时候,为公平起见,所有学生向后转过身子,只能用耳朵“聆听”,等老师宣布开始后方可转过身子。

(2)本次游戏分三轮进行,不管是否猜对都必须继续参加游戏,不可中场退出,但只有三次都猜对的同学才可以得到100元的奖励。

2、第一次游戏

(1)学生向后转,教师往信封里放钱,发出“悉悉嗦嗦”的声音。

(2)教师宣布:可以转过身子来了,第一轮竞猜开始。让学生仔细观察信封,并反复追问:“钱在哪个信封里?”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心里感受和做出的判断。特别引导学生发现大家不同的、有趣的观察方法。

(4)请学生上台揭露“谜底”。

(5)第一次片段练笔:写下自己在第一轮竞猜时的感受、心情。(6)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点评,教师随机评点。

3、第二次游戏:现在可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猜对的同学离奖励又近了一步,得再接再厉,猜错的同学也别灰心丧气,继续迎接挑战,看看自己会不会在下一次猜对。(1)游戏过程与第一次相同。

(2)在揭露“谜底”后,教师采访几位两次都猜对的同学,引导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4、第三次游戏

(1)这一回教师避开大家的视线,不再将钱放在信封里,而是放在其它地方,学生等待的时间更长。师:别急,别急,这最后一次了,总该让我好好想想把钱放哪儿。

(2)最后一轮竞猜开始,教师反复追问:钱在哪里?让学生做出选择。(许多学生都会形成思维定势,仍然以为问的是“100元在哪个信封里?”也有学生会放弃选择,保留意见。)(3)让猜钱在信封里的学生上来揭露谜底,一个信封是空的。这时,猜另一个信封的同学必然狂喜,教师请一位同学上来进行采访,引导其余学生观察他的表情、动作,猜猜他心里在想些什么?(4)请这位同学解开另一个信封,也是空的。停顿数秒,再次采访这位同学,引导大家观察他表情的前后变化。

(5)这时候,如有学生前两次都未作选择,则请他说明理由,并做出猜测。理由必须是听到老师的“问话”与前两次不同。如果没有学生不作选择,则教师在两张信封都拆开后,再次反复追问:钱在哪里呀?让学生顿悟,问话与前两次的不同。(6)第二次片段练笔:把第三次竞猜的最精彩部分写下来,特别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写,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悟。(7)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评改。

5、为习作加个题目

师:课上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那就为自己的这篇习作加个题目吧,表达自己最深的感触。

三、总结、提升

1、课后整理一下自己课堂上所写的两个片段,把观察到的,体验到达情况写下来,再加上头、尾,注意过渡,那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了。

2、看来,只有“耳闻目睹”才能“耳聪目明”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会让我们与很多的机会失之交臂。真正的“聆听”除了是听到声音,还要能听懂真正的含义,要有正确的听的态度。今天虽然没有同学拿到那金光闪闪的百元大钞,但大家得到的可是那一百元所买不到的“金玉良言”哪!

3、课后还推荐同学们阅读一篇短文:《好的聆听态度,才能听到真言》,相信你们同样可以写出一篇很有意思的读后感。

附短文:

《好的聆听态度,才能听到真言》

造化者赋予耳朵的功能,意在作为言语的过滤器、知识的漏斗。耳朵内部的构造错综复杂、迂回曲折,过旋环叠如同贝壳,高栏短墙又如堡垒,而这些是建造来利于节选语言、净化思想,以及让我们有时间辨真去伪。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该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一听完这童言童语,现场的观众哄堂大笑。林克莱特注视着这孩子,心里也想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孩子突然流下了眼泪。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当你在听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明白了吗?你明白吗?如果不明白,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听话不要听一半便断章取义,也不要把自己的立场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语上头。耳朵是一个被动的工具,所以听是被动的行为,但是积极的聆听态度会使整个活动变得主动。一个好的聆听行为,会让对方也专注于他自己所说出的内容,更会引导出真实的话语,如果你一开始就已经排拒不听,已经下判决,耳朵内只剩下噪音,你也听不见任何真诚了。

秀城教育集团 胡晨

提及作文,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怕”。教师怕教,学生怕写,教师怕批改。而在今天的课堂上,一个游戏轻易地扭转了局面:选材指导不必再费口舌,因为学生可以信手拈来;立意指导无须画蛇添足,因为学生已经有所感悟;表达指导无需喋喋不休,因为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作文课上再也不需要搜索枯肠,挖空心思,老师只是鼓励你多写点,写细点,如此而已。这有什么可怕的呢?

一、尽兴游戏

《快乐大作文》的作者李白坚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年轻的父母在教孩子走路的时候,往往会把一件有趣的玩具放在孩子的前方,孩子看到了心爱的玩具,脑子只是想着要拿到那个玩具,脚下不知不觉地就迈开了他来到人间独立行走的第一步。作为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什么是可以在作文中吸引孩子迈步的玩具呢?那就是游戏。

游戏要吸引学生。今天周老师上课的时候,选用了一个“听而不闻”的游戏,简单的规则,诱人的百元大钞,学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只需要连续三次猜对钱在哪里,说出理由,这一张百元大钞就奖励给谁!”一听到这句话,学生的心沸腾起来,教师立即抓住契机,让学生用一词一句说说此刻心中的感受,所以我们听到了学生生动的想法:“不可思议,一百块钱不是个小数目,不会送给我们。”“激动,因为我觉得我有可能拿到这一百块钱。”在这样激动的气氛中,作文教学也轻轻松松地开始了。

二、精心指导

游戏作文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生活的情境,让大家共同面对同一个活动的全过程,并且每个人又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描述者和评价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需要把游戏过程、令人兴奋的情景以及切身体会有条理地说出来、写下来,这就是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这有点像美术课写生:大家对一个共同的物体进行描画,描画的角度和重点可以各有不同,在像与不像之间融入各自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

周老师这堂课中,对游戏的写作有侧重点地渗透了指导。在课前,精心准备了一份词语大礼包,“神神秘秘、全神贯注、无精打采、全然不顾、不能自控、惊心动魄、目不转睛、无奇不有、恍然大悟”“大声念叨、手舞足蹈、大呼小叫、唉声叹气”“信心十足、跌落谷地、彻底绝望、后悔莫及”当学生写作时,这些词语立即跳入脑海,为学生准确表达起了巧妙、无痕的铺垫作用。第一次游戏后,侧重指导个体的感受,包括听到的声音、内心的猜测等。第二轮游戏是三次游戏中用时最少的,老师未作指导,其实也在告诉学生写作的时候要有详有略。第三轮游戏是指导的重点,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提炼游戏的意义,而且在指导写作时侧重让学生描绘周围同学的表现。

师:“请把视线聚焦到讲台前猜红色信封的同学,你有没有看到他们的表现?” 生1:**同学的手像老虎钳一样高举着。生2:**同学高喊着“没有!没有!” 师:注意到他们的脸色了吗? 生:**同学脸红扑扑的。

(揭晓谜底后,教师继续指导学生关注讲台上几个同学的神情。)师: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脸有什么变化?

生:刚做游戏的时候,**同学的脸白白的,后来越来越红,最后发现自己猜错了,脸色是土黄的。

三、开心作文

以前曾经听到这样的游戏作文课,老师安排学生做游戏,游戏过程中学生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可游戏一结束当学生听到要写作文了,课堂的气氛便立即沉闷起来,与做游戏时的感受截然相反。而这一堂作文课巧妙地将训练分散在游戏过程中,安排了两次片段描写。第一轮游戏过后,教师安排第一次片段练习:写下自己在第一轮竞猜时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心情,提示学生从“第一轮游戏开始了”入笔。第三轮游戏过后,进行第二次片段练笔:把第三次竞猜的最精彩部分写下来,特别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写,写写自己的感悟。学生兴趣盎然地参加了游戏,刚才经历过的一切,新鲜生动地回荡在脑海中,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指点,循循善诱,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创作欲望,使学生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四、即兴评改

过去,作文评改由教师一人独揽,“一语定乾坤”,而这堂课上,周老师将评改的任务交还给了学生,当有学生朗读片段的时候,周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哪些词句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描摹得真实细腻。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注意对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不管是一个句子,还是一个词语,只要写得准确、生动,就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其实,作文评改本身就含有两个步骤,就是“评”和“改”。教师具有一双慧眼,在万绿丛中,发现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并能及时地鼓励表扬,打磨修炼,方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稳步提高。在评改作文时潜心发现学生作品中的优点,哪怕是极少的一点,也及时予以鼓励,一定能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个高明的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常常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一样,不放弃对每一个细节的琢磨与修改。当发现学生作文中、发言时用词不当时,周老师及时指导学生换用合适的词语。

对于游戏作文模式,有人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我们每次上作文课都做一个游戏,然后让学生记叙 这个游戏过程,一旦不做游戏,一旦让孩子们记叙平时的生活,孩子们不是不会作文了吗?

再回到前面举过的那个例子:当孩子们经过一定的训练,已经学会走路以后,你还需要在他的面前放一个吸引他的玩具吗?同样的道理,当孩子们已经学会了用文字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就是说写作文已经入门以后,还用得着担心他不能够用文字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见所闻吗?

用生活的色彩装扮作文,用生活的情感营养作文,像这样“先生活后作文”的游戏作文模式,使学生越来越喜爱作文课堂,越来越喜爱作文。

第二篇:游戏作文教学设计《考考你的听力》

游戏作文教学设计《考考你的听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内心的感受体验,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进行描写。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五官并用的观察习惯和能力,而且要引导他们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作可能性的分析。

3、通过游戏,触发学生感受,体验快乐,联系生活和作文,使之成为儿童成长的丰饶沃土。

教学准备:两个信封、一张百元大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送词语:

神神秘秘、全神贯注、无精打采、全然不顾、不能自控、惊心动魄、目不转睛、无奇不有、恍然大悟

大声念叨、手舞足蹈,大呼小叫、唉声叹气

信心十足、跌落谷底、彻底绝望、后悔莫及

2、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没有仔细的观察,文章就不可能写得具体和深入,也不能形象和感人。但是要观察得科学,就得依靠你手下的“五员大将”,知道是哪“五员大将”吗?眼睛、耳朵、手、鼻子、还有舌头。

一、激趣导入

1、拆字游戏:师在黑板上板书“聪”,看看这个字,把它拆成几个部件,想一想它的意思。眼、耳、口、心并用,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2、师:耳朵旁占了“聪”字的一半,看来“聆听”真的很重要。“聆听”的意思就是“倾听”,也就是要“耳听八方”。科学研究证明耳朵所收集到的信息比眼睛要多得多,因此耳朵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但有时,人们往往会有“听而不闻”的缺点。“听而不闻”是个成语,意思是指,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3、师: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考考大家的“听力”。教师取出两个不同的信封,一只大而漂亮,另一只小而普通,同时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并煞有介事地宣布:“谁能连续三次猜对钱在哪里,并能说出理由,这一张百元大钞就奖励给谁!”

4、用一个词形容自己此时的感受,写在稿纸上。

5、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心情和想法。

二、开始游戏,直击“体验”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1)

教师放钱的时候,为公平起见,所有学生向后转过身子,只能用耳朵“聆听”,等老师宣布开始后方可转过身子。

(2)

本次游戏分三轮进行,不管是否猜对都必须继续参加游戏,不可中场退出,但只有三次都猜对的同学才可以得到100元的奖励。

2、第一次游戏

(1)

学生向后转,教师往信封里放钱,发出“悉悉嗦嗦”的声音。(2)

教师宣布:可以转过身子来了,第一轮竞猜开始。让学生仔细观察信封,并反复追问:“钱在哪个信封里?”

(3)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心里感受和做出的判断。特别引导学生 发现大家不同的、有趣的观察方法。

(4)

请学生上台揭露“谜底”。

(5)

第一次片段练笔:写下自己在第一轮竞猜时的感受、心情。(6)

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点评,教师随机评点。

3、第二次游戏:现在可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猜对的同学离奖励又近了一步,得再接再厉,猜错的同学也别灰心丧气,继续迎接挑战,看看自己会不会在下一次猜对。

(1)

游戏过程与第一次相同。

(2)

在揭露“谜底”后,教师采访几位两次都猜对的同学,引导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4、第三次游戏

(1)

这一回教师避开大家的视线,不再将钱放在信封里,而是放在其它地方,学生等待的时间更长。师:别急,别急,这最后一次了,总该让我好好想想把钱放哪儿。

(2)

最后一轮竞猜开始,教师反复追问:钱在哪里?让学生做出选择。(许多学生都会形成思维定势,仍然以为问的是“100元在哪个信封里?”也有学生会放弃选择,保留意见。)

(3)

让猜钱在信封里的学生上来揭露谜底,一个信封是空的。这时,猜另一个信封的同学必然狂喜,教师请一位同学上来进行采访,引导其余学生观察他的表情、动作,猜猜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4)

请这位同学解开另一个信封,也是空的。停顿数秒,再次采访这位同学,引导大家观察他表情的前后变化。

(5)

这时候,如有学生前两次都未作选择,则请他说明理由,并做出猜测。理由必须是听到老师的“问话”与前两次不同。如果没有学生不作选择,则教师在两张信封都拆开后,再次反复追问:钱在哪里呀?让学生顿悟,问话与前两次的不同。

(6)

第二次片段练笔:把第三次竞猜的最精彩部分写下来,特别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写,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悟。

(7)

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评改。

5、为习作加个题目 师:课上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那就为自己的这篇习作加个题目吧,表达自己最深的感触。

三。、总结、提升

1、课后整理一下自己课堂上所写的两个片段,把观察到的,体验到达情况写下来,再加上头、尾,注意过渡,那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了。

2、看来,只有“耳闻目睹”才能“耳聪目明”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会让我们与很多的机会失之交臂。真正的“聆听”除了是听到声音,还要能听懂真正的含义,要有正确的听的态度。今天虽然没有同学拿到那金光闪闪的百元大钞,但大家得到的可是那一百元所买不到的“金玉良言”哪!

3、课后还推荐同学们阅读一篇短文:《好的聆听态度,才能听到真言》,相信你们同样可以写出一篇很有意思的读后感。

附短文:

《好的聆听态度,才能听到真言》

造化者赋予耳朵的功能,意在作为言语的过滤器、知识的漏斗。耳朵内部的 构造错综复杂、迂回曲折,过旋环叠如同贝壳,高栏短墙又如堡垒,而这些是建造来利于节选语言、净化思想,以及让我们有时间辨真去伪。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该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一听完这童言童语,现场的观众哄堂大笑。林克莱特注视着这孩子,心里也想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孩子突然流下了眼泪。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当你在听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明白了吗?你明白吗?如果不明白,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听话不要听一半便断章取义,也不要把自己的立场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语上头。耳朵是一个被动的工具,所以听是被动的行为,但是积极的聆听态度会使整个活动变得主动。一个好的聆听行为,会让对方也专注于他自己所说出的内容,更会引导出真实的话语,如果你一开始就已经排拒不听,已经下判决,耳朵内只剩下噪音,你也听不见任何真诚了。

第三篇:《考考你的听力》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设计《考考你的听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内心的感受体验,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进行描写。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五官并用的观察习惯和能力,而且要引导他们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作可能性的分析。

3、通过游戏,触发学生感受,体验快乐,联系生活和作文,使之成为儿童成长的丰饶沃土。教学准备:

两个信封、一张百元大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送词语:

神神秘秘、全神贯注、无精打采、全然不顾、不能自控、惊心动魄、目不转睛、无奇不有、恍然大悟

大声念叨、手舞足蹈,大呼小叫、唉声叹气 信心十足、跌落谷底、彻底绝望、后悔莫及

2、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没有仔细的观察,文章就不可能写得具体和深入,也不能形象和感人。但是要观察得科学,就得依靠你手下的“五员大将”,知道是哪“五员大将”吗?眼睛、耳朵、手、鼻子、还有舌头。

一、激趣导入

1、拆字游戏:师在黑板上板书“聪”,看看这个字,把它拆成几个部件,想一想它的意思。眼、耳、口、心并用,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2、师:耳朵旁占了“聪”字的一半,看来“聆听”真的很重要。“聆听”的意思就是“倾听”,也就是要“耳听八方”。科学研究证明耳朵所收集到的信息比眼睛要多得多,因此耳朵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但有时,人们往往会有“听而不闻”的缺点。“听而不闻”是个成语,意思是指,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3、师: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考考大家的“听力”。教师取出两个不同的信封,一只大而漂亮,另一只小而普通,同时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并煞有介事地宣布:“谁能连续三次猜对钱在哪里,并能说出理由,这一张百元大钞就奖励给谁!”

4、用一个词形容自己此时的感受,写在稿纸上。

5、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心情和想法。

二、开始游戏,直击“体验”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1)

教师放钱的时候,为公平起见,所有学生向后转过身子,只能用耳朵“聆听”,等老师宣布开始后方可转过身子。

(2)

本次游戏分三轮进行,不管是否猜对都必须继续参加游戏,不可中场退出,但只有三次都猜对的同学才可以得到100元的奖励。

2、第一次游戏

(1)

学生向后转,教师往信封里放钱,发出“悉悉嗦嗦”的声音。(2)

教师宣布:可以转过身子来了,第一轮竞猜开始。让学生仔细观察信封,并反复追问:“钱在哪个信封里?”

(3)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心里感受和做出的判断。特别引导学生发现大家不同的、有趣的观察方法。(4)

请学生上台揭露“谜底”。

(5)

第一次片段练笔:写下自己在第一轮竞猜时的感受、心情。(6)

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点评,教师随机评点。

3、第二次游戏:现在可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猜对的同学离奖励又近了一步,得再接再厉,猜错的同学也别灰心丧气,继续迎接挑战,看看自己会不会在下一次猜对。

(1)

游戏过程与第一次相同。

(2)

在揭露“谜底”后,教师采访几位两次都猜对的同学,引导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4、第三次游戏

(1)

这一回教师避开大家的视线,不再将钱放在信封里,而是放在其它地方,学生等待的时间更长。师:别急,别急,这最后一次了,总该让我好好想想把钱放哪儿。(2)

最后一轮竞猜开始,教师反复追问:钱在哪里?让学生做出选择。(许多学生都会形成思维定势,仍然以为问的是“100元在哪个信封里?”也有学生会放弃选择,保留意见。)

(3)

让猜钱在信封里的学生上来揭露谜底,一个信封是空的。这时,猜另一个信封的同学必然狂喜,教师请一位同学上来进行采访,引导其余学生观察他的表情、动作,猜猜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4)

请这位同学解开另一个信封,也是空的。停顿数秒,再次采访这位同学,引导大家观察他表情的前后变化。

(5)

这时候,如有学生前两次都未作选择,则请他说明理由,并做出猜测。理由必须是听到老师的“问话”与前两次不同。如果没有学生不作选择,则教师在两张信封都拆开后,再次反复追问:钱在哪里呀?让学生顿悟,问话与前两次的不同。

(6)

第二次片段练笔:把第三次竞猜的最精彩部分写下来,特别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写,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悟。(7)

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评改。

5、为习作加个题目

师:课上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那就为自己的这篇习作加个题目吧,表达自己最深的感触。

三、总结、提升

1、课后整理一下自己课堂上所写的两个片段,把观察到的,体验到达情况写下来,再加上头、尾,注意过渡,那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了。

2、看来,只有“耳闻目睹”才能“耳聪目明”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会让我们与很多的机会失之交臂。真正的“聆听”除了是听到声音,还要能听懂真正的含义,要有正确的听的态度。今天虽然没有同学拿到那金光闪闪的百元大钞,但大家得到的可是那一百元所买不到的“金玉良言”哪!

3、课后还推荐同学们阅读一篇短文:《好的聆听态度,才能听到真言》,相信你们同样可以写出一篇很有意思的读后感。附短文:

《好的聆听态度,才能听到真言》

造化者赋予耳朵的功能,意在作为言语的过滤器、知识的漏斗。耳朵内部的构造错综复杂、迂回曲折,过旋环叠如同贝壳,高栏短墙又如堡垒,而这些是建造来利于节选语言、净化思想,以及让我们有时间辨真去伪。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该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一听完这童言童语,现场的观众哄堂大笑。林克莱特注视着这孩子,心里也想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孩子突然流下了眼泪。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当你在听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明白了吗?你明白吗?如果不明白,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听话不要听一半便断章取义,也不要把自己的立场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语上头。耳朵是一个被动的工具,所以听是被动的行为,但是积极的聆听态度会使整个活动变得主动。一个好的聆听行为,会让对方也专注于他自己所说出的内容,更会引导出真实的话语,如果你一开始就已经排拒不听,已经下判决,耳朵内只剩下噪音,你也听不见任何真诚了。

第四篇:考考你的观察力教案

考考你的观察力

小学二年级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2、学会观察事物的其中两种方法:集中注意力;有顺序观察。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活动准备:小纸片、课件 活动过程: ★热身游戏

“下面我做一次演示实验,然后请一个同学上来跟着做。”说着,老师打开一个杯子,用手指蘸了一下里面的液体,然后用舌头舔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微笑,说:“真甜。”接着老师让一个小学生用手指蘸一下那液体,并用舌头舔。奇怪的是,这个小学生却作出了鬼脸,怎么是酸的呢? 1.课堂讨论。

(1)用手指蘸了同一杯液体,为什么老师说是甜的,而学生觉得酸? 学生思考之后,老师说:“刚才我说你们要注意观察,可是你们都没注意到我伸到杯里的是食指,而伸到嘴里的是中指。这杯液体是醋,当然是酸的。可见,你们观察得还不够仔细啊!”学生们听了,都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故意考我们的观察力的。(2)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在我们生活中为什么要注意观察呢?(PPT课件)

观察的意义:医生通过观察来判断收集病人的一些资料才能对症下药;地质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藏在地底下面的石油、煤炭等等矿藏;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关于月球等宇宙奥秘;同学们就要从小学会观察,只有会观察的人,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以后才能做科学家。

(4)PPT出示课题——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的观察力” 2.活动体验

(1)PPT出示两组数字,仔细观察,如果这两组是相同的,在你的小纸片上打“√”,如果两组不相同,请在纸片上打“×”,不能说话,出声音的小组会被扣分。

(2)在2分钟时间内,把数字表里的8、6、3用“√”划出来,划对一个记1分,看谁的得分最高。(见课件)

(3)统计成绩,总结观察经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4)找茬游戏。(课后反思:可能还是以每人一幅图的形式,以比赛的方法进行,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5)总结观察经验:观察的时候要有顺序,不要急噪要耐心。

3、活动探索:

观察的方法总结,PPT出示:(1)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2)要有顺序地观察,不能急噪要耐心仔细。

4、游戏再体验:

游戏名字:<<警察和小偷>>:(集中注意力+有顺序地进行判断)游戏规则:

大家(小偷)围成圆圈坐下,一人做警察站中间。小偷传宝石,并做各种假动作,让警察看不到宝石在谁手上。警察必须密切注视大家的动作。老师说开始后半分钟,警察要马上判断出宝石在哪里。如果正确,“小偷”被淘汰下场;如果错误,警察下岗,与小偷换位,游戏继续进行。

第五篇:听力教案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册 第十课 健身三人谈 教案

一、教学基本情况

1、教学对象:中级一班留学生

2、学生人数:20人左右

3、教学时间:2课时

4、授课人:李莉

二、课文处理

(一)处理生词

1、听录音单词

从小:从小孩子的时候开始

例如:麦克小时候不爱吃苹果,现在也不爱吃苹果。

→麦克从小不爱吃苹果。健身:使身体变得健康 健身房:健身的地方 健身操:健身的一种方法 步行:走路 意识:想法

被动: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喜欢的。相对的词是主动。发福:变胖

例如:麦克原来80斤,现在120斤。→麦克发福了。减肥:使身体变瘦 节食:吃很少的东西 以前吃三碗饭,现在吃一碗→我在节食。飞跃:很大的变化

例如:以前考试30分,这次100分→他的成绩有了飞跃。身材:身体的形状 匀称:不胖不瘦 调节:改变想法,使适合 例如:调节情绪、调节气氛 甚至:程度更高

例如:一件衣服1000元,2000元,甚至5000元,谁买呀? 承担:健身的地方,一个月1000块钱,贵吗?→承担不起。大大:变化快,程度高

例如:以前麦克考试20分,现在100分→成绩大大提高了 居民:住在这里的人 免费:不用花钱。

设施:健身房有跑步机、自行车、举重的杠铃→这些都叫健身设施

2、解释学生听不懂的生词。

健身、步行、发福、减肥、节食、飞跃、身材、匀称、免费

(二)听一遍课文,问下列问题:

1、三个人的健身方法一样吗?

2、丽丽试过哪些健身方法? 那些方法适合丽丽吗? 什么方法最适合她?

3、小敏为什么健身?

小敏试过哪些健身方法?

刚开始她喜欢跳健身操吗?后来呢?

4、男的认为健身俱乐部贵吗?

有没有免费的健身设施?

(三)逐段再听一遍录音,回答第一遍没没听清的问题。并问一些细节问题。

1、丽丽试过哪些健身方法?

她坚持下来了吗?为什么?

想步行上班,要提前多久起床?骑自行车呢?

2、小敏跳健身操以后,身材有什么变化?

她认为花钱跳健身操值得吗?

3、男的认为健身俱乐部的价格适合普通人吗?

男的认为健身俱乐部的价格多少才合适?

(四)回答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提问

(五)课文练习

1、判断正误

听一遍录音,然后找学生回答。没有问题的一带而过,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解答。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经过问问题和判断正误的讲解,学生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这一部分比较容易。学生如有错误,进行讲解。

三、补充练习

(一)听下面的句子,听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1、听录音,每两个问题间隔十秒。

2、找同学回答。正确的简单解释,涉及语法的或是学生做错的要重点讲解。例如:

没什么好说的;再…也不会…;就是…了点儿;值得;到不了/至少;用不着;又不是。

3、回答学生的提问

下载《考考你的听力》作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考你的听力》作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力教案

    Taking messages Pre-listening: 1. Show a picture of calling sb. and set up a situation: There is a phone for Miss Li, but she is not here. So you need to take a......

    听力教案

    听力教学教案 一、导入 Presentation: 听一听:找出下列单词的发音 A: cat bag rat sad apple B: set bed get wet red C: sit big pig zip his 让学生找出每组单......

    听力教案

    内容:Unit 1 《The new term》 目的:听大意 复述所听内容 T: Now class,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 dialogue you need to listen carefully ,because I need you to rep......

    听力教案

    Teaching Manuscript for Listening 英语听力教案 Zhou Dongni 周东妮 1 Unit One : Can I take a Message? ( I ) Teaching focus : The teaching focus of this unit is......

    听力-教案

    Unit 1 Lesson 2 Relaxing Teaching aims/objectives: To practice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To use strategies to predict answers before listening to a t......

    听力教案(精选5篇)

    教案 教学目的:让同学们了解伊拉克人才流失的原因,重点介绍Iraq's BRAIN DRAIN ,这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讲述伊拉克的人才流失情况和政府希望出国的学生能回来。 1 介绍视频背......

    高考听力教案

    高考听力解题技巧 Step I Lead-in i. Get to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i. Guide the students how to read questions and answers effecti......

    听力公开课教案

    英语听力公开课教案 科目:英语初级听力课题:Invitation 授课班级:12英语1班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2013-11-21 上课地点: 阶梯教室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听懂对话,能够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