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预设与生成性主题活动的几点感受与体会
比较预设与生成性主题活动的几点感受与体会
关于主题的开展是预设还是生成,以及它们在幼儿园课程之中所应该占有的比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园建构的课程体系中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是提出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原则,并以此作为
衡量教育活动的根本标准。
本学期初,我们大班学年组制订出了若干个预设主题的计划,而且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受即将升学以及“非典”的影响,使我们除最初的“牙齿”和“非典”这两个主题活动外,基本上进行的都是预设的主题活动,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坐下来静静的整理自己的收获时,有许多与上学期不同的感想与体会,总
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预设性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投入程度不如生成活动。
虽然说,在进行“特别的我”以及“童话王国”等主题活动中,幼儿还是很感兴趣的,但由于问题的最初提出者不是孩子,所以他们进入主题状态的速度就相对要慢,而且,对于解决主题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主动性(比如查资料、搜集制作材料等)就明显较生成活动要差。教师只能调动大部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而无法象生成活动中那样,几乎全班的幼儿都会积极的参与进来。
(二)预设主题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程度不如生成活动。
在生成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是在走一条探索的路,新的体验和主题的发展既刺激着幼儿,也吸引着教师。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可能是下一个将要探索的问题的发起者,每个幼儿的表现都可能激发教师潜在的教育机智,这一切都在吸引着教师关注幼儿的积极性。而在预设的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这种“兴奋”程度减小了,分析原因:同幼儿一样,教师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也是受兴趣点的影响的。在预设活动中,一方面,活动的发展线索是教师预知的,另一方面,幼儿投入程度的比例下降势必造成幼儿活动中“闪光点”的减少,这两点使活动缺少了吸引教师观察的新奇感,也就减弱了教师对幼儿关注程度,使教师在活动中的发现减少,缺少对个别幼儿探究行为的深入观察。
(三)预设主题的活动中,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创造性“火花”的碰撞也相对减少。
在生成活动中,虽然进行同一主题,但幼儿的兴趣点和活动的发展脉络不同,学年组的各班教师所产生的灵感、疑惑也不同,于是可以拿出来交流、分享的内容就比较多。而在预设的活动中,各班的教育计划基本相同,造成幼儿表现也大致相同,教师间可交流和讨论、容易产生碰撞的话题也少了,间接的影响了教师的成长。
(四)预设主题中的各领域比例均衡,活动中教师便于横向了解幼儿的发展差异。
生成活动中,教师比较难做到各领域发展的均衡性,而预设主题中,教师可以在预先设计的教育计划中做充分的考虑,合理的加以调整。而且,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关注的常常是“点”(如:某个幼儿在某方面的突出表现);而预设活动中,教师更容易看到“面”(多数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从而能够看到全班幼儿的发展差异和某个幼儿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五)预设活动有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
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很难做到有计划的观察,因为孩子们的表现实在是难以预料的,总会有“突发”的线索抓住你,使你放弃原本的计划,进行随机性的观察。而在预设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受到打断的次数就要少的多,大部分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很好的完成自己计划内的工作。
一般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生成活动中师生间的状态,它能够很好的刺激幼儿和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但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全方位出发,如果师生都长期处于这种兴奋状态无疑也是有弊的。于是,在写下这些关于预设和生成的活动体会时,我忽然觉得在制订教育计划的时候,不妨象和孩子们在草地上游戏一样,一会儿自由自在的奔跑,一会儿安静的躺在那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有张有弛,将预设与生成的活动合理穿插,才会更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不断成长。
这一片天空如此美丽------新课改你我共参与
新《纲要》的贯彻和落实,使幼教课程改革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园在学习、贯彻《纲要》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到探索与学习的活动中去,并以互动的形式交流实践经验,同时也选择了探索性主题教育作为课改的方向,并且在大、中、小班付诸于行动,经过这一学期的新课程改革,在探索与实践,反思与重建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新的幼教理念的认识。
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我园先后派出以园长和骨干教师为主的外出学习小组,并根据带回的最新影像资料,组织全园的教师观看、学习、讨论、谈体会。一次次的学习和体会,谈论和反思,教师们经历了一个从不理解到逐步理解,从畏缩到热情接纳的过程,每周二下午是我园教科研学习讨论活动的时间,为增强讨论气氛,我们开学第一周就把每周活动计划表每人一份发给教师,每次活动前再强调讨论的中心问题,使教师对每次活动作到精心准备。教师认真学习教科研室提供的有关参考资料,还带着问题寻找、收集信息。同时,每次活动根据一个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其他教师依据自己查找的资料畅所欲言,大胆辩论,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学习的主人。
二、立足本园,在课程指南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
1、在课程设置上突显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所以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兴趣需要来选择、开发、运用教材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活动,主动探索周围世界。通过这样的改变,在时间和空间上,教师自主了,幼儿自主了,他们成了一起探索,共同成长的朋友。例如 :大一班开展的关于“海底世界”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发现“鱼有各种各样,希奇古怪”孩子对海底世界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幼儿的热门话题。于是问题也产生了:“为什么吃人鱼那么小能把一头牛吃掉。”“海豚会不会搬东西”“为什么抹香鲸能长那么大”“狮子鱼会不会保护我们”,为了得到比较全面的答案,教师支持孩子们运用书籍、照片、报刊、电视、录象、广播、上网、玩具、电话采访、探索实录以及去询问家人等。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想了许多办法,最后得到的结果,促使幼儿更加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使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普遍加强,各种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已经学会带着问题寻找资料,并会把收集到的鱼各种资料带来幼儿园,教师积极支持幼儿的行动,与幼儿一起布置“海底世界”的展览馆,吸引幼儿进一步对鱼进行探索的兴趣,从而为主题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以往,我们对课程的理解过于狭隘,把它等同于教材,剥离了幼儿生活实际,事实上幼儿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不是来自书本,而是通过实际生活获得的,这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课程需生活化,即幼儿园教育课程必须立足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设计、组织课程内容,促进幼儿各方面获得发展。在主题探索活动中,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知者,而孩子是不知者,但在某些方面却不一定如此。如:现在的孩子对“恐龙”的认识远远要比成人丰富得多。师生之间对于某一问题的原有经验也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他们共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时,彼此就可以分享经验,互惠互利,教师也可以从孩子处丰富自己的经验,以充实自己。同时,教师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相关的材料,和孩子分享,展示成果,用讨论方式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共解难题,共享快乐。如:在小班开展主题 “龙”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三三两两自由结伴,用语言符号创编“龙”的故事,孩子们虽然不会写字,但他们记录十分有趣,有时甚至比成人的文字更生动。孩子们在自由交流分享中,让教师体会到:孩子是世界上最纯真的,当教师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他们感受到的是真、是善、是美,同时也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在与孩子的共同研究中教师经常惊讶孩子的能干,欣喜孩子的进步,在孩子的发展进步中,教师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感受到欣慰和成就感。
3、重视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主观上时刻提醒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要落实在教学实际上;客观上集中、分组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和主教、助教、协教三人协同教学的方式为观察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供了条件,并表现在幼儿观察记录表上、幼儿成长记录册上,当家长十分关注地看“您的孩子的今日表?老师欣慰地笑了,累些也值得,因为,我们和家长都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
三、重视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家园配合的新路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园结合2004魅力荣成隆重开幕这一有利契机,引导全园教工大胆创新,开拓视野,开展《可爱的大海》等一系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主题探究活动,并带领幼儿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参观漓江港、海边拾贝等活动,以社会、大自然为活教材,根据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需要,充分运用环境资源,力求让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活生生的知识与经验。其次,重视家长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和幼儿一块成长。在进行视野课程-可爱的大海的主题探究活动中,从参观养殖场、参与海产品的制作、欣赏海边的风光到品尝海产品小吃等一系列的探索学习游戏过程中,家长们热情参与,帮助收集资料,提供主题材料,承担助教角色,与孩子们一起感受、体验、动手操作,以自身的参与支持孩子们的活动,支持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也增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更好地做好家园共育。
四、加强环境建设,为课程改革的需要创设条件。
我园各班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教育专栏,如“爱心共育”、“家园碰碰车”、“聪明宝宝”、“幼儿卫生保健常识”,“解决幼儿不良表现的方法、经验”等,深受家长喜爱。幼儿园内无论是走廊、教室,还是活动室,都有教师亲手布置的主题、形式多样、浅显易懂的墙面装饰。有知识型的“水果之家”、“海洋世界”…幼儿无论身在何处,随时能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他们幼小的心灵,启迪了智慧。在活动小区中,如“娃娃家”、“小医院”、“超市”、“美发店”、“小图书馆”、“菜市场”等,体现了不同领域的缩影,更是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有效的实践过程。幼儿在这些小区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劳动,在与同伴的游戏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尊重他人、互相谦让,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为幼儿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锻炼了幼儿接触社会的能力。环境的作用不仅是美化、绿化作用,要让它成为孩子的第三位教师,让班级的墙面布置成为互动,发挥了功能作用。如:大班《奇妙的树叶》的生成课程。墙面布置不以美观为目的,而主要以教育为目的,空中悬挂物是幼儿自制的树叶制品,墙上是幼儿画的树叶宝宝,还有树叶的成长记录表等,真正起到互动作用。我园的墙面布置偏高,且大多是教师精心绘制,在下学期,我们可让幼儿参与布置,充分利用各种吹塑板,把墙饰移下,让幼儿随时更换,随时,获得教育信
息,随时产生共鸣。
总之,课程改革在府新幼儿园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向前前进,幼儿从中受益非浅,孩子们变得十分活泼,开朗,好说好动,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如何更加进一步的提高新教材使用上的选择与创新,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去探索。
第二篇:幼儿园 生成性主题活动
小一班生成性主题活动:有趣的瓶子
一、主题生成背景:
为丰富角色游戏中商店里的材料,我发动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很快,各种造型各异、颜色丰富、材料不同的瓶子就出现在活动室里。每到自由活动时间,总会有许多孩子围拢在放瓶子的柜子前,他们有的被各种造型独特的香水瓶吸引,爱不释手地观赏、抚摸;有的对各种瓶盖情有独钟,摸索着寻找开启的方法;有的则喜欢敲打、捏弄或摇晃瓶子,弄出各种声音„„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摆弄中,一个个兴趣盎然,玩得不亦乐乎。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看到孩子们对瓶子如此感兴趣,并能长时间专注、积极地去探索。于是我们围绕瓶子生成的系列活动“有趣的瓶子”就此产生了。
二、主题目标:
1、感知瓶子的外形特征及特质,了解瓶子的不同功用。
2、尝试打开和盖上各种瓶盖的方法。
3、尝试按照瓶子的不同种类、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4、感知对应的概念,发展观察力。
5、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索各种瓶子,体验发现的乐趣。
6、了解各种瓶子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7、体验用瓶子进行创意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实施:
(一)相关活动
活动一
艺术:好玩的瓶子 活动二
科学:各种各样的瓶子 活动三
健康:玩瓶子 活动四
综合:瓶子和盖子 活动五
科学:瓶中取珠珠 活动六
科学:会唱歌的瓶子 活动七
科学:瓶子喝水
(二)实施过程
活动一:好玩的瓶子(艺术)
活动目标
1、各种材料,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装饰瓶子,让幼儿在装饰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的多样性。
2、让幼儿在动手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颜色的变化,体验动手的快乐,发现颜色对对碰的神奇。
活动准备
1、医用塑料瓶、各种各样的的饮料瓶、颜料、清水,剪好的各色卡纸条、剪好的塑料瓶、做好造型的塑料瓶玩具、毛线、鞋带,即时贴、印花器、水彩笔。(各种瓶子均已清洗消毒)
2、做好的范例、提前用瓶子制作各种玩具装饰教室。活动过程
1、先让幼儿自己玩瓶子,然后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小朋友们,瓶子好玩吗?你们是不是很喜欢玩瓶子呀?刚才老师看到了小朋友们那瓶子的各种玩法,真的很棒,很好玩。但是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更多小朋友们不知道的瓶子的玩法,小朋友们想不想玩呀?
2、让幼儿仔细的观察,触摸塑料瓶,发现塑料瓶比较软,有透明的,有绿色的,白色的、蓝色的。调动幼儿探究的欲望。
3、出示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出示各种教具,并一一介绍是什么,用什么做成的,他是什么颜色的。
4、教师讲解各种玩具的制作方法以及玩法。
穿鞋带系鞋带——在已经做好的塑料瓶鞋子上学习穿鞋带系鞋带。
穿编彩瓶——用彩色的卡纸条在已经剪好的塑料瓶上穿编,将塑料瓶装饰成彩瓶。
装饰彩瓶——在白色或是已粘好底色的塑料瓶上画粘贴,对塑料瓶进行装饰,将它们变成美丽的花瓶。
颜色对对碰——用带盖的透明塑料瓶装上颜料兑上水,发现清水变色,两种有颜色的水兑在一起颜色会发生变化。
缠飞碟——在已经做好的塑料瓶飞碟上缠绕毛线,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的灵活性。
拖拉玩具——往塑料瓶里装上小石子,盖上盖,让后系上一根线,拉着玩。
手榴弹——往塑料瓶里装上沙子,拧上盖子,做成手榴弹,做投掷玩具玩。
5、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可根据教师的讲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要制作的玩具。幼儿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6、展示作品,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
7、利用已经做好的玩具景行户外活动。
活动二:各种各样的瓶子(科学)
活动目标
1、感知瓶子的多样性及其用途。
2、产生探索瓶子的兴趣。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瓶子,办一个瓶子展览。
2、知识准备:活动前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瓶子展览”,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瓶子展览会,好吗?”“请小朋友看一看展览会上都有哪些瓶子?摸一摸这些瓶子都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瓶子?”(幼儿自由观看、交流)
二、感知瓶子的多样性。
1、“小朋友们都看得很仔细,谁能告诉老师这里有些什么样的瓶子?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最喜欢哪只瓶子?为什么?”
个别幼儿介绍。
2、教师小结:这些瓶子都不一样,有的是玻璃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
三、了解瓶子的用途。
1、“这些各种各样的瓶子有什么用呢?” “瓶子除了装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个别幼儿讲述。
2、“生活中,除了这些瓶子,还有什么特殊的瓶子?它们都有哪些用处?”
3、教师介绍一些特殊的瓶子。(氧气瓶、热水瓶、景泰蓝等)
四、瓶子分类。
1、引导幼儿从瓶子的形状、用途两个方面进行分类。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五、了解乱扔瓶子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过的瓶子能乱扔吗?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污染?”
2、教师小结。教育幼儿不乱扔瓶子。
活动三:玩瓶子(健康)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瓶子,发展跳跃能力、臂力以及机体的协调能力。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3、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只瓶子。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队形练习:带领幼儿听口令由一路纵队站成六队:听口令跟老师一起来做瓶子操。带领幼儿做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放松整理。
2、提醒幼儿:下蹲时瓶子竖起放在脚背上,跳跃时双脚并拢跳过瓶子,身体保持平衡。
二、基本部分。(一)自由玩瓶
师:小朋友手中拿的什么呀?(瓶子)师:对,是瓶宝宝今天我们要和瓶宝宝一起做游戏。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瓶子,大家自己动脑筋,试试看有哪几种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儿自由玩瓶子,教师巡回指导,让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大胆地创造玩法。)
在玩瓶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玩了哪些花样,抓住幼儿的几个动作,让幼儿集体练习,特别是对立定跳远的动作加以规范的指导。
(玩法举例:玩保龄球、抛接瓶子、夹着瓶子跳、踢瓶子、头顶瓶子、模仿炮弹、置于头顶练平衡、绕瓶顺跑逆跑等。)(二)组合玩瓶
1、师;现在请小朋友找自己的伙伴,五个或六个小朋友为一组把你们手中的瓶子摆一摆。看这些瓶子宝宝还能怎样玩。
2、幼儿合作玩瓶,利用手中的瓶子做器材摆放障碍物。(树林、小沟、小河、独木桥、、、、、)教师巡回观察各小组的玩法,并参与游戏,对与众不同的玩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请各小组演示自己的新玩法,好的典型的玩法让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邻和技巧。
(三)集体玩瓶
这么多瓶子放在一起可以怎么玩呢?(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说说大家把瓶子放在一起像什么,然后玩一玩)
三、结束部分。
1、绕着瓶子走一走,做放松运动。
2、小结幼儿上课情况。
活动四:瓶子和盖子(综合)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盖子。
2、发展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 设置小熊的家,布偶小熊妈妈,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式带盖子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用情境小熊妈妈请小朋友帮忙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并引导幼儿讨论盖子的作用。
1、提问:“小朋友看看,谁到我们班来做客了?小熊妈妈正准备带熊宝宝们出去旅游。她准备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放进瓶子里,可是不小心瓶盖子全乱了,这下该怎么办呢?熊妈妈真着急呀!没有了盖子,瓶子好用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瓶盖的作用:没有了盖子,瓶子里面的东西会掉出来,会被弄脏,用时不方便,吃的东西就会变的不卫生。
3、引起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小熊妈妈请小朋友帮她找到这些瓶子的盖子,把它们盖好,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根据某种特性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盖子。
1、“小朋友都愿意帮助小熊妈妈,看谁能为小熊妈妈找到最合适的盖子并盖紧。”
幼儿第一次操作。
提问:“你是怎样为瓶子找到好朋友瓶盖的?为什么这个瓶盖正好能盖上呢?”
教师小结:瓶盖和瓶口正好一样大才能盖上。2、幼儿再次操作。
师:“小熊妈妈这里还有很多不同大小、不同样子的瓶子,想请小朋友为它们找到盖子盖好,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盖好的。”
(1)、请一位小朋友拿着盖好瓶盖的瓶子出示给大家看,提问:你的瓶盖盖紧了吗?你是怎样用你的小手把盖子盖上的?(旋上、转上)。你是用拧的方法,为什么这个瓶盖要拧?你们发现瓶盖和瓶口有个小秘密吗?里面有一圈一圈的叫罗纹。有罗纹的就要拧。
(2)、请一位按瓶盖的幼儿出示瓶子。提问:你的瓶盖是拧上去的吗?你是怎样盖瓶盖的?这个瓶盖有没有罗纹?(没有)我们就用按的方法,要用点劲!
三、用情境方式结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将盖好盖子的瓶子送给小熊妈妈。
教师以小熊妈妈感谢小朋友的口吻进行小结:“谢谢小朋友帮了我的大忙,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为每一个瓶子找到合适的盖子,而且会用拧、按的方法盖瓶盖子,这下我可以带宝宝出去玩了,小朋友再见!”
活动五:瓶中取珠珠(科学)
活动目标:
1、尝试打开各种瓶盖的方法。
2、体验探索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
1、各种开启方法不同的瓶子若干,如旋转的、按压的、拉开的、按下后再旋的等。
2、每个瓶中一颗小珠珠,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
3、记录纸、笑脸娃娃。活动过程:
一、以“瓶子娃娃”为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我是瓶子娃娃,我的肚子里装着一颗漂亮的珠子,你们想得到这颗珠珠吗?怎样才能拿到它?”
二、幼儿自由讨论取出珠子的办法。
三、幼儿自由操作,尝试取珠子的各种方法。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实验要求。
师:“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那到底用什么办法能取出珠珠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来试试。小朋友每拿到一颗珠珠就在你的记录板上贴上一个笑脸娃娃。我们来比一比,谁拿到的珠珠最多!”
2、幼儿操作。
3、比一比,说一说
“你用什么办法取出珠子?”(自由交流自己的方法,用了几种方法,数数取到几颗珠子。)
四、让幼儿将珠子放入瓶中,再盖上盖子。
活动六:会唱歌的瓶子(科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
2、产生探索瓶子的兴趣。活动准备:
各种瓶子,牙刷、梳子、吸管、笔、木棒、勺子、海绵、音乐、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你的耳朵听到过什么声音?”
二、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
1、出示瓶子:“这是什么?”
“瓶子会发出声音吗?怎么让瓶子发出声音呢?” 请幼儿想办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演示。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要求。(1)、介绍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比比谁的办法最多。
(3)、幼儿自由操作。
(4)、请幼儿介绍自己让瓶子发出声音的办法。
三、探索用同种材料让瓶子发出轻重不同的声音。
1、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办法让瓶子发出了声音。你还有什么办法用一种材料让瓶子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吗?”
幼儿自由探索用同种材料让瓶子发出轻重不同的声音。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同一种材料用的力不一样,瓶子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四、节奏配乐。请幼儿和着音乐,让瓶子唱出好听的歌。
活动七 :瓶子喝水(科学)
活动目标:
1、感受瓶口大小和倒水难易间的关系。
2、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活动准备:
1、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若干,一个杯子。
2、漏斗、量杯、调羹、小水壶、水瓢、针筒、小杯子、水等工具。
3、展示板,贴着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图片,表情小贴图。活动过程:
一、自由观察瓶口,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什么?”(瓶子)“这些瓶子的瓶口都一样吗?大大小小的瓶口象什么?”
二、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用杯子喂“瓶子娃娃喝水”。
1、师:“瓶子娃娃口渴了,张开嘴巴想喝水,请小朋友用杯子给瓶子娃娃喂点水,好吗?”“给瓶子娃娃喂水不能弄湿瓶娃娃的身体,看看哪种瓶子喝水快。”
2、幼儿自由操作。
3、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将笑脸和生气的贴图贴在展示板上。
(喝得又快又好的瓶子旁贴上笑的贴图,喝得最慢的瓶子旁贴生气的贴图)
4、教师小结。
三、提供更多的材料,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工具,进一步探索。
1、“我们可以请其他工具朋友帮忙,看看哪种工具,会帮助我们又快又好的把水喂到“瓶子娃娃的”口中,水不洒出来。”
2、让幼儿自由选择工具,给瓶子装水,比比谁的速度最快。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
地直幼儿园
2016/5
第三篇:浅议“预设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
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成”,即学生在自己“真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思考,生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学、老师合作交流,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语文课堂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张扬。那么,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呢?
一、互动中进行适度追问
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笔者结合课前预习题的检查,让学生明确这篇散文描写了春天的几幅图画。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用“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幅画认真研读,结合文本具体句子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引起学生的思考。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最欣赏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里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多的特点。”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但有一个同学立马站起来说:“这里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细和多,还写出了亮和长。因为花针在灯光下还会发出闪闪光亮,‘丝’又让人联想到春雨的长。”这位同学话音刚落,笔者激动地说:“你补充的相当完整,而且理由充足。同学们鼓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笔者随即追问:“同学们,能否把后面一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改为‘人家屋顶上飘着一层薄烟’?请说说你们的看法。”同学们纷纷摇头,表示不能这样改。那原因呢?笔者见同学们脸上有些为难状,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几分钟后,不少小组都举起了手。一个同学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回答说:“‘飘’字让我感觉到雨雾很稀少,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散的感觉。”听到学生提到了“风”字,笔者笑着问:“你从哪知道有风的,能不能找出依据来?”这个学生先是一愣,然后迅速地从前面找出了答案。他说:“前面‘密密地斜织着’中的‘斜’字就是从侧面写出了风。”“回答相当棒!请继续。”笔者及时给予了表扬,那个同学接着说:“而‘全笼’则有完全笼罩的意思,写出了雨雾迷蒙的样子,让人能从整体上感受到烟雨朦胧之美。这里‘薄烟’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话音刚落,全班又响起了一阵掌声,笔者点头赞许。有了前面的师生互动和适度追问,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赏析的方法,积极性已被调动了起来。
二、质疑处释放智慧的火花
上学期在上教研组公开课时,笔者选的是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在整体感知写老师的七件事,并讨论完本文的行文思路,以及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了文本的难点环节,即揣摩文章的语句,体会情感。学生们很快抓住七件事的有关情节,分析出了师生之间浓郁的真情。
不过笔者见势又抛出了一个思考角度: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会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一找,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钟,然后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时,同学们发言比较积极,情感体会得较为准确。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疑问:“老师排除学生之间的纠纷,我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作者却说‘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里的情感表达是不是有些矫情啊?”面对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质疑,教室里的氛围一下子凝固了起来,其他学生都盯着我看。
第四篇:感受与体会
丝拉丝的感受与体会
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在援疆省市和自治区党委大力支持,各界领导的关心,在同事的热心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我按照自治区和辽宁相关部门的要求,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现在我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作一简单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国家、自治区、州、县有关精神,还通过报纸,电脑关注国内外形势及有关政治动向。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熟悉了办公室日常管理事务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也从多方面努力摸索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力求尽快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工作的挑战。
二、在工作上
我严格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生的职责。尊敬领导,团结同事。不迟到,不早退,不矿工。蹋实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工作情况有日志、有总结、有记录。工作期间始终以“热心、细心”为准则,勤思考,勤学习。工作实践让我的业务不断增长,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提高。强化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认真完成了新疆班内的各项基本学习任务、百分之百做到件件有落实。
三、在学习上
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学习学院安排的各类专业课程和专题讲座,认真完成任课老师和带队领导、辅导员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个人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业取得较好的成绩。积极参加管理学院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知识,开阔了眼界,个人的知识面和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必修课程外我还自学photoshop、flas、dreamweaver等软件,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培养懂得了善于学习的方法,独立思考的方法。随着学习的进步,我的心智也有了质的飞跃。一年多来,在学习培训期间中,坚持出满勤,从未缺课。
三、收获的感受
在过去的一年半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工程中,到基层社区观摩学习,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就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个人的适应岗位能力、返疆后工作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建设额明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真学习丹东人的工作精神和献身精神,始终摆正自己的学习位置,谦虚精神,认真学习丹东人做事先做人的风范,在工作和做人方面得到了新的认识。认真学习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的为建设新疆取得珍贵的实践经验。我发扬不要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
四、今后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我将努力改正自身缺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首先,加强学习,主动学习。身处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时刻学习方能不落伍,所以我将把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一项日常
重要工作来抓,以严肃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严格的纪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实践中去。为我的社区工作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提高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作为基层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将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热情、主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满意的服务。再次,提高工作能力,勇于创新。虽然办公室的工作琐碎、繁杂,但是我将从多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任务。同时,我也将注重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断在工作中学习、进取、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五篇:感受与体会
感受与体会
第一节的心里课就有种让人别开生面的感觉,第一节课老师并没有多说理论知识,而是以活动的形式给我们上课,让我们自己去体验这门课的意义。活动形式就是分组,然后每组绘制一幅画,并进行解说,我们组总共七个人,来自几个不同的学院,我们一同想创意,一起动手绘画,我们的作品《阳光路上》体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希望,一片光明,一种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与挫折都能保持乐观的精神。这堂课,我收获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交流,这堂课,让我们彼此更加亲近。
继第一周“用心相聚”活动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并讲解了如何利用网络课程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在这堂课上,老师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了大学生的案例,引发大家对生命的思考,期间,余老师还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生命的列车”,这段感人至深的动画引发了大家对生命关注和思考,大家观看后对生命的珍贵有了更深的认识。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我们应该好好地去爱惜,在你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一直陪着你走到最后,在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人,也许有些人会陪着你走过一段历程,而有些只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我们应该善待旅途中的每一个人,尽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余老师的课总能给我们很多感受,在心里课上,还做了一些测试与讨论,比如是你获得快乐的方式、克服冷漠的行为方案练习、填写情绪事件、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回忆人生的最重要时刻等等。每一次活动都能让我们体会很多,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因为不愿意去了解,老师的课让我们与自己有了更亲密的接触。以前都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别人没有的,有哪些优点是自己值得骄傲的,在上了心里课之后,才有所了解。
在教学中,余欣欣老师还为学生分析了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意义,通过讲解和分享,大家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