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培训心得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培训心得
吴山小学孙冬梅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数与代数”的概念是数学课改内容的一个亮点之一。用代数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往往简单快捷,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发挥其实用的魅力;它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因此,教师要有意识
1、逐步渗透,分散学习,初步感受代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小学各年级中,在打好算术基础的前提下,逐步渗透代数初步知识。代数知识的引入,在教学上决不能有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与有关知识点的有机联系,采取分散难点,逐步渗透的方法。
2、简易方程,必要抽象,渐进激活代数意识
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中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贴近现实生活。教学的关键是在学生理解“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教师可先借助天平创设“平衡”的情境,让学生真正理解“等式”的含义。然后,在天平的一边加入一个已知重量的砝码,使天平不平衡;再在天平的另一边加入不知重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这个不知重量的砝码,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砝码,这就可以建立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概念,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寻找出含有“x”砝码的重量,寻找的过程就是“解方程”的过程;寻找的结果就是“方程的解”。这样,学生也就易于理解这一系列有关概念的含义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理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用代数方法解题的思想习惯。
3、方法多样,思维腾飞,培养发展代数意识
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教授说:“对于鸡兔同笼之类的许多四则难题,你若用代数方法来做,就会变得非常容易。更重要的是,尽管这些四则难题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奇招怪招,但是你跑不远、走不远,更不能腾飞„„可是你要一引进代数方法,这些东西就变成了不必要的,平平淡淡的。你就可以做了,而且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所以四则难题用代数取而代之,这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空间与图形
关于“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既有优势之处,也有劣势之处。优势之处:这部分内容大多数以几何图形为基础,教学时能通过图形找到生活中实物进行替换、比较并得出结论,学生不是简单的感知,凭空的想像。劣势之处:受小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制约,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1、“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多媒体教学。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的结构,及时有效地对几何形体的知识进行分解、组合、分析,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变成图、文、声并存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2、“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各种公式的推导,研究过程。
传统教学活动中,对“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轻视了学生主导学习、自主探究、全体交流的学习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会用所学知识(如各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求面积、周长等),但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确不清楚这种现象。而新课程非常重视这点,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望,设计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动手活动,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对照反思、发现规律、并总结提炼。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学生不仅会用,还知道推导过程。不是单纯的靠死记硬背,更加体现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
3、“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学具的实用性、科学性。
数学学具的操作运用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抽象,的确需要大量学具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并不是用学具就能起到推波逐流作用,更要注意学具的实用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准备学具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科学性,反之效果会适得其反。
4、“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但是,往往很多教师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喜欢追求“对答如流”,“滴水不漏”的教学过程,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
“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不像计算类内容出现错误概率比较低,学生对几何图形由于基础差且比较生疏,经常会犯各种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及时引导,点拔,通过学生再深入研究来发现错误,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而不能否定错误的说法,简单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要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第二篇:小学英语疑难问题培训感想
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培训
(一)感想
9月17日,海宁市举行小学英语新课程 “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活动,120多位小学英语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关注新课程实施和新教材使用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创新学习设计,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完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培训活动首先由海宁市英语教研员组织全体老师进行《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通过课标研读,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型,实现老师的自我发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衔接。
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郑文老师为全体教师作题为《基于课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教材解读》的专题讲座。通过新旧教材对比,解读了教材修订的原则与主要思路。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新课程疑难问题的解决”展开研讨,帮助我们一线教师解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PEP)教材的修订精神,对提升教师解决课程改革中疑难问题的能力,推动小学英语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
新课程给我们提出了新一轮的思考:
王老师强调每一次活动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收获,但每一次活动以后又会产生新的思考,因此,教学研究是永无止尽的。王老师又提出了四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词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什么?词汇教学不应该是为了教生词而教,它应该是渗透在不同课型中的,它永远不会是主角,它应该是辅助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主次关系。
2、重点词汇与非重点词汇的依据是什么?李老师认为我们可以依据课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考试说明。
3、词汇教学的时段,尤其是阅读课中的生词应该在何时呈现?课标中明确指出,五级听的要求是能听懂带有一定生词的内容,读的要求是能读懂含3%生词的文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种中没有必要在课前把所有的生词一一呈现,应该留点余地来培养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的猜词能力。
4、如何评价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李老师认为,听写是一种检测词汇的手段,但一定不是唯一的词汇检测手段,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检测。另外不要太夸大了背的作用,不能把学生的兴趣给背没了,一旦学生因背诵任务的烦重而讨厌英语,那么就是适得其反。英语老师要明白跟谁竞争,要是学生宁愿多背几个单词而不愿意多做一道数学题时,我们就成功了。
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培训
(二)感想
11月22日,全市已在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上报名的教师和今年暑期新上岗的小学英语教师近120人在桃园小学济济一堂,参加由市教研室举办的海宁市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活动
(二)。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关注新课程实施和新教材使用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创新学习设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员王建群老师主持了活动。
活动前夕,王建群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培训班学员做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专题讲座,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方向作了引领,让大家领悟到了英语教学的技巧。随后,南苑小学、桃园小学的两位老师执教了专门针对词汇教学的展示课,给大家树立了样板。活动还邀请了许村小学、双山实验学校、桃园小学的三位老师做了经验介绍。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活动面向全市一线广大英语教师,受训面广,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接受最新教学理念,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能力,不断完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我们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本次培训中我的感受最深的是对小学低段英语课堂活动教学中的困惑,这也是我们众多老师面临的一个现象。
我们的课堂行为应把握三个原则,第一,重视兴趣和信心。激发兴趣,建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让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一度变得十分花哨和热闹。我曾经也片面地认为活动多多益善,只要学生喜欢就行,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应是语言的运用和交流。在活动教学中,一些适度的实物和奖品,可以让学生增加兴趣,但奖品过多过好,学生的兴趣自然都到了那些奖品上,对教学反而无益。听宁波教研室乐伟国老师讲过一个事例,一位老师穿着贴满贴纸的衣服,整堂课给学生脑门上贴贴纸,课堂十分热闹,可临近下课时,她身上的贴纸开始往地上掉,学生不断捡起来,还给老师,最后下课铃声响了。老师说:“下课了,现在贴纸没用了。”且不说这节课学生是冲着贴纸上的,兴奋点全在贴纸上了,老师最终的一句话也伤害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发自内心,发自真诚。就像乐老师说的“兴趣是一件头等大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界高尔夫1号选手说成功的最大秘诀是“热爱高尔夫”。惟有热爱,才有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事实上,只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到欢愉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最能够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在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我们要多种方法,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和知识掌握出发,而不能成为一种形式和诱饵。
第二,讲究方法和习惯。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小学生喜欢活动课,爱动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教师作为他们的导演,一定要制定好活动的规则。良好的习惯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活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规则,甚至可以在黑板上一条一条地写出要求,提出建议,让学生明确活动中该注意些什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活动教学不能过于喧哗。这里举乐老师提到的一个例子,如为了教学一个职业的单词:fireman,教师让一个学
生扮演火苗,手里高举火苗冲上讲台,其余学生拿着可乐瓶,上面还针刺了小孔,在女孩的头顶教水,女孩被浇成了落汤鸡,落荒而逃。这样的活动就不太可取。活动场面混乱,教师难以控制。教师并非导演,情景的创设固然重要,但也没必要把所有的情景都在课堂上演,情景是生动了,费时费力,效果却不见得好。这样的活动不是锦上添花,倒有画蛇添足之嫌。凡是绕远路,本末倒置的活动就尽量不要用。我们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chant,猜谜语,表演,在活动中能充分渗透语言,并让学生理解,巩固并运用语言的,这样的活动才使教学锦上添花。活动尽量要选简单的,易于操作的,不花费很大精力和财力,又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活动,如我在词汇教学中一些常用的游戏活动:快听快指,传话游戏,高音低音,看口型猜词语,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兴趣,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我们教师教学用书上可供选择的活动,我们不妨也可拿来一用。
第三,在活动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语言,教师要布置相应的读和写的任务。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听说应成为每节课的常规作业,而读写也要走进我们的课堂。比如教学sports时,有老师设计了一个俱乐部会员的填写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增添了兴趣,又掌握了一项技能。又如夏恩力老师的一节教学职业的课,结尾设计了一个画画十年后的我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会说:I’m going to be a teacher。这样的活动都真正落实了听说读写的技能,是真正有效的活动。
第三篇:小学数学培训心得
小学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参加这次山东省小学数学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要上好一节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济南的老师的《解决问题》中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物园里的故事”的情境,用买票的常识解决乘法除法的知识点,还用老虎吃肉的故事进行演练。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次这位老师的讲座中也讲到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推进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植树问题》时,老师先用投影仪出示小路的画面,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植树的几种情况,提出猜想,推出结论,并验证结论,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解决数学问题,即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最后又用安装路灯的例子,把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从玩中学,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如临沂的老师的《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情况时,省教研员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植树问题转变为手指问题,让学生查手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手,满足学生好动的欲望,同时把复杂的,抽象的问题变的简单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动中学,非常容易的接受比较难的知识。再如青岛的老师的《解决问题策略》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中认识一些不规则图形,并通过转化的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来求它的面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变为能解决的问题。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青岛老师的《解决问题策略》一课中,让学生通过拼图等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我们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小学数学培训心得
暑假这十一天学习活动,丰富了使我的假日生活。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培训活动的几点心得。
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关注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确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值得讨论、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执教近几年来的最大困惑,现在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环节的理解。
平时教学中,我知道了小学数学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该怎样去落实,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培训活动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单单是就教材去谈教材。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到底要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几块的准备中,我还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还要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使他们受益,形成他们的一种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计算与实际应用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其次,为我创造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现代的教育强化了学科的整合,要求教师做教育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同伴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才可以把我们的教育搞好。事实也是如此,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每每思考之余,浑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种力量,那就是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发努力!这也许就是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能够取长补短,见识到了很多老教师的风采,也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通过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成长的好方式。
另外,参加本次活动后我也有以下一点思考:
因为这种教学准备活动耗时费力,不可能把准备过程全部呈现给大家。所以,应该思考怎样处理好 “研磨”的真实有效性问题?
通过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于今后的教学当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而此次我区举办的小学教师培训,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豁然开朗。下面我就估算教学方面粗略谈谈自己的想法。
新课改以来估算教学就成了大家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就经常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还曾将自己的不解发到青版教材的论坛上去寻求答案,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探究来探究去大家仍是一头的雾水。如二年级下册的估算教学要求一定不能给孩子讲解“四舍五入”法,可教材出示的例题如p35的286+103≈?中把286≈300及p53的179+364≈?中分别把179≈180、364≈360。给我的感觉就是潜意识中正是从估计到整百到估计到整十的“四舍五入”法的渗透,在实际教学中我感到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估算结果的评价,尺度都非常难以把握。
此次培训教研室的梁娟老师一改以往的“理论灌输”,而是结合了远程教育的课例为我们剖析了估算的根本意义:估算结果只有取值的远近,没有对错,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更多的给孩子提供有问题背景的估算,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估算策略,有的时候可以少估,也有的时候可以多估,以此来确定估算结果的上、下线,优化结果。原来,估算教学不能以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及统一性来衡量,在我以往的教学中总是希望孩子能尽量地统一结果,这样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探索空间和估算策略的选择,导致了把知识教深、教难。
估算教学困惑多,但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会更加透彻地理解它的真谛所在。今后,我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积累,摸索出那条有利于孩子们长远发展的路。
第五篇:小学数学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体会
沙石镇新圩小学 林华莲
11月15日至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大讲堂走进赣州”观摩活动,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一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此次观摩课活动我们听取了来自北京市孙贵合,段晓炜两位教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参评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孙贵和老师的《三角形边的关系》以学生动手为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更好得吸收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时分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
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段晓炜老师的《密铺》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发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是否能单独密铺,再从中加深内容。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