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讲座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3:0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型讲座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型讲座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

第一篇:微型讲座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

微型讲座

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了,今天,我想用另外一种方式演绎一下这首诗。(用黄梅戏唱诗)可能大家会很惊讶,我怎么都唱起来了,其实这是源自于一堂古诗教学中偶然迸发出的灵感,我将其捕捉并加以深入探究,于是就有了我今天想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话题《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一首诗歌,寥寥数十字,就能描绘出一种意境,抒发诗人的情怀。但今天的学生,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语言,都与诗人存在着差异,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那么学生怎么去读懂诗意呢?怎么去体会诗韵呢?怎么去领会诗情呢?我很赞同王淞舟老师提出的“诗意语文”一说。

首先从中国古代的诗歌形式的产生来看,古代的《诗经》和历史上的词曲都曾经是配乐歌曲的。随着诗歌的发展,虽然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音乐的某些特性。它所具有的音乐气息是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乐调才会有诗歌的语言形式上的巨大差别。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与音乐就像一堆青梅竹马的恋人一样难舍难分。

其次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一目标可以说突出了“欣赏”和“体验”,强调了“积累”和“运用”。但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却强调诵读、背诵,强调古诗词的内容的讲解,忽视了对诗歌意境的体验和欣赏。

接下来,我就把歌曲、节奏、律动等音乐元素加入古诗教学来帮助孩子们体验、欣赏、记忆古诗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在音乐引导中进入诗境。

一堂古诗教学课,本身就是一首具有情韵美、意境美、哲理美的诗歌。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所学古诗选取相关情调的音乐,创设情境性的导入来诱发学生的情感,进入诗境之中。

例如:在教学古诗《咏柳》时,我播放有没的班得瑞音乐---《春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聆听清新的旋律,然后讲述:你们看,春天来了,小鸟叫了,那亭亭玉立的柳树姑娘穿上了碧绿的衣裳。咦?她那如丝一般的秀发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哦!原来是像剪刀一样的春风啊!当这音乐结束时,我问孩子们的感受,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春来真美啊!”“柳树姑娘像一个仙女!”“我看到了柳树在风里摇摆!”孩子被音乐感染了,很快进入了春天那清新柔美的情境中,为接下来《咏柳》这首诗的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在音乐节奏中诵读古诗。

古诗是极具节奏和音律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反复吟诵,可以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但是以前,总是让孩子千篇一律地读,显得枯燥乏味,孩子们很容易失去朗读的兴趣。其实我认为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所以我尝试着变换节奏来趣读古诗中的抑扬顿挫,逐渐让孩子们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音律美。

比如教学《泊船瓜洲》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来诵读,一个学生说可以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节奏来读,此时,全班同学都不由自主各自拍起小手诵读起来。一个个摇头晃脑,是那么的投入。于是我又试探性的问还有不同的节奏吗?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可以在第二种节奏的基础上在“照”的后面加斜线,变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重读了“照”拉长了“我还”。读的那么投入,更加表现出作者与家乡只有一江之隔却无法回去的无奈之情。

三、在音乐情境中理解古诗。

教学中运用配乐朗诵古诗时,必须选择与古诗情感一致的背景音乐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古诗。我国很多古典的乐器就能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氛围,正好可以被古诗的朗诵所利用。比如:林杰的《乞巧》情感细腻可以用音色有没、淳厚、圆润的笛子来配。而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以用表现力极丰富,既能表现寂静的夜晚,又能表达欢快、热烈的气氛,还能抒发赞美美景的情感的古筝来配;柳宗元的《江雪》、王之涣的《等鹳雀楼》用音色淳厚柔和,优美典雅的箫来配;而于谦的《石灰吟》则可以用音色清脆、明亮、结实,能表现雄壮、有力的形象的琵琶来配。让音乐走近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孩子们在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进入诗境理解古诗。

第二个做法是欣赏古诗歌曲。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很好的歌词,可以直接谱上乐曲来吟唱,而且不同内容的古诗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在《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160首》和“古诗新唱”网中,有众多小学课本中的古诗。比如我在教学《七步诗》这首诗时,诗中的意思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作者的情感却很难被孩子感受到。于是,我在拓展环节中让学生倾听古诗歌曲《七步诗》,在缓慢低沉的旋律中让学生闭眼体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情。听完之后,我又让同学们说说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处处为难你,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孩子们就自然而然的走进了曹植的内心世界,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理解了曹植当时悲痛的无奈的心情。

四、在音乐旋律中记忆古诗。

记忆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算是件难事,但如何激发孩子记忆的兴趣则是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孩子好动,天生就对音乐很敏感,而音乐又无处不在。记得我在教学《元日》一课时,在记忆环节中我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将古诗套入其中帮助记忆。结果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吃惊。一位擅长快板的孩子用快板记了起来。(播放快板视频)而另一个爱好“说唱”的孩子是这样来记忆的。(播放说唱视频)课后我觉得,就像这样传统曲艺和现代律动形式融入到古诗教学中的做法,即合理的应用了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潮流元素,又激发了孩子们主动记忆古诗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五、在古诗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针对不同类型的古诗来选择不同音乐的元素。

比如:赠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适合在初读时配乐朗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在学完古诗后品味情感时用音乐歌曲来渲染。而这首古诗的内容却不适合使用律动,那样课堂气氛会很不协调,反而会弄巧成拙,难以发挥音乐元素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2、针对不同学段来选择不同的音乐元素。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的要求是:第一学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从不同学段古诗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古诗教学对不同年段的孩子的要求是由易到难的,世界和孩子身心发展而定的。那我们在选择音乐手段时就要结合孩子年龄和学段的特点来恰当应用。比如:第一学段的孩子初步接触古诗,要以培养兴趣为主。所以在选择音乐手段时以律动方式比较好,孩子容易接受,能结合孩子好动的天性来学习古诗。而第三学段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和品味能力。那就要借助音乐的节奏来引导孩子诵读古诗,在自主诵读和体会中感受古诗。

3、音乐元素的使用要适度,不能喧宾夺主。

一堂古诗教学课加入音乐元素,固然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降低学习难度,辅助古诗教学来突破难点。但是,不能一堂课就把所有音乐元素都用进去。导入时用,诵读时用,理解时用,记忆的时候还用。那一堂古诗教学课就变成音乐课了,过分强调音乐元素就会影响学生对古诗文本的理解,从而失去了语文的特点。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恰当的融入音乐元素,会让我们的古诗课堂充满别样的风采。从而使孩子们学诗、懂诗、爱诗。进而爱上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各位专家、老师们。我将音乐元素融入古诗教学,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的尝试可能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批评指教。谢谢!

第二篇:古诗教学微型课

小学古诗教学微型课模板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读几组词语。出示几组关于(本诗)主题的词语,大家一齐朗读这些词语,读了这些词语,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 2.这些画面,这样的心情浓缩在一首美丽的诗中,题目是()。看老师写诗题。大家齐读诗题,缓缓地读——

3.这首诗中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从朗读开始,走近诗人的文字,去感受这首诗的魅力。请大家大声朗读古诗,要求做到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二、朗读

(一)读准字音

1.读诗,首先要读准字音。通过你的朗读,你发现有哪些字音要提醒一下大家呢? 2.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诗,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二)读好节奏

1.读诗,我们不仅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还要注意停顿,读好节奏。拿出笔来,我们边读边划,找出需要特别注意节奏的诗句。2.谁来按照自己的节奏读读这首诗?

3.同学们读得很好,而且还将一些词语的“音”读得重些,有的还有了拖音,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4.看来,除了要注意音节,我们还要关注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也要相对完整。3.好,我们一起来读读。注意读好节奏。

(三)读出感情

1.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样式。读诗的时候,我们要有感情地读,美美地读。自由读起来,找出你读得最精彩的句子,我们一起分享。2.这句话,你读得很有味道。

(四)读出创意

1.读得真好,有情有境,有的同学还配合了得体的眼神和动作。其实,诗可吟、可唱,也可表演,它是最能培养我们才情的一种体裁。如果要想将诗人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我们就要善于去读出创意,吟咏出这些经典诗作的内在美。(板书:吟咏)2.要正确的吟咏,就要知道诗人当时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谁来说说诗人当时的情况?好了,我们来吟咏吧!像老师这样读。3.大家一起读。

三、译读

1.刚才同学们读诗的声音,一定是世上最美的声音。它激荡在你们的心里,回响在我的耳畔。只是,我们刚才的读更多的是建立在对诗歌语言的直接玩味上,要真正走进诗作内容的深处,真正去触摸诗人的灵魂,书下的注释可是我们的好帮手。拿出笔来,结合注释,我们——准确地译。(板书:译读)2.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3.这句话书上没有注释,你勇于挑战,翻译得也很准确。能不能再加进一点自己的语言,或者自己的联想?

4.你的成功源于你真实的思考、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谢谢你。请坐。5.简洁凝练,词句优美。看来优美的语言也可倍增诗意。(板书:诗意)6.同学们,“诗意地译”要点有三:一是自己的语言;二是合理的想像;三是语言力求优美。

四、赏读

1.诗意的译读培养了我们的情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颗驿动的心。那诗人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令千百年后的我们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真实的心跳呢?现在,就让我们开始静静地赏读,到两首诗的内容深处去寻找——(板书:赏读)2.也许是一个词句,也许是一种手法,也许是一组意象,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诗歌的美,这些正是映入我们眼帘闪亮的美点啊。(板书:美点)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找寻这些美点吧!

3.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古诗学法课,我们一起来取个名字:一诗三读。(板书:一诗三读)4.同学们,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鼎盛的见证,老师衷心希望它的优美典雅能对你们的文学气质、文学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光靠课内有限的几十首是远远不够的啊,如果你们用上今天的“一诗三读”去多读古诗、勤学古诗,那么你的童年一定会被点缀得诗情画意!

第三篇:微型课题讲座

一、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思想从哪里来?思想源自于思考,思考植根于研究。教师教育教学,一定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理论的依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新的办法行得通,还是行不通?要在实践中进行,要通过研究来验证。我们的新思想,新方法,在教育科研中诞生,我们不仅运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我们还为新理论的诞生奠定基础,或者创生新的理论。

教师要善于反思,反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麻木不仁,而要积极思考,想想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什么问题,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用教育理论观照我们的实践,指导我们的实践。不仅知道我们该怎样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新课程实施的时候,不少人只学到热热闹闹的外在的形式,别人搞小组学习,自己也搞,至于为什么这样搞,自己不明白,结果,常常是学到皮毛。

我们都是普通教师,不是教育家,但是,我们为了捍卫教师的职业尊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如果我们在讲坛上耕耘了几十年,没有几篇象样的论文,没有几个精彩的教育故事,没有几个引以为骄傲的学生,那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认识是失败的,我们充其量就算是以教育为生的教书匠。

二、什么是微型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研究的周期短,见效较快。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 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三、问题即课题

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要求教师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

四、对策即研究

确立问题后,作为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师们将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是:确立问题(提出解决什么问题)——预设目标(期望获得什么结果)——设计步骤(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主题阅读(围绕问题查找资料)——研究实施(在教学中应用验证)——总结提高(提供经验和成果)。

五、收获即成果

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师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

六、微型课题的界定

微型课题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它是一种平民化、草根化、大众化的研究样式。

内容微: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理论微:不需要有多高深的理论作支撑,也不需要多前卫的理论作铺垫,只要能把自己研究的话题说透就行,让人觉得很有道理即可。

成本微: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过程简、周期短,不必大张旗鼓地组织申报,也不必劳师兴众地麻烦专家鉴定。

观察微:教师要带着课题意识去细微观察生活,捕捉小而有价值的问题。研究中观察要敏锐、思考要细致,记录要详细,研究要深入,努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良策

七、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

1、小,即微小。研究的范围小、问题微、人员少、时间短、成本低。这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2、活,即灵活。首先,实施流程没有规划课题那么复杂。其次,组织形式上,可以单独,也可以合作研究。第三,选题灵活、自由,可以重复。可以说微型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

3、实,即实在。研究要重实践,讲实用。首先是选题“务实”,要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其次,过程“踏实”,要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再次,成果“真实”,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

4、短,即周期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5、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微型课题对研究技术水平、理论水平要求不高,教师学得懂、做得会、用得上。

6、快,即见效快。研究周期短,问题解决快。

从概念界定和特点上看,微型课题强调从教育教学的“微”处着手研究,从“实”处收效。用李和明主任的话:微型课题看似“微不足道”,反过来就是“道足不微”。研究者真能“道足”,课题自然就“不微”。

八、怎样选题

选好题,是成功研究的基石,好的选题就是成功的一半。微型课题选题的基本要求:一是立足实际,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植根课堂。

人们常说,问题即课题。此话很有道理。要研究,必须得有问题,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已经没有困惑了,没有问题了,那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经常反省,自己面临的最大的,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没有问题,就没有问题。有了问题,不等于就有了课题。问题要成为课题,还必须具备其他的条件。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成为课题。这里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问题的价值取向,二是课题研究的时代性,新颖性,操作性,三是研究方法,措施的科学性。

问题的价值取向,是指课题研究要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比如,语文教学,要体现人文性,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育充满个性的人,要充分发挥语文素材的育人目标,这些思考,研究,就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取向的。反之,如果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应试技巧,简单的分数提高训练等等,那课题的价值取向就有明显的瑕疵。

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比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关注公平教育、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些课题都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课题研究还要注意课题的操作性,对课题研究的效果要可以评价、检测。

课题的表述,一般要包括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信息。比如,贫困山区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小低年级学生站队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还得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郫县有一个行为偏差孩子行为矫正学校,采取棍棒教育的方式,甚至有一个私人学校的校长公开的说,他是把猪培养成为人。

对选择的课题,要进行论证。网络查询,非常重要。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的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一定要研究,别人做了些什么,自己哪些方面有更多的思考,哪些方面会有突破,有超越,如果自己研究比如别人,那还不如引用和借鉴别人的成果。

题目一般要包括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如:“农村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艺术的探究”,“贫困山区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练习的实践与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疑的研究 ”,“小学教学有效管理研究”。

九、怎样设计研究过程?

根据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状与归因;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研究问题的现状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整个研究的基础;归因研究是追问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类型和特点,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抓手”,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其中,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我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我经历的一种教学现象;我发现的一个教学问题;我遇到的一种教学困惑„„描述具体、真实,有一定的情景性)

2、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阐述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

3、本问题研究综述;(对本问题解决的方法综述)

4、课题研究的鉴定;(谁在做相关课题研究?他们的侧重点是什么?我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5、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我的研究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呈现操作思路的设计,要求:过程设计清晰;方法采用科学)

6、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我的研究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与问题发现相对应;能解决问题的本质。要求:目标设置得当;多元目标之间呈现一定的逻辑关系)

以小学生书写习惯培养课题研究为例。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提高认识,让学生认识书写的作用。

2、开设写字课,定期进行书指导,如怎么握笔,怎么选择字帖,怎样选择笔等。3、规范教师板书,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4、定期开展作业展评或者写字比赛。5、控制作业量,让学生有时间写好字。

6、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中领略舒服的情趣。再以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转化为例。

“小学低段如何让学困生跟上班级体”主要工作:

一是调查学困生的成因,建立学困生档案:基本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学生在校表现、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开展活动、措施。比如,开展心理疏导,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营造班级氛围,大家关注学困生,精心辅导;结对帮扶,合作学习等。

十、微型课题成果提炼

教育科研是应用研究,与一般的研究不同,其成果的物化方式也不一样。什么是成果?研究方案,研究报告,论文,教育故事,教育叙事都是成果。一般的教育科研成果,一般要回答三个问题:课题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课题研究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课题的提炼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功:一是挖掘、提炼、总结的思维能力,二是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篇:《让教师爱上教学》读后感

《让教师爱上教学》读后感

有句老话说的好,兴趣是人类最大的老师。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爱上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只有真正产生兴趣,才能作为强大的前进动力。前阵子收到一本书。赵国忠老师主编的《让教师爱上教学—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下高效教学的45个技巧》。从中受益良多。现就此书发表一下感想。

本书针对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高效教学的45个技巧,共六篇,分别为课前准备篇,课堂讲授篇,有效提问篇,教学点拨篇,学法指导篇和调控管理篇。在各篇中,作者针对各种教学问题和状况,提供给教师日常用的“精囊妙计”让教师可以针对自身情况加以参考运用,以减少尝试错误的时间,是课堂教育进行的更具有效率。

首先我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准备必不可少,可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细化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前作业。经验告诉我们:课前准备充分,课就上的得心应手;课前准备仓促,课就上的杂乱无章。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要做的课前准备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而提高课堂效率,很关键的一点是教室在课前是否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其次,课堂讲授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能否恰当地运用教授策略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讲授并不是要“宣布”某种是先存在的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而是要在互动与对话中,通过教师提供的自身岁教材内容的“理解”,促进、引导和支持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授必须切和学生的心智,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课堂教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讲多讲少,什么时候讲,该讲些什么,应该要看学生的需要而定,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讲授知识的同事,要努力把蕴含在知识中的智慧价值和方法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开展充分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内在统一。

第三章的有效提问篇中,提到的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的说法我非常赞同,因为有效课堂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策略性。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策略。设计出有效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实践证明,有I型奥的提问不仅具有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高教学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身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碰到的就是“问问题”。在学习中,学生遇难受阻是家常便饭,这会他们会产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这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遇难而退——放弃,另一种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准确到位的点拨,那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点播过程中,还有一个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要求点在关键处,点在点子上。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生活处处是课堂,终生学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使它们能够自觉学习,独立学习。学法指导对每个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针对不同课程特点、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学生特点,不同学习阶段特定,有的放矢、有效的进行指导。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这段时间的教学以来,感慨良多,其中一个最大的困惑就是,在我上课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令我特别头疼的学生。这本书中提到了的一篇也让我特别光注:调控管理篇。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控,需要排除学生的打断和干扰,在需要的时候还得对付破坏活动。那种传统教学中令教师“头疼”的学生行为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烦人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价值。

在教学中,善于课堂调控的教师不但可以有效的落实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还能大大地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欧冠,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教学任务高效完成,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智力得到启迪和开发,道德、情感得到升华,而且教师本人也从中树立了威信,获得了尊重,课堂气氛融洽。

相信只要教师爱上教学并持之以恒,定能收获满意的成绩

第五篇:让音乐教学课堂“高效”起来讲座稿

让音乐教学课堂“高效”起来讲座稿 ——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效课堂是个永恒的话题。尽管作为概念,高效课堂于20 世纪上半叶才出现,事实上,高效课堂始终伴随着教学而存在。比如,课程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知识无限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课程好比是凹凸镜,聚焦在对最有价值知识的选取和组织安排上,为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班级授课制的诞生,更是为了追求教学的效益。所以高效课堂是个古老的话题。当然,高效课堂也是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反观高效课堂研究与实践,我们不得不回到高效课堂本身,不得不对高效课堂进行追问。追问为的是对高效课堂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

一、高效课堂产生的背景

高效课堂的理念源于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英语教学文献中,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高效课堂的提出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此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它倡导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是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

值得思考的是,高效课堂强调“教学也是科学”,是否意味着对“教学是艺术”的否定呢?当然不是。我始终认为,应当强调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否定科学性,必定造成教学进度的缓慢、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同样,否定艺术性,必然会影响教学的个性化和风格形成,当然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

关于这一点,在《有效课堂:理念与策略》一文中十分清楚的阐述:高效课堂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下产生的,这两种理论成为高效课堂的支撑性理论。实用主义哲学更关注行动、实践和经验,主张回归生活。不难理解,实用主义哲学的思想至今对课程改革,对教学改革仍有指导意义。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不然,虽然时常还能看到这一理论的影子,但它的致命缺陷是忽略学习者的情感、动机等,因为虽然“刺激和反应可以说明人类的某些学习,但是许多研究表明,要解释一般意义的学习,必须考虑人们的思想、信念和情感”。所以有人讥讽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动物心理学”。

一是情感教育理论。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

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它会给学生以兴趣、以需求、以信心、以希望,推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情感也是人的表情,从人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触摸到一个人的整体面貌,因为情感整体性地表达人的精神发育的外部特征。当然,情感不仅仅是兴趣、情绪,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都属情感范畴。

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有人误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反科学”、“反知识”。实质上,建构主义理论并没有否认真实世界的存在。而是强调这样的“真实”,应当有一种对其加以认识的适当的方式,因而教学方式应当转变。不仅如此,在认识方式、教学方式转变的背后更是对学习者、对学习、对教育等认识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它更强调个体的内在认识发生机制,强调在情境脉络中主体对外部世界的适应及建构。的确,高效课堂应当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地促进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在建构中成长。

三是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既是经验,又是理论,既是方法,又是原则。因材施教所追求的是适合的教育,即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和影响。适合的教育是注重差异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因而,适合的教育是最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为有效、最好的教育。实事求是地说,当下的高效课堂往往在标准化的要求下,忽视学生的差异,追求统一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渐渐走向失败。若此,“高效”何以见得?

三、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

教学是内蕴价值的活动,高效课堂的根本追求应当是价值追求,搁置价值,抛弃价值,这是教学的致命错误。应当勇敢承认,当下的高效课堂对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存在不少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之前,重要的是要认识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对价值有一个最简洁、浅而又深刻的定义:“价值即理想中的事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它既引领人们前进又赋予其生活的意义。”而现实中,常常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

所以,我以为,价值一定附着在事实之中,又一定超越事实,追求理想和意义,抛弃理想只看重事实,只看重利益,势必造成价值的缺失。从这一认识出发,可以发现当下的高效课堂在价值追求上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以“高效”代替价值。高效的是有价值的。但是,“高效”只是一种价值 2

形态,而非价值形态的全部。而且,有的教学看起来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却是有价值的。比如,教师“节外生枝”的一段教学过程,和教学几乎没有关系,但恰恰是教师开的这段“无轨电车”影响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如果高效课堂过于拘泥于教学的有效与无效,往往丢弃了最重要的价值。

其二,以“有用”代替高效。又以“高效”代替价值。“有用”的也可能是有价值的,但这只是“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教师心目中,特别是在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看来,“有用”成了会做题目、会应试、会得分的代名词。这样的“有用”,对考试是有用的,也可能是有效的,但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价值,比如,会思考、会想象、会提问、会创造,看起来对考试是“无用”的,却最具价值的。把价值窄化到“有用”实在是危险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在教学中却严重地存在。

其三,重视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关注和追求的是效率和结果,这当然很重要,但问题是,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当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要把结果和过程、效率与动机等统一起来。一些地区和学校过分重视工具理性,无形中破坏了教学过程,伤害了教学的理性,带来的是浮躁、功利,以至"工具化”、“技术化”,因而也就违背了高效教学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四、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怎样去做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

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能有收获。

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首先,要改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目标。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展开。尤其是小学年 3

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例如在《泥娃娃》一课的教学中,我会引导性地提问:“这些泥土有什么作用?”“你想用它来做什么?”这些问题有利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了解泥土的作用,性质及可塑性。同时通过学生丰富的实践创造,及时感受,对于歌曲旋律的掌握是很有帮助的。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

同时,在学习新知之前,设计“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未知欲,推动他们去思考、探求。例如在听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老师首先发问:“你爱你的妈妈吗?”“都表现在哪些地方?”通过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情景陡然而生,气氛活跃。接着老师再问:“你们想知道小乌鸦是怎样爱它的妈妈吗?”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未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在于吸引着、感染着、鼓舞着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着。

记得有一次我在没有出示课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说说听了《野蜂飞舞》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听到了洪水暴发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骏马在奔腾„„其中有一个学生还描述得很生动:“音乐时而低沉有力仿佛一头凶猛的老虎,音乐中时而跳跃的感觉又如同一只可爱灵动的小鹿,音乐中飞快的速度仿佛是老虎和小鹿互相追逐的场景,音乐大气恢宏的感觉又带人进入了宽阔的原野。”我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我不禁问他:“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个场景呢?”学生回答我说:“前几天我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看过老虎追赶小鹿的场景,今天听音乐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地就想到了。”是呀,不管是“老虎追逐小鹿”还是“骏马奔腾”或者是“洪水暴发”,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聆听音乐时思维想象的成果,教师怎能轻易否定呢?更何况音乐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没有标题的提示前任何感受是成立的。我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与赞赏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性也得到了肯定。

那么为什么会没有学生联想到野蜂飞舞的情景呢?于是我问学生:“你们看见过一大群蜜蜂飞舞的场景吗?”学生说没有。怪不得,没有生活体验,哪来的意境?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曲家最初创作此曲的本意,于是我在课后寻找了一短有关于 4

野蜂的视频。通过观看,让他们了解到野蜂喜欢群聚的生活、它们抖动翅膀时发出的声音,还有他们攻击敌人时的凶猛场景。有了这个的铺垫,再去欣赏《野蜂飞舞》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听着音乐时而抖动翅膀、时而感觉危险、时而手里划着野蜂飞舞的路线。

第三,要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小学生的知识功能潜藏于头脑内,看不见,摸不着,当他们在欣赏作品时是否听到、听懂、或感受理解的程度深浅,教师都可以在设计时通过外部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内在的功能,如要求学生概述作品,学生就必须回忆和陈述他们所感受的音乐作品,能够概述作品的学生必定已激活了他原有的音乐、文学、文化、语言组织、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并且把注意指向作品的要点,进行欣赏时三度创作的反馈。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需要作出学生概述所需要的认识功能,而且需要监控获取的大意,以使问题切中要害。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学生也会信赖教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感情的交融中,愉快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教师要创立适合小学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教师创设的问题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2.丰富材料,呈现方法。

通过采用图画、幻灯、投影、录像、录音、CD、VCD、电脑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唱、奏、舞、演、说等活动展开二度、三度的创作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3.及时反馈,激励进取。

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方法。教师的任何反馈对学生来讲都是评价的含义。教师如何进行评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最 5

主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的反馈应以鼓励为主。

在一次用打击乐器练习时,让我发现了一个好方法。在学生自由练习打击乐器时,我一改以往走来走去巡视的方法,自己在学生旁边坐下来带头练习。我练习得很认真,一开始有学生来张望我,特别是那几个调皮的学生,他们可能觉得老师练习很新奇。看我练习得那么认真,他们没有开小差,看了一会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认真练习起来。我把这种方法引用到了音乐欣赏课上,我坐下来安静地聆听着音乐,随着音乐的起伏,有时闭上眼睛,有时随着律动轻轻地摆动身体,有时会跟着音乐的旋律用手指轻轻敲击节奏。结果下面的孩子也和我一样非常认真,他们学着我的样子在认真欣赏音乐。

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并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作指导的前提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才能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效,才能使音乐教育达到哺育优秀听众,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的预期目标。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追求的过程,因而会因老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异。最关键的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变通能力,再加之师生间的默契互动。还怕课堂不高效吗?

以上是我对“高效课堂”的所思、所得,敬请各位多加批评、指正,谢谢!

下载微型讲座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型讲座让古诗教学爱上音乐(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讲座古诗

    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音乐微型课

    组长:邓雁程 组员:邓雁程、聂妮、邓丽艳、欧春燕、卜芬、伍智卉、唐双芬、严桃宇、许容、陶敦建 第一节课 《粉刷匠》授课人:邓雁程 评课: 邓丽艳:1、教学过程导入与生活相结合......

    让教师爱上教学读后感[精选五篇]

    让教师爱上教学读后感(一)有句老话说的好,兴趣是人类最大的老师。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爱上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只有真正产生兴趣,才能作为强大的前进动力。前阵子收到一本书。赵国......

    让学生爱上提问教学案例

    让学生爱上提问 任红叶 教学片断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竖式算法的讲解者在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为什么两位数乘十位上的数时,积的最后一位要写在十位上?”;“计算时要......

    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性活泼又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导致了他们阅读量少,阅读的主动性不高的事实。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引导......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王革妮课程标准提出了“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光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角度......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英语(模版)

    英语教学专题讲座 新城区小学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 胡秀芳 从教育研究上讲,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小学开设英语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小学都开设了英......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实施“开放阅读”一学期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