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2014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

时间:2019-05-13 00:1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华师范大学2014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华师范大学2014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

第一篇:西华师范大学2014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

中学语文教学论

语文的含义:

1.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语。

2.语文,从其本质特征上看,它应该是“语言”和“语言行为”的统一体。

3.从教育的角度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规定,语文还应该是学习,掌握应用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习得语文基本情感的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的性质:

①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③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追求的就是人的完整性和人的个体差异性的合谐统一,也就是人性的张扬和回归的和谐统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总之,开放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互助,语文情感与语文智慧的共进的语文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重视人文性的情感教育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一定的哲学思想、教学论、心理学、语文学为理论基础,针对具体教学对象,预先对语文教学系统各要素——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评价方式、教学环境等作合理规划与安排,以达到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实际上,语文教学设计,就是教学设计原理、方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当代语文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一,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二,再现性和操作性。

第三,开放性和生成性。

第四,育人性和个性化。语文教学设计的功能:

第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进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和平等对话。

第二,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有利于做好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预测。教学设计步骤:

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构成语文教学过程→组织语文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有六个层次: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有五个层次: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品格形成;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有七个层次: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为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五类,其中“态度”又包括三类:期望达到的目标、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有关公民身份的态度;“动作技能”有两种成分:动作的程序、因练习与反馈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言语信息”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表述出来;“智力技能”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亚类;“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

(二)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原则

1、应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2、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反映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变化。

3、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达到的基本目标。

二、组织语文教学内容的原则与方法

1、突显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努力优化教学内容

2、精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3、优化和重构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学方法:

1、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讲授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的知识,又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讲授要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2、谈话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提问要讲究艺术。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坡度。问题要有启发性、计划性、目的性,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2)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首先要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回答一般总是从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语言表达也多是由含混到确切,由模糊到清晰。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接近本质,并且用确切的语言表述出来。其次,教师要有民主的态度。评价学生的答案要用商讨的语气,学生如有不同的意见要允许保留,还可让别的同学参与评价,并择善而从。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即使学生答错了,也要进行的中肯的分析和有益的引导,而不能讽刺挖苦,应通过评价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并受到激励。

(3)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对那些有关课文宏旨,对学生运用知识和发展智力有较大价值的关键性问题,首先要对提出者加以表扬,然后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尽可能把问题叙述清楚。

(4)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个别回答的关系。一般的提问都要首先面向全体,以引起大家的思维活动,经过适当的时间距离后才让个别学生回答,使每一个同学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个别学生回答时其他同学仍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3、讨论法要注意三点:

(1)明确目的。讨论前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讨论的内容和形式。讨论的问题要集中,要既有思考价值又与教学目的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讨论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全班进行;可以用整个课时,也可以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点拨。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讨论成败的关键。特级教师宁鸿彬用“三不迷信”、“三允许”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不迷信”是: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允许”是:允许有错误,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只要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够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3)教师要有民主的态度。在讨论中,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参加者。对争论中的问题,要让各方充分发表意见,不能生硬地下结论。学生的意见如有错误要正确引导,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发现自己有错误或疏漏,要勇于承认和改正。特别是对学生的正确意见要充分肯定,对有创见的看法要及时表扬。

4、练习法

练习法又称巩固法、总结法、复习法等。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的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技能。练习法只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用,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有时也可以起到扩展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练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但不可过多使用,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负担。

练习法的一般程序为:

(1)教师设计练习题,向学生说明练习的内容和方法;(2)引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

(3)通过问答等方式了解和收集反馈信息;(4)调节和校正练习活动,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

(5)检测评定练习成绩,强化练习效果。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学科目的,体现知识和能力的体系,本于教材而又有综合性和灵活性,具有创造性和迁移性。

练习法的主要方式有朗读、背诵、默写、填空、论述、智力竞赛、写短文等。篇章教学的检测阶段、巩固阶段和运用阶段,单元复习和学期复习,都经常用练习法。

(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首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第三,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

第四,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注意教学对象不同的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第五,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的素养。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模式简介:

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强调“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其教学模式为“三阶五步”。三阶:自学阅读(输入)、思考讨论(转化)、运用创新(输出)。五步:自读、自思、自述、自结、自用。

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六步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定向”,即由教师或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目标,攻关有数。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复读式、教读式、作业式。

颜振遥的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模式“启、读、练、知、结”。“启”就是启发、诱导。其主要内容是从旧知识引进新知识,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示自学方法和自学程序等。其主要形式是教师面对全班学生讲授或提问,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教材解决以上几个问题。

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模式。该方法是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一般程序为:指导学生阅读(主要用导读法)——组织学生研讨(主要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精讲(主要用讲授法)——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主要用练习法)。

张富的“四分”“三度”教学模式。“四分”:分级评价、分组结对、分“学课”和“习课”、分“读”“做”“比”“改”。三度:加大密度、提高速度、注意适度。一堂“学课”一般要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一堂“习课”要做十多道听记练习题或写一篇文章并自改互查;一堂口头作文课要做三、四个题目。板书设计的原则:

1、求实,直观、通俗易懂。

2、求准,富有科学性。

3、求精,富有简洁性。

4、求序,富有条理性。

5、求新,富有独创性。

6、求美,富有艺术性。板书设计的类型:

1、结构式板书

2、提纲式板书

3、图表式板书

4、形象性板书

5、对比性板书 板书设计的步骤:

1、钻研教材,概括内容

2、选择形式,表现内容

3、精心修改,定格内容

一、语文教学新理念与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发展走向:

(一)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多地体现个性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建立交叉型网络式的科学化信息传递体系

(三)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四)在媒体运用上,将更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举隅

(一)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

1、定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量,控制课堂信息的接受范围,排除学习重点之外的干扰信息。

2、自学。根据定向内容,学生独立学习,接受和消化知识,主动接受信息。

3、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学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

4、答疑。小组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或有分歧的问题,交全班解决。在讨论和答疑这两个步骤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讨论,并在必要时做出解答,以保证信息的正常流通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正常传输。

5、自测。根据定向的要求,出测试题,自考或互考,当场解答,当场评分。

6、自结。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当堂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并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自测与自结是课堂学习的终极部分,是对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和强化。

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信息论、控制论为理论基础和行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型。常用的导入类型和方法:

1、开门见山,解析课题

2、提出要求,明确方向

3、温故启新,自然过渡

4、变换刺激,引发兴趣

5、情感熏陶,创造佳境

6、投石激浪,巧设悬念

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导入的内容要精选

2、导入的语言要推敲

3、导入的时间要控制

提问的功能:

第一,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生参与教学。第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第四,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和反馈机会。提问的原则:

1、设计问题要与已知的知识衔接。

2、设计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对准重点、难点。

3、设计问题要把握好难易的程度。

(1)对水平层次较低的学生应多提“知道”或“领会”层次的问题。

(2)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设置的问题,要有“跳一跳就摘到桃子”的难度,使他们在答对问题后产生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

(3)对水平较高、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学生可设置一些“综合”、“评价”层次的问题。

课堂收讲是指一堂课将要结束时,教师用简要的语言引导学生小结,对整堂课的教学进行巩固和强化。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创造灵光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收讲的类型和方法:

1、升华情感,引起共鸣

2、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3、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4、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5、布置练习,巩固所学

语文说课是由执教者本人以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际为根据,口头阐述自己开展某课题教学的思路、构想和设计,及其课堂运作,并对之进行可行性或自我评价性阐释与论证的一种独立的教研活动形式。语文说课的特点:

(一)语文说课具有阐释性与论证性

(二)语文说课是语文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三)语文说课具有演说性 语文说课的作用和价值:

(一)语文说课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自觉性”与“理性”

(二)语文说课是语文教学教研活动改革中的一个突破

(三)语文说课能促进语文教师理论修养的提高 语文说课的内容和方法:

一、说教学思想

二、说教材内容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五、说板书设计 作文教学的原则:

一、全程训练,整体教学的原则

二、读写结合,选好切合点原则

三、重视生活积淀,抒发真情实感原则

四、多方式多手段,全方位训练原则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一、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二、作文主体的确立

1、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自信心。兴趣是认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2、让习作训练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新课标提倡学生写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出真情实感,把作文建立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之上。作文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作文中他们可以不断审视自己,作文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在作文中他们说真话抒真情,是人生的一种成长和历练。

三、重视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第二篇: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苏格拉底产婆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教育内容是“七艺”(逻辑学、修辞学、文法、算术、几何、天文、乐理)古罗马时期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专著 培根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来,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的《大教学论》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论述对象的专著(班级授课制)卢梭与《爱弥尔》强调教学活动必须注重感性、直观、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 洛克的《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717 德国普鲁士王朝颁布了世界第一部义务教育法 康德第一个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教育学真正的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性事件是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现在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教育及生活(杜威——儿童中心论)实验教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刚要》

拉伊《实验教育学》 教育起源: 神话起源论:朱熹 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论: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论:米丁斯基、凯洛夫—唯物主义的思想下产生的 生活起源论:孙培青、胡德海 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性、宗教性、无阶级性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目标狭窄、阶级性,封闭性、机械性、科学性、彻底性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我们如何理解教育的概念 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完美化的过程。通过教育,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提高,品德得以养成,情趣爱好得以发展,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广义的教育是一种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目的的隐秘性,导致广义教育判断的复杂性。)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关系: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2、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3、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教育活动的基本特性: 1 永恒性2 生产性3 历史性4 继承性5 相对独立性6 长期性7 民族性 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就是人们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广义: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人的总目标 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的目的 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和教育政策,它包含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基本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 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功能、指导、评价、教育的分类: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依据分类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中心,应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是以社会价值为中心,根据社会需要……(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纳托普)生活本位论: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提出“教育即生活说”(杜威、斯宾塞)教育目的科学分类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在德智体美劳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万向

2、“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教育质量标准

4、注重全名素质提高 我国教育的实现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 内容:五方面德智体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关注终身发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辨析: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教育评价 第三章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序性、阶段性(循序渐进)、差异性(因材施教)、不均衡性(抓关键期教育)教育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遗传、教育、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特征的发展、价值的实现。P83 个体社会化的含义:个体社会化是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丁香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并不断完善长期发展的过程。第四章p96 现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现在教师与学生 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重组性)、示范性、迟效性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装也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是主体性的人、发展性的人、完整性的人、个性化的人 现代师生关系的理解:教育、心理、伦理 师生关系的内型:命令、放任、民主 特点: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关系、合作对话性 现代师生关系的重建: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爱护尊重学生 第六章 课程的分类:

一、德智体美劳动技术课程

二、正规课程 有计划的正规课程 潜在课程:无计划的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悬缺课程 现代课程的设计取向:

1、知识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2、学习者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3、社会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现代课程的实施取向:

1、忠实取向

2、相互调适取向 现代课程的评价 含义: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过程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和学生成绩的判断,课程评价即为,依据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二队课程系统的各方面以及课程整体作出的价值判断过程 功能:导向、调控、管理、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

1、强调全人教育,反应在课程方面,就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发展做出要求。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跟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于集中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目标

是一定的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目的是通过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

行为目标: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独立而出现的,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课程类型

生成性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不断生成的课程目标 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学生活动过程中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的对首创性的反应,不是预定的结果。第七章

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与教育之间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不是一个概念 教学与上课不是一个概念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认知主义————:布鲁纳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也相互作用,两者是源和流的关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

教育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一般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学导式教学法、讲授法、实践法 现代教学发的基本运用策略

1、注重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2、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

3、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多变互动

4、教学方法实验的优化提取

5、教学方法原则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

6、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整合 现代教学模式、布鲁纳:发现教学法

2、约翰.卡罗尔、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3、乔治诺咋洛夫 暗示教学模式

4、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1、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促进教学单位合理化

2、综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3、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教学原则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联系实际、直观性、巩固性、量力性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教学组织形式

是一种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个别教学: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进

度和教学实践不作统一安排

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也被称作课堂教学

3、道尔顿制:能够较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和创造才能

4、文纳特卡制:学习课程分为两部分,意识采用分科组织学生个人自

学的方式,一部分采用集体的教学方式

5、分组教学制:是一种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能力、作业、外部、学科能力、内部

6、特朗普制: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组合在一起

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总结性 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的辨析

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史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于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平的的基础,学生要想把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知识掌握,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提高了思想品德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的掌握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

3、防止出现单纯追求知识传授或单纯追求思想品德教育的偏差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应将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时,有效发挥其能力

1、知识的获得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能力的发展

2、教育学中应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促进其有效发展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因素

2、注意有效利用非智力因素,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现代教育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习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对待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2、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3、要防止出现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

学的基础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重点

简答论述

★教学法的“法”有两层含义?

一是方法论的含义,即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二是语文教学的具体的方法、方式、技能和技巧。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的性质,可作如下表述:

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

1、语文学科是基础课——是工作与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

2、语文学科是文化基础课——指其饱含思想文化内涵。

3、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强调这门学科主要在四项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不在其他。有关的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审美陶冶,要围绕和渗透在四项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

★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学科的技能性和实践性。

2、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3、语文学科的社会性与综合性。★根据什么来确定学科的目的任务呢?

1、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2、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3、社会需要。

4、学生的年龄特征。

★正确理解中学语文学科目的任务,要注意以下各点:

1、培养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目标,是语文教学问题的中心所在。

2、围绕读写听说能力训练来进行。

3、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4、重在打好基础。

★一份比较完备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基础内容应包括如下各项:

1、语文学科的任务及其重要性;

2、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3、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4、语文学科的教学法提示。

★学科的教学法提示,在内容上有哪些基本要求?

1、紧扣学科教学的特点

2、是文字准确简明。

★教学目的是依据学科教学的总任务来确定的。确定的方向主要有哪些?

1、知识积累,2、能力形成,3、思想培育。

★语文教材的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

1、智德启迪。德,在这里主要是指思想品德修养,其中包括对国家、民族、社会、自然、事业、他人的正确认识和爱憎分明的感情,以及基于这种认识和感情所产生的坚定的纯正的、高尚的行为。智,在这里是指智力,其核心是人的思维品质。

2、语文历练。

3、语言积累。

4、知识扩展。

★如何使用好中学语文教材?

一是要有真本领,即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善读善写,能有实实在在的“货色”给学生; 二是要有责任心,即愿意花力气,下苦功夫,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三、依纲守本,用活教材。

强调依纲守本,这是教学活动的原则性的体现。

1、灵活处理教学程序;

2、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删减和修正。

★确定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的依据: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根本原则。

1、语文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规律。

2、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统一的规律。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是紧密地融为一体的。

3、读、写、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

4、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的渗透性。

★如何贯彻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1、丰富语言,促进智力发展。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必要的专门的智力训练。

4、发展智力的各个组成因素。

5、培养非智力因素。

★确定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配合原则的依据: 教学方法的两重性、多样性、受制约性等特征。

1、教学方法具有两重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教学方法的受制约性。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与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培养。

2、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至为重要的课题。

3、语文学科比其他学科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4、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具体指导可以从一般思想方法的指导、一般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的指导和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的指导、语文听说读写学习方法的指导五个方面入手。

★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构成:

1、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

2、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

3、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

4、有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

★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要素有哪些?

1、认读能力

2、理解能力

3、鉴赏能力

4、评价能力

★阅读教学的一般目的:

1、丰富知识,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造就品格。、2、发展智力、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课文教学的过程:一篇课文的教学必须符合两个规律,一是“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的阅读规律,二是“预习——听课——巩固、运用”的教学规律。

★ 一篇课文教学过程五个环节:

1、认读;

2、了解课文大意;

3、对课文内容作种种划分,以达到深入理解;

4、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和扩展;

5、结合课文作练习、留作业。

★导入的类型:

1、总结情况,检查预习;

2、承上启下,建立联系;

3、激疑设问,启发思考。

4、渲染气氛,调动情绪。

5、变换刺激,引起兴趣。

★引起动机的有效方法:

1、鼓励:鼓励对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鼓励是对给以充分肯定的反馈信息,会起到强化的作用。

2、及时了解个人成绩;

3、明确学习目标;

4、获得成功的满足;

5、共同讨论的影响;

6、限时和竞争的影响。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

2、提问要以课文内容为依据,紧扣文章思路。

★中学作文教学的意义:

1、在语文学科内部的意义: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2、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意义: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文教学的要求:

1、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螺旋式提高。

2、与听、说、读相结合。

3、同生活密切结合。

4、严格训练,注重实践作文训练有很强的实践性。

★积累材料的问题包括:

1、定向性积累材料

2、随机性积累材料的训练:

★中学作文技法训练的内容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构思。

★作文育人的训练主要内容包括:

1、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修养。

4、培养学生优良文德文风。

5、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常见的作文训练方式:

1、口头作文训练

2、命题作文训练★

3、其他形式的作文训练

★作文中情境的创设有三种方式: 一是展现,二是捕捉,三是提供。

★作文指导包括:①作文前指导;②作文时指导。

★作文批改可遵循下列几个原则:①内容兼顾形式。②多就少改。③多批少改。④多表扬少批评。⑤因材施教。

★认真写好作文批语应做到哪几点?

1、批语要实事求是。

2、批语要突出重点。

3、批语要有启发性。

★听说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有益于发展他们的智力。听说与说话包含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听说与说话的能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智力潜能的标志。

3、听说训练会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

★在听说训练中,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的指导(包括讲评)应当以鼓励为主;

②教师的指导(包括讲评)应当是具体的,对学生有切实的帮助,尽量避免空洞的评价和要求。

★把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分为“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四类。

★对语文基础知识,大纲作出了具体提示:

1、汉语知识:语音、标点符号、汉字、词、短语、句子、修辞、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2、文体知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3、文学知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

1、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

2、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的特点。

3、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的特点。

★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1、内容健康丰富与形式生动活泼相结合的原则。

2、寓教于乐,尊重自愿与积极指导、热情扶持相结合的原则。

3、发现人才、发挥特长,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立足课内,利用课外,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考试的功能:

1、促进学习的功能。

2、选择的功能。

3、反馈功能。考试的结果可以提供各种反馈信息,一是对试题、试卷自身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

★考试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考试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下面只介绍与教学关系较大的几种。

1、学业考试、水平考试、学能考试、诊断性考试。

2、标准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以解释分数的方法来看,可以分为标准参照和常模参照两类。

3、难度考试和速度考试。

4、个别考试、小规模考试和大规模考试。根据考试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个别考试、小规模考试和大规模考试。

★阅读的能力因素:感知;筛选;解释;综合、归纳;推导、联想。

★构成误差的教师方面的主要因素: A、思维定势。B、风格偏爱。C、第一印象。D、位置效应。E、光环效应。

F、在大规模考试中最容易出现趋中倾向。一是打“保险分”;二是连续作战容易疲劳,反应的灵敏程度降低,对作文优劣的区分能力减弱。

★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1、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2、思维科学的理论。

3、传播学理论。

★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目的明确,讲究实效;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功能。

(二)、各种媒体综合运用,有机结合;运用多种媒体,从视、听、触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

(三)、及时反馈、调控;多媒体教学从要求及时的反馈以进行调控。

(四)、师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任何一方不积极参与,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学生对教师“教”的反馈,①教师要从各种渠道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信息量越大,判断就越准确。

②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反馈。

1、教师方面:①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②选择最恰当的媒体,准备好软件。③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反应作出正确判断,迅速采取调整措施。

名词解释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语文:“语文”实际上指的是汉语文。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式确定使用的。中国历史上的语文教育,是综合在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的混合型的教育之中。“五四”运动以后,言文一致,国语统一成了时代潮流。在小学、初中设“国语”课,高中仍沿用“国文”。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材料,它是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物,是对学生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的凭借物。

综合组元法:在30年代中期,开明书店出版了夏丐尊、叶圣陶编的《国文百八课》,一种综合组元法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

教学原则: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根据教学规律确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法则。

发现阅读法:在正确理解读物原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读物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新意义的一种读书方法

阅读教学过程:在教学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于教材(课文)的认读、理解的过程,就是阅读教学过程。

略读:对精读中所获得的技能技巧的熟练运用,是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种训练方法。

朗读:在对书面语言达到一定的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并能表达得准确而连贯,这就是朗读。

心智技能:一般的心智技能是在一般的心智活动中形成起来的。像观察、倾听、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属于一般的心智技能。专门的心智技能活动是在某种专门的心智活动中形成起来和反映出来的。

★导入: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往往要从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定向性积累材料:就是引导学生在确定了写作对象后,按照一定的序列,沿着一定的方向,去调查,去采访,去阅读,从中发现问题。这种定向注意的对象,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①能够给人以新的认识;②能够给人以美感的事物;③能够给人以教育的事物。

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是在一般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锻炼学生构思成文的能力,它需要“成文”,需要“构思”,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口头作文训练的方式灵活多样,如:口述片断,扩展描述,讲述梗概,接续补充,口述全文,即席演讲、辩论等。

命题作文:是由教师直接出示作文文题,规定题材体裁,规定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具体要求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

其他形式的作文训练:创设情景作文训练。所谓创设情景作文训练,是教师有意创设一个可看见的“景”或一种可感受的“情”,让学生身处其中,观察、思考、想象、议论,触景生情或据情拟景,然后写成作文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

作文指导:是教师依照作文教学计划,出示作文题后,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取材、构思、修改方面的指导。

教师的示范与指导:教师在听话方面上应当准确、敏锐,善于领悟,辨析力强。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准确、简练、畅达,努力做到生动而略带幽默感,并将语病减少到最低限度。

知识短文:是指教材中用一定篇幅专门介绍语文基础知识的文章(或文段)。这种知识短文,有的附在单元后,有的放在一本书的末尾。

标准参照考试:又称“目标参照考试”,它用以测量考生是否达到某种事先决定的目标或标准。这种考试有明确的及格标准,应试者可以百分之百通过,也可以一个也没有通过。

常模参照考试:是把一个考生的成绩放在考生团体来衡量,也就是与其他同类考生的成绩相比较,从而判断该考生的水平。它通过建立百分位的常模来起选拔的作用,所以称为常模参照。通常采用的所谓“排名次”的做法,就是一种常模参照的方法。

鉴别力:在教育测量学中称为“区分度”。区分度指试题对应试者水平差异区分能力。

道德情操修养:教师对社会文明的承前启后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理应一身正气,为人师表,道德情操高尚。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重点

倦墨专用

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重点(最新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教学法的“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方法论的含义,即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二是语文教学的具体的方法、方式、技能和技巧。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语文”实际上指的是汉语文。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式确定使用的。中国历史上的语文教育,是综合在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的混合型的教育之中。“五四”运动以后,言文一致,国语统一成了时代潮流。在小学、初中设“国语”课,高中仍沿用“国文”。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因此,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可作如下表述: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

1、语文学科是基础课——是工作与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

2、语文学科是文化基础课——指其饱含思想文化内涵。

3、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强调这门学科主要在四项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不在其他。有关的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审美陶冶,要围绕和渗透在四项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

★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学科的技能性和实践性。

2、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3、语文学科的社会性与综合性。

★根据什么来确定学科的目的任务呢?

1、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2、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3、社会需要。

4、学生的年龄特征。

★正确理解中学语文学科目的任务,要注意以下各点:

1、培养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目标,是语文教学问题的中心所在。

2、围绕读写听说能力训练来进行。

3、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4、重在打好基础。

★一份比较完备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基础内容应包括如下各项:

1、语文学科的任务及其重要性;

2、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是依据学科教学的总任务来确定的。确定的方向主要有三:一是知识积累,二是能力形成,三是思想培育。

3、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4、语文学科的教学法提示。学科的教学法提示,在内容上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紧扣学科教学的特点,二是文字准确简明。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材料,它是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物,是对学生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的凭借物。

★语文教材的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

1、智德启迪。德,在这里主要是指思想品德修养,其中包括对国家、民族、社会、自然、事业、他人的正确认识和爱憎分明的感情,以及基于这种认识和感情所产生的坚定的纯正的、高尚的行为。智,在这里是指智力,其核心是人的思维品质。

2、语文历练。

3、语言积累。

4、知识扩展。

★综合组元法。在30年代中期,开明书店出版了夏丐尊、叶圣陶编的《国文百八课》,一种综合组元法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国文百八课》中的108“课”,实际上就是108个单元。★如何使用好中学语文教材?(抓住要点)

用好教科书,充分发挥教科书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关键是教师要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要有真本领,即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善读善写,能有实实在在的“货色”给学生;二是要有责任心,即愿意花力气,下苦功夫,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还得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审慎选择,把握特点。教科书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根据:

1、根据主观意趣来选择;

2、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所谓把握教科书的特点,主要是指:

1、把握教科书总体结构的特点;

2、把握教科书的体例特点;

3、把握教育教学任务在教科书中是如何体现、如何落实的。

二、总揽全局,点面统筹。

1、把握好整套书和一册书;

2、一册书和一个单元;

3、一个单元和一个教学项目。总之,“总揽全局,点面统筹”就是要求我们用系统的方法来驾驭教科书。

三、依纲守本,用活教材。强调依纲守本,这是教学活动的原则性的体现。

1、灵活处理教学程序;

2、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删减和修正。

★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根据教学规律确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法则。

★确定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的依据: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根本原则。

1、倦墨专用 语文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规律。语文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一定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表现出来。语文形式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思想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来表现。

2、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统一的规律。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是紧密地融为一体的。

3、读、写、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

4、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的渗透性。语文各个教学阶段、各种教学形式、各种训练方式中都渗透着德育美育因素。

★如何贯彻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1、丰富语言,促进智力发展。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汇,以形成更多的概念、判断。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

3、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必要的专门的智力训练。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可以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的思维训练,可以进行“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训练,进行“个别——一般——个别”的思维训练。

4、发展智力的各个组成因素。

5、培养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发展智力因素的强大的推动力。(教学实例《范进中举》:进行读、写、听、说的语文训练,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概括、分析、比较、想象、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P89)★确定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配合原则的依据:教学方法的两重性、多样性、受制约性等特征。

1、教学方法具有两重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教学方法的受制约性。任何教学方法都受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特点、教学时间和设备条件等的制约。(教学实例《皇帝的新装》P97)《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运用了自学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地分析,运用了讲述、提问、讨论、批注、练习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配合原则。★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与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培养。

2、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至为重要的课题。

3、语文学科比其他学科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4、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具体指导可以从一般思想方法的指导、一般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的指导和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的指导、语文听说读写学习方法的指导五个方面入手。

★发现阅读法:在正确理解读物原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读物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新意义的一种读书方法。

★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构成:

1、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

2、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包括能够熟练地翻查常用的工具书,正确选用注释,能够根据学习目的查找资料、编制目录索引,能够根据读物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阅读速度,能对读物作圈点、摘要、笔记、评注等。

3、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

4、有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包括有比较明确稳定的语文学习动机,有比较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有较坚强的语文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自我检测、自我调控的个性修养等。

★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要素应当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阅读教学的一般目的:叶圣陶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认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1、丰富知识,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造就品格。阅读还可以影响人的情感,这种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就是“移情”。

2、发展智力、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心理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常地完成某种行动的需要,就是习惯。

★阅读教学过程:在教学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于教材(课文)的认读、理解的过程,就是阅读教学过程。★

课文教学的过程:一篇课文的教学必须符合两个规律,一是“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的阅读规律,一是“预习——听课——巩固、运用”的教学规律。

一篇课文教学过程五个环节:

1、认读;

2、了解课文大意;

3、对课文内容作种种划分,以达到深入理解;

4、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和扩展;

5、结合课文作练习、留作业。

★略读:对精读中所获得的技能技巧的熟练运用,是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种训练方法。

★朗读:在对书面语言达到一定的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并能表达得准确而连贯,这就是朗读。

★一般的心智技能是在一般的心智活动中形成起来的。像观察、倾听、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属于一般的心智技能。专门的心智技能活动是在某种专门的心智活动中形成起来和反映出来的。阅读教学技能就是一种专门心智技能。

★导入: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往往要从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导入的类型:

1、总结情况,检查预习;

2、承上启下,建立联系;

倦墨专用

3、激疑设问,启发思考。

4、渲染气氛,调动情绪。

5、变换刺激,引起兴趣。

★引起动机的有效方法:

1、鼓励:鼓励对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鼓励是对给以充分肯定的反馈信息,会起到强化的作用。

2、及时了解个人成绩;

3、明确学习目标;

4、获得成功的满足;

5、共同讨论的影响;

6、限时和竞争的影响。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

2、提问要以课文内容为依据,紧扣文章思路。唯其如此,才能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到正确的途径上来。

★中学作文教学的意义:

1、在语文学科内部的意义: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2、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意义: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文教学的要求:

1、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螺旋式提高。从实际出发,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模仿到创新,从易到难。

2、与听、说、读相结合。

3、同生活密切结合。

4、严格训练,注重实践作文训练有很强的实践性。

★积累材料的问题包括:

1、定向性积累材料,就是引导学生在确定了写作对象后,按照一定的序列,沿着一定的方向,去调查,去采访,去阅读,从中发现问题。这种定向注意的对象,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①能够给人以新的认识;②能够给人以美感的事物;③能够给人以教育的事物。

2、随机性积累材料的训练:预先没有确定好积累的对象和范围,因生活的触发,情思的敏感,随机适时地产生观察的动机的一种训练。许多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写观察笔记,写“日知录”,写“忽然想到集”,写“生活素描”等。

★中学作文技法训练的内容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构思。

★作文育人的训练:作文如做人。作文育人的训练应贯穿于上述各项训练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

1、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修养。

4、培养学生优良文德文风。

5、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常见的作文训练方式:

1、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是在一般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锻炼学生构思成文的能力,它需要“成文”,需要“构思”,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口头作文训练的方式灵活多样,如:口述片断,扩展描述,讲述梗概,接续补充,口述全文,即席演讲、辩论等。

★命题作文是由教师直接出示作文文题,规定题材体裁,规定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具体要求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其他形式的作文训练:

1、创设情景作文训练。所谓创设情景作文训练,是教师有意创设一个可看见的“景”或一种可感受的“情”,让学生身处其中,观察、思考、想象、议论,触景生情或据情拟景,然后写成作文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作文中情境的创设有三种方式:一是展现,二是捕捉,三是提供。

★作文指导是教师依照作文教学计划,出示作文题后,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取材、构思、修改方面的指导。包括:①作文前指导;②作文时指导。

★作文批改可遵循下列几个原则:①内容兼顾形式。②多就少改。③多批少改。④多表扬少批评。⑤因材施教。

★认真写好作文批语:

1、批语要实事求是。要在批语中使学生体会自己作文的价值,体会到作文的乐趣。

2、批语要突出重点。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倾向。这里说的重点,是指学生在提高写作水平中的突破口。

3、批语要有启发性。教师在作文批语中教给学生以作文的思想方法和写作方法。★听说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有益于发展他们的智力。听说与说话包含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听说与说话的能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智力潜能的标志。

3、听说训练会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示范与指导:教师在听话方面上应当准确、敏锐,善于领悟,辨析力强。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准确、简练、畅达,努力做到生动而略带幽默感,并将语病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听说训练中,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的指导(包括讲评)应当以鼓励为主;②教师的指导(包括讲评)应当是具体的,对学生有切实的帮助,尽量避免空洞的评价和要求。★把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分为“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四类。

倦墨专用 对语文基础知识,大纲作出了具体提示:

1、汉语知识:语音、标点符号、汉字、词、短语、句子、修辞、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2、文体知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3、文学知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知识短文是指教材中用一定篇幅专门介绍语文基础知识的文章(或文段)。这种知识短文,有的附在单元后,有的放在一本书的末尾。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

1、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

2、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的特点。

3、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的特点。★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1、内容健康丰富与形式生动活泼相结合的原则。

2、寓教于乐,尊重自愿与积极指导、热情扶持相结合的原则。

3、发现人才、发挥特长,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立足课内,利用课外,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考试的功能:

1、促进学习的功能。考试通常都伴之以复习,复习不应该是所学过内容的简单重复和记忆,而应是系统化的归纳、整理和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是一种能够引起行为反应的刺激。

2、选择的功能。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选拔性考试(如升学考试、求职考试或职业定向测试等)的选择功能最为明显。社会影响很大的选拔考试势必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

3、反馈功能。考试的结果可以提供各种反馈信息,一是对试题、试卷自身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考试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考试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下面只介绍与教学关系较大的几种。

1、学业考试、水平考试、学能考试、诊断性考试。

2、标准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以解释分数的方法来看,可以分为标准参照和常模参照两类。

标准参照考试又称“目标参照考试”,它用以测量考生是否达到某种事先决定的目标或标准。这种考试有明确的及格标准,应试者可以百分之百通过,也可以一个也没有通过。

常模参照考试是把一个考生的成绩放在考生团体来衡量,也就是与其他同类考生的成绩相比较,从而判断该考生的水平。它通过建立百分位的常模来起选拔的作用,所以称为常模参照。通常采用的所谓“排名次”的做法,就是一种常模参照的方法。

3、难度考试和速度考试。根据考试的要求,可以分为难度考试和速度考试。

4、个别考试、小规模考试和大规模考试。根据考试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个别考试、小规模考试和大规模考试。★鉴别力在教育测量学中称为“区分度”。区分度指试题对应试者水平差异区分能力。★阅读的能力因素:感知;筛选;解释;综合、归纳;推导、联想。

★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评分的差别是评分摆动幅度极大的主要原因。构成误差的教师方面的主要因素:A、思维定势。B、风格偏爱。C、第一印象。D、位置效应。E、光环效应。F、在大规模考试中最容易出现趋中倾向。一是打“保险分”;二是连续作战容易疲劳,反应的灵敏程度降低,对作文优劣的区分能力减弱。★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1、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2、思维科学的理论。

3、传播学理论。

★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目的明确,讲究实效;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功能。

(二)、各种媒体综合运用,有机结合;运用多种媒体,从视、听、触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

(三)、及时反馈、调控;多媒体教学从要求及时的反馈以进行调控。一是学生对教师“教”的反馈,一是教师对学生“学”的反馈。①教师要从各种渠道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信息量越大,判断就越准确。②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反馈。

(四)、师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任何一方不积极参与,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1、教师方面:①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②选择最恰当的媒体,准备好软件。③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反应作出正确判断,迅速采取调整措施。

2、学生方面。

★道德情操修养:教师对社会文明的承前启后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理应一身正气,为人师表,道德情操高尚。

1、热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

2、遵纪守法,情操高尚。

3、团结协作,互相尊重。

第五篇:体育教学论复习重点

1.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 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持续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体育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 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登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2.评价 评价:通过系统地收集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 评价 的活动 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根据 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需要和特点来安排 4.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 体育教学过程 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5.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性差异 与不同需求;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6.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学校体育教学条件 2>体育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5 个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领域、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领域、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领域、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领域、心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个领域: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 心理 健康领域、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领域 6 级标准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初中、高中、高中阶段的发展性目 健康 社会适应 标 8.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运动技能学习的主要性、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人际关系的多边性、教学效果的综 合性 9.体育教学的三大规律 体育教学的三大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10.体育教学过程的六个层次 体育教学过程的六个层次 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年体育教学过程、学期体育教学过程、单元体育教学过程、课时体育教学过程 11.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体育与智力活动的相结合性、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动态性、实践性、社 会交往性、组织具有复杂性 12.发挥教师主导性的 3 个条件 教学观念、教师熟知体育教材 体育教材、教师熟知学生 发挥教师主导性的 个条件:教师熟知体育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 体育教材 13.教师主导性发

下载西华师范大学2014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华师范大学2014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

    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意......

    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

    地理教学论 1.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负责人;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素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对象......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精选5篇)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于修订教学计划的几点说明修订教学计划是2007年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务处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和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首先对教学计划中的......

    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重点(5篇可选)

    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地位:必修课程 3、生物学的课程理念: 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高......

    大学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范文]

    第一章绪论: 1.地理教学论发展历史:6个阶段。 ①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1)②地理教学法阶段(1922-1960)③地理教材教法阶段(1960-1982)④地理教学法阶段(1982-1992)⑤地理教育学阶段(1......

    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重点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 2数学交流:包括三个方面: ①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重点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重点 绪论:1.美术教学论是研究美术课教和学的本质、规律以及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2.美术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 3公元前11世纪至......

    军论复习重点

    军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一、国防的概述 1、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9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六。 2、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