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4:1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

第一篇: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

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

——化屋小学双语教学研究

金德利

化屋小学位于新仁乡南部,距新仁乡10公里,是一个东与清镇、南与织金两县接壤,是苗族聚居的地方。化屋苗族苗语原始、古朴、保留完好、交际面大、民族文化丰富。化屋小学学生186人,教师11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0人,少数民族教师中苗族9人,均懂苗语。学校自推行双语教学以来,坚持双语教学不间断,学习民族文化,同时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断挖掘和发展。运用母语和汉语同步教学,培养了较多民族学生和有用人才。

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在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开展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将来更好地开展双语文教学工作,现将我校开展双语文教学的经验成绩、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综述如下:

一、开展双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双语文教学的实践,增进了对双语文教学必要性的了解与认识 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实行双语文教学,利弊得失,从理论上说,教师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持肯定的态度的,认为双教学,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儿童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也有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双语文教学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不置可否,对双语教学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苗文课课的开设,为对学习汉语,提高民族教育有较大作用。教学方式是使用苗文和汉语进行“双语”教学。同时“双语”教学是相对于单一汉语教学来说的,它是不通过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母语辅助汉语及其他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我校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来看,开设“双语文”教学,不仅不会影响汉语的教学质量,反而有助于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双语文教学对提高汉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对加强民族教育的保护和传承的任务感逐步增强。

2、通过民族文化的生产,生活经验记载,在唤醒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感受上,增进了对双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经验。由于缺乏语言文字的记载和古稀有经验的老人的离世,较多优秀生产经验,生产工艺,谚语、苗歌等都相继绝世。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苗语言文化逐渐淡化。苗族文化遗产逐步丢失。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无法容纳苗文的栖息之地,无法唤醒沉睡中的苗语言文化。民族的语言是民族存在的表现之一,从不同的民族语言表现形式及语言结构、语言文化和口头传承文字中,我们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社会条件、发展过程及思维模式。而且对一个民族的团结,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醒有极大的迫切感。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人口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苗语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汉语起主导作用,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苗语也有优于汉语的表达效果。例如:”Diangdxod lolnierxod,boxbol dus fexwib”,汉语意为:春天来了,花儿灿烂,但没有苗语的意味更多彩,更丰富,更柔情。因此,实行双语教学后,在表情达意上,写作方法中,学生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作文更具韵味,更有引力。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4、通过苗语,帮助学好汉语

苗语的语法结构,在一般形式下为主语+修饰语,正好与汉语语法相反。如: “好人”苗文为Neix Viet(人在前,好在后)“化屋”苗文为Wul huat(屋在前,化在后)“水深”苗文为Daob eb(深在前,水在后)

掌握了汉语的语法结构,教师有效的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就会更好地掌握了汉语。

5、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苗语,更多的将它运用在民间体艺上。

现在地方上活跃的文艺人才,大多数是学校培养出去的学生。他们将地方上的音乐(芦笙调以及其它)译成汉语,把汉语方面的(民歌)译成苗语,互相渗透,取其精华,同唱同乐,增进了苗汉两族的友谊。

二、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严重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教师指导。教师培训机会少,没有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足够的双语文专业教师队伍。教师们虽懂苗语,但懂其语法上的结构、功能和语言、语意的只有2个人。这两位教师虽积极,努力地进行教学,但工作量大,相关专业指导较少,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2、教学设备设施简陋,无苗文图书,教师用自己描画的样本给学生看;无苗语教学仪器,教师从家中拿出最直接的工具,如:镰刀、苗服、竹篮等进行教学作教具,下班后再放回家中作生产工具。活动场地窄小,不能摆放苗族布机等工艺硬件,不利于学生发展。

3、缺乏适合民族特点的乡土教材。教材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教师们进行双语文教学的问题。

4、经费严重不足。经费问题一直制约我校双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无经费就不能解决教师的培训,教学设备的短缺,教材的翻印等工作。自开设苗文课至今,教材的发放一直是个问题。

三、下一步开展双语文教学的建议

1、为推动“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引起社会各方面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视,学校要把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问题纳入规化,指导并督促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2、“双语”是一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是提高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途经。为此,建议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双语”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各方面教学困难,切实为民族教育的振兴夯实基础。

3、建议尽快组织骨干,专家编写统一、规范、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乡土教材,以满足学校“双语”教学的需要。同时多编写、出版一些苗语课外读物及故事、卡片等,以满足学生“双语”的学习需要,提高学习兴趣。

四、下一步开展双语文教学的打算

1、继续加大经费的投入,保证人、财、物到位,保障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

2、继续坚持苗文课的开设,并把开设班级由一、二年级两个班提升到在三、四、五、六年级共6个班开设。

3、巩固芦笙舞,创新芦笙舞音乐,创编苗族芦笙舞舞姿。使之既有芦笙舞纤纤的碎步,又有狂野大方的动作。努力将苗族芦笙舞打造成精品。

4、开展苗文朗读,苗文书写和苗歌对唱的比赛,充分体现“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5、争取上级民族经费的支持,翻印苗文教材,努力从“保护→传承→挖掘→整理→提炼→升华”的思路上去开展好“双语文”教学工作。

第二篇: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

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

——坝固民族小学实践民族语文教学

坝固镇位于都匀市东部,距市区36公里,是一个边沿大镇。东与三都、丹东寨两县接壤,北与麻江县毗邻,321国道穿而过。总面积141.5平方公里,人口2.35万人,其中苗族2.16万人,占总人口的90%,布依族0.192万人,占总人口的8%,汉族0.048万人,占总人口的2%,是苗族比较聚居的地方。坝固苗族操苗语中部方言,苗语原始、古朴、保留完好、交际面大、民族文化丰富。坝固民小学生近800人,其中学前班2个,学生100人;教师36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4人,少数民族教师中苗族31人,均懂苗语。学校自1983年恢复苗族文字试验推行以来,到2008年底止,坚持双语教学不间断25年来,共有4000余人学习民族文化,同时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断挖掘和发展。运用母语和汉语同步教学,培养了较多民族学生和有用人才。

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在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开展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将来更好地开展双语文教学工作,现将我校开展双语文教学的经验成绩、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综述如下:

一、开展双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双语文教学的实践,增进了对双语文教学必要性的了解与认识 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实行双语文教学,利弊得失,从理论上说,教师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持肯定的态度的,认为双教学,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儿童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也有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双语文教学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不置可否,对双语教学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在我州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我校双语文教学的一直坚持也得到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校自1983年开始在四年级1个班开设苗文课,比较成功,认为对学习汉语,提高民族教育有较大作用。教学方式是使用苗文和汉语进行“双语”教学。使用的是1982年由本地教师编写的《苗文课本》,课时安排基本是每周1—2课时。通过苗语文的一直坚持,初步统计1983年新入学的适龄儿童会讲汉语的占20%,会讲苗语的占90%。到2006年,新入学的适龄儿童会讲汉语的占90%,会讲苗语的占70%。同时“双语”教学是相对于单一汉语教学来说的,它是不通过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母语辅助汉语及其他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我校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来看,在全日工资制小学开设一个班的“双语文”教学,不仅不会影响汉语的教学质量,反而有助于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1987—1988学第一学期的期末统考中,我校四年级“双语班”学生共35人,语文、数学及格人数分别为31和32人,平均分分别为78.9和82.6,比其他未开设苗语文的教学点同级学生情况及格率高出20%,平均分高出15.6分。在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上也总是高于单语文教学班。教师们在有力的数据面前,体会到双语文教学对提高汉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对加强民族教育的保护和传承的任务感逐步增强。

2、通过民族文化的生产,生活经验记载,在唤醒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感受上,增进了对双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经验。由于缺乏语言文字的记载和古稀有经验的老人的离世,较多优秀生产经验,生产工艺,谚语、苗歌等都相继绝世。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苗语言文化逐渐淡化。苗族文化遗产逐步丢失。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无法容纳苗文的栖息之地,无法唤醒沉睡中的苗语言文化。通过2006年对坝固民小近8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会讲一口流利的苗语的学生不足200人,会唱苗歌的学生不足50人,会做苗族工艺的学生不足20人。严峻的现实让坝固镇政府和坝固民小吃惊,在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由自然进入亟待社会人为保护的状态。

民族的语言是民族存在的表现之一,从不同的民族语言表现形式及语言结构、语言文化和口头传承文字中,我们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社会条件、发展过程及思维模式。而且对一个民族的团结,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醒有极大的迫切感。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人口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苗语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汉语起主导作用,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苗语也有优于汉语的表达效果。例如:”Diangdxod lolnierxod,boxbol dus fexwib”,汉语意为:春天来了,花儿灿烂,但没有苗语的意味更多彩,更丰富,更柔情。因此,实行双语教学后,在表情达意上,写作方法中,学生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作文更具韵味,更有引力。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2006年中,我校“双语班”学生共有28篇文章参加“第七届手拉手活动,全国少年记者杯作文大赛”共有20篇文章获奖,其中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4名。

4、通过苗语,帮助学好汉语

苗语的语法结构,在一般形式下为主语+修饰语,正好与汉语语法相反。如:

“好人”苗文为Neix Viet(人在前,好在后)“坝固”苗文为Genl bat(固在前,坝在后)“水深”苗文为Daob eb(深在前,水在后)

掌握了汉语的语法结构,教师有效的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就会更好地掌握了汉语。例如:在1992年的四年级“双语班”语文成绩平均分为83.5分,及格率为87.2%(试题中涉及语法的题有40%)该成绩与未开设“双语”的单语教学班语文成绩相比,平均分高出17.4分,及格率高出11.3%。

5、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苗语,更多的将它运用在民间体艺上。现在地方上活跃的文艺人才,大多数是学校培养出去的学生。他们将地方上的音乐(芦笙调以及其它)译成汉语,把汉语方面的(民歌)译成苗语,互相渗透,取其精华,同唱同乐,增进了苗汉两族的友谊。例如:坝固镇举行的第一届“民间民族文化汇演”活动上,有80%的活动苗、汉族文化相互穿插,既具有汉族大方、有力的文化内涵,又具有苗族纯朴、典雅的韵味。该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增强了坝固镇苗、汉两族之间的了解和情谊。

二、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严重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教师指导。教师培训机会少,没有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足够的双语文专业教师队伍。教师们虽懂苗语,但懂其语法上的结构、功能和语言、语意的只有1个人。这位教师虽积极,努力地进行教学,但工资待遇低,相关专业指导较少,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2、教学设备设施简陋,无苗文图书,教师用自己描画的样本给学生看;无苗语教学仪器,教师从家中拿出最直接的工具,如:镰刀、苗服、竹篮等进行教学作教具,下班后再放回家中作生产工具。活动场地窄小,不能摆放苗族布机等工艺硬件,不利于学生发展。

3、缺乏适合民族特点的乡土教材和上级指导。教材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教师们进行双语文教学的问题。一本由本校教师参与编写的《苗文课本》从1983年沿用直今,学校虽在后来又组织教师编写了一本教材,但缺乏上级机构的指导和审核,没有相关的专业指导是否适合作学生教材仍待解决。

4、经费严重不足。经费问题一直制约我校双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无经费就不能解决教师的培训,教学设备的短缺,教材的翻印等工作。自1983年一直坚持开设苗文课至今,教材的发放一直是个问题。今年发给同学们使用,一定要交待好学生保护书本,不能在书上作任何书写或记号,作笔记只能在作业本上。教学一年后又还给学校,作下一届“双语班”的教材。如此年复一年,同一本教材不知传到多少届双语班的学生手上。记得有一位学生说过:“这本苗文书我爸爸曾经用过”多少辛酸,多少泪啊!

三、下一步开展双语文教学的建议

1、为推动“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引起社会各方面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视,教育部门要把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问题纳入规化,指导并督促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教育民族工作作为考核民族学生的内容之一。

2、“双语”是一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是提高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途经。为此,建议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双语”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各方面教学困难,切实为民族教育的振兴夯实基础。

3、建议尽快组织骨干,专家编写统一、规范、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乡土教材,以满足学校“双语”教学的需要。同时多编写、出版一些苗语课外读物及故事、卡片等,以满足学生“双语”的学习需要,提高学习兴趣。

四、下一步开展双语文教学的打算

1、继续加大经费的投入,保证人、财、物到位,保障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

2、继续坚持苗文课的开设,并把开设班级由四年级两个班提升到在四、五年级共5个班开设,课时由原来的每周1—2课时上升到每周3—4课时。

3、巩固芦笙操,试想运筹全校民族服装按3:1的经费比例分别由学生和学校承担,三年内折价归学校,三年外学生自己所有。

4、创新芦笙舞音乐,创编苗族芦笙舞舞姿。使之既有芦笙舞纤纤的碎步,又有狂野大方的动作。努力将苗族芦笙舞打造成精品。

5、开展苗文朗读,苗文书写和苗歌对唱的比赛,充分体现“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6、拓宽“双语文”影视制作的范围,提高影视制作的质量,让学生和学校的民族文化更亮丽,让地方的民间文化得到更广的宣传和更深的弘扬。

7、争取上级民族经费的支持,翻印苗文教材,努力从“保护→传承→挖掘→整理→提炼→升华”的思路上去开展好“双语文”教学工作。

第三篇:传承民族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创意单位:秦布地小学

活动范围:秦布地小学全体学生

一、活动目标:

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道德的场所。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体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重要措施。思想道德的教育途径很多,有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在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新童谣》、《唐诗三百首》和《三字经》为载体,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班队活动课为平台,大造声势、大力推广,然后以美文诵读、课本剧、读后感的形式,展示学习的成果、体验学习的乐趣,最后评出爱家乡、爱祖国、读书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星级少年,并号召全体学生像榜样学习。在读读、写写、说说的过程中,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升华了学生的人格、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学生的思想,达到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目的。

二、因材施教,务实见效

1、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所以我们安排低年级学生学习《新童谣》,童谣的历史渊源流长,古代称“小儿歌”、“孺子歌”,童谣的形式自由、活泼,句式、句节不拘一格,童谣的语感朗朗上口,容易识记。童谣是儿童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字形式,它对培养儿童的情感、陶冶儿童的情操、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想像力,特别是在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当代童谣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其内容融进了新的时代气息。对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感情的培养,行为习

惯的养成,语言美感的熏陶,乃至于向上的性格的塑造都起到了潜移默化、无可代替的作用。

我们安排学生利用习字课,活动课,诵读《新童谣》,还利用班队课,红领巾广播进行新童谣竞赛。再结合他们学以至用的情况,评出文明少年。

2、古诗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折射,古诗开启了中国文化的长河,记录了深厚的文化韵味,抒发了作者千姿百态的喜怒哀乐。

我们安排中年级同学学习古诗,不但出于务实,更重要的是相对低年级来说,中年级同学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了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美。

以杜牧的《山行》为例,诗中山中的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形象美、视觉美、且又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起到了化龙点睛的神韵美。

学生读完此诗,细细体会,用鲜艳的彩笔画下了山中的美景,把自己对诗歌的体会融入到笔下的画境之中。

又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该诗描绘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污浊的“方塘”。学生通过阅读,通过对注释的理解,明白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方塘,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明白了知识只有不断复新,不断注入新的理解,才能进入新的意境,有着新的体验。

再如于谦的《咏石灰》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描写了石灰的独特个性,结合诗歌中对作者的介绍,学生读懂了这是一个有情操、有抱负,不怕各种打击,宁愿粉身碎骨也要留取清白在人间的清官,对自己的自律,对黑暗社会的抨击。

通过对《古诗三百首》的阅读,学生的语感流畅了,想象丰富了。仿佛走过时光隧道与古人对话,对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视觉美,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而后通过古诗擂台赛评出擂主,为古诗作画,评出我最喜欢的古诗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活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3、《三字经》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三字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就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而言,是没有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比的,是中国古代留下的教学教材中,流传最广、时间最长、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三字经》其美感体现在外在形式,如精炼齐整的建筑美,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辞雅对工的绘画美,史事丰富的意韵美,如兰似松的品行美。

我们安排高年级学生学习《三字经》,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让学生明白和谐社会是一个大概念,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小家庭、小集体构成的。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无论在家庭还是在集体,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结合独生子女重索取轻付出;重自己轻他人;重享受轻劳动;重成功轻失败的种种现状,着重指导学生学习“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感恩、谦让、勤奋、进取”的思想品德教育,并结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璀璨的民族文化如细雨滋润心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三、总结、提升

通过道德教育的实践,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校每学期都让学生为老人擦桌、捶背、打扫„„把孝心从家庭扩大到社会。还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爱心义卖活动”,所得款项捐助了本镇多名贫困生,为特殊贫困的学生,学校还为其交了校服费、保险费,买了书包和学习用品。

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误区和心理健康的困惑,我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校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老师人人懂点心理健康知识,让教师人人明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员参加的“大合唱”。结合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等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性地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障碍。抓好学生的日常心理疏导,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人格。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影响更能影响人的一生,作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所以学校要及时、全面的地监守这块阵地。进行道德教育,高谈阔论是收效甚微的,道德教育如春雨滋润,如小溪流淌,是需要途径需要过程,需要载体的。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主题和以《新童谣》、《唐诗三百首》、《三字经》为蓝本的教育措施,既切合实际,又务实见效。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知道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我们将不遗余力的致力于此项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懈努力。

第四篇: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为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我校实际,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编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通过课堂弘扬民族文化,普及经典诵读,营造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文化。

2014年4月14日,全校开展了“语文趣味知识竞赛”活动。趣味竞赛的命题扣住“趣味”二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将语文学习与经典诗词、歇后语,成语、俗语以及童话故事和经典名著相结合,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经典诵读知识的积累。竞赛题目多角度展示了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参赛学生在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趣学海中“乐游”、“拾贝”。经各年级评选,魏紫龙、罗雅文等六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此次竞赛活动,展示了学校开展学生阅读积累的成果,掀起人人读书、快乐读书的热潮,增强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成了孩子们今后读书的导引。读书不求结果,重在过程,每个孩子都参与了,都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读书的乐趣,学会了在书籍中汲取知识,都能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第五篇: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腾克中心校民族教育发展情况

腾克中心校成立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带有双重性质。因此,我校作为达斡尔族学生为主体的民族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自2005年3月迁入新校址时起,我校在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来改善作为民族学校却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彰显达斡尔族民族特色。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校用图板、照片等形式介绍达斡尔族过去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产劳作、文化体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历史上,达斡尔人在生产力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下,怎么样生产、生活,为什么会形成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品质;通过展示曲棍球比赛、乌春表演、鲁日格勒舞蹈的图板,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活动,更加热爱本民族,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1、文化艺术活动以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活动。近几年,不论是校园文化艺术节还是艺术展演活动都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为主,如:“民族民间广场舞比赛”、“扳棍、劲力比赛”;“达斡尔族歌曲大赛”等等,不仅让学生收到了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展演活动中,孟志娟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歌伴舞《四季歌》、吴永明老师的乌春表演、学生的舞蹈《鲁日格勒》等作为学校的保留节目、品牌节目曾参加过旗庆等多次全旗大型的文艺汇报演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以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我校一直成立有文艺队,合唱队,有计划地排练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如:鲁日格勒舞、达斡尔族歌曲演唱。

我校的绘画小组开展的活动也以民族艺术为主体,如:“哈尼卡制作”、“剪纸”等都是绘画活动小组的主要教学内容,活动小组的艺术作品布置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活动室。

3、作为曲棍球基点校,我校积极开展曲棍球运动项目,校曲棍球队成立于2004年,虽然开展时间短,校代表队积极参加旗举办的各种比赛,2006及2007年全旗曲棍球比赛中荣获道德风尚奖,并为上级输送了2名优秀运动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从而推动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三、以开展课程文化的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任务。

1、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以思想教育为主轴,介绍达斡尔族的历史、人物、文化、体育、服饰、风俗习惯,在授课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讲故事,演讲,曲艺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达斡尔族的发展史,更加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养坚韧、积极向上的品质,并树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2、2009年4月,我校还增加了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内容。达斡尔族语言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趋于消失的势态,因此民族学校有责任开设达斡尔族语言传授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会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会用本民族语言讲故事。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今年,我校担任了自治区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申报了“达斡尔族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及“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两个子课题,虽然处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但是已经尝试着将剪纸艺术和鲁日格勒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此项活动的成功开展必将会打造更具民族特色的品牌学校。

五、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进一步发展

学校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领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方略,建立并实施了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修、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以及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但在这个传承过程中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创成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腾克中心校所有师生必定会拿出我达斡尔族人具备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腾克中心校

2009年6月9日

下载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

    申报传承民族文化基地材料.

    申报传承民族文化基地材料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书法艺术 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 2010年9月1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书法艺术 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

    吗哒小学民族文化传承

    吗哒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情况调查 调查目标:为了促进我们吗哒小学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落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创造性地持续地开展,将这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弘扬中华经典,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中华经典,传承民族文化------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金塔县建新路小学芮雪玲 邮编:735300手机:***【内容摘要】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中一颗明珠,其......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少九 王子昱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一个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

    古诗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传承(5篇)

    如何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溧阳市职教中心范勇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精选5篇)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义龙试验区雨樟镇交乐学校郝飞,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我在的学校位于雨樟镇东南面,距......

    学校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湘西民族文化是以湘西土家族、苗族为主所创造的民族文化,是湘西发展的特色文化。如今,土家族的摆手舞和茅古斯舞、苗族的特色苗语和跳香等湘西民族特色文化正在寻求传承发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