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淘气的校园》教学设计
课题: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淘气的校园》教学设计
设计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数学信息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低年级的孩子很早就能直观的感受到数量的存在,应该从小养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习惯。为此,在小孩子从一年级正式学习数学,为培养孩子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定此实验课题《淘气的校园》。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寻求和运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体验。
2、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数学信息,整理并记录信息。
3、通过拼摆各种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4、使学生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每四个人一小组准备一本记录本,铅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快乐的课间时光吗?你们喜欢在课间做什么呢?(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在下课后的课间活动。)
2、看来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丰富呀!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小同学可热情了,他说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观他学校里的课间活动,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开展活动
1、议一议
师:小朋友们请认真看看,你能在图中发现他们在做什么,谁来说说呢?(学生可能回答踢足球、跑步、跳绳、踢毽子。)
师:小眼睛可真明亮,看得多仔细呀!那让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谁是最会思考的小朋友!你能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吗?请以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先在小组内跟伙伴们说说你的发现的数学问题吧!看看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可巡视,听听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结果。)师:讨论结束咯,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生:有六个小朋友在跳绳,有7个小朋友在踢毽子………
(学生发言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师:回答得可真棒,你们都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录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记录数学信息的方法,合理适当的方法都可以给予表扬,要求学生能够记录清晰明白即可。)师:好了,既然小朋友提出了这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有的同学和老师的想法撞到一块去了。现在老师先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拿出你们桌上的记录本,小组内以分工的形式,一个同学用笔记录下其他小朋友的数学信息,其他的小朋友可以汇报自己获得的数学信息。
(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记录数学信息,教师可巡视小组的完成情况,适当的给予指导。)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认真记录的样子,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大家的观察都很仔细,老师也发现了图中的数学信息想要和同学们分享呢!你看(师指着画面),图中除了小朋友们在运动,还有一些固定不动的物体在等待我们呢,瞧,你发现了教学楼是什么形状?有几层楼呢?小朋友在仔细观察,你还有没有新的发现,和你的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2、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3、提出你的数学问题,大家一起来解答。
4、想一想
师:刚刚淘气带我们去参观了他快乐的校园生活,那么回到我们的校园中、班级里,你有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吗?看看哪位小博士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多,哪位数学小能人能解答得又 快有准确!
(让学生在小组内收集组员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信息,然后在班级的中大胆说出自己组内的信息记录。)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了这节课,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在校园中处处都能发现到数学的影子呢?(有。)其实不只是在学校里,回到家中你也能够发现很多数学信息,比如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形状的,一共有几张椅子等等,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信息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小脑袋,你就能发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角落都有数学的存在呢!
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根据课本第89页一个自我评价表,评价自己本节课的表现。
第二篇:北师大数学一年级《左右》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第五单元中继“前后”“上下”之后的第三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左右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感知左右,从而体会左右的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县城附近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一年级班,学生共20 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 人,有 15 名学生曾受过一年以上学前教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合作交流能力尚在培养之中。由于条件限制,执教时本节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分成四大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随意地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儿歌,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
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
生1:我举的是右手。
生2:我举的是右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生:左手。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放左右ppt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师放左右字的ppt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摸一摸。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生1:脚。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生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
师: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生2:还有左耳和右耳。
生3:还有左眼和右眼。
生4:还有左肩和右肩。
……
(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三.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1.摆一摆。(出示PPt显示一排文具)
师问:如果让你任意选择一件,你们选什么?(让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出所选文具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谁,从右往左数你选的文具是第几。从左往右数你选的文具是第几?(让学生回答)2.在教室里找一找。
(1)师说:请点到名的同学找出自己左边和右边有几位同学,并说出最左边和最右边同学姓名。
(2)师说出xx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xx排坐在最右边的又是谁? 让学生们举手回答。
(3)第x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个同学又是谁?
师总结:同一个人或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去数,它所在的位置顺序也就不同。
四.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师举起右手)请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呢? 师总结: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所以举的右手就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一组ppt图片(小朋友上下楼的照片)
(1)师说:小朋友们你们看看他们都是靠右行的吗?(让学生回答)
(2)师请同学们走出座位,靠自己的右边行走。
师说: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为准,我们不仅上下楼梯时,而且平行在马路马路上行走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一个接 一个,不要拥挤,有秩序地走,以免发生事故,做一个文明守秩序的好孩子。2.巩固练习
(1)出示 ppt图片让学生回答。(2)让学生“听口令,做动作”游戏。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左右,而且还学会在生活中用到左右,真棒!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处处都有数学。
.
第三篇: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喜欢上数学。2.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对10以内的数有初步的感知。3.经历对10以内的数进行不同方法排列的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由于这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因而,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节内容对于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来说并不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我打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敢于表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对于教材中的一大幅插图,学生观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观察的方法与顺序上需要教师的指导;同时,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带学生去观察身边事物的个数,可以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天津市的一所重点小学,校园环境整洁、美丽,教学设施齐全。学生多数是择校生,我教授的是两个双语班的学生,他们家庭条件优越,学前知识比较丰富,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与开发。但是,他们对孩子的培养只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孩子的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还有待于重点培养。比如,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还有的学生只知道问题的结果,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了解。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与培养。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树立自信心;然后引导他们向他人学习,共同进步。〖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校开学了。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些小动物非常羡慕你们,它们也建了一所动物小学,今天也开学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上学的情境呀?生:(异口同声地)想。师:好,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3页插图)(二)尝试探究师:请你们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能看到什么呀?说给你旁边的同学听一听。(学生互相说)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来说)生1:我看到图中有小松鼠、蝴蝶。生2:我看到有小熊、小鸟、大象、小兔、树、花、蘑菇,还有字。(教师边听边贴出对应的图片)师:在这些美丽的图画里面,还有好多数学知识呢,你们能数一数吗?生:能。师:分小组数一数,看看哪组数得又快又全。(学生前后4人为一组认真地去数,他们有的先数小熊的个数,也有的先数小兔子,还有的先数小鸟的只数,当数的结果不一样时,又重新去数,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数数的结果。生:我数出来有5个字、9只小鸟、2只小兔、4只松鼠、6只小熊、3个蘑菇、8棵树、7朵花、1头大象、10只蝴蝶。(教师边听边写在对应图下面。)(三)自主发现师:这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出来,你们看它们有顺序吗?能不能给它们排排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1:我给它们从小到大排,1,2,3,4,5,6,7,8,9,10。生2:我还可以按从大到小排队,10,9,8,7,6,5,4,3,2,1。生3:我给它们排成两队,单数一队,双数一队。1,3,5,7,9,2,4,6,8,10。(学生边说边挪动图片。)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真棒!咱们来读一读不同的排列结果。(大家一起读)(四)实践活动1.师:刚才我们看到动物学校中有这么多能用10以内数表示的事物,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生:能。师:谁能试着说一说。生1:教室里有6盏灯、2个电扇。生2:4扇窗户、1块黑板、2个板擦。生3:同学们带来8辆玩具车。生4:有5个变形金刚、3个布娃娃。生5:我铅笔盒里有10枝铅笔。2.师:你们想不想到操场上去数数哪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去数)(学生们数出操场上有10棵树、2个篮球架、1个沙坑、1根旗杆、4个单杠、3个双杠)(五)归纳总结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高兴吗?你们学会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小动物上学的情境,数了它们的个数,还给它们排了队。生2:我知道了教室里的东西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生3:我数了操场上有10棵树。生4:我知道了同学们带的玩具个数也可以数出来。师:那你们说,在我们的家中有没有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呢?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明天来告诉其他小朋友好不好?生:(齐声答)好!〖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对1~10各数在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是有趣的,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看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也能够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在观察情境图时,我没有限制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然后利用同座之间互相说来取长补短,给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好习惯。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思维得到了发散和提高。在课的最后,我们共同来到了操场上,学生们兴奋极了,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到处去寻找数学问题,收获很大。〖案例点评〗这节课,教师能够结合《标准》的理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运用观察法,突出体现先字教学法,即让学生先观察、先想、先数、先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学生的答案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观察情境图时,教师的设计是由具体实物到抽象数字,由无序到有序,一步一步深入,从而突破重、难点。教师将准备的图片随着学生的汇报贴出来,使学生将已经观察出的对象与观察背景脱离开,符合儿童观察的规律,使观察结果更明显,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在经历了独立学、小组学、集体学之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数感。新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具有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及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这节课就很好地处理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问题,从学知识到运用知识都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师生之间在活动中完成了认数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1淘气的校园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8.1淘气的校园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按要求回答
(共5题;共10分)
1.(6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有_______个人在跳远,有_______个人在跳绳,跳远的比跳绳的多_______人。
_______
(2)踢毽子的有_______人,跑步的有_______人,踢毽子的比跑步的多_______人。
_______
(3)踢毽子的有_______名男生,_______名女生。女生比男生少_______人。
_______
(4)踢毽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_______人。
_______
(5)分牛奶的有_______名男生,_______名女生,一共_______人。
_______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2.(1分)我有8正邮票。妹妹有4张,我给妹妹几张。我们的邮票数相等?
3.(1分)妈妈让我准备早餐牛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每人一盒,一共需要多少盒?
4.(1分)班主任和3位老师带我们班委的5名同学去公园,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
5.(1分)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划船,成人票每张5元,儿童票每张3元,妈妈要付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回答
(共5题;共10分)
1-1、1-2、1-3、1-4、1-5、1-6、2-1、3-1、4-1、5-1、
第五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是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了解还不多,通过学生们互相启发,引起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点评: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从一开始带领学生观察画面,到由学生独立观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点评: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对数感的建立、符号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课上就要求教师在言谈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包括一句话,一个思考„„)
活动三:有序观察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1.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子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5.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点评:观察的有序性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所必需的,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
活动四:找数字
目的:通过游戏使学生找到画面中的数学.从而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其实这里头藏着10个数字,你们找到了吗?数字就藏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
总评:这节课中教师从学生生活的校园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身边的物体,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带有数字的话表示出来.同时注重使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情景生动有趣,使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突出体现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
教案点评
这节课中教师从学生生活的校园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身边的物体,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带有数字的话表示出来.同时注重使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情景生动有趣,使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突出体现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
教案示例 高矮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一)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情况.
1.班上最爱举手的是谁呀?
2.上课回答问题声音最大的是谁呀?
3.班上谁的个子最高?谁的个子最矮?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比较高矮
这2个同学谁高谁矮?(随意指名两人)怎么就能出来他们的高矮?
(三)寻找方法
立正站直、背靠背、看头顶„„
(四)谈话引入新课
你们也想和同学比比高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比高矮.
(板书课题:高矮)
二、参与比较,体验方法.
(一)比较高矮
1.小组内活动:比高矮.
(1)想想要和小组内哪个同学比?
(2)想跟他怎么比?
(3)最后比出了什么结果?
(4)当组内有两个同学都和你比个子,你怎么处理呢?
2.汇报小组比高矮的情况:请小组同学上台示范怎样比出高矮的.
3.出示图片:比高矮1
教师提问:看看这2个同学谁高谁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出示图片:比高矮2
教师提问:再看看这2个同学谁高谁矮?你怎么认为?
通过刚才的几次比较,你对比较高矮有些什么想法吗?
5.出示图片:练一练2(三幅贴得不一样高)
教师提问:你能比出什么?(让学生体会比较要在同一标准下进行.)
(二)比较长短
三只小动物来比赛跳绳,长颈鹿需要一根长一些的绳子,拿出桌子上的两根跳绳比一比,哪根长些?哪根短些?是怎么比出来的?
1.小组内活动:2人一组,比绳子的长短.
2.汇报小组比绳子的情况
3.引导学生领悟出比较长短的方法:2根绳子一头对齐,绳子要拉直
(三)练习
1.出示图片:做一做3
2.出示图片:练一练4
课间休息:播放音频《拍手歌》
三、实践探索,拓展练习.
教师:刚才学习了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下面还要进行长短的比较,这一次来比一比跑
步路线的长短.
(一)出示图片:做一做4
教师提问:3只蚂蚁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跑起来一样快,沿着红色的路线跑,谁会最先
跑到终点呢?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能看出这只蚂蚁的路线最短?
(二)出示图片:练一练5
教师提问:3只兔子都站在了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
1.3只兔子都站到地面上,再比较高矮.3只兔子谁最高?谁最矮?
2.把左、右两边的兔子升高,和中间一只站得一样高,再比较高矮?他们谁最高?谁最矮?
3.中间一只兔子降低和左、右两只兔子站得一样高,再比较高矮.这下能看出谁最高?谁最矮?
4.引导学生通过数背景中的格子数的方法分出兔子的高矮.
(三)出示图片:练一练1
1.教师提问: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
2.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合理的想象.
四、课堂总结
你们喜欢这节数学课吗?为什么?你都喜欢什么地方呢?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高和矮,长和短的现象呢?回家后,把你见到的这些现象画下来,或从书本、杂志上剪贴下来,甚至写下来,记录下我们生活中的数字!教案点评: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老师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比较物体的高矮和长短.教学时,教师自创情境,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两名同学比高矮,小组内互相比高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验高矮的相对性,同时,也能从中感悟到比较高矮的具体方法.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这节课上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让学生亲历比较两根毛线长短的过程中悟出比较长短的具体方法,学生边比较边总结方法,积极参与活动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教案示例 轻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4)小组讨论,汇报.
(5)教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尽可能给予演示.同时,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
四、活动四:总结探索结果
(一)教师介绍生活中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我们的前人就是根据你们的这些想法发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种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物体重量的工具.而且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你们见过吗?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图片:练一练1
2.出示图片:练一练2
3.出示图片:练一练3
(三)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你觉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又有那些进步?这节课咱们班谁最棒?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 教案点评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通过多个实验,比较物体的轻重。教学时,教师自创情境,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引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轻重的过程,感悟出比较轻重的具体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