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3 03:4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北省通山县宋家桥小学

陈昭宇

【摘要】:思维活动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核心,进行语文教学应从语言文字角度,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那么,怎样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文将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强化逻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分析事物三个方面入手,说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只满足于学生的答案正确,而忽视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不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就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例如:《大海的歌》一课,第一自然段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讨论这句话的:

首先我提问学生:“如果课文这样写‘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天、云、海、朝’我们不是也能明白吗?”学生回答:“这样写只能让我们清楚‘我’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还说:“天具体是什么样?海具体是什么颜色?我们不知道。”我接着说:“对了,作者写得好就好在具体、生动上。”这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读这句话,会有什么感觉?读后,让学生谈谈感受、体会。学生兴趣盎然,回答说:“我好像也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天是瓦蓝瓦蓝的,有白云在飘动,很高很高;海水是碧绿碧绿的,海面非常开阔。这时,火红火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了,我觉得景色更美丽了。”

这一教学过程,我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这一思维方法来体会,使学生悟出运用形容词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强化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中,我运用逻辑性较强的教材片断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训练,使学生对于语言文字间的关系更加清楚,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备《惊弓之鸟》一课时,发现更赢最后说的那段话哲理性很强,结构十分严谨,是进行逻辑推理训练的好教材。当然,教这类课文时要把握好尺度,不能搞成逻辑学教学。但若不加以引导,学生则只是读读而已,无别的收获。教学中,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最后引导他们推论出更赢只拉弓不放箭却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使其把这一逻辑推理过程彻底弄明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教学是这样进行的:

我问:“为什么更赢只拉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下来了?”有的学生说:“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一听弓响就害怕,所以更赢只拉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个回答只从大雁这一方面回答的,不全面。我接着问:“更赢怎么知道大雁受过箭伤的?”有的学生回答:“因为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它叫得悲惨,就判断出来了。”我再问:“魏王等人也在场,也看到了,听到了,为什么没想到拉弓来射雁呢?”大家发言更热烈了,有的说:魏王他们看到了,听到了,也不知道是只受伤的雁;有的说:魏王他们即使知道是只受伤的雁,也想不到采用拉弓射雁这一妙法。我继续问道:“为什么更赢就能知道雁是受伤的,并想出这个妙计来呢?”大家很快找到根据:“因为课文开头就交代了‘更赢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有丰富的经验。”

经过以上的讨论,学生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了,了解了这些事物间的联系,得到了逻辑推理训练,对全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效果比较好。

三、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分析事物,培养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还采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分析事物的依据,从而打开认识问题的通路。但学生往往不会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遇到这种问题,我先给学生加以提示和引导,唤起他们对平时经验的回忆,再因势利导灵活运用思维方法来理解问题。

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在讨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这句是不是表现了树木很密这个问题时,学生认为“是”。但不知从哪儿找到依据加以证明。这时,我启发学生联系平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来分析、判断。学生通过回忆,再与文中描写的现象一比较,便茅塞顿开。一位学生说:“平日我看到雾升起来后都要扩散的,不可能沉在下面。书上说这时的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浸”就是“泡”的意思,说明雾扩散出去,这就是因为树太多了,树枝太密了。这是学生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所以,这句话正好说明了森林很密。这是学生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

学生的这个分析,实际是论证了一个正确的判断,即“这句话是表现树木很密的。”„„

综上所述,本人通过以上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个人简历】

陈昭宇 :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曾获县“教学常规先进个人”、“骨干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辅导学生作文竞赛获县级一等奖。我坚信: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孙芙蓉 河北省枣强县王常学区中心校 053100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问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心里现象,是从事何工作都需要的极其宝贵的心理品质,是构成高层次创造性思活动的必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有些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形成高水平语文能力的核心所在,是语文教学是否抓住了本质的重要标志。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呢?

第一、加强语感实践 语感具有直觉性特点。它不预先经过一番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而是凭借着言语活动的经验直觉地对语言作出敏锐的感受,瞬间感知和领悟语言。因此,通过培养语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觉思维能力。

加强语感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背诵。阅读(包括朗读、默读、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其义也。”杨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这些观点都强调了大量阅读(其中也包含着背诵的含义)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激起情感的共鸣,悟出为文之道,掌握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规律。实证明这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直觉思维的重要途径。

二,指导学生切已体察。培养语感,还要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去感受。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学上去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直觉由于是人们对观事物的直接快速反映的过程,因此,要求反映者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三,指导学生注重整体感知。整体性是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点,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语文学习中,课文在内容上是融价值观、情感、能力、审美等多方面教育效益于一体的综合体,在形式上则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有机结合。对课文如此复杂的从内容到形式的认识和把握,必须从整体出发,效果才会好。例如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执教《少年中国说》,就是从整体出发,让学生先形成语感,然后再逐步体会深入分析的。他教学的第一步是先让学生谈谈初读的印象,要求回答一个个直觉的大体感受。学生根据初步的诵读、体味,谈了各自的看法,如“我感到作者的感情很强烈”、“写得热情奔放”、“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有一种自豪感,读了使人振奋等。”又有一个学生说“文章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不过,里面有些句子我不大懂。”钱老师针对最后一个学生的回答问道:“既然不懂,怎么还会受到鼓舞?”紧接着钱老师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这叫跟着感觉走’„„你虽然对这篇文言文的一些地方还没弄懂,但却感到了作者的热情,这就是一种理解,不过这种理解靠的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靠直接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它有时候比理性分析更重要。”当然,这种初步的整体理解有时可能带朦胧性、猜测性和不确定性,但它却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闪烁着智慧火花的,而且它还很可能成为学生进行深入研讨的难得的起点,而这些则正是直觉思维所具有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强化速读训练 速读的实现主要凭借的是直觉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强化速读训练,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时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直接领悟语言的能力。

速读能力强的人,在阅读中,不仅可以做到眼脑直映的快速领悟,而且能够对句段联系及其意义快速作出预测和判断,要做到这些,直觉思维活跃是必备条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必须有效训练学生的眼脑直映能力以及跳读、猜读等能力。

二,培养学生敏锐快速提取文章要点、主旨的能力。这种提取不是建立在熟读深思、揣摩推敲基础上的,而是通过默读快速搜寻文眼、重点句段,并从中获得本意、大意或言外之意的。这种敏锐、快速提取文章主旨的能力,是进行速读训练所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李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李梅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4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自始至终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下面我就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心得。

一、善于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景如此,教学也一样。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这一课,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年的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再结合图画或ppt课件影片,联系当前的现实,让学生说说看到塑像想说什么?现在有不少人身陷毒品不能自拔,有什么看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尽情尽兴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想法,这样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感悟课文内容,更深地理解了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等。使学生不但认识了伟人,了解了历史事件,从多方面培养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树立了远离毒品,强身为国的坚定决心。

二、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在现实中,我们认识事物一般都是顺向思维,而忽视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如果我们注意引导学生从事物或者事件的反面去思考,或正反互相调换思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有益的。如四年级上册的《一路花香》一文,我知道学生从正面阅读中了解破水罐为在主人打水中暴露自己的弱点而始终惭愧不已,知道自身存在缺点不足。但是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从“一路花香”这个富有诗意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知道花香是从哪里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多鲜花呢,破水罐有用吗,有什么用处呢。这样一步步开拓思路,知道花香正是破水罐浇灌来的,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世界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发挥作用。这样不但使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要知道原因可以顺向思维,更应该逆向思维。

三、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确实存在不足。学生在理解课文和习作练习时常常无话可说,没法下笔,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充分发现生活中多姿多彩的“浪花”。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大胆思考。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一时,要求学生自己设立节日,并交代设立的原因和如何度过节日的。在习作中学生总是离不开“六一节”、“国庆节”、“元旦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平时的大节日,这与作文所配的图画要求相悖。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由现实生活和插图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学生回想父母在西洋百合(农业推广种植)丰收的情景中,设立“丰收节”,让学生知道就是在全家人喜摘花朵和上缴花朵的繁忙中,在辛勤的汗水里,相互倾诉着内心的喜悦中度过的。还可以让学生在“捣鸟窝”这件农村孩子常做的事件中,联想当前我们生存空间、环境的恶化、动植物的灭绝现状,让学生认识到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为了保护它们而设立“爱鸟节”。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校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多方面思维,设立“爱校日”。可以联系生活中的“雷锋哥”、“扑火哥”等事情,设立“爱心节”等。这样的习作教学,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丰富内容可写,在习作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中得到训练。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角度、多方面的,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去发现、去教学、去反思、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大荆镇砚川联办小学

编辑 聂蕾

第四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逊克一中:王玉生

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以来,总是听到学生反映地理难学,有的看不懂图,有的缺乏空间感,有的对知识的理解差。我也认真分析其原因,总结起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记忆,但仅仅依靠记忆来学习,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必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和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地理思维能力低下原因

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低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学习过程中只重记忆、缺乏理解

高中地理学科有这样的的特点:

一、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有较强的综合性;

二、涉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各有不同,具有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的学习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应该注重理解,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初中在地理教学上的不完善,而高中阶段对地理学习认识不足,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完全忽视对地理原理的理解,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热力环流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冷却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但没有涉及到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特点,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判断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如果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这个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只看局部,不看全面,难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对象,大多是学生本来较为熟悉的具体事物,比如动物、植物、天气、矿产、工业、农业、城市等等。然而,这些较为熟悉的东西,学生却总是难于从整体上真正透彻地把握、理解并掌握、运用它。原因是对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学生往往只从局部小区域进行认识、了解,而不能把它放置到整个地理区域,从它的特

点、分布、成因三个方面着手;而前面所说的学生“较为熟悉”,实际上只是针对表象而言的,并不包含分布和成因在内,所以才如此。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学好地理的前提,是首要任务。

3、缺乏思维的逻辑性,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只注重简单的知识记忆,往往忽略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具体做法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中文科班的学生而言,如何改变思维定势,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按照教育规律,由简入难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头脑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季风气候,先树立季风概念,即一年随季节的不同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再建气候概念,即一个地区长时期天气变化的规律,主要包括气温、降水两要素情况。那么,季风气候就是在一年内随风向的转变,气温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气候。在学生掌握了季风气候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有关知识,学生学得明白掌握得扎实,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透彻,而且通过环环相扣的讲解,使学生对有关季风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

2、注重知识体系的运用,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发展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许多知识难以运用,所以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促进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巴西高原、德干高原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如光合作用,就要请教生物老师,有关太阳高度的问题,就要请教数学老师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注重知识系统的建立,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以便熟练运用。

3、从生活实际入手,逐步完善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例如:运用乡土地理知识对比别区或别图的地理事物,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掌握乡土地理的情况下再比较学习黄河中下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就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又如,在学完黄河中下游地区之后比较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异同点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地区,无论在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中,学生则能更好地掌握长江中下游的地理环境。从而巩固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不仅学到的知识得到迁移,而且还发展了形象思维,提高了分析综合能力。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的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4、学会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各方面地理思维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也是形成地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因为地图是形象的,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地理事物的现象和抽象,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概括的表象,这种表象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此,经常阅读地图,综合地图要素,归纳区域地图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形象思维

又有利于抽象思维。例如,我们在地图上读出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联想气压带风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总结出地中海式气候的分布。读图和分析图的教学,从读图的感性认识到分析图的理性认识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而言之,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必须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因此,必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第五篇: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湾里一中 吴明

【论文关键词】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 抽象思维 创新思维

【论文摘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物理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前言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重心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着述颇多,在物理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物理教育是青年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所以“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如果老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入和推导,则“话不多”而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实验要求明显、新奇、巧妙)、类比引入法(类比要恰当、生动形象)、现象引入法(现象要典型、充分,这种方法也叫举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也叫提问法,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2.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用逆向思维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牛留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研究对象的逆向思维;条件的逆向思维;思维程序的逆向思维;因果关系的逆向思维;光路可逆的逆向思维。笔者认为,这确实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其实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处处时时都可进行,并结合正向思维开展,效果会更好。下面,我们以《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来说明:(1)引入新课时的问

师(引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如果运动物体不是沿直线运动的话,那将做什么运动?

生(回答):作曲线运动。

师:肯定吗?是不是一定得作曲线运动呢?

学生(犹豫):有回答坚持说一定做曲线运动,还有的说是静止。

师:请注意我们指的是“运动物体”。

在学生终于搞清后,我让一个同学上黑板来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给机械运动分类,即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对课堂教学中得到(归纳总结)的结论进行反问

例如,当得出“一切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后反问:“一切变速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吗?”

(3)在巩固应用知识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问和反问

可见,通过课堂上这种反问式的逆向思维陪养,不但上课效果明显了,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采用开放题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改革传统教学,其中改变唯一解题方法的传统题(或封闭题),但适当地采用和引入一些更具发散思维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理由是:①按照“马登理论”,学习的本质就是鉴别,又由于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扩展变异维数(或者说,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而,又由于开放题不仅具有多种可能的(正确)解答,也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题方法,因此开放题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有效地拓展了学习空间。②另外,由于常规的物理教学主要集中于收敛思维,因此,这就凸显出开放教学的一个明显的优点,即特别有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叫任何好的题目,如果没有适合形式的教学去保证,这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可能性就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性。

例如,一质量m的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以Vo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倾角为e的斜面冲上去,当它静止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多少?已知物体m与水平面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p,且近似认为m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可见,教师要进行思维教学,必须本身是问题解决(当然包括解物理习题)方面的高手,并且能够根据各种资料上的习题或网上的习题,结合生产、技术和生活等方面的物理情景编制出一些高质量的题来。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国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对于名家千锤百炼编写的教材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要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结论,不轻易就相信。学生作业中有错误,老师批改后找出来归类,然后让学生相互评定,找出错误原因。也可尝试学生互批作业,然后让学生报告发现的错误之处。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

0 角的两个力FI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分析:此题其实只要一提醒,学生很快就清楚它的“缺陷”了,可提问:“该物体受几个力呢?”学生自然会提到重力,再问:“F1与F2的方向是竖直方向、斜向上或下还是水平方向呢?”最后问:“按这样一分析本题能求出其合力吗?”然后,介绍教材编审者的意图,指出其编题粗糙。这样的习题如果想当然地按教材去解,势必束缚学生的思维。

三、结语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每个教师放在首位考虑的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时刻贯穿于素质教育中。然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总结、分析,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思维,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下载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创造性而教”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问......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范文大全]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克延杰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合集)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河池市凤山县乔音小学 黄锦涛 【摘要】思维能力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是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采用激趣、质疑、求异、想象等形式,培养学生......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5篇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 摘要: 21世纪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