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学具使用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学具使用心得体会
高新第四小学 郭明伟
新课标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求组织学生亲历“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活动,从而让他们获得知识、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我认为,要提高教学效率,变抽象为直观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尤为重要。
一、合理使用学具,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
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但是如果没有思维的参与,动手操作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能否借助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学具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呢? 首先,在变式中求同。即从不同角度组织学具,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的概括程度。例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提供了丰富的学具让学生“做”三角形,学生能产生多种方法: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还可以用彩纸剪、折、拼等,借助如此丰富的创作素材展开思考:“做的三角形有什么相同之处?”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如用三根小棒、三段细绳、三条线段……才能“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小棒、细绳、线段……必须两两相连——三条线段必须首尾依次相连……通过变式学具,学生主动思考变化中的不变因素,积极构建对图形的比较深入的认识。
其次,在反例中求异。指故意变换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之质变为与之形似的其他事物,在比较与思辨中反衬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认识概念、发现规律。如探索“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关系”,倘若一开始就提供小棒,让学生任选三根围一围,那么对学生而言,只是教师外部施加给他们的要求,学生未必有思考的欲望。不妨在实验之前就提供反例、引发冲突,让学生感受到原先所认为的“只要有三根小棒就能 围成三角形”这一想法出问题了,撩拨起学生欲罢不能的强烈愿望,进而借助学具操作实验,使他们能边操作边主动思考“这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小棒长度间有什么关系”,在操作中不断思考、探索、发现。
二、学具时有时无,在操作中操作中激发想象 动手实践不能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目标更要指向实现活动的内化,活动内化的方式之一就是想象。如果能在直观操作的同时展开数学想象,往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其实在立体图形的教学中,蕴藏着大量的想象资源。借助手势,学生比划一个个虚拟的立体图形,将脑海中模糊的图形轮廓,清晰地呈现于眼前。随后,面对自己能够清晰感觉到的图形模样,顺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手“画学具”,充分把所想象的东西外显,帮助学生建构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想象空间。长此以往,以比划促想象,把抽象的东西以直观的形式表达,提升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利用学具短缺,操作中唤醒合作
合作学习其核心就是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合作学习的需要。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都具有人际之间交往的心理要求。因此,合作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唤醒学生本身固有的合作,b理需求,使学生把“要我合作”变成“我要合作”。不妨在学具上卖点关子——准备的学具“短斤缺两”、“你有我无”,让学生自然产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合作内驱力,这样合作就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中展开。一旦激起了合作的欲望,操作活动就从形式上的合作走向了真正实质意义上的合作。
综上所述,如果在操作活动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充分展开想象、主动寻求合作,那么我们谓之养成了良好的数学操作习惯。而学具的小小变化,恰恰能在操作活动中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励无限想象、唤醒合作意识。习惯养成,就从学具的改变开始。
第二篇:浅议如何更好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
浅议如何更好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并日益显示其积极的作用。而数学学具已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时最主要的工具。要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首先要在有操作学具的必要性时进行学具操作,在操作学具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形象直观的逻辑思维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并内化为能力。数学学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关键词]学具操作发挥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通过学具的操作,使数形结合并能更好地理解算理,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并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还可培养学生发现知是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用学具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既然操作学具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如今,不论是城区小学还是乡下的小学,凡是新课程的数学都配有学具,每位学生都有一份。我们的领导尚且如此看重学具,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更要发挥好学具的作用了。可令人忧心的是,我们老师都很少用学具甚至有的从来不用。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让学生整天对着书与黑板,学习数学的兴趣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我都在认真的引导学生使用/学具,并且把自己平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的点滴体会整理为以下几点:
一、形成操作学具必要条件与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学具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等,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提示操作的方法。比如,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先怎么摆,再怎么摆,甚至在边摆边看中怎么想,怎么说,教师都一一作了精心设计,学生操作起来有头有尾,促进了思维活动的准确开展。又如,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这样提出要求:①作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②顺着这条高把它剪开;③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拼成什么形状?④根据拼成的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感于设疑,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中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8怎么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3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8根,想一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已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8根不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20根,与散开的3根合起来是23根,从23根中直接拿走8根,剩下15根。
(2)从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8根,剩2根,与剩下的1捆加3根合起来是15根。
(3)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走8根剩5根,最后与一捆合起来是15根。
随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已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算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二、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有计划地学
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选择恰当的学具,还要明白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已探究方法;
(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4)操作中,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
(5)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例如某老师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让学生从学具操作袋取出1个圆柱和3个不同的圆锥,并分别将圆锥标上1、2、3,(圆锥1与圆柱等底、等高,圆锥2与圆柱等底不等高,圆锥3与圆柱等高不等底)教师出示以下实验要求:①比一比,把每个圆锥的底面、高分别与圆柱比一比,并在下表中填入“=”或“≠”。②猜猜看,分别用圆锥
1、圆锥
2、圆锥3盛水注入圆柱筒内,几次可以注满。③量一量,分别用3个圆锥作为量具向圆柱内注水。(圆锥筒内水既要盛满,又要一滴不漏地注入圆柱筒内),看看几次注满。(次数填入表中)设计这样的学具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圆锥与圆柱体积关系,发现圆锥的体积公式,并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尤其是“猜一猜”,别具匠心,为学生操作学具增加了动力,这样便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已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在教《分数的初步》中,叫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四分之一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创造,并启发他们的思维,结果得出的图形让老师出乎意料,并且有些很意外的折法让学生当小老师做解说,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注意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难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用学具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3个2。操作学具就到此为止,但没有下面的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学生很难把3个2转化为2的3倍任何一向数学活动不单但是活动,还应完成活动的目的性。学生动手操作后没有解说没有反思,就不了了之的话,那还是徒劳的。
三、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在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应根据学具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
识”。教师则要求学生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而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认识后,教师又按排学生利用这些图形的学具进行拼图游戏。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地拼,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房子、机器人、小动物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更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开发了智力。
[小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学生操作学具,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至于我们配套的数学学具质量或功效如何,有时真的不如我让学生自备的学具。不论配套学具还是自备学具,只要我们都在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了,相信其作用都已有不同程度的发挥。要想其效果跟好,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意识地引导,有步骤地组织。学具的操作应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我们一定要注意学具的使用不能脱离教学而变成单一的、机械的、无目的性的操作,否则,不但不会发挥其促进教学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对其厌烦,降低学生的兴趣而得不偿失。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学具策略初探
小学音乐教学学具策略初探
【摘 要】 随着新课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音乐实践意在让学生运用基本的乐器进行音乐演奏并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电子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学具;电子琴
利用乐器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音乐教学的热情。在乐器中电子琴的作用显得尤为明显,电子琴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识谱、演奏的基本技能也可以启发学生大脑中的音乐细胞,开启学生的音乐之路。小学音乐教师要利用电子琴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音乐,从而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一、以琴引导,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音乐实践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小学音乐教育专家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对开启学生的音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音乐学习,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音乐教室的乐器越来越丰富,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小学音乐教室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电子琴,齐全的音乐设备可以为教师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充足的音乐设备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利用电子琴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创作,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当教师进行示范教学时学生可以跟随老师的指法进行弹奏,增加音乐实践的机会。随着学生对电子琴学习的不断深入,对电子琴的了解也会越来越细致。电子琴可以看作是全能型的乐器,它既可以弹奏出钢琴、小提琴、二胡以及一些管弦乐器的声音,又可以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例如:汽车鸣笛声、小猪吃饭声、小雨拍击地面的声音等等。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因此对这些奇特的声音会充满好奇,从而会主动探索这些声音是如何发出的,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学习音乐的音色和节奏。
二、丰富模式,突出多样课堂构建
小学生对于枯燥无味的课堂会有厌倦心理,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喜欢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认可。因此,教师在利用教学学具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地跟随音乐舞动并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教师在每教完学生弹奏一首曲子时,便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所学曲子的掌握情况。学生在表演时可以自由结组,教师要强调结组时每个小组要注意人员的搭配,优势互补以求团队合作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学生全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在课下排练,每个小组可以成立一个小乐队,乐队内的成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例如:两个同学负责利用电子琴进行音乐伴奏,另外两个同学负责舞蹈部分和演唱。在乐队表演中学生对电子琴的熟练程度增强,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深入。经过课下努力训练,学生便可以正式登台演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音乐才华。乐队式的课堂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在音乐演奏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学习得到改善。音乐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上台演奏的平台,学生通过在活动中坚持锻炼音乐曲目,从而不断积累经验,在每次音乐演奏中寻找自己存在的问题,例如:舞台心态、音高掌握不恰当等问题。
三、以琴辅导,优化音乐教学效率
电子琴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学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听觉训练并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听觉训练是训练学生对音色、音高、旋律等的掌握,它是音乐学习的关键。听觉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色和音高的感悟,因而教师应利用电子琴重点训练学生的听觉,让学生对音色和音高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当学生的听觉能力提高,对音乐有了良好的感知时,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会得以提升。听觉训练需要借助于电子琴的乐谱,乐谱是书面音乐,它将音乐的发音、音高、旋律节奏等都直观地呈现在音乐学习者的眼前,学生对乐谱的掌握情况影响着学生的听觉分析,更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律动以及对音乐的感知。因此训练学生的听觉,加快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就要求学生熟练读谱和识谱。教师在锻炼学生的听觉时先要让学生进行电子琴辅助视唱练习。视唱的过程就是准确阐述音乐语言的过程,即让学生看着乐谱进行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乐谱的音高和音色以及旋律变化在电子琴上不断更换自己的弹奏指法并调整自己的弹奏速度。通过让电子琴跟随着自己的演奏速度,从而实现电子琴与学生本人演唱的高度协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会增强,听觉反应能力也会得到迅速提高。另外,学生在进行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对音乐创作背景的想象以及自我创作的能力也会提高。例如:小学二年级的电子琴入门曲目《两只老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做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边弹电子琴边唱《两只老虎》,当学生对两只老虎的乐谱以及节奏熟悉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两只老虎》的节奏自己编一首相同风格,但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的欢快小调,由此便达到了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
总之,电子琴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学具,对开启学生的音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音乐教师要利用电子琴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然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电子琴进行音乐创作。最后,利用电子琴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艺术涵养。
第四篇:浅谈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然而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惯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导向。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是较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考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决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或讲授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究其原因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设置以实物模拟为主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模拟实物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使用数学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固的入迷。”从心理学
角度讲,采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式、方法、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赞可夫曾说:“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动机”。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任何成功的学习都伴有强烈的动机,受内在动机的驱使。因此,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极大推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而愉快地力争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黄金分割时,我利用数学学具让学生动手拼凑出黄金分割图形,很容易求出0.618法,并运用0.618法对北纬00---90进行优选,找出黄金分割点(55037’)和它的对称点(34023’),两点之间的地带具备人类生活的最佳环境条件。这个地区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但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几乎全都集中在这个黄金地区,占尽了天时地利之优。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正是灵活运用0.618法,创造了一套优选法,从而给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黄金分割率既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古老的科学发现,懂得和掌握它的奥妙,将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益处。在此我巧用数学学具、密切联系实际,唤起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研究、探索新知、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和数学的意义,增强学习兴趣。
二、使用数学学具有助于直观教学,模拟实际问题。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识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其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数学 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利用学具中的线段(长度为13个单位、9个单位、6个单位),启发学生“能成为一个三角形吗?”“然后把最短的边剪去2个单位后,观察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教师再继续提出三个问题:“你做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各是多少?最短边剪去一段后,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最短边再剪去一小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实验后,正确回答,教师再次提问:“是否具有任何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三角形?”这样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非常直观地反映出来,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教学内容中。
让学生主动从事思维活动,就要有空间,而对于数学而言,那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教学活动的开端,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利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空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对于抽象性很强的内容,我们利用数学学具进行实物模拟。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时,就巧用学具进行模拟测山高的训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事物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类比、移植、想象、观察等方面的能力。
三、使用数学学具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和应该教育的影响,“满堂灌”、“填鸭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生,重认识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重继承轻创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听讲,其思维按教师既定的格式进行,依赖性强,只充当知识的储存器,缺乏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这种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相违背,与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不相适应。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维空间,教师就得转变观念,采取新的教学手法,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借助数学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实物模拟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释疑解惑,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善于思考,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习成为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真正做到了“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总之,教学学具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直观教学、模拟实物训练,也可以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具中的实验器具都是可动结构,由静到动,可以提示几何的精髓;从动态实验中可以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关系;通过实物模拟可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互相转化关系,合理使用学具进行辅助教学,必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论文
浅谈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梁园区王楼一中
任存才
第五篇:小学数学学情分析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及辅导方案
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差些,如:爱玩,喜欢做小动作等;理解力和接受力相对也差些。但是,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凡事喜欢问“为什么”,生活与数学是密切相关的,从实际生活中找例子引入课题,既拉进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学习:
一、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尽最大可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一定与所讲内容紧密联系。
二、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欲望。
小学生内心有很多需求,急于知道答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求知欲,师生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使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
在上课的过程中,延伸书本知识,比如奥数题,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隐患。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误区。
五、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
习惯是很重要的,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小数加减法运算时,写竖式时一定要小数点对齐。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习内容就是数数计算、简单的图形认识,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困惑的,理解方面也没有大的差异。到了五、六年级,知识点有些难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推导有了一定的要求。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愿望都是期待上一个好的中学,要想考上一所好的中学,就必须把五、六年级的基础打好。除此之外,再加强一些奥数方面的练习就更好了。下面从小学五年级说起。
五年级知识目录:
上册——小数乘法
4课时;
小数除法
4课时;
观察物体
2课时;
简易方程
6课时;
找规律
2课时;
多边形的面积
4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4课时;
数学广角
8课时 上册共需34课时
下册——轴对称
6课时;
因数与倍数
6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
8课时;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6课时;
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统计、打电话
4课时;
数学广角
6课时 下册共需40课时 总共74课时
学生状况:成绩总是及格以下,基础薄弱;不喜欢动手,也不喜欢数学。辅导方案:
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喜欢的角度入手,尽最大可能联系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数学是有用的。
⑵培养学生动手习惯:采用鼓励手段去培养学生,讲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动手的好处。⑶不同阶段的预期目标:
辅导课时数
目标
24课时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基础题能够熟练应对
46课时
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提高,若干知识点的考查能够应对
60课时
相关专题的奥数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提高 六年级知识目录:
上册共需29课时
上册——位置
1课时;
分数乘法
4课时;
分数除法
4课时;
圆
6课时;
百分数
6课时;
统计
2课时;
数学广角
6课时
下册至少共需29课时
下册——负数
1课时;
圆柱与圆锥
4课时;
比例
2课时;
正比例、反比例
6课时;
比例的应用
4课时;
空间与图形
4课时;
统计与概率
2课时;
综合运用
6课时 六年级至少需58至60课时
学生状况:想考一个好点的中学,但是数学成绩很不理想,平均在四五十分,总之来说,基础不好。辅导方案:
⑴肯定学生的态度。有梦想是好的,要想实现必须有行动,既好好学数学,把成绩提上去;再者,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不懂的做标记,等老师讲解完,再做笔记,增强记忆,这样效果会好。⑶ 不同阶段的预期目标:
辅导课时数
目标
24课时
对书本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认识,做题熟练
46课时
计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有了提高
60课时
奥数方面加强,知识结构和解题能力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