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重点

时间:2019-05-13 03:4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重点》。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重点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2数学交流:包括三个方面:

①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② 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

③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3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一定目标制定的某一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

4数学学习: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

5同化:把新的学习内容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6顺应:在数学学习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接纳新的学习内容,必须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的过程。

7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8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它表现为“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教书的方法和育人的方法,以及师生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方式。“

9发现法: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的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10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中,不是先由教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11自主学习:指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这是以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为区分标准而划分的教学方式之一。

12探究学习:从相关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3课堂教学:学校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有一定的任务、内容、结构和要求。

14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要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教学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5教学反思: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的活动过程。

16教学手段: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和学的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体、工具和设备,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物质,如黑板、教科书、模型、标本、幻灯、电视等。

17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以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介。

18逻辑块: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趣味性强的学具。是由颜色、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的木块(或塑料块)组成的。(p246)

19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声、光、电原理设计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20表现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

21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不只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档案夹,更是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作品样本。它作为一种物质化的资料在显示学生学习成果,尤其是显示关于学生持续进步的信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2数感:对现实中数量的感知,是对数的理解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p343)23空间观念:主要表现为:

① 能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②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③能从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④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与变化

⑤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⑥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24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25数学开放题: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它的答案不唯一或者条件不完备,就称之3

为开放题。

二、有关填空:

1.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有一定的任务,内容,结构和要求。(181)2.解决问题的策略后面的例子。(502-513)

3.设置综合与实践活动时,对各学段的数学实践作出了不同的表述,第一学段(1至3年级)称为实践活动,第二学段(4至6年级)称为 综合应用,第三学段(7至9)称为课题学习。

4.开放式题的表述形式.(520)

5.数学学科具有 逻辑性、系统性、具体性、抽象性,请举例说明。比如4可以表示4只羊,4棵树,它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摒弃了事物的其他特征,保留了数量这一特征。

6.当前国际数学教育中十分重视估算教学。

7.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其划分阶段和相应的年龄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8.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138页)(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3)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与教师传授的教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9.演示法 是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10.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是能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的概念,认识相邻数位之4

间的十进制关系的教学材料。

11.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2.讲解法、演示法、谈话法、邱学华老师提出尝试法等教学法的特点。(151-162)

1讲解法: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由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呈现给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采用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将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经过加工整理贮存于头脑之中。

2演示法:最大特点是直观形象性、趣味性

3谈话法:(1)师生双向交流性强(2)操作灵活,可变性强(3)容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4)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之中(5)可以锻炼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6)反馈及时。4尝试法:p162 13.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106-109):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三个表征系统的阶段: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3)建构主义的理论(见简答)

14.数学课程标准在各学段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15.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 5

(1)感知(2)理解(3)掌握(114-118)

16.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和提取阶段。(113-114)

17.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征是 内容选择的多样性,呈现方式的灵活性和为学生提供思考和交流的空间。(87-90)

18.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习必需的数学。19.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过程.数学化过程包括横向数学化,纵向数学化。

2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习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2.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数学化的过程.即由具体事物进行抽象为符号并进行运用.三、简答:(4、21、24、39自己总结补充)1.简述《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的特点。(55)6

(1)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2)从单一的结果性目标转变为结果性、体验性目标的融合。(3)设立过程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4)是学生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5)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2.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变革(82)。

一、数学课程内容组织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从注重数学知识体系到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数学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1)数学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2)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性。3.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345)(1)利用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实践操作与语言表达中增加学生的数感(3)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4)在属性结合中升华数感

4.如何看待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p164三种方式)

5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35)7

(1)社会发展的需要(2)儿童发展的需要(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6.怎样帮助小学生形成与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129)(1)恰当给与辅导与提示(2)减缓心理压力(3)满足成功的体验

(4)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鼓励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7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有哪些?(271)(1)数学知识和技能

(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

8.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51-164)(1)讲解法(2)练习法(3)演示法(4)启发式谈话法(5)发现法(6)尝试教学法

9.数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理念。(72)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内容的呈8

现方式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1)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内容

(2)学生不仅要学习结果性内容,也要学习过程性内容(3)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 10简述谈话法的特点。(157)(1)师生双向交流性强(2)操作灵活,可变性强(3)容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4)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之中

(5)可以锻炼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6)反馈及时。

11.请简述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策略有哪些?(502)(1)选择一种合适的运算(2)发现一个模式(3)做有组织的列表(4)猜测、检验和修正(5)使用逻辑推理(6)逆向反推

12数与代数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341

一、数的概念教学

(一)让学生在丰富的背景中理解和认识数

(二)重视数感的培养

二、计算教学

(一)口算教学

1、理解含义掌握算法

2、借助直观掌握算法

3、抓好基本口算教学

(二)估算教学

1、利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基本口算进行估算

(三)笔算教学

1、运算法则的教学

2、运算法则的练习与巩固

3、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式与方程、比和比例以及探索规律的教学

(一)一些共同的规律

1、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进行教学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3、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式与方程的教学

1、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1)要做好由具体到抽象的引导,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2)训练学生把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改写成含有字母的式子。

2、简易方程的教学(1)启发学生初步了解方程概念。(2)引导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1)为列方程做好基础知识的准备(2)采用多种方法找题目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按照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注意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三)比和比例的教学(p369)

1、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

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

3、正、反比例的教学

4、比和比例知识应用的教学

(四)探索规律的教学

应该引导学生借助口算、笔算或计算器,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去探索数的规律,去发现数学的奥秘。

13.请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181页 一 新授课

1新授课的教学理念

(1)让学生在生动、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讲练结合型课的基本环节(1)基本训练(2)导入新课(3)进行新课(4)尝试练习(5)阅读课文(6)独立练习3 探究型课的基本环节(1)提出问题(2)引导探究

(3)巩固内化 二 练习课

1复习

2练习

(1)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2)练习形式要灵活

(3)组织练习时要注意人人参与

(4)针对练习情况,教师应及时小结,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分析易出错的地方及原因,归纳比较各种解法,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小结 三 复习课

1归纳整理 2重点复习3总结 4布置作业 四 讲评课 五 考查课 六 实践活动课

14.简述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17)

(1)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2)小学数学学习是进行初步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

(3)小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形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4)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思维发展不平衡性 15简答新授课的基本教学环节。(182页)

一、讲练结合型课的基本环节(1)基本训练(2)导入新课(3)进行新课(4)尝试练习(5)阅读课文(6)独立练习

二、探究型课的基本环节(1)提出问题(2)引导探究(3)巩固内化

16.简述我国小学计算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358)(1)删减繁难的内容,降低计算要求(2)提倡算法多样化

(3)重视计算器其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4)正确计算的价值与作用

17.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497页(1)了解问题情境

(2)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的(3)寻求解决方法

(4)求得解答并检验(5)回顾反思

18我国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的两种变式是什么?179(1)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他仍保留了班级授课制的所有特点,所不同的中只是教师在一节课内要巧妙的同时安排几个年级或班级的活动。它主要适合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条件差的地区,对于普及农村和山区教育有重要意义。

(2)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仍保留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现场教学的地点不在教室而在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教学人员可能是任课教师,也可能是现场有关人员或二者协同进行,上课实现可有长有短。他对于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具有重要意义。19.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211页(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并具有一定得可测性(2)教学内容合理恰当

(3)教学方法灵活实用,具有启发性

(4)教学组织具有条理性,教师语言简洁生动,教态亲切

(5)教学效果良好

20.简单叙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标准。(P173)(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5)还要考虑学校的物质上设备条件和学校文化氛围。21儿童发展因素是如何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p36)

考虑儿童发展因素,不只是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如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学生交流能力、数学情感和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22.请简述教学反思的方法。(225页)

(1)反思札礼(2)案例法(3)自传法(4)档案评鉴(5)行动研究 23.请简述有效教学的要素.(293)

(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2)有效的教学影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学旨在是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24简答现代教学方法呈现的新特点。

25.请简述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基本策略。p407(1)提供现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自主探索;

26.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什么?201(1)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为题、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2)任务分析。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包括学生的主要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3)教学思路。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境、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设计说明

(4)教学反思。主要反思的问题是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27社会发展因素是如何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p35(1)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2)学校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对于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更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逐步受到重视。

(3)另一方面课程目标的确定也应当体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要使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更好的理解社会,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应更多地强调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8、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90页 答:一 钻研教材

(1)明确教材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的

(2)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分清主次(3)确定重点,难点,关键(4)备好习题

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

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充分重视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9.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主要包括什么?(147)(1)组织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2)师生共同生成与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获得数学发展的过程 30.指导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原则是什么?474(1)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2)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环境

(3)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密切关注活动过程、保证实践效果(4)要注重过程(5)要鼓励创新

31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75页

(1)要熟悉各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运用其中的教学方法,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2)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先按教学目的和任务将教学内容具体化,找出重点,难点,并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逻辑上完整的几部分,然后选择对每个教学阶段最适用的方法,并把它们恰当地结合起来,形成该节课的最优教学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的高低 32.如何看待小学阶段的空间观念及其培养?p380 小学阶段设置空间与图形课程内容的重要目标在于,通过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认识图形、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逐步经历和体验从直观感知、具体操作到理性思考、数学表达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推理意识,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

在小学空间与图形的课程实施中,应通过空间与图形课程内容与数学课程中各个领域的素材相结合,并与日常生活、学生的体验巧妙的融合,将空间与图形学习的视野自然拓广到学生生活的现实空间。33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16)(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2)重视解题策略的培养(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34运用谈话法,教师需要作哪些准备工作?p158 教师首先要真正树立学生主体观,教师的教只能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学生要实现增长知识、发展技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目标,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35.什么是数学开放题?开放题有什么特征?(519)数学开放题:我们认为一个数学问题,如果他的答案不唯一或者条件不完备,就称这个问题为开放题。特征:(1)多样性

(2)层次性(3)探索性

36.举例说明较复杂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应该由哪些教学环节组成?(470)介绍范例,确定专题,确定研究小组,制定计划,实施研究,处理结果,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会等。

37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228)(1)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2)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3)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3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108)基本观点:

(1)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你不是问题唯一的答案。

(2)在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知识经验和信念起重要作用。(3)强调教学中多向社会性和相互作用对学生学习建构的重要作用,主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讨论或合作性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

(4)学习可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的不同层次(5)学生多现有知识的学习需要走向“思维中的具体”(6)重视活动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指导意义(1)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2)必须重视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3)学习是发展是、改变的观念 39.教师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

第二篇:体育教学论复习重点

1.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 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持续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 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登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2.评价 评价:通过系统地收集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 评价 的活动 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根据 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需要和特点来安排 4.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 体育教学过程 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5.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性差异 与不同需求;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6.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学校体育教学条件 2>体育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5 个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领域、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领域、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领域、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领域、心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个领域: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 心理 健康领域、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领域 6 级标准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初中、高中、高中阶段的发展性目 健康 社会适应 标 8.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运动技能学习的主要性、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人际关系的多边性、教学效果的综 合性 9.体育教学的三大规律 体育教学的三大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10.体育教学过程的六个层次 体育教学过程的六个层次 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年体育教学过程、学期体育教学过程、单元体育教学过程、课时体育教学过程 11.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体育与智力活动的相结合性、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动态性、实践性、社 会交往性、组织具有复杂性 12.发挥教师主导性的 3 个条件 教学观念、教师熟知体育教材 体育教材、教师熟知学生 发挥教师主导性的 个条件:教师熟知体育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 体育教材 13.教师主导性发

第三篇: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

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意味着地理教学论将对地理教学活动的所有要素进行系统的剖析和研究。

地理教学活动一般说来包含以下八个主要因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关系: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地理活动是为学生组织的,学生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活跃的一个因素,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保障因素,地理教学环境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因素,这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学生占据中心地位,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总任务:构筑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包括:

1、研究地理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探索地理课程与社会需要,地理科学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

3、认识各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适用条件和场合,寻找各种地理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化组合,探索、设计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探寻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剖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接受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各自特点,研究如何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合这些方式。

5、研究各种地理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及其特

点,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探索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途径

6、研究地理教学环境的作用,以及如何成功的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环境。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地理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地理科学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2、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3、学生的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地理课程的类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是以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的。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是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3、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核心课程: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必修科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外围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是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的。

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1、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2、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3、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4、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目标)是地理教学领域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地理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

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1、动机功能:明确的目标,可以引发学生探索地理新知识的欲望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尺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是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具体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的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变现程度。

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

2、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要求。

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地理教学方法的作用:

1、正确的教学方法能顺利引导学生学习好地理知识,使学生在形成地理表象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地理概念和理解地理基本规律

2、实践证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3、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也是很关键的4、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最和谐的结合,它能促进师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继承性、实践性、多样性、创造性、地理性。

地理教师的角色:

1、地理知识的传授者

2、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

1、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

2、条件性知识

3、实践性知识

4、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是指教师能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构成状况与结合方式。包括:

1、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认知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加工能力

2、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分析学生特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制定恰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预测课堂情形变化

3、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地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地理板书能力、绘制地理版图和版画的能力、制作搜集教具的能力、开展地理实验的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4、地理教学评价能力:教师开展学生学业评价和同行间互评与自评的能力。

地理说课的内容:

1、说课程标准

2、说教材

3、说学法

4、说教法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地理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统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地理教学测量与地理教学评价的联系:

1、地理教学测量是地理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地理教学评价信息的主要来源

2、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测量的深化和发展。

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第四篇: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

地理教学论

1.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负责人;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素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对象。教学内容要满足最有价值的、适合学习的、具有教育价值三个条件。

2.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第一次对现代教学进行了理论设计,采用班级教学制度。

3.地理教学的特点:①人地关系为主线②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③地图的重要作用④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4.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

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课型、过程、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后记。

工作:1)确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组织教材,编写讲授提纲3)设计教学方法,准备教具4)安排教学过程5)作业布置、课后分析

16.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各种措施、途径、方法与手段,其中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以及为了解决教与学的这种矛盾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称为教学方法。17.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与作用?、①1840年以前,我国传统民间私塾称为蒙馆,所有人可进入学习②我国现代地理教学从国外引进过来,经历了外国传教士办的学校、中国人办的新式学堂、清政府办的新式学校三种类型③20世纪初,学习借鉴德国赫尔巴特的教学体系,推广了班级教学、分科教学和教师讲授等现代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④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推行凯洛夫教学体系⑤2010年秋季全国进入新课标实验。

5.教学论把教学问题归纳为三类: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和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技术问题。

事实问题是有关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发展过程等客观问题;价值问题是教学的目标设定、意义判断和各种可行途径之间的意志抉择问题;技术问题是指与教学的实现形式、活动程序和操作方法问题。6.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揭示地理教学规律、确立地理教学价值观、优化地理教学艺术。

7.备课课概括成“三备三写”。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写:写学期(或学年)教学季度计划、写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

8.地理教学设计:是依据现代科学理论,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需要,提出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方法和步骤,并作出系统安排的过程,是一种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

9.地理教学设计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0.地理教学设计的特点:①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特点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③以学习者为出发点④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⑤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11.地理教学设计的功能:①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②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③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⑤有助于科学地评价教学⑥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 12.课堂教学类型:授新课(内容独立性强,任务重的情况下)、综合课(复习授新,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任务的情况)、复习课、练习课、测验课、实践课。13.分析教材?

1)宏观分析:①时代背景分析(法规、政策、文件、新观点、理论、课标等)②教材内部结构与内部联系的分析③对教材外部联系的分析 2)微观分析:①分析教材的组成②分析教材的内部联系③分析教材的外部联系④分析关于培养学习地理能力教育的内容和层次⑤分析教材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的教育内容 14.钻研教材?

1)通读教材,掌握整体性2)钻研教材的的科学内容和内部联系3)钻研教材中的“双基”内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点、难点和关键点4)钻研教材的层次结构5)认真钻研教材中的图画表格、文字注解、活动作业等。

15.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和应做的工作?

重要性: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

作用: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完成教学目标、密切师生关系、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率、考高分、发挥教师的能力与特长。18.讲授法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地理能力和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法。

分类:讲述法(教师运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叙述或描述地理事象的方法)、讲解法(教师运用抽象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或论证概念、原理、规律等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讲读法(讲授和朗读相结合的方法)、讲解法(讲授和演示)19.讲授法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特点:1)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系统的科学知识2)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3)随时调整学习进度4)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5)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要求:①贯彻启发式教学,防注入式②熟练掌握教材脱稿讲③较好的教学语气(语流、语速、语调)④板书设计⑤与其他教学发放配合使用⑥运用适当的地利教具(地图、地理模型等)⑦扬长避短但不容短⑧防八忌(忌目中无学生、忌平铺直叙、忌乱、忌散、忌繁琐、忌艰深晦涩、忌空谈说教、忌枯燥乏味)

20.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并以相互对话的方式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又称提问法或问答法。

21.提问的形式:机械问、对比问、连环问、递进问、讨论问。22.如何提问?提问中心问题、关键问题、系列问题、疑难问题。23.如何营造提问氛围?创设趣味型情境、矛盾型情境、发散性问题情境、假想型情境、类比型情境、悬念型情境、布自型情境、直观型情境。24.提问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否有必要提问、知与不知时提问、重点与难点提问、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程度、把握提问时机、提问面要广。25.提问的一般技巧:①在谈话中让学生感到有趣②提问要注意逻辑顺序③提问的语言要简单明确④为学生发展智力创造条件⑤面不要太宽泛⑥提问形式要多样化。26.讨论法的定义、特点与基本要求?

定义: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全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间相互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①老师间接控制学生活动②具有多向传递功能,学生间接取长补短,增长才智讨论过程中产生智慧的火花③要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④耗时多

要求:①配合其他方法是用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③提倡学生自由发表意见④教师要给予正确指导适时调控⑤分组讨论最好。27.自学指导法的定义、类型与要求?

定义:教师间接控制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地理教学论

教学方法。

类型:自学辅导法、三个本子(课本、练习本、答案本)、讲义讲练自学指导法、三环自学指导法(学生自学发现、教师选讲、练习转化)、读书指导法。

要求:①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与步骤②加强辅导与检查③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④注意学习效果

28.地理实践教学法:以形成学生的地理技能、技巧、行为习惯与实际训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

分类:地理调查:也称地理考察,是指教师通过地理调查或地理考察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地理观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室外地理要素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测量,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的方法。

地理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构从而完成既定的学面对面促进性互动③个人责任(责任承包、随机提问、个别构成)④社交评价(彼此了解信任对方、相互接受支持、准确清楚地交流、建设性地化解矛盾)⑤小组过程评价

34.小组成绩分工法:采用异质分组法,把学习成绩分为好中差三种情况来进行分组,整个学习过程是小组合作完成的,以小组的总成绩和小组所提高的成绩作为整个小组的评定和奖励的方法。过程:分组→小组学习→测评→总分+提高分→奖励

35.切块拼接法:将学习材料切块分成几部分,由组内成员各领取一部分,由不同小组学习相同内容的组员组成专家组,一起讨论探究后,与原组学生交流。

过程:课前准备→分领材料→专家小组→小组汇报→测试→成绩→奖励 36.组织教学:是保证地理课堂正常有序进行的基本教学环节,任务是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做习任务的方法。

地理考察和地理专题研究活动

29.论述地理观测法与地理调查法的实施过程?

观测法:①a.教师准备:内容地点器材等b.学生准备:知识设备物质等②教学实施:a.室外观测b整理数据c规范记录d交流展示成果③教学总结: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调查法:①确定调查内容②准备工作:知识、组织、物质、思想准备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准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④调查实施与注意的问题⑤总结撰写调查报告

30.发现教学法的定义并根据发现教学法的要求论述其基本教学过程? 定义:指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要求:①创设发现的情境,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②老师要善于引导,讲求实效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程:①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发现的目标②做出假设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③创设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④学生发现结论,得出结论⑤让同学将发现的结论与正确的结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⑥引导学生将发现的结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应用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31.启发式教学法:注入式教学法的对称,教师依据教学过程、客观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启发形式:直观启发、设疑启发、假设启发、读图启发、探究启发、联想启发、情境启发、关系图启发。

32.案例教学法:来自真实的现实生活,对世界形象具体的描述,具有典型性,是师生学习的素材和讨论工具。

形式上陈述性、内容上典型丰富、来源上真实的现实生活、构成上有具体的时间地点情节。

特点:①地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②教学内容的实践性③教学过程的互动性④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选编:客观性、典型性、时代性、教学性、多样性、可行性。作用:①体现地理教学的实用性②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地理原理③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⑤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方法理念。33.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定义:是指学习过程的所有环节以小组合作为中心,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

要素:①积极的相互依赖(目标、奖励、角色、资源、身份均互依)②

好学习的心理和物质准备,随时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37.如何利用眼神来组织教学?

①专注喜悦的学生给予欣赏的微笑,点头鼓励赞赏②忧虑迷惑的学生示意放慢节奏询问不懂的地方重新开始③呆滞走神的学生给予警示,用最弱智的问题提问抓住机会批评让,他开始听讲 38.如何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

①温故导新,承上启下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③直观演示,增强感知④设疑置问,启迪思考⑤创设情境,激发感情⑥巧引资料,激发兴趣⑦联系实际,引起注意⑧巧用诗词,创造意境⑨引用故事,趣味横生⑩运用谚语,通俗易懂。

39.地理教师的角色:①地理知识的传授者②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③课堂资源的开发者④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40.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①本体性知识②条件性知识③实践性知识(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批判性反思知识)④文化性知识(指除地理学科以外的需要的有关知识,包括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以及熟练地运用工具知识)

41.地理教学的能力结构包括:①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②地理教学设计能力③地理教学实施能力④地理教学评价能力(按功能分又分为地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42.试卷编制的要求?

1)填空题:①所填空是某个问题的关键词或中心词②所填答案要具有唯一性③尽量不要照搬照抄原文,要重新组织文字④所填空线段要长短一致⑤一个题目所填的空最好不要超过3个。

2)选择题:①选择最合适出选择题的内容②题干表述要精炼准确清晰,不能有过多修饰词③选项文字要简短扼要,从文字形式的长短和语法上必须要有一致④正确选项不能过于明显,干扰项不能错得太离谱⑤避免使用“往往、通常、可能”等词,干扰项不能使用“永远、绝对、肯定”⑥正确答案在形式、性质和内容上不要过于突出,要避免与题干使用相似的词⑦正确答案出现的位置应随机排列,选项以四个为宜3)简答题:①突出学科的重点内容②要创设新的问题情境③题目的意思要明确无歧义④尽量用行为动词如“请简答,试述”而不是“是什么,在哪里”

4)材料题:①整个试题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心②要紧扣考试教学的目标③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材料形式要多样化(地图表格)④情境式材料题篇幅长短要与题目的数量相匹配⑤设问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填空、选择、绘图、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对情境性材料的理解。

第五篇: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重点

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地位:必修课程

3、生物学的课程理念:

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课程标准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展开):

①生物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 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 ③爱国主义教育;

④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5、课程标准能力方面的目标(展开): ①实验操作技能;

②科学探究技能 ③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6、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填空):

①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②科学是一些了的思维方式 ③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

④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7、科学研究的三个环节(填空):假设、观察、实验

8、如何算是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简答)

①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

②应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③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能够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的利用技术;能够在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作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④并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这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9、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做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外显行为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变现出反应,即便是产生了学习。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

10、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①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频因律和近因律)

②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又叫试误学习理论(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③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10、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发展出来的教学模式叫做讲解式教学或陈述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材料

11、建构主义的重要人物:

①杜威的经验性学习;②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③皮亚杰的双向的建构过程(同化、顺应):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1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观、教育观简答二选一):

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 存在于学习者脑海中的相关概念有多有少,存在个别差异,新知识的学习是在这存在个别差异的先前概念上的 ②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知识并不能像货物一样直接传输给学生,学习科学的概念必须由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的学习过程,再建构自己的意义

③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

④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有效的科学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素材以及学习伙伴的互动来进行。

13、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习观、教育观简答二选一):

①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教师在教导科学知识之前应认真考虑学习者先前的知识背景,呈现的教学内容应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范围之内

②角色的调整: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协助者”,适时创设机会给学生自己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进而建构自己新的认知

③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学习者的反省及思考,教师不能照本宣科

④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学习者能对过去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知识加以思考,教学时注意提供适合学生经验背景的教材次序,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有建设性的理解

⑤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于师生之间、学习伙伴之间充分的沟通互动,辩论协调,及澄清疑问等过程,以引导学习者由非正式的先前概念向正式的科学想法接近。

14、概念转变理论:试图理解解释这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

15、一个人原来的概念要发生顺应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16、导入技能(名词):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及其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简历治时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17、导入的结构: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18、导入技能的应用原则: ①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②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③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

19、提问(名词):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20、提问技能的应用原则:

①要设计适合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重认知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

②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将问题聚焦在重要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思考方面 ③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可以用学生的语言提问

④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合理设计问题,预想学生的回答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⑤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 ⑥教师要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态度提问,不用强制或惩罚的态度提问 ⑦学生思考不充分,教师不要轻易代替学生回答,应给予启发和引导

⑧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中浮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要考虑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⑨对于学生的答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有明确结论,强化学习

21、讲解技能的优缺点:

优点:省时省力,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讲解时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某些知识而言,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有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缺点: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低位,只有极少的师生交流和反馈信息

②学生只听不干,无直接的感性材料,学生物亲身体验

③只靠听信息,保持率不高,教学效率不突出

22、板书的设计目的(简答):

①提示内容,体现内容结构,教学程序或教学思路 ②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③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23、板书的类型:提纲式、表格式、图示式、综合式、计算式和方程式

24、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与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线和连线上的词表示。

25、命题:是对宇宙中自然发生或建构的食物的陈述,这种陈述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及其连接词形成的有意义的陈述。命题有时被称为语义的单位。

26、绘制概念图是最后的大题,具体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见P85-86

27、概念图在教学中应用:

①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 ②作为学的工具

③作为评价工具

28、合作是一起工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29、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

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②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③学习责任由教师转移至学生;④学生不仅自己学会,有责任帮助小组其他成员 30、STS指的是科学-技术-社会

31、如何使用直观教具(举例说明P119-120):

①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②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③用于突出教学重点、④用于突破教学难点、⑤用于揭示机理、⑥用于设置悬念、⑦用于巩固知识

32、教具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演示的环境条件;②出示教具的程序。;

③出示教具的时机;④传统教具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33、认识哪些属于教具。各种模型见P118-119

34、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从生物学学科特点: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分类学实验 从教学活动的特点: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和制作实验

35、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包括: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

36、生物学实验中认知和情感的教学目标(了解P156)

37、学生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

38、实验的组织方法:模仿式实验、分段实验、学生独立实验、伴随讲授实验

39、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简答可扩展P165-166):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学生实验操作、检查实验效果、小结及清理结束 40、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演示实验必须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 ②、演示实验必须现象明显、可见度高 ③演示实验装置简单,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成功

41、如何表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结合实例论述哪个教学目标正确)? 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②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③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④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体现了谁(行为主体)做什么(行为动词),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做到什么程度(表现程度)。

42、备课从哪几个方面备学生,通过什么具体途径?

①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阅读文献、课下和学生聊天,倾听学生的讨论和课堂发言,以及注意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和测验中的答题等。

②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基础:阅读相关课程文件或教科书,观察课堂教学活动,听课,去图书馆浏览刊物,多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经历以及使用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情况。

③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班级的课堂氛围: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交流听课,课前与班长、生物科代表交谈,初几次授课要倾听班主任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及时的调整。

43、生物学教师如何选择课程资源?

①学校资源:熟知本校和学校周边可以利用的物质资源极其在教学中潜在的利用价值,如场地条件,设备耗材,药品等

②社区资源:了解和熟悉学校中生物学实验员,校医以及花卉栽培人员,注意本地农业科技人员,养殖场管理人员等

③家庭资源:自己活着有生物科技背景的学生家长等

④媒体资源:了解图书馆的书刊资源和由计算机互联网支持的教学资源

44、教学评价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形势来分:纸笔测验、实作评价

45、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分:配置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46、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分:效标参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

47、实作评价: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境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平时成绩等。

48、形成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以及教学的可能缺失,作为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如期中期末考试。

49、效标参照评价: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位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适用于学校内的教学评价。

50、常模参照评价:指在某一集团中(班级、学校、地区或国家),以这个集团的平均状况为基准,来评价被评对象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适用于选拔考试。

51、试卷的基本描述统计分析:平均数、标准差、相关性分析

52、试卷分析:综合分析、难度(P)分析、区分度(D)分析

53、信度:指评价的结果(分数)与其拟评测的学习成就的一致性。

54、中学生物学教师选题考虑的因素:实践性、探索性、客观性、行动性、实效性

55、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

56、行动研究法(名词二选一):是教育实践者根据在自然、真是的教育环境中,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自身解决此时此地教育实际问题,即时自行应用研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也称现场研究。

57、教育实验法(名词二选一):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58、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①学情分析 ②教材分析 ③教学目标 ④教学重点与难点 ⑤教学方法 ⑥教学用具 ⑦教学过程 ⑧板书设计 ⑨课后作业

⑩教学反思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范文]

    第一章绪论: 1.地理教学论发展历史:6个阶段。 ①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1)②地理教学法阶段(1922-1960)③地理教材教法阶段(1960-1982)④地理教学法阶段(1982-1992)⑤地理教育学阶段(1......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重点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重点 绪论:1.美术教学论是研究美术课教和学的本质、规律以及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2.美术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 3公元前11世纪至......

    军论复习重点

    军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一、国防的概述 1、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9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六。 2、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1:[判断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数学课程目标对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第一章 1.什么是数学课程?课程有哪些表现形式?关闭提示 答案:小学数学课程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标准及其进程的总体安排。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

    小学数学教学论

    第一次 判断题 1、大众数学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正确 2、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趋势就是注重数学交流。错误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随机现象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或实例,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在实验之前无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 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