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专题

时间:2019-05-13 04:2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专题》。

第一篇: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专题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聂亲扬

内容提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品德与生活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更加倡导体验式学习方式。本文依据体验活动的特点,研究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提出“关注儿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创设体验活动的情境;关注现实生活,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关注体验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关注教学资源,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广辟体验活动途径”四大教学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体验活动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通常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使得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系统的决策和设计,包括指导思想、实施程序、操作要领和效用评价等。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品德与生活教材特点及学生生活实际,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课内教学、课外活动的情境,设计并实施适宜教学行为技术和程序,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过程,增进学生积极的感受体验,促进品德内化、知行统一的决策及其操作经验。

一、实施体验活动教学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把人类积累的丰富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素质、才能、智慧与品德,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教育的内化不能靠强迫,而是要通过个体的体验活动才能实现。在教育活动中,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就没有发展。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验”为核心把教育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提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元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学习”、“体验教育”。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需求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他所呈现出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富有童心、童趣,为儿童所喜欢、所需要。同时,教材力求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时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2]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体活动或游戏为载体,积极的引导儿童的发展。

分析课程标准里的目标得知,目标分为三类: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以及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是主要的。这些目标,除了价值观以外,是不能用理性的教导来灌输的,而且理性灌输价值观的效果也不会好。那么学生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呢?体验。情感是需要学生亲自去体验的,只有学生自己体验到的情感对他来说才是真实的,情感体验决定态度,决定价值观。正如朱小曼教授所说:“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3]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去体验,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体验创造环境、创造适合儿童的体验活动。教师设置什么样的活动,学生就能够体验到什么样的情感。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是更多的独立体验、自主思考和决策的权力,而且也只有学生自己体验过的情感才是深刻的。

二、体验活动教学的界定

首先是关于体验教学的理解。“体验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体验教学就是以学生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什么是体验呢?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教育学上讲,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它既是一种活动,也指活动结果。作为一种活动,指主体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经历)的全过程;作为活动的结果,是指主体通过“亲历”所获得的认知和情感。

其次关于体验活动的理解:体验活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它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活动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实践、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树立较强的学习、实践、创新的自信心。它可以是假设情景的体验,比如讲故事,角色扮演,问题情景,阅读感悟,等等。还可以由主渠道延伸到课外生活之中进行实践体验,如主题调查,自主设计,爱心行动,等等。这类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关注自然、社会、以及他人,思考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三、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实施体验式学习,进行体验活动教学,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或捕捉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不断体验,生成意义。那在体验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创设和捕捉体验情境?如何引领学生用心地进行观察与反思呢?在此,结合自己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有关实践,谈谈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关注儿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创设体验活动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这种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来自教学中情境的渲染,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因此情境创设必须以情感为出发点,以鲜明为落脚点,以学生的体验为支撑点,最终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实践活动中去。

1.游戏活动。

对于一二年级八九岁的学生来说,游戏活动是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游戏形式要多样,游戏内容要有针对性,游戏情境要小,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堂范围进行。

例如《做游戏守规则》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课始我安排了掰手腕的游戏。“大家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要通过掰手腕的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准备„„”还没等我宣布开始,同学们就早已意见满堆。“不公平,他是男同学,我是女同学,肯定比不过他”“您看,他都站起来了,胳膊抬得太高了。”见此情景,我马上引导“那怎样才能让比赛公平呢?”“咱们得定个规矩,男生和男生比,女生和女生比”“胳膊肘不许抬起来,都放在桌子上。”“不能用两只手”„„就这样,我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通过不平等游戏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已有经验,在亲身参与的游戏中,真切的体验到了游戏规则的重要。

游戏教学很符合孩子的心理,操作上简单易行,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情境中,所有的道德认知,不是教师说教形式的简单传播,而是通过学生参与生动的游戏自己体会、感受获得的。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的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对于一二年级小学生来说,这种表演活动,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可促进他们在入情入境的亲身参与中获得体验。

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促使学生从内心有所感有所悟。教师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只有对外界事物具有较丰富的深刻的经验,儿童才能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充分想像和创造;其次,要让学生清楚将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体验什么,以唤起相应的认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例如:在教学《我来帮助你》一课时,学生知道应该帮助残疾人,但并不能真实体验残疾人的不便,不能感受残疾人想得到帮助的需要以及被帮助后的温暖心情。因此,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扮演盲人取物的情景——一位学生蒙上眼睛,摸索着走到讲桌前,在众多的物品中,取回大练习本。这个过程,虽然不是人人扮演盲人,但通过身临其境的看“盲人”在反复触摸中,辨别方向,辨别物品;学生内心也能真切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和艰辛,从而产生同情心。这时在让他们述说帮助别人的事,会有感而发,为真正帮助别人而感到高兴。

3.媒体渲染。

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鲜活的、声形并茂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从而唤起、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例如《生活处处有规则》一课,我针对农村学生交通知识相对匮乏这一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及能制作动画的特点,制作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课件:首先出现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等交通标志图,当学生介绍某种交通标志或设施时,点击此处,屏幕出现该种标志或设施的字幕,同时传出“交通信号灯,对啦!”、“行人护栏,对啦”等声音,给学生以鼓励。在这种形象生动的情景中,各种交通标志和设施不再枯燥、呆板和难以认识。在述说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时,我播放了典型的交通事故事例,看着鲜血满地,亲人痛哭的情景,学生幼小的心灵被深深的触动。从而使他们初步体验、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而且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

从上述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体验活动式学习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心里特征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使得学生可以置身于实践情境中,以亲身的经历,获得感性的认识,生成丰富的体验,又以情感为动力,在反思中深化和升华为理性知识。

(二)关注现实生活,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就像《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打造生活的课堂,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唤醒参与体验的意识。

生活本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获得真情实感。而这种对生活产生的真实情感是我们教师无法通过自己美丽的言辞强加给学生的。

例如教学“看望春天”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中,感受春天的到来。我将课堂“搬到了”校园里,花坛边、草坪上、大树下,孩子们或看或闻或摸或采,完全融入了美好春天的校园。通过课上带领学生观察玉兰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闻花的香味,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捡花瓣,捡花托,用各种形象地比喻,表达着自己的认识。学生手指着花托,“这个毛茸茸的,像个小刺猬”“我看像小船”“我看像棉被,包着花瓣,怕花瓣冷”“我说他更像妈妈的肚子,花开了,就象小孩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

正是这种源自生活的观察,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投入中,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体验到生活的美。

2.链接以往的生活,从已有经验中获得体验的快乐。

体验是以经验为基础,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是以主体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不是一张没有描画过的白纸,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先前的经验是他们进行体验学习的快乐源泉。

如教学《和动物做朋友》一课,我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创设了趣味盎然的导入活动。首先在每组的桌面上,摆好写有各种动物的谜语卡片和头饰。“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好,下面就请你快速的猜出你们组卡片上的谜语。”“你猜到的谜底是什么呢?请你戴上头饰,告诉周围的同学。”“哈哈,看看我们都变成什么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动物王国,去认识了解我们的动物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在非常轻松快乐的活动中,走进动物的世界,从而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在这种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体验学习的乐趣。

3.关注现实生活,在体验中内化道德品质。

鲁洁教授在《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一文中强调:“课程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可见,德育走进生活不是无条件的迎合生活,而是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生活。要“让儿童现在生活得河流里,注入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 [6]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在体验中内化提升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学《节约每一滴水》时,我首先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水有哪些作用?在学生畅谈水可以洗衣做饭种花浇地生产做工后,我将话题一转“可你们知道吗?地球上能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接着出示课件“一桶水与一勺水的对比”在学生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之际,再抛出“可生活中却还有人在浪费水,你都调查了解了哪些现象。”此处的“生活”事例,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他们为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感到强烈的愤慨。那么接下来的节水教育就顺理成章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真正言为心声。

在上述课例中多次呈现生活,聚焦现实,但每一次生活事实的呈现,都能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体验,使他们感触水的宝贵,节水的重要。可以说,课堂上的生活再现,是引领学生真正体验感悟提高的过程。

(三)关注体验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论是学生置身在生动的表演、游戏情境中,还是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都将从全身心的投入参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中,会有思想火花迸发,会有思考性的智慧问题产生。因此,我们应善于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把那些蕴涵着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哪怕微乎其微的生成火花,进行挖掘、开发、引申、利用,从而使体验活动中的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

1.突发事件,巧处理——转不利因素为积极情感的生成。

生活是多变的,课堂是随机的,作为教师不应该拒绝体验活动中生成性问题的出现,更不应该避开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珍视这些真实的问题情结,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解决真实问题的根源。

例如一年级《老师 您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怀与爱护,激发爱老师、尊敬老师的积极情感,我安排了“我是小老师”的表演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扮演老师的角色,通过表演,体会老师的爱。然而就在学生的表演中,问题出现了。一位小男孩瞪着眼大声说:“谁在爬墙,赶快下来。”惹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起来。在尴尬中,小男孩不知所措,我也紧皱了眉头。显然这是一个反面事例,老师强硬的语气,让男孩至今记忆犹新。如果抛下问题,那则失去了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找师爱的体验机会。于是,我顺势利导:“呵,好厉害的老师呀!他是谁?为什么大声喊你?”“我爬学校的小矮墙,体育老师发现了,他喊我,我好害怕。”“爬墙多危险呀!”“摔伤了怎么办?”没等我说话,同学们中已经有了轻声的议论。接下来我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危险情景,体验老师严厉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爱,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老师工作中的严厉。就这样,把突发的不利因素,转变成了积极情感的生成。可以说,体验活动中的突发事件,犹如催化剂,只要我们善于调配,它将有利于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

2.观神情,听心声——从表情中激发袒露内心情感的生成。

情境是滋生情感的土壤。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学生或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或感动在真实的故事讲述中,或在游戏活动欢悦,或面对展示的图片沉思„„在情境中,学生体验着感悟着,有时他们会皱紧眉头,有时会啧啧称赞,有时会抽泣,有时会惊叹。所有情感的流露,都应是课堂生动而真实的生成资源。教师应在观察学生神情、倾听学生心声中,进行引申,释放儿童萌发的那份真诚。

例如在教学《节约每一滴水》时,当多媒体展示出因缺水而干裂的土地图片以及人们用渴求的目光关注着从很深的井下打上的一点清水的图片时,我清楚地看到了孩子们睁大的双眼,听到了“啊„„”的惊叹。我没有让这份宝贵的情感一闪即逝,而是给予学生袒露心声的机会,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惊叹——“我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缺水的地方”“那些庄稼真可怜,那些人喝不到水多难受呀”“水真是太少了!”„„正是因为有了老师关注课堂中生成的那份情感,才有了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

3.关注个体,引起共鸣——在对话引导中升华情感。

真正的心灵成长,并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与生成,它是主体原有情感体验与基于不同生活环境而形成的新体验之间相互撞击的结果。课堂上,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受自身经历与感悟能力不同的影响,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内心受到的冲击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对学生中优质资源的挖掘,通过对话引导,引起共鸣,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

例如教学《我家的故事》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培养孝亲敬长的情感,我在学生课前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安排了“讲讲我家的故事”。就在很多孩子高兴地讲着爷爷奶奶怎样把好吃的留给自己,怎样天天接送自己时,一位小男孩站起来说到:“我的爷爷生病后不能走路了,每天中午放学时间,他都从窗户往外看,听到我的脚步声他就开始呵呵的笑,看到我他就拍拍玻璃,我爱爷爷。”多么真挚的亲情的流露啊!我顺势引导:“他为什么爱自己的爷爷,他的爷爷并没有在吃、穿、用方面表现出对他的爱呀?”“因为他爷爷不能走了,还天天惦记着他。”“他爷爷趴在窗户那等他放学,肯定一上午都在想着他”“老师,等人的时候最着急了,有一次我放学出来晚了,我奶奶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出来的小孩就问,最后奶奶都到教室来找我了。他爷爷不能走路,天天盼它早放学,他爷爷多爱他呀!”此时间,由个体的独自对老人关心爱护的体验情感,已经弥漫到了整个课堂,充斥到每个孩子心间。所以说,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捕捉、点燃学生个体中内在的情感,要让那些善于表达的、有不同生活亲历体验的学生事例,释放为带动全体进行情感体验的火花,在思维撞击中,升华成深层次的群体情感体验。

(四)关注教学资源,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广辟体验活动途径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实施课程的时间与空间,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因此关注儿童身边的教学资源,便于寻找有效的体验活动途径。

1.亲近土地,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劳动的美德。

农村,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在农村的儿童,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十分熟悉,对四季的变化体会十分细腻。把农村田间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深入果园、田园、林中、溪边,亲身投入拾麦子、掰玉米等实践性课堂中,可使他们在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中感悟美德。

例如我校充分利用教学楼后的学农基地,组织学生亲手种植蔬菜、大豆、玉米,学生在栽秧、点豆、施肥、浇水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同时在收获的过程中,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尽管学生年龄小,干活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菜秧拿折了,土埋深了,拔草时被虫子吓着了,但正是这些令他们惊奇的、高兴的事情的发生,给予了他们一次次欣喜的体验。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感受到粒粒借辛苦的真谛!这是课堂上讲授所不能给予的道德认识。

2.亲近邻里,在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中体验真情。

心灵世界的教育不能靠“灌输”,也不能靠“塑造”,只能在实践参与中、在亲情体验中、在自主感悟中,才能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

农村与城市相比,邻里相见更容易关系更和谐,在人与人交流中,体现出淳朴的乡情。因此,在进行“心中有他人”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生活观察中,采访调查中,体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自己亲身经历的“父母不在家,到邻居家等待”“邻居有好吃的拿给自己品尝”“生病了,邻居到家看望”等事例中,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以他们与邻居相处获得的快乐为中心,推广辐射到社会生活,使他们知道生活中还有更多的他人存在,人与人相处时,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更快乐。

3.亲近特产,在为家乡自豪中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一二年级的学生,受年龄特点的制约,他们往往对具体的、感性的、摸的着看的见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时候,就可以把“爱”的教育,渗透到学生身边的事物中,特别是能代表家乡的土特产,让学生在调查搜集中了解土特产,在课堂汇报中热爱土特产。因为土特产不仅是家乡推出打造的品牌,同时,土特产也是家乡的象征。例如,平谷被称为“桃乡”,平谷的大桃享誉北京市,更传播到海南,大桃成为传播平谷文化,传播平谷形象的使者。课堂中,随着音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播放,随着彩霞般桃花、丰收的大桃采摘情景的展示,学生由衷的感到家乡的美。接下来,学生开始汇报自己采访的关于桃乡的趣事,深深体验到家乡人民的勤劳。这样,由物到人,到生活成长的地域——家乡,情感一步步加深,寓意也逐步深刻。

四、总结提升

体验活动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情境与活动的开展,促进主体在亲历体验感悟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活动的实施,可使学生在亲自参加实践,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获得有关的体验和认知、情感的发展,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提高服务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另外活动教学构建在“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和主体性教育原则的理念上,着重研究教育过程中主体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运用体验活动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提升道德认知。

实施体验活动教学策略使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共同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特定情境活动、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体验学习中,自身的道德素质得到发展。在实施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中,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挖掘、利用教学条件,关注体验活动过程中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活动气氛;同时,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需要、原有道德认知水平、现实生活经验,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道德认识的提升;另外,还应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不必将道德观点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学生更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学习,通过自身感受来深刻内化、吸收。

第二篇:品德与生活教学策略

让孩子真正走进课堂,步入生活 融入社会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条主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巧用教学方法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自己和同学的进步等等。

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新课程更强调体验式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我们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十分倡导“体验式学习”。

(一)、什么是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通过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技能,提高情感道德认识。概括地说,小学“品生”、“品社”课中的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在不同的实践及各种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体验式学习方式的主要环节

体验式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学习环节:体验——交流与分享——整合——应用。

1.体验: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开端。学生亲身参加一项活动或去完成一项任务,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2.交流与分享:有了体验以后,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观察结果。分享是快乐的,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感受拿出来与他人分享,每个人就会得到数倍的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也是 交流与分享 的魅力所在。

3.整合:主要是从大家的经历中归纳并提取出精华 进行总结,这也就是完成了认识由实践中来,最终用来指导实践的循环上升过程。

4.应用:最后一步是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进步。

(三)、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与传统的讲授、接受式学习相比较,体验式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需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即可。而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发挥主动精神,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没有主动参与,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完成了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2.活动性:

现在很多品生、品社教学是以活动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调查、观察、实验、讨论、游戏等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无论是参观访问、情景模拟,还是角色扮演等具体的体验式活动,都要求学生作为主体亲自参与,亲身经历。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被调动起来,多途径地感受和学习。体验式学习中,教师设计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融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可听可看、可触、可摸,学生所获得的东西,有的是用语言描绘的难以达到的,体会到的东西往往比语言描绘对思维的冲击更大,给学生印象更深刻。

3.实践性:

品生、品社课教学在学习中经常会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喜欢的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体验、感受、领悟,促进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体验习惯,内化道德认识。同时,学以致用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难题,原因之一是学生很少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时间和机会。而体验式学习,把学习与应用的过程直接结合在一起,把学习过程放在真实的情景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明白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方法的意义,更能使学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例如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个内容是讲学习帮助他人,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可用不同的形式去帮助有困难人做一件好事,课堂上让同学们谈谈他们做这件事的体会。学生们真正做了帮助他人的事情后,有了很多的体会,通过同学的交流 和 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给予他人帮助”能让我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还进行了一次良好的德育实践活动。

(四)、体验式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

1.情感体验式

情感体验式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对比和心理换位思考等途径,实现道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情感体验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觉的情绪体验,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和优化道德情感引发点。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搜集一些与学生很贴近,很新颖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和悬念等来启动学生直觉的情绪体验。

情感体验的第二层次是道德情感体验。它是在学生直觉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发展到对社会性情感的体验。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感官,通过对课文内容、插图等的学习、观察,全面感知和理解道德形象;其次,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道德形象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体验自己所要表现的不同情感。

2.实操式体验 实操式体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操练,在试一试,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算一算,练一练等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有猜谜语、唱歌、跳舞等互动体验;有借助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表演体验,使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得到深刻的体验。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在运用实操式体验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协调,让学生在实操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实践式体验

实践式体验就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使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实践中形成。参与社会实践体验,即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从社会大课堂中引发亲身体验。按照知行统一的要求,将课内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

通过实践,使学生不仅获得第一手的经验,还获得对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的感觉、知觉、表象,但又不能让学生的收获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表象进行升华,也就是要让学生从中感悟出一定的道理、道德观念等等。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合作学习,正是顺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并为我们教师乐于采用的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就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二门课程而言,其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尤其是中高年级从所涉及的学习内容上就非常适于小组合作学习。那么,我们就重点说一说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智慧。

(一)、激发兴趣,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讲,兴趣是内在动力,小学生往往对新奇、新鲜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任何事情都要探个明白。小组合作教学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在选择合作学习时,聪 明的 老师设计教学的问题一定不会是太多或过难的。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

而在这其中,老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就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之一。

前面我们说了,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共同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也有利于将极大激发学生包括我们教师师全体性的发展。

(三)、选择合作学习内容的智慧

同其它种学习方式相似,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这二门课程中,有些内容是非常适合合作学习的,而有些则不适于合作学习。

例如: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多彩的秋天》、《面对挑战》《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等及一些涉及社区生活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多样的购物天地》《当灾害来临的时候》《珍惜时间》及大多数涉及历史和地理的内容。

在进行合作学习前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达到培养其敢于创新的个性倾向的意志品质的目的。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注意,有时我们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合作时机把握的不准而造成合作学习无效。如:有的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目标太简单,学生根本没有研讨的必要;有的问题又过多或过难,学生无从下手;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该讲授的地方组织合作学习,认为凡讲授都代表着旧的教学模式;还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会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师一定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探究性、发散性的问题;二是学生在思考问题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时采用合作学习;三是在问题知识面涉及广,学生回答的不全面,思维出现了困难时;四是学生意见不统一时;五是问题解法多样时。

我们说智慧的老师都知道学习的形式永远都是为学习的内容服务的。那种为了合作而合作的教学设计是哲学上的形而上学,是为聪明的教师所不能容忍的。

(四)、智慧的教师是合作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中种什么样的角色是每位认真负责的老师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我们说合作学习的开展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还要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需要教师的智慧。

所谓“参与合作”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学生小组学习中。智慧的教师都能以平静的心态去听取学生的发言,如有说错先让其他学生更正与补充;仍有错,教师再发言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正确的应予以赞赏;学生意见对立时,鼓励成员把不同意见表达清楚。此时教师应该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参与的示范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

智慧型的教师总能适时地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其参与的时机总体来说分为小组讨论中参与及小组成果交流时参与两种。

小组讨论中参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刚刚涉及到了。现在,我们来说一说,组际间的交流时老师的参与问题,就小组合作学习而言,其最终展示交流阶段是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也是全班同学相互学习体验成功的重要过程。通过前阶段的研究与准备,学生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学习体验与收获。这其中也常常包含着教师的指导。而我们经常发现,在学生发言精彩而频频获得大家认同的时候,老师则变成了课堂学习中的陪客。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是有缺憾的。我们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时时要关注着学生学习的进程包括小组发言的情况。在小组交流展示中,教师一定要进行相应的评价、点拔、提升等,所谓的“画龙点睛”所谓的提纲挈领就在于此。教师的作用也正在于此,教师的智慧也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大家都知道,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那么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师经常用以调控教学过程的手段。这种教学中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事实评价,绝大多数情况,要采用非量化的标准去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赞许和批评,对具体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肯定与否定的表达,对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实际操作等各种学习活动所作的评述,以及用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的暗示,都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所进行的评价。那么我们要想进行有效的评价,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概括地说评价具有两大功能: 第一,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第二,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如果评价的功能发挥好了会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身心发展长生极大地影响。1 .能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2 .能激励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 3 .使学生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不足 4 .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注重学生参与

他们交流想法、开展互评的最好时机。学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合作意识。.评价手段的多样,注意有效激励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真情投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们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课堂评价如果能够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其次要做到语言机智。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机智的评价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在否定评价时,更讲求语言艺术,要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学生才能趣味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而个中原因就在于教师们在指出学生不足时,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评价内容的人性化,注重学生心理。

“创新意识已不单是一种智能特征,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文氛围,一种宽松环境。”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如何让学生的心情放松,这是第一要点。只有让平时上课中的军事管理式教学完全解冻,才能营造宽松的氛围。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首先要谨慎地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们多是微笑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还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 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发现、怀疑、猜测、想象、独特的见解等都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当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时,教师不要给予全盘否定,或是简单告诉学生:“你说的不对”等等,不妨可以亲切的摸摸学生的脑袋,告诉他再好好想想。.客观性评价与人文性评价统一。

就客观性而言,考试是为了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就人文性而言,考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采取“等级 + 评语”的评定成绩的办法,坚持鼓励为主,重视归因分析,体现对学生人格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尊重。在学期的期末考评中,对学生的评价表可以设计成“等级 + 评语”的形式。.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统一。

教师肯定的评价会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否定的评价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更能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统一。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只有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真正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如在上完品德与社会《我在家里能做什么》一课后,老师并没有让教学停止在四十分钟的课内,而设计了一个表格。一来体现教学的延伸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格让家长参与监督,评价孩子在这个学期整个过程中在家庭生活中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表现,一周点评一次。长此以 往,学生对父母的爱,对家庭的关心行为一定会大为改观的。

六、当前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价内容单一。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没有重视过程评价,或只重视知识评价,没有关注学习方式和情感的体验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板。不分内容,不管情形,只有教师的语言评价,没有其他的评价方式,不能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运用。不能体现本课程“多主体、多方式、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特色。3 .评价语言含糊。一概都用一些“很好” “非常好”“棒极了”的语言,而没有注意具体内容的评价。.评价次数过多。还有时由于简单的表扬过于随便,一节课空洞的评价不断,重复的词汇多次出现,占用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容易产生对评价无所谓的情绪,评价也就难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评价不够民主。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或答不上来的时候,不能及时给予鼓励或帮助,生硬地让学生坐下,使学生感到很没面子。不够尊重和理解学生。.评价没有个性。很多时候,教师凭着自己的感觉,或者随便地给学生以评价,对好学生一味夸赞,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求全责备,不能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学生。不注重从优点中找不足,不能从他们的不足中找长处,哪怕对他们的勇敢的精神予以鼓励的语言都很吝啬。.评价没有面向全体。只对一些好学生或者是积极发言的学生进行评价,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评价顾此失彼。教师意识到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但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现象。表扬了一些人却无意中打击另外一些人的热情。有时候,教师肯定了后者的发言却否定了前面的发言。没有对每一位发言的内容进行及时性评价。.评价中机械地运用一个尺度。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过程,对所有的学生使用一个标准,致使有的学生感觉达到标准太难,没有奔头,失去信心,而有的学生觉得标准太低,没有兴趣,失去热情。这样的评价限制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

七、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们在此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1 .课堂评价要讲究技术与艺术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显性的语言评价之外,还有更多的隐性的非语言评价,它可以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种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这样的评价,充分地体验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体验,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沟通与交往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我们听得最多的评价是“你表现真出色,老师喜欢你!”“你很有勇气!”“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我们看得最多的是,老师们弯下了身子,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老师们温和的笑容,如和煦的春光,充盈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们鼓励,赞许的眼神,专注地凝视着每一个表现自己的学生;老师们或点头以简单的叹词回应或带头鼓掌或送给学生一个热情的大拇指„„ 好的老师像乐队的指挥,她的课堂评价适时调控,为课堂情感推波助澜,积极发挥了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作用。同时激情反馈,给予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学生情感体验充分,使课堂一次次达到高潮。评价,是以对学生真诚的关注为基本点,以激励学生的信息发布为基本的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为目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感受状态

学生在课堂中自我感受是课堂教学评价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其一,评价的结果应该是“给予”。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多提问,那么就应真正给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甚至荒唐的回答或做法也应宽容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

其二,评价的前提是“关爱”。缺乏真爱的表扬与激励只能在课堂上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与尴尬。学生的心理感受良好,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成功的保障。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兴趣、注意、热情、评价、关注、交往等等,无不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受表现出来。所以,关注学生课堂的自我感受状态,评价才能真正地感动学生,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

其三.评价应该“尊重”。

课堂上的尊重,不是频繁使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简单的语言,也不是一整堂课教师都强堆着笑,领着学生重复单调乏味的热烈鼓掌,评价的核心是“尊重”。

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老师要做到循循善诱:如我们可以对学生说“你愿意说说你的想法吗?”“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样的评价,使学生感到一种自信,认为自己行。

其次是尊重学生的劳动。对学生种种思维活动和学习成果,老师们没有随意否定,更没有用老师的想法去限制学生。

其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评价要承认并善待差异。老师们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都应该给予了尊重,学生的表现,不管是精彩还是平凡,不管是个性张扬还是中规中矩,甚至在课堂上瞠目结舌,老师们都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和珍爱。.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真正使评价多元化,以此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比如当学生积极举手但起来后又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温柔地说:“如果你还没准备好,就再想想,不过我们都为你的勇气鼓掌!”像这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也给予积极的关注,正是课堂评价的一种境界。这样的评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应关注学习效果的展示。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效果展示是过程评价的体现。在鼓励的同时,应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改进。关注学生的习惯、欲望、愿望、主动性、情感体验、合作与交往、学习心理等方面,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评价应因人而异有利于激发情感。

赞可夫说:“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小学生心理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他们缺乏自信,有时在课堂上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现象,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结构,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我我们对待性格比较外向并善于发言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能有这样的想法,老师真为你高兴”。对认识问题比较偏激、爱钻牛角尖的学生,这样评价:“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你乐于思考的表现,不过在思考问题时,应学会从多角度进行灵活思考。”对问题思考很独特也很深刻,但自己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同学,老师的评价我认为可以从这里切入:“你的每次发言都能给我们喜悦,以后的学习能否与大家多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思考、创造的快乐。”而更多的时候则需要客观地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指引新的思考,研究方向:“你的观点很好,但不太全面,这样想,如何?”

当然,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这些无声评价也非常重要。课上教师的眼睛务必不断扫视,对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要用温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观望,使学生感到气氛融洽,心态轻松;对走神的同学,教师要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给学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对回答问题十分精彩的同学,教师要用喜悦的目光,微笑的面容和赞扬的手势给予表扬;对思考、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配合语言评价,用热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势来激励学生,使其能增强自信心。

改革学科教学评价,关注评价过程,发展学生个性是学科评价发展的新趋势。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评价主体,随时了解、调整、改进自己的发展状态;促进道德内化;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发展状况,把握最佳教育契机,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教学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建立自信,人人有向上的追求,天天有奋斗的目标,常常有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从自我体验中主动、全面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三篇: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的历史老师到美国去讲学,他只带了一个盾牌和一把水枪。课堂上,美国学生问了他许多有关中国的问题。他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给他们打了分数。然后告诉大家:如果前排学生交上10美元,就可以把低分改成高分。这下激起了同学们的愤怒,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同学,纷纷用粉笔头砸他。他就用盾牌抵挡,并以水枪还击。一阵喧闹之后,这位老师才切入正题,原来他要介绍的是一位为争取权利而斗争的著名黑人领袖。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课堂设计”有些“过火”,但教学效果却极好。因为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真正感受到了争取权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上面的故事让我们感触颇深:体验是置身其中的心灵感受,体验能震撼心灵。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正需要这样的“体验”吗?它能彻底改变“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的“知性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而这种伴随着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又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道德直抵儿童内心,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道德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

一、转变理念:让体验充盈课堂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确,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我们要让体验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本文转载自

(一)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我们要对儿童的未来负责,要关注儿童的未来生活,对儿童的未来生活进行必要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围绕发展性目标设计教学体验活动,更多地选择一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教育内容,提炼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元素,展开一些有期待效应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唤醒参与意识: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体验”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因此,品德教育并不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简单灌输过程,也不是光靠一般的讲课所能解决的。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道德。

1、激发参与体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来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谁不乐此不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而是应该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唤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激情。首先,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要用百分真心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愿意积极参与各项体验活动。其次,教师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在体验活动过程中闪现的智慧火花、情感火花、德性火花,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其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教师欣赏的眼光、欣赏的手势、欣赏的语言,将进一步激发孩子参与体验活动的热情。

2、丰富参与体验的形式

有效的体验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强化其活动体验。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能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确保活动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关注点而非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多采用游戏、制作、实验、故事、表演等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关注参与体验的快乐

让学生体验到参与活动的快乐,不仅仅要求活动形式活泼有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一方面,我们可以创设条件,把学生的体验成果如:自己收集的资料、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创意、自己的作品等等,用各种形式加以展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而这种成就感、愉悦感又将成为一种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地投入到新的体验活动中去。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难题,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又能大大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二、立足课堂:搜寻情境体验途径

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因此,品德教育只有努力引发儿童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才能提高实效。

道德情感是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道德情感有助于道德认识的提高,有助于道德意志、行为的培养,并能促使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情境,通过亲历情境,回顾交流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情境体验的途径很多,在实践中,我觉得效果最好的是以下几种:

【游戏活动】

我们传统的品德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师唯教材马首是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强求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记忆。我们要求孩子坐得端端正正的,不插嘴,专心听。于是,一个个孩子成了盛装道德知识的“存储器”、“美德袋”,他们的个性被磨平,创新的火花被掐灭„„没有融入鲜活而丰富的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活动,自然无乐趣可言,更激发不起学生的情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新课程中,我们要努力设计孩子们喜欢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欢快的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细胞,活动的主人。而游戏始终是儿童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验和感悟。

例如:在《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小朋友懂得:班内的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网小鱼”的游戏中,由八个小朋友搭成鱼网,其他的小朋友装作小鱼穿过网,边做游戏边唱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被网住的小鱼就要进行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从哪个幼儿园来,家住哪里,喜欢干什么事„„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同时,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整个游戏过程中,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愉悦。

【角色扮演】

所谓“角色扮演”,就是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意大利教育家孟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是的,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景之中。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角色的期望和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知觉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当然,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使他们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至于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这种活动形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下课了,可小朋友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效果很好。

如:《我帮你你帮我》一课中,我让学生蒙上眼睛,扮演盲人,绕教室走一圈,然后请扮演盲人的小朋友谈谈感受。通过这一角色扮演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对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有了切身的体会,从而懂得要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这种体会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有利于激发他们自觉付诸行动的动机。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第四篇: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的历史老师到美国去讲学,他只带了一个盾牌和一把水枪。课堂上,美国学生问了他许多有关中国的问题。他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给他们打了分数。然后告诉大家:如果前排学生交上10美元,就可以把低分改成高分。这下激起了同学们的愤怒,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同学,纷纷用粉笔头砸他。他就用盾牌抵挡,并以水枪还击。一阵喧闹之后,这位老师才切入正题,原来他要介绍的是一位为争取权利而斗争的著名黑人领袖。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课堂设计”有些“过火”,但教学效果却极好。因为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真正感受到了争取权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上面的故事让我们感触颇深:体验是置身其中的心灵感受,体验能震撼心灵。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正需要这样的“体验”吗?它能彻底改变“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的“知性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而这种伴随着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又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道德直抵儿童内心,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道德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

一、转变理念:让体验充盈课堂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确,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我们要让体验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

(一)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忽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往往把品德从儿童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以教材为中心,重说教、重灌输,常常是“一根粉笔一张嘴,唠唠叨叨讲到尾”,这是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其实,学生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因为学生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像《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新课程中,我们品德教师应是“派往儿童世界的大使”。因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体验活动大都围绕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链接儿童的以往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的确,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是我们开展品德教学的基础。我们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例如:在《有人生病时》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奶奶生病了,你怎么照顾奶奶?让学生进行表演。然后交流、讨论:你认为他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你平时的生活中碰到过这样的事吗?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做的。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积极的自我教育中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2、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能够对答如流,懂得的道理也很深刻,但一回到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我行我素”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品德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课堂教学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如今,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特别应该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种关注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更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课堂与生活接轨,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任、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如:在上《美丽的校园》一课时,我考虑到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自己的学校还很陌生。于是在上课时,我就带着学生到学校的各层大12全文查看

第五篇: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动教学策略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动教学策略

活动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感到活动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在这是谈炎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

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关系天整堂课活动的开展。

例如:我在上《夸家》这课时,在两个班都进行了同样的教学设计,但是由于二(2)班的孩子没有准备关于家乡的材料,课堂上公靠老师的引导、介绍,形式显得很单调,教学效果也不好,而二(3)班的孩子却准备了许多素材:有的孩子带来了家乡的照片,有的带来了图片,甚至有的还带来了家乡风光的VCD光碟,有许多老师都没有准备的东西,这些小家活却找到了,这让我在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还让我感受到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同样要引起老师的重视,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方法上的指导。

二、活动设计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善于在活动中进行教育

四、正确对待在活动中生成的问题

下载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品德与社会》回归生活教学策略

    浅议《品德与社会》回归生活教学策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用经......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课 题 实 验 阶 段 总 结 加格达奇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由桂兰 为适应《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使本学科的新教材实验研究工作达......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指导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大全)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 新教材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人为本。但理想的课程标准及教材要转化为现实,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材观,更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思......

    品德与生活

    二年级上品德与生活教案 泉口中心小学 第一单元 生日的祝福 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 能感受到周围的人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帮助,热爱班集体,热爱祖国,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魏正彩 这一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活动对策的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品德与生活》课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力求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本文就根据自己一年来对以动为主《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实践,活动对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