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第三模块语文试卷

时间:2019-05-13 04:5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第三模块语文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第三模块语文试卷》。

第一篇: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第三模块语文试卷

1.默写。(12分)

【小题1】春蚕到死丝方尽。晓镜但愁云鬓改。【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小题3】商女不知亡国恨。

【小题4】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小题6】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小题7】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气人不屑也。

2.根据课文默写

【小题1】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小题2】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六首》)【小题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小题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小题5】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小题6】蒹葭凄凄。(《诗经 ﹒蒹葭》)【小题7】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小题8】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小题9】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小题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广袤的天空容纳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才有了绚丽神奇,气象万千;辽阔的大海汇聚了涓涓细流、滚滚江河,才有了碧波荡yàng,浩瀚无垠;苍莽的森林共存了高树矮丛、藤蔓杂花,才有了郁郁葱葱,勃勃生机。英明的君王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开创的盛世在历史长河熠熠生辉;包容的城市chǎn开大门迎接八方宾朋,书写着大市场全世界都知道的神奇篇章。【小题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小题2】

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小题3】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的画横线部分。(2分)

1.课外现代文阅读 奔跑之梦 仲达明

那个小城,因为她而著名。

她,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妇女,一个学校里不起眼的打字员。每天,人们都会看到她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上班下班。她的儿子已上高中,成绩优异。

这个男孩,也是从她那儿,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奔跑的梦想。

上学之前,世界在他眼里,是高低起伏、不太平坦的。因为,他看到母亲走路时,总是倾斜着身子。那时,他还不知道,母亲生来就患有腿疾。他上了小学时,有的同学跟在他身后,用不堪的词语侮辱他的母亲,他认为,那是母亲给他的无法弥补的缺陷。

回到家里,他沉默不语。母亲问了多遍,他哭了,最终还是没有说。

晚上,母亲走到他的床边,抚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妈妈也曾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让我对生活彻底绝望。但是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我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有一个温暖的家,还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他趴在母亲的怀里,哭得很伤心。

她告诉他,她面对的嘲笑比他多得多。为了自食其力,她在书店买书时,营业员给她白眼;走进电脑培训学校,同一期学员对她侧目;去学校应聘,一同参加应聘的人对她不屑一顾„„可她,就是在这些冷脸和鄙视中学会了坚强。她打字比别人快,排出的版式比别人漂亮,她的缺陷,也成了一个打字员的长项——善于坐着工作。最后,她说,当一个人有了奔跑的梦想,就没有人能阻止她前进的脚步。

他很感动,但仍然无法从被同学嘲笑的阴影里走出来。

一天晚上,吃饭时,妈妈征求全家人意见:全市要举行一个打字比赛,一等奖奖金一千块,你们说我参不参加?

参加!为什么不参加?父亲说。倒不是因为一千块钱,而是要证明你自己。对不对,儿子? 他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不说话。他怕最后落败的母亲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母亲还是参加了。决赛那天,母亲和其他各行各业20余名打字高手在电脑面前一字排开,当前面的投影上出现一篇文章,裁判哨声发出以后,各人就迅速地敲起键盘。

借着转播画面,他看到母亲第一个举起手来: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她打完并排好版,仅仅用了一分半钟。

母亲毫无争议地成了第一名,领回了那一千元奖金。一下子,母亲成了小城的名人。

那个晚上,全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吃着母亲买回的点心,忽然,他说,妈,我想看看你的手。

母亲把手伸到他的面前,他拿着那又瘦削的手,发现她的手指头很特别,指尖上有一个个发着黄光的、厚厚的老茧。他终于忍不住,抱着母亲的手哭了起来。

他当然也不知道,他母亲之所以获得那个奖项,是因为母亲说服了市残联的领导,并以赞助一千元为条件,请求在全市范围举办一届打字比赛。母亲和父亲商量好,等他上了大学之后再告诉他。

毫不知情的他却从母亲身上得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成为那个小城几十年来唯一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拿到通知书的那天晚上,父母郑重地把他叫到身边,告诉她母亲那次获奖的秘密。并告诉他:没有人是全能的,就算是腿部有残疾的母亲,也有别人比不了的长项。因为她有奔跑的梦想,她奔跑,不是用脚,而是用十个手指;她奔跑着的道路,是小小的键盘。几年后,他把积攒下来的几万元捐给家乡,在他家附近的十字路口,建起一座雕塑,名为《奔跑的梦想》,造型为在空中舞动的一双手。从此,那个城市也被人们称为“梦想之都”。(摘自《感悟》2011年第7期)【小题1】随着事情的发展,“他”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事件 同学言语 侮辱母亲 母亲说出 自身经历 母亲参加 比赛获奖 感情(1)(2)(3)【小题2】品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

母亲把手伸到他的面前,他拿着那又瘦削的手,发现她的手指头很特别,指尖上有一个个发着黄光的、厚厚的老茧。

【小题3】文中“他”以“奔跑的梦想”来命名雕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奔跑的梦想”的含义。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妇女,一个学校里不起眼的打字员。”中“极其普通”“ 不起眼”与她伟大的梦想形成鲜明的对照,更突出这位母亲的可敬。B.母亲说服市残联的领导,并以赞助一千元为条件,请求在全市范围举办一届打字比赛,是为了参加比赛用自己的成功激励儿子。C.文中母亲把自己遭受到嘲笑的经历告诉儿子是希望得到儿子的同情和理解。D.文章首尾呼应,“这个男孩,也是从她那儿,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奔跑的梦想。”一句总领下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童区寄传(节选)

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去逾四十里去:距离B.贼易之易:轻视C.郎诚见完与恩完:保全D.以缚即炉火即:靠近【小题2】下列选项中“以”字意思与例句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缚背刃A.一儿以日初出远B.以故东徙C.吾欲辱之,何以也D.以告富者【小题3】下面对节选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区寄大声啼哭,假装十分恐惧的样子使强盗放松了对他的看管,可以看出区寄的镇定和机智。B.区寄能击杀第二位强盗,除了他具有勇敢果断的品质外,还在于他能揣测强盗的心理,让其放松警惕,为自己赢得逃生的机会。C.区寄在与两个豪贼周旋并成功脱险的过程中,让我们见识了一位沉着冷静、勇敢机智、顽强坚韧的小英雄形象。D.区寄为了能逃生,伺机先后杀死了两位强盗。在杀死第二个强盗后,作为一个孩子,他因为惊慌和恐惧而失声大哭。

2.阅读《右溪记》选段,完成下题。(共6分)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即标题所指之“右溪”),南流数十步,合(汇入)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倾斜)嵌盘屈(形容怪石的样子。),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小题1】根据文意,画出道州城、右溪与营溪三者之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2分)道州

【小题2】本文与《小石潭记》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什么异同处。各举一例简要说明。(4分)

1.阅读下面古词,回答小题。(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分)

【小题2】请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小题3】选出对这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2.【诗歌天地】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黄河颂(歌词节选)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小题1】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2分)

【小题2】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今天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3.阅读诗歌《你说,后来„„》节选的两节,完成后面两个小题。(4分)你说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后来庭院春深,咫尺画堂。你说笛声如诉,费尽思量;后来茶烟尚绿,人影茫茫。你说可人如玉,与子偕臧;后来长亭远望,夜色微凉。

你说霞染天光,陌上花开与谁享;后来烟笼柳暗,湖心水动影无双。你说暗香浮动,刹那光芒;后来玉殒琼碎,疏影横窗。你说良辰美景,乘兴独往;后来红尘紫陌,雪落太行。你说赋尽高唐,三生石上;后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你说玉楼朱颜,飞月流觞迎客棹;后来幽谷居士,枕琴听雨卧禅房。【小题1】《你说,后来„„》这首诗,借助了很多意象,化用了诸多典故,显得文学底蕴深厚。请你以第一节诗为例,说说这节诗让你想到了哪些意象或典故。(说出1个得0.5分,共2分)例:“暗香浮动”,语出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小题2】仿照这两节诗,自己也来写两行诗句,要求用典,押韵。(2分)

1.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题目也是一种养料

第二篇:2010-2011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语文试卷

1.古诗文默写。(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2),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曹刿论战》中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者也。(5)得道者多助。

(6)令初下,群臣进谏。

2.古今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2)《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 ,。

描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句子: ,。

请默写出作者孟浩然其他诗歌作品中的诗句: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了禅院幽静,使山鸟怡然自得、人心俗念消除的句子是:。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小题1】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3分)答: 绊脚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垫脚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4 分)答:

2.课外现代文阅读(21分)叫声师母

那年秋天,枫叶铺满了进村的小路,师母就是踩着厚厚的枫叶进村的。

师母进村之前我们就认识她了——是在韦老师桌上的镜框里。韦老师说,你们的师——不,是未来的师母就要来了!

韦老师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星星一样明亮的光彩。

我们仔细打量镜框里未来的师母,披肩的长发,高高的鼻梁,白白的皮肤——师母是城里人呢,城里人才这样漂亮。

师母终于来了,跟照片上一样漂亮的师母踏着枫叶终于来了。

我们从山上采来大堆大堆的野菊花装饰韦老师那间原本是寺庙厢房的寝室,三柱从家里背来了土豆,棉花从家里背来了玉米,石头使劲地用一把湿柴生火,脸黑得就像图片上的钟馗一样。我们又把几个月前就捉来熏着的一只野兔在山泉水里洗得干干净净,要给师母做一顿香喷喷的土豆烧野兔。

师母坐在那一丛丛的野菊花里,尝着我们做的野兔烧土豆,吃着吃着就哭了,师母哭得很伤心。韦老师也哭了,韦老师背着我们擦眼泪。然后师母走了。师母不要我们送她,师母一个人背着行李,拿着原本放在韦老师桌上的镜框,哭着出村了。

枫叶在师母背后飞落下来,像血一样红的晚霞。

我们都很伤心,我们用野菊花装饰的宫殿没能留住师母,我们的野兔烧土豆没能留住师母,我们那清澈的山泉和晚霞一样的红枫叶没能留住师母!更严重的是,我们从今以后再也没有师母了!我们得有一个师母!

终于,石头斩钉截铁地对棉花说,从今以后我不再跟你一块儿上学了!棉花眼泪汪汪地问:“为什么呢?”

石头说,咱们村就你最漂亮,你嫁给韦老师吧,你当我们的师母!三柱也表示赞同。

棉花见大家都用渴盼的眼神望着她,点点头说好,那好——可是,棉花有些担忧,这得等我长大才行呢!

石头说,我们等你长大!

我们就盼望棉花快些长大,盼望棉花比我们长得都快,长大了的棉花就可以嫁给韦老师了,棉花嫁给韦老师我们就有师母了。后来我们毕业了。我和石头、三柱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大学,10年过去了,我们也踏上了讲台。我是在讲台上又见着棉花的。

棉花没有食言,等刚到20岁,棉花毅然嫁给了已经满面沧桑的韦老师。

那时候棉花已经当上了村上的代课老师,正参加中师函授,而我和石头恰好是那所函授学校的老师。

下课之后,我和石头走到棉花面前,向棉花深深地鞠了一躬,叫了一声: 师母—— 棉花哭了。

【小题1】本文的人物刻画较为生动,试在原文找出下列人物描写的句子。(3分)(1)肖像描写:(2)心理描写:(3)语言描写: 【小题2】“师母终于来了”,“我们”都为她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4分)

【小题3】文中有哪几处写到了枫叶,请用横线划出,并说出各自的作用。(6分)第1处的作用: 第2处的作用: 第3处的作用:

【小题4】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5】10年后,棉花、“我”和石头都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说明了什么?结合自己的梦想,谈谈你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4分)

1.阅读短文,回答小题。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摘自《明史》)。【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字: ①六七始已()②读书之斋()

【小题2】张溥为什么将他的书斋命名为“七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巨商蓄鹦鹉》,完成小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日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语鹦鹉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否?”鹦哥谓之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①半年方得释()②就笼语鹦鹉曰()③鹦哥谓之曰()④似不忍去()(2)下列各句与“一日段生以事系狱”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B.岁以大穰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而以天下事为己任【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一日段生以事系狱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①能诵诗文;②向客人问安;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1.阅读《使至塞上》回答下列问题。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小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人名)。(1分)【小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人这次奉命慰问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B.颈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C.“孤烟直”中的烟,即烽烟,边塞报警时点的烟火。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小题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诗句所表现的画面。(2分)

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题1】上片中词人因今追昔,借景抒情,请你揣摩一下词人在“夕阳”之下的所思所想,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2分)【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古诗词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2分)

【小题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2分)

1.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生活中,爱的音符时刻伴随在我们左右:母亲的一句叮咛,父亲的一次轻抚,老师欣慰的微笑,同学鼓励的眼神„„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捕捉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以“爱在细微处”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第三篇:龙岩一中2014届高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语文)

龙岩一中2014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1)驽马十驾(2)响穷彭蠡之滨(3)而卒莫消长也

(4)萧关逢候骑(5)浑欲不胜簪(6)自缘身在最高层

2.A [解析] 莫:通“暮”,天黑。

3.B [解析] ①描写的是道士所建的茅庐;③是整个武夷山九曲溪的环境。

4.C [解析] “比邻近的道庐大了一倍多”有误,武夷精舍的规模仅有邻近道庐的一半。

5.[答案](1)有位道士靠近溪水的六曲处,仅仅造了一间房舍,来供游人吃东西休息。(“即” “为” “食息”各1分,扣完为止)

(2)(元晦)当时正凭借他的学问在这一带讲学,教育门生弟子。

(“方”“善” 省略句各1分,扣完为止)

6.(6分)

(l)(2分)用“攒眉” “恨”反衬“清”,突出“得句”的清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2)(4分)【要点】①寒谷雾开,饥鸦起舞,诗人心情初现开朗;②春市的喧闹和塔影的宁静,进一步感染了诗人;③雪夜船窗自明,使诗人心情更加开朗。④诗人通过访客归船所见之景,表现心情由抑郁到愉悦开朗的变化过程。(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名著文化经典(16分)

7.A C(A.梅的死并未让觉新觉悟,他也没有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二弟觉民逃婚。C.伽西莫多没有帮助乞丐大军,反而误会了他们要伤害爱斯梅拉达而对他们发起攻击。)(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8.(1)这番话是林黛玉对薛宝钗说的。(2分)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行酒令时黛玉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话。(1分)宝钗劝说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1分)黛玉接受了宝钗的劝说。(1分)

(2)“断桥一事”是指张飞拆断长坂桥。(2分)张飞喝退曹军表现他的勇猛。(1分)他下令拆桥实则示怯于曹方,(1分)致使曹军再度前来追击。(1分)

9.(1)任免官员(或用人),(1分)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1分)再加上自己的仔细考察。(1分)

(2)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1分)他反对统治者任性妄为,时时突出“国人”的地位和意见的重要性,主张人民的意志应当成为国家的意志,君主应当根据人民的意见行政。(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 1

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该杀,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杀的他。这样做,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10.B(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但各民族之间的风俗却有不同。)

(3分)

11.东方文化重礼,西方文化重法。(1分)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1分)而

中国文化是人为中心的文化,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1分)(意思对即可)

12.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变革,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更迫切。(1

分)当下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行为“失范”更加唤起公众对传统道德的重视。(1分)中华传统礼学内涵极其丰富,能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完成现代转型,所以依然有生命力。(1分)(意思对即可)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3.(5分)AB(A 项错在宜春不是一个“叫春”的城市,只是人们调侃式的称呼;B 项错

在文章没有借自然之景来展示躁动的心是如何逐渐平静下来的。)

14.(4分)【要点】 ①可以见识山的峻峭与奇险,领略山的风骨。②大自然保留了完美的原貌,未遭开发与破坏。(一点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15.(6分)【要点】 ①山峰秀美,景色变幻莫测,可以使“我”躁动的心平静下来。②山

安宁祥和、生机勃勃,可以使“我”心灵愉悦、精神回归。③山透露出一股不谙世事的清纯和借懂,可以默默享受平等和轻松。(一点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3.(5分)BE(B.“人们对其依赖心理”说法有误,文中并没有这个意思;E.“全方位”说

法有误,而且“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的形象”在作者看来“似乎都不算准确”,文章后半部分主要写的是南怀瑾在政治上的贡献。)(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4分)①两次短信,交代了南怀瑾从病危到病逝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人们对南怀瑾生命

最后时刻的关注。②两次短信时间较为具体,增强了传记作品的真实性。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5.(6分)示例:①南怀瑾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具有引领地位。他作为学者,却有众多商界、政界、学界人物时常听他讲课,向他讨教各种各样的问题。②南怀瑾在政治上影响极大。他是海峡两岸“汪辜会谈”的重要触媒,为两岸搭建密使平台。③南怀瑾赢得政商学界的普遍尊重。他推崇儒家思想,对朋友讲究“仁义”,因此能广结善缘。(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1)答案示例:鲜为人知(2)媲(3)烦(4)示例: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17.B(“流传”是“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的意思,“留传”是“遗留给后代”的意思;“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简朴”侧重“简单”,“俭朴”侧重“俭省”。)

18.(1)【答案示例】众人对浙江四所高中试点“无班级管理模式”反应不一。(2分)(意

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一】

“无班级管理模式”,是值得推崇的教学改革。(1分)以往的教学模式,虽保证了教学的一

致性,但却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改革后会使课程设置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各取所需。这种分层教学模式尊重了教育规律,是真正的因材施教。(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答案示例二】

试行“无班级管理模式”,应持慎重态度,切勿一哄而上。(1分)在我国学校里一下子没有

了班级和班主任,学生的自治能力将受到严重的挑战。我国高中的社团文化还比较薄弱,还难以承担起学生精神归属的重任。如果我们不注重学习国外先进的实质,不注重先在内涵上靠拢,而仅仅是学习其形式,就难免要走上形式主义的误区。(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五、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审题立意】

本则材料选自《克雷洛夫寓言》。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

喻、讽刺的文学作品。审题时应当注意把握“寓言”的特点。

从矢车菊、甲虫、太阳三个角度立意:

1.从“矢车菊”角度:

①自信希望,重获新生。(不宜“妄自菲薄”;“坚持自我”)②荣枯盛败,自有规律。

③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应当“自我救赎”)„„

2.从“甲虫”角度:

①以貌取人,有失公正。②笑人无知,自己愚蠢。③同情关心,胜于嘲讽。„„

3.从“太阳”角度:

①公正无私,万物平等。(不以某种狭隘的立场或标准为中心)②慈爱(仁爱),惠及万物。

4.从整则材料角度立意:

①歌颂公正,赞美平等。②讽刺无知,批判狭隘。③呼唤仁爱,斥责无情。

考生能紧扣上述角度,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脱离材料,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

但是,曲解、误读材料或者无中生有,可视为离题。例如:1.寂寞孤独(矢车菊“喃喃自语”)2.勤奋刻苦(甲虫“近旁掘土”)3.丰富多彩(“繁荣”“多姿多彩”)4.文明礼貌(“别拿令人厌烦的请求打扰太阳”)

【参考译文】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正北部,山势雄伟幽深曲折。自汉代以来,武夷山的名字就出现在祭

祀的大事中。福建的其他山峰,都是后来才见于记载的。武夷山最大的一座山峰,上大下小,高高地耸立,就像一个巨人戴着帽子。沿着缝隙中的石阶可以看见顶峰却不能攀登;世间传说逃避秦朝乱世而登入仙界的人就是在这里留下尸骨。有一道溪水从山峰下流出,悬崖绝壁高大、险峻,都在几十丈深。悬崖两侧巨石林立,宏伟壮观奇特秀丽。喜好游览的人也不能在一天中走完,于是就躺在小舟上沿着溪水逆流而上,称为“九曲”,环顾两岸。到达有的地面平坦、景物环绕、集中的地方,一定要为其而停船上岸,拄着拐杖走走停停(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山中本来有许多猴子,鸟大多是白鹇、鹧鸪,听到人的声音,有的就磔磔地怪叫栖止于山崖上,然后无拘无束地慢悠悠地飞走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水流潺潺有声,竹柏茂盛蔚为大观,草木四季都有花开。有位道士在溪水的六曲处尽头只造了一间房舍,来供游人吃东西休息。游人常常喝酒还没喝到一半,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不能再停留了。

我的朋友朱元晦住在五夫里,五夫里在距离武夷山不到三十里的地方,近得好像是武夷山外

园,有空的时候就到武夷山游玩。朱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带着书前来诵读,选取的是《诗经》和《楚辞》,(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吟哦高歌,饮酒长啸,一定要停留数日才离开。大概山中所有的乐趣,都是朱元晦的私人拥有,与他相比,我常常觉得很惭愧。

淳熙十年,元晦辞去江东使节一职,享受祠官俸禄,又说:“如今我管理此地,终于能尽享山

中之乐了。”因为他游览的次数多了,就在溪水的第五个转折处,背靠巨石的地方,规划精舍,采取道庐一半大小的规模。锄去茅草,只得到将近几亩大的地方。这里环境清幽,奇石佳木,拱立于屋子的周围,互相映衬。元晦叫弟子们准备簸箕、铁锹,采集青瓦,栽种竹子,弟子们相继完成了这些工作。元晦亲自规划了精舍的布局,中间的做厅堂,旁边的做书房,高的做亭,间架多的做内室。先生讲学、门人弟子学习课业、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没有不在这里举行的。我听到这件事,恍然像刚从睡梦中醒来,醒来后,还隐隐约约记得这个地方的美景。而且元晦对我说:“请你记述一下吧!”

元晦,一介儒生。当时正用他的学问在这一带讲学,教育门生弟子。不像那些奇人隐士,藏

于深山,练气功,吃灵芝,仰慕道家一类的人。秦汉以来,儒家的学说得不到阐明已经很久了。孔子所说的有志于道,指的是什么呢?孔子,圣人啊,他慢步或快走都有一定的道理。至于他登上泰山之顶,在舞雩台下吟诗唱歌,没有什么他不游历的,原来是因为他的胸中自有广阔的天地。因而当时有弟子(曾皙)弹奏琴瑟,铿地一声停下,咏唱“春服既成”,竟然只有他被圣人所赞同。古代的君子对于游玩休息,哪里是拘拘束束的呢?

元晦既然已经明白这些道理,就尝试着用这些道理教导那些来向他求学的人,并和他们一起

在精舍饮酒畅谈。古时那些神仙般的人物,(求学者)都能享受这仙人般的山水乐趣,那又如何呢?

淳熙八年,颍川韩元吉记载。

第四篇:永修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永修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

王玉霞

俞静

第Ι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1.下列理解中,不能说明两汉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朝代的一项是()

A.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的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

B.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与西汉变化不大,仍需武力讨伐和出使西域。

C.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位。

D.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一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生存。

B.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C.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府之类的说法,但没有罪恶感,所以不需要举行宗教式的仪式。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由于东汉法律只重刑法,没有民法的支持,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社会产生各种繁复问题时,政府在技能上就无力处理。C.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D.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说明东汉的整体实力强于西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12分)

“红学泰斗”周汝昌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相关链接】

①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②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周汝昌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始终坚守不渝,穷追不弃,他喜欢“国货”,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甚至到了冥顽不化的程度。B.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汝昌是一个“解味道人”,他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认为他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C.周汝昌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该书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D.周汝昌继承了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的研究方法,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5、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的丰富含义。(4分)

6、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包括相关链接)简要分析。(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父亲没有赴约 【美】罗伯特•诺格斯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国家丹麦的小客栈里。这种客栈通常供应游客食物和饮料,并且这儿的人们都讲英文。我和父亲因为生意上的事,也因为旅游来到了这样的客栈,过着愉快的时光。“我希望母亲和我们一起在这儿。该多好啊!”我说。

“如果你母亲来这里,带着她去附近旅游一定非常惬意!”父亲说。

年轻时他曾经在丹麦旅游参观。我问:“您自那次旅游后离开此地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哦!大约三十年。我依稀记得路途上曾经到过这个客栈。”他朝周围看了看,沉浸在回忆的气氛中。“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突然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脸变得异常苍白。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我发现一个太太手里拿着一托盘饮料站在一群顾客面前。看得出她从前也许很漂亮,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我问父亲:“您认识她吗?”

“从前认识。”他说。

这位太太来到我们桌前,问:“要饮料吗?”

“她变得太多太多了。感谢上帝她没有认出我。”父亲轻声说,手里拿着手帕做了个鬼脸。“在遇到你母亲前我曾经认识她。”他继续说,“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到这里来旅游。她当时是个年轻可爱的少女,温文尔雅、妩媚动人。我们疯狂地相爱了。”

“母亲知道此事吗?”我突然愤愤不平地说。

“当然知道。”父亲焦虑地看着我,轻声说。我能感觉到他此时的窘迫。我说:“爸,您大可不必„„”

“假如你母亲在这儿,她将告诉你这一切。我不想让你为此操心。那时我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完全是个外国人。当时我的生活完全依赖你爷爷。如果她跟我结婚,她不会有任何前途。所以她的父亲竭力反对我们的风流韵事。当我写信告诉父亲我想跟她结婚时,你爷爷便拒绝提供哪怕是一分钱的援助。于是我不得不返回故乡。但是临走前我们见过一次面,我告诉她我必须回美国去借些钱,几个月后回来便跟她结婚。”

“我们知道,”他继续说,“她的父亲可能会拦截我们的来往信件。所以我们决定我将简单地给她寄一个纸条,告诉她我们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在那里我们将举行婚礼。然后我就回美国贷了款并写信告诉她见面的事。她收到信后复函说:‘届时我将如期而至。’可是她没有去。后来我了解到她在约定日期两周前和当地的一个客栈老板结婚了。她没有等到我们预定的时刻。”

接着,父亲说:“感谢上帝她没有赴约。回家后我遇到了你母亲,我们过得非常幸福。我们常为这件年轻时的骑士故事说笑寻开心。我提议将来你把此事写成文字。” 那位太太拿着啤酒出现在我们面前。“你是从美国来的吗?”她问我。“是的。”我说。

她微笑着说:“哦,美国,令人神往的地方。” “是的,你的许多同胞都去了美国,你考虑过此事吗?”

“不是我,不是现在。”她说,“很久以前我曾经想过。但最后我还是留在了这里。留在这里挺不错的。”

喝罢啤酒我们离开了客栈。我问父亲:“爸,您给她的信上的日期是怎么写的?” 他停下脚步,掏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像这样,”他说.“12/11/13.就是说1913年12月11日!”

“不!”我惊呼,“在丹麦和其他任何欧洲国家不是那个日期。在这些地方,人们按日、月、年的顺序写日期。所以你写的日期不是12月11日,而是11月12日!”

父亲用手捂住脸。“哦!她到了那里!”他惊叫道,“只因为我没有赴约,她才跟别人结的婚。”他沉默了片刻。“还好!”他说,“我衷心祝愿她幸福。实际上看来她似乎确实如此。”

当我们总结此事时我突然说:“这真是件幸运的事,否则不会遏上我母亲。” 父亲双手放在我肩膀上,温和地看着我,微笑着说:“我是双倍的荣幸,小伙子,不然的话,我既不会遇上你母亲更不会遇上你!”

(摘编自《文艺生活》)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A.文中的父亲由于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没有和美丽的丹麦女孩走到一起,后来又遇到了新的爱情,父亲的行为虽有遗憾,但是他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B.小说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父亲没有赴约制造了美丽的错误,小说作者颇具艺术匠心的构思,使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迭出。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以前美丽的丹麦女孩,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说明“她”经受了爱的痛苦,不注重容颜,也不相信所谓的爱情。

D.父亲虽然与丹麦女孩的爱情失之交臂,与母亲的爱情却依然全心投入,这启示人们,人的一生不能与过去的遗憾纠缠,应该抓住当下,乐观幸福地生活。

8.小说中父亲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构思精巧体现在情节巧合上。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回:“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B.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C.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D.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御史,先秦时为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至清,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B.图书,文中指地理图册、文书档案。“律令”和“图书”是秦治理国家的重要资料。C.昆弟,指哥哥和弟弟,后比喻亲密友好。“昆仲”“昆玉”,均为称人兄弟的敬辞。D.关中,指嘉峪关以西地区,四面为天然地形屏障,战国后有“四塞之国”的说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何善于识人,情趣不凡。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的职权保护沛公:沛公进咸阳,唯独萧何不求取金帛财物,表现出与诸将不同的情趣。

B.萧何推荐贤才,外不避仇。萧何曾经举荐韩信;萧何素来与曹参不和,汉惠帝询问萧何在萧何百年之后能否让曹参行相国之权,萧何认为人选合适。

C.萧何忠心耿耿,不重私产。汉二年,萧何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员,成为汉王坚实的大后方;购置田宅居处偏僻,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

D.萧何纳谏解危,终得保全。采纳鲍生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且作人质;采纳门客意见,贱价强买平民田宅示自己无政治野心,平安解除信任危机。

13、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5分)(2)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对酒忆贺监①二首(其二)

李白

狂客归四明②,山阴③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注】①贺监:贺知章。贺知章曾官至秘书外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②四明:古时浙江宁波府的别称,因境内有四明山而得名。③山阴:今浙江杭州,古属宁波府,是贺知章的故乡。④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天宝三年,贺知章患病,上疏请求还乡做道士,皇上答应了他,并赐予镜湖一角。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交代贺知章回乡的情景。前句写他回到故乡,是实写;后句写作者欢迎他,是虚写。

B、首句以一“狂”字突出了贺知章旷达不羁的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贺知章的敬仰之情。C、作者在颔联写皇上赐镜湖一角给贺知章一事,意在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D、“空有荷花生”中的“空”字与王勃诗句“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的“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E、诗歌不事雕琢,无惊人之句,一切平平道来,然而其中蕴含的情感却真挚饱满,令人动容。

15、诗歌的颈联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6、按要求填写语句。(8分)

①李白《蜀道难》中用极大的落差表现蜀山之高,高到连太阳神都无法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登高》 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庄子和古蜀国君主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④杜甫在《秋兴八首》中发出:“,”的慨叹,抒发了羁旅无依,思念故土的惆怅之情。

17、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不以为然,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甚至放纵自我。

②近年来,民间收藏十分火热,但乱象随之丛生:鱼龙混杂、以假乱真的现象不胜枚举。③莫言讲起他在高密东北乡的故事,娓娓而谈,使很多文学青年也非常向往。④与大型百货商店相比,超市里的商品同样林林总总,而顾客在超市选购物品时更为从容自由,更需要具有对商品质量辨别的能力。

⑤即使我们战败了,也不能弃甲曳兵,要和敌人抗争到底。

⑥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将是一场盛典,而不是一出远交近攻剧。中国崛起以及与之相关的现阶段外交形势是既定的,中国人的注意力不会纠结在与之相关的一些细节上。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语文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组成。

C.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况。

D.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格。艾格表示迪士尼公司高度重视美中人文交流。即将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努力确保为广大中国游客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

1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这种精神。②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③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④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⑤《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A.③⑤②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①②④

20、中国古代小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向受到封建正统文人的鄙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古代小说发展叙述正确的是()(3分)A、滥觞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 B、高峰期——明清——章回小说 C、雏形期——唐代——传奇小说 D、高峰期——宋代——话本小说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病毒一开始只是在局部范围内爆发,构不成全球威胁。一旦____①____,人们才开始投入人力和物力,展开研究。美国将感染的医生接回国内,等于____②____。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控制方法。目前在制备疫苗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但____③____,我们大可不必担心。

答:①

22作文(60分)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作。人生并非只有一处 缤纷烂漫

那凋零的是花——不是春天(汪国真)

要求:请根据诗意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1、D(原文是第二段第七句“这个问题为西汉所无”)

2、C(根据原文,第四段第四句“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

3、D(原文是第二段第四句,无法说明东汉的实力强于西汉。)

4B项(A项,无中生有,“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文中无依据。C项,张冠李戴,“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说的是《石头记会真》。D项,“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有误,文中表述为“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

5①暗示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俭朴的生活;遵从并满足他的遗愿,希望他安安静静地走。②表达默默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周汝昌的尊重。(每点两分)

6①红学方面: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数十部,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②书法方面:创立周体书法,特点是“横逸飞动、作草如真”。

③诗词方面:与名家唱和,颇受赏识;造诣高,所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

④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答对1点两分,答对2点四分,答对3点五分)D。

8①旅游来到客栈,父亲心情愉快。②面对“我”的追问以及昔日的“她”,父亲非常窘迫。③知道日期错误后,父亲表现得惊诧痛苦。④现在大家都幸福,父亲很坦然。(每点1分,答到四点给5分。)

9①当年父亲与丹麦女孩偶遇热恋是巧合。②父亲与丹麦女孩因误读日期错过婚姻是巧合。③父亲与母亲结婚过上幸福生活是巧合。④故地重游,父亲再遇当年的女孩是巧合。⑤“我”了解丹麦日期书写习惯,揭示真相是巧合。(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A

11、D【解析】“嘉峪关以西地区”错,“关中”应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12、A【解析】不是“情趣不凡”,而是“见识不凡”。文中“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写萧何为让汉王详尽地掌握全国地理、户籍等方面的情况保存了相关资料,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其言外之意为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

13、(1)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乃”“以„‘与”“谢”各1分,句意1分)(2)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贤”“师„‘毋”“势家”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他因为精通文书无人能比,作了沛县县令手下的官吏。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等到刘邦起事做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他的助手督办事务。沛公攻进了成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存储金帛财物府库瓜分它们,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文书档案等相关资料珍藏起来。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二年(前205),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守卫关中,在关中管理户籍人口,征集粮草运送给前方军队,汉王多次作战失利,士兵逃散,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随时能补充军队的缺额。汉王因此专门委任萧何处理关中政事。

汉三年(前204),汉王和项羽在京县、索城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有个叫鲍生的人对丞相说:“汉王有怀疑您的心意。为您着想,不如派遣您的能打仗的子孙兄弟都到军营中效力,汉王必定更加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非常高兴。汉五年(前202),已经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酇侯,给予他的食邑最多。汉十一年(前196),陈豨造反,高祖亲自率军到了邯郸。平叛尚未结束,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汉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造反,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使者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在关中作乱。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高祖这才非常高兴。高祖征罢黥布军队回来,民众拦路上书,说相国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屋数量极多。高祖回到京城,相国进见。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萧何一向不跟曹参和睦相处,到萧何病重时,孝惠皇帝亲自去探视相国病情,趁机问道:“您如果故去了,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 孝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得到合适的人选了!我死也不遗憾了!”萧何购置田地住宅一定居处在贫苦偏僻的地方,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他说:“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孝惠二年(前193),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14、AC(A、“作者欢迎他”理解错误。诗句中的“山阴道士”指的是山阴的道士。道士迎接贺知章是作者想象的情景。C、对诗句表达的意图理解不准确。作者写这两句诗,主要是为了表现贺知章蒙受皇恩,荣耀无比,作者的羡慕之情和得朝廷重用的渴望只是暗含在诗句中)

15、贺知章的宅依旧在,镜湖中的荷花正盛开,(1分)然而美好的往事像梦一样邈远,友人亡故的现实又令作者无比感伤(1分),作者睹物思人、抚今追昔,表达了对友人贺知章的深深怀念之情(2分)和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悲慨。(2分)

1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17、【解析】①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此处使用错误,可改为“不以为意”。②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使用错误,可改为“鱼目混珠”。⑥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此处使用错误,可改为“纵横捭阖”。【答案】C

18、【答案】D

【解析】A项,“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调换位置。B项,“分……四个部分组成”句式杂糅。C项,在“旁观者”后加“主张”。

19、【答案】A 20、【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小说历经前秦的古代神话小说、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隋唐的传奇小说、宋元的话本小说、明清的章回小说等发展阶段。滥觞期(起源)——先秦时期——神话寓言; 雏形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 成熟期——唐代——传奇小说; 定型期——宋代——话本小说; 高峰期——明清——章回小说。

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是中国古代小说滥觞期(起源)期,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是中国古代小说雏形期,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干宝的《搜神记》。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如《柳毅传书》。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宋元话本小说成为定型文本,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高峰期。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21、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段内容,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由第一空前面的“一旦”是对“构不成全球威胁”的转折和后面的“才”可得出“构成全球威胁时”;“感染的医生”自然身体里带有埃博拉病毒,故可得出“将活病毒主动带回国”;第三空前面的“但”表转折,是对前文“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的转折,故可从“逐渐解决”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①构成全球威胁时 ②将活病毒主动带回国 ③这些困难会逐渐解决

第五篇:高一语文试卷

鄞州中学2009年创新实验预备班语文测试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绿林(lù)打夯(hāng)应(yīng)届 隽(juàn)永 ....B.慰藉(jiâ)哺(pǔ)育 引觞(shāng)偌大(nuî)....C.粗犷(kuàng)芦苇(wãi)翘(qiáo)首 蕞尔(zuì)....D.嫉(jì)妒 摭拾(zhí)悲怆(chuàng)蛟龙(jiāo)....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攀缘 干瘪 自怨自艾 光宗耀祖 B.轻篾 消谴 汗流夹背 按部就班 C.凄厉 寂寞 锲而舍之 再接再励 D.斑谰 训诫 至高无上 风华正茂

3.集资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最近在职 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2)我认为,真正的阅读 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3)一个选择了自己所在地 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4)当那通道变得一无法当关,万夫莫开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职 而挺拨地凸现了。A.收集 必需 珍惜 简捷 B。搜集 必需 珍视 简洁 C.收集 必须 珍视 简洁 D。搜集 必须 珍惜 简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陪读家长的增多,汇龙中学西侧那一排气宇轩昂的状元楼也销售一空。....B.第79届奥斯卡颁奖日前揭晓,《满城尽带黄金甲》无功而返,《颍州的孩子》则拿下最佳期纪录短片奖铩.羽而归。...C.重庆市去阳县各级翁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花接木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D.美国近日决定在汞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同时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由,即防范伊朗的威胁。....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句意明确的一句话是()

A.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我不敢独郭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B.真愿成长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C.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心的伴侣,即使是对可怜人和最忧悒的人也一样。

D.由于数学本身研究变数而进入辨证法的领域,而且很明显,正是辩证法哲学家笛卡儿使数学有了这种进步。

6.把下列名组合成语音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1)几名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首先用汽车炸弹袭击美国领事馆

(2)闻讯赶到的沙特安全部队将领事馆包围。

(3)美国驻沙特红海之滨城市吉达的领事馆6日遭武装人员袭击

(4)并劫持了领事馆内多名沙特雇员作为人质

(5)并且逮捕了2名受伤的袭击者

(6)经过一番激烈枪战后击毙了3名武装人员

(7)炸开大门后冲进领事馆 A.(3)(7)(2)(6)(5)(1)(7)B.(3)(4)(2)(1)(7)(6)(5)C.(2)(6)(3)(1)(7)(4)(5)D.(3)(1)(7)(4)(2)(6)(5)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从住址到逼真:转瞬显现导演创意

①数千白衣武者将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整齐划一;2008个长衣武士击缶传歌,通过拍击精准地显示着倒计时;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快速排列变化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在总计两万人的表演现场,每0。04秒就会发出一个动作指挥口令。当你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些精彩表演深深感染时,也许可证不知道,在张 艺谋等导演背后还个“科技参谋”——“北就奥运会开闭幕式全蠊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简称“仿真编排系统”),它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②“导演只要说出自己创意,科研人员将具体参数输入系统,电脑上就会场呈现出和真人表演同样逼真的效果。它还能实时漫游,也就是说能展示任意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帮助导演随时时调整预案。”该项目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丁刚毅介绍说,这次表演全面系统地采用数学表演和仿真技术,如果靠想象或真人反复排练来调整表演方案,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

③系统用途之一是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在此之前由于排练等动态复杂因素,没人能说出一个方案需要多少人,导演们也常为此争执,现在用软件一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星光”表演中,导演最初估计要5000人,计算机根据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进行智能填充分布,得出最优方案,建议2369人参演。起初,大家对这套系统还不太信任,排练击缶时找来800人现场排练,结果发现和计算机的结果几乎没有出入。

④最令人惊叹的是,开幕式击缶和活字印刷表演如何让上千名表演者的动作如同机器一样准确无误、毫厘不差?科研人员张龙飞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每个演员都有制胜法宝——一张口令表。系统通过自动化确定沉演员站位,给每个人设定坐标并分区编号,电脑根据站位数据确定灯光动画效果,同时,根据呈现出的三维效果视眇。自动化分配各个站位的演员动作,每0。5秒出一张 数据图,演员只要拿着动作口令表,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动作就行了。

⑤导演想法多,创意新,带随时变化,作为“技术参谋”,这大系统实现了全程贴身服务。仿真编排系统还能通过实时捕捉采集动作,实现大规模群体表演动作预演和多媒体交互指挥,并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实现演出流程、演出人员、服装道具、实施进度管理和参演团队集结高度等。这些技术都成功地应用于彩排指挥、2016人太极表演、万人代表团入场仿真等到重要环节。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张 和平曾感慨:“这就是科技奥运!”

⑥“该仿真系统能够把一个模糊创意变成可操作、可招待的方案,把创意、排练方案、呈现形式甚至服装道具等到信息管理都融合在一起,利用平台系统综合考虑解决。”丁刚毅说,这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应用仿真技术解决大规模的广场文艺演出,实现了硬件软件与导演创作规律融合。通过这次尝试摸索出大型文艺演出导演创意编排的技术需求,利用人群仿真,探索开发出能实时渲染的仿真系统,同时还形成了奥运会后续大型文艺表演管理指挥的技术原型系统。

⑦谈到应用前景,丁刚毅非常乐观:“除了大型文艺表演,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动画制作、影视特效、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据他透露,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系统可以实现30000人的实时模拟,以后计划实现到10万人的规模。除了服务于奥运会,这套系统还可以在重大广场仪式活动及今后实战演习、反恐等领域中使用。(选乍《科技日报》2008年8月20日)

7.以下对“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能够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自动化确定演员站位和自动化分配各站位的演员动作。B.它能够通过实时捕捉采集动作、实现大规模群体表演动作预演和多媒体交互指挥。

C.它充分利用了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从演出流程、演出人员到服装道具、实施进度管理以及参演团队集结调度,等等

D.它能实时漫游,即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可展示真人排练的任意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帮助导演随时时调整预案。

8.下列各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全面系统地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并没有靠想象或采用真人反复排练,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

B.科研人员将能够体现导演创意的具体参数输入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电脑上就会场呈现出和真人同样逼真的效果。

C.仿真编排系统能够进行智能填充及分布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建议2369人参演“星光”。

D.导演和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在现场指挥北京奥运会彩排、2016人太极表演、万人代表团入场仿真等重要环节。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型文艺表演上,仿真编排系统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动画制作、影视特效、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上,该系统作用并不是那么大。

B.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可以实现3万人的实时模拟,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我们所需要的任意规模。

C.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计算,认为排练“击缶”需要800人,现场发现和计算机的结果几乎没有出入,由此可知仿真系统计算比实际情况还准。

D.仿真编排系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尝试,使科研人员开发出能实时渲染料的仿真系统,与此同时,还形成大型文艺表演管理指挥的技术原型系统。

三、文言文阅读:苏轼《赤壁赋》选段。(共15分,每小题3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干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日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塥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在地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0.下列句子中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子愀然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B.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C.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指洞萧声的余音 D.目遇之而成长色 成长色:指物品的质量 11.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2)不拘于时 B.乎:(1)相与枕藉乎舟中(2)浩浩乎如翊虚御风 C.以:(1)挟飞仙以遨游(2)糅以为轮 D.之:(1)不知东方之既白(3)目遇之而成色 12.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为其然也?

A.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渺渺兮予怀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而今安在哉? 13.对本文有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举曹操之例,是借古抒怀,感叹人生“须臾”的悲哀 B.作者借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以跳出忧愁,改变现实。C.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胞怀。

D.本文既是一篇抒情小赋,而就其内涵来说,更是一篇哲理小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领悟。14.文中“自其变者”与“自其不变者”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来说?这一层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共12分。

瓦欠登湖:一个人的风景

16年前的春天,当我还是大二学生时,渴望“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在山海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明天的渴望成长了永远的渴望,他身边遗留的四本书中,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9年前,《瓦尔登湖》的中文首译者徐迟先生,同样在“文化抑郁”中告别了尘世,不知他生命中还有多少渴望没有表现。我不知道他们与瓦尔登湖窨有臬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瓦尔登湖是他们心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一个梦。

3年前,当我来美国工作后,我想有一天一定要到那个安静的湖边去散散步。但随着时光的逝去,我与所有的都市人一样,在奔波的生活中竟然抽不出一天资闲散的时间。我感觉瓦尔登湖也渐渐成长了我心中一个不可实现的梦。今年6月里的一天,我缍推开了所有事情,从波士顿驱车前往瓦尔登湖,不仅是为了圆许久以前的梦,也是想来要每秒忙的生活中给自己一天放松的时间来冥想生命。

一个半小时后,我抵达了瓦尔登湖。当我真的踏上湖边那湿润的土地后,心情竟然久久难以平静。我不仅想到了梭罗,也想到了海子、徐迟,想他们真应该到瓦尔登来看看,那样他们也许就不会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了,哲学家人说,主动离开世界的人,大都在精神上不堪生活的重负,而在瓦尔登湖边,我感觉到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简单。

150年前,28岁的梭罗摆脱生活中所有羁绊,来到林木环抱少见人迹的瓦尔登湖畔,靠一柄借来的斧头,伐木迁屋掘地种粮,过一种最朴素最简单的生活。他吃湖里犯错误上来的鱼和自己种出来的豆,不吸烟不饮酒。他精确计算出维持最基本生活所需的花费:造屋用去29元1角2分,生活一周需2角7分„„推算下去,他发现一年中只需工作6星期就能挣足维持健康生活所需的金钱。他每天的日程是读书、思索和写作,用大量的时间享受自然。遥想梭罗的生活,我感到惭愧之极。这么多年,我从北京到上海,从纽约到波士顿,经多年打拼,在很多人眼中也渐渐算成功人士了,有房有车,有不错的年收入,存款日益增多,但拥有这一切并没有使我的心灵真正安稳下来。我每天仍不停工作,想来挣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

站在瓦尔湖边我真切地感悟到生活中的“更好”永远是彼岸,真的应该像梭罗一样简单生活在当下。梭罗在湖边生活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这段时间内,他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实验:遵循本生活,确定什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他说:“身处发达的物质文明中却经营一种原始的流放式生活,这么做也许会场有许多收获。

他离开这里的时候,写出了传世的不朽之作《瓦尔登湖》。这样心境下流淌出来的文字,自然平静深湛。如微风徐徐吹过的瓦尔登湖面。

来到瓦尔登湖,怎能不去看那世界闻名的小木屋呢?小木屋离湖畔很近,顺蜿蜒湖畔走了阗分钟就到了。眼前小木屋显示出一种原始的感觉,斑驳的白桦木透出岁月的沧桑。推开散发古朴意味的木门,看到屋内只有一桌一床三把椅子,很难想象梭罗就在这样一个地方生活了两年,寻求一种极简朴的生活。他以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孤身生命体验,证明一个人的生存所需其实真的很少很少,并设想用自己的生命感情去阻拦文明人迅速滑向奢侈的陷阱。

在瓦尔登湖边散步,我渐渐安静下来,渐渐体验到当年梭罗接近自然、接近生活中最简单原则的生命感情,我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升华。每一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那是一个梦,一个世外桃源。所以我们才一起苦苦追寻。其实,人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梭罗选择了简单和淳朴,选择了瓦尔登湖的还将有。于是他看到了忙碌生活背后人们所忽略了美景,便悟出了张 开怀抱真诚面对大自然的意义。他说:“我来到这片树木是因为想过一种省察和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是生活会教给我而我却没领悟到的,想知道假如我不到这里的话,当我临终时,会不会对自己没胡经历过的生活毫无察觉。(2005年8月30日《文摘周报》,命题时略有删改)

15.从文中看,瓦尔登湖为什么“渐渐戊了我心中一个不可实现的梦?(2分)

16.通过作者阐述的自我体悟,以及文中提到的海子、徐迟两位诗人看,“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简单”实际上有两层含义。请分析这两层含义各是什么?(4分)

含义一: 含义二: 17.梭罗所说的“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请用文中现成长的短语回答。(4分)

18.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两项:(2分)()()

A.对于海子与徐迟来说,瓦尔登湖成长了他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以自杀方式”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原因,但不是深层原因。

B.当作者认识到生活中的“更好”永远是彼岸时,他觉得真应该像梭罗一样投入大自然中去简单地生活。C.梭罗在物质文明时代,以原始的流放式来“收获”生命体悟,并启示人类:不就为诛求自己的奢侈而无度地向自然索取,体现出深刻的生态化理观。

D.“瓦尔登湖”在文中虚实相生,“每一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那是一个梦,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瓦尔登湖”指人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

E.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恬淡从容垢文笔中渗入生命的思考与体悟,也属“心境”下流淌出来的文字,平静而深湛。

五、19.阅读下列语段,翻译划线句子。(3分)

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制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示有不亡者也。”

六、古诗词鉴赏(6分)

2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1)已死成长新塔,坏壁(2)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1)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2)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

(2)颈联和子由所怀的“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21.默写(4分)

(1)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八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2)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苏轼《赤壁赋》)(3)日暮乡关何处是。

七、语言运用

22.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3分)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立场须坚定;,;,;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八、作文(3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蝴蝶在即将破茧而出之前,在茧中剧烈地折腾着、挣扎着,蝴蝶挣扎的过程正是它积蓄能量,增强体质,结实翅膀,获取飞行力量的过程。人生的过程跟蝴蝶一样,也是与挫折交锋,与失败抗争,与磨难打拼,不断“挣扎”的过程,只有积蓄内在的特质和张扬生命的力量,将人生的底蕴积累、沉淀得厚实而凝重,在“挣扎”中领悟飞翔的真谛,才能使自己从平凡走向成功。请以“在挣扎中飞翔“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下载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第三模块语文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一第三模块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语文试卷

    博雅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氓》......

    高一语文试卷 - 副本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鄱阳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命题人:刘利 第I卷 (选择题36分)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

    高一语文试卷(范文大全)

    唐人街连锁教育 高一语文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黑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岑(cén)寂 勾(gōu)当 蕴藉(jí) 隽(juàn)永 B.绵亘(gèn) 深邃(suì) 坍圮(jǐ) 清......

    高一语文试卷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 高一年级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

    福建省古田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1.默写古诗文名句(5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4)奇山异水,。 (5),并怡然自乐。 2.默写《野望》。3.诗句默写。(6分) (1)蒌蒿......

    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小题1】浊酒一杯家万里,------------- 【小题2】----------------,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2015年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文)试卷

    2015年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文)试卷 语文9.9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