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边州教育部落实的朝鲜族民族政策
珲春市教育局落实民族政策情况
近年来,在珲春市委、珲春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珲春市朝鲜族教育克服生源减少、优秀教师流失、留守儿童问题严峻等重重困难,认真落实《延边州朝鲜族教育条例》和《关于大力改革和发展朝鲜族教育工作的决定》等各项政策,规范双语教学,推进校本研修,开展朝鲜族传统礼仪教育,深入研究“单亲、无亲”学生的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小班化教育,珲春市的朝鲜族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我市朝鲜族教育基本情况
珲春市城区朝鲜族学校5所,其中,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1所。农村民族联校19所(含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曙光朝鲜族寄宿制学校1所。珲春市朝鲜族学生4,723名,其中,小学1,883名,初中1,489名,高中1,351名。朝鲜族班级167个,其中,小学82个(城区小学47个,农村小学35个);初中60个(城区初中35个,农村初中25个);高中25个。朝鲜族教师1027名,其中 39名在汉校工作,在朝校工作的汉族教师有31名。在汉校就读的朝鲜族学生1,805名。
二、成绩与措施
(一)加大投入,保障朝鲜族教育健康发展。
为促进朝鲜族教育健康发展,一是政策上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延边州朝鲜族教育条例》和州委、州政府《关于朝鲜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朝鲜族教育的领导,发挥朝鲜族教育办公室和教研室的职能,形成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资金上依法加大对朝鲜族教育的投入,在确保朝鲜族学校专项补助费、朝鲜族寄宿生补助费、朝鲜族教育改革实验和教育科研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朝鲜族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经费,明确每年划拨的数额;解决办学困难的朝鲜族学校经费不足问题。2007年投入建设市一实验教学楼。三是在人才方面,人事部门在核定教师编制时,考虑朝鲜族学校特点,适当放宽条件,保证朝鲜族学校按课程计划配齐教师。
(二)合理调整朝鲜族学校布局,集中办学。
根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教育条例》第18条规定,合理规划和调整朝鲜族学校布局。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农村中学中朝鲜族班级撤并到城区朝鲜族中学中,让农村朝鲜族初中生享受到城区的教育资源;距城区较远的农村小学,考虑小学生年龄等问题,按照国家规定的“就近入学”原则,配齐配全朝鲜族教师;距城区较近的农村小学朝鲜族教学班,在合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下,逐步撤并到城区朝鲜族小学,同时,保障撤并学生的通勤、安全。在重建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楼时,同时建造学生宿舍,为农村撤并学校的学生到市区学校就读提供住宿保障。
(三)以校本研修为依托,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业务部门、科研部门及各校提高对校本研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立足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以师德和教育教学观研修、教学常规研修、基本功研修、教育科研研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鼓励各校开发校本教材,市第五中学研发校本教材《朝鲜族修养实践》和《善与美》,让民族文化教育走进课堂,并形成“具有浓厚的朝鲜族文化氛围的和谐校园”办学特色。
(四)提高课堂效率,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学,针对每一个受教育个体的差异,提供最适宜的教育。随着朝鲜族生源的减少,小班额的大量存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自然条件已渐渐形成,我市朝鲜族学校小班89个,占朝鲜族学校班级总数的61.8%。2008年秋季起,我市朝鲜族小学全面启动小班化教育,研究小班化教学基本策略和方法,探讨适合我市朝鲜族教育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提高每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充分程度,促进每个朝鲜族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五)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工作有序发展。
加强教学常规的制度建设,健全组织领导,分层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督导力度,支持教师参加中心备课组活动,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搭建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确立以“教学常规”为主题的自主研修,针对学科实际、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研讨和教学技能的培养,结合新课程实施实际,改革课堂结构和评价方式,实现减负、有效教学。坚持经常性的指导性听课,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成长的发展,坚持对学困生的辅导,科学、规范、全面地检查和评定学业成绩,达到培优、提中、转差的目的,实现“常规管理提质量”的教学管理目标。
(六)夯实基础,加强双语教学改革
2003年开始,使用延边州新编汉语教材,州教育局实施实验校审批制度,珲春市确立六中等五所实验校,确立《对双语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模式的研究》实验课题,成立朝鲜族中小学双语学科教学骨干培训班,开展朝鲜族学生双语、三语基本功竞赛,召开朝鲜族校长座谈会,推进双语教学改革。
(七)以“单亲、无亲”学生教育为突破口,打开朝鲜族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针对珲春市2499名朝鲜族单亲、无亲学生,建立了单亲、无亲学生教育档案,探索其教育规律;召开单亲、无亲学生教育研讨会,朝鲜族学校“贫困学生、单亲、无亲学生”助学活动,“单亲、无亲”学生教育讲座,研究其教育方法;2004年5月8日成立了朝鲜族曙光寄宿制学校,加强对单亲、无亲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指导、生活管理。
第二篇:延边州朝鲜族汉语教学的启示
朝鲜族汉语教学对藏区汉语教学的启示
循化县道帏乡初级中学
蔡煌道杰
2009年5月1日,我们一行四人赴吉林省延边州学习朝鲜族双语教学的先进经验,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深入课堂观摩、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了朝鲜族双语教学的模式,基本了解了朝鲜族双语教育汉语课堂的教学理念、技能运用以及评价体系,了解了教师培训和教师成长机制,了解了教材及教辅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情况。
一、延边双语教育的基本情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全州总面积4.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8万,朝鲜族人口82万,占全州总人口的37.8%。朝鲜族教育自2002年以来,按照精化朝语、强化汉语、优化外语的原则,突出“双语”教学实验、“双语型”师资、“双语”教材建设和单(无)亲学生教育等重点,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农村基本实现了学前一年教育,城区基本实现了学前二年教育,朝鲜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升学率为99.55%,初中毕业率为95.60%,升学率为72%,普通高中高考录取率81.4%,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州的平均水平。
二、具体做法。
(一)教师专业化程度高,教师培训工作扎实有效,保证了新课程及第二语言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具体实践。延边州基础教育阶段各级朝族学校中,汉语教师基本上来自延边大学“汉师”专业,只有一小部分来自汉语言文学系,专业知识水平都很高,不存在专业不对口或跨专业转化的现象。职业继续教育方面针对性很强,分层次、分主题、分对象培训,既有全员参与的通识培训,如以“三新一德”(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师德)为内容,网络和文本相结合,五年为一轮,必须完成240课时的学习;又有专门针对管理者、财务人员或科目教师的培训,比如由省出版社出资、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州级“汉师”全员培训,利用3-4天时间,让教材编辑、汉语教育专家讲解课程标准,出示示范课,第一时间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快速了解和掌握规范的课堂流程(中心内容、时间分配、操作技能等)。除此之外,教育学院的相关部门每年两次深入基层课堂,每次蹲点一周,开展课例研究活动,先给青年教师听课,然后和学校同科目教师共同评课,提出专家建议,共同设计教案,促进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名师培养计划的事实,使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影响和带动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埋头奉献;重视校级交流,城区学校的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乡村学校的教师到城区学校观摩学习,都要求出课,双向交流使好的经验迅速推广,城乡和校级差距缩短了;校内抓实中老年教师培养新教师工作,新教师知识素养、教育理念等方面很优秀,但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在学生德育、教学目标确定、学困生转化等方面工作不很到位,老教师帮助新教师共同备课,处理具体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青年教师上手就很快,达到了互补共赢的效果。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培训方式,真正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为延边教育的发展铺平了插上了坚实的翅膀。
(二)课堂教学中突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学困生转化机制完善,学生学习评价全面科学。考察学习中,听课是我们了解朝鲜族学校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我们去了三所学校:延吉市中央小学、三中、十三中。朝鲜族基础教育以“精化朝语、强化汉语、优化英语”为原则,在课堂语言的选择上,要求中、高考科目除汉语外必须用朝鲜语授课,其他科目根据教师能力和学生学情可以用汉语授课;课外交流中,不管是师生之间,还是师师、生生之间都用朝鲜语。
在观摩的六节汉语课中,我们共同的感受是教师不但专业知识素养很强,还特别敬业。陆游曾告诫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从每一堂课的组织,包括新知识的讲授,语言训练点的设计,课堂互动设计,语言交际活动的设计,效果检测的设计,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特色,显而易见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精心设计的,是费了心血的。在中央小学二年级金老师的识字课上,教学内容是《对子歌》,那些朝鲜族小孩的表现着实让人眼馋,绝大部分孩子吐字准确清晰,声音响亮,回答问题积极勇敢,合作学习认真活泼。
这是一堂完全在“浸入式”教育策略中实施的课堂,在课前五分钟活动后(成语接龙,全班一轮),教师让学生朗读新课内容,紧接着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个别读。在个别读时,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设计的互动环节有师生、生生(同桌、男女)合作,一方说对子歌前一个词,一方说后一个词,学生遇到困难,马上有同学帮助。课堂气氛紧张活泼,学习效果听得到,看得见。在语言运用的训练上,金老师要求学生用“奉献”说一句话,先是老师用肢体语言解释“索取”“奉献”的词义,教学生扩展词语到“奉献爱心”后,提示“给谁奉献爱心?”再让学生造句,并完善学生造的句子,让其他同学一一复述跟进。第三次拓展,“还想奉献给谁?”“为什么?”学生说出句子,说出的句子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又有了扩展,教师点评并肯定,然后让所有学生齐声复述。
教师通过接力朗读和分性别读的方式检测,圆满完成了朗读教学的任务。生字教学就放在教学环节的最后,先正音,后辨形,学生分析结构,教师边讲解,边在田字格中板书生字,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描摹。教师巡检,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环环相扣,层层扩展,由句到字,由字到词,由词到句,一个完美的螺旋型上升结构。这堂课不打折扣地遵循了第二语言教学以读为本,以语言训练为重点的规律,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堂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汉语课,每个学生至少有过五次开口的机会,四次是单独开口朗读或说话。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中能明显地观察到在语言教学之外,语文知识学习和人文教育的比重逐渐放大。但朗读教学还是重点,除了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还培养默读习惯,达到每分钟300字的目标;在说的训练上,逐渐过渡到精段背诵和复述课文内容;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教师往往设计大量的问题,有些用书中语言回答,有些用自己的话回答,既调动了学习兴趣,又兼顾了学困生。教学就这样以艺术的形态展现在眼前。
延边朝鲜族学校特别重视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即使是延吉市各中学,学生也来自四面八方,学习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朝鲜族学校的做法是根据入学考试,将40分以下的学生确定为学困生,并建立学困生档案。关注学困生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进行考核,有专项分。转化工作以平时检测和月考为蓝本,具体分析学困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阶段专门研究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最后达到转化的目的。这种转化注重于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考量,针对性特别强,转化效果十分明显。我在随意翻看中,拍下一位三年级学困生的试卷分析表,成绩为67分。教学评价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具有导向的作用。科学的评价能够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延边朝鲜族汉语教学有着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贯穿在每堂课里,不但由教师评,也教会学生评(评自己、评同学)。使学生能够自行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学习他人优点,调整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水平。除了常规的一次期末考试和三次月考外,学校建立了分年级段的朗读评价标准,语言表达能力评价标准,并用综合评价测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期汉语学习成绩,综合笔试占70分,朗读10分,说话10分,特长2分,写字(低年级)和写话(高年级)3分,汉字5分。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体系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了汉语学习效果,同时也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全面训练语言学习的各项技能。
三、教材定位客观实在,教辅材料研发力度强,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演练平台。选材的定位、质量,会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朝鲜族汉语课程标准在目标制定时,明确了高于《全日制民族中小足额汉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目标,低于或接近《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某些目标,强调第二语言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性质。教材中虽然保留了一些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但在处理上降低了训练难度;教材选编了诵读积累内容,信息容量大,方便了少数民族聚集区学生接触汉族优秀文学作品;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
教辅材料的研发几乎是同步跟进,除了教师参考用书、同步训练外,延边教育出版社针对朝鲜族汉语课程开发了汉字卡、汉语课堂内外、语言交际技巧与演练、汉语训练等学习辅助材料。丰富多样的教辅材料,使教师在强化学生汉语能力的专项训练中如鱼得水,更加得心应手。
三、藏汉双语教育汉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藏区汉语教学的现状仍旧不尽如人意:教材尚未完全统一;汉语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跨专业授课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教学用语不规范;课堂活动以讲为主,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培训力度小,交流欠缺,成长缓慢;学生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学习评价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工作热情很低,学困生转化几乎流于形式。
四、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汉语教师培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汉语教师的普通话达标培训。完全小学确定一至两名亲和力强、有上进心的汉语教师,专门负责小学低年级的汉语教学。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教育局负责受训人员的组织和培训评价,邀请汉语言专家辅导语音知识,强化汉语教师普通话,力求低年级汉语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水平。邀请朝鲜族汉语教研专家和优秀教师前来授课,在新课程理念、教师基本功、课堂操作方面给予指导,零距离观摩著名教师的教学风采,促使汉语教师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促使跨专业教师顺利转化,提高课堂操控能力,真正上好第二语言课。
二、加强校级交流,推动资源共享,弥补教辅材料不足及训练手段单一的漏洞,创建出适合双语区汉语综合能力测试的模式。汉语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学校,只要引导好,完全有能力创建出一套水准较高的汉语综合能力检测体系。关键是汉语教师转变固步自封的陈旧观念,达成共识,不等不靠,由我开始,从今天做起,努力打破汉语教师各自为阵,孤身奋战的局面。首先要以县教育局教研室为主,成立汉语教辅研发小组,其次要互通有无,把各自现有的相关材料,比如月考卷、期中期末卷、听力训练语段及训练设计、口语训练材料拿出来,分类建立试题库、素材库。最后组织人员加以完善,必要时呈送相关专家审读,按照审读意见再次完善和固定。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工作,既可规范教师全面评价学生学习发展的水平,又为今后课堂教学提供一个科学的参照,使教师能节省更多的时间,目标明确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三、加强师德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的汉语教师。朝鲜族教育的巨大成就,诚然得益于发达的经济水平、优良的教育传统、突进的城镇化建设,但没有那些积极热情、爱岗敬业的一线教师,一切都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是绝对的良心事业,教室门一关,自成一番天地,讲与不讲,讲好或讲差,甚至在教师个人的一念之间。目前,真正制约藏汉双语教育发展的不是生源差异,不是硬件建设,而是教师的非状态工作。学校要做好思想教育的导向工作,关心教师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尽力解决后顾之忧,千方百计营造出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促使教师讲良心,讲奉献,讲竞争,努力克服惰性思想,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扎实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耐心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推动藏汉双语教学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此文为循化双语区汉语教学试验项目赴延边学习组集体成果,蔡煌道杰执笔)
第三篇:财政局落实民族政策团体先进事迹材料
今年来,州财政局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积极支持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长期以来,州财政局党组始终将民族团结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扎扎实实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团结工作体现于各项服务工作之中。今年以来,州财政局继续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州自治条例》;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方针政策,在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各民族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积极支持和参与民族节日和民族庆典活动,年初就将民族节日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了我州民族节日和庆典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培训、学习。
同时,州财政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大力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积极支持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一年来,他们一是做好支农资金管理,加大民族地区农业和扶贫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2006年1至9月累计投入财政支农资金 12521万元,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重点实施了粮食直补、粮种补贴、扶贫安居工程、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整村推进”等项目。二是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全州上半年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投资3319万元,完成了水利、农业、林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和推广、产业化经营等项目的建设任务。三是做好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支持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继续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室建设投入。2006年1至9月累计完成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705万元。四是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6年10月中旬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支出25366万元。五是做好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管理,支援民族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2006年1至9月累计支援不发达地区1324万元。六是将民族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全州民族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截至2006年10月中旬州级财政累计安排下达民族机动金100万元、民族工作经费预算资金146.35万元。
第四篇:嘎斯小学落实教育部关于
嘎斯小学落实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的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关于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的通知》 精神,进一步明确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的新规定,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具体工作
落实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二、具体措施
1、成立组织
组长:孟凡昌
组员:
毕迎飞谢东升滕国晨李立丽谢铁师
2、培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的操作方法。
3、强化训练
9月15日前,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国家规定的测试项目。(一、二年级: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三、四年级: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五、六年级:坐位体前屈、5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三、工作进度1、9月4日做好培训,成立组织、制定方案。
2、9月5日—15日强化训练3、9月15日—10月4日测试阶段4、10月5日—8日数据上报5、10月8日—9日审核阶段
嘎斯小学
二0一三年九月四日
第五篇:1教育部出台落实中央
教育部出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推进为民务实清廉机关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教育部近日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从改进调查研究、热情服务群众、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9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要求。
一是改进调查研究。深入开展调研,部领导和司局负责人带着问题深入一线,多实地蹲点、多走进学校、多走访师生、多接触群众,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司局级以上干部带头动手撰写调研报告。部领导到基层调研,司局陪同人员不超过3人;不同时或轮番到同一省份开展调研,不准搞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接待。加强基层联系,建立部领导定点联系地方教育工作制度。
二是热情服务群众。畅通意见渠道,重大政策出台前,通过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听取意见。健全教育部监督举报电话(邮箱)接听受理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优化行政审批程序。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实行网上公开。进一步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完善信访接待,部领导及时阅处群众来信,建立司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
三是精简会议活动。减少会议数量,不在教育部会议计划和季度会议计划之外临时动议召开覆盖各省(区、市)或各直属高校的会议。严格控制司局级工作会议。未经批准,不以教育部名义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论坛,严禁以司局名义主办或参与举办各类论坛和赛事。控制会议规模,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单位及人员参加,未经批准,不得要求省级教育部门或高校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更不得要求高校党政一把手同时出席会议。提高会议实效,会议要事先充分准备,广泛深入听取意见,科学安排会议日程,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议形式,主要以视频会、电视电话会、现场办公会等简约高效的形式开会。全国性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1天半,视频会和电视电话会一般不超过1个半小时。严控仪式性活动,机关干部一律不出席地方、学校自行举办的表彰庆祝等活动,不以个人名义题词或发贺信、贺电,教育部一律不作为同贺单位,一般不为学校校庆发贺信,原则上部领导不出席校庆活动。
四是精简文件简报。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已有明确规定且仍然适用的,一律不再重复发文。凡是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事项,不再印发公文。凡是通过电子系统发送的公文,不再印发纸质公文。实行工作简报审批备案制度。各类会议一般不出简报。大力推行“短实新”文风。
五是减轻基层负担。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开展工作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力,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教育部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工作,只要具备条件,在学校食堂和招待所安排食宿并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评估、验收、表彰等活动,到学校开展评估、验收等评价性工作产生的费用,由组织单位全额负责。严禁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
六是加强出访管理。严格执行出访计划审批制度,严格按规定控制出访天数和团组规模。教育部组团原则上不请地方或学校负责人参加,翻译尽量由驻外教育处(组)安排。凡是可以通过驻外教育处(组)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再安排出访团组。
七是改进新闻报道和文稿发表。部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确需报道的,严格控制篇幅。部领导讲话一般不在报刊公开发表,确属工作需要的,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摘要发表。部领导一般不担任出版物主编,不以个人名义作序。未经批准,各司局不得组织编写出版各类书籍、资料。
八是厉行勤俭节约。压缩办公经费,严格执行公车管理有关规定,从严安排出差,严格执行报批程序,实行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制度,公务接待一般在机关餐厅安排工作餐。降低会议成本,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会议经费开支标准和会议定点管理规定,工作会议会场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会议不举办展览,不举办文艺演出,除会议统一发放的文件、材料外,不发放任何参考材料、宣传材料、画册、文具用品等。
九是加强检查落实。部领导及司局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执行。自觉接受党员干部、师生、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完善教育部机关作风评议制度,对评议和群众来信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定期开展督促检查,把执行情况纳入干部管理和考核。对违反规定的严肃处理。
除对机关干部提出要求以外,教育部还对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主管社会组织及其所属单位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