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画山水的教学体会;4400
国画山水的教学体会
摘要:中国水墨画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累积,从被世界绘画届嘲笑到现在越来越受到国际拍卖行的宠爱,国画分为山水、人物和花鸟,是我国最重要的国粹之一,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文化传承。本文着重介绍其中的山水画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临摹、实践和创作中分析新的和体会,让学生与老师都能彼此心中互有相同,用眼去观察,从心去感受,以画来体会。有利于学生对国画山水的体会和理解,便于老师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潜能,培养更多国画山水的人才和大师。关键词:国画;山水画;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国画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大家、名家的山水画作品,这些都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但这些大师大都已经作古,可是他们为后世留下的文化精神和传统技法却是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国画山水的本源。在国画山水的教学中,集成和发扬民族艺术,传承优秀技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是老师的责任。教学应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传统绘画技巧和文化知识时,理解绘画中的传统底蕴和时代精神,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诉求,文化创新是国画的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层次的提升。
1.国画山水的历史与发展
国画山水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已逐渐雏形,但更多的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陪衬,而至隋唐开始逐步受到重视,以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采用水墨和泼墨的技法绘制。到了五代、北宋各名家层出不穷,且形成百家争鸣的鼎盛。传统的山水形式包括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在唐朝经常以画邦交,至此山水画已经很是成熟。山水画与人物、花鸟不同,更多的讲究位置空间和意境表达,可大气磅礴、可浑厚有力、亦可秀美华丽,山水画中彰显出我中华民族的地大物博和风土人情。而到了元朝明代,随着经济和国力的走下坡路,山水画也渐渐受到冷漠,再没有大提升。2.对比中国山水画与西洋风景画
中国山水画与西洋风景画从字面上就可以分出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发源于东西方两个世界,而从技法上的差异更加明显。西洋画主要以油画、版画、水粉、水彩和工艺美术画为分类,其风景画更注重几何形状的比例关系和立体透视的层次,在绘画中常常浓墨重彩,利用光影的结合使画更接近于照片的逼真效果。在绘画工具上以油布绘画纸和纷繁复杂的油彩和涂料加以组合。
而山水画一般只有两种形式:工笔画与写意画。工笔画强调线条的精准和搭配,利用细致入微的笔法,加上严谨耐心的态度来描绘景物。要求一气呵成,每一笔都丝丝入扣,没有多余也没有遗憾。生动逼真的再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工笔画对工具的选择十分讲究,要使用细致的绢布、熟宣,加上不同尺寸的狼毫、羊毫,画作生动形象,精细无比。而写意画更注重的是感受,是西洋画师最无法感受到的气韵和神韵,简单几笔就能勾绘出自然风光,或是云雾缭绕,或是青山烟雨,或是川前瀑布,或是深山峡谷,可谓能洇能湿,收发自如。这种表现都要归功于生宣的属性,再加上不同大小尺寸的毛笔,只用一种墨色也能让层次一目了然,这也是写意二字的本意。3.山水画的绘画技巧
山水画作为国画中的一个分支,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技巧和方法,但是山水画还是从花鸟人物中衍生出来的,其技法之间有相同,都可以互相借鉴和创新。当然首先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认清区别,然后加以着重练习,等技法熟练后才可尝试。
国画中对毛笔的使用是其最基础的部分,握笔如做人,笔的力度和方向掌握不好,是不可能画好一幅画的。现在专家较为普遍的用笔技巧被称为骨法用笔,骨法用笔勾画的线条坚实有力、棱角分明,而且在层次和布局时能够准确得当,整个画面整洁、清晰,是最重要的技法;而中锋和侧锋的技巧是利用笔锋和笔腹在纸上绘画,前者垂直于纸面,后者横握而执,利用毛笔与纸的不同角度,笔尖于纸的离合,让线条游走在画面之中,多在山石的画法中使用;藏锋与露锋是把笔触的痕迹隐藏和暴露来表现物体不同的质感的画法,让欣赏着在若隐若现的笔法中,自己去体会山水的若近若离;顺锋和逆锋从书法的角度来解释更加容易理解,在写字时常常使用提和勾的动作,一般来说按照习惯动作方向就为顺,反之就为逆,因此顺锋多表现平滑流畅的笔法,而逆锋所表达的物体以粗糙和突兀为宜。在表达形式上还有更多的深奥,虽然不常用,但也是老师教学中需要提点的,这里不加以赘述,主要有转折、提按、拖笔、战笔、枯笔、飞白、尖锋丝法与散锋丝法等多种形式。山水画中绘制时往往点睛几笔更会让作品出彩和生动,大师常用几种方法来完成:勾描、皱法、擦法、点法、染法。所谓画龙点睛之笔,更是为创作加分添彩。勾描也就是的是线条勾勒,在素描中也常能用到,在虚化的轮廓和着重位置用更深笔墨来勾描,让所化景物更加突出和立体;皱法是在轮廓里和空白之处,运用填充的方式,表现䧁物象的大小、纹理和质感,多用于山水画面的褶皱,使画面更为立体和灵动,加强距离感;点是水墨画最常用的笔法,可大以为山,也可小以为籽,不同力度、角度、方向、大小、形状、颜色的点,会让整幅作品丰满和生动起来,一般在绘画快要完成时,作为最后一道收尾工序;染法就是着色,染的过程展现的是画作的整体效果,画作是否能达到要求,等染法完成后便一目了然,染的过程要做到莫不欺笔、色不盖墨,可以反复上几遍的染,利用干染和湿染的不同效果下,层层分明,处处微妙。只有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技巧和笔法,才能在创作时胸有成竹,下笔如神,这需要平时的反复练习和体会。4.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寓情于景、身临其境、从心出发是国画山水的精神层面理解,不论是从欣赏还是绘画时,都要保持这种心境,才能把形似转变成意似。需要的是学生坚实的基础,更需要学生对山水的透彻理解,加上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发挥。这个过程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的磨练,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式:
4.1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和认识传统技巧和作品,做到了然于胸。
在平时的课堂或者课外练习时,有步骤、有针对的让学生临摹大师的作品,运用多个不同的技巧分别创作,并且系统的讲解和分享经验。让学生讲述作品创作的过程,遇到的难点和关键。而对于有自己风格特征的学生来说,介绍和描述自己作品的出发点和手法技巧,会提高其自信心的建立,提高创作热情和兴趣。风格、特点的形成过程,变化阶段,理解和感悟能力都会在不断的交流中相互提高。教师和其他学生在这过程中的点评和意见,会让学生加深对大师技巧的进一步理解,促使其更深刻的去研究和探索,即使出现新的问题时也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有利于学生开阔新思维,拓宽想象空间,从而不断的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4.2留给学生更多的自己创作实践和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山水画与其他的国画不同,它使对风景的描述,表达的是大山大河的巍峨与澎湃,与人物花鸟绘画需要对事物观察入微不同,更需要学生去理解那份感染力,面对优美广阔的风景,心境自然而然的会更开朗和放松,这份心情如果能够透彻的融入其中,作品一定不会缺乏内容。学生在饱览祖国山河的同时,自己找到欣赏的位置和角度,自己选择题材和技法,把美丽的部分画在纸上,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的感悟能力有着不可言喻的提升。同时这个创作过程对学生的自身修养也是一种历练,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环境进行绘画,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点进行绘画,再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学生对山水国画有更好的总结和判断能力,不断的巩固和加强综合的能力水平。
4.3学生的自我个性情感应适当的注入画作,带有感情的创作和下笔,让作品自己说话。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可以张扬,可以洒脱,也可以委婉和静雅,常常会在作品中体现,但山水绘画的主题也有自己的内容形式,加上笔法技巧,如果学生能够收放自如,既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更能抓住作品的灵魂。我们在分析古代大师的作品时,常常会说出大师的下笔习惯和画作的特征,交代大师的性格和背景,正是因为如此,山水与人性之间都存在的共同寄托就在这张纸上。情感是虚无的,对所看到的风景的理解也是虚无的,要让其他人也能感受到这些不能用语言和文字切实表达的东西。学会理解和体悟作品本身,以笔代嘴,以画为心,情景合一,才能触及到艺术的高峰,进入国画山水的真正境地。
5.国画山水的创作不能刻板,不能统一评价标准
中国国画最大的特点是不追求一味的“像”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理解,以及对气的感受,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果以“像”或者“不像”来评判作品,那么国画山水很多是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对作品之注重表现手法和技巧的话,往往会让作品停留在直白无味的复制阶段,要在山水画中做到传神,在画面选择和采集时就已经能够把握住气的概念真正的展现作品,这是中国画中最核心的意义。因此,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理解这种“不像”的气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突破点。
学生在学习国画山水时,是要把自然风光用主观意识的理解进行实体转化的过程,与油画和素描的再现不同,不能光光追求细致的比例和结构,不仅是水墨画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对这个作品也是一种强求。山水画应该摆脱这种对具体事物做到惟妙惟肖的复制,而只需符合自然规律和法则,作品更多的要去表达山的势气、水的灵动、树的沧桑、云的缥缈。只有对大师作品加强研究和分析,精心设计和构思,做到心与神的统一,才能不让作品平淡无奇,淹没于大众的市集之中。适度的夸张和想象也是对作品的再加工,细节的合理想象会让一幅静默的山谷增加生气,比如山谷中的几笔鸟儿会让耸立的山川凸显巍峨的空间,潺潺溪流中的石头会让喧闹中带有一丝平静,古松下的行人会使得画面多几分和蔼。不用真的看到什么就画出来,也不用没有就不画,掌握所画物质的特性和本质,会更好的抓住其要领,不可被“像与不像”所拖累而束手束脚,敢于创作是自信心最好的诠释。不要太过于在意其他人的理解和评论,但也不能刻意的去画蛇添足,俗话说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也是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6.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画山水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知识结构、笔法技巧、身心修养、个性表达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追求。而且每一步都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才能做好,这其中的努力和练习只有在自己能体会得到。即使是富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在任何环节中疏忽大意都可能会前功尽弃。而老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也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艺术体系,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和技巧,在提供基础教育的同时,增加相关历史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储备能量后展现自己的才能。参考文献:
[1] 杨浩峰.用国画山水写生实践教学分析的方法开发学生笔墨创新潜能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3(3):19-20.[2] 杨宇新.国画山水的教学体会[J]教育战线.2011:138 [3] 方靓.笔墨写生及道脉回溯——“潘天寿与中国画写生”学术座谈会辑论[J]诗书画.2011:29-30.[4] 赵丽莎.山东艺专中国画教学体系及特色初探[J]齐鲁艺苑,2013(3):66-67.
第二篇:国画山水:感受水墨之美
国画山水:感受水墨之美
孙鸿庚
孙鸿庚 ,1970年生于河北邢台,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水墨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古人云:“乱世黄金,盛世古玩字画”,有人家居装饰求奢华,满堂金玉,显俗,而且给客人以压迫感,有失亲切,有人装饰则求俭,空洞无物,太寂。
孙鸿庚的山水画《山水六》,整幅作品气势恢宏,空灵飘逸,画面里群山屹立,山脉绵延,被云雾点缀的虚无缥缈好似仙境一般,一条河流缓缓流淌在群山中,安谧的屋宅隐现草木间,悠然自得,风情独具,引人想象万千,颇富艺术感染力。
他的《山水二》,敷色清逸,线条细腻,绘潺潺小溪流经山下,岸边草木葱郁,一间凉亭若隐若现,更添人文气息,整幅作品不难看出他对笔墨与自然的理解,将水墨运用得自如灵活,体现到画面上有着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之感,是透射着造化自然气息的美术精品。
孙鸿庚《山水》,构图和谐,色彩清新,通过对草木,山峰,溪水、雾气的点染描摹,带给人气势恢宏的大自然美感,画中被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几棵绿色的树木,随风舞动着,让人禁不住赞叹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显得整个画面格外地立体生动,也让人得到了艺术的熏陶,十分难得,值得收藏。《山水五》,是山水画的精品。画中,是水流幽谷的场景,远山连绵起伏,呈现苍黑i色,山外和山内都是草原,碧绿,中间有河水流过。一座座房屋建在大山怀抱,房前有着一方清秀山水,美化了主人的生活环境。山顶有积雪,山间有瀑布,树木有的苍翠,有的灰黑,这里的风景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画面多色块交织使用,涂抹了太多的美丽色彩,站在这里,一定感受到山水风韵。拥有这般景致的住宅主人,一定是个幸福的人。来到这里的人,也会深受感染。画作真实自然,表现出诗情画意,给人雄浑辽阔的美感。
《山水一》,画家以极深的功力,展现了国画山水的无穷魅力。画中,山峰陡峭,地形复杂,云彩荡漾,遮住了大山。沧桑的树木,显露大山的幽静,体现了对话——树与山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黑白淡墨的变幻,笔墨细腻至极。纷杂的树木,穿插在山间,使得山间生机勃发。这缤纷的云,容纳和承载了太多的景致,且具有极强的立体感。特别是,多重色彩的交替使用,整体与局部的细致磨合,都赋予了山所独具的神秘感。
第三篇:黄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王荣国画山水欣赏
王荣国画山水
136cmx68cm 价格:协商
成功书画家网讯
安徽省美术协会会员,黄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军旅画家王荣很早就与神州诗书画报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日,记者在神州诗书画报社有拍摄到王荣最新创作的两幅国画作品。
王荣不断地在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的中国画《艰难历程》1992年参加全军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周年作品展。中国画《历史往事一则》 获加拿大国际水墨大展枫叶铜奖并被收藏;中国画《隐隐徽乡》入选四省四市第三届民间艺术节书画作品展。中国画《皖南怀古》获日本举办“中日友好展”三等奖;中国画《班长的婚事》入选建军七十五周年第十届全军美展;中国画《深居幽静》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画《徽州古韵》获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铜奖。中国画《深山有剑》获安徽省建军80周年作品展金奖;中国画《家住白云皖山中》在第二届安徽省美术大展获优秀奖; 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各大报刊发表。
王荣国画山水 136cmx68cm 价格:协商
王荣 男
汉族 1967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 1985年10月入伍 1989年9月至1991年7月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 得到何海霞、白雪石、黄胄、刘大为等艺术名师的亲授指导,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协会,黄山市美协理事,第二炮兵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为96151部队俱乐部主任。(记者/汪利利)
第四篇:学习国画写意后的体会
学习国画写意后的体会
在没学国画之前,我就对国画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中国画它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
我们先学的课程是国画写意,首先当然是要准备国画材料,有国画颜料、墨汁、毛毡、生宣、毛笔和碟子等。材料准备就绪后,老师让我们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关于国画写意花鸟的书。老师说我们要从梅兰竹菊开始画。我还记得第一天老师给我们示范了竹子的画法,还给我们复印了几张有关画竹节、竹枝、竹叶的画。老师详细的讲解和细心的示范很快把我们带入了状态,虽然以前从未接触过中国画,但在老师悉心的教导下,我们画的越来越有感觉。尤其是老师给我们示范的牡丹让我印象深刻。老师分别给我们讲解了牡丹花头、花蕊、牡丹叶片、枝干的画法。这些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笔墨的控制,如何去勾和染,还有画不同种类的牡丹的技法等等。
三周后,我们进入了国画写意山水的阶段。中国山水画从古至今流传几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山水画至今流芳百世,山水画的技法千奇百怪,变化多端。这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去图书馆借书,但这次借的是有关山水画的书。学习国画必须追溯古人之法,因此少不了临摹古代大师的作品。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懂得古人之理法。临摹是掌握古人理法的重要途径。在山水画的学习中,临摹可以使我们对历代优秀作品留下极深的印象,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眼光。因此老师要我们多向古人学习,多临摹,从临摹中去掌握画山水不同的技法。山水画要有笔有墨,要见笔。笔是指用笔的方法及这种方法产生的线条、墨晕;墨是指墨的层次、晕味变化。李可染、黄宾虹、吴昌硕都是用笔高手,他们的笔墨都是醇厚悠长、韵味无穷。中国画造型不同于西方绘画,主要是线造型,从某个角度可以这样说:中国画就是“线的艺术”。而老师总是强调这句话“书画同源于书法是相通的”。所以说书法是山水画的基础,想学好国画必须练好书法。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总的概括就是十六个字:“勾、皴、染、点、转、折、顿、挫、轻、重、疾、徐、浓、淡、干、湿”。这十六个字读起来容易,但真正的理解且做到恰到好处,谈何容易,因此只有下苦功,反复锤炼,达到废纸三千才能得到回报。我们学习国画写意一共九周,最后三周我们学习的是国画写意人物。写意人物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美传达了中国美术的精神实质。画写意人物要注重笔墨的运用。写意人物画一般运用的笔法是勾勒和皴擦。这要在实践中寻找经验。所以要多画,多临摹大师的作品。
画画是需要恒心和毅力的,画国画需要有修养。因此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多看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他人有关爱之心,具备真、善、美的要求。我会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艺术之梦。
第五篇:国画教学工作总结
竞业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学期
国画教学工作总结
张克
本学期圆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看到学生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我和学生们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一、本学期取得的成果:
学生的绘画技能有了新的提高,甚至有些学生还画出了自己的特色。在这学期中主要教授学生认识笔墨的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会表现出一定的墨色变化。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认识了笔墨的关系,“墨分五色”、“运笔当五墨俱”等。掌握了绘画构图的一些基本的原则:均衡、对称及它的表现形式。如“起”、“承”、“转 ”、“合”,“三段式”,“y”、“之”字形构图的含义,并且在实践中加强了练习,因为好的构图是成功的美术作品的基本。学习了具体的景物的画法,如石头的具体画法,起笔、运笔、转折、回笔,理解了石
头的结构体积“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临摹了名家的经典绘画,吸取其中的营养。
二、学生名单:
初一6班 付伟滕璇黄潇张龙涛
初一 13班孙元鑫
初一 17班孙明 张斌浩 韩福齐
初二 10班周磊
三、本学期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绘画是一种经典的传统文化,他要求学习者必须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学好,否则是不会取得好的成绩的。教学中还应当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的练习,从每一个点画,每一片树叶入手,大好学生的基本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进行实景的写生绘画训练,让学生认识真山真水。加强学生的管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好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有所了解。
四、下学期教学计划:
第一周 认识国画
第二周 笔墨技法练习
第三周 石头练习
第四周 树木练习
第五周 松树画法
第六周 杨树的画法
第七周 柳树的画法
第八周 树木组合练习
第九周 山水画的构图
第十周 山水构图之起承转合十一周 山水构图之把握龙脉
十二周 山水画名家临摹
十三周 山水写生
十四周 山水的创作一
十五周 山水的创作二
竞业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