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5篇)

时间:2019-05-13 03:2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

第一篇: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

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

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福建连城二中 陈立新#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P {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TD {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DIV {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LI { 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 } /**---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高考地理试题非常重视对中国区域地理的考查,但从高考学生的答题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中国区域地理复习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紧紧抓住“空间分布、区域特征和成因分析”进行复习,才能够使学生通过复习,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以下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进行说明。

一、高考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江苏卷)35.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1)(2)(3)略。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35.(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要分析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就应该从评价该地工农业(工农业的发展可代表当地的经济发展)发展的自然条件,结合区域图揭示的自然条件以及工农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动力、原料、气候、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

2.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从而容易得出: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由于中国区域地理知识量多、点散,如何将繁杂的知识点熟悉记忆,如何用学过的系统地理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区域问题,使区域地理环境知识及内在的因果关系显现出来,这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要目标。

二、我国中部地区案例式复习

(一)联系实际,提供热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珠三角“扩容”、长三角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崛起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条件分析,明确优势。结合政区图以及我国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等各种地理要素分布图进行自然条件的分析,以便明确我国中部地区的优势:中部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土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

1.地理位置:中部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

2.自然条件:中部地区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江、河、湖、库星罗棋布;拥有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等。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能源与矿产资源:中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如煤(山西大同的煤;安徽淮北淮南的煤)、水能(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降水量大,水电站如葛洲坝和三峡)和原材料基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江西德兴的铜矿)。

4.农业基础:中部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五省都是产粮大户,粮食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5.工业基础。中部形成了冶金、机械、汽车、轻工、水力发电等基础产业,有相对集中的工业布局。

6.人力与科技资源:中部地区劳动力数量多,且科教实力居全国前列,大专院校集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荟萃。

7.文化基础:中部地区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的积淀。

8.交通便利:长江黄金水道、多条铁路干线及国道公路从中部地区穿过。

9.旅游资源:如安徽的黄山、九华山;江西的庐山、井冈山;山西的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云冈石窟、恒山等都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根据中部地区的地理条件,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发挥区位、资源和科教三大优势,努力建成粮食生产、能源供应和科教发展三大基地。

(三)深入思考,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图,深入思考,分析我国中部地区存在的问题。

1.自然条件的问题。陕西、河南的春旱和低温冻害;中部地区的洪涝和旱灾。还可让学生结合选修二的一些内容进行思考,如(1)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有利条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

农业资源

有利条件

主要问题气候资源

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好

季风活动不稳,气象灾害多发生物资源

品种多样,产品产出能力较高

利用品种单一,潜力发挥小土地资源

土壤资源

丘陵比重大,土地类型多样,农业布局呈立体化

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低产的红壤分布广水资源

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灌溉和水电工程建设

流水侵蚀强烈,增加开发利用难度

第二篇:地理复习策略

地理研讨会演讲稿----地理复习策略

泰山学院附中 王国利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行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这儿同大家聚会,向各位老师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将我们学校的几点做法介绍给大家,供大家批判,或者有选择的借鉴。含金量不高,对后面同志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对前面的先进经验当是狗尾续貂。

简单的说,我们学校的地理复习可以概括为24个字----“知识梳理、精讲精练、深挖教材、总结规律、新旧结合、规范答题。”

(一)知识梳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地理学科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时间分配上也属于弱势。大部分学校每周两节课,既无自习也无早读。时间很珍贵,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也就是帮助学生恢复知识记忆。把两三年前的东西翻出来,让学生回忆记忆,需要大家付出很多的努力。我采用的办法是构建知识网络,学生随堂记笔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并通过笔记及时回顾复习,避免翻阅课本的麻烦。

(二)精讲精练:

过去听数学老师讲课,他们提倡精讲多练。而我们地理,我认为要精讲精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时间紧,任务重。以期中考试为例:用了9周18节课的时间复习完了从地球地图直到欧洲西部这么多内容。内容这么多,讲得面面俱到不可能,多练也不可能----没时间。怎么办?精讲精炼。挑最该讲的讲,挑最需练的练;讲练学生可能不会的;讲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讲地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大家都是老教师,我就不多说了。

(三)深挖教材:

我们的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更重要的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扩充。怎样深挖教材呢?首先要研究教材,举例说,学习非洲气候,就要看到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气候的不同,就要问个为什么;学习南亚,印度半岛两翼,一侧孟加拉国洪涝频繁,一侧印度河流域沙漠分布,为何?诸如此类的问题,课本上不明确,就需要我们启发学生去发现这个问题,然后解决它。同时,结合教材挖挖教材外的、与我们教材有关连的东西:比如:“死海将死”“贫困——无声的危机”„„(展示图片资料并说明)

(四)总结规律: 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总结非常重要。总结规律,一方面是指总结知识规律,这就不多说了;另一方面,使指总结方法,也就是说总结答题方法;比如两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比较;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治理;工业的发展条件;农业生产的条件等等,都可以给学生总结出回答此类题目的普遍方法——即规律。这样不管是哪些地区比较,也不管是哪条河,也不管是那个工业区,也不用管是哪种农作物的生产,都可以套用某一答题方法,解决问题。

(五)新旧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注意新教材与旧教材的结合。新教材课堂活动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旧教材中没有,却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新教材中的一些新材料也可以借以利用。更重要的是把新教材的新方法和思维方式嫁接到旧教材的复习中来。也就是说,充分利用新教材,给我们的旧教材复习增加营养,补充新意,提供新方法,创造新成绩。

(六)规范答题:

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做题,我认为怎样才算规范呢?

1、要用地理语言组织问题答案;

2、语言要简洁,也就是说语言不在多,而要答在点子上。比如东南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自然条件:气候湿热,土壤肥沃。8个字,非常准确。

3、要避免错别字,教育学生注意一些生僻字的写法。人们习以为常的地名,改写他字是错误的,不能迁就。就像我们的姓名,随便换个其它的同音字就错了。

4、对一些简答题,要告诉学生们尽可能的至少写上两条答案,而且要条理清晰。

以上就是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的几点做法,不很成熟也不够新颖,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相信在教研室章主任领导下,我们大家科学地勤奋工作,一定会创造明年地理会考成绩的辉煌。

第三篇: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区域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区域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通过比较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2012年高考考查区域地理时将有如下特点:一是通过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考查区域内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河流、气候特征等,是2012年重要的命题趋向。二是以区域资源分布、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发展与区域资源、人口分布、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重要的趋向之一。三是以热点事件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将是2012年高考重要关注点。

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复,2012年高考区域地理复习备考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一.区域空间定位

识别区域的总体要求是:宏观把握,微观突破,构建心图。

第一步,选取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

第二步,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想象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地形区、气候区等,此时,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

第三步,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此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地球了。

二.区域特征比较

比较法是复习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地理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区域最适合在比较中复习。

1.地理位置相似性与差异性明显的地区:(1)北纬30°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比较(河流注入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主要农产品、农业带等方面的比较)。(2)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印度河口与恒河河口(地形特征、气候特点、主要农产品、附近的工业与城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比较)。

(3)南极洲和北冰洋(位置及其重要性、气候特点及成因、科学考察及考察站、特有动物等方面的比较。(4)6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气候类型、特点、成因等方面的比较)。(5)回归线附近的巴西圣保罗地区与印度加尔各答地区(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经济特征等方面的比较)。(6)直布罗陀海峡和曼德海峡(密度流及其成因)。(7)马达加斯加岛和台湾岛(位置、地形、气候、洋流等方面的比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2.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性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1)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南亚地形分布及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秦岭南北气候、水文特征的差异。(3)安第斯山南段东侧和西侧气候、自然景观的差异。(4)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卑斯山北坡冬夏季雪线变化及原因。(5)亚欧大陆西侧和北美大陆西侧的地形、洋流及其气候分布的影响。(6)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气候的异同及成因。(7)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3.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1)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条件部门结构、整改措施比较。(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3)意大利新型工业与中国温州小商品工业比较。(4)中国四大工业区和俄罗斯四大工业区比较。(5)岛国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方面的异同。(6)澳大利亚和巴西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分布、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7)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条件的比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枚举。

三.区域综合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2-

第四篇: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进入高三,各个学科都已进入了一轮复习,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心理压力就大。因此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教师必须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备考能力。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基础和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轮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复习效果,甚至决定着学生的高考成绩,由此可见,一轮复习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如何才能使高三的一轮复习效果更好呢?下面我就从地理学的角度简单谈一下复习策略。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地理课程标准》,严格依据《地理考试大纲》,围绕《地理考试说明》,依托现行教材,认真分析近三年吉林省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并参考全国各地模拟试题,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全面夯实地理基础知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地理思维过程,学以致用,促进知识迁移,关注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二、一轮复习目标

(1)依据课标、落实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对主干知识进行网络构建。

(2)通过填图、绘图、用图,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

(3)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做到活学活用。

三、时间安排

从2013年8月初到2014年3月初,大约6个月的时间复习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和一本初中区域地理,时间紧、任务重。其中必修一自然地理用时较多,大约花费两个半月的时间,初中区域地理穿插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间复习,选修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复习策略

1、研读考纲,明确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

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高考的常考点,因此在一轮复习时教师要分析考试说明,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需要达到的能力,对目标明确的考点要细致落实,对隐含的考点要适当挖掘,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机械重复,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加工过程。通过知识的横向对比和纵向拓展,对基本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着力体现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比如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区位等学科主干知识,要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来讲清讲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加强图表训练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利用图表资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逐年在加强。但是在高考中,很多学生不能提取图中有限信息或对图表信息理解不透进而失分的现象也很普遍,所以在一轮复习时必须加强图表训练。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复习时,要通过多种类型图表的训练,培养学生如何观察图表上的基本要素,掌握各种图表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要格外注意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注意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习惯。审题时要细心,关注每一条有效信息,找出关键词,必要时用下划线标注。注意一不看错题,二要看全题,三要审准题。在答题时,要使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正确书写,答案要有条理、尽量保证准确、全面。通过适度的答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规范学生的答题技巧。

4、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试题,很多题目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在一轮复习时要关注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做到活学活用。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艰难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需要学生坚强的毅志。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缓解学生的压力,引导学生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底,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五篇:区域地理复习——日本教案

区域地理复习————日本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特点;

2、通过对日本的地形及纬度分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分析其气候的成因;

3、通过对日本的气候和地形的学习,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其气候成因的分析,了解日本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

3、日本气候类型与中国同纬度相比有何不同?

4、日本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日本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危害。

教学难点

1、日本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2、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3、日本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如人口老龄化和资源贫乏的解决等。

教学方法

1、讲授

2、对比分析

3、案例分析

教具准备

1、教学挂图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教师

高二地理组:张瑞华

教学过程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群岛国家。(1)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州北海道本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九州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四国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如神户、横滨),(人工海岸占1/3)。

3、海洋性显著的温带气候:(1)、日本地处温带,在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候显著。(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南部和四国、九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3)、气候海洋性强。因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4、自然资源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林、水力资源丰富;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多,旅游资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为什么?)的狭小地区,主要有五大工业区:(1)京滨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2)名古屋区(中京区):以名古屋为中心。(3)阪神区:以大阪、神户为中心,是日本第二大工业区。(4)濑户内区:濑户内海沿岸。(5)北九州区:以北九州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为主)理由:岛国多优良的港湾,海运便利;矿产资源缺乏,有利于进口原料;国内市场狭小,有利于产品出口。

2、发展迅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

3、经济以工业为主,工业现代化水平很高。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4、经济对外依赖性突出,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怎样进口?)。工业产品也大量销往国外。

三、应用实例:

1、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左图中A、B、C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___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1.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群岛国家,人多地少,地狭人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火山、地震、台风、海啸多发,灾害频繁。3.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强,降水偏多。4.日本工业发达,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属临海型分布),工业主要是进口—加工—出口型。5.日本矿产资源极度贫乏,主要靠进口,对外依赖性强;森林、水能、渔业、旅游资源丰富。

板书设计:

日本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

2、地形

3、气候

4、自然资源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工业类型

2、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日本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下载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策略

    2012年白云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年会参评论文 建构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策略 作者:谢冬萍(地理学科) 单位名称:白云中学 建构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策略 关键词: 建构、高中区域......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北方地区复习题名称:北方地区位置位于大兴安岭、高原以东,高原以南,岭---河以北,东临海和海。范围东北三省、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分,甘、宁的东南部、皖、苏两省北部地形......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最终定稿)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三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实际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丁礼兵剖析近三年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我们可以从分数上看出地理学科的三分天下的不容忽视的态势。由于高考试题的考查目标是追求更高层......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策略(合集)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还不能满足地理高考的要求。纵观近几年地理高考试卷,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策略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策略初中地理结业考试,是初二地理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归纳如下: 一、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时间:一个月左右) 1、紧扣考纲和教材,全......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丁礼兵一、以往复习总结 高二地理受中考和高一不开课、资料的编订及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影响,地理学习和复习受到很大干扰,学生掌握的基本上只是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