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4年中考历史研讨会有感

时间:2019-05-13 03:4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2014年中考历史研讨会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2014年中考历史研讨会有感》。

第一篇:关于2014年中考历史研讨会有感

关于2014年中考历史研讨会有感

赵利

2014年3月23日,我们五中毕业班各学科教师,在黄主任的带领下,在安徽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小时的有关中考研讨会。

中考离2014届师生只有82天之时,师生更渴望达到事半功倍效果。这次去芜湖学习,从来自安庆四中的储红玲专家为历史学科所作的《我的中考我做主》中,我对她的真诚、务实、爱生所感怀。整个报告,字里行间里透露出三点建议,令我震撼!

第一,历史学科教师有使命落实历史学科价值。储专家说:“目前,师生陈旧观念认为:历史是副科,学了没用,学科地位低,不重视,又是开卷考,更无所谓了,从七年级就开始歧视,身为历史教师没有去认真纠正。”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也就是说,义务阶段的历史学科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历史学的专才,而且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储专家说:“在人类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刀光剑影、生离死别、血腥与暴力、眼泪与欢笑以及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的艰辛与曲折,一曲曲的喜剧、悲剧、闹剧竞相上演,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历史教师没有理由不让它精彩,没有理由妄自菲薄!”

第二,历史学科教师,尤其毕业班的,关注考纲、学生、新课标。

三年初中历史教学中,每年考纲是当年中考的导向,每一届学生是教育之本,11版的课标是各版教材的唯一依据。

考纲要连续三年的比较着看,并且联系连续三年的中考试卷内容对考点的落实,从现象中看出变化与规律:贯彻了“减轻学生负担,推进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平稳过渡,保持稳定的精神,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学科能力为目标、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将历史知识、史学观点、史学方法、人文素养、教育功能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很好地把握了中考科学性、准确性、公平性和规范性的原则,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础性、创新性,探究性和时代性的特色。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在11版《课标》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纲要》第六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制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于是,储专家建议每个学校为在岗教师人人配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并且常常翻阅,不时地组内或校内研讨。

第三,毕业班历史教师,请牢记复习课应该会有趣味的。储专家不仅在报告中分析了历史复习枯燥乏味的原因,而且传授了上有趣有效历史课的途径。她说:“有了丰富的过程与方法,历史复习课将不再枯燥—— 小组竞答、构筑历史框架、绘制表格和示意图、全班齐读、听写比赛、图片展览、主题小结演讲、时政话题讨论等等;有了触动心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历史复习课将不再单调;爱国主义的教育、改革创新的鼓励、民族自豪感的喷涌、国际合作的呼唤等等。口动、手动、脑动,关键是心动,如此课堂何愁基础知识和能力不被掌握!”具体操作时,她告诉我们:一要转变观念,探索历史教学;二要夯实双基,有条不紊复习;单元复习课-----基础知识梳理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明确历史事件的要素;专题复习课-------要善于活化教材知识,从不同角度整合教材知识,培养学生构建历史学科体系的能力,构建知识网络;三要,实战训练,实现跨越发展。做到讲练结合,及时巩固;熟悉题型,有的放矢;模拟考场,胸有成竹;轻装上阵,战无不胜。

通过本次历史中考策略的学习,让历史学科不再被自身忽视,让历史教师不再被历史学科轻视,因为“人是什么,只有历史才能告诉你”。

第二篇:历史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历史中考考标研读心得体会

对2013年的中考历史命题趋势和动向本人有一下的体会,现作如下介绍:

一、2013年中考历史命题原则及依据

(1)原则: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2)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

二、中考复习的方法

(1)应加强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要求教师研读考纲——明确考什么、怎样考,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方向:一重视时序性和整体性的结合,方向是“古今贯通”考趋势,理清发展线索; “中外关联”考异同,加强中外比较。二依托教材,适度拓展延伸。选材涉及考点但超越教材,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内容源于书本,答案源于理解。教材对命题者而言,只是命题的知识背景„„,方向是内容在书外,落脚在书内,定向联想。三命题视角融入了先进的史学观念,试题更灵活,方向是以新的角度整合教材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四通过材料情景多层次、多角度设疑考查能力,方向是史实细透,阅读能力多元化。五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隐性介入,培养学生的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2)紧扣考纲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抓好复习的切入点,一是微观切入——学透知识要点,如基础知识的七要素、解析考点、古今联系、中外对比、升华认识等。二是宏观突破——搭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线索、把握阶段特征。如九年级上册的历史线索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理清了基本线索,便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九年级上册的阶段特征是: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4—18世纪末)—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命题视角融入了先进的史学观念,试题更灵活,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近年来,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历史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在我们后期的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史观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就某一历史事件也可以用多种史观整合内容,展开复习。

三、注重细节,认真仔细提高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一些细节的关注与否,会成为得失分的外在因素。首先要善于分析总结,根据“错题档案”,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答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另外,还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由于是电脑阅卷,要向学生强调卷面书写要认真,力求程序得分。要做到:(1)文字规范化。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写草体字、繁体字、简化字,文字最起码要工整,力求美观,坚决杜绝错别字,尤其是关键字。(2)要点序号化。要求答案标上1、2、3...或(1)(2)(3)....或①②③....的序号。要按照每个设问所赋分值的多少来确定要点,分值少的要精炼概括,分值多的要史论结合。例如有的题目是4分,实际上刚好有4(或者2个)个得分点。(3)语言学科化。用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来作答,不能用空洞无物的模糊语言或任意夸张的文学语言。

最后,不滥用资料,资料贵在精,最好的资料就是课本。资料应是线索、脉络式的,不应过多、过杂,重复性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这次参加中考研讨会后主要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对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由此我对接下来的历史复习,以及教学更有信心,我相信,只要把握好中考的命题原则和考点,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深入研究复习策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在2013年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中科实验学校

第三篇:中考历史研讨会心得体会

中考历史研讨会心得体会

姚 祯

3月28日我们全县历史教师在四中听取了省教研室周济荣老师的中考研讨会,听后很受启发,收益颇多。

会上周老师作中考分析报告会,讲考点、教法、复习方向、及指导学生怎样复习有利于中考等,教师进行点拨,联系拓展。与会教师交流、讨论。感受历史课程的改革趋势。

会上预测2017年中考历史命题导向。命题特点:

1、图标、数据、图片和符号题增多;

2、命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

3、命题的微观性越来越强;4命题的材料越来越全;

5、加强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教学,尤其是理解与运用层次的试题。

最后,分析了中考2017年历史变化情况,并分析对策。他在讲解过程中提到这几个特点,很重要:

1、历史学科中的主干知识必考,包括世界史中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完善;中古史中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和中近史中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

2、树立问题复习意识。

3、明确考点,抓住重点,准确、扎实理解历史概念。

4、材料分析题一定要“小切口,深挖掘。”在讲评试题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5、重视研究历年中考副题。

研讨会后,我静心思考,想了很多。我觉得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2017年历史中考进行有效率的复习。

历史复习既要重视知识考查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复习中要淡化面(学科体系)、突出线(专题知识)、辐射点(社会热点),建构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新模式,做好专题复习,这是中考成败的关键!因此,下面就如何预测考试动向,做好专题复习,谈一点看法!

1.制定专题要“大跨度、小切口、深挖掘”:即从大处着眼,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把同类的、分散的知识高度概括,同时还要从细微处人手,把大专题分解为几个小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把握知识的精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归纳知识应做到“精、细、专”。归纳知识不受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局限,只要是具有相同性质、特征和属性的知识都归纳到一起。学生在自己归纳整理时,可尽量从简单入手,由易到难,由“细”到“精”,在对课本知识系统化、揭示同类知识、专题知识之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在形成专题知识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

3.加强“纵”“横”联系。纵向发展是指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发展演变,横向发展是指按区域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既要做到“纵中有横”,也要做到“横中有纵”。

4.研究试题,精心训练。

(1)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考纲,结合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目标,以所用的教材为本,熟悉课本,全面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认知的基础上,养成能力与情感。选择与命制训练题时,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注意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作答的信心和体验,提高学习成绩。

(2)摒弃繁难、怪偏知识,充分理解课标要求的内涵和细微变化,做到题型新颖、点拨到位,题量精当。

(3)指导学生作答,切忌马虎应付。无论是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都要认真审题,在脑海中产生印象、形成思路。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做选择题时要力求速度和准确率,但不盲目求快;做判断题时要克服“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思想,冷静思考、明辨是非;做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然后与课本内容“对号入座”,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同时还要强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述规范,整齐简洁,没有错别字。

中考历史复习应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教材为本,紧扣课程标准,扎实基础,以新的复习模式指导学生做到四看四抓,也就是看目录,看课文,看插图,看大事年表,抓基础,抓重点,抓线索,抓网络.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融会贯通的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第四篇:历史科中考研讨会发言

夯实基础抓重点

拓宽深化提能力

------2012年中考历史科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太安中学

董茂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中考临近,而我们今天在此相聚,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后面的复习工作,为迎接中考做好充分准备。我非常荣幸有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在此感谢各位领导和大家对我的信任。

在这里,就我校中考历史科复习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存在的困惑,期盼和与会同行相互交流。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研读考纲,把握方向, 制定复课计划。

中考说明是学生的考试指南。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认真研读课标,细读考纲,找准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内容,哪些是应该拓展的内容等等,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二、夯实基础,突破重难点,拓宽深化,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

1、依据2012年中考说明和新课程标准规定,我认为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中考复习中,巩固基础知识的复习显得特别重要。所以我对复习的第一阶段重点要求是夯实基础,全方位对知识进行梳理,决不遗漏一个知识点。并且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做到不照本宣科,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现在直接问时间,地点,人物的题目已很少见,故在平时复习中,对重要事件等内容做深层次的分析,虽然试题设问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学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同时,依据近年来的试题大都内容广泛,灵活多变,覆盖面大等特点。故在历史复习既重视以教材为本,紧扣教材,又做到对教材的辅助内容,如地图、名人名言、地域名称变化等的全面复习,并注重系统整理(如整理中国历代疆域图)。

2、重视专题复习,做到纵横联系,提高综合能力。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因此我在历史复习中,改变七八年级时的复习方法,按事件的内在联系总结出专题,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想,形成一个全新的、立体的知识体系,建立大历史观,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个质的提升。这样学生的记忆力、思维力、应考力会得以大大增强。既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又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全貌和实质的理解。

三、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

学习历史是为当今社会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将已学的历史知识与相关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拓宽深化,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理解分析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一步调整和提高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例如:关于台湾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整理课本中相关内容,搜集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和当今社会与之相关的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就台湾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我则进行引导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充分得认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行为都是我们所不允许的,其下场必然是失败的。

四、习题的精讲精练与解题技巧的指导。

1、复习中对各知识点要经常性的巩固,在以前上课和考试过程中,发现同一个知识点,换一种考法学生就不会了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备讲课时收集相关试题,精挑细选,归类分析,做到多方面多形式地考查知识点,最大程度地加深学生的认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能力,达到讲一个,会一类。

2、中考是政史合卷,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完试题并且提高正确率,故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平常的练习中侧重对答题技巧的讲解。例如选择题做到:(1)、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看题肢与题干有没有关系;(3)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4)、杜绝凭经验答题,要求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材料解析题则是:(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4)、积极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

五、中考复习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1、对历史科重视不够。中考历史40分在整个中考总分中所占比值较小,部分学生认为花费大量时间不值得,有轻视甚至放弃的迹象。

2、对开卷认识不到位。少量学生认为开卷就是抄资料,不用复习,答案都在资料里,到考场只管抄就可以了。连个别老师都这么认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而我们的解释尤如“王婆卖瓜”,收效甚微。

针对以上问题,我希望向同行请教学习,借鉴各位好的方法,以切实改变此种现象。

以上是我在中考历史复习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及困惑,望各位领导同仁给以指正!

2012.3.30

第五篇:历史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历史中考考标研读心得体会

对2013年的中考历史命题趋势和动向本人有一下的体会,现作如下介绍:

一、2013年中考历史命题原则及依据

(1)原则: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

(2)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

二、中考复习的方法

(1)应加强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要求教师研读考纲——明确考什么、怎样考,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方向:一重视时序性和整体性的结合,方向是“古今贯通”考趋势,理清发展线索; “中外关联”考异同,加强中外比较。二依托教材,适度拓展延伸。选材涉及考点但超越教材,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内容源于书本,答案源于理解。教材对命题者而言,只是命题的知识背景„„,方向是内容在书外,落脚在书内,定向联想。三命题视角融入了先进的史学观念,试题更灵活,方向是以新的角度整合教材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四通过材料情景多层次、多角度设疑考查能力,方向是史实细透,阅读能力多元化。五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隐性介入,培养学生的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

(2)紧扣考纲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抓好复习的切入点,一是微观切入——学透知识要点,如基础知识的七要素、解析考点、古今联系、中外对比、升华认识等。二是宏观突破——搭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线索、把握阶段特征。如九年级上册的历史线索是:资本主

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理清了基本线索,便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九年级上册的阶段特征是: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4—18世纪末)—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命题视角融入了先进的史学观念,试题更灵活,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近年来,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历史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在我们后期的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史观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就某一历史事件也可以用多种史观整合内容,展开复习。

三、注重细节,认真仔细提高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一些细节的关注与否,会成为得失分的外在因素。首先要善于分析总结,根据“错题档案”,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答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另外,还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由于是电脑阅卷,要向学生强调卷面书写要认真,力求程序得分。要做到:(1)文字规范化。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写草体字、繁体字、简化字,文字最起码要工整,力求美观,坚决杜绝错别字,尤其是关键字。(2)要点序号化。要求答案标上1、2、3...或(1)

(2)(3)....或①②③....的序号。要按照每个设问所赋分值的多少来确定要点,分值少的要精炼概括,分值多的要史论结合。例如有的题目是4分,实际上刚好有4(或者2个)个得分点。(3)语言学科化。用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来作答,不能用空洞无物的模糊语言或任意夸张的文学语言。

最后,不滥用资料,资料贵在精,最好的资料就是课本。资料应是线索、脉络式的,不应过多、过杂,重复性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这次参加中考研讨会后主要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对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由此我对接下来的历史复习,以及教学更有信心,我相信,只要把握好中考的命题原则和考点,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深入研究复习策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在2013年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中科实验学校

下载关于2014年中考历史研讨会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2014年中考历史研讨会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定稿]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3月1日去高桥中学参加了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听了九年级的复习观摩课和各学校的中考备考策略,从中对历史中考复习教学也颇有些启发。......

    2013中考历史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 ——研讨会发言稿 一、学情分析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抓好中考历史的复习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复习效率,最终打好中考这一仗,特制定复习计划。 目前我......

    2014年中考历史研讨会发言稿1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经验交流发言稿 院子中学:陈文丹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探讨2014年中考复习的方法与策略。下面我就此次模拟及2014年中考复习设想,谈一下......

    历史科目中考研讨会培训心得

    2016年历史科目中考研讨会培训心得 德思里中学 作为一名历史科目新教师,今年很荣幸能参加全省组织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背负着满腹希望去,结束了却有些小失望有些小......

    中考研讨会

    峡门中学09年中考研讨会会议议程 (二OO九年九月十四日) 主持:苏建军 参加: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九年级全体教师 内容: 一、 兰主任对下年度中考工作做计划 二、 苏校长对本年度中考......

    中考历史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吴雄伟

    中考历史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大位庄中学 吴雄伟 2015年3月25日,作为大位庄中学的九年级历史老师,我参加了在保定市召开的中考历史备考会。参加会议的老师是来自全市的九年级历......

    初三历史中考研讨会发言稿(共五则范文)

    2013年宁国市历史中考研讨会 一、研究考纲,紧扣考纲,关注考纲的变化。 增加部分: 1.中国古代史 (1)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开元盛世。 (3)了解唐诗、宋词......

    研讨会有感

    第二实小研讨会有感思绪飞扬我们的教育能够建起一道无形的“篱笆”教孩子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