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的实施与思考(终稿)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实施与思考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得到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及工程教育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果导向,悉尼协议,教育改革,高等职业教育。
正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正在实施成果导向教育,参照“悉尼协议”开展 专业建设,努力进行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改革,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学生期望与能力、学生素质养成与人文关怀和就业岗位目标上,不断总结和分析,改进教育教学目标、设计和方式方法,最终以学生合格完成在校学习和就业为初级成果,以学生掌握相关能力为中级成果,以学生能服务社会为中后级目标,顺利完成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参与国际就业与职业发展为最终成果。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不是否定传统教育的新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去服务学生,不放弃每个学生,个性化评定学生,让学生享受教育的成果,让学生有能力去适应未来,是负责的、具有吸引力的、具有欲望的和热情的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毕业之后取得的成果,关注度不仅在校内,也在校外,真正做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跟踪和反馈并持续改进与诊断,这是传统教育教学所做不到,更加关注教育投入与实际产出的现实需要,也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深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实施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符合国际国内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正是不断的去学习和去总结才会发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可行的。黑龙江职业学院从2014年开始认识和学习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到2015年决定实施在不同专业开始试行,到2017年不断总结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实施经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国际化的,多元化和本土化去实施,要更新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明确目标和核心能力,专业深入校企合作,合理确定知识能力目标,教师要总结传统教育方法和经验、精心设计教学和合理把握每个学生,要鼓励和提高每个学生,全院联动;能力培养强调跨领域学程,开展不同模组的教学,不再限制学生的跨专业学习,实施过程中持续总结改进。
1.课程设计与教学清楚聚焦,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既是OBE的终点,也是起点。充分考虑社会、院校、学生,教师、家长和单位的要求和期望,专业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教师整合知识,共同学习+自主学习+引导,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预期成果,了解专业领域和跨专业领域,掌握能力,发展职业素养,拓展知识;
2.课程设计与教学扩大机会,在空间、时间和内容上开放课堂,每个学生都是参与学习的主体,OBE的教学评价聚焦在学习成果上,不以直接达到最终成果为目标。弹性化设置学习时间,合理配置学习资源,不再一味强调同步化,学生有更多交流机会,小组或团队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给予鼓励与辅导,不再以统一标准去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给予个性化发展机会;
3.课程设计与教学提高期待,学习任务不宜简单,要有启发、激发和挑战性,更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成功学习和高效学习,学习过程中不附加条件,期望学生向高标准和高水平努力,树立学生自信心和提高学习热情;
4.课程与教学设计从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反向设计,以确定所有迈向高峰成果的教学的适切性。要求教师去学习和设计教学,探讨课程大纲的制定和单元任务得设计,协助教研室主任去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经验,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反馈,进而诊断和持续改进,不断学习新领域、新知识和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去实践和运用。
三、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思考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开放和包容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实施过程中能融入好的方式方法,够汲取更多的先进思想,实施过程不僵硬不死板,能很好地去服务国际工程认证、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对于专业教师要求也更高,要“走出去和走进来”,有计划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到大赛现场,到企业一线,到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到学生就业岗位,去参观、学习和交流;要有欲望、有目标、有期待地到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实训基地,不同教学课堂,不同专业学生群体中,来学习,来调研,来思考,来更好地实施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要加大学习和交流程度,积极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手段和思想,学习和提高双语教学能力;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单元设计、评量材料和纸质作业等大量纸质材料,耗费资源不环保,操作起来人力物力耗费量大,如何用信息化话技术手段(例如手机APP,语音输入,智能化综合系统等)去完成相应工作并提高效率需要;建立长效和链条机制,实现社会、企业、院校和学生的输入、输出、跟踪和评价的联动,依托社会和企业去深化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去改进和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让学生享受自己获得的成果,实现良性有序运行等。实施过程必有挫折,享受成果必有喜悦,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发展。参考文献:
[1] 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高等工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2] 王晓典.成果导向高职课程建设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 [3] 李坤崇.成果导向教育与国际工程认证。台湾南华大学李坤崇教授学术报告;2016.3
第二篇: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构建
中国论文榜--------论文发表论文榜第一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网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构建
杨付莹
摘 要 通过增加学生和用人单位评价的比重,监督教师根据教学评价做出改进等方式,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以期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评价体系前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不同,更加注重精通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和其学生来说,表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就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是理论课加实习,这种方式将“理”与“实”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理论知识掌握上的不足从而进行弥补,也无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理实一体化逐渐进入高职校园并受到欢迎。
“‘理实一体化’即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集中在一起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理论课、实践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实现了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然而,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于实行时间尚短,还未形成成熟的操作与评价体系。本文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现状,探讨目前反映出的问题,试图构建一个有借鉴意义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些学校或教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实践课程所需要的设备、车间等条件,而将本应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程上成死记硬背实践流程的另类理论课。又如许多教师和学生在实训后不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未能结合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反思理论课的未尽之处,因而达不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将理论与实践的部分割裂开来,并没有达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意图使学生通过实践吃透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标。再如有些实践课程并未与企业、工厂等用人单位接轨,导致教学内容与生产脱节,学生学到的内容并不完全适用于他们将要面临的工作环境。
以上问题都意味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未能发挥出其全部功用和价值,是教学理念和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尽快建立一个成熟、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此规范和引导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就显得必不可少。关于评价体系的探讨
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评价往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其中,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由学校管理者进行评估,而教学效果除了可由学生考核成绩作为证明外,也会参考学生的意见和评价。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实践中,是教学效果的最终验证。因此,在评价教学成果的过程中,应把学生的体验和想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如对需要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进行细化,并且将原本在教学活动完全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价的模式改革成更完整、系统的评价模式。首先,要求学生在期中和期末两个时段对其参加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专门的书面评价——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信息员随时收集对教师和课程教学资源等的意见建议,或者分别在二级学院层面和学校层面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收集与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的信息”。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入、频繁地思考课程教学内容,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可中国论文榜--------论文发表论文榜第一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榜--------论文发表论文榜第一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网
谓一举两得。
另外,对于高职院校这样重视技术和应用的院校,其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应用于实践。因此,由于“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权威结果来自于企业和社会。„„毕业生被企业认可是对教学质量的最好评价”。
但是,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邀请其实习单位对学生学习和运用技术的水平进行评价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然而,邀请用人单位对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情况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做出评价和建议并非不可能。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对口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将一线经验带入课堂;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使得教学更加紧跟专业前沿动态,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其专业技术和工作的深入了解,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迅速融入岗位。
评价后的反馈 教学评价的最终意义是使得学校和任课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参与者如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各方得以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现状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如果在进行教学评价之后就弃之不顾,不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和改进,就会使得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完全达不到其最初的目的。
所以,为了保证教学评价能落到实处,必须对教师是否根据其获得的评价对课程加以改进做出跟踪调查和监督,并将其结果纳入整个评价体系中来,以确保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评价的建议做出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课程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可将教学评价的反馈成果引入学校的教师奖励和晋升机制,以此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将更高的热情投入改进教学质量的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朱鹤卿.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河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2]邹良栋.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9-21.[3]贺新,赵昊昱.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研究[J].化工时刊,2011(9):51-53.[4]张力飞.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27-29.[5]王昌辉.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育及其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3).[6]周荣虎.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1(10):108-109.中国论文榜--------论文发表论文榜第一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网
第三篇: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思考教育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验室在担负这一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积极探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以便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外,还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或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的技术问题。
一、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与普通高校最大区别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特别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担负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没有解决好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原来不是主要矛盾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实验技术队伍薄弱,实验教师学历偏低,且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初级、中级为主,高级职称少。实验室规模偏小、利用率低。由于实验室按学科分割,出现实验规模小而全,大部分设备陈旧,更新率不高。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利用率较低。实验项目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项目陈旧不变,学生兴趣不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经费比较紧张。
1.领导重视不够
某些学校的领导在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授课轻实验的倾向,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学单位,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搞实验室建设。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的偏差和对人才素质的培养缺乏一种整体的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以至于一些实验室资金缺乏,设备老化,实验开出率低,管理职责不清,实验教学人员素质不高,等等,严重地影响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这在一些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情况更为严重,极大地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实验室设置不科学管理混乱
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一直沿用前苏联的校—院—室的三级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验室按照专业课程进行设置,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一些实验室的设置混乱,功能单一;服务对象单一,有限的资金投入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在管理体制上,没有真正贯彻“三级管理,院管为主”的原则。在实验室设置中,没有坚持任务、规模、功能、人员的通盘考虑,而是过分地被人事关系、教研室利益等问题所纠缠,不能充分调动起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般按教研室划分实验室,相互协作少,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追求“小而全”,只考虑局部利益,盲目要经费。使原本就非常有限的经费被分割,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造成极大浪费。实验室设置附属于教研室,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即教研室忙于理论教学,往往疏于实验教学的管理,实验设施重复采购。同类仪器设备在某个实验室使用频繁,负荷过重,而在另一个实验室则常年闲置不用的情况相当普遍,有些实验室设备超负荷使用,而有些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极低。因而不利于学科之间设备的互通有无,实验设备也不能充分使用,这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和实验效果。同院系、同学科、同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实验设备的大量重复设置又消耗大量的维修费用,这种不良的循环系统,使高校实验设备长期处在低谷状态,难以摆脱困境。
3.实验教学队伍参差不齐
实验指导教师学历、职称偏低。由于一些领导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并不是很重视,把实验室归入教辅类,当作教研室的附属物,致使实验教学人员在教师队伍时显得低人一等,在评聘职称、奖励、计算工作量、个人进修等方面,一些学校对实验教学人员关心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得许多学术水平较高的人在实验室留不下来,一旦有机会总想调离实验队伍加入到教学队伍中去;由于实验环境差、实验教师待遇差(如工作量打折)、实验设备陈旧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室也难以引进优秀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对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不但没有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的专门政策,还把不能上课或上课效果差的教师、体制改革无法安排的人员以及引进人才的配偶硬塞到实验室,把一些学历偏低,无实践经验的人员安排进来,造成实验技术队伍水平低下。而且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肯定,往往只作为教辅人员看待,严重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时存在应付现象。致使实验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学、科研及项目开发等任务。
4.实验室封闭,一般不对外服务
由于实验经费有限,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其它任务,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既不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也未面向社会提供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服务。而教学活动也仅停留在进行验证性实验上,缺乏创新意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经费基本依靠靠上级和学校拨款。由于开放实验意识差,加之经费来源有限,因此,限制了学术交流和实验成果的提高与转化。致使不少实验室的老化陈旧设备难以更换,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实验室也没有成为学生实训的场所。
三、解决的途径
高职院校采用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岗位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其目标是以培养各行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二者兼顾,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软件建设以管理为重,也就是既要重视实验室建设,又不能轻实验室管理。
1.各级领导加强重视
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应趋向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突破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侧重于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并不仅仅是完成理论验证,更多的是体现在实训操作性功能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所以不能仅把实验室当成普通教辅类,而要充分加强重视。只有重视了,才能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搞上去。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实验技术人员是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激励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2.改善实验指导教师师资结构
实验教师应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动手能力的复合型教师。加强现有实验指导的培训,改善队伍结构,对不适合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要及时调出队伍。另抽调教学队伍中科研水平强的教师充实到实验室教师队伍中去,并从企业、科研单位引进实践水平高的人员。以人为本,调动实验室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对实验教师的地位和
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也有足够的晋升机会。
3.实行科学化管理
(1)合理配置
建立实验实训管理中心,有利于实验设备的统一调配,有利于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各岗位的职责。整改实验室的设置,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流程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强化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把实验室办成既是实验室,又是实训室,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学生“练武”的场所。
(2)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需要有专业性,但不是自我封闭的独立性。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通用平台,强调管理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责任到人,使实验室有效开放。在为系、院内各专业教学科研有效开放的同时,还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为企业和社会开放。
开放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既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开放模式运作的模式:对院内各专业开放;对校内相关专业和有选修意愿的学生开放。要达到教学内容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教学组织开放、教学评价开放的目的。实验教学上按验证性实验、设计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计划内必须完成的实验和教学计划外的课外实验。
实验室开放的模式按时间可分为:
(1)预约开放。学生事先向实验室申请,提出要做的实验内容及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然后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及实验内容统一安排。
(2)定时开放。实验室根据排课情况,每周规定固定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开放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全天开放。不受时间及实验内容的限制,学生登记后可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
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开放模式,也可将几种模式结合,以达到最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相信在不断进行科学合理化改革后,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定会上个新台阶。我们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更加努力做好实验室工作,以实验室为起点,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徐次萍.浅谈高职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0-51.[2]乔威.深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3):50-51,54.[3]郭公民.应对大众化教育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经济师.[4]贺歆.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西北职教,2007,(9):21.[5]陈先宇.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开放[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142-144.[6]陈思云,费卫芳,范国安.高校实脸室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7]张婷.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4):72-74.[8]肖茜.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63.[9]谢盛嘉.高职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UDC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篇:试析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内涵的思考论文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但不是目标的全部。应全面理解“就业导向”的内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导向 综合素质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的确立,使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对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更好地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但是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对“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理念内涵的认识及其实际操作上,出现了一些对高职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简单理解:片面认为其核心技能培养只是以既定的岗位(群)为前提,培养其上岗能力,达到所谓零适应期的目标。其主要表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先驱者之一黄炎培先生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进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彰显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的“评估原则’中提出: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日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塔养结果(毕业生)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程度。从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评价导向是职业性导向,而非学术性导向,不能用学术标准来衡量教育计划内容以职业目的为主的高职教育。这标示了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有一技之长、能够直接进人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知识、复合)技能型人才、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或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就应该体现在培养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上,因为高职教育与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实践能力)。接受完高职教育的大部分学生要直接进人劳动市场就业,而不是升学或毕业后再进行培训、再教育才能胜任工作。因此,就业教育或“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霭位,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但不是目标的全部。
二、“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有利于高职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的实质就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而“就业实质上就是人与工作岗位的结合”,真正的结合需要自觉地选择,自觉地选择是来自对高职教育的“职业自觉”,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动力。
“以就业为导向”将行业标准嵌人课程标准;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人课程体系;将职业培训体系嵌人学历教育体系,将企业文化嵌人学校教育环境,从而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标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需要高职院校主动与社会、企业、当地行政主管联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途径,实现高职教育在教育观念、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
1、突出以应用为主旨。企业参与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设置认证,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制定,再到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就业服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都需要社会和企业参与,需要产学紧密结合。
2、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源动力来自各个行业一线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产学结合使高职院校能够密切跟踪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按照就业岗位(群)确定培养标准,确保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需求。
3、加强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保证和加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既需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又需要到产业部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而校内实训也需要经常得到产业部门和企业的指导,校外实训更需要学校与产业部门、企业的密切合作,需要与当地区域经济融合,适时跟踪行业与产业动态、就业目标市场。
4、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进行专业教学,体现教、学、做一体。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深人企业与现场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服务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或承担生产、科研实际工作,及时掌握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成为“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一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和校企双向交流中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5、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将企业文化嵌人学校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实现校企文化的共融,实现就业的导向。
三、“以就业为导向”,应促进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职业能力、职业技术固然重要,而职业道德、务实精神、责任意识、创业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现代企业不仅注重员工的职业技术,而且注重员工的整体素质。这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代表职业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素质要求。高职教育应全面理解“就业导向”的内涵,从就业—职业—事业的层面,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具有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有用的“职业人、健全的“事业人”。
综合职业素质是指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专业业务素质则是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素质,包括职业精神与态度、职业知识与能力。
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要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业务素质教育的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专业业务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
1、努力发挥“两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基本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在专业(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让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提倡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在技术服务中要渗透对人的关怀。
3、应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职业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专业价值判断,成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通过在校期间的培养、教育和训练,强化规则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刻下深深的职业烙印,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和有用的“职业人”。
4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辩论赛、演讲赛、诗歌散文比赛,等等,使学生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5、广泛地开展多种文体活动,认真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学生普遍身心健康;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6、将企业文化嵌人学校教育环境。首先,在校内外专家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中,将企业的行为规范和企业人员的必备素养,如诚信、敬业、职业道德等作为重要内容;其次,以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兼顾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变迁,并与学院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学生熟悉企业文化和企业组织流程,适时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教育的作用是培养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成败。中国高职教育能否培养出中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关键是能否创立起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在职业技能、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体现出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第五篇: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0-06-10来源: 职教论坛浏览次数:597
申屠江平
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的必然选择,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训完整的工作过程,生产出产品甚至商品,实现教学做的统一。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发挥不当、开发不力,实践教学组织水平较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基地的力度;强化管理,统筹基地功能的发挥;增强软实力,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升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引企入教
作者简介:申屠江平(1968-),男,浙江东阳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农村问题..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规2008年“民间资本引入职业教育的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08CGYD060YB,课题主持人:申屠江平
高职院校要改善实训、实习的条件.就必须联系行业企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化,是专业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是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2006年l 1月13日召开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市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其特点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在校内通过新建或改造原有实验实训室、引企入校、创办专业公司和组建研究所等方式,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管理模式建立起来,具有生产功能的学生实践教学场所。因此.实践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两大基本功能,学生通过产品生产的真实过程.实现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实践教学目标。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校内实训基地生产或技术服务的设备与企业大同小异,其区别仅仅是规格和型号的不同.就是设备的布局、文化氛围营造也参照企业: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可以来源于社会真实的项目(即生产商品),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即生产产品)。但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对技术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技术规范、最终成果的形式等也严格按照市场的要求: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至着装等都严格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以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成果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在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要参照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总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情境和工作氛围的车间化,生产任务的真实化.运行和管理模式的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点。
校内组织生产性实训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不同:校内生产性实训.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而企业生产的主要目标是赢利,正是目标上的区别,决定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是生产的“机器”,而是“职业人”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产品的选择需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学生实训的岗位具有轮换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理想状态是通过引进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管理和文化,对外承接“订单”——生产任务或技术服务,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监控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分工协作和有序轮岗,完成“订单”的任务。其质量接受客户检验,其生产和管理成本(包含支付顶岗实习学生一定的薪酬)独立核算,在提升学生技能、职业素养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一定的利润,实现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
(一)基地数量不足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实训条件滞后成为制约高职人才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受学校办学资金制约,能改造或新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数量有限;引进产品生产型企业虽然能够提供较多实习岗位,但能够引进的企业毕竟少;引进技术服务型企业虽然相对容易,但往往规模采大服务项目数和业务量较小,能够组织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的时间和人数还是有限,校内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的比例偏低。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法律制度和具体方案的指引;二是校企工学结合还缺乏更广阔的思路和能够提供借鉴的经验。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还不够;三是企业缺乏人才战略的长远规划和承担提升人口素质的社会责任;因此,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往往是学校热情很高,企业却比较冷淡。
(二)基地功能发挥不当、开发不力
由于校内基地的生产与实训之间虽具有同一性(通过生产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提升技能后的学生反过来促进生产,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但两者又有对立性(生产目标与实训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实施原则和方法的差异,生产会妨碍实训.实训也会影响生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重生产、轻实训的现象常常发生,企业经常以生产工艺复杂、工期紧、安全责任重大等理由减少学生参与生产实训的人数和时间,弱化了校内基地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功能;对基地的技能考证、社会培训、技术研发和成果展示等其他功能开发不力,导致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不能扩大校企合作共赢的结合点,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对基地建设的定位不准、目标不清、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不强;二是学校缺乏统筹生产性与实训性、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之间互利共赢的能力,缺乏整合资源开发基地其他功能的能力;三是专业教师缺乏依据市场变化
及时开发实训项目、依据企业生产规律组织实践教学的能力。
(三)基地实践教学的组织水平较低
实训内容缺乏典型性、递进性和系统性。引进的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学生就实训什么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实训项目安排随意、没有规划:缺少系统考虑,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对接程度低,实训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缺乏典型性和递进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基地缺乏互补性。以为把企业引进学校以后,只要组织学生实训。生产出产品,就达到了引企业入校的目的。
实训目标模糊、实训方法机械。以单一的生产环节取代完整的工作过程,只重视生产环节的操作规范、安全管理、时间和耗材的控制,忽视实际生产前的任务分析、设备和原材料备选方案的论证,工艺方法和人员组织的优化、员工素养的要求、标准的制定,也不重视生产后的产品验收、评价与反思以及对产品没计及工艺的改进等。过于顾虑安全风险和时间成本,实践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激发不够。
实训指导师数量不足、指导水平低。学校的老师往往实践技能比较弱,企业师傅只知道怎么做,但缺少教的经验;既懂做、又懂教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这种重硬件轻软件、实践教学组织水平低的状况,根源在于学校没有实现从“引企入校”到“引企人教”的提升。
三、对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一)“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其建基地的力度
1.引进技术服务型企业共建基地易操作,做大做强是目标。技术服务型企业主耍是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和先进的仪器没备、技术,通过咨询、培训、评价诊断、分析检测、鉴定、设计、技术开发、加工、代理、修理修配等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其产品是智力劳动成果为主,表现形式往往是检测报告、鉴定意见书、发展规划、背销方案、设计图纸、居间合同等。
由于人力资本是技术服务型企业的“笫一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可以共享学校的场地、师资和设备,减少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又节约人头费用的支出和管理成本;在组织学生进行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消耗性材料的成本易控制,服务质量易把关(既有老师和师傅的指导,也有同组同学的相互监督,更有质量抽监制度的保障,出现质量问题,完全能够及时采取低成本的补救措施);同时,与学校合作可以增加企业公信度,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企业还可以借助学校的师资、科研、设备等优势,拓展经营范围,开拓新业务。因此,技术服务型企乐意进驻学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对于学校来说,许多技术服务型企业无污染无噪音,对日常教学管理几乎没有负而影响;技术服务型企业都是先接单,约定收费数额和方式后再提供服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无亏损之风险;学校还可以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资质、技术指导力量以及相对稳定的“订单”,在真实的“社会化”的环境中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因此,学校很欢迎技术服务型企业进驻学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由于引入技术服务型企业共建基地,校企互利共赢的结合点多,所以做大做强是目标。做大就是加大引进力度,扩大共建数量。建筑没汁、装潢艺术设计公司、产品质量检测站、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安全生产评价中心、网络服务机构、产品研发中心、技术培训中心、汽车维修公司等都可以与相关专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做强就是要在质量上不断提升合作企业的技术含量,引进符合政府导向、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更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对引进的技术服务型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淘汰、改造和更新;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学校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自主成立的专业老师为骨
十、吸收社会专家参与的学校专业性公司。
2、引进产品生产型企业共建基地困难多,创新渠道、机制是关键。引进合适的产品生产型企业入校。共建基地受到的制约因素多:笫一,引进企业的生产技术含量要适中。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学生上手慢.在进行生产性实训时效率就低,废品率高。企业将无法承受原材料和生产时间的高成本;技术含量过低、生产工艺过简单,对学生技能提升意义就不大.如果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第二,引进的企业需无污染、低噪音.否则学校会得不偿失。第三,引进企进的产品要处于成长或成熟期,生产必须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引进的企业设备功能多,产品可以升级换代,这样才能保证合作行较长的时问。第四,学校引进的企业或车间生产有相对的独立性,与上一工序和下一工序可以相对剥离,考虑到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投资企业不能离学校太远。
产品生产型企业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多,不易控制;企业追逐利润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产品单一与学校教学多样的矛盾不易克服;与企业共建的产品生产型校内基地的管理与运行也相对困难,因此.创新渠道、机制是关键。
学校要积极发掘与企业、政府、行业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结合点,主动跑企业,通过政府搭台、社会搭台、专业搭台、中介搭台及项目搭台等途径。走访行业协会,了解与学生实践有关的产品生产型企业.对支撑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骨干企业按地域、按专业进行分类,熟知企业产品、产量、技术含量、从业人员规模及工种、销售范围、盈亏等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对信息库里的企业进行认真分析,寻求互利共赢的结合点,探索与产品生产型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新渠道、新机制。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引进中等技术难度的、其产品就有典型教学意义的企业入校,并逐步建立由简到繁、分层次的系列产品生产型实训基地,以满足不同年级的顶岗实习、实训。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对于有条件的强势专业,可以自主成立专业生产公司使之成为“校内教学工厂”,对外承接生产业务。
3、自主研发,变企业生产设备为学校的实训设备。要激发教师投身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激励教师自主研发、制作生产性实训设备。如缩小企业的大型生产设备,整合典型的生产工艺等。自主开发适宜实践教学的生产性实训设备,既提升教师的研发水平.又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既节约设备的投入经费,也节约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费用。
(二)强化管理,统筹基地的功能发挥
1.建章立制,保障教学实训主功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最主要功能是教学实训,为保障其不偏离主要目标,合同或章程中除了对资金、设备、场所、人员、项目管理等作出约定外,还必须以人才培养为落脚点,明确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基地常年提供多少工位、多少时间、多少项目用于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地内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校企双方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机制,落实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保证基地教学实训功能的实现。
要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考核和预警机制。对一定时间内无法提供一定项目、工种供学生实习、实训的,先给予一定期限的整改,经整改仍然不符合要求的,终止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不断的更新.实现基地建设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2.拓展功能,实现校企合作效益最大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教学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体。学校要整合政府、行业的资源,根据不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条件、实力的差异,分层次、有计划地拓展技能考证、员工培训、技术研发、成果展示等功能:同时,要为引入的企业办理亨受税费优惠政策、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组织技术攻关提供更多服务,为企业开拓经营领域提供帮助。只有不断扩展校企互利共赢的结合点,才能实现基地效益最大化,才能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温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把校内基地拓展成融中职教师培训、人才培养、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区域共享型实训中心,就是成功的案例。
(三)深化“引企入教”,全面提升基地实践教学组织水平
“引企入校”只是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第一步,它能够解决基地硬件设施与企业真实生产的“形像”问题,即生产设备、工艺、产品,以及上墙的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似.要实现基地建设与企业真实生产的“神似”,就必须在重视硬件投入的同时,加强基地的软件建设。转变基地管理理念,统筹基地功能发挥,在“引资”的基础上“引智”,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深化。引导教师围绕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在深入思考实训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实训、由谁米指导实训、为什么要这样组织实训、还有没有更有效的内容方法来替代等问题的过程中,熟知地方的产业发展、工艺水平、产品质量,领会基地建设的本质要求。把企业的众多要素渗透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产业发展对员工职业能力、核心技能的要求渗透到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能够融会贯通甚至游刃有余地在不同时间组织基础不同的学生实施个性化的生产实训,即使实训硬件条件并不足,但实训效果不打折,达到“尤招胜有招”,的境界。
1.优化实训项目,体现实训内容的典型性、递进性和完整性。选择的实训项目要具有典型性。要让学生通过一至二个实训项目的生产,掌握相应技能后,具备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可以独立完成相同或相近的生产任务。如仪器分析课程在筛选实训项目时就需要考虑分析对象(同体、气体、液体)、常用仪器(原子吸收、气相、液相、红外、紫外、分光光度等)以及基本分析方法的典型性.以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
实训项目的组合要具有递进性和完整性。递进性就是在组织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训项目时,要遵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合理有序的编排。完整性就是每一个实训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虽然应该各有侧重,但都包含从接受生产任务到调研、制订方案、决策、安排生产、检查反馈、验收评价等要素),某一专业所有实训项目的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应涵盖该专业对应就业岗位所有基础技能和关键技能以及基本的发展技能,如果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完成所有项目的实训后,还有常用仪器没有接触、基本方法掌握不全,实训项目的组合就缺乏完整性。
实训项目优化组合的依据是专业、课程对学生技能发展的要求。学校要引进社会智力资源,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析岗位的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发展技能,合理安排课程体系,紧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核心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典型实训项目的系列开发,不断更新、积累,实现优化组合。
2.优化结构,建设系统化基地。制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学校要根据专业、课程、实训内容等要求对实训基地建设制订出整体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实施,力求校内校外基地互补,校内基地结构合理。
引进合适的企业共建基地。根据典型实训项目的系列要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按项目、分层次组织生产性实训,鼓励技能熟练的学生参与顶岗并获得劳动报酬.作为学校勤工俭学的方式之一。
实现“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深化,准确把握基地建设的本质。学校按照生产性要求.改造或自建一批有一定数量、结构相对合理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根据实训要求,引进企业某一元素(产品、技师、设施、工艺、管理、文化等)或某几个元素的组合,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不同状况,有序、灵活组织系列生产实训,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最终使学生在掌握常用仪器设备、基本工艺方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懂得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生产环境、不同设备条件下能够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装备、使用经济的方法、组织有效的管理,生产出客户和老板都满意的产品,实现基地建设的真正目标。
校内基地建设与校外基地建设统筹兼顾。所有的实训项目都在校内基地完成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学校必须把校内基地建没与校外基地建设统筹兼顾,有侧重有分工,通过校内、校外两个基地的互补,共担学生教学实训的重任。
3.增强软实力,提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自身素质和指导水平。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的不断优化、完整工作过程的指导评价、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熟知,在学生技能相对熟练之时,不仅能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还能给学生指明改进的方向,这些都对实训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通过鼓励年轻教师下企业锻炼、骨干教师利用专长服务社会等方式提升教师个体的实践技能,通过教育理论的培训提升兼职教师的个体教学技能,通过专兼一体化管理的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师资整体实力。
不断积累,提高统筹基地生产性与实训性、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之间互利共赢的能力。基地管理人员和实训指导老师要及时掌握引进企业的生产规律,明了企业的需求,加强安全教育,在企业生产的淡季组织学生实训,在企业生产的旺季安排技术熟练学生勤工俭学,实现生产与实训的相互促进、工学结合的互利共赢。
拓宽思路,开发软件。对于难以实现实际生产的化工、安全、制约类专业的校内实训,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软件,在校内建立虚拟车间、虚拟工艺、仿真软件等,为学生实际操作提供仿真操练的机会,并通过实地考察企业来解决与实际生产的对接问题。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在于创新机制。只要我们在大局上从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的根本利益着眼,在具体工作中寻求合作共赢的结合点,“因企制宜”引企共建的同时,将企业的观念、规范、管理、文化和师资等渗透到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引企人校”到“引企入教”升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EB/OL].教育部网,2006-11-14.
[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6(5).
[4]杜世禄.引企入教,共建示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转载于《职教论坛》
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