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

时间:2019-05-13 04:3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

第一篇: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研究教育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本文简洁阐述了探讨教学模式对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个基本趋势,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化、情意化、注重教和学的结合。

关键词:中小学

教学模式改革

基本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系列特殊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教学模式,了解教学模式的功能及教学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以使教学设计最优;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事业蓬随着勃发展,我国相继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颁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强调,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素质教育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现阶段由于多种原因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不达标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面对素质教育出现新形势、新问题无所适从,缺乏应有的变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差。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全球化要求教育改革与教育国际化,要求教育的开放,信息化带来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总之,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运用,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生存环境,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为适应信息化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研究模式的基本发展趋势以获取最佳效益。

二、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2.1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就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实际而言,长期以来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及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影响了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目前教学中中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都决定着教学应当多样化,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机械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教学的影响,各种教学模式纷纷出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比如有情境教学模式、尝试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不同的教学模式相互批评、竞争、借鉴,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教学模式提供了广阔的余地。目前和今后相当时间内,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将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历史任务。

2.2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它的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有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这种模式有利于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提高。

2.3“教”为主向重“学”为主教学模式发展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剥夺了问的权利,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状态;问答的内容限于认知性的问题,答案是预设、惟一和定型的,学生机械学习、惰性学习,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重。这些弊端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2.4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媒体的发达,今天知道的东西,也许明天就会过时。加之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变化等因素,均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已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现代教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与其相应的“教学技术” ,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已。人类教学技术的水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 ,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教学技术。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心理论、新成果。有些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注意利用电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教学条件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动了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全面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2.5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从心理机制角度科学地设计和叙述教学模式,不仅是必然的,而且能够越做越好。力求课程的生活化人性化,乐趣化,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讲究课程的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目前,世界各国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都避免模式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洪发.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04)[2] 董彪.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03)[3] 张景斌,蓝维著.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5] 吴晗清.新课改以来我国教学模式研究及对它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9(03)[6] 索桂芳,任学印.新课程体系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6(08)[7] 王敏勤.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01)[8] 肖美艳.我国近二十年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9] 段作章.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4(06)[10] 杨小微著.中小学教学模式[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第二篇: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述评

第21卷第x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08年x月 Vol 21, No x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Xxx, 2008

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述评

彭小明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要 “模式”是指简化的标准样式。“作文教学模式”指值得遵循的,具有推广可能性的,并且有操作程序的写作教学套路。由于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的不同,每一位教师作文教学方式也不一样。为了指导学生写作训练,中小学教师都在做作文教学理论“实践化” 的尝试,希望能找到可操作的“作文教学模式”。评介我国典型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有利于广大教师从事作文教学以及同学们寻找写作学习入门的路径。关键词 作文教学;基本模式;述评

中图分类号:(Times New Roman小五号)

文献标识码:(Times New Roman小五号)

文章编号:1008-309X(2008)01-0001-01

“模式”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在古代汉语中,“模式”一词与现代意义大致相同。《说文解字》说:“模,法也。”“式,法也。”“法,刑(型)也。”可见“模式”即法式、标准、规范、模范、式样。在英语中,“模式”写作modl,也是模型、模范、典型、式样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含义相近。

随着当代理论界对“模式”的研究深入,“模式”定义也随之扩大、深化。如有指“反复出现的、以一定格式排列的事物”,有指“以特征特定方式组合的有规律的系统”。著名教育模式研究专家查有梁则认为:“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特征;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

【1】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

从以上引用,我们可以概括地认为,“模式”即简化的标准样式,即理论与实践的操作中介。“模式”具体到写作学习、作文教学上,它应该可以指值得遵循的、具有推广可能性的,并具有操作程序的“套路”“招式”或“范式”。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21卷第x期

对于“模式”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我们需要“模式”(建模),以便按“法”指导学生,学生按“式”模仿学习;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突破“模式”(解构),打破“公式化”“程式化”的套路,创新发展,以便写出更加新颖的文章。

新时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作文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观察分析表达模式、语言思维模式、文体中心模式、注重过程模式、分格作文、快速作文、快乐作文、读写结合、情境作文、想象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生活作文、活动作文、绿色作文、文化作文、新概念作文、非构思作文等等。下面评介我国中小学典型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帮助大家寻找写作教与学入门的路径。

1.“观察——分析——表达”教学模式

这是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刘胐胐和首都师大教授高原提出的侧重于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三级训练”体系。其总体思路是: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这一模式主要针对初中生作文教学,初中一年级着重进行观察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方式是写观察日记、观察笔记,这一阶段侧重练习记叙和描写。初中二年级进行分析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方式是写分析笔记,这一阶段侧重进行议论和说明的练习。初中三年级进行表达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方式是语感训练

【2】和文章结构的训练,训练方式是进行语感随笔和章法训练,侧重于语言运用和文章构思训练。

这一模式符合写作“主客互化”律,是写作规律“双重转化”(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转化)“三级飞跃”(感知——内孕——外化)的具体运用,比较符合学生的写作学习规律。

2.“语言与思维结合”教学模式

这是北大附中语文教师章熊提出并成功实验的写作训练和作文教学模式。章熊认为,各种不同的文体在语言上要求有所不同,而思维的条理性则是相同的,写作学习应该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结合。他认为,写作训练应该包括五个方面:①语言练习(长短句变化、语感的培养等);②形式逻辑训练(语言清晰性、语言连贯性、思维条理性的练习);③想像与联想、综合与概括的训练;④写作技巧的局部练习(如说明性练习、观点与材料的处理等);⑤阅读与分析练习。

这种教学体系的特点并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教授为核心的,而是以思维训练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以语言训练为抓手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这一模式符合心理学、语言

【3】

第一作者姓名:文章标题

学的基本原理,语言与思维对应,以语言表达思维,以思维寻求语言,语言思维同步共进,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3.“分格作文”教学模式

这是黑龙江省常青老师设计并推广的作文教学模式,他称之为“写作基本训练分格教学法”。这一教法要求学生先进行“分格训练”,后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分格训练的所谓“格”,是单一的基本教学单位,相当于人们常说的“片断练习”、“单项训练”的片断或项目。常青把表现五味(声、色、味、形、触感)和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的基本元素划分为265个格,每一格配以范文,由易到难,由简而繁,逐格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如有写人格、记事格、景物格、章法格、形式格。写人格又分外貌格、动作格、内心格、对话格。对话格可以这样训练:人+话;人+动作+话;人+动作+表情+话;人+心理活动+表情+动作+话。

这一模式符合写作“循序渐进律”,符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写作教学原则。写作学习没有“分格训练”作文不能具体化,没有“综合训练”作文不能整体化。综合训练是宏观控制,分格训练是微观把握。学生经“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训练后,写作水平自然可以提高。

【4】4.“情境作文”教学模式

情境作文是由教师为学生设计、渲染出一种合情合理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发学生的想象,结合平时所积累的材料而表达成文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进行联想、写作。

国内最早提出情境教学概念并最早进行系统实验的是江苏南通的李吉林老师,随后情境教学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李老师认为设置精彩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绪,促使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去观察、体验客观事物,并展开积极的思维与想象,从而激发起表达的动机,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情境中的声、色、形的表象与自己储存的词语联系起来,文章自然呼之【5】欲出。

“情境作文”的优点在于为写作者提供特定的“情境”,给学生呈现了具体可感的写作对象,便更易于调动写作情绪,激发写作动机,而这些对产生主动、积极的写作心理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教学原理。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只有在情与境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互动的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才会积极建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21卷第x期

构意义和生命。

5.“快速作文”教学模式

这是湖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杨初春创造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应“升学教育”之需,以“作文速度”为中心,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杨初春把快速作文教学体系概括为“五步四法两课型”。“五步”即基础训练(如兴趣、积累、语言)、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度训练、综合训练。“四法”即写作限期限时法、指导先“实”后“虚”法、评阅浏览自改法、训练分步达标法。

【6】“两课型”即写作实践型和理论指导型。

这一教学模式切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要求,又符合“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应试之需,并有短期的效果,所以较受广大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欢迎,但这一教法缺乏写作理论依据。其实,写作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体现,要“快速作文”必须从提高写作主体素养入手,“博而能一”“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6.“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在长期的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体会到“读写结合”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方法。读写结合写作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读”与“写”两种学习情境的相互沟通、良性迁移的基础上的。

读写结合最典型的是“三个阶段九种作法”作文教学。其基本思路是:课前阶段:第一种作法——编写课文提纲;第二种作法——试写同题作文;第三种作法——讨论写法。课中阶段:第四种作法——复述课文;第五种作法——片断练习;第六种作法——对比写作。课后阶段:第七

【7】种作法——读后仿写;第八种作法——读后改写;第九种作法——扩写或续写原文。

这种写作教学模式,以读为基础,读写结合,遵循写作学习“厚积薄发律”、“由仿到创律”,符合“读文与作文相结合”的写作原则,有利学生兴趣的激发、材料的积累、思路的拓宽、方法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整体提高。

7.“文体中心”教学模式

20世纪初,以美国现代修辞学家希尔为代表的英美学者“文体学”传入我国,自此以后,我国近百年的作文教学基本上以“文体为序列”、以“文体为中心”。这种写作教学模式结构基本上是: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三个层次。并相对应于初中、高中作文教学。初一以记叙文

第一作者姓名:文章标题

为主,初二以说明文为主,初三以议论文为主;高一以复杂的记叙文为主,高二以复杂的说明文为主,高三以复杂的议论文为主。“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每种文体特征、文体模式的把握能力,通过教学掌握每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从而形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写作规范。例如20世纪80年代,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等在以“文体中心论”指导下,创造了“模仿——创造”的作文训练体系。这一体系着重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能力培养进行探索,其基本程序是“模仿——改写——仿作——评析——借鉴——博采”。

这一教学模式多年以来为我国中小学所采用,在我国有普遍的影响。其优点是学生写作“文体意识”强,作文也容易“入门”,效果明显;但“文体中心”写作训练模式对我国作文教学消极影响更大,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围绕这些“虚拟”的文体知识转,淡化了学生写作整体素养的提高,不利学生全面发展。

8.“重视过程”教学模式

我国古代作文教学以“熏陶——自悟”为主,可以称“熏陶式”作文教学法;现代作文教学以“模仿——创造”为主,可以称“模仿式”作文教学法。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许多有远见的老师意识到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是不重视“写作过程”;如果重视“过程训练”,必能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于是出现了许多“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方法。

重视过程比较典型的是“文体为纬——过程为经”教学模式。这个模式以北京景山学校周蕴玉老师和上海于漪老师为代表。他们的做法是:以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为纬线,以写作的一般能力——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运用等为经线,精选典范作品为例文,按照单元要求设计教学方案,组成一个读写结合、分阶段、有层次的训练序列。

“重视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超越了写作教学“熏陶模式”“模仿模式”,形成了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是对“文体中心”作文教学思想的反思,为新课程改革提出“淡化文体,重视过程”开了先声。

9.“活动作文”教学模式

活动作文,是指以参加活动为基础,以观察生活为手段,以作文材料的获得、写作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从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开放性实践型作文形式。

活动作文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的“现场演示”作文教学法和题型作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21卷第x期

教学法。说它是“现场演示作文教学法”,是因为李白坚在2000年第1期《写作》杂志上介绍的称呼。他介绍说,“演示作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在作文课上设计可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演示活动为作文内容,通过游戏演示活动,激发学生情绪,诱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并大规模提高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的作文教学法。说它是“题型作文教学法”,是因为李白坚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大作文”教学体系,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其中小学部分称“快乐大作文”,初中部分称“趣味大作文”,高中部分称“创新大作文”。在教学方法上,小学的“快乐大作文”运用的是“现场演示”的作文教学法,而在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则运用“题型作文”教学法。所谓“题型”,就是“题目类型”,相当于“问题”“话题”,是复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的概念。题型作文向生活汲取素材,更依靠课堂现实活动创设情境。题型作文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活动写作,写作活动”式的作文。

“活动作文”模式的价值在于“训练大于知识”“训练先于知识”,“活动大于技法”“活动先于技法”,“实践大于理论”“实践先于理论”。这一模式符合“趣味性”教学原则,符合“活动课程”原理,为“动力学”作文教学开了先河。【8】10.“绿色作文”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学生心理,符合写作规律,提倡表达真情实感,追求个性张扬的健康写作教学模式。主张以兴趣为导向,面向社会、生活、自然,真实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和生命存在,是一种原生态的校园写作。

由于应试教育对作文的污染,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考试”的泥潭。我国中小学师生为了“分数”往往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寻求应试作文的套路,“一凑、二抄、三套”成了学生作文的捷径;到处充斥着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文。作文成了没有“精神”,没有“生命”,没有“灵魂”,徒有躯壳的文章,吉林特级教师赵谦翔称这样的作文为死不死、活不活,黑不黑、白不白的“灰色作文”。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追求情感真诚、思想真实、个性真切的“绿色作文”的口号。要求作文为做人而写,伴人生而在,以做人促进作文,以作文升

【9】华做人,使作文成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

这一作文教学模式提倡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人文并进”的教育理念,符合人类教育“成人与成才一体”的终极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作者姓名:文章标题

11.“生活作文”教学模式

所谓“生活作文”是一种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从观照学生真实生活,拓展作文内容入手,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努力激发写作内驱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思学生维,提升学生人格的作文理念及教学策略。

吉林省榆树市秀水镇第二中学特级教师李元昌创立的“社会生活化”写作教学模式是生活作文成功范例,这一模式又称“放——收——放”作文教学教学法。他认为,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劳动者,所以语文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必须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李元昌的做法是:放——收——放。第一个“放”,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解决作文的材料。第二个“放”是回到社会生活中去用,他认为学生为文不是为了应考,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生活、改造社会。于是他积极提倡为生活作文、为社会写作、为农民服务。他安排的写作训练程序是这样的:初一解决材料问题,即“放”;初二上半年训练各种文体写作,即“收”;初二下半年和初三转向社会实践应用,即“再放”。【10】

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是新时期我国写作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生活的积累与体验对于学生写作而言十分重要,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体验,学生自然就能有物可言,有情可发。“生活作文”与“生态作文” 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注重作文与生活相统一,强调作文与做人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2.“话题作文”教学模式

话题作文往往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是一种不限文体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最先是从1999年高考的写作题目设计中出现的。其特点是“三自”: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三开放”:写作范围开放——以“话题”作文;写作文体开放——淡化文体(但不能没有文体意识);写作要求开放——降低审题难度(但有一定的限制性)。

话题作文从材料作文脱胎而来,与材料作文一样都有材料提供,但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材料”作用不尽相同。材料作文要求在内容上对材料进行直接评述或引申发挥,开头、主体、结尾都要紧扣材料,并在形式上限制了角度、写法、体裁;话题作文则不然,在内容上源于材料而不限于材料,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在形式上角度、写法、体裁可根据写作者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形式相比更加自由、开放。由于话题作文限制少,便于学生发挥,很快成为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21卷第x期

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也成为了我国当代最流行的写作教学训练模式。

13.“新概念作文”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怎样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都是师生深感头痛的难题。教师教作文往往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按程序进行;学生写作文,往往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本应千姿百态的文章也成了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新八股”。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1998年由上海《萌芽》杂志社等发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催生了新世纪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新概念作文大赛”组委会《征文启事》中说,“新概念”提倡“二新一真”:“新思维”——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真体验”——真爱、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新概念作文”的出发点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新概念作文”同传统作文的教学观念是大相径庭的。新概念作文强调学生创新的思维、真实的体验、个性化的表达。这一模式是“新时期”作文教学改革的“先声”,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扬弃”。它为中小学生写作学习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表达真情性、真感受,自由写作,放飞心灵!

14.“DCC”作文和“非构思作文”教学模式

这是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提出的作文教学模式。所谓DCC是指“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1999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DCC作文导写导练》。它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为导写教练,思维训练为主线”。它的做法可概括为“四块十环”(六导四自):课前自学(趣导、诱导与法导、例导、启导);演练学写(激导、范导、自写);改中学写(自改);课外活动(自发、自积)。这一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达成写作者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建立,以此推动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

“非构思作文”是从DCC作文开始起步的。其总体框架仍然以“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作为基本的动力学的教育理念。它的基本体例是:①课堂教学(心灵共振:题目激趣激思;金色鼠标:作文知识点击;创新之路:思维建模与解模;独立实践:作文实践;与你同行:作文自改)。②课后积淀(成功之光:作文广义发表;心灵充电:课后积累练笔;文苑甘露:艺文趣事;文苑新枝:优秀作文选萃)。这一模式最终的结果是想进入一种“非构思”的自组织、自生长的写作

第一作者姓名:文章标题

状态、境界。也就是说,学生作文的过程不再是“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谋篇、表达”的静

【11】态化、不真实的写作过程,而是非构思的、非提纲的自生长、自组织的“即兴写作”过程。

这一模式以兴趣为先导,以积累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以“非构思”为目标,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语言,学会写作”,把“创新思维”“创新作文”的训练教学落到实处,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写作教学理念,值得推广。

以上评介了我国中小学数个典型的写作教学模式,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写作教学研究的深入,还将出现许多新的模式,这一点是不用置疑的。我们一方面想通过评述典型的写作教学模式为教师、学生提供可借鉴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也想表达“文有法文无定法”、“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的辩证思想,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模仿技法、模式的同时,能寻找到、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写作训练和作文教学模型、式样,“由仿到创”“法而无法”“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2.[2]刘朏朏,高原.作文三段训练体系简介[J].北京师大学报,1986(6).[3]章熊著,张彬福.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周进芳.中学作文教学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94.[5]李吉林.李吉林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杨初春.实用快速作文法[M].南宁:漓江出版社,1992.[7]毕养赛.中学语文教学引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301.[8]李白坚.大作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9][10]王鹏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M].北京: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11]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收稿日期:2010-06-14

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YB09052)

作者简介:彭小明(1963-),男,汉族,浙江云和人,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21卷第x期

Review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ing

Model of Composition Xiaoming Pe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Model refers to a simply standard style.“The teaching model of composition ” means a pattern o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which can be followed, popularized and aslo have operating procedure.As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ognitive style, every teacher have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ers attempt to put the theory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to practice, hoping to find the workable teachingmodel of composition to guide students.Reviewing the typic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ing model of composition can help the teachers to instruct and 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e rudiments of writing.Key words :composition teaching;the basic model;Review

第三篇: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17学)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课堂教学有模式,但不能唯模式,更不可模式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应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应依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精神。

为了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沙河乡中心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讨论制定了我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为指导,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实施背景

1、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老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是时代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2、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是教师自身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全体教师的共同心愿。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以及灵活的课堂应急本领都是一个教师教学“内功”的具体体现。学习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把师生从“苦教苦学”中解救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改原则

1、要无限地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向善”的本性,相信学生有发展自己的愿望,相信学生能够自立,能够自治,相信学生能够学会,相信学生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2、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思想,否定自己的经验,否定自己的秘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3、要与“讲”彻底决裂。把课堂还给学生,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自主中快乐学习。

四、改革目标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仅注重知识结论,更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让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以“切合自身实际、适应学生特点、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优化学习知识的过程,保证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通过课堂质态的改善,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通过课堂效率的提高,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五、教学模式

(一)初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篇

① “136”教学模式的确立

一个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三个原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 六个环节:学案引领自主先学; 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组间展示能力提升; 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评价反馈形成激励;

②“136”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学定教

学:让学生学习前,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激发学生追求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并通过学案完成; 学生积极动脑,挖掘潜能,学生查找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教:教师察言观色,了解学情,收集学生自学后暴露的疑难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反之教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误原因及更正道理,指导学生归纳,然后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和收获,通过训练,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或强化所学知识

③“136”教学模式体现的核心思想

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需要老师再多讲了。

学生自己明白的事,就不需要老师再反复罗嗦了。

学生自己能想出的答案,就不需要老师再提示了。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就不需要再让老师帮助了。

不论学生怎样依靠老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

教学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④“136”教学模式特色——“学案导学” 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2、“136”课堂教学模式六环节 第一环节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操作】 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阅读或教师讲解等形式使每个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和自主学习后的要求。

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意义】学生不再等待教师的灌输,不再记忆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而是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长期训练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这远比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学情调查,清晰地了解到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已经会了、哪些问题学生需要相互讨论才能解决。然后,教师在自己的导学案上进行二次备课,对原先的教学预设进行相应地补充、调整,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第二环节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操作】

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各组分析问题情境,讨论交流,解决探究问题。

②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成为了学习主人,“面向全体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同时,教师完成了第二次学情调查,根据各小组讨论的情况收集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分类处理。第一类是交叉问题,即各小组存在的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交叉分配让各个小组进行全班大展示。第二类是共性问题,即几乎所有小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对此,教师可以立即调整教学方案,通过铺垫、启发、提醒,使问题呈现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这里又一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原则。

第三环节组间展示能力提升

【目的】展示交流探究成果,巩固深化学习目标,共享学习成果。【操作】

①各小组开始进行展示,分组进行板演、讲解。展示课上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展示的主体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的。

②展示中教师予以引导、点拨发现问题完善拓展、激励拔高。③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非展示学生要认真倾听,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纠错、质疑、补充,要学会欣赏、赞赏别人。【意义】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有一个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而是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动手、感悟,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上台展示的学生都会得到一定的分数,而基础越弱的学生得到的分数越高。为了使小组得分最大化,大展示前,几乎所有的小组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拼命地辅导本组成绩最差的学生,直到把他教会,才放心地目送他上台展示。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自信从容地走上讲台,他们在突破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操作】通过自学、课堂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小结,并构建出知识框架。教师让之前得分最少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意义】这里的小结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每个学生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后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导学案上,这既是对本次学习的回顾和梳理,又是学情最真实的反映。

第五环节: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目的】检测学生本节课三维学习目标达成度。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

【操作】

①在学案中精选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综合度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进行训练。及时发现错误和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并予以反馈纠正。

②用多种形式检测题目达标情况。如小组内检查、小组间互相批阅、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答卷批阅等。

③设计的题目在紧扣双基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际,能够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意义】学以致用,趁热打铁是巩固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及时地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其巩固所学、加深理解、提升能力、查漏补缺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同时,教师完成了第三次学情调查,并根据学生练习的正确率高低及错误集中点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补充训练,再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完善,以便下次使用。

第六环节评价反馈形成激励

【操作】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每个小组的各项得分进行汇总,并在下课前对优胜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课后,课代表再将分数记录在“评价表”中。

【意义】传统的学业评价形式相当单一,基本都以终结性的考试评价为唯一的标准,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现在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是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它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其坚持不懈,对其每点不足也能进行及时的校正和帮助,让其步入正轨。其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136”教学模式改革的三个保障(1)导学案(2)小组合作(3)过程评价

(二)小学教学模式

1、“1.333”主体教学模式

六、具体措施

我乡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效益。

1、抓组织,进一步强化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各科成立中心教研组。

组 长:廖大斌 副组长:王德成杨文华

成 员:魏才春梅邦华聂有春刘礼学史成友 小学语文组组长:路仕明 小学数学组组长:梅亚男 中学以各教研组为主开展活动。

2、抓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1)从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等角度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我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有重点有选择的深入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请房县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来讲示范课,借鉴其成功经验,各科在校内讲公开示范课,让相应学科教师学习,再由相应学科教师上公开示范课,逐步学习,逐步推广,最终在全乡推广。

3、抓研训,逐步掌握各教学模式操作技术。

(1)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

(2)坚持“自修+反思”式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各模式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围绕“五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一看”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二看”教学模式的突破;“三看”手段方法的运用——教学相长、快乐课堂;“四看”教学效益的提高——做到“堂清日结”;“五看”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各学校要以“五看”为标准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4、抓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

重新构建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管理制度、校本研训制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六、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制定《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2、组织教师外出借鉴学习。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制度完善推进课改。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对课改工作的制度要求。制定《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考核方案》。

2、领导带头引领课改。按照《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带头引领课改。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校长会议和行政办公会将课改的落实推进作为会议的重点内容,所有学校行政人员落实责任,蹲点班级,率先垂范,为教师做出示范。

3、借助活动深化课改。积极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听课学习活动,可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可以召开各种会议如现场会、推进会、课改故事会、汇成果汇报会等来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阶段成果,可以设计各种开课活动来将教师的视线引向课堂。

(三)第三阶段:总结交流推广阶段

1、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乡全体教师将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集体备课、小组研讨、总结成果、经验交流等形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不断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分享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引导广大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浅议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本站推荐)

浅议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如何把握整体的质量与效益,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

一、回顾与分析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繁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的思路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在理论上开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环境上都以宽松的形式,在没有课桌椅的宽敞教室内进行音乐实践与活动。

二、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4.静态与动态。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5.单一与综合。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有多种,主要为声乐(歌唱)、器乐、欣赏、音乐常识与基本训练。作为普及的学校音乐教学,“综合”是它的主体,而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综合”更为适宜。

四、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打破传统音乐课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积淀为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注重兴趣;人人参与;创设情景;加强表现;加入竞赛;即兴创作。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还可引伸到中年级。教学评估,采用“音乐乐园”、“小小音乐会”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情趣进行测试。

2.小学的中、高年级及初中,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游戏、活动模式→活动模式: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导入”包含复习及基本训练,如节奏游戏、听觉训练、识谱练习等。“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应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通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创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去进行创作,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还应在“导入”及“活动”中得到体现。“表演”、“评议”是指将创作进行交流汇报,并进行评议、评价。

3、由于茌平中小学的音乐课改刚刚起步,还缺乏较深入的实践与思考,但基本模式的思路是清晰的。“三段、九步”强调学生的参与、探索、讨论、创作、评价、合作意识等,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体现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征,具体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进一步探索、研究并逐步完善起来。

第五篇: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初探

电气技术学院 张红梅

2015年12月13日,我们参加了学院举办的“胡格”教学模式专题讲座,培训授课的是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校高吕和教授及其团队。高吕和老师及其团队以其教学法来教我们教学法和展示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从这次培训中,对我自身的课也有了一些启发,现就我所教课程《自动检测技术》按照胡格”教学模式的思路整理出来一些改革的实施方案,现就这个改革方案做一个简单的陈述;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大力发展的好时机,但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力培养单一,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重组不彻底,现在一些课程改革还是“换汤不换药”,难以形成真正的项目课程。三是教学方法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实现教学转型的关键是教师队伍转型。2014年,引入德国巴符州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独创的“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彻底改变课堂形态,把能力模型、课程大纲和方法大纲进行有机融合,以成熟的教育项目为蓝本,开发既符合德国标准又体现中国国情的教育项目。我们借鉴这一模式先从教师团队建设入手,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培养教学转型带头人;同时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务安排带来的新挑战。一年多来,我们进行了相关教学实验,从初步实施效果看,教师团队的理念更新彻底,教学能力提升明显,教学设计思路开阔,教学手段多样,团队合作精神意识强烈。

一、实施目标

(一)职业技能培养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型

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使学生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身心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以及知识、技能、经验、合作、交流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一切内容,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结合目前中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与就业现状,胡格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班将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和较深的专门化职业技术能力为目的,务使学生具备快速的岗位适应能力、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更重要的面对未来职业发展及变迁应具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学科课程体系向项目课程载体的转型

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进程来看,还没有真正摆脱学科体系,只是把某几门专业特性较强的课程改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或者项目化课程等,没有完全结合职业活动岗位或企业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内容的组合和课程模块建设。胡格模式改革试验班引进胡格成熟的“手动冲压机”教学项目作为第一年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保留教育行政部门对通识课程(文化基础课)的门类、课程标准和课时的要求,逐步贯彻统一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学科知识型的课程也可以尝试自主学习,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教学方面,建立项目课程体系,从课程和教学两个方面完成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建立,实现有独立工作能力、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现代职业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完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三)传统教学法向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转型

有了面向职业、贴近岗位需求的项目课程体系,还需要适合的教学方法。胡格模式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本教学原则,学习活动引用不同的学习法如独立工作法、扩展小组法、处理文字标记法、交头接耳法、旋转木马法、关键词标注法、搭档拼图法、可视化法、卡片复习法、魔法盒法等。教学实施方面逐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有效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师角色转型,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二、实施过程

(一)教学团队培训

计划在仪表教研室挑选6名优秀教师组建成胡格教学团队。2名教师来自专业理论教师队伍,4名教师分实训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培训有三类内容,一为培养目标内容的表述,即围绕培养目标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二是团队培训,改革试验班的运行需要做好教学团队和学生学习团队的建设,培训如何建立团队及有效开展团队活动。三是教学设计培训,以机械类专业某个项目为载体,培训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标准制定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职业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统领。在学校安排下,教学团队成员与教学主管部门、企业行业专家一起商讨、分析、确立本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受教育者独立、负责任(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这是课程开设、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方式、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教学团队成员参与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面对面地与企业人员交流沟通,掌握一手资料,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团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重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的优化能力,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三)项目课程开发

教学团队在专家的指导培训下,对专业知识及课程内容、形式进行编辑修改,形成完整的汉化版项目课程教材。同时依据要求与本校实际情况,编制学生用的学习材料。

开发编制项目课程。第二年专业课程由教学团队结合本校情况独立开发。

(四)教学组织实施

教学场景构建。调整实训基地的布局,专门设置胡格模式的教学场所,授课区和技能训练区融为一体。

教学组织实施。第一步,团队商讨、消化并吃透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预设教学效果;第二步,分工实施,组织编写学习材料、编制教学流程及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充分准备辅材等;第三步,组织教学,开展活动,培养能力;第四步,进行效果分析、总结反思。

三、保障措施

(一)师资保障。学校挑选最优秀的教师参与该合作项目,并将之纳入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项目,千方百计自筹和争取项目经费与教学设备资金,为胡格模式改革试验班教学团队培训、课程开发、团队活动、课题研发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经济保障。

(二)场所保障。在实训基地扩建的同时调整规划了胡格模式教学场所,近400平方米的场地将授课区与专业技能训练区融为一体,为顺利实施胡格模式教学活动和教学团队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空间保障。

四、主要成果与成效

(一)“教”有质的改变

1.热情高涨,积极投入。通过系统培训,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热情,教学团队逐步掌握了胡格模式核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进行胡格模式本土化研究工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一切“教”的环节设计都以学生好“学”、易“学”、愿“学”为准则。教师以教为乐,敬业精神有了质的变化。

2.方法手段,精心设计。胡格模式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思路,如头脑风暴教学法、调查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精心优化教学环节,一切皆为“学”服务。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定位明确,教学过程紧凑高效。

(二)“学”有质的提升

胡格教授说:“足球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同理教学的主体是„学‟,而不是„教‟。”在其模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构成一个学习站,学生们都有事做,或独立学习,或伙伴合作,或小组扩展,或进行卡片复习、做小制作等等。学习站教学法让学习活动变得紧张有序,学生只有在大脑积极活动的状态下,学习才有成效。作为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学习。胡格教学模式让教和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跟同年级其他班级相比,试验班较大的改观主要表现在:一是营造了班集体学习氛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二是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三是学生会学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做到会听、会看、会做、会分析;四是学生学会了协作,学会了交流与沟通,提升了协作意识与能力。在老师帮助下,团队有了竞争意识,通过协作、沟通解决问题,一起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领为我们组织这次培训,感谢台前幕后为这次培训服务的所有人员。

2015年12月16日

下载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吕 达 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

    21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21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姬秉新 [关键词] 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而浩繁的工......

    我国中小学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五篇

    一、洋思模式 洋思“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1 分钟) (2)指导学生自学。(2分钟)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8分钟) (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8分钟) (5)引导......

    我国法官选拔模式的改革

    我国法官选拔模式的改革浅谈我国法官选拔模式的改革滦县人民法院刘占林岂延江韩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写入宪法和党的文件的一个基本的司法原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

    对我国古典舞教学模式多元化革新趋势的研究

    对我国古典舞教学模式多元化革新趋势的研究 【摘要】古典舞是一种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高校古典舞教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模式,但是这种口传身授的模......

    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

    近几个月来,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如经济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率等呈现出下调势态,对此,很多人产生了极大的担忧,认为中国经济极有可能从此滑入慢车道。回首......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趋势和问题 内容摘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张廷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 提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