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实践
摘要:
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师生互动交流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教学进程。对话教学就是重视师生之间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开展对话教学的途径,以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关键词: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实践探究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要积极实施新的教学方式,转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应开展对话教学,积极实现师生的课堂教学互动,让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对话教学的概念
(一)对话教学的实际含义
对话教学就是指教学主体之间借助有意义的话题来进行交流对话,并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探究教学的难点和问题,师生彼此之间互相展现自己和倾听对方的心神,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话教学具有三层含义:(1)对话教学是教师、书本和学生三方之间平等交流的体现。(2)对话只是一种教学途径,并不是为了热闹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共同交流才是本体。(3)师生感情环境的建立,能够让学生更加信赖教师,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智慧。
(二)开展对话教学的步骤
根据场论理论来看,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和书本三方之间是独立和平等的“对话源”,三方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了解,从而在三方之间形成“对话流”。再通过“对话流”之间的交互碰撞,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对话场”。对话教学可以被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课前准备阶段。该阶段的“对话流”可以分为“教师与文本”和“学生与文本”。教师通过分析文本来创设对话问题和情境,学生通过文本则吸收一定经验,为与教师对话做准备。2.教学中的能量转换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流”开始互相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对话场。在对话的过程中每个对话源都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即:学生因为对话会获得新的知识和思维发展方向;文本得到了全新的解释;教师通过对话则体现出自身的主导性。3.课后拓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对话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与更多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对话场”将由课堂文本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当中。
二、对话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平等的,并不是教师向学生“施舍”或“给予”什么东西,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有意识和有精神的教学过程。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不愿意放下身份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使得教师难以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这就让教学过度忠诚科学而违背了学生的学习理念,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权利,但是忘却了教学的实际意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师生之间是一种情感上的默契,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并不只是教师的“单独演唱”。而教师、学生与书本三方之间的交流对话则是教师生活状态的最好体现。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化发展。在没有教师的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将会放得更开,很多大胆的想法都能表达出来。学生会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对问题将会有新的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能让“对话流”碰撞出新的火花,从而形成更有广度的“对话场”。学生在充分智慧火花的环境中,不仅能够收获对知识的新理解,还能够享受平等公平的交流过程,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心灵交流。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再封闭,而是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思考范围,敢于表达、展现、质疑和探寻。这种学习方式更利于知识的吸收与发挥。
(三)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对于对话教学模式来说,教师与教学文本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教学文本带有编辑者的主要意图和教学思想,教师在认真专业教学文本的同时,也是在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情感和教学内涵,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由于网络快餐文化的膨胀化发展,在网络上随意下载和拼凑教案的情况已非常正常化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不能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化的理解,精彩高效的教学又从哪里谈起呢?因此,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对话,遵循当前的教学进展和状态,让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的进程。
(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材文本是不会自己说话的,但是文本是具有一定思想的,文本当中的知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才组合形成的,对学生传授知识、扩展思维和培养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想要正确地被表达出来就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吸收更多的文本知识和了解更多的疑问,文本真正的教学价值才能够被体现出来。学生通过本文知识的启发能够对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也就是说无需在教师的监督下就能够进行学习,其本质就是挖掘出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与深入对话,不仅能够挖掘知识更深层次的理念,还能够充分了解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话教学只是一种教学途径,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传递知识和吸收知识的方式。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非常好的,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让小学数学教学符合了现代化教学的理念。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定稿]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创建一个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式;实践研究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利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抓住对话教学时机,给予学生正确的对话引导
在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中,抓住对话时机有助于顺利开展对话式教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对话状态,抓住对话的时机,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与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四边形》一课中,首先,在学生掌握四边形基础知识之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对四边形见解与看法,有的学生说:“四边形就是长方形与正方形”,有的学生说:“四边形是梯形”,还有的学生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四边形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等等一系列的说法。就在此时,教师应充分地把握住对话教学时机,应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并给予学生科学且通俗易懂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四边形。其次,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对四边形的具体特征进行推导以及验证,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积极探索中发现答案。最后,引导学生将自己推导验证过程讲述出来分享给其他人,如果出现表述错误的地方,教师应及时纠正,精彩的内容教师应及时鼓励,说一些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话。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对话引导极其重要,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沟通,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积极创建对话教学平台,建立多样化数学对话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对话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建对话教学平台,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沟通,取长补短,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机会。例如:在学习《统计》一课中,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统计各个小组喜欢听数学课的有多少名学生,喜欢听语文课的有多少名学生,喜欢听英语课的有多少名学生。此外,各个小组哪个小组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多?你有多少种统计方法?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各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学生有很多方法统计哪个小组喜欢听数学课较多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也使学生之间增强了团结的意识。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讨论过程中,生生之间的思想会相互产生碰撞,对一个问题有多种想法与见解。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多样化数学对话形式,这样一来,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相互交流对话的机会,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同时,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这个平台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不仅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还对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有极大地帮助。
三、理解对话教学的意义,营造相互平等的对话环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对话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提高学生合作沟通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利用对话式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索知识,有助于学生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新的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对话式教学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能够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与理解知识。对话式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其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应积极营造相互平等的对话环境,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这样才能在平等的前提下真正地发挥对话式教学的积极作用。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利用对话式方式进行教学,应创设与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的对话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对于同一个问题应当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与见解,当学生思路非常清晰正确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总结
?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对话式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末祥.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学周刊.2013(17).[2]冒金彬.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八字”原则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05).[3]王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实践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实践初探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气氛都比较沉闷,课堂效果相对比较低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果和质量,探究性课堂教学方式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从课堂导入探究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式探究这两个方面阐述了探究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21-01
众所周知,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合作讨论,以现行的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周围的世界和生活为参考对象,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大胆质疑和探究讨论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个人、小组或者集体等探究性活动,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为低下,如何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当前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应用探究性教学探讨研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1.数学课堂的探究性教学实践
1.1 课堂导入探究教学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开始,决定这节课成功了一半。我们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将抽象问题进行具体化,使问题贴近学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知识时,我并没有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而是提出了一个学生们很熟悉的问题:“你们喜欢篮球吧?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个关于篮球的问题,怎么样?”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上来了。接着我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说了一下,篮球比赛规则如下:
在比赛中,胜一场得5分,平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0分。湖人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10场,得20分,它在这一轮只负了3场,则湖人队打胜了几场?打平了几场?
这时,我问学生:“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解答?”大家积极思考,有人提出应用算术法来解,湖人队胜利的场数为:(20-2×7)÷(5-2),又有人提出列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设湖人队胜利的场数为x,则湖人队打平的场数为(7-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5x+2(7-x)=20,这时,我顺势提问,如果同时用两个未知数来表示湖人队胜利场数和打平场数,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方程呢?我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大家去思考,这时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首先提出:我们可以设湖人队胜利场数和打平场数分别为x,y,我们由题意可以列出:x+y=7;5x+2y=20,对于学生的回答,我表示很满意,并告知学生这就是我们要讲授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鉴于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尚未理解,此时,我按照学生思路,给全体学生演示由实际问题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建立过程,使全体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建立方法。
1.2 引导学会归纳总结式探究
我们在教授《整式的乘法》这部分知识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下图是一个同学用小石头在马路上摆放了四个像房子一样的图案,根据图形发现了什么规律?
通过已有的四个图形,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然后讨论一下第n个图里会有多少小石头?
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以各自小组为单位开始展开讨论研究。只见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研究法:有的一个个在数;有的在热烈讨论;有的在纸上圈圈写写„„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找到了答案:“老师,我算到答案了,是n2+4n个小石头。”我连忙给予表扬,并且问道,你可以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吗?这位同学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们先把四个图形中的小石头数好个数,它们分别是5、12、21和32,我们发现5=1×(1+4),12=2×(2+4),21=3×(3+4),32=4×(4+4),我们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所以我们推断第n个小房子应有n(n+4)个小石头,也就是n2+4n个。我对这个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又问其它小组:“还有不同于这个小组的思考方法吗?”马上另一个小组有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我们将每个图形拆分成两个部分,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是正方形,四个图形的人字分别有1、3、5、7个小石头,那第n个图形的人字应该2n-1个小石头;同样的方法推断下面的正方形,4、9、16、25,那么很容易得到第n个图形中正方形的石头数是(n+1)2个,将两者进行相加,得到2n-1+(n+1)2,通过化简得到了n2+4n个。”我为学生们的聪明叫好:“太精彩了!其他组还有别的思考方法吗?”这时又有一个小组的代表站了起来:“我们小组的思路也是将图形分为两部分考虑的,不过我们是把它分成上面的一个三角形和下面的一个长方形来考虑的。三角形中石子个数分别是3、6、9、12,则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中石子个数是3n个;长方形中石子个数分别是2、6、8、20,则第n个图形中长方形中石子个数就是n(n+1),两者相加,所以第n个图形中石子个数就是3n+n(n+1)=n2+4n个。”
2.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分析,不断寻求适合学生的探究性教学策略,积极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允华.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师.2012(22):34-35.
第四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发展的目的。对话教学作为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形态它昭示着民主和平等,撞击着学生思维的潜能,张扬着个性和灵性。师生对话,正成为现代小学数学课的新风景线。
一、回归真实 文本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文本——教材”为中介进行的。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应该让学生真实地去面对课程,真实地体验生命,真正地对话文本。
1、教材——师生的“谈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对话课程”,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一种过程。教材仅成为师生对话的凭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及教材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吃透两头,或选择使用,或删或减或增,或重组教材,完成教学与教材(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如“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教材只是出示了尺子的刻度及进率而已,针对此,教学时,我重编教材先引入分米,让学生结合身体、周围实际,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之后,再适时引出毫米。这样的重组,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学习也更有兴趣。
2、亲历——资源的共享。“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带自我意识地阅读、分析,他们将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让他们发表见解,并引导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久而久之的训练,将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上有个“质”的飞跃。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可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本内容,老师有意识提供一些学具如尺子、绳子、方格等,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去验证、去实验,他们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读一读,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将更深刻。当然,教师应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教材让学生去读一读,去划一划,去想一想,让学生亲近文本,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基础融入对新内容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亦能大大提高。
二、建构生成,师生对话
“对话教学——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因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1、你来我往,直面沟通。“沟通和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在进行着一场场你来我往的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与交锋中,知识点亦被逐步被点化,逐步凸显出来。听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座号吗?怎么样才能使别人一说到这号码便知道是你呢?同学甲——说清学校、班级、座号。同学乙——给不同的同学编不同的号码„„。老师——那你们想怎么编?同学——用不同的数字,用不同字母。老师——那请你们给自己编一个号码,可要说出理由哦,比比看,谁编的方法最清楚„„。老师在与学生碰撞中,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编号码,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开放时空,群体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野,从而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开放时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或有机点拨或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完成知识的生成、创造。如概念课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交流、汇报;几何形体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地实验、证明、小结;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合作解题后,再逐个说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计算课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尝试后对比、发现规律等等。
三、张扬个性,自由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陶行知早就提出“五个解放”,应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无限潜力才能被激发,这正是《新课标》告诉我们的: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
1、当好“首席”,还“个性”时时闪亮。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作为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只能是“平等的首席”,这正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满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建立一个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2、拓展课堂,让“对话”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活动、对话,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而这课堂更应是广泛的,不仅融教师、学生、教科书于其中,更应融网络、社会各有效资源于其中,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寻找对话对象(教师、学生、文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对话形式——看、摸、做、想、说、比„„。不仅可以随时感受到对话的魅力,参与到对话中来,还可以随处对话事物,对话精神,对话自己,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总之,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以人为本的。只有融入对话教学,才能使课堂上真正洋溢着生命的色彩,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也才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的对话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的对话教学
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课堂是师生间沟通、交流,也就是说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新课堂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的教学环境。对话教学关注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感受,它正日渐替代传统的“传话”教学而成为当代教学的主导形态。
一、师生互动,是对话教学的前提
首先,师生间角色的转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切不可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责问,否则就很难消除学生的畏惧心。学生都希望能够跟教师友好交流,当他们对教师感到亲切,觉得教师像至交好友一样能够跟他们互动时,他们就愿意跟教师倾心相谈,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师生之间的对话才是有意义的,才能消除被动的答语和沉寂的“注意听”的现象。
其次,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师生互动。别林斯基说“学生如果把老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敌手’,那他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有创新的看法,教师要对其充分鼓励;当学生产生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不同的看法时,教师要对其表示尊重和理解,并为其解释原因;如果学生的看法有误,教师也不可一味地批评,要给予学生宽容与引导,让他们知道错误的原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引导者”的作用,关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教学真谛。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感到教师既是自己的师长,又是最亲、可以与之交心的最好朋友。
二、数学中合作学习,是对话教学的组织形式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是非常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它能够让课堂变得多元化、动态化、实际化,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目前的教学要求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成果的程序。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都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在课的一开始就给出了一系列整数,请学生从下面的数中取出两个数,把它们组成商是3的而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72
3÷1=3 9÷3=3 18÷6=3 36÷12=3 这些题目是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6÷2=3 12÷4=3 24÷8=3 72÷24=3这些题目是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得出上面四组算式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列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商不变的性质。这样,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要怎样使小组发挥更好的作用呢?合作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协调组合,培养组长
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体质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向性。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好,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学生当组长,并积极培养,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
(二)教给方法,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必须通过交流、对话,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并作出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补充他们的不足,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
(三)创设环境、参与合作
学生对直观的东西较容易理解,在教学抽象的概念时,可以把它外化成可以观察的、可以动手操作的实物,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合作。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角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此,让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感知体验角的形状,然后回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找角。创设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合作学习。
三、激发兴趣,是对话教学的手段
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是人类探索某一事物和认识世界的意识倾向。从学生的学习上来讲,当学生有了这种倾向,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幽默激发兴趣
受年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多数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则比较抽象,教师很难通过三言两语将知识讲清。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恰当的、幽默的比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并且,这样做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促进师生感情的和谐发展。如学习“根据一个乘法算式‘5×1=5’写两个除法算式”时,有的学生写出了1÷5=5,这显然是错的。而对学生来说,从字面看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打了个比方“老师有一个苹果,平均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都得到了几个,一个怎么变成那么多个,你们比孙悟空还厉害,幸好猪八戒没来,不然就乐死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让学生开怀大笑,并及时发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心里轻松,学得快乐,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就有了。
(二)以活动调动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较短,恰当地插入些游戏。可以吸引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自觉地投入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道思考题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当看到放在讲台上棉花和铁时,学生争论得出的结果有两个,一些学生认为棉花重,铁轻。因为棉花比铁多;一些学生认为铁重、棉花轻。谁都说自己的结果对,谁也不肯认输。就在学生争执不下的时候,让学生做游戏,看能用什么方法得出正确答案,学生都很有兴致地在找方法。有的学生用手掂一掂,有的学生用天平比一比,有的学生拿到台称上称一称。结果得出,讲台上的棉花和铁一样重。从游戏中,学生不仅得出了结论,还学会处事的知识,看事物不能只看到它的外表,而要注意它们的实质内容。
总之,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培养学生数学课上对话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教学应注意对话的引导,关注学生的言说,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指导沟通,引发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品格、学习智慧和个性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索历程。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