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
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
一、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学好大学物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正大力提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而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近年来我校不断扩招,导致学生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再加上一些学院对非物理专业的课时不断缩减等,给学生学好大学物理课带来了困难。根据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物理基础、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不同的知识需求,采用按专业分层次多模块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大学物理有重要的意义。模块化教学能够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学生都相同的,课程内容根据各专业特点进行分类规划与分层实施,即在承认学生个体、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把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有区别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变换授课方式,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潜力。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将在实现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多样化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2.实践意义
1)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开辟我校大学物理教学的新模式
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正视各专业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别策略,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发展着想,为各专业学生学习上的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个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模块化教学打破了固化的教学内容体系,真正地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学习中的情感需求,它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教育的原始而纯朴的功能。2)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模块化教学在我院是新生事物,教师必须根据不同专业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针对自己负责的模块有经历和时间积极探索多元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反思性教学、研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模块化教学考虑到了工科各专业的不同,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模块组合的方式,在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模式和方法等多方面体现不同专业的特点,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目标,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劳动资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大学物理本身内容为中心,既突出教学要点和难点,又在夯实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物理与专业方向的结合,充实物理学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大学物理课程对专业课程的基础作用。
4)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
大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针不同专业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融入工程技术和人类生活中的实际物理问题为基本特色,尽量使学生们体会到物理学对于他们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特别注重物理原理与工科专业知识的结合,注重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更好地提高自己,因此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模块化教学改革实施条件
基础学院物理教学部共有物理教师23多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15名;硕士以上学历22人。教师资源丰富,并能够根据模块化教学中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保证模块化大学物理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模块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为了适应不同专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意愿,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层优化、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促进大学物理教学的整体优化,大面积地提高大学物理学习成绩,我们必须构建合理的、完善的、适合我校发展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我校模块化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具体改革的内容和目标): 1.教学方面
1)根据各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2)制定教学计划及优化各专业教学内容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2.实施方案
大学物理有96学时、80学时和64学时,物理教学部拟每部分进行试点: 黄宇欣和杨怡舟负责96学时的模块实验教学,冷静和刘玮洁老师负责80学时的模块实验教学,韦韧和向鹏老师负责64学时的模块实验教学。实施时间:2016~2017第二学期;
加强过程考核。(1)平时作业,课堂测验,出勤占总成绩的30%。(2)参考国际物理竞赛题目,给学生布置小论文内容,此部分占总成绩的10%。任课教师对所负责模块内的学生实行严格管理,细化、量化管理过程和管理标准,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方案试点完成后,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总结模块化教学的得与失,并形成报告。
四、结语
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使大学物理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更有效地为专业教育教学服务,真正发挥出了公共基础课的作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对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物理教学部
2016.12.22
第二篇: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王长春(池州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系,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分析了我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现状,介绍了近几年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初步经验,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设想。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08)03-0117-
收稿日期:2008-02-29基金项目:池州学院教研重点项目(2006XJ001)。作者简介:王长春(1962—),男,安徽枞阳人,池州学院物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和理论物理的研究。
物理学是现代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亦即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许多科技成果都是建立在物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学物理课程是本科院校非物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由于物理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许多大学生不容易入门,再加上大学物理的基础性,因而使许多学生提不起兴趣,从而形成了教师想尽各种办法,但学生学起来仍然敷衍了事的局面。如何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结合我院的教学实际,对我院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我院是新建的本科院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中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由于教学计划不断调整,教学学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学生基础差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教学目的忽视专业特点大学物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并为其学习专业课奠定知识基础,而我校各专业遵循教学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忽视了不同专业所需物理知识侧重点不同的特征,这就为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如何保持物理自身体系完整同时又兼顾专业特点和要求。
1.2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差由于历史原因,我院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学生的基础更差,他们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物理难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严重,还有些同学在中学时物理学习不够好,对物理学习有厌烦情绪,本以为不是物理专业,就可以避开物理。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灵活运用都比较困难,更谈不上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教学。虽然教师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教学难度大,教学质量不高,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1.3学习方法不当,不会自学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其主要区别是:一是内容加深了,要求也提高了。大学物理的学习更侧重于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尤其是一些概念的掌握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才会真正领悟,同时对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要求也比中学要高得多。二是速度快了,大学物理内容较多,学时又少,教师课堂上不可能对每个问题、每个细节都像中学时反复强调和练习,而经常是两节课内讲授了大量
内容,需要同学们课后花大量时间去整理和复习。学生在中学学习时,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进入大学,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过程,随着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必须通过主动预习和复习等环节,才能巩固和深化,如果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以致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1.4规模小,层次多我院最早只有数学、化学两个师范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随着学院的发展,现有数学、化学、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应用电子技术、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化学等十五个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由于各专业教学计划差异较大,教学课时各有不同,但教学时数普遍减少,由原来的200多学时,减为现在有的专业基本学时144学时,周课时4节,开设时间为一学年,有的专业周学时为6节,开设一学期,总学时108学时,也有的专业周学时为5节,开设一学期,总学时为90学时。少数班级采用多媒体教学。不同的专业,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进度的统一,考试要求的一致性等方面难度较大。试卷基本上由任课教师出题,教研室审核通过后使用。
1.5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从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来看,普遍以教师满堂灌为主,即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缺乏自主探究式学习,养成学生坐享其成,不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的坏毛病,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近两年在不同专业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大学物理基础实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开放性实验,研究和设计性实验非常少,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从教学原则上看,完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综上所述,我院大学物理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这种教学现状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及改革
2.1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为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我院很重视教研室建设,加大了教学研究、教学资源的力度,教师之间分工合作,编写了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针对不同专业提出的教学要求,制定了大学物理实施方案,编写了详细的教学要求,力求做到一纲多用。对于基本学时为144,课程开设时间一学年的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课程的理论体系完整,加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教学,开设6—8个大学物理实验,加强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的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是完成力学、电磁学的主要内容,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学则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实际侧重介绍,开设4—6个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的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是完成力学、电磁学的主要内容,开设2—4个大学物理实验,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我们购置了中国科技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一套,配合教学使用,针对不同的专业选2—4个仿真实验进行教学。为了加大改革力度,我系教师承担院级教研重点课题4项,省厅级教研课题2项,院级一般课题10余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2多种教学模式并存任课教师有权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一种是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一种是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第三种是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介于二者之间。教研室加强教学研究,经常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探讨,教学质量的评定。在近两年院级青年教师讲课大奖赛中大学物理课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各1次,一人获全省模范教师,四人获院级优秀教师。
2.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教师注意结合实际生活,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认识到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现代应用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学院结合专升本投资近100万元的实验经费,加大了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大学物
理实验的设备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改善。物理实验室的建成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尤其像物理这样的课时少,学生怕学、教师难教的基础课程,兴趣显得更加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部分学生参加大学物理实验的研究和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研究,开设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等,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4重视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
物理课首先是一门科学素质课,大学物理有两个任务,一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二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能力,二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大学物理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一门课,从物理思想、研究方法与相关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思想是根本,物理思想方法更是物理学的核心。它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所以我们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同时传授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有关的物理学史知识,尽可能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的物理思想方法及其应用。这样,学生就会学到探索和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从而感受到这些思想的巨大价值,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大学物理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3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设想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初步的成果,但要想真正发挥大学物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教学内容增减;教学手段现代化;自主探研式学习应怎样进行;师生如何互动等等。下面我们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因材施教、学习兴趣等为主要目标进行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
3.1实行分层次教学我院目前有10多个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既有本科又有专科,既有理科又有工科,还有师范类和非师类之分。第一、要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上:首先,要突出专业特色,即既要保持物理学原有的体系,又要兼顾学生专业的不同,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适应各专业特点,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其次,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问题。第二,处理好大众化教育与优秀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我院现阶段是专科(一专和二专)和本科共存。学生特点是:生源杂,文化基础差异大。这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教师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教学计划,实施同一教学内容,必然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局面。因此,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受到大众化物理教育、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即按基础一般、较好和优良分3个层次,分别设立基础班、普通班、提高班3个层次。3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2树立精品意识。目前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不同程度地开展,部分先进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较高的要求,如建立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教学水平等,在教学思想上,突出创新精神培养,把科学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在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课时、学分,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在教学内容方面,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任课教师努力把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融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认真学习精品课程的指标体系,树立精品意识,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在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上做到让每一个教师上好每一节课,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有所收获。
3.3增强教学表现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目前,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而多媒体课件还基本停留在文字、图表的显示上,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恰当地把物理课件,演示教具等穿插进课堂教学中,能将难以开出的演示实验,生动地展示出来,这种教学辅助手段既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更透彻理解物理原理,既省时又省力。这种将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物理教学中,将大大增强教学表现力。比如在讲授杨氏双缝干涉、劈尖干涉和牛顿环时,通过多媒体动画,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当条件变化时干涉条纹的变化,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4加大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结合本院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力度。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和延伸物理知识,加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在《国家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有特色的教学大纲。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将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教学改革才会取得成效。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效,最终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既然“注入式”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采用师生互动教学,不仅解决了在满堂灌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而厌学的问题,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指出,“问题是思维的动力与源泉。”显然,应该用“问题”激发兴趣,然后引发思维,进而启迪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激励他们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创造“问题”情境,即以实验显示问题,以阅读发现问题,以讲授提出问题,以讨论分析问题,以练习解决问题,以总结归纳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总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我们“年轻”的本科院校任重道远。大学物理教育要想发挥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殊作用,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1]李元杰,孙威娜.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2]朱钅宏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2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S].2005.
[4]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158.[责任编辑:桂传友]
第三篇:加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日 期: 2007-08-03 来 源: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作 者: 金永君 赵志洲 郭铁梁 单 位: 黑龙江科技学院
摘 要:文章阐述了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一些措施,和这些措施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引言:
在工科物理教学过程中,较长时间内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学生认为和中学内容差不多,只是应用了高等数学的方法和加进了一些现代物理学知识,与考研等又无直接联系,因此学习兴趣不大,任课教师教学很无奈,若要物理学的系统完整性,又要加入物理学发展与高新技术的内容,学时不够,对一些内容只能蜻蜓点水似的介绍,从而使物理学这样一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对工科各专业很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育、树立工程意识、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以期共同探讨。
一、更新教学内容
1、突出工科特色,结合工科物理基本概念,向工程技术应用延伸
经典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与完善,将内容进行了扩展,编写了《物理·工程·创新》专题教材。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以及介绍构建物理学前沿与新科技成果的“窗口”课。教学改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较自然地引入工程应用实例与现代物理知识;也可把经典基础理论作为一门课程,而增加一门现代物理或工程物理课程,讲述相对论、量子论、材料科学、能源、光电子技术等等的现代物理知识和近代物理知识。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前沿,还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方式进行了重点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多年来采用了前一种方式,尽管我们在教学中融入了不少工程实际应用、近代与现代的知识,但由于课时有限,仍有许多现代应用专题无暇顾及,学生也感到意犹未尽,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下一步我们准备以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在全院工科学生中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采取第二种方式教学,以观后效。
2、注意典型例题、习题、疑难点、能力题的选取
我们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对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物理学中长期积累的经验编写了《大学物理疑难点剖析于能力培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选择了一些十分基础的例题和习题。力图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像、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中的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除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归纳总结外,还在深度和广度上作了考虑,对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特别是在选择典型例题和习题方面,着重选了一些从生产实际中提炼出的理想模型。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同时,有能使学生认识各种物理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其中,每一章都附有能力题,这些题大多是实际生活、生产中的真实问题,同学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完全可以自己去近似和定性建立模型,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将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敢于面对学生的质疑
学生的好奇心、学习课程的实用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很多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学习物理对我们以后学习专业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回避不了,必须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教师应对学生专业进行调查和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首先,专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是相通的,例如:概念解释、实验测量、模型建立、边界条件、复杂问题简单化、对称、互补、理论探讨等,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对学生是长期收益的。再者,工科有较多专业的理论基础,本身就是物理学,一些高新技术就是物理学的技术,在教学中,作必要的介绍,是很重要的。其三,为专业基础课和某些专业课作好衔接和交融,会使学生不会学到重复的知识,有利于提高专业课学习的效果。
4、教学中要注重物理学史的简介。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以物理学为基础的技术发展的历史,都包涵着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教育。其一,要用历史事实和物理思想培养学生兴趣,了解物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尤其是一些物理理论在建立的过程中的一些讨论、争执和不被当时知名科学家认识的情况,及科学成就取得的艰辛和最新发展动态,这些内容学生是很感兴趣的,这些内容能启发他们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我们在教学上由于学时有限,往往忽略这些内容,知识讲解最后成型的成熟理论,这样难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注重物理思想于启发思维。物理学中的很多概念和假设有其深刻的物理思想,这些思想的精华,为我们科学地思维提供了基本的“养料”和“食粮”,以使我们在荆棘于鲜花并存的求索道路上一步一步前进。其三,使学生从科学家的开创精神、治学态度、精神境界中获得教益。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灵敏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
1、强化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按照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水平和素质潜力将学生分为A、B班分级教学,对他们分别制定切合实际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对基础理论深厚、接受能力快的A班学生,学时较少,并且讲解内容难度系数较大;而对基础理论较差、接受能力慢的B班学生,学时较多,并且讲解内容侧重于基础,难度系数降低;通过期中测试,结果显示,B班学生成绩有所提高,平均值与A班接近,有的甚至超过A班成绩。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测试结果,总体结果,还得看多种因素的综合。
2、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有些学生往往对学习物理有一种害怕心理,总认为物理太难学,也有些学生有矛盾心理,既感兴趣有觉得太难,概念、规律不好理解,很难记,题难做等等,这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入浅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生动性;还要适时加入科学史、物理趣闻、及科学家的奋斗等介绍;适时组织课堂讨论,课堂积极发言者采取奖励制度,极大地鼓励了学生踊跃发言、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健康心理,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辩论、表达、思维和讲解能力,以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
3、物理学教学中注意5种典型思想方法的运用 在物理学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贯彻5种典型思想方法的运用。这5种方法是:理想模型法、守恒法、猜想假设法、对称法、类比法。物理学的知识很多是建立在理想模型基础上的,如:质点、刚体、弹簧振子、简谐波、理想气体、点电荷、黑体等等;物理学中守恒的有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孤立系统电荷守恒、角动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等等;讲解刚体运动学时与质点运动学相比较,将机械振动、简谐波、光波内容相比较讲解;将磁场内容与电场内容相类比进行讲解;而猜测假设法是科学发现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需要人的创造想象力,是现代科技人员的必备能力。此法在讲解近代物理时尤为重要,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设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的三条假设,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等等。
三、改进教学手段
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外,黑龙江科技学院部分教师采用了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高尚的师德和博深的学科知识外,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将是必须的。所以所有的教师都要熟练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的学习最新教育技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也能教好书”的理论已经过时了。为此黑龙江科技学院部分物理教师从99级开始,部分班级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学。
黑龙江科技学院多媒体教室的设置有:多媒体投影机、投影大屏幕、计算机、视频展示台、录像机、扩音设备等,使电视插播片、电子教案、CAI课件等新型教材走向了大学物理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主要体现如下:
缓解了“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为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我们在传统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近代的内容,无疑增加了学时的紧张,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课上学时减少了,但教师在课下制作课件、做电子教案的时间成倍的增加。
弥补了课堂演示的不足。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由于条件所限,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均可有实物来演示,采用多媒体教学后,不能用实物演示的,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象、动画(计算机模拟物理过程)弥补以上缺陷。
促进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学时不变的基础上,深化了原有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顺利进行。它还从多方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它字迹工整,图形清晰,大小可变,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听课效率;它还弥补了演示实验的不足;学生还可以拷贝教师的
第四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项 目 名 称: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 : 杨xx 申 请 部 门: xx学院 联 系 电 话: 13507xx 填 表 日 期: 2014-10-23
二、项目立项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尽管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中国孩子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子彻底推翻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哪些知识,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2)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基于“翻转课堂”,开展教育教学、在线学习及习题解答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内容:
2、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计划(含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实施方案:
将“翻转课堂”理念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创新实践教学。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翻转课堂”项目。具体流程如下:
1)结合“翻转课堂”理念确定《软件工程》的教学目标。2)进行《软件工程》教材的选择。
3)按照“翻转课堂”项目进行《软件工程》教学内容的取舍。4)融合“翻转课堂”思想撰写《软件工程》授课计划。5)结合“翻转课堂”理念进行《软件工程》教学课件制作。6)按照“翻转课堂”项目方案进行《软件工程》实验内容安排。7)按照实验内容进行《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的编写。
8)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于项目、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
9)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一个项目、每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共同完成该班的项目。
具体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4.12—2015.3)1)收集资料,整理思路。2)做好课题参与人员的项目分工,并组织学习有关“翻转课堂”建设技术要求。5)撰写《软件工程》授课计划。
第二阶段(2015.4—2016.6)
2)决定具体内容,将具体任务以模块的形式任务分配到个人。
4)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种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基于项目、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5)制作《软件工程》教学课件。6)编写《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7)录制部分视频单元。
第三阶段(2016.7—2016.12)
1)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报告,提交项目中期进展报告。2)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及时交流阶段性成果。3)撰写论文。
4)提交课题结题报告。推广课题成果并收集测评反馈建议,在使用中进一步修改、完善,逐步建立教材评价体系和教材更新机制。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研究报告:提交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报告。实施方案:提交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论文:提交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
预期效果:将该项目的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应用到软件学院其他方向的教学改革中,为学院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受益面:软件学院2013级、2014级软件技术(企业应用与开发)的学生,以及后续该专业方向的学生。
3、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过程
传统的学生学习,以在教学课堂听教师讲课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学习的积极性不大,互动性不够强,更使得学习的效果不够好,学生的对知识的印象不够强烈。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利用“翻转课堂”使得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能主动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软件项目开发的积极性,并能在软件工程教学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2)以项目答辩代替传统笔试
软件工程课程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以笔试为主,平时作业评测为辅的方式进行。软件工程是一种思想,一种解决方案,是可敬的前人在软件开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上升到理论,仅仅以理论考试的方式无法考核出学生真正的能力,达不到考核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本项目拟在课程中使用软件项目开发考核的方式,能有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学生专注进行软件开发的同时,还能将书本上的软件工程理论用于实践,并加以总结,以答辩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突破与进步。3)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转型
四、项目研究基础
1、已进行过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本人及项目组成员多年来多次担任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既为本项目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实验条件,也为本项目相关资料的研究搜集、统计数据等提供了便利条件。近两年,参加了同事主持的课题《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英语教材改革研究》(主要参与,院级)和《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软件外包英语课程建构研究》(主要参与,省级),真实体会到学生对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匮乏及实践经验的缺失。下面列出相关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列出一部分已查阅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1] 高xx,赵xx.影响软件工程学科建设的几个因素[j].计算机教育.2012(1)[2] 徐xx,张xx.“软件工程”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及实践探究[j].xx理工大学学报.2012(1)[3]吴xx,唐xx.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2)[5]于xx.软件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创新策略[j].微计算机信息.2012(5)[6] 李xx.《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xx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 莫xx,陈xx.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探索——以xx学院软件学院为例[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4)[8] 卢xx.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研究[j],电子世界,2012年07期
[9] 肖xx,施xx,张xx.基于产业的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以甘肃省支柱产业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为例[j],甘肃科技,2012年22期
[11] 李xx.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研究[d],xx大学,2011年
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
1)一种基于模式的xml索引,xx师范学院学报,杨xx,2007年第3期
2)一种基于ob树的xml索引结构,科学技术与工程,杨xx,2008年第1期 3)查询智能分析代理方法,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杨xx,2009年第3期
4)基于案例驱动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职业教育研究,杨xx,2013年第1期 5)嵌入式流媒体播放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电脑知识与技术,刘xx,2009年第23期 6)基于asp.net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企业家天地,刘xx,2011年第10期 7)适应高职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课程教育研究,刘xx,2013年
主持与参与的厅级、省级、国家级课题
1)高等职业教育it类专业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省级课题,主要参与:杨xx 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英语教材改革研究,院级课题,主要参与:杨xx 3)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软件外包英语课程建构研究,省级课题,主要参与:杨xx 4)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育厅,主要参与:刘xx。5)基于遗传算法的排课系统设计,院级课题,项目主持人:刘xx。
第五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项 目 名 称: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 : 杨xx 申 请 部 门: xx学院 联 系 电 话: 13507xx e-mail : [email protected] 填 表 日 期: 2014-10-23
二、项目立项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尽管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中国孩子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子彻底推翻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哪些知识,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本课题拟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入手,以软件技术(企业应用软件开发方向)专业的13级学生(软件技术3131-3134班)为载体,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提出“翻转课堂”下软件工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并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软件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软件工程的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ieee-cs发起创建软件工程教程的建议,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计划,但是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软件行业是个聚集财产、快速致富的行业;中国要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软件工程中的份额,必须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正是在此种情况下,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要求教育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软件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教高[2001]6号)批准,全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正式成立,其目的是批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符合型软件工程人才。2004年,经《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知》(教高[2003]7号)批准,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旨在培养强化就业导向的软件高技能人才。总之,无论哪个层次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都是首先着眼于占领国内软件市场,再进一步进军国际市场;在办学思想上是增加实验内容、缩短授课课时、增加人际交流课、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但是,如何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让学生真正熟悉软件开发的规范化、企业化运作规则并直接参与企业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零距离上岗,能尽快适应软件企业岗位的需要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目标:1)通过整合软件工程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起以“翻转课堂”为平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开发、收集、组织一批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库。2)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基于“翻转课堂”,开展教育教学、在线学习及习题解答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通过研究制定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moot资源,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研究内容:1)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整合现存软件工程课程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资源,并形成不断优化的资源库。2)基于各项管理平台以及数据库的建设,探索课程数字化发展途径,研究“翻转课堂”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2、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计划(含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将“翻转课堂”理念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创新实践教学。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翻转课堂”项目。具体流程如下:1)结合“翻转课堂”理念确定《软件工程》的教学目标。2)进行《软件工程》教材的选择。3)按照“翻转课堂”项目进行《软件工程》教学内容的取舍。4)融合“翻转课堂”思想撰写《软件工程》授课计划。5)结合“翻转课堂”理念进行《软件工程》教学课件制作。6)按照“翻转课堂”项目方案进行《软件工程》实验内容安排。7)按照实验内容进行《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的编写。8)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于项目、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9)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一个项目、每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共同完成该班的项目。
具体实施计划:第一阶段(2014.12—2015.3)1)收集资料,整理思路。2)做好课题参与人员的项目分工,并组织学习有关“翻转课堂”建设技术要求。3)借鉴与学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方法和教学资源开发方法,从而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资源开发水平。4)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如何享用成熟教学方案、优质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以此来指导建设“翻转课堂”。5)撰写《软件工程》授课计划。第二阶段(2015.4—2016.6)1)按照“翻转课堂”建设技术要求整理课程结构。确定课程基本信息、教学单元授课形式及课程基本资源。2)决定具体内容,将具体任务以模块的形式任务分配到个人。3)着手“翻转课堂”应有系统化的设计,包括课程结构和资源结构设计。不定期交流、及时互通信息及反馈意见。4)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种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基于项目、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5)制作《软件工程》教学课件。6)编写《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7)录制部分视频单元。第三阶段(2016.7—2016.12)1)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报告,提交项目中期进展报告。2)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及时交流阶段性成果。3)撰写论文。4)提交课题结题报告。推广课题成果并收集测评反馈建议,在使用中进一步修改、完善,逐步建立教材评价体系和教材更新机制。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研究报告:提交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报告。实施方案:提交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论文:提交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其他成果物:《软件工程》授课计划、教学课件、《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及视频资源。预期效果:将该项目的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应用到软件学院其他方向的教学改革中,为学院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受益面:软件学院2013级、2014级软件技术(企业应用与开发)的学生,以及后续该专业方向的学生。
3、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过程传统的学生学习,以在教学课堂听教师讲课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学习的积极性不大,互动性不够强,更使得学习的效果不够好,学生的对知识的印象不够强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利用“翻转课堂”使得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能主动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软件项目开发的积极性,并能在软件工程教学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2)以项目答辩代替传统笔试 软件工程课程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以笔试为主,平时作业评测为辅的方式进行。软件工程是一种思想,一种解决方案,是可敬的前人在软件开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上升到理论,仅仅以理论考试的方式无法考核出学生真正的能力,达不到考核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本项目拟在课程中使用软件项目开发考核的方式,能有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学生专注进行软件开发的同时,还能将书本上的软件工程理论用于实践,并加以总结,以答辩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突破与进步。3)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转型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丰富、适用、易用,从服务高校教师为主到服务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并重。用基本资源实录真实的教学过程,以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展示课程的进化,分类指导的课程设计+教学团队的教学过程。
四、项目研究基础
1、已进行过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本人及项目组成员多年来多次担任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既为本项目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实验条件,也为本项目相关资料的研究搜集、统计数据等提供了便利条件。近两年,参加了同事主持的课题《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英语教材改革研究》(主要参与,院级)和《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软件外包英语课程建构研究》(主要参与,省级),真实体会到学生对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匮乏及实践经验的缺失。下面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下面列出一部分已查阅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1] 高xx,赵xx.影响软件工程学科建设的几个因素[j].计算机教育.2012(1)[2] 徐xx,张xx.“软件工程”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及实践探究[j].xx理工大学学报.2012(1)[3]吴xx,唐xx.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2)[4]李xx,赵xx.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4).[5]于xx.软件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创新策略[j].微计算机信息.2012(5)[6] 李xx.《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xx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 莫xx,陈xx.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探索——以xx学院软件学院为例[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4)[8] 卢xx.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研究[j],电子世界,2012年07期[9] 肖xx,施xx,张xx.基于产业的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以甘肃省支柱产业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为例[j],甘肃科技,2012年22期[10] 张xx.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0年10期[11] 李xx.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研究[d],xx大学,2011年
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我院目前拥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学生在机房pc机前与教师pc屏幕同步进行,并自主开发实践。教学环境如下:计算机房共8个,有400多台pc;机房和实验室所有的pc均已接入校园网;机房和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同步软件项目的开发;务必保证每个学生一台pc机,实验室与机房在课余时间全部对学生进行开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软件开发的项目。
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学术论文1)一种基于模式的 索引,xx师范学院学报,杨xx,2007年第3期2)一种基于ob树的 索引结构,科学技术与工程,杨xx,2008年第1期3)查询智能分析代理方法,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杨xx,2009年第3期4)基于案例驱动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职业教育研究,杨xx,2013年第1期5)嵌入式流媒体播放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电脑知识与技术,刘xx,2009年第23期6)基于asp.net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企业家天地,刘xx,2011年第10期7)适应高职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课程教育研究,刘xx,2013年主持与参与的厅级、省级、国家级课题1)高等职业教育it类专业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省级课题,主要参与:杨xx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英语教材改革研究,院级课题,主要参与:杨xx 3)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软件外包英语课程建构研究,省级课题,主要参与:杨xx4)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育厅,主要参与:刘xx。5)基于遗传算法的排课系统设计,院级课题,项目主持人:刘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