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中的反思董霞

时间:2019-05-13 04:1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中的反思董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中的反思董霞》。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中的反思董霞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中的反思

凉州区和平中学 董霞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显得势在必行。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唱歌,还是欣赏,教师都应该以最有效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学生。因为一直以来,语言、录音机是常用的教学方式,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潜在的韵味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而现代化信息技术恰恰能够弥补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最佳效果,通过图、文、声并茂的电脑课件,只需设定好程序,各种内容便相应而生,生动有趣。那么在音乐课上如何使信息技术与音乐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呢?

首先,通过网络的力量,能拓宽师生的知识面,拓展音乐技能。

一个教师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学生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几乎全部来自于教师,可以说,教师本身的音乐修养的高低,最大限度地制约了学生在音乐上的发展,面对着知识面日益扩大的学生,许多老师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连网为师生提供了搜索大量的音乐信息平台。几乎平时遇到的音乐问题都可以在互连网上找到答案。

我在教授《森林之歌》一课时,歌曲较长,学生学起来很慢。由于这课的目标不仅限于学会歌曲,主要目标还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接触,对音乐产生兴趣。由于我自己并就没有去过森林,对森林的一些情况知到的不多,所以通过网络搜集了有关的内容:森林图片、森林动物图片、美丽传说等等,内容丰富多彩,使我和学生都更大范围的获取了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

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一直以来,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充满美感的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上音乐故事《舍赫拉查达》这一欣赏课时,我下载了这个美丽故事的动画,结合动画自己弹电子琴教学生唱歌,学生们都集中注意力欣赏着,唱着,享受着音乐的乐趣。

三、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对于美的形态的直接感受开始的,齐奥尔夫斯基说过:“不懂艺术的工程师是个蹩脚的工程师,不善于幻想的设计师,不配称设计师„„不论你的身份如何,你的生活应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容,都应当善于发现和欣赏美的艺术。”以上论述都说明感受美与欣赏美能活跃人的思维,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灵感与顿悟,有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才能。我不禁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节在八年级开设的艺术综合课《梨园撷英》

在音乐课上教唱京剧是一个新课题。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听京剧完全是觉得好玩热闹新鲜,但是基本上是不会很感兴趣地去学习它,欣赏它,也不能体会京剧不同于歌曲的那种独特的唱腔、它那深奥而复杂的板式、结构、独特的演唱风格以及那不同行当不一样的发生用气方法和吐字行腔涌腔方式,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使他们对于京剧所蕴含的丰富多彩、深层次的美根本无法体会,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戏曲的艺术魅力,上课时我在黑板上挂出脸谱,先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贯穿其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以丰富的信息量将京剧中不同行当、不同脸谱、以及不同戏曲家的演唱风格用最直观的手段让学生们欣赏,同学们面对如此丰富的戏曲画面目不暇接,不但聆听了不同剧种、不同行当的优美唱腔,又直观的欣赏了那五彩缤纷的戏剧服饰和具有夸张性的人物脸谱造型,大大调动了积极性。由这些简单的片段很快就明白了京剧四大功、锣鼓经等知识,感受和理解到戏曲的内在美。感受戏曲音乐的艺术特点,培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这些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被充分重视,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音乐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听音乐,还要通过联想,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体验、创造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的情景性则能启发、引导学生去自由自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我在教授《剪羊毛》一课时,目标不仅仅是学会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还要能自编简单的动作和歌词。因此,我根据歌词表达的内容做了一段动画,学生看了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情不自禁随着音乐旋律跟着他一起剪起羊毛来,通过目

视、耳听、口唱、体动,表现出劳动时轻松愉悦的动作情境。然后,我轻点鼠标,又播放了几个其它职业的工作画面(动画人物),让学生自己想象,入情入境地去体会,根据动画所表现的,学生们扩散思维,又创编出了许多精彩的歌词。通过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将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不断地更新观念,协调好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关系,掌握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推动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担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设轻松、愉悦的气氛,展现优美形象的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结合

我认为“深度融合”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深度融合”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

教育是较早接触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设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突显。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几乎80%以上的教师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课件制作等,但是培训的最终结果并不理想。而通讯行业的手机,也是信息技术终端,每个人接受它之前并没有接受培训,功能开发的都很完美,能够用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所带来的真正实惠,学生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乐趣,因而导致一段时期以来大家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迷惑于茫然。

何克抗教授提出: 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来体现这一点,我们是否做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得到发挥?答案是“NO”。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就是不管是教材改革还是课程改革,到头来都只是一种形式,教学结构、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环境、方式方法的改变,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三段式”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三段式”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导学案”,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当然这些拓展和延伸的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

借助网络环境实现在课外的有效时间内,既可以与教师沟通与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围绕教师讲的内容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局限,进而不会学习。“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所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要靠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融合”新模式。

第三篇:反思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李玉霞

反思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和平镇中学李玉霞

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个无形的信息之网向我们扑面而来,作为这信息之网的撒网人,不能让陈旧的观念束缚我们的思想。那么,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特别是英语学科的整合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示,也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思考。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面对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今天,怎样实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1、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情境创设,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中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热情与动力,所以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新颖、有创意、有吸引力、趣味性足。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1)应用网络课件播放歌曲,情景对话。英语歌曲的演唱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节学习情绪,促进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选择播放学生熟悉的英语歌曲作为课前的准备活动,用韵律诗歌和寓言故事、对话表演等形式体现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上生动活泼,效果较好。2)应用网络课件游戏引入,激趣学习。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采用游戏的方法引入新课,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根据网络课件的交互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设计数字游戏、单词游戏、句型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玩,在玩中复习,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原有的英语知识,增强了复习的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网络自学,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因此,我们结合教材,挖掘教材,制作课件,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教学的内容,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浸泡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再加上老师的体态语(body language)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有利于维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实现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分层练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个别化。中学英语教学要求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技能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使中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低年级以口语活动为主,高年级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

口试检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试主要检查听和读的技能。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知识和信息,并且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帮助、指导、判定、打分,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教学环境,从学生发展角度看,它们又有利于学生独立探究,培养自主自信精神及终身学习本领。

4、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会话,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人—机—人或人—机的交际方式可让学生顺利交流,没有压力,轻松自由,可以体验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虚拟现实的课件,提供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英语实践操练中掌握和运用好英语。人机对话。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人机对话活动,是中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又一方法。学生可以借助NetMeeting、Internet Phone、ICQ、E-mail、Chat Room、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课堂空间更自由开放。

5、运用信息技术达成信息搜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能力。

Internet网络的出现,为网上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程度,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有网络游戏、故事阅读理解练习、经典电影片段精彩对白听力练习、动画学习英语、听歌学英语等。还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平台,创造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创造性。从而培养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把握和利用好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整合的总结与思考

总结思考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但是要注意:整合目的要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我们在整合过程中,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毫无痕迹”地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实施整合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课程目标和如何改善学习这个中心,不要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再增设有关信息技术的新目标或其他目标。

总结思考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但是要注意:内容要适度,注意剪裁。计算机最具魅力,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

体,以其信息量大、传递快的优越性而被广大教师和学生钟爱。可以说,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优化课堂的作用。但不是说因为效果好,就应该“多多宜善”。因为每节课都有它的中心、难点、疑点,如果内容太多、信息量过大,必然会冲淡中心,还不利于知识的吸收。

总结思考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调动学生多样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引起注意: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计算机确有传统教学工作的一切功能,但是不是说明有了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手段都统统抛掉,像录音机、录相机、投影仪等都不见了踪影,一切由它来代替。多媒体变成了独媒体。任何一种工具都有它的利与弊,我们要用其长、避其短。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如果一位教师只是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综合资料在计算机里的一种简单演示,就会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分散学生注意力,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总结思考四,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也不是每课都适宜使用,如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来更有效地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还有待我们音域教师和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我们的目的只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除了有效利用教材以外,还应该利用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全方位、超时空的情感交流,培养协作精神,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机会,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四篇: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和飞扬起来。”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内容的形象,情感价值的直观体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这也是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从音乐中体验美,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使学生充分领悟音乐的魅力。另外,现在学生的知识来源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所以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光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使许多抽象的音符变得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同时还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义。

当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用而用。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节课仅仅依靠课件、视频、录音机来授课,而传统的示范唱、领唱、指挥、节奏,甚至于板书消失得无影无踪,使人感到这堂音乐课是不是谁都能来上,教师的个性,教师吸引学生的基本功,教师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学习的通通都不重要了吗?这就是,突然没电了,这课也别上了。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有个度,应当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首先,新授课的运用,要有分寸感,要合理。

众所周知,音乐中歌曲的教学是学习的音乐的基础,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再到旋律的节奏感,最后到歌曲情感的体验,歌曲的拓展,这些内容使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对于学生理解处理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教学一年级《小青蛙找家》,如果单一教学这首歌,相信学生也可以很快学会,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多好,所以,导课中,课件中传来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之后动画视频出现一片美丽的荷塘中,一片又大又圆的荷叶上一只小青蛙在歌唱。这样通过课件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课堂的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之后的教学水到渠成。

接下来,就要谈度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按照这样的发展展开《小青蛙找家》这节课,不弹琴,不范唱,不打节奏,不用小乐器练习拍子,完全依靠课件、录音机,而教师只是一个将这些电子设备联接起来的人,有什么意义,学生是否可以真正从内心情感中体会到这首儿歌的可爱呢?所以,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恰恰不需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反复的范唱试唱,教师的丰富情感表现直接感染着学生;学生最喜欢的小乐器打击节奏,还有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和角色扮演,边唱边跳边表演,这时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很快就体会到小青蛙欢快的心情了。

所以说,新授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掩盖住了学生的表现,更不能掩盖住教师的教,学生是和人来学习,不是和机器,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价值在课堂上直接影响着学生,使学生真正受益的是教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将音乐的美感影响给学生。其次,欣赏课的运用,要内容丰富,要恰当。

当然,音乐课并非都是新授课,欣赏课也占了很大比重,这时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欣赏课时,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引导与提示的作用,而当学生达到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体验音乐的美感就有了千差万别,如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悟一般。

比如四年级《彼得与狼》这一课中,各种乐器的运用是教师拿嘴讲不清楚的,而且教师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能将每一件乐器都熟练掌握。所以,当比较抽象的欣赏交响乐,配以合适的画面,信息技术就是最好的帮手。反复欣赏过乐曲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里面都会出现哪些乐器,之后,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听和看各个乐器在单独演奏的特色与特点,让学生学着分辨,通过听和看还体验乐器的不同点与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体验乐曲的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以及所表现的情感,最后,再听,再看,从而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最后,可以通过引深,来体验作家其它作品。

所以,欣赏课大可多用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未知的知识,从而体验来自于世界知名乐曲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心情。

因此,基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音乐教师,应该用个人高超的音乐素养来折服学生,让学生欣然地接受你音乐上的造诣,喜欢你的课,才能上好你的课,而信息技术手段只是一个助手,仅仅是应教学需要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仅仅是一样比较好用的教具而已,所以,音乐教学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真正做到既使学生得到的美的感受,愉悦身心,获得知识,又让教师开开心心上好课,不断展示个性,激发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

第五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结合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结合

摘要: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结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利刃,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合理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

电脑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美术欣赏课直观生动

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像带,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当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借助电脑多媒体,不但可以用常规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静态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演示,让建筑作品旋转活动起来,让学生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比如:使用这种手段在中年级的《立体构成》与高年级的《组合形体写生》一课中,可以充分体现它的优越性。学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浏览路线,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浏览一座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又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欣赏课《各种各样的建筑》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不同类别的电子图片和指导性的网页浏览路径,深刻理解到了建筑的不同种类和功能,以及建筑的文化背景。这种效果是一页美术建筑图片,无法比拟的,也是空洞的理论所无法达到的。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欣赏其他种类的美术作品时,如雕塑,工艺美术等,教学效果同样是显而易见的,概而言之,美术欣赏课借助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优越性:

1.光盘资料信息容量大,选择性强,学校可以用有限的空间建立一个美术欣赏电子图书室。

2.电脑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有机结合,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

二、工艺设计方便快捷

小学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欣赏课、工艺课、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育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练习,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电脑软件中提供了许多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学生在电脑中可以进行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作业。比如:小学五年级的《形的重复》一课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查寻基本图形,然后利用画图中的复制、剪切、粘贴等命令,很轻松、简练地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重复构成图形,并可以自由换取颜色,甚至可以利用绘图工具使基本图形任意旋转角度,学生可以很快的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

又如传统图案中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反转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利用绘画工具呈现出来。以重复构成为例,在电脑中用绘图工具如(直线工具,曲线工具,圆形工具等)绘出一个基本形后,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选择某些编辑命令,都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避免了徒手制作中枯燥的重复劳动。

例如:在低年级《图形的重复》这一课中,学生可以首先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运用方向、大小、颜色的变化,进行动画设置,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这样学生在视觉上有了直观的感知能力。

如果软件中安装了中文美术字库,各种字体(如宋体、黑体、圆体、综艺体、楷书、行书等)的选择使用,对字形进行位移、缩放、拉伸、倾斜、立体化、材质化等编辑处理,就会得心应手。过去在平面设计中遇到的大量复杂的手绘难题,在电脑上就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电脑美术设计操作灵活多样,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完成后学生很自然产生成就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小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三、绘画教学的多样化

电脑美术的另一个领域是电脑绘画,这是另外一种艺术创作手段,手工绘画和电脑绘画两种形式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电脑绘画有很大优势。小学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侧重的是素质教育。以绘画技能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是不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他们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我们的美术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综上所述,小学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积极意义:

1.教学观念更新,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创造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环境。

2.手段先进,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方法。3.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培养实用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4.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

2、《浅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合开发利用》 罗焱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主编

下载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中的反思董霞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中的反思董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岔乡三岔中学 曹建新 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生物教师在这次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教师在教学中,必......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什邡禾丰中学 魏正双 王文春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成熟,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在......

    音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共5篇)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 实际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在这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便利。音乐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也......

    ——音乐教学中情境与和谐结合的尝试

    创设情境,给师生和谐体验音乐的空间 ——音乐教学中情境与和谐结合的尝试 大泊中心小学 王明霞 [案例] 2007年秋,我在三年级上了一节《树叶儿飘飘》的音乐公开课。在这节课中,我......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推荐五篇)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音乐课堂已成必然。她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同时也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

    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音乐课堂自由翱翔 内容摘要: 当今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拓展。抓好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

    浅谈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精品】

    浅谈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主要内容: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