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师学科教学论中 “教学论”的弱化及扭转对策
摘要:作为师范院校的特色学科的学科教学论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实践中,已暴露出教学论弱化的迹象:侧重学科导致 教育 学基础 理论 弱化;经验论导致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弱化;不可替代性不强导致教师专业价值弱化。扭转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弱化的现象十分必要。要明确学科教学论是教育学门类中的教育学科;明确学科教学论的 研究 成果应该是基于学科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论”著述而非“学科”本身的经验之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
关键词:学科教学论;教学论;弱化;扭转对策 学科教学论是师范院校开设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教育学学科。这里的“师范性”是学科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或者从教师专业化角度讲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所在,也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之处。学科教学论在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研究机构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设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博士点,其毕业生与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专门机构培养的所谓“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共同竞聘教师岗位却毫不逊色的事实,从某一侧面说明了师范院校的特色学科──学科教学论的学科特色或优势已经被弱化了。尤其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实践中,已经露出了诸多“弱化”的迹象: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理论、教师专业化价值被弱化了。
一、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
(一)侧重学科导致教育学基础理论弱化
学科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是在近代随着在学校里设置学科课程和在教学中融合运用教学论而逐步形成和 发展 起来的。早期主要是在学科内部孕育成长,随着学科教学的普及和扩展,学科教育工作者通过理论概括和运用,发展教学理论的一般结论,逐步推进了学科教学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因此也就有了学科教学法向学科教学论的演进,即从操作层面上的单纯的各科教学法向 方法 论意义上的多层次的学科教学方法论体系的发展,应该说这是学科教学论这一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学科教学思想在理论指导功能上的体现。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沿革没有脱胎换骨,其结果是,由经验式的各科教学法演进成的学科教学论,至今没有挣脱“学科”的界域而缺乏上位理论的支撑。诸如教育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教学心 理学 的基本理论、教育学理论、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等,都没有真正纳入到学科教学论中,致使学科教学论几乎不具有很明晰的教育学理论特征,导致其理论成果匮乏。从事学科教学论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不得不用两条不协调的腿艰难跋涉在学 科学 术和教学论学术两条路上,结果是取得的成果多半是量的积累而缺少质的学术层次的提升。这些成果多半是学科层面上的经验 总结 或是教学心得,而少见教学论的学术痕迹。侧重学科而导致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弱化,在以下诸多方面都有体现:高师院校所使用的学科教学论著述或 参考 教材,往往偏重对学科不同类型知识教学的方法研究,而缺少诸如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理论、评价理论等指导功能的体现;高师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设置单
一、不成体系且衔接配合差;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被轻视为高师生从事教师职业所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建构,只把精力放在学科教学技法的指导上;学科教学论的学术研究只基于学科层面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论”研究。
(二)经验论导致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弱化
学科教学论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强。这必然要求学科教学论要提供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程序化的方法论意义上的适用性的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然而基于学科教学实践的经验往往是分散的、零散的、不系统的、个性化的非智慧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型的,其线性加和只能是经验论。学科教学论的实践,不应该只是操作性的活动本身,还应该是一种包含方法的实践研究过程,应该是实践经验的提升、实践智慧的积累和实践理论形成的过程。学科教学论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能没有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的支持。正所谓“完善的经验是物我两忘的,真正的教育是心理与逻辑、方法与教材、教学与课程彼此间水乳交融、相互作用、动态统一的”。[1]然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恰恰是学科教学论学术成果的经验论泛化,已经使得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弱化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学科教学论实际上仍然扮演着学科层面上的单纯的教学技法的角色,学科教学论教师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师范生专业教学技能的训练师了。因此,学科教学论的学术成果也就当然跳不出学科教学经验甚至课堂教学经验的圈子了。由经验论导致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弱化,主要表现为学科教学论教师对高师生进行教育教学指导时只是停留在“应该”与“不应该”的说教上,而不能提供操作意义或案例水平上的一套可执行的程序或步骤的示范。(三)不可替代性不强导致教师专业价值弱化
学科教学论是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的特色学科或教师教育学科,本应在创造教师专业价值方面充分显示其指导学科教学的科学价值,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也本应该在谋求教师职业的竞争中,以其独具的职业优势和不可替代性而独占鳌头。然而,由于在学科教学论的沿革中没有使其不可替代性得到真正的强化,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证明自己的教师专业价值方面反而显得力不从心。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说,这一结果源于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从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和专业情意的健全等教师专业标准上缺乏应有的强化和追求。当然,教师职业的半专业或准专业的现实状态,也是造成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不强的直接瓶颈。但无论怎么说,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都应该在课程设置、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方面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2]教师专业化价值的弱化主要表现为:师范院校对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措施不利;教师专业化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科教学论教师往往身兼二职,缺乏从事学科教学论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素养;师范院校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并为基础教育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意识淡漠;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化特色不明显;师范院校在中等教育师资培养上,缺乏对教育专业化标准的研究与认定;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脱节。
二、“教学论”弱化的负面 影响 及加强“教学论”的必要性
(一)“教学论”弱化的负面影响
1.导致教师职前培养阶段教育教学理论修养的先天不足
学科教学论作为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看家课程,本应在教师教育的整体课程结构中处于显要位置而备受重视。然而,由于对学科教学论一贯的和普遍的轻视,客观上使得只限于50~60个授课学时的所谓看家课程还要更受冷遇。较少的教学工作量和劣势地位难以吸引专门的学者从事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仍操持着这门课程的学者,是在艰难地扮演着“无米下锅”的巧妇角色。课时少又不受重视的背景下的学科教学论,其“教学论”弱化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更何况,凸显学科教学论中的“教学论”又不是所有学者的深层次领悟和自觉行为,在这种背景下,要使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理论的积累上达到从事教学工作的职业要求谈何容易,而造成他们在教育教学理论修养上的先天不足倒是事实。2.加大了教师入职后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客观地讲,基础教育的“应试”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持续出现,不是偶然的,其原因除了既定的基于我国国情的近乎统一的评价机制的客观限制外,更有来自于学校的办学功利思想和教育者自身方面的因素。事实证明,相当数量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试”而在进行着缺少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实践。对于刚刚走出教师教育摇篮的师范毕业生来说,虽然他们也曾满怀信心、满腔热情地带着教师教育阶段尽管不够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踏上讲台,但当他们真正“熟悉”了学校的环境氛围后,当初的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施展专业本领的冲动再也找不到了,之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论”修养欠功夫的情况下变得不知所措了,缺乏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出现随意性便不可避免。3.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现代 教师应该做研究教学的学者。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参与、从事课程开发;可以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创生新的课程、新的课堂;可以根据本学科和自身的优势去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可以本着“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努力寻找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并 应用 取得的研究成果去大力推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改革等等。但 问题 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除了拥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还需要教育和教学理论的支持。“教学论”被弱化的直接后果是,一些教师上岗后缺少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能力差,不知道教育科研从何搞起,怎么个搞法,即使涉猎了一点点的研究,也会因为理论的匮乏而使研究肤浅或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4.给教师职后培训和提高增加了过多的物质和精神负担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按照改革的统一部署,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加大了对教师培训和提高的力度。从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到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可谓有序而浩大,既牵动了基础教育的千军万马,也触及了教师教育的培养和培训机构。不能否认,历时七年的改革准备和改革实践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步踏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那些基于教育理论层面上的通识培训,基于学科教学论层面上的学科专业教学方法培训,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层面上的教学手段培训,不是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教师教育培养阶段设置的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功能的发挥程度了,弱化“教学论”,就要付出代价。
第二篇:高师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及扭转对策论文
摘要:作为师范院校的特色学科的学科教学论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实践中,已暴露出教学论弱化的迹象:侧重学科导致教育学基础理论弱化;经验论导致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弱化;不可替代性不强导致教师专业价值弱化。扭转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弱化的现象十分必要。要明确学科教学论是教育学门类中的教育学科;明确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应该是基于学科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论”著述而非“学科”本身的经验之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
关键词:学科教学论;教学论;弱化;扭转对策
学科教学论是师范院校开设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教育学学科。这里的“师范性”是学科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或者从教师专业化角度讲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所在,也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之处。学科教学论在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研究机构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设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博士点,其毕业生与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专门机构培养的所谓“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共同竞聘教师岗位却毫不逊色的事实,从某一侧面说明了师范院校的特色学科──学科教学论的学科特色或优势已经被弱化了。尤其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实践中,已经露出了诸多“弱化”的迹象: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理论、教师专业化价值被弱化了。
一、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
(一)侧重学科导致教育学基础理论弱化
学科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是在近代随着在学校里设置学科课程和在教学中融合运用教学论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期主要是在学科内部孕育成长,随着学科教学的普及和扩展,学科教育工作者通过理论概括和运用,发展教学理论的一般结论,逐步推进了学科教学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因此也就有了学科教学法向学科教学论的演进,即从操作层面上的单纯的各科教学法向方法论意义上的多层次的学科教学方法论体系的发展,应该说这是学科教学论这一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学科教学思想在理论指导功能上的体现。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沿革没有脱胎换骨,其结果是,由经验式的各科教学法演进成的学科教学论,至今没有挣脱“学科”的界域而缺乏上位理论的支撑。诸如教育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教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学理论、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等,都没有真正纳入到学科教学论中,致使学科教学论几乎不具有很明晰的教育学理论特征,导致其理论成果匮乏。从事学科教学论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不得不用两条不协调的腿艰难跋涉在学科学术和教学论学术两条路上,结果是取得的成果多半是量的积累而缺少质的学术层次的提升。这些成果多半是学科层面上的经验总结或是教学心得,而少见教学论的学术痕迹。侧重学科而导致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弱化,在以下诸多方面都有体现:高师院校所使用的学科教学论著述或参考教材,往往偏重对学科不同类型知识教学的方法研究,而缺少诸如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理论、评价理论等指导功能的体现;高师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设置单
一、不成体系且衔接配合差;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被轻视为高师生从事教师职业所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建构,只把精力放在学科教学技法的指导上;学科教学论的学术研究只基于学科层面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论”研究。
(二)经验论导致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弱化
学科教学论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强。这必然要求学科教学论要提供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程序化的方法论意义上的适用性的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然而基于学科教学实践的经验往往是分散的、零散的、不系统的、个性化的非智慧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型的,其线性加和只能是经验论。学科教学论的实践,不应该只是操作性的活动本身,还应该是一种包含方法的实践研究过程,应该是实践经验的提升、实践智慧的积累和实践理论形成的过程。学科教学论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能没有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的支持。正所谓“完善的经验是物我两忘的,真正的教育是心理与逻辑、方法与教材、教学与课程彼此间水乳交融、相互作用、动态统一的”。[1]然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恰恰是学科教学论学术成果的经验论泛化,已经使得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弱化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学科教学论实际上仍然扮演着学科层面上的单纯的教学技法的角色,学科教学论教师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师范生专业教学技能的训练师了。因此,学科教学论的学术成果也就当然跳不出学科教学经验甚至课堂教学经验的圈子了。由经验论导致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弱化,主要表现为学科教学论教师对高师生进行教育教学指导时只是停留在“应该”与“不应该”的说教上,而不能提供操作意义或案例水平上的一套可执行的程序或步骤的示范。
(三)不可替代性不强导致教师专业价值弱化
学科教学论是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的特色学科或教师教育学科,本应在创造教师专业价值方面充分显示其指导学科教学的科学价值,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也本应该在谋求教师职业的竞争中,以其独具的职业优势和不可替代性而独占鳌头。然而,由于在学科教学论的沿革中没有使其不可替代性得到真正的强化,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证明自己的教师专业价值方面反而显得力不从心。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说,这一结果源于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从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和专业情意的健全等教师专业标准上缺乏应有的强化和追求。当然,教师职业的半专业或准专业的现实状态,也是造成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不强的直接瓶颈。但无论怎么说,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都应该在课程设置、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方面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2]教师专业化价值的弱化主要表现为:师范院校对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措施不利;教师专业化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科教学论教师往往身兼二职,缺乏从事学科教学论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素养;师范院校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并为基础教育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意识淡漠;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化特色不明显;师范院校在中等教育师资培养上,缺乏对教育专业化标准的研究与认定;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脱节。
二、“教学论”弱化的负面影响及加强“教学论”的必要性
(一)“教学论”弱化的负面影响
1.导致教师职前培养阶段教育教学理论修养的先天不足
学科教学论作为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看家课程,本应在教师教育的整体课程结构中处于显要位置而备受重视。然而,由于对学科教学论一贯的和普遍的轻视,客观上使得只限于50~60个授课学时的所谓看家课程还要更受冷遇。较少的教学工作量和劣势地位难以吸引专门的学者从事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仍操持着这门课程的学者,是在艰难地扮演着“无米下锅”的巧妇角色。课时少又不受重视的背景下的学科教学论,其“教学论”弱化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更何况,凸显学科教学论中的“教学论”又不是所有学者的深层次领悟和自觉行为,在这种背景下,要使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理论的积累上达到从事教学工作的职业要求谈何容易,而造成他们在教育教学理论修养上的先天不足倒是事实。
2.加大了教师入职后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客观地讲,基础教育的“应试”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持续出现,不是偶然的,其原因除了既定的基于我国国情的近乎统一的评价机制的客观限制外,更有来自于学校的办学功利思想和教育者自身方面的因素。事实证明,相当数量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试”而在进行着缺少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实践。对于刚刚走出教师教育摇篮的师范毕业生来说,虽然他们也曾满怀信心、满腔热情地带着教师教育阶段尽管不够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踏上讲台,但当他们真正“熟悉”了学校的环境氛围后,当初的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施展专业本领的冲动再也找不到了,之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论”修养欠功夫的情况下变得不知所措了,缺乏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出现随意性便不可避免。
3.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现代教师应该做研究教学的学者。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参与、从事课程开发;可以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创生新的课程、新的课堂;可以根据本学科和自身的优势去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可以本着“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努力寻找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并应用取得的研究成果去大力推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改革等等。但问题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除了拥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还需要教育和教学理论的支持。“教学论”被弱化的直接后果是,一些教师上岗后缺少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能力差,不知道教育科研从何搞起,怎么个搞法,即使涉猎了一点点的研究,也会因为理论的匮乏而使研究肤浅或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4.给教师职后培训和提高增加了过多的物质和精神负担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按照改革的统一部署,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加大了对教师培训和提高的力度。从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到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可谓有序而浩大,既牵动了基础教育的千军万马,也触及了教师教育的培养和培训机构。不能否认,历时七年的改革准备和改革实践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步踏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那些基于教育理论层面上的通识培训,基于学科教学论层面上的学科专业教学方法培训,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层面上的教学手段培训,不是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教师教育培养阶段设置的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功能的发挥程度了,弱化“教学论”,就要付出代价。
(二)加强“教学论”的必要性
1.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部分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结构、课程功能、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层面的深刻变革,不仅给高师院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明确指明了改革的方向。高师院校能做到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除了进行全面改革外,还要把着眼点放在能够为解决基础教育现实问题服务的教师专业化课程改革上,尤其要大力加强和重视学科教学论,并在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提升“教学论”的学术层次和成果积累,有意识地强化学科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的功能和教师专业化价值。
2.高师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等教育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师资,这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必须把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有计划、分阶段地纳入整个课程结构中,并要突出加强学科教学论这一教师专业化的象征性课程的建设。要鼓励、引导学科教学论教师以教学论为核心,依据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努力探索、开发有利于师范生未来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指导性强、实践操作性明确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要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在提高“教学论”学术研究品位的同时,加强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训练,在他们入职前挖掘可利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为他们搭建教育教学理论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结合的实践平台,尽可能地缩短他们上岗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期,使之尽快驾驭教育教学。
3.增强师范毕业生就业优势
随着近几年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综合性大学对教师教育市场的不断占有,高师院校的师范毕业生的市场就业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地方师范大学的师范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也惊人地下降了四五十个百分点,一些知名大学的非教师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不得不到中学谋职了。如此严峻的市场就业压力,再次给师范院校敲响警钟:加强学科教学论刻不容缓!师范院校所以得名,是因为有了学科教学论等教师专业化课程后造就了无数的学科教师,是因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经历了教师专业化训练的环节而有了从事学科教学的专门本领。只有发挥学科教学论等教师专业化课程的功能,使“教学论”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支撑作用得以实现,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真正科班出身的专业化教师,才能在严峻的市场就业压力下站稳脚跟。
4.培养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现代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帮助者,学生人格完善的引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有效教学行为的开拓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事实上,由于教育教学工作是针对人展开的,本来就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简单流程或模式,而是一个基于社会进步需要,伴随教育对象成长和发展的动态的研究过程,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当然更是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发展过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创造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研究型定位。教学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做奠基,学科教学论恰恰提供了专业化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知识体系架构和操作层面的方法,使教师的创造性研究成为可能,使教学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可行途径。
三、对“教学论”弱化的扭转对策
学科教学论经历了由最初的各科教授法到学科教学法,再到学科教学论的沿革,本应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的流变和由此而带来的学科教学论学科定位的科学化,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学术层次、理论层次的提升。然而,事实上是在对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没有弄懂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学科建设,以及上一级学科的学位点建设,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也就在所难免了。扭转教学论弱化的情况至少要慎思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学科教学论是教育学门类中的教育学科
1996年6月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根据新调整的专业目录,原来的学科教学论专业与教学论专业,统一调整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各种教学论,诸如化学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语文教学论等统称为学科教学论,则归属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与课程论、教学论平行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显然,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应是教育学学科。[4]
(二)明确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应该是基于学科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论”著述而并非“学科”本身的经验之谈
由于对学科教学论定位上的不科学,直接导致了学科教学论学术研究的失向、低层次和学术成果的简单量化而非“质”的提升。相当的研究成果只是“学科”层次上的经验论或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即使走出了“学科”的“教学论”方面的著述,也没有超越本科生层次,根本达不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的要求。因此,只有把学科教学论的学术层次定位在基于学科又从学科中走出来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论”,才是学科教学论研究的正确学术导向,才是对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弱化的扭转之策,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也才能真正实现学科教学论在强化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上的教育功能。在操作层面上,从事这一方向研究的学者在著述学科教学论时,要充分考虑学科教学论针对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功能,针对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理论方面的支持,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学科教学设计、学科教学的一般技法指导或学科具体课型的教学要求上。学科教学论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既要基于学科,又要站在学科之上。当然,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建设也要以“教学论”的学术提升为目标展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以人为本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的建设和合理学术梯队的形成。对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而言,由于学术队伍都分散在各院、系,依托于各学科,所以现实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凝聚学术力量、凝练学术方向以及正确引导学术提升的问题。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角度讲,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选择和培养应考虑课程论研究、教学论研究、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这三个基本的研究方向及其相应的学术积累。应该建设一支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或教科院为依托,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向为核心的学术队伍,要根据学科建设的实际和与之配套的学术成果积累情况,统筹整合师资力量。分散在各院、系的各学科教学论方向的带头人应该成为课程与教学论重点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学术骨干,这些人应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方向,以“教学论”为学术层次,主要侧重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这样,就形成了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或教科院为依托,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向为核心的辐射各学科教学论方向的资源整合型学术梯队。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一些师范院校对学科教学论的师资进行了整合,将分散在各院、系的学科教学论教师调出,集中起来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以此来提高学科教学论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学术水平。我们期望这些措施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科教学论中的“教学论”一直被弱化的局面。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依赖于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三个三级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成果的积累。需要强调的是,庞大而又分散的学科教学论方向,在其自身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明确其学科范畴,把握“学科”与“教学论”的学术层次定位,站在二级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高度去发展、建设、强化学科教学论中的“教学论”,这同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实现新发展的共同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83.[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53.[3]谢利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18—20.[4]杨启亮.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建设中的“学科教学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18—20.
第三篇: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11、教学观念的转变及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齐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本着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思想,教学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本事,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小结。经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学方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2、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新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具有基础性、先进性、时代性的特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齐。最大的变化是呈现形式上的变化,每章节由章首页、若干节、本节小结和自我检测四个部分组成。每节由问题探究、正文、旁栏、练习四个版块组成,旁栏又安排了相关信息”、“知识链接”。
每节课均以“问题探究”开始,经过观察图片、创设情景、讨论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这些情景、问题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步步深入,引导课堂资料的呈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展示图片等手段,发挥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本节聚焦”是一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相关信息”是对正文主栏资料的补充和延伸。“知识链接”是不一样章节的前后呼应,构成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对正文中的“资料分析”(或资料收集和分析)
和“思考与讨论”多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和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讨论、去操作、去试验,从而对知识进行归纳构成概念,得出结论。
3.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师,应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期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
4、紧抓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本事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仅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本事才能得以切实提高。《分子与细胞》中有四个探究性实验,这些探究活动改变传统注入式或启发式,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经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一开始对于这些没有
5、多方位地评价学生新课改对学生的评价不在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而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经过备课组的多次研究,本学期我们的评价资料包括模块考试、单元测试、实验技能和平时表现(包括预习作业、课后作业)。
6、建立平等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仅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
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简便愉悦、民主和
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靠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期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靠教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2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常常在一堂课之后,我们总能找出这堂课的不足,问题可能是课堂纪律、教学设计、师生活动等等。曾听人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之处就在于总是要上完课后才能发现问题,虽然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追求更好的课堂。一学年又过去了,回顾这一学年,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自己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
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再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同学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使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俄罗斯人口少却要进口粮食的原因。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与时俱进,放弃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以“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为例,该教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可用此方法: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诀简洁而明了,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
(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给予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不足之处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2)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3在第二学期很快进入全面复习,经过一段的复习,学生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反思近一段的教学,自我认为今后的复习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复习中发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基础知识不过关是造成学生题不会做的主要方面,例如在进行浮力计算时由于公式不记得,看到浮力题感到无从下手,在分析力的有关知识时,由于对于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析不清楚,分析不清物体受到几个力,造成许多的力学问题无从下手。基础知识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前提,也是中考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应是物理复习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物理新课标要求要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近几年的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分析出有关的物理知识,并能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许多实际中的问题,20xx年高考中就有近一半的考题涉及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加强实验的复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新课标又加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考察,从20xx年到20xx年在高考中实验的考察逐步加强,20xx年达到19分,且考察的范围不断增大,既有学生的分组实验,又有演示实验,既有结论的考察,又有过程的考察,既有现象的考察,又有实验的设计,既有从现象中进行猜想,又有实验中问题的处理,等等,总之,考察的范围之大,考察的范围之广,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考察。因此在今后的复习中加强学生的实验复习将是一个重要方面,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会利用学过的原理和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组合归类设计新的实验。在实验中进一步树立动手操作意识;安全规范意识;创新质疑意识。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积极开展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实践活动.
分析今年命题的基本趋势,一是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的实验仪器使用题要考;二是以实验为背景材料的试题将增加;三是带有探究味道的题、设计型试题还会出现,考查实验方法的迁移运用能力;四是现场操作性试题还有可能出现,五是对于实验过程的感悟、发现和改进也可能出现。
四、搞好试卷讲评,提高应试能力;
试卷讲评是下阶段的主要课型之一,通过试卷讲评一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二是及时反馈信息,发现、解决教学疑难,查漏补缺;三是总结吸收教与学的经验和教训,改进教学。四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只讲评不练习,只练习不讲评,或虽讲评但却不及时,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五、要进行答题规范训练
①独立审题,独立地弄清物理情景、独立地提取信息,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解题能力,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所看重的热点问题。近几年出现“信息给题”、“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和科技的题目”,意图之一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独立审题能力、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进行求解。为何这类题得分率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独审题独立解题的能力差。因此,在复习中,在分析例题或者讲评试题的时候,教师要把审题的机会还给学生,从读题开始,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通过例题、习题,养成对具体物理过程作具体分析的好习惯,学会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方法
②规范解题
语言规范:特别是目前比较注重探究题、论述题,要求学生能清晰的理解物理概念并能准确的表达,叙述应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性,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要写出主要的步骤。尤其是实验填空题,最后结果表述不规范,就可能把解答过程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浪费掉。书写规范:对作图题更要特别注意认真规范。
总之,在今后的复习中仍有待于不断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的改进复习的方法与进程,提高教学的质量,将是我们的目标。
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4认真分析高考物理试题和学生高考成绩,回首自己高三这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思考的地方。下面就一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究,明确方向
高三年级教学伊始,认真学习研究“新大纲”以及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从中找出共性,发现变化及趋势,总结规律,明确备考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物理试题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基础,考查物理主干知识、重点概念和规律;紧密结合实际,考查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加强实验能力考查。变化之处及趋势: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能举一反三的设计、解决书本以外的开放性实验;第二亲卷难度可能会降低,23、24、25题梯度会更明显。
二、制定计划,落实目标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每个阶段的目标定位。
1、适当降低难度,使学生拥有优越感,顺利跨过会考、高考的台阶。
学生刚完成会考,会考期间简单的重复练习,使他们思维简单化,而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之大是众所周知的,所以,从会考到高考如何过渡显得非常重要。
2、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有8道选择题,每道题6分,其中多数题目来源于课本中所谓的非重要章节,甚至有的是课本的原话再现,这要求我们重视课本,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落实。对于主干知识更是考查重点,这些知识的应用前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否则无法实现。在加深对“双重”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物理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复习中应做好点面结合。主干知识的复习,首先选择一系列相关连的一环扣一环的小题目串由学生自主复习、解答作为铺垫带动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这样,学生清楚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用物理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相反,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可以采取拆分的方法——“化整为零”,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分解、建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理科综合试题仍是学科内综合,以专题形式进行学科内综合复习。
编织知识网络,可以实现多题归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抓住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质方法——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用物理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专题训练进行思想方法归纳和总结。
4、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实验题的分值有17~18分之多,但从历年高考的得分情况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总是学生较为薄弱的部分,得分率一直偏低。为了提高这块的得分率,复习备考时,注重抓实验原理和设计思想的理解,实验操作要领、误差来源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归纳、对比;读数类、电路设计类,力学中的纸带处理,图象处理及光学、热学等。
三、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高三时间紧,课堂教学更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为了能达到这个要求,我们需要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有更深更广的了解,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或不解之处有预见,以使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备课组常互相探讨、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
四、注重解题方法指导
物理试题有三题计算题,分值为54~55分之多,所以解题方法及规范与否将大大影响到学生的得分,所以有必要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物理评分原则是重过程、轻计算,按步得分,如何抓住得分点尤其重要。我们除了坚持训练学生的解题规范外,指导学生用假设未知物理量列方程的方法实现分步得分,同时应写清楚研究对象和过程,标注方程序号,物理量符号书写应规范等。
回顾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略作梳理,值得反思的问题多多,慢慢品味,真有不少收获。
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5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为篮本,结合本县的教育教学环境与学生素质水平的实际情况,参照课程配套练习及县教研室专项单元测试等资料进行命题。试题重点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试题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地理基本事实、概念、规律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分析:
1、题型设计
本次考试以闭卷笔试。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共计6页25题,总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其中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分值占40%;综合题5大题,分值占60%,题型全部为读图分析题。题型设计差不多跟中学结业会考一样。
2、知识结构
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如:22大题的考查黄河;23大题考查长江;24大题考查中国地形,都集中在第二章节的内容。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学生最基本记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试卷难易度
试题难易度偏低。可简单分为中低两种类型,比例为3:7。无偏题、怪题、超标准题,试题保证了一定的区分度。
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谈化基础知道内质延伸
从知识点的分布看,试题的涉足面较广,均衡第一章和第二章,且大部分题目都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能更多地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注重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和杜绝机械呆板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培养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今年的试题在此方面虽有不同层次的体现,但不太明显,只有选择题第1、2、3、4有涉及到本地的文化地名和实事事件“平和蜜柚、神舟七号、平和”,有点新颖,虽然容易但也算是给单调的试卷一点亮点。
2、缺乏结合生活实际,模糊学生创新能力考查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份试题中,没有出现这样创新的题目,所以本次考试没有达到考查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处理和解决社会生活、生产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改革的能力要求,不利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卷面设计缺乏人性关怀,乏味且不新颖
整张试卷呈现感觉缺乏新颖灵活,忘记考试也是一种师生的情感关怀,没有体现人文性,比如友情提示,还有优美清晰的图形卡通形象,当然也少了创设新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入手,解决试卷所创设的问题。
存在问题:
每一块试题中,一些平时上课认真的学生差不多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如选择题20道,还有第24,25题能拿满分也有许多,比较可惜的是在一些小题没有仔细看题。
一、基础不扎实,掌握知道不牢固,主意集中体现在选择题方面如:1、5、6、10、16、17还有综合题21四张图,22黄河的发源地和流入海洋错误情况也较明显。
二、考试态度问题不严谨,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对待考试,从其做题试卷表面就能体现出来,字迹了草随便,做题答非所问,乱七八糟。思想品行差。
四、应变能力差,思维扩展力不足。如选择题1-4题,关于平和的;21题湖北的地图轮廓不会跟其(3)联想起来,23题(3)“正在兴建的b是水电站”,这边没有画一个下横线学生就没有做,全年级没有一个学生这个有做。这说明学生的思想应变能力不足,没有用心去做题,看题审题。
教育教学反思:
1.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新、调整、删减和补充,对教材知识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自律学习,学会自觉学习,学会创意学习,要从课堂上课外生活上引导他们爱上地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一丝关怀,少一分责难”“多一些探讨,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
3.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解图的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地理图形知识在地理新教材中所点的比例更加大,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图形知识教学当中要加大对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日强化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应首先从双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涵,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一致是考查的重点。教师应关注教材中的实际问题、科普知识,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重在理解、重在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严防死记硬背。
5.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因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因人施教,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素质教育教导教师对待学生学习情况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独体,对待优秀学生更要严格要求,不能宠爱,对待中等学生要持之以恒,鼓励表扬,巩固其基础知识前题下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而对差生更不能放弃,更要循循循善诱,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缩小学生之间三级分化,达到全面学习发展,建设好优秀向上的班级集体。
第四篇:英语学科教学论
(一)1.What is the go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o help the learner master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By mastering the target language, we mean that the learner is able to hav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s with others in the target language.2.What is the nature of FLTM?
FLTM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the processes and pattern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iming at revealing the nature and law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It examines the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studies approach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and studies principles and beliefs that underline them.3.Why do we call FLTM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It involves a lot of disciplines such as philosophy, linguistics, psychology, pedagogy, Anthropology, Sociology.So we call it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4.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linguistics?(purpose, beliefs, approach and contents)Purpose: to help understand classic works
beliefs: the written form of language superior to the spoken form.approach:a prescriptive approach
Contents: Classification of all the words into 8 parts of speech and the study of the syntax of Greek
5.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of American structuralism?(beliefs, approach and contents)beliefs: speech was primary and writing was secondary.approach:a descriptive and inductive approach
Contents:
1.A language was a habit of verbal behavior which consisted of a series of stimuli and responses.2.To acquire a language was to form a habit of verbal behavior and learning a language was learning a habit.6.What is Chomsky’s explanation of th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Linguists should study the linguistic competence, no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tive speaker and try to set up a system of rules that will generate an infinite number of grammatical sentences.7.What is the main feature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 meaning of any single word is to a high degree dependent on its context.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must have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a descriptive linguistic model.Linguistic events should be accounted for at three primary levels: substance)the material of language), form(organization)and context(relations of the form to non-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ituation).Three dimensions: field, tenor, and mode.8.Wha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Gestalt psychology?
Contents: the area of perception, aiming a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s and whole in people’s perceptual experience.beliefs: people perceives objects and scenes as organized wholes before they noticed their component parts
9.Wha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Contents: the analysis of the unconscious mind.beliefs: unconscious mental processes influence conscious thought and action.10.Wha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behaviorism?
Important figures:
1.John B.Watson(American psychologist)
Contents: nonhuman animal’s behavior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beliefs: Behavior was the only proper subject of study in psychology ,because only behavior, not the mind, could be observed publicly and objectively
Important figures:
2.B.F.Skinner, the leader of behaviorism
Contents: learning
To characterize learning in terms of stimuli and responses
To identify basic learning processes
Beliefs: learning process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classical conditioning and operant conditioning.11.Wha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tents:to explain observable behavior by reference to hypothetical mental structures.beliefs: experimental subjects do not simply make passive, mechanic responses to stimuli.Rather they are very active in identifying the meaning of stimuli and in expec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responses.12.What are the main six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The habit-formation theory习惯-形成理论
According to behaviorists, language is regarded as a set of linguistic habits and the linguistic habits are formed through identify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stimuli and responses.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mean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set of linguistic habits.Imitation and practi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habit-formation.Errors should be predicted, avoided and should be corrected.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hypothesis of linguistic universals 语言共性说
There exists certain linguistic properties which are true to all the natural languages in the world.Noam Chomsky : a particular language;core grammar and peripheral grammar
Hoseph H.Greenberg: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acculturation theory 文化认同说
Individuals of one culture have to go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odification in attitud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in order to function well in another culture.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s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acculturation success
The discourse theory话语交际说
In the late 1970s
E.Hatch:focus his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nly through communication discourses can the learner acquire the second language
The monitor theory 监调理论
The cognitive theory 认知理论
Cognitive psychology: learning is a cognitive process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acquisition of a complex cognitive skill, and its internal representations include procedures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vocabulary,grammatical rules, and pragmatic conventions governing language use.Learners’ language performance improves along with the reconstructing of the internal representations.The task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very complex because it involves constant practice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task until automaticity is reached
(二)1.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1).Main features:
① Main content: grammar
② Arrangem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grammar system
③ Purpos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mastering grammatical rules.④ Major focus: reading and writing
⑤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e native language
⑥ Principal practice technique: translation
2).objectives:
To enable the learners to read and translate its literature by requiring students to memorize grammatical rules.2.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Direct Method?
1).Main features:
① Arrangem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situations or topics
② Purpos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developing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③ Major focus: speaking and listening
④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e target language
2).Objective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the target language.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think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o develop the four basic language skills
To help students to have correct pronunci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3.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Oral Approach?
1).Main features:
① Language teaching begins with the spoken language.② New language points are introduced and practiced situationally.③ Vocabulary selection procedures are followed to ensure that an essential general service
vocabulary(基本的常用词汇)is covered.④ Items of grammar are grade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that simple forms should be taught
before complex ones and should be taught inductively.⑤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introduced once a sufficient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basis is
established.⑥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e target language
2).objectives:
To enable the learners to get a practical command of the four basic skills of language.Accuracy in both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 is regarded as crucial, and errors are to be avoided at all costs.4.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1).Main features:
① separation of language skills into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emphasis
on 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before reading and writing.② Use of dialogues as the chief means of presenting the language.③ Emphasis on certain practice techniques: mimicry(imitation), memorization and pattern
drills.(mim-mem method)
① Discouraging th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
② Use of language laboratory.2).objectives:
To enable the learners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communicatively.The primary stress is laid on oral proficiency, which means the students should achieve accurate pronunciation and correct grammar.5.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Cognitive Approach?
1).Main features:
④It insists that learning i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is a creative
process.So meaningful learning and meaningful practice are emphasized.⑤ It gives equal importance to all the four skills.But listening and reading should precede
speaking and writing.⑥ It holds that mistakes are unavoidable in the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What the teacher
should do is to analyze the mistakes so that they could find the cause and do some remedial work accordingly.2).objectives:
To develop in the students the same type of abilities possessed by native speakers.6.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1).Main features:
① An emphasis on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through intera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②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entic texts in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③ The provis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focus, not only on language but also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itself
④ An enhancement of the learner’s own personal experiences as important contributing
elements to classroom learning.⑤ Am attempt to link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with language activ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2).objective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t includes:
a.Knowledge of th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of the language.b.Knowledge of rules of speaking
c.Knowing how to use and respond to different types of speech acts such as requests,apologies, thanks, and invitations.d.Knowing how to use the language appropriately.(三)
To develop students’ overall language ability, what are the five aspects mentioned in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Language, language skills, learning, affect and culture.
第五篇:学科教学论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
(一)、课程标准—是各个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的、连贯的、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工作。
(二)、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三)、课程的实施—是指把课程化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四)、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五)、教学基本原则: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六)、赫钦斯的“白本名著计划”—永恒主义认为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
(七)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课程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两者是同等重要的。
二、简答题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提倡“发现学习法”;主张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二)、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依据:①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②学科的逻辑;③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④社会的需求。
(三)、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区别:1.在目的方面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2.在编排方式上,学科课程重视学科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强调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3.在教学方式上,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活动课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4.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活动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四)、国家层面上是教育目的,指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规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地方层面上是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教师层面上是课程目标,指对学生毕业前所要完成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
(五)、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选择依据:①教学目的和任务;②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③本学科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法特点;④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和认知感‘⑤教师本身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⑥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⑦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⑧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
三、论述
1、泰勒: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科学化课程研究的集大成者。
“泰勒原理”即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的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问题: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价教育计划”,泰勒原理是由这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这四个环节有其内在的逻辑顺序性,个环节之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及关联性。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环节,它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则是课程开发系统运行的结果和基本保证。其中,教育目标既作用与学习经验,又作用于评价,既是选择、创造和组织学习经验的指南和关键因素,又是开发评价手段和工具的规范。因此,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课程开发的核心。
如果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①学科的逻辑,即学科自身知识、概念系统的顺序;②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即学生心理发展的先后顺序。不平衡性、个别差异等规律性;③社会的要求,如社会经济、职业的需求等。他们分别对学校课程产生影响。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这三种因素的强调程度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主张或不同的课程流派,如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历史贡献:①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为采用的课程研究范式,引起人们字课程研究中的方法论思考,是其突出贡献;②这种课程理论的体系及具体研究奠定了基本框架;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是泰勒的又一重要贡献,这大大提高了课程编制的科学性,使其成为动态的、开放的过程。
2、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参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等等。当然校本课程也存在几个方面的负面效应。第一、课程编制的权利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落后学校的教育质量可能进一步恶化,从而给学生的转学和流动带来困难,也给政府教育部门检查基层学校工作造成一定难度。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范围较大,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第三,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第四、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老师无法正常工作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