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将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
如何将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
流行音乐具有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等优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流行音乐受众迅速低龄化。现在的中小学生可以说没有不喜欢流行音乐的,有的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学生们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对流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受其生活、心理、思维等发展规律的影响,他们对流行音乐又缺乏鉴别性,所有的东西一概接收,造成校园中经常会听到与学生年龄极不相称的歌曲大行其道,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消极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合理地将流行音乐带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我们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目的正是在于加强对流行音乐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们仔细分析流行歌曲,引导他们在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有选择地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正因为流行歌曲无时无处不在,才“刺激”学生感官,并且对其发生了兴趣。所以,教师不如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兴趣中接触音乐、认识音乐,让学生在学习中鉴别流行歌曲的良莠,让流行歌曲有目的、有效地为音乐教育服务。那么,如何将“流行”有机渗透到我们的音乐教学,帮助学生全面、快速、有效地提高其音乐基本素质?我认为:
一、流行音乐导入,以旧带新,活跃音乐课堂
面对课本上的经典音乐和严肃音乐,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和欣赏能力,往往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因此,我常常将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家如:郭峰、刘欢、韦唯等和流行音乐如:《好汉歌》、《让世界充满爱》等引入课堂,简介、点评音乐家,推介、教唱流行歌曲,作为导入新课的切入点,将流行音乐与书本上的音乐精品联系起来,并在欣赏中加以比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同学们熟知的流行歌曲(内容要健康向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新知的信心,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如在教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为帮助学生体会进行曲风格的歌曲特点,我让学生欣赏了家喻户晓的《咱当兵的人》、《运动员进行曲》等歌曲,学生在步伐节奏乐曲中感受了歌曲的行进风格;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时候,我就把歌手周彦宏演唱的通俗版的《茉莉花》以及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茉莉花》也让学生进行了学习和欣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民歌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异性,同时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古老的民歌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也是非常具有时代感的,古老的民歌又散发出青春和时尚的气息。对于这样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引导他们正确地去对待,无疑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通过分析流行音乐与其他音乐的不同特色和风格,更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正确地欣赏音乐。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获得音乐鉴赏的基本能力。
二、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教材上面的音乐,而是特别钟爱那些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其实现在很多的流行音乐都运用了古典音乐中的音乐主题,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时,可以抓住这个特点,适当的引出与之相关的古典音乐供大家学习、鉴赏、提高。这样的教学形式应该比单纯的学习古典音乐效果要好。例如:在一次音乐课中,我向学生教授“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教材列出的内容是莫扎特和他的《第四十交响曲》。笔者刚介绍完作曲家,准备让同学们先完整试听音乐时,教室里面立刻传来一阵阵“唉•••唉•••”、“真没劲•••” 的声音。于是笔者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音乐里面的音乐主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因为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流行音乐里面运用了这首作品的音乐主题。这首流行音乐到底是什么呢?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这首音乐的出处,请你们跟随老师的思路。首先听老师试唱音乐主题一。”当我还没有唱完音乐主题一时,底下已叽叽喳喳地讨论开来。学生们有说是SHE的《不想长大》的音乐,有说是韩剧《My girl》的插曲,气氛十分热烈。我充分把握住学生们情绪热烈、精神兴奋的有利时机,趁势引入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让学生们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作品与流行音乐的异同。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热烈,得出“莫扎特的作品与那两首流行音乐虽然旋律相同,但在情绪上有很明显的差别”的结论并具体分析。一节课就这样在很愉悦很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学生和音乐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们上音乐课的积极性。我巧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元素进行渗透教学,使其与课本歌曲和欣赏曲产生“美感共鸣”,从而获得了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例如:在教学电影音乐《送别》时,我让学生欣赏了电影音乐《泰坦尼克号》、《红河谷》、《从头再来》,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情感找出共同的情感元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对人生与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树立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的远大理想。在教授歌曲《唱脸谱》时,为了让学生对戏曲音乐产生兴趣,掌握其演唱方法和特点,我让学生欣赏了现在比较流行的新京剧《北京人都在忙》、《对花歌》、《霸王别姬》等等,找出京剧的音乐元素,通过现代京剧的音乐特点引出《唱脸谱》,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视听效果,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并总结京剧的旋律特点,很快感悟出戏曲所蕴含的情感。对京剧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
当前,我们的音乐教科书特别是初中的教材里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流行音乐。但教材里的音乐经过编写、定稿、出版再发到学生的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教材不可能年年都在重新改编,因此教材里的流行音乐有些滞后甚至是落后,学生们普遍觉得书中的音乐不太符合现在的时代特点,于是便出现了学生喜欢唱歌而不喜欢音乐课中的歌曲的尴尬场面。但必须认清一点,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和歌曲都适合学生、适合音乐教学。我所在学校每年的文艺汇演、卡拉OK或生命教育展示周的节目筛选时,很多学生首选都是像《死了都要爱》、《爱情买卖》这样的情爱歌曲。可见,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选择一些和时代相结合的音乐并配合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供学生欣赏或学唱,如北京奥运会前群星演唱的《北京欢迎你》,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龙演唱的《生死不离》等等。还有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比如臧天朔的《朋友》,孙楠的《红旗飘飘》,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等等,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引入流行音乐是适应教学相长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对流行音乐、歌曲的“健康选择”,避免让学生不辨善恶的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和歌曲,就可以让学生接触、了解和学习。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的去欣赏、去学唱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要比回避或强行制止的效果好的多。
四、注意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经典音乐的比重
将流行音乐引入音乐教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从事音乐教学时,除了用流行音乐来带古典音乐和有选择性的加入流行音乐在课堂中进行欣赏和学唱外,每节音乐课还会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听听教师为他们选择、准备的流行音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效地规范了音乐课堂的纪律。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留时间给学生欣赏流行音乐和歌曲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要让学生听流行音乐的时间多过了我们上音乐课的时间,这样的教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要清楚,我们将流行音乐带进音乐课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多的学习和了解传统的、经典的音乐,而不是喧宾夺主,把整节课或者是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听流行音乐和歌曲。如果本末倒置,这样的音乐课随便叫什么人都能上下来,哪里还需要专业的音乐老师?学生们哪里还需要接受什么专业的审美教育?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播放流行音乐和歌曲的时间。笔者在音乐课堂上一般都只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听适合他们听的流行音乐,效果很好。
流行音乐中的一些顺应时代、思想进步、通俗易唱、旋律优美的精品,教师将其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进课堂教学中,从而拓展了学生视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和音乐素质。如: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步步高”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有一些通俗易懂、思想积极向上、琅琅上口的新歌,可根据教材需要,有机渗透于课堂,推荐给大家来欣赏。学生对这种时代性较强的歌曲十分感兴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总而言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而情感体验,是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旨归。任何有悖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都是非人的教育。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只有从学生主体出发,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将优秀的流行音乐有机渗透到音乐课堂中,让音乐贴近他们的心灵,让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美的陶冶,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表演的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才能让学生的感情丰富起来、人格完善起来,从而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
第二篇: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内容摘要:基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策略,即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要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内容相融合;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基于学生个性特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融合贵在坚持。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策略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老师还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即教育手段与索质教育思想脱节,滥用甚至误用多媒体教学;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甚至忽略了老师的主导地位;以视听代替想象和朗读,以屏幕代替黑板与粉笔。对于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有点,避免在实际教学中走入误区,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优越的学习的平台,为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长知识,长才干。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利用网络教学,需要比相对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有更高的技术支持。教师要熟悉网络管理,熟练地进行网页制作,还需要掌握必要的网络编程知识,构建利于学生浏览的资料库。为了增加教学的互动性,方便学生交流,可以创建网上论坛。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把自己首先融进现代信息技术中去。
二、要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内容相融合正如“新课标”中所说,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不应例外。任何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的信息技术表演,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基于学生个性特征
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跟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才能实现二者融合。因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实施网络教学,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决定着网络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因此,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适度为原则,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比如,在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浏览,搜集资料的时候,有的学生出于好奇,随意登录其它网站,浏览与学习语文无关的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提醒,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有的学生在操作上不够熟练,影响了学习进度,还有极个别学生只习惯听教师讲课,自己动手能力较差,对这此学生要多加辅导,提高他们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尽快适应网络教学,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融合贵在坚持
网络教学的研究实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凭一时的冲动,五分钟的热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需要有能适应现代技术要求的高索质的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对多数教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如果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是不行的;有志者,贵在坚持,知难而上,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方能成功。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认知的途径,网络教学将给教育带来新纪元。这是教育教学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不可避免。必须是志者、勇者才能顶得住,坚持得了,为了走出一条教育教学领域里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开拓直前的志向,百折不回,踏实探索的决心,为探索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新路作不懈的努力。再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真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如果在“整合”这个课题上不能持之以恒,最后还是落在时代的后面。因此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
综上所述,如果将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定会使语文教学改革如虎添翼。
第三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引入流行音乐遮谈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引入流行音乐遮谈
[摘要]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一般都是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几乎不会涉及到流行音乐的内容,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没有激发出来。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在当前的环境下如何有效的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中来,为今后教学实践提供一点经验。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途径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多媒体课件播放着国外的古典音乐,一部分学生交头接耳,一部分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老师,我们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好难听,能不能教我们唱流行歌曲;而在平时教学生唱一些课外的流行歌曲时,学生的积极性却非常的高,连平常上课不认真的学生也表现出非常的热情。种种事实表明:流行音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通俗易懂、曲风简单、唱起了也比较简单,容易被初中生接受。下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将初中音乐教学有效引入流行音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首先自己要对流行音乐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流行音乐,不仅仅能够体现音乐艺术的观念,还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更是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写照。流行音乐不止是爱情歌曲,也有很多反映了校园文化、友情、亲情、爱国、和平等等积极向上的内容,比如,周华健的《朋友》、汪正正的《超越梦想》、汪峰的《让世界充满爱》、张明敏《我的中国心》。而近几年中国风的流行音乐也是风靡起来,深受大家喜爱。如周杰伦的很多歌曲都是具有中国风的音乐元素,《青花瓷》《兰亭序》《菊花台》《东风破》等等,周杰伦的歌曲也有很多是带有积极一面的,如《听妈妈的话》《外婆》等,歌词中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消除去对流行音乐的误解,客观的看待流行音乐的存在,它也能成为初中音乐教学中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又能跟我们的教材想关联的流行音乐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一定会出人意料。
二、做好流行音乐素材的选择
让流行音乐进入音乐课堂,并不是放弃教材内容,也不是要求教师单纯的迁就学生的爱好而偏离教学主题,而是需要教师对入选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筛选。挑选的流行音乐是为我们的课堂服务的,是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1.选择学生喜欢的风格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其目的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辅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透彻,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因此在进行流行音乐选择的过程中,要挑选学生可能喜欢的音乐作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聆听的时候更投入,才能使学生对歌曲的印象更深刻。其次选择的流行音乐要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音乐的学习。笔者在教学前,都会做一个简单的调查,了解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从中挑选一些适合的音乐分享给学生。
2.选择内容向上的音乐
对于流行音乐的挑选,应积极地引入具有教育意义的、跟教材内容相契合的作品而内容不健康的、对教学没有帮助的作品,应该坚决放弃。为此,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鉴赏能力,能从众多的流行音乐作品中精挑细选出合适的。同时在挑选流行音乐的时候,要考虑到作品的风格性和音乐性,可以挑选一些音乐感比较强、和声、色彩、音响、旋律明确的流行音乐加入音乐课教学。而且挑选出来的流行音乐必须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比如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其歌词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三、流行音乐进入音乐课堂的策略
1.将流行歌曲与民族音乐相融合
根据现实的状况,很多我国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接受的。比如国粹――京剧,学生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完全不敢兴趣,甚至很排斥。笔者在执教这一课的时候,选择了王力宏的《盖世英雄》和陶?吹摹?Susan说》这两首歌曲作为导入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的时候,找出这两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是否有共同点?学生对于流行歌曲非常的感兴趣,所以聆听的时候特别认真投入,很多学生都能说出音乐中带有浓郁的中国风韵味,融入了戏曲的元素,接着便很自然的引出中国国粹――京剧这一主题。王力宏的《盖世英雄》直接将京剧的唱段融入到整首歌曲中,而陶?吹摹?Susan说》则是运用了京剧的唱腔。之后的教学也是水到渠成,学生学习的也很用心。利用歌星的影响力,引起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关注,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如今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与传统的民族音乐相结合,比如今年的春晚节目《山水中国美》,就是将江南的传统曲艺与现代的歌舞结合,三位女艺人的表演也是让人眼前一亮,而这样的节目也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对于传统的民族艺术逐渐热爱。
2.将流行音乐与民族器乐相融合
第一次接触初一新生的时候,笔者都会询问他们喜欢的偶像是谁,喜欢听什么歌。看似随意的交流,却能从中得到很多对教学有帮助的信息。比如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喜欢他中国风的歌曲,然后笔者在一次欣赏器乐曲《姑苏行》的时候,将周杰伦的《东风破》这首歌曲作为了导入的歌曲,然后介绍了歌曲中运用到的二胡、笛子等我国的古典乐器,学生在了解了这些之后非常的惊讶,这些枯燥的乐器居然也能让音乐达到如此美妙的效果。然后,在对《姑苏行》做歌曲分析时,学生表现的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而一些学过乐器笛子的学生,也更能引起共鸣。
3.将流行音乐与歌曲演唱想融合
现在的初中生对流行音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挑选流行音乐进行辅助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流行音乐的一些元素融入到演唱中去,让学生在歌唱的时候加入一些个性的东西进行表达,并让学生自己体验其中不同的感觉。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喜欢的音乐就会充满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热情非常的高,而对于不喜欢的音乐则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歌曲演唱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状态挑选好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流行音乐作品。
4.将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相融合
对音乐进行鉴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流行音乐的鉴赏,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流行音乐,而不是盲目的崇拜、追求明星效应。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分析鉴赏,从而提高鉴赏能力。例如笔者给学生欣赏《青花瓷》这首歌曲的时候,除了从音乐要素这些方面入手,还会让学生认真地分析歌词营造的意境,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手段来表达歌曲的情感的。
5.将流行音乐与创作教学相融合
初中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创作能力并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在旋律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让学生在对流行音乐的欣赏学习中,掌握其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了解音乐要素的变化规律,逐步提高音乐创作能力。另外,节奏教学同样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能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掌握。例如,一般的教学都是采用节奏模仿、打击训练等,而流行于欧美的说唱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将两者结合,让学生按照节奏念歌词,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可见,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既可以提高初中生对传统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又可以弥补教材不足,拓宽中学生的视野。为此,让我们不再错过那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让它们走进中学音乐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晖.浅谈流行音乐能否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J].艺术教育.2008(07)
[2]张培.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1(10)
[3]晏敏.流行音乐:让音乐课堂更加丰富美丽[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5)
第四篇:中华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有效结合
中华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
很难说中华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华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和正确的定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音乐,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它不仅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记录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迹象和社会文化背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音乐已经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世界音乐中别具一格的体系。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较为优越的物质基础上,对意识领域中的各类艺术形式也尤为关注。而现代音乐由自身朴素简洁的的音乐语言、流畅易记的旋律、活泼而富有特点的节奏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和感受,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在现代音乐的冲击下,民族音乐显得冷静异常。当一场有质量的民族音乐演唱会或演奏会门可罗雀时,某著名歌星的演唱会异常火暴、一票难求。面对这一现象,曾有众多音乐人士呼吁抵制现代音乐,尤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声讨之势更为猛烈。一些业内人士甚至认为,长期发展下去,民族音乐将没有生存空间。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不以部分人群的意识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音乐日趋发展成熟,实践证明:民族音乐不会因为现代音乐的发展而消逝,现代音乐的发展也需要民族音乐的滋养,两者的有效结合才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之路。
一、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音乐,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国现代音乐产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大都市,新中国成立后“迁移”港台,上世纪70年代末内地改革开放以来,现代音乐又逐渐“北上”,“回归”大陆,首先进入大陆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是邓丽君、张帝、刘文正等一批港台歌星。当样板戏和语录歌已经让人们麻木而不能带给人愉悦的时候,当文化大革命落下帷幕,“四人帮”被一举粉碎,禁锢人们的思想篱笆被初步拆除时,邓丽君的歌像一股清泉涌入人们的心田;“机智歌王”张帝的搞笑歌曲也风靡神州大地;刘文正的歌曲更始被众多大陆歌星一次又一次的翻唱并随之走红。
港台歌星和港台现代音乐对大陆的现代音乐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人们不再满足于某位歌星唱得像不像谁时,我们有了一大批自己的歌星,在不断的肯定和否定、模仿和重塑形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如:张行、毛阿敏、刘欢、韦唯、那英、田震等。
改革的深入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各种形态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在经历民谣、西北风之后,中国内地的现代音乐又有了摇滚乐、说唱等另类的声音。崔建的《一无所有》带起了中国大陆的摇滚热,高晓松、老狼等一批音乐人撑起了内地校园歌曲的一片天空,而陈晓奇、李海鹰等音乐人创作的大量歌曲更是成为大陆歌曲发展的“兴奋剂”。现代音乐随着形式的增多,让不同人群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满足了更多人不同的精神文化需要。
如今随着网络的传播,现代音乐的传播渠道更广更便捷,一首好的现代音乐也会得到更多人的亲睐。KTV在中国大陆的兴起,满足了更多人演唱现代音乐的需求。网络和KTV也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加速作用。
如今,现代音乐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早已从当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发展到现在的“风风火火闯九州”。可以这么说,作为一种词曲交辉、诗乐合璧的音乐体裁和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现代音乐己经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并成为一种主流文化。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歌词的创作是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文学观念的重大变革。”
二、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音乐中的成功运用
从发展时间方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了民歌以现代音乐形式出现的例子。邓丽君演唱的大多数歌曲都是以中国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如《小城故事》、《原乡人》、《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等。台湾高山族民歌《娜鲁湾情歌》的流传更是给大陆音乐人很多启示,于是,很多大陆音乐人也结合内地民歌创作自己风格的现代音乐。《黄土高坡》、《信天游》等一批“西北风”歌曲的流行就是西北民歌素材与现代音乐结合的成功典范;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曾为程林演唱的台湾歌曲《酒干淌卖无》、刘青创作、那英演唱的《山不转水转》提供了创作基础,其旋律走向和乐句落音都与《小白菜》极为相似;已故歌手陈汝佳曾经凭借一首《故园之恋》获得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通俗唱法银奖,并因这首歌曲走红,而这首歌曲的音乐素材取自四川民歌《摘葡萄》;谷建芬的《妈妈的吻》同江苏民歌《孟姜女》不但旋法相似,A段四句落音也一致;张惠妹的《姐妹》又有台湾高山族民歌的影子;赵季平创作、刘欢演唱的《好汉歌》从民歌《王大娘补缸》演化而来,由于恰当地使用民歌元素,使这首歌曲更具流行因素,更具民间、民俗性。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音乐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现今歌坛人气天王周杰伦创作的《东风破》、《千里之外》、《菊花台》等歌曲不仅运用了民族音乐调式特点,还在歌曲的伴奏中注入民族乐器的音响效果;R&B歌星王力宏通过在西北地区采风,创作出《心中的日月》、《花田错》等传唱广泛的歌曲。从这些事例也看出,中国现代音乐在发展之初就已经开始与中华民族音乐形成有机结合,如今,这种结合运用的更加贴切更加紧密。
从音乐体裁方面,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源流,也是现代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如曾经广为流传的姚明、阎肃创作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就是以民间说唱“京韵大鼓”的基本音调为基础谱写的歌曲;“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则把京剧中的韵白融入摇滚乐之中;《男儿当自强》选择了传统器乐曲《将军令》的旋律。台湾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主体吸取了我国著名琵琶曲《彝族舞曲》中的音调;《大中国》A段是用东北秧歌调写成;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则是将东北二人转和评剧的曲调相融渗;陶哲创作的《苏三说》不仅运用了京剧《苏三起解》中的典故,还将京剧唱段与R&B风格的现代音乐结合到一起演唱;江凯文演唱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也是运用了这一手法。从这些事例来看,庞大的民族音乐宝库为现代音乐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既让民族音乐在新时期有了拓展和变化,也为我们的现代音乐点缀出更浓厚的中国色彩。
从民歌民谣素材的运用方面,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为现代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另一广阔的天地。蒙古族风格的有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等、藏天朔的《新长征》专辑中的系列歌曲、包括那英演唱的《为你朝思暮想》也是源自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调,近年流行的歌曲《月亮之上》也是蒙族音乐元素与现代电子音乐结合的成功典范。新疆少数民族风格的有王傅林创作的《楼兰姑娘》、陈明演唱的《为你》、《快乐老家》、刀郎的音乐专辑中《情人》,新疆特色乐器和现代配器手法的运用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朝鲜族阿里郎组合将流行元素拚贴于HIP HOP,曲风中融合了朝鲜族音乐和现代感激强的R&B及RAP等元素。西藏风格的歌曲以郑筠的《回到拉萨》揭开了藏风现代音乐神秘的面纱,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为现代音乐的创作融入了新鲜血液,随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高原红》、《神奇的九寨》等一批音乐作品传唱大街小巷。青藏铁路通车后,《天路》、《坐上火车去拉萨》等歌曲同样带着浓重的雪域高原色彩。另外何训田和朱哲琴的《阿姐鼓》更是让世界对中国的现代音乐刮目相看。他们用古朴的音乐语言和现代音乐技法诉说着雪山的圣洁、高原的胸襟和藏人的虔诚。西南少数民族“山鹰组合”、“彝人制造”的专辑《走出大凉山》、倪睿思的演唱的《你是天真》,力图以新的音乐范例来解构旧音乐,“走出民间、走出山地、走向世界,已成为当代彝族原创音乐的发展态势。”郑筠演唱的《灰姑娘》、王焱的《眼儿媚》又具傣族民歌风,李杰的《笑容》有云南白族音调。
三、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依存发展
现代音乐中无处不在的民族风格借助于“现代这一快速通道广泛迅速地传播开来,并感染着整个民族,加固着民族情节,将极大地促进国家、民族的文明和发达。” 现代音乐本身的生命力也将在民族化的道路上更加旺盛。它之所以成为大家音乐文化生活中较受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除题材、内容方面,就其旋律方面来说它具有大众所能接受、且倍感亲切优美的民族民间音乐语言,通俗易懂、近语言化声情并茂的演唱,宣泄性的音调和活泼动感的节奏,贴近大众的世俗音乐的审美意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有效结合,不仅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播,也有利于现代音乐的健康发展。著名的青年古筝演奏家袁莎在不久前举办独奏音乐会时说到,周杰伦在歌曲《菊花台》中对古筝的使用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了古筝,作为民族音乐工作者,她非常感谢周杰伦对民族音乐传播作出的影响。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也是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俄国著名作曲家格林卡说过“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变成曲子而已”。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的确如此,世界上许多民族的音乐作品如波兰音乐家肖邦的52首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这些舞曲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俄国十九世纪下半叶民族乐派鲍罗丁、里姆斯机-柯萨柯夫等人的“强力集团”,他们在音乐创作中力求运用民间歌曲和民间音乐语言,旋律中渗透着民间的素质,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再如我国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依据民间戏曲——越剧的音调和旋律因素创作成一部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交响音乐作品。这不胜枚举的一系列音乐作品都与其民族的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中,并都表现出各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越是能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为全国人民接受的音乐作品,越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第五篇:浅析流行音乐和昆曲的结合
浅析流行音乐和昆曲的结合
摘 要:音乐的发展史,是一个多重音乐元素互相碰撞、交汇、融合、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碰撞愈发激烈,结合也日益紧密。那么悠扬婉转的昆曲与灵动鲜明的流行音乐相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动听旋律呢?媒体在流行乐和昆曲的结合过程中又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呢?本文中,笔者将从“媒体展示流行乐和昆曲结合的魅力”“利用媒体促进流行乐和昆曲结合”“昆曲与流行乐结合的启示”等方面,对此展开浅显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流行乐 昆曲 结合 媒体导向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44-01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尊重音乐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现代流行音乐的优点,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对传统音乐进行改革,为我国的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媒体在昆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的媒介和载体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视野的开阔,帮助其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体以促进昆曲和流行音乐的结合,展开浅显的探索。媒体展示流行乐和昆曲结合的魅力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当代,回归传统音乐文化,从中汲取优秀成分,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这也造就了昆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媒介,近年来,大量昆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而成的优秀作品通过媒体被人们熟知,例如,“羽果乐队”所创作的《春晓》及由著名歌手王力宏演唱的《在梅边》,均被大受人们喜爱,并被人们广为传唱。婉转悠扬的昆曲与各种西洋乐器打击而出的灵动音符,相互交融汇聚成一曲动人心弦的美妙旋律;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薄施粉黛水袖长甩的昆曲表演者,与纷繁多样的西洋乐器共同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作。昆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音乐表演形式,给予人们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是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的完美结合,而昆曲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完美的合作,会使得表演会更加精彩。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龚隐雷曾说:“最传统的和最现代的糅在一起,糅合得好,就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和艺术形态。”如今,这种将昆曲与流行音乐结合,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谱写人间动听音乐的事例不胜枚举,笔者经常在课堂中为同学展示此类音乐,希望能在音乐创作与创新上给予同学们启示和指导。利用媒体促进流行乐和昆曲结合
教师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在高中音乐课堂中采用多重音乐元素结合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笔者时常鼓励学生在课下多观赏昆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音乐会,希望学生通过音乐鉴赏,学习该曲目的创作特点和优点尝试自行创作,并善于利用媒体手段分享给大家。例如,有的同学就曾尝试将传统昆曲曲目《牡丹亭》加以改编,在婉转的曲调中融入小提琴悠扬绵长的乐调,创作出更为华美动听的旋律。笔者鼓励该学生把自己创作的曲目通过网络、微信、K歌、微博等媒体平台分享给别人,令人欣慰与惊喜的是,该曲目受到了人们的大量点赞和纷纷转发。通过媒体的传播,更多的人能够领略昆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魅力。
媒体的存在对流行音乐和昆曲的结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希望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媒体,尊重音乐的多样化,多多借鉴流行音乐的优点对传统音乐做出创新,促进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合,创造出更多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的音乐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昆曲与流行乐结合的启示
昆曲和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一种新型的音乐创作趋势,即现代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碰撞融合,在保留昆曲传统韵味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新鲜的流行元素,将其改造成更为现代人接受和喜爱的音乐形式。这不仅仅是音乐史上的伟大创举,更是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发展现代音乐元素的重要方式,此过程,更是体现了音乐原创人的智慧和心血。未来音乐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原创者钻研新型音乐形式,大大尝试,勇于创新,善于从传统音乐中汲取养分,为优秀的音乐底蕴中融入新鲜元素,为我国乃至世界音乐领域增添更多美妙的旋律。结语
总之,时代的发展为昆曲和流行音乐的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教师在此基础上应倡导学生学习借鉴现代流行音乐的优点,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对传统音乐进行改革,为我国的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昆曲与流行乐的结合便是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美丽火花,这为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的音乐形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相信今后此类创新会愈来愈多。
参考文献:
[1] 冯华.2004年流行音乐学院专家论坛[N].综述南京?术学院学报,2004.[2] 王黎平.浅谈电影音乐审美的多元化[J].电影文学,2010.[3] 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