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时间:2019-05-13 04:3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一篇: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

《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借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勤奋等个性品质。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与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相当,而心理素质教育又是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个性化教育”实质上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两者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人的全面发展总是要落实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上,不可能有脱离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与个体也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个性就是个体,反之亦然。鉴于此,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个体上,离开了活生生的个体,就没有素质教育可言;同样,个体的发展也必须落实到素质的综合提升上,离开了素质的全面发展,就无所谓个性化教育。由此看来,个性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又是彼此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学习的进步,需要每个学生个体去完成,学生个体在学习上的差异,主要是情感商数的差异以及个性的差异所致。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就会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寻觅知识”,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这一切,正是素质教育所要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综上所述,个性的教育和培养,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发展人的需要,是完善人的需要。因此,重视个性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学科教育的核心所在和根本要求。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迫切之需。

长期以来,我国在思想品德课程目标设定上存在着社会政治本位倾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课程编制游离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之外,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教育本体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把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发展对立起来,严重压抑了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积极性,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批式生产”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课程体系受课程目标、教育目标的制约,课程目标、教育目标中有所规定,课程编制与课程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现代课程改革必须反映“个性化教育”这个发展趋势。在课程实施中,采取优化学科课程,保证课程价值的充分体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和谐增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品质、道德人格得到张扬与提升,使学生朝着自主、自律、自由的方向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个性化教育”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迫切之需。

二、课题的界定

1、个性与个性优势 个性,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从生理学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讲,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所以个性是矛盾的统一体,是相对的。从人的个体来讲,既有个性的优势——有助于个体优良品质形成的一切因素;也有个性的劣势——阻碍人性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个体积极意志品质形成的各种因素。

2、教育教学策略与操作系统 教育教学策略是思想理念,是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操作系统是具体化的策略,是实施教育教学策略过程中的途径、方法。本课题旨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操作评估系统,充分发挥教师这一教育主体在学生个体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调动教育的另一主体——学生在教育以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挖掘教育环境对于个性发展的熏陶激励作用,发展教育对象的个性优势,遏止进而摒弃教育对象的个性劣势,在对教育对象的主体人格做出多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寻找适合其主体人格不断完善的最佳教育途径与有效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就是要探索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操作评估系统。因此本课题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题。

三、理论依据

1、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个体的心理、生理、社会素质的历史的集中体现。人的个性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独特性和人的自主性,只有个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得以发挥,人的个性才有可能得以形成。因此,实施“个性化教育”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2、基于教育心理学中关于个性心理的理论。

教育心理学认为个人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显著的差别。教育的内容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促进心理的不断发展,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要促进和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过程中必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当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去完成各种活动任务时,他们的智能和个性品质就能得到发展。因此,只有适当的合乎规律的教育措施才能获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养成学生的优良的个性品质。

3、基于教育学中因材施教的理论。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由于遗传因素、家庭影响、所受教育及学生本人主观努力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我们很难找到两个气质完全一样的学生。作为教育者来讲,不但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想,而且要赋予它更深的内涵,即摒弃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可变性,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氛围。

4、基于课程论中关于个性教育与发展的理论。

新的课程理论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而且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情感的陶冶将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不仅要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完善以及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和对此应持有的态度,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研究内容 《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人性论的教育观出发,以教育个体的人性(在教育上强调自主意识的觉醒)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把教育个体的人格培养作为发展的最高形式,把个体的个性优势的充分发掘作为最基本的目标。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追求社会性与个体性互补,教育的共性影响与个体的自主发展相融,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操作评价系统,并以其激励发挥教育对象的个性优势,发展学生的完满人格,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在科学分析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已有课题研究情况,初步设立如下研究内容:

1、构建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的教育管理系统的研究;

2、开发思想品德课学科资源,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的研究;

3、构建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的思想品德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为研究寻求理论支撑,了解最新研究动态,避免研究进入歧途,避免无用研究。

2、个案研究法。目的是筛选出优秀案例,找到规律和好的做法。

3、调查法。主要在研究之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确定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向,制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调查了解研究进展,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采取必要调整;研究结束后通过调查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便于总结成果。

4、行动研究法。根据预设的策略与操作系统,进行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调整策略与操作系统,再实践。通过几个来回,以期形成最后的最佳策略与操作系统。

六、研究步骤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9月至2012年10月。

1、学习思考,制订方案,并报送教导处登记。

2、搜集资料。研修方案确定后,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

第二阶段: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

1、开展实验。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扎实开展研究,认真做好总结,确保自己的实验课题取得优秀的成果。

2、重视过程。针对主题的实验与研究情况,恳请专家指点、同伴互助,多开展观摩课以及实验经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

1、做好总结。进行阶段性总结,查漏补缺,日臻完善。

2、期末评定。恳请学校教科室和中心校教研领导对实验研究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与评定。

七、研究策略与研究成效

(一)初步探索出有利于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的管理系统。

我们要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首先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的管理制度。以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使我们的办学理念在。

通过探索,我们在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制度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要求在班主任工作中,端正对学生的看法,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相互悦纳。要注意平时的感情投入与积累,善于与学生一起活动、体验,用学生兴生,要让学生在班主任面前有一种人身安全感和思想自由感,不然,学生不愿对班主任说真话,教育又从何谈起呢?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任他,伴随他们成长的引导者、解惑人。这就是班主任的角色。2.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造就和谐班级环境,班主任至少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教育全班学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独特长处,同时又善于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从而使班上呈现人人自尊,同时又尊重别人的好风气,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自己的尊严与自豪感、愉快地接受自己、充满信心地发展自己。(3)组织各种有益而又有趣的课外活动。

作为班主任,其教育和管理理念应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生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班级管理应放弃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定势思维,摒弃以命令、控制、束缚的刚性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赞赏、激励、参与、引导、沟通、交流、协商、帮助、支持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创造具有亲和力的班级人文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鼓舞和帮助,使班级成为让学生兴奋、留恋的地方。

(二)初步形成思品学科教学中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的课堂组织形式。我们对传统课堂组织中的内容、模式、方法、手段中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方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过对课堂要素的重组整合,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环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以学生个体为主体。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易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但真正有效的教学无不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动的一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课堂教学要组织指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志趣,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观念意识,养成思维和行为方式、习惯,初步具备未来发展所必需的价值追求和能力倾向。

2.以差异教学为方向。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采用不同的手段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灵感,以自身的教学机智去捕捉每一个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机遇,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3.以任务完成为驱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宁可突破一点,不求包罗万象。特别要注意那些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的内容,善于设计吸引学生参与的情境、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逐步培养兴趣。

4.以师生互动为平台。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师生互动,师生双方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不仅仅是听课者、应答者,而是思考者、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创新的主人。营造活泼、向上、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

(三)初步构建出一套发挥小学生个性优势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于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反之我们的发挥小学生的个性优势就会举步维艰。几年来,我们也一直非常重视评价的研究。形成了以下策略和做法: 策略:

1.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让它成为学生成长的台阶,心灵的保护伞。2.优化评价结构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做法:

1.思想品德考试的探索

考试方面,我们做了有益地探索,取得初步成果:

① 变传统的卷面考试方法,而是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及日常行为综合考核 ②变终结试考试为过程性考试,使得不同层次学生既能通过考试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又不会为分数所累。

八、任务及反思

经过一年的研究,我感觉到自己受益匪浅,也产生以下一些想法:

1、个性发展的评价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其日趋科学,易于操作;

2、个性的发展与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结合;

3、如何总结“个性化教育”已有的经验与不足,把“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推向纵深。

参考文献:

1、《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构建与理论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小蔓主编 1999年12月版;

2、《中小学教育基本原理》莫雷等编著

第二篇: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闽侯县竹岐中心小学张维锋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小学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着重从学生兴趣出发,养成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健词体育教学学生个性

教育学认为个性是个体在其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使其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的综合特性,它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方面。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采取多样化教学,让学生感受成功快乐的喜悦,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主观能动性。老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孩子的灵性,在倡导孩子的终身发展的实践中试图做一些适合学生个性爱好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儿童在教学环境中尽可能地自由发展、表现个性、表达自我。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老师为中心,重视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强调的是学生“跟我学”,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同时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使学生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快乐体育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只有改变教学方法,因村施教,积极鼓励、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跳绳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长跳绳和短跳绳;并启发学生:用这些绳,还能想出什么样的方法来跳?于是正、反跳、跑跳,双人跳„„各种方法层出不穷。还可以启发他们用绳来做游戏,学生通过尝试,创编出许多游戏方法,用绳来摆数字、摆各种图形;用绳做起跳线、起跳线;将绳围成圈做游戏等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游戏泉涌而出,扩充了学生的想像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整个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地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寓体育于玩之中,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个体对事物、事件、人际关系以及各种活动的探索而反映出的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教学中,我把教材精心设计成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亲自“玩耍”,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的目的。例如在教授“立定跳远”一课时,我以“青蛙过河”的游戏方式编排,使小学生兴致浓厚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起到了较好的德育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和成功感,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从而培养锻炼习惯、意识,发展运动能力,真正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的目的。

三、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因材施教

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适宜的方式和

方法去引导和培养,使之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不能只顾“满堂灌”,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育行为、思想的特点,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所以,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善跳;有的学生善于跑;有的学生有压力学得好,有的则相反;有的学生爆发力好;有的学生柔韧性好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帮助他们选择一种或两种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方法和技能。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更能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能使学生形成严格、认真、勇敢、顽固的个性特征。

四、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可增强学生责任感。如在教学“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母鸡为了保护小鸡与老鹰搏斗,表现了伟大的“母爱”,小鸡在母鸡的带领下协同与老鹰搏斗,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又如队列队形练习,开展“我是一名好战士”的小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我是好当家”活动,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接受教育,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小孩子都成为课堂上一名快乐的主角!

素质教育是优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能力,并充分展示其个性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化教育。作为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学习、钻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学研究,以满足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要以高尚的师德、正确的言行,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给学生做出表率,才能使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加强。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班主任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以爱育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爱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热爱学生是班主任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当班主任充满着对学业生的深切的爱意之时就能从内心出发,真诚地对待学生,必定想方设法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努力摸索一种适用学生装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性格特征的教导方法,了解他们在日常学业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培育他们的个性特征。在“爱”的沐浴之下,创设一种轻松、愉悦和自由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其中倍感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对待探索新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使学业生具有真诚、友爱、活泼、上进,合学生的智能、心理潜能、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

爱的孕育将表现出一种热切的期望。教育心理学上有名的“罗森塔尔实验”早已提出了这种期望理论。当教师明显地表露出对学生的期待时,学生将体察到教师对他们所暗示的期待,因而受到激励,产生了诱发其潜能的诱因,很有可能成为能力颇强的干部和学业优秀、个性发展良好的优等生,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长处,并赋予恰当的期望,以促进他们个性的良性发展。

二、以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作为班主任,应着力建立一个班风、学风皆优的班集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良好的集体必然要有为之服务的成员,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长处,给予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同学创造显露才能的机会和可能付诸实践的场所,使学业生在表现才能的过程中进一步塑造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可以说,良好班集体中的活动,平等竞争是个性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催化剂。当然,在班主任工作中,在充分发掘、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个性发展的同时,庆有效地消除学生孤僻、自卑等心理偏差,而良好的班集体恰好又是医治这些消极个性的良医。

学生在良好的放集体中学习、生活、创造其个性发展才是健康的,这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应协调好班集体与个性发展的关系。首先,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其次,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新生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团结友爱。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敢于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激励、不断上进。再次、学业生和集体之间,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能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爱自己的班集体,感到自己需要集体,而集体也需要他,培养一种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

三、因材施教,促进派学生的个性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学业生的个性也千差万别,这种子个性上的行为差异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这种差异,因材施工教努力推进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

首先,加强针对性。林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牲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其次,培养自主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业生独立获取知识、捕捉信息、运用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发现总是并独立处理问题。在教学中应转变授之以完善的思想观念,而可以有意识地留些漏洞,诱导学生拾遗补缺,以增强学生发现总是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业生的自主性。再次,提供选择性。充分新生学生的意愿,交给他们自已选择需要、兴趣、和爱好的权利,以实现学生个性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使教育由外在的强制力量转化为学生主体能力追求的东西。但同时又要注意适当引导,对学生错误的思想决不能听之任之。

四、科学评价,促进学业生的个性发展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真正动力来自自我概念水平,班主任的正确评价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决不能以有色眼睛看等每一位学生,即使最不起眼的学生身上最微不足道的积极或消极因素都要加以引导利用。第二、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个这生的优势,引导学业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不能回避自己的缺点,做到扬长避短。第三、转变传统观念,创设成功体验。班主任应该从应试教育中以成绩论英雄的误区中走出来,让学生走出课堂。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业生参加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发挥长外,显露才能,使学生从各自的成就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自己个性的展。第四、要及时发现并肯定每个学生的细微进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要求和希望。第五、妥善处理学业生的过错。公正、平等、有效地让学生从过错中走出来,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抢白,而应婉转迂回的方式使学生改过自新。

总之,以爱育人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源泉,建立良好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庆紧把素质教育的脉搏,针对学生实际,决不强求一味的统一,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推进个性一习扬。

第四篇:转变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转变观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摘要:和普通中小学相比,中专学校的学生更为复杂。教师对师生关系、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的认识态度常常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当前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策略来加以化解,是每个中专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重要职责。关键词:教学观念 个性发展 关系 问题 策略

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中专学校入学门槛的降低甚至取消,中专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中专学生的组成也变得更为复杂。而且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这就要求中专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要注重“育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良好的个性发展。良好个性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今后事业的成败,人生的幸福。

一、中专教师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中专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基础。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首先,在知识传授关系中师生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也有权对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科书提出批判性意见。教师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其次,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传统教学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

(二)中专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从理论上讲,教师都深刻地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以分数论英雄,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必须谨小慎微,不能做与考试学习无关的事,不能凭自己的个性去从事感兴趣的事。所以,大多数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在其萌芽状态期间,就有可能被只具传统观念的教师所湮灭,在分数的标尺

面前,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残忍的压制。然而,中外历史千百次地告诉我们,在传统眼光的学校里判为没出息者,日后竟出现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人,他们极大地影响、改变和震撼着整个世界,而他们早年也都被当时的学校判为“愚不可及”、“不可教也”之类。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个性心理学研究,个性是一个整体。健康的个性就是在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和美的表现等诸方面获得高度和谐发展的人。健康个性者即是自我实现者,是把个人的内部潜能作最大的实现者。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即是自我实现、自我创造。

(三)中专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尤其是中专老师,首当其冲的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学生作为主体,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中,自觉、自主地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独立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活动是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创造活动中,个人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需要、性格、知识和能力,展现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在探索新事物、发现新规律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素质的超越,从而逐步实现个性的完善。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培育、引导、训练每个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意识、方法和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培养听话的学生为荣耀的片面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应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特别是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从而把这一有意识的活动熟练化为无意识的习惯化的教学活动。

二、当前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和教育引导的缺乏,以及对个性的否定性评价倾向,扼杀了一些学生的个性,导致个性发展不健全。

首先体现为缺乏积极的主体进取性,不敢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做法,削弱了成就需要、持久需要等积极的人格倾向,强化了谦卑需要、攻击性需要等消极人格特征,造成个性和人格的缺陷,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言:“考试时一比较,马上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在外国,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其次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15.73%有自责倾向,13.17%学生有恐怖倾向,11.81%有冲动倾向;5.72%的学生有综合情况。以至于出现浙江一高中生因无法忍受压力用锄头杀死母亲的惨剧。浙江省对2961名大中学生心理卫生测查结果表明,16.7%的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个性仅仅被当作或是服饰上的怪异,或是行为中的张狂,或是价值观上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他们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一种浮躁、虚华和叛逆,以外在的“标新立异”来体现富有个性的“我”,抹杀了个性的内在稳定性。

三、中专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一)中专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寻找欠缺,改进教育方式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替代。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的缺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现在许多学生在未上学之前,吵着、闹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那梦寐以求的“天堂”和“乐园”。然而,思维单

一、未谙世事的他们,一旦进入校门,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面前,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发生逃学等不良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增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努力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前苏联学者赞科夫认为:“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从认知结构主义观点出发,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观思维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可以从开设活动课、选修课、劳技课等课程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活动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内容更新周期较短,有利于因材施教,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发展个性特长,提高整体素质。此外,因考试具有教育性,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所以还可从调整考试的导向性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学校教育方式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采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索精神、独特的求异思维、非常规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除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念,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授课方式为标准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提高中专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大、中专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保证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一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的素质缺陷,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没有个性和独立的思想,没有激情,缺乏诗意和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与能力,只有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引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讨论,并达成共识,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21世纪进步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教师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自己的首要职责。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青年大学生克服“浮躁”、“疑惑”、“颓废”等心态。不能将道德人格作为追求富贵的工具,更不能为了追求高贵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

(四)名副其实的实践指导教师才算合格的中专教师

作为一名中专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如果对于所教专业的生产实际过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无法担当起实践指导教师的重任的。中专学校培养的是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材。实际动手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和赖以生

存的本钱;这也是职业教育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闪光点。因此,在学习期间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真刀真枪的操作本领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是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校要想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优秀的毕业生以实现其社会价值,首先就需要中专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范才生.素质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3 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公安.论21世纪职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J].现代技能开发2000(6)5 赵太平.浅谈素质教育中职教教师观念的转变[J].职教论坛,2003(10)

第五篇: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耿秀秀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个性化发展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优化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运用鼓励性评价语言和注重因材施教。

【关键词】美术;教学;个性;发展

美术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趋异性思维,强调个性的保护和发展, 强调学生对同一事物观察之后所产生的不同的绘画表现和创造。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是美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下面,就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简要探讨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四条途径。

一、优化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源泉,没有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氛围,再好的学科体系、教育设施,也不会造就成功的个性,这是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共识。所以,在课堂上作为教育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设法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每一点思维火花,大胆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譬如,笔者在一次素描静物教学中,为了启发、引导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改变以往教师预先摆好静物的做法,而是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艺术家的静物作品,并结合作品讲授素描静物的多种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可以选择任何物品去实现静物的摆放和设置。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他们开始拿着瓶瓶罐罐以及教室里一切能拿来用的物品摆来摆去,面对自己摆的静物,他们有说不完的理由和用不完的点子。这时,笔者又及时对他们的求异思维予以肯定,并给以引导,每组同学摆的静物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水准和不同的味道。摆静物的过程实际也是绘画的构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来发挥,同时也营

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作品产生的很快,形成的效果也好,可谓百花齐放,富有个性。

二、从培养兴趣入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儒家思想的鼻祖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也就是一种兴趣。兴趣的心理学意义在于,它在个体认知发展和智力功能上起着激励性作用。当兴趣处于激活状态时,会激活快乐情绪,而快乐又反过来加强了兴趣,在兴趣和快乐结合的最优情绪背景下,学生的表现则倾向于自觉的想要吸收信息扩展自己,这种状态保证了兴趣和认知活动的联系,从而有利于思维与创造性的开发,为个性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那么美术教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以促进个性发展呢?一方面要注重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作为美术教师要善于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比如课堂上除对基本的技法理论阐述清楚外,可以谈一些艺术家创作背后的生活、情感和当时的社会风尚与典故,以及由此而来的丰富的创作、感人的表现手法、魔术般的画材与工具等等,把单调的写生教学变得丰富起来,从而刺激学生的绘画欲望,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实现学生的学中有乐,乐中促学。另一方面要注重优化课堂结构。美术教学主要有两大步骤,示范和练习,而通常练习在美术课堂上占用时间较长,学生往往因长时间作画而失去兴趣,降低效率。如何才能使学生保持更长时间绘画的兴趣和热情呢?现代教育家布鲁姆说:“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注重优化课堂结构,除了要在课堂上亲自泼墨挥毫,做好示范,从直观上引导提升学生对绘画的兴趣与激情外,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练习时,要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与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一幅作品,获得绘画的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保证。

三、运用鼓励性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鼓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鼓励性评价的魅力,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个性发展。

运用好鼓励性评价,要因人评价,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每位学生对绘画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如有的学生手法细腻,画面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而有的学生用笔粗犷,画面呈现一种张力,作为教师在评价时就不能千篇一律,应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同时,要坚持“赏不过时”,即奖励应该选择在最佳时机,注重挖掘学生的亮点,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这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赞许与肯定,特别容易满足学生要求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继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四、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美术教育是一个十分强调个性作用的体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既符合艺术规律,也符合教育原则。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该从学生认知、技能、创造、情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并有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探寻新的发展空间的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辅导过程中,美术教师的因材施教一方面主要体现为手把手的个别传授示范,比如说在中国画等绘画课教学中,由于技巧性比较强,就需要美术教师手把手的个别传授示范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分类指导上,对于基础较扎实、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艺术创作,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先需要加强他们的艺术熏陶,让他们刻苦钻研,打好扎实的基本功,然后再进行艺术创作。同时,教师在点评作品时,也要注重分析学生不同的兴趣和情感个性,对不同风格的学生作品有层次、分类别地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因势利导,长善救失,激发灵感,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教师有目的的培养下尽情绽放。

下载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思品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策略

    浅谈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策略 厦门六中曾斌 在日常生活中“个性”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体现这个时代日益呼唤个性、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现代理念。历史教学不......

    思品教育(最终定稿)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浅谈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少年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也成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关键的一环。我国现在农村青少年儿童的品德的现状不容乐观,......

    正面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正面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摘要】:评价是对客观事物的状态与价值的判断。教学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所做出的肯定性语言,以此调动激励学生积极......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

    尊重学生促进个性发展(含5篇)

    尊重学生促进个性发展 【内容摘要】 个性是一个人总得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特征的差异。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正确对......

    小学思品共同促进祖国繁荣

    共同促进祖国繁荣 教学目标: 1.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各族儿女在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来侵略,建立和保卫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各族都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

    浅谈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提纲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提纲 (1) 综述引用胡的发言来说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性 (2) 阐述大学物理教学在现阶段缺乏个性化教育 (3) 如何在大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