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 申报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成果总结

时间:2019-05-13 03:0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春理工大学 申报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成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春理工大学 申报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成果总结》。

第一篇:长春理工大学 申报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成果总结

申报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成 果 总 结

成果名

(仿宋小三号字)(仿宋小三号字)

长春理工大学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2009年2月

格式要求:

1.一级标题:小3号字、仿宋、加粗;

2.二级标题:小4号字、仿宋、加粗、缩进二字符; 3.正文:小4号字、仿宋、首行缩进二字符;

4.页边距设置: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右:3.17厘米;

5.表格中字:小4号字、仿宋、居中; 6.行间距:1.25倍行距

3.17厘米,

第二篇:申报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总结材料

——申报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总结材料

构建教学竞赛平台

不断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实践

(2008年12月)广东工业大学

“构建教学竞赛平台,不断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实践”是学校工会会同教务处实施的服务学校中心,服务广大教师,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的有特色、有创新、有成效的教学成果。本成果以不断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为主线,以评选“十佳授课教师”、“十佳教案”、“十佳课件”为载体,构建教学竞赛平台,着力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水平,形成适应青年教师需要的评选激励机制,受到上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的肯定,受到广大青年教师的欢迎。本成果受到省教育工会的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省高校工会推广,多所高校或来我校观摩学习,或索取本成果VCD等资料。

一、构建新的教学竞赛平台,持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的背景

构建新的教学竞赛平台,持续不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我校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 化,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多,新走上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增加的新形势而用心打造的品牌活动。旨在激励青年教师用心教学,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近年,我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一直保持在教师总数的65%左右,总体上看,他们学历高,专业强,工作有热情,有朝气,有活力,是我校教学一线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但是,青年教师因为年轻,在修养、学问、教学经验等方面与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与做优做强广东工业大学,打造强势本科教育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为此,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工会会同教务处在学校第一届教学竞赛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竞赛平台,组织开展全校性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

二、教学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办人民满意的广东工业大学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强势本科教育这个中心,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表彰师德高尚,用心教学,授课效果好的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三、教学竞赛活动的做法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为本科教学竞赛。主要做法是:

(一)层层发动,广泛参与 教学竞赛是以工会工作和教学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从二级教学单位和学校两个层面来组织的。在学校工会、教务处、各教学单位部门工会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下,青年教师十分珍惜参赛的机会,广泛参与。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全部参加,累计有1300多人(次)参加教学竞赛,呈现了踊跃参赛的局面,达到了教学大练兵,从整体上促进学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

(二)科学设计,标准合理

教学竞赛内容涵盖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教学设计、教学技术、教学规范等方面,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的竞赛环节进行了科学设计,拟定了有导向作用的、科学的、合理的、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引导参赛教师自觉向标准看齐,用心教学,提高水平。

如在授课竞赛环节,重点考察课堂教学的效果,突出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等,评分标准(见附件一)。在演讲环节,要求参赛教师必须结合自己对教书育人的认识、做法、体会进行师德演讲,以达到促进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交流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竞赛目的。要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事例感人、普通话标准。评分标准见(附件二)。

课件竞赛执行的评分标准(见附件三),是经过与网络 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专家研究制定的,突出了多媒体课件特有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的考评。

教案竞赛执行的评分标准(见附件四),则突出了教学规范、教学规律的考评。

(三)严谨有序,分类进行

学校开展的第二、第三届教学竞赛,分别历时十个月和八个月,时间长,类别多,环节多,但是,做到了严谨有序,分类进行,保障了青年教师公平竞赛。

1.“十佳授课教师”的评选

“十佳授课教师”的评选通过开展授课竞赛来评选,实施了“三段两节”赛制。

第一阶段:预赛。由各个学院(部、中心)等教学单位,按校工会、教务处制定的竞赛规程组织青年教师预赛,选拔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复赛。参赛者按正常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各单位组织评委直接到参赛教师教学现场评分。

第二阶段:复赛。校工会、教务处对各教学单位推荐(1-2名)的选手进行资格审查,组织复赛。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教师进入复赛。在复赛阶段,由教务处、工会按工、理、文组织三个学科评委组直接到参赛教师上课的现场听课评分,每个参赛教师在不同的时间段必须接受评委不少于三次的听课评分。最后,评选出20位选手进入决赛。第三阶段:决赛。决赛集中进行。由授课比赛和演讲比赛两环节组成。授课比赛成绩占70%,演讲比赛成绩占30%。

授课比赛规定进入决赛的选手必须选取其主讲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设计和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比赛。

演讲比赛要求参赛教师围绕主题,自拟题目,选取自己在加强师德修养,实施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做法、体会及典型事例进行演讲。2005年演讲比赛的主题为“做人民满意的教师”;2007年演讲比赛的主题为“我心中的魅力教师”。这是配合师德教育而专门安排的一个内容。

最后,按授课比赛和演讲比赛综合得分排名,评出 “十佳授课教师”。

2.“十佳课件”的评选

参评课件必须是教务处教学任务书下达的所任其中一门课程的完整课件,是教师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设计,具有实现教学内容呈现,回答、指导和控制教学活动的程序以及存储有关教学资料等功能。各教学单位可推荐1—2门课程的课件参评。

3.“十佳教案”的评选

参评教案必须是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其中一门课程的完整教案,符合《广东工业大学课程教案编写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可推荐1—2名教师的教案参评。由学校组织专 家评委统一进行评分,(四)聘请专家,严格评审

组织好专家评审组是搞好竞赛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此,我们聘请了不同学科、德高望重的教授担任评委,如在复赛的环节中,聘请了学校的知名教授、督导团成员;在决赛的环节中,聘请了原校长钟韶教授,原副校长、现任校督导团团长、博士生导师黄慧民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邓淑华教授等一批资深教授。在演讲的环节中,还聘请了省教育工会詹必富主席亲临现场点评指导,他们公正、公平的评分,精彩的评述,使教学竞赛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果。1

(五)表彰奖励,激励先进

教学竞赛评选的“三十佳”由校长签发文件,给予表彰和奖励。学校对获奖教师在学校评优、评先及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每年工会组织的教师节活动,骨干教师健康营活动,暑期教师旅游活动,都特别邀请“十佳授课教师”参加。这些做法极大地增强了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自信心和成就感,对激发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教学水平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四、教学竞赛活动的成效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促进了全校教学大练兵,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上级和领导的肯定。省教育 工会詹必富主席亲临指导。张湘伟校长亲自为获奖教师颁奖,他高度评价教学竞赛活动,认为“十佳”教师的风采代表了学校青年教师的风采,明确指示要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作为一个品牌,坚持不断开展下去。教学竞赛评委,原广东工业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现学校教学督导团团长黄慧民教授也充分肯定了教学竞赛所取得的成效,认为参赛选手通过竞赛得到锻炼,得到提高,能进入决赛的老师讲课都很有水平。

教学竞赛的成果主要体现在:

1、为青年教师构建起很好的成长平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促进了各学院(部、中心)更加重视教学工作,特别是更加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的预赛阶段,有关学院(部、中心)认真策划和组织开展教学竞赛活动,积极组织示范教学,不少的学院领导亲自给青年教师比赛作点评。在决赛阶段,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经管学院等单位还专门为参加学校决赛的选手组织专场示范教学活动,全院教师参加,给参赛选手提意见建议,甚至帮助他们修改演讲稿。决赛阶段不同学科的选手同台竞技,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赛出了广工大教师应有的教学水平。工会、教务处、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将决赛阶段选手的比赛编辑制作成DVD和网络视频,提供给全校教师学习,深化了活动的效果。

2、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青年教师人数多、占我校专任教师的比例重。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我校本科教育水平的高低。竞赛活动全过程都紧密结合学校的日常教学实际来开展,评委大部分是学校的教学督导员,他们十分重视对参赛教师实际教学环节的考核,实际上对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督导作用。

通过组织广大青年教师竞赛、观摩、学习,培养了一批悉心倾教的优秀教师,也帮助一些青年教师改正了平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3、为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用心教学,打造强势本科教育做出了贡献。学校发文认可教学竞赛活动评选的“三十佳”。张湘伟校长代表学校表示,要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作为传统活动,坚持下去,对获奖老师在聘任、晋级、职称评定、评先时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通过教学竞赛评选出的“十佳授课教师”,为全校青年教师展示了新时期青年教师德才兼备的风范。工会、宣传部及时运用校报、校园网、《工会通讯》进行宣传报道,刊发“十佳”青年教师致全校青年教师的《倡议书》。通过他们号召和带动全校青年教师以青年人特有的正气、朝气、锐气,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学校做优做强,打造强势本科教育作贡献。

五、开展教学竞赛活动的经验体会

学校工会、教务处以教学竞赛为平台,为学校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培育优秀教师贡献了一份力量。在总结这项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中,我们有三点经验体会:

(1)学校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关键。教学竞赛活动一直是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进行的。张湘伟校长多次亲临工会、教务处指导工作,在颁奖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学校专门成立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校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刘大允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张焜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任副主任。各个学院(部、中心)等教学单位分别成立了教学竞赛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学副院长(副主任)任组长,部门工会主席任副组长。教学竞赛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得到了人事、宣传、团委、设备、总务、后勤产业集团、网络信息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单位和部门大力的支持。

(2)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仅是教学单位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工会责无旁贷的职责。当前,学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青年教师比重逐年增加,青年教师一工作就上一线教学,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受到社会家长学生普遍关注。面对学校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工会责无旁贷。多年 来,学校工会坚持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坚持为学校科学发展服务,为广大教职工全面发展服务,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做了大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工作。实践证明,工会会同教务处把群众性活动和教学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素质和教学水平,体现了工会工作的价值和水平。

(3)建立和完善评选激励机制,激发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既是质量工程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在广工大,青年教师占教师的多数,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上符合学校的发展的战略需要,体现了学校、工会对广大青年教师的关怀,是一项增强广工大凝聚力,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重要工作。广大青年教师投身高教战线,最大的愿望就是事业有成,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构建教学竞赛平台,实实在在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机会,搭建了舞台。

附件一: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授课比赛评分标准(1)悉心倾教,善于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15分);

(2)治学严谨,准备充分,信息量适当(15分);

(3)教学技术、教学手段运用合理,教学效果好(20 10 分);

(4)概念准确,讲解精炼,重点难点处理得当(15分);

(5)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有吸引力(10分);

(6)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规范(10分);

(7)授课有独特风格,有创新性(10分);

(8)节奏适当,时间掌握准确(5分)。

附件二: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教学竞赛演讲比赛评分标准(1)主题突出,观点鲜明(15分);

(2)内容生动真实,事例感人(20分);

(3)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语言流畅(15分);

(4)感情充沛,有感染力、吸引力(15分);

(5)准备充分,内容熟练(10分);

(6)仪表整洁,举止得体(10分);

(7)体态语运用恰当自如(10分);

(8)节奏适当,时间掌握准确(5分)。

附件三: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件竞赛评分标准 1.教育性:教学过程紧扣大纲、策略、技术多样、实现教书育人目的(30分);

2.知识性:信息量充实、结构合理、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有吸引力(20分);

3.科学性:逻辑性强、概念准确、重点、难点突出(20分);

4.技术性:具有通用性和适用性、合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互动性、功能完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0分);

5.艺术性:界面友好、美观、生动、有独特风格及有创新性(10分)。

附件四: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案竞赛评分标准 1.教学内容能反映该学科的最新知识和发展动向,并有相关背景知识介绍(20分);

2.观点概念正确、内容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即:目标或要求、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组织及时间分配、手段与方法、参考资料、习题、作业、思考题布臵、小结等)(30分);

3.思路清晰,条理性强,重点突出,难点深入浅出,分析透彻,逻辑性强(20分);

4.突出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和提高(注重教书育人等)(15分);

5.联系实际,积极启发、引导,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富有特色(15分)。

第三篇: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成果简介

特等奖 首都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 草业科学学科设计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一等奖 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北京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 2 基于网络环境的临床医学自主学习体系及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及教学体系改革 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5 坚持改革创新,创建高水平国家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 我国高等教育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及实践 7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8 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9 产学研相互促进建设大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0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创设合作共同体,构建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 12 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本科专业的创建与实践 13 构建中华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南开大学近代化学教材系列(教材)当代大学生母语教育的理念创新、资源建设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16 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17 中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构建运动心理学实践教学平台为途径增强体育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9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化工类多元化和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基于生产过程开发全玻璃化工仿真实训教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22 紧密结合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构建与实施“做中学”高职课程体系 23 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24 “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及教材建设 25 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 深入开展多模式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开放远程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上海电视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28 基于基础物理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形成、实践和发展 29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立体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做、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 31 物理实验课程“多重交互”教学新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32 信息学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互动合作,培养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34 系统改革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化工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多学科融合,国际化拓展——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创建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37 搭建教学育人就业“三位合一”开放平台,培养高技能机电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38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39 深化国际法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律人才 40 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41 依托区域优势,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2 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改革与实践 43 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 44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培育的研究与实践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教学科研互动,探索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46 网络环境下以学习策略训练为特征的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47 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整体建构电气工程教育体系,培养轨道交通一流人才 49 以“质量工程”为航标,构筑我国领先水平的机械基础教育教学平台 50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3343”开发理论与实践 51 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建及规范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西部教学团队,深化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积极服务基础教育 54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当代高校的构建与实践

课程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动画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6 面向西部,实施全程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四环相扣”教学模式改革 57 培植“名师、名课、名实验室”,建设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研究基地 58 以队伍建设为纲,教学科研相长,创建一流系列热工精品课程 59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与实践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建设特色鲜明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 61 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62 医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63 系统建模与仿真及其军事应用(系列教材)

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加强二炮新型指挥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篇:长春理工大学 省级教学成果奖填报材料说明及要求(写写帮推荐)

省级教学成果奖填报材料说明及要求

一、填报材料要求

(一)《第七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样表见附件1,填报说明见附件2),纸质材料双面打印,一式一份,用长尾夹夹好,不需装订;

(二)《教学成果科学总结》(以下简称《科学总结》,样表见附件3),纸质材料双面打印,一式一份,用长尾夹夹好,不需装订;

(三)《第七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简况表》(一下简称《简况表》,样表见附件4),只需报送电子文档;

(四)《佐证材料》(见附件5),双面复印,一式二份,不需装订;

(五)所有推荐材料不退,请自行留底。

二、电子文档要求

需要提交的电子文档包括《推荐书》、《科学总结》、《简况表》、《佐证材料》的封面与书脊,分别以“1推荐书”、“2科学总结”、“3简况表”、“4佐证材料”命名。请将此四个电子文档放在一个文件夹中,并以该成果名称命名。

三、时间安排

2013年5月24日(星期五)上午10:00前,将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报送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联系人:单欣

联系电话:85582385

信箱:jyk@cust.edu.cn

第五篇:申报教学成果奖总结材料

2005年《大力推进SRTP和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改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新的浙江大学组建后,根据学校创建“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我们积极探索本科教学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和国际化的新路子,着力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在实践教育方面,提出了以培养和发展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以开展学生科研训练和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建立科学、规范、高效、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通过近六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更新了思想观念,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进、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活动,都看作是课程;改革了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分级立项、管理制度,配套激励政策和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使我校大学生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全面开展,受益面越来越广,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效显著。从1998年学校组织第一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活动,156人参加,发展到2004年第七期全部23个学院参加,校院二级立项1425项,投入经费100万,参加学生人数已占同届55%以上;近六年来不完全统计,共有2743个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参赛总人数达8656余人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训人数达18201余人次,获国际和全国以上等级奖共计121项。不仅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初步形成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鲜明特色,构成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主要内容

(一)建立校院二级组织机构,探索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条例

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学校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在主管教学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教务部成立了实践教育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有关政策、管理条例、组织实施。各学院也成立相应SRTP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和不断的完善,已基本建立了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

SRTP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教务部制定有关政策、工作程序、检查评估、编写SRTP指南和研究成果汇编;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科主要负责项目评审和具体组织实施SRTP;学园主要负责新校区SRTP项目宣传、发动和申报。2.以项目形式管理,提高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实效

将SRTP和学科竞赛活动以教改项目的形式予以立项和管理,并实行学校总立项和学院分级立项制度,责职明确、管理规范,探索了一条高效的实践教改项目管理新途径,有效的提高了学院的积极性和活动实效。扩大了学生自主立项比例,2003年达到76%,教师立项的比例从2000年的51%降为2003年的24%,体现学校“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育理念。

3.设立第二课堂学分,将SRTP和学科竞赛活动纳入培养计划

我们从2002级开始实行《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完成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学分外,还须获得第二课堂4学分后方能毕业,把它正式纳入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应根据学校提供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在课余时间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实践活动项目,以获取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4.社会捐助,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组织管理能力

我们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各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浙江舜宇、杭萧钢构、波导公司、华隆科技等企业集团捐助经费开展校、省二级学科竞赛,并组队参加国际竞赛,双方互惠互利。

我们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机会,让学生骨干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如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由学生自主开发创建ACM网站,自主出题,自主维护、管理,自主解决发现的问题等,网站已向全球开通,在全球同类网站中,题库量位居第1,访问量第2,全世界大学生都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在线竞赛、做题和交流。从2002年3月起至今已超过60万人次,公开提供练习题目1100多题,提供面向全球公开在线竞赛28次,以及每年数十场内部训练比赛,拥有来自全世界各国在线注册用户16000多人,在线提交超过85万次,使全世界更多的大学生都能在网站上做在线竞赛、训练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

5.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研究,提高管理水平

不断的探索实践,促进了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更新,探索了研究型大学实践教育教学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加强实践教育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绩效。据统计,主要完成人在国家一、二级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多篇。

(二)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广泛提供探索性学习机会。

SRTP是浙江大学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我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以及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创新资源的优势,通过学生或教师立项,并给予一定科研经费的资助,提供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我校是国内高校最早开展SRTP活动的高校之一。从1998年起已连续进行了七年,投入经费由最初的10万到2004年的100万,立项数由1998年的77项到2004年1425项,参与学生由156人到3334余人。同时SRTP项目涉及理、工、农、医、人文、社科、教育、经济、管理、外语各学科领域。通过校、院二级立项,学生参与面、指导教师和投入经费都有大幅度增加,目前学生参与面已占同届学生的55%以上(表1)。

2、学校提倡将SRTP项目研究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或延伸为毕业论文(设计),在完成SRTP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据统计,近年来结合SRTP项目做毕业论文(设计)共有429篇。

3、SRTP项目的研究质量不断提高,成果显著。项目研究成果的形式有论文、设计、调研报告、研究报告、产品研制、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合同转让、专利申请、软件开发和课件建设等。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有关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收录发表36篇、EI的14篇;研制与开发产品、软件和课件13项;申请获得专利13项,科技成果鉴定2项。

(三)组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舞台

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998年前,浙江大学只有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三大学科竞赛,近六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了校级、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学科竞赛10余种,其中新增的学科竞赛有7种。

竞赛项目不断扩大,学生参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受益面迅速提高。从1999年的348人次,迅速扩大到2003年的2410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近六年来,共有2743个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参赛学生达8656余人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训学生达18201余人次。

(四)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提供保障

稳定的实践基地是深入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的重要支撑条件。近五年来,学校投入855万元建设SRTP和学科竞赛基地共16个,同时建立了院级校内实践基地77个。学校投入如此之大的经费用于面向学生的基地建设,并组织开展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在全国高校中也是少有的。

二.创新点

通过近六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1.我校开展的SRTP不仅持续时间长达7年,投入经费340万,而且率先全面试行校院二级立项,大力开展学生自主立项(约80%),促进了学生的广泛参与,目前每年学生参与人数占同届学生的55%以上,在国内高校受益面最大,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同时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2.在开展学科竞赛方面,形成了一套以相关学科为依托,以实践基地建设和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教师主导、学生参与、院系承办、部门协助、社会捐助的全新运作机制,竞赛成绩卓著。

3.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第二课堂学分、推荐免试、获奖奖励以及开展本科生科研成果排行榜评比和“学术之星”评选等,营造良好的氛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全面深入开展。

4.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在省内高校率先开展本科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和机器人竞赛,并将竞赛推向省内和国内其它高校,辐射了改革探索的成果。

三.应用与推广

(一)SRTP和学科竞赛活动从试点全面推广到全校

SRTP从1998年仅77个项目156名学生参与已推广到2004年全校23个学院3334名学生参与,迅速扩大了学生科研训练受益面。2001年开始从学校立项拓展到学院同步

组织院级SRTP立项,并提倡将SRTP项目研究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或延伸为毕业论文(设计)。同时SRTP研究成果显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有近50篇高质量论文被国际SCI、EI收录,并被国内外多次检索和引用。有多项专利,技术合同转让和技术成果转让正在转化为生产力。

在学科竞赛方面由三个校级竞赛逐步拓展成10大学科竞赛,使竞赛项目和参赛学生受益面由原工科类学生为主,逐步扩展到理科和人文社科类学生,累计参赛学生达8656人次。

同时参加SRTP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的学生,深受研究生导师和就业单位的欢迎指导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中物色和挑选实践科研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学生成为他们未来的研究生,在每年800多名保送研究生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曾经立项参加过大学生科研训练或学科竞赛。据统计,从1999年开始,通过学科竞赛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学生达234人。

(二)校级竞赛推广到省内高校

我校率先在省内高校组织校级大学生结构设计和程序设计竞赛,同时邀请在杭和华东部分高校参赛由此推动、促进了全省更多高校的参与,扩大了学生受益面。我校程序设计竞赛从校级组织竞赛走向浙江省后,今年又被亚洲赛区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组委会批准,列为2005年浙江大学承办的亚洲中国赛区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使学校竞赛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我校承办了浙江省高校开展的六大学科竞赛中的三大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均设在浙江大学教务部。我校还承办了两次全省高校数学建模和程序设计竞赛指导教师培训班,有70多所高校参加,这对全省的大学生学科竞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广与普及作用。由于组织竞赛工作卓有成效,并为浙江省高校的学科竞赛作出重要贡献,2001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授予学科竞赛特别奖,并多次被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评为优秀组织工作奖。

(三)建立学科竞赛基地和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竞赛基地和创建竞赛网站是提高参赛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学校投入大量专项经费建立六个学科竞赛基地,同时创建了数学建模、程序设计等6个竞赛网站,为学科竞赛在全校推广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SRTP和学科竞赛管理经验的推广

近年来我校在开展SRTP和学科竞赛中所取得一些成果也辐射到省内外高校,据不完全统计,近六年来到我校参观考察的高校多达70多所,同时还多次在全省和全国性有关会议上进行交流,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载长春理工大学 申报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成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春理工大学 申报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成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