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刘希亚校长“六年影响一生”专题讲座有感
听刘希亚校长“六年影响一生”专题讲座有感
2013年12月8日,乐智园全体教师在胡校长的带领下,到云南师范大学倾听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亚“六年影响一生”专题讲座,给了我很深的感受。
我认为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是从办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与思考,从教育使命中提炼的办学理念,从发展战略上确立的主体文化,从大胆探索中收获得点滴感悟。再此,我想利用别人好的做法来填补我们的不足,刘希亚校长讲了一点,她是这样说的“最好的学校,首先是最温暖、最阳光的学校”,这么朴实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出这么多颗暖人的心,这句话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充满阳光雨露的校园。
她还说了这样一句话:教育必须着眼于孩子,服务于孩子,发展于孩子。她用了“红梅花儿开,多多放光彩”来教育我们,要耐心,要让知识像甘露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人问:“要是他就不开,怎么办呢?”她说:“孩子就是朵朵花儿,你就应该用阳光、雨露、空气、泥土。静静地等待孩子们开放。”所以说学校的发展是随着孩子的发展而发展的,孩子的发展才能真正引领学校的发展。
刘希亚校长还说:要顺利地践行一个学校的理念,就必须“把我变成我们”,也就是说,当大家对校长提出的理念有了认同感和归宿感,那么就是大家一起在为这个学校的发展而同心协力。我觉得这句话的意义非常深刻,我们学校也正走在课改的道路上,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也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地探究与摸索,我们只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才能使我们学校飞速发展。
欣赏与包容也是评价的方式,听了这句话,我深受启发,对于作为校长的她,是用于教师,的发展,而我应该把他用到教学中,对于个性生,我就是应该尊重他,包容他,让他的闪光点得以彰显,同时也让他得到最好的发展。
总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学校发展的过程,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良好的心态和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我们的学校刚刚起步,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受益,让老师、孩子、学校一同成长和进步。
12月9日,我有幸进入了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所充满神秘的校园参观,附小的“小场地,大课间”让我耳目一新,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小的场地,应用得那么恰到好处,真让我感到震惊,也让我领略了名校的风采。那么小的场地,大课间的组织却是井然有序,动作整齐划一,精神面貌活力充沛,可想而知,在这光彩耀人的背后,师生共同付出了多少艰辛,多少汗水。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觉得,我们已经向名校迈进了一大步。
附小的校园文化也让我眼前一亮,环境熏陶人,而且附小的孩子们还把班级文化演出来,多么不容易,这让我感受到孩子的潜能是不可估量,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流淌着爱的心灵,我们也能为孩子创造出良好的成长乐园,培育出才华横溢的栋梁之才。
总之,此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此次学习中收获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我校的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相结合,让我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我相信,附小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第二篇:刘希娅:六年影响一生 封面人物故事
刘希娅:六年影响一生
封面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刘希娅,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第三、四、五次党代会党代表。导语刘希娅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孩子的立场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通过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综合变革,领衔建构“小梅花”学校课程。近年,应邀在全国各地做报告百余场,主持的“以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研究项目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首届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一等奖。学校的课程改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五分钟报道,带领谢家湾小学探索形成的“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模式创造了小学素质教育新经验,入选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这是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中国质量奖,也是重庆市第一个中国质量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人物故事 六年影响一生,教育即影响
2004 年7 月,在谢家湾小学近五十年办学积淀基础上,传承前十几年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办学思想,我提出“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
当时,教育界很多同仁都说“影响”一词太中性,应该改为“六年成就一生”或“六年决定一生”。甚至有同行说“影响”一般用在负面角度的消极概念,不适合作为办学理念。还有中学校长开玩笑说,你们都影响一生了,我们干嘛呢?我是这样想的:“六年”与“一生”不仅仅是时间的联系,更是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内在联系。教育就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怀着敬畏和虔诚之心去面对小学孩子们学习生活细节,让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成为课程内容,努力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让小学生活给予孩子们终身可持续的、积极的、系统的影响。
2005 年4 月,著名教育专家田慧生院长来到谢家湾小学参加一次课题会议。他说:六年影响一生是一位小学校长对基础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所学校办得很有品位。2005 年9 月,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老师(他说他就是一名教师,所以喜欢我们都称呼他为老师)来到谢家湾小学,深入了解我们的理念和实践后,肯定并鼓励我们继续坚持“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实践,欣然为我们校门口的三峡石题字“六年影响一生”,在后来的办学实践中也得到了顾老的许多指导和帮助。
(为了落实“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在得到著名音乐家阎肃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学校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从办学思想、管理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逐年系统推进。
历经了十多年主题型学校文化研究,形成了具有谢家湾小学特色的“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学校文化特质和“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行为追求。
2009 年以来,随着“六年影响一生”的深入实施,课程文化中力求回应“孩子的立场是什么?体验是什么?收获是什么?”三个问题。“课程”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载体,成为我们这些年学校发展的核心关切和执着行动。在“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内容”的课程观引领下,努力让校园生活的每一个元素都成为课程内容,努力避免假、大、空和沉闷灌输式的校园教育教学生态。
在遵循国家课标不降低、不减少的前提下,创新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从“教材是我们的世界”走向“世界是我们的教材”,慢慢形成了以综合性、选择性、实践性、创新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我们的“小梅花课程”。而今,“六年影响一生”成了我和伙伴们坚定而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努力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摒弃急功近利,心平气和办学校。
十几年间,虽然先后在各级刊物中发表文章阐述“六年影响一生”的内涵与实践,也进行了相关注册,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才是“六年影响一生”的最好诠释和终极追求。“六年影响一生”也得到了国内外教育专家同行的认可,有广东佛山、河北廊坊等省市的几所小学校长和我商量后,把“六年影响一生”作为了他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小学六年一个轮回,喜悦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注着孩子们的持续状况,反思和调整着我们的现状。迎着孩子们稚嫩地走来,陪着孩子们慢慢生活,又看着孩子们茁壮的背影走向不同的远方。孩子们越来越高大远行的背影,就是我们越来越有意义有意思的教育人生。
小梅花课程:一次回归学生立场的尝试
2004 年7 月,在谢家湾小学坚持多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办学理念基础上,我提出并带领老师们深入实施“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2005 年7 月,结合重庆地域精神特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引导老师们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提出并系列推进“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摒除功利,让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个性化发展。2009 年以来,通过课程整合,创新地将国家课程校本化,逐步建构实施了具有特色的“小梅花”课程体系。
在践行“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立足学校传统、实际状况和未来需求,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培养改良世界的中国人”的具体的、个性化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并将此确立为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学校课程建设过程是对学校课程蓝图的勾勒与践行过程,是学校整体发展与形成特色的核心,也是学校的一种常态生活和思考方式,全方位地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深度融入国家课程,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建构了三级一体化的“小梅花”学校课程。
这些课程打破了严格的学科界限,各类别相辅相连,突出基础教育致力追求的教育个性化与人性化,凸显课程的鲜活与生长,成为彰显学校特质的“小梅花”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科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和内核。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学校优化课程内容,将原有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十余门学科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科学7 门学科课程,对学科内部知识进行纵向整合,对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横向整合。社团课程,让每个孩子按自己的优势去发展。社团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选择和补充。学科整合为学生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时间。社团课程设置灵活多样,5 大类100 多个社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们自主性的选择与学习需求,旨在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通过“走班选课”的举措,打破班级、年级界限,让学生和有共同兴趣特长的伙伴聚在一起对话研讨、操作分享、共同提高。
环境课程,校园即课堂,一切皆课程。环境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学生的立场、体验、收获,学校通过建设环境文化、营造人文氛围、开展实践活动、凝聚教育合力等,构建了校园物理环境课程、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家庭生活环境课程、社区实践环境课程,从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
编写校本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桥梁,它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紧联系起来。它不仅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学校组织教师研发104 本校本教材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
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校通过拆除讲台、小组围坐,开展专题活动、倡导跨学科教学等策略,营造“小梅花”课程的课堂教学生态。课堂的布局与环境承载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具有潜在的育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成长。学校拆除讲台后,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形成了师生互相信任、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向知识传授。同时,学生座位改“秧田式”为小组围坐,加强了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享,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常态。
调整作息时间。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彼此影响的地方,学校通过调整优化作息时间,使“小梅花”课程的活力和优势得到彰显和发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安排上午、下午的学习内容。上午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主要安排学科课程,以静为主;下午主要是专题类课程,学生更多走出教室,在户外操作、实践、运用。这样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作息时间,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快乐。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灵活安排课时长短。学校将大一统的每节课40 分钟调整为英语交流每节课30 分钟,确保学生天天学英语、用英语;其他学科课程每节课50 分钟或者60 分钟,这50 分钟或者60 分钟内由师生自主安排学习、休息、活动;专题类课程则每次为120 分钟,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深度学习和体验。让校园生活更加人性化。学校取消全校统一的上下课铃声,取消全校统一的大课间活动,从全校统一到班级自主,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常态化、生活化,学习与生活互相融合,师生更加轻松、自主,孩子们从他律走向自律,从静态、单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放松、主动地参与校园活动新常态。小梅花课程回归学生立场,学校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发展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富特色、更具活力的教育选择空间。在课程建构与实施中,学校始终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顺应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善师生校园生活状态,让学生学习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小梅花”课程是“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的实践载体,是“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天天快乐,健康飞翔”校园生活方式的具体追求。
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了——《希娅分享》
曾经,很多关心我的专家、领导、同行们、家长们、朋友们都鼓励我写个人教育专著,希望把我和我的伙伴们对教育的理解、实践和突破,以个人著述的方式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不管是教训还是经验,也许都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这些年来,我带领伙伴们主编了104 本涵盖小学所有学科的全套完整《小梅花校本教材》,先后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出版,也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创新和素质教育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和研究案例。
然而,因为能力素质不够,还有些懒,加上事务繁忙,一直没有能出版一本个人著述,让大家很失望。从思想性和著述风格讲,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杜威、鲁迅、陶行知、王阳明、顾明远等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仰望他们,虽无法企及,但一直努力学习、潜心领悟、沉心践行。
从习作风格而言,在中学和师范时代,从一接触三毛的游记,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三毛式语言风格,她的书里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和正在进行的生活,她以最精炼最朴实最直白的文字,表达出最生动最刻骨的经历、情感和琐碎而不凡的日子,没有废话套话空话假话训话大话,只有鲜活丰富的人、人性、人文、人生,以及鲜明的价值取向。恋上三毛及三毛式表达,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也都影响深远。
所以,无论是作为教师教学还是校长办学,不管是与老师们孩子们对话,还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以及参加国内外教育论坛和城乡教育交流,我都尽可能拒绝空洞说教和道理堆砌。也倡导我的伙伴们不要把教育与生活隔离开来,不要以假大空的方式、内容去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要尽量说孩子们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从对话课堂走向对话校园。
当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各层重视的时代到来之际,当新高考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绩效工资职业倦怠、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纠结纷扰等等,这些时代元素与教育生活深度相融的背景下,我和伙伴们的教育理解和实践却常常给大家带来感动、惊喜和信心,有“六年影响一生”的追寻,有“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求索,有“小梅花整合课程践行素质教育”的风雨兼程,有故事有欢笑有成功,也有无措无奈中的毅然决然地坚守。大家在表达出共鸣、分歧、赞赏、心疼、钦佩时,更多地希望把这样的教育实践过程、方式、策略、路径、效果记录保存,分享开来,研究起来,珍藏下来。
于是,《希娅分享》应运而生了。或许,你从来没有关注浏览过《希娅分享》微信公众平台,或许你早已成为《希娅分享》公众平台的亲密朋友;或许,在你疲惫彷徨懈怠退却的时候因《希娅分享》而改变,在你意气风发却又无所适从的时候,因《希娅分享》而方向明确信念坚定,在你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因《希娅分享》而更加懂得孩子;或许在你认为教育就是上课做作业考试分数时,因《希娅分享》而体会到教育与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世界的内在联系和密切关联,从而拥有了不同的格局、视野和方法;或许你也早就成为了《希娅分享》的建言者、评论者、陪伴支持者,甚至在《希娅分享》里就曾出现过你的声音你的身影或你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从手机上微信平台阅读《希娅分享》偶尔会错过或太费眼睛,如果你想要留存那些丰富的教育故事、那种瞬间的情感体验,以及那份多元的教育生活记录和影响,在美好的人间四月天,全套四册《希娅分享》出版了。但愿在你的书房、案头、枕边、手提包里,带来一份闲适、惬意、温暖的阅读体验和珍藏纪念。全套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没有名人、大家、领导写序推荐,也没有长篇大论的训言警句,只有一位小学校长和伙伴们的真实、平实的教育生活点滴,以及其思想、情感、价值观的真情流露和记录,也有与我相遇相知相爱相惜的孩子们、老师们、伙伴们、亲人们、朋友们,一起构成的朴素、多彩的教育生活掠影……
还是那样,如同以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清晨起来,课间午间休息,傍晚黄昏。《希娅分享》伴你左右……
《希娅分享》购书电话:023-63658932 / ***本文刊载于《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2018年5期杂志上。点击下图报名参加评选!
第三篇:听讲座有感--秦亚雄
沟通在于尊重
————听一线教育专家讲座有感
各位老师大家好:
2011年11月10日、11日我和高红刚老师有幸参加了一线教育家讲坛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学习归来,感触颇多,有感于各位专家的博学、睿智和豁达。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从刘正荣所长的讲座学到了中小学班级的管理,如何从技巧到技术,从吕佩橙教授的《教师沟通的艺术》,我学到了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有感于吕佩橙教授《教师沟通的艺术》的讲座,她确实是一个热爱生活、快乐工作的人。听完她的讲座,被她身上的激情所感染,为她对生活的热情所折服,也深有启发和触动。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者,直接和学生打交道。天天和学生斗智斗勇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好的习惯,都能学到知识和自我管理的技能,盼着每个孩子健康的成长。但是班主任们有困惑,像我这种新手,困惑就就更不可避免了。
班级管理沟通至关重要。吕老师重点讲的就是教师的沟通艺术。她首先问了一个问题,“您曾经被老师伤害过吗?这个问题不用思考,答案是肯定的,我也相信每一个上过学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在学校受过老师不公正的批评或侮辱。往往这些伤害会跟随我们的一生。我们现在做老师了,是不是还在重复着前辈们的错误,今天意识到了,你愿意改正吗?”吕老师谈到最普遍的伤害就是语言伤害。举了很多例子,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我真想不出多么笨的妈和多么笨的爸,才能生出这么笨的你啊,你长大了可别结婚,你的孩子该多么笨啊。”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吕老师在举例子的时候很多听讲座的老师都笑了,我希望这不是一笑了之,一定要反思自己干过伤害孩子的事吗?她讲的做法我觉得很好。承认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感受,注意学生微小的变化,及时给出反馈,争取达成积极有效的沟通。语言是互相影响的,说话你大声对方也会大声,容易激化矛盾。
要注重讲话的艺术,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多说,自己少说。另外,还要尊重学生,多倾听,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肢体语言非常重要,有时候一句话不说,只要手语就能很好的控制课堂。小纸条用好了也可以有非常好的效果,发现学生有好的表现,及时写个小纸条,这样的小纸条会给学生很大的触动。从自己的肢体语言开始,给学生积极的信号,吕老师还请一位男老师上去做模特,现场给我们演绎了姿势对人气质的影响,和对人行为、内心的反映。当学生撒谎时,通过语言、学生的微表情,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知道学生说的是不是真的。另外,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和学生靠的太近,要留给他足够的反思、自省的时间和空间。
另外还举了很多小例子。比如,我们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和问题回答完请学生坐下时的手势是手心朝上还是朝下。我一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还真是和吕老师说的一样,用的最多的是食指和“按住”坐下这个手势。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如服饰变化、发型的变化、以及说话语气的变化等等,从这些细小的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多赞美学生,用包容性的语言接纳学生。
充分相信学生,要给学生机会,师生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孩子去做了,想了,有自己的见解,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问你愿意让老师一直信任你吗?同时还要注意跟踪到位,一直到学生养成好习惯。多和孩子沟通,例如谈心,闲聊,不要有什么计划,很随便的和学生聊天,时间久了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价反馈不能用评价式表扬,这样让人不舒服,要用积极的语言。一定要做到就事论事,多聆听,少说教,更不能上纲上线,批评时要用中性的语言。一定不要滥用“为什么”。往往学生犯错的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本身,千万不要偏离教育的目的。给孩子做好事的积极暗示:你要怎么做,我会很高兴。
和家长交谈的时候在家长面前尽量少批评孩子,孩子知道了会很反感,会开始讨厌你、不信任你。如果孩子能从家长那里得到表扬,那么学生反过来会喜欢你,会做你说的事。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在内心对自己形成评价,我怎样做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学生,这时候教育的目的无形中就实现了。更不要公开场合批评孩子,孩子也要面子也有自尊。
当自己有错误时,要敢于承认,这样会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举了个例子,很好笑,老师不认识这个孩子的名字里的一个字,但愿说自己不认识,结果让孩子瞧不起。
对孩子千万不能用威胁的语言,这种做法肯本达不到教育目的。也讲了好几个例子。比如,一个老师威胁要开除学生,结果学生给他送了个刀子并且告诉他:“你明天开除不了我,就用这个刀子去死吧。”这个老师不必要的威胁使自己陷入了困境,对孩子对自己都不好。孩子的行为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教育目的适得其反,教师这时候除了后悔,没有更好的办法。其实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善于幽默一下子,这样孩子容易接受,孩子还不失面子,以后更信任你。最后吕老师用一个原则告诉我们:做个好老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客人原则”。举了个例子,当你家访时,你把伞忘到了学生家里,学生家长追出来的时候可能有四个版本。
他的爸爸这样说:“你不长脑子吗,伞落下了,怎么不把脑袋落下。”他的妈妈这样说:“看着你挺聪明的,怎么干这么蠢的事,脑袋被门挤了吗?”他的奶奶这样说:“你什么记性啊,不可思议,笨到家了,猪脑子啊”。当他们这样说你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
如果他的家长这样说:“老师,你的伞。并且把伞递给你。你会生气吗,你肯定会这样说:“谢谢,不好意思。”
如果我们对学生也使用这种原则,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和他沟通,相信犯错的孩子会容易接受自己的错误,并积极的去改正。这个原则其实就是转变说话的方式,让孩子得到尊重,这就是教育的开始!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作为班主任应怀揣“爱与责任”,责任越大,爱就越深;然而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教师要掌握高超的沟通和表达技巧,精通一点爱的艺术。做学生的关怀者、倾听者和引导者!
第四篇:听徐建平校长讲座有感
缘,让你我相识
——听徐建平校长讲座有感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回今生的相遇。细想一下,芸芸众生,能共谱一首师生之曲,真的是缘分也是上天注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情怀,我们的校园还会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吗?我们做为一名教育者,本应该成就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那么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扮演的应该是一名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在现实社会、家庭付于教师责任的重重压力之下,我们引导者的心态在逐步的转化甚至是扭曲:体罚事件、学生在学习重压之下轻生、师生严重冲突事件屡见不鲜。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老师怎么了?
是呀,我们老师怎么了,我们为什么总要以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孩子,总要用自己都无法相信的道理去给孩子们苍白的讲解,总要用善意的谎言去蒙蔽孩子求知的双眼。面对这些,有时自己也很彷徨,但有种改变不了现实的无力感。但听了徐校长的讲座,我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徐校长的一些观点真的和自己有些想法不谋而合:学生犯错不是学生的错,学校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用平常心看学生正常的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学生都是一块完美无暇的美玉,不需要我们的雕凿,我们教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所以共建以尊重学生的为前提的和谐师生关系,我们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下就是我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些想法:
一、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之心
人类对精神世界里有种重要的需求:被尊重。无论富贵与贫穷,无论伟 大与卑微,无论古稀与年幼,都希望被尊重。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同样也
有尊严,而且他们对此更为敏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在孩子的脑中可能都会激起滔天巨浪,引发无尽的联想。所以做为一名教师要有一种平等对待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精心呵护学生脆弱的自尊心。这种思想不单只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还包含师生之间,老师要放下姿态,走进学生的世界,用心感受学生的喜乐哀愁,不能总是以一种师者的心态去面对学生,那样容易产生距离和隔膜,也很难做到对学生内心的尊重。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着想,如果盲目地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也许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总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的教育工作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善待学生错误,关爱之心
我们的教师都已为人父母,在面对自己孩子时,我们往往有足够的耐心约束、教导、引导他们,也有足够的爱去包容孩子,让他们快乐的成长。但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感情投入似乎变成非常奢侈的事情。学生在我们心中变成了一具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产品,我们只知道麻木的对这些产品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加工复制,一旦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就立刻淘汰,没有丝毫的怜悯与同情。真的,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者,我们应该比普通的工作者要更有耐心和爱心,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个冰冷的产品,而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有思想的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波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其成长更加真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面对我们的工作心怀敬畏之心,善待学生的错误,用自己的爱去感化他们。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后进生都是后来进步的学生,只要你能倾注你的爱心和感情,静静的等待,那也是一种幸福。
三、启发引导学生,扶助之心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加了解就大发雷霆或严厉处罚,也许只能对学生的问题起到暂时的压制,终究不能解决实质的问题,久而久之,容易与学生产生一定的隔膜,再加之学生的逆反心理,那么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漠然对待,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已经与你存在一条对立的鸿沟,你的说教再也无法触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往往我们经常看到不少老师因为学生的问题在那里暴跳如雷,但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无动于衷。学生的错误大部分是因为一些不良的习惯缺少有效的监督造成的,是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冷静是
第五篇:听郭校长讲座有感.
听郭正光校长讲座有感
---------------蔡民权 2014-8-31 “教育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人生多歧途,无非两岔。一是为己,一是为他;人生多追求,无非两种,一是精神,一是物质;追求精神,成不了富翁,但很富桌。” ——郭正光
我们共同欣赏了胡校长请来的名师郭正光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谈教师主体专业发展》,这是所有教师值得一听的精彩讲座,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需首先对自己进行定位,只有不断进行自我修炼与反思,才能在专业上求得发展的硬道理。听了郭校长的讲座,我很有感受,也受益非浅。他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用自身的成长经历与成功教师的先进事例谈教育,所以对青年教师很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对我而言,如同聆听一位智者兼长者的心灵独白,他的语言令人如品香茗、如嚼菜根。
首先,郭正光校长紧紧围绕‘定位、修炼、反思、发展” 谈教师主体专业发展。他认为学校主体发展理念是三位一体:校长发展是前提,教师发展是根本,学生发展是归宿。他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的本质,指出了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内在联系。他用唯物辩证论谈教师与教学,对我感受很深。
其次,郭校长指出:职业理想是成长的动力,目标设置是成长的方向,知识水平是发展的根本,教学能力是成长的核心。教学能力不光是具备一定的书本知识,还得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与过人智慧。他的三位一体思想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郭校长深情指出:一位好教师应该在不断“分析反思”中进行有效教学。他认为教师应从教学分析、教后反思、纵横对比来促进自身的创新发展,并为自身打造教学风格。
郭校长说话幽默,谈教育时深入浅出。我相信并且坚信:他的精彩的语言如一缕春风吹进校园的芳草地,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吹绿了芭蕉也孕红了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