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课堂实录与反思

时间:2019-05-13 04:3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教师课堂实录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教师课堂实录与反思》。

第一篇:幼儿园教师课堂实录与反思

教师课堂实录与反思

在本周,我开展了大班语言活动《我要吃》,以下是我的课堂实录与活动反思。

课堂实录:

大班语言《我要吃》

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发现其特征,了解其营养

2.能根据食物特征对食物进行大胆联想,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

3.养成不挑食、均衡饮食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发现其特征,了解其营养 活动难点:能根据食物特征对食物进行大胆联想,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美慧树APP、手机、无线同频器、电子绘本、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导入,以我们去“挑食王国”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电子绘本,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发现其特征,了解其营养

问:图片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它像什么?你想把它想象成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现食物的不同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根据食物的特征对食物进行联想,并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 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它像什么?你想把它想象成什么?

(幼儿大胆地对各种食物进行联想,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出示洋葱、姜等幼儿不爱吃的蔬菜图片,引导幼儿大胆将其进行联想,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我要吃》是大班上学期语言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幼儿都很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对各种食物进行联想时,孩子们的表现很活跃,孩子说:“老师,四方形的豆腐像一张蹦蹦床,我们吃了它肚子里的食物就可以玩蹦蹦床了”还有孩子说:“老师,牛奶喝到嘴巴里就像滑滑梯一样,那样,我吃下的食物就可以坐牛奶滑滑梯了”,孩子们根据食物的特性对食物进行了大胆而有趣的联想,真不错!但在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

1.图片插入较为单一,不够丰富

在引导幼儿对食物进行联想时,为了便于幼儿观察,我新插入了一些图片,由于图片较为单一,引导幼儿对食物进行联想时不能很好的发散思维,应该同种食物放不同形态的图片; 2.在幼儿语言表达时,教师引导不够

在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会有语言混乱的现象,这时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老师替孩子说,在语言活动中,应该把说的权利给幼儿。

第二篇:《左右》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左右》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1、从左手、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体验左与右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生: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生:用右手写字。

生:用右手提水。

„„

师: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生: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

生: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生:右手拿锤子,左手拿钉子。

„„

师: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们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生:左耳朵、右耳朵。

生:左眼、右眼。

生:左眉毛、右眉毛。

生:右鼻孔、左鼻孔。

„„

教学反思: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教学时,学生常常因左右手配合做事而较难分开体会,教师不必强行要求左右手分开来体会,只要学生感知到即可。

(2)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教学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下面,我们就来活动一下自己的双手,动手摆摆学具。同桌合作,像计算机上的这两位小朋友一样按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的五样学习用具。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放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

(学生们同桌合作摆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生:摆在最右边的是转笔刀。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

从左边数橡皮是第个;

从右边数橡皮是第个。

(计算机演示印证,学生们跟着数)

师:同一块橡皮,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说一说。

师: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生: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4)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再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们打乱学具摆放顺序,想怎么摆就怎么摆。

(同桌摆放学具)

再来说说: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师:说的时候同桌互相检查。

请摆得不同的两个学生来说说)

教学反思: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掌握以“?”作标准来确定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想怎么摆就怎么摆”,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3、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

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一位小朋友解决一个问题吗?

师:星期天,这位小朋友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

(学生展开讨论,计算机演示结果)

(2)想一想。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站着(教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

生:老师举的是右手。

生:不是右手。

师:(教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们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学生举起右手,教师也举起右手)

生:是右手。

生:不是右手。

生:老师,你转过身去就跟我们举的右手一样啦!师:老师就照你们说的办法去做。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第三篇:幼儿园教师成长与反思

幼儿园教师2017年成长与反思

有的人说:“当幼儿教师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啊,只要孩子碰不着,磕不到,吃好、玩好就行了!”“当幼儿教师有什么好的,每天的工作很繁琐,哄着一大堆孩子,烦死啦!”诸如此类的观念,在很多人的思想中滞留。我今天在这里骄傲的说:“我,是一名幼儿教师”。

不知不觉中,自己来到三段地社区幼儿园已经工作6年多了。与孩子们的相知相处,使自己一直有着孩子般的心境。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使自己的人生与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相连在了一起。

我的主要工作是安全管理员,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也是繁琐的工作。在今年的工作我园申报了市级、区级的平安校园,我非常有信心能够评上;本年末我园评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在教育局对校园4次安全检查时每次都取得了98以上的好成绩。这是我安全上取得的成果。

反思:

1.平时多读一些关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勤思考,结合工作,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2.多把自己观察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反思笔记,在日后的工作中,发现的一些细小变化,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及早进行记录。

3.学会总结经验与检讨错误。在学习与摸索中前进。4.字写写的不好,今后要多加练习书法。

在三段地社区幼儿园这片乐土上,我要奉献出我的一份力量,我要用我青春的生命以及全部的爱呵护宝贝们健康茁壮成长!

第四篇:《桂花雨》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桂花雨》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桂花雨》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情感。我从“品味桂花香”——“感受摇花乐”——“体会思乡情”三大板块依次展开教学。

在“品味桂花香”这一环节中,桂花的香,需要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品,才能品出花香,品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所以,我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读中感悟的方法,再通过老师适当引导、点评,以感受作者用字的准确和富有表现力。由于教学不够紧凑,用时多了些,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感受摇花乐”我从“缠”字入手,“我”缠着母亲问什么?这句的标点符号难道是作者用错了吗?学贵有疑,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感叹号,也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儿采用“以疑导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悟出作者急切希望摇桂花的心情。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感受摇花的乐趣,更能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接着放手让学生读,尽情地“摇”,并将“摇”字融入到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摇”中,学生眉飞色舞,教师眉开眼笑;在“摇”中,学生体会情感,享受快乐,品味花香。又以“桂花纷纷落下”为切入点,一步步深入文本。在阅读中,在对话中,在想象中,在画面中,学生的情感恣肆飞扬——促使他们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缤纷的桂花雨落进了孩子们的心田,陶醉桂花之意境,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体会思乡情”中,以一个大问题“真的是外地的桂花都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吗”为突破口,以“小练笔”作铺垫,以层层引读的教学方法,深刻体会母亲的思乡情,自然化解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刚好直抒胸臆。

“语文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的最大遗憾就是教学不够紧凑,“前松后紧”,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课堂的高效性。

第五篇:《新闻两则》课堂实录与反思

育星教育网 http://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新闻两则》课堂实录与反思

师:听了以上几则新闻,根据你的认识,你觉得新闻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呢? 生:把发生的事写出来。

师:把2000年以前的事写出来是新闻吗?

生:把最近发生的事写出来。

师:对。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

生齐:写成新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重要的新闻,板书课题。

师:这则新闻是1949年4月22日夜,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想不想“一读为快”

生齐答:想。

师:“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带着问题读会更有的放矢。

师:(播放课件3)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这则新闻的内容表达出来。师:大家先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消灭一切抵抗之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师:谁还说?(无人举手)

师:大家提出了三种说法。哪种说法最符合要求呢?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最符合您提出的要求。他用课文的题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极为简练地用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生:我也同意第二种说法,因为用课文的标题说出课文的内容,正好是一句话。而且这句话较另外两种说法更简练。

师:对,就是这样。既要做到是一句话,又要做到简练。这样,才能和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别。

师:下面请大家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生小声讨论)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应该是:“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师:我从同学们的回答中看到了思维的火花。现在有两种说法,大家想想,哪种说法准确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我认为第一种说法简明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第二种说法不对。因为这篇文章是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而第二种说法只说了30万,还差70万呢!(众生笑)从渡江人数看概括得不全面。

生:第二种说法不仅人数概括得不全,而且渡江时间说得也不准确。渡江从20日夜开始,23日才渡完,而他只说了20日夜起24小时的渡江情况。

生:第二种说法只说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况。还有东路军、西路军没说呢? 所以我认为第二种说法不对。/ 4

师:对。从渡江人数、时间、三路大军都要渡江来看,说得不够全面,但这种积极发言的精神应该发扬。我们再看第一种说法是否准确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生七嘴八舌地说: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用一段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可能把全篇内容全说出来,只能简明地说出主要内容。什么人?(人民解放军)多少?(百万)什么事?(渡江)从记叙的要素考虑,他说的这段话还差什么内容没交待清楚?

(生议论纷纷)

生:渡江地点。

师:对。应把渡江地点说出来,地点是记叙的要素之一。谁能把第一种说法改一下?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师:对。用课文开头的第一、二句话就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以上我们用一句话介绍了全文的内容,又用一段话介绍了全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用几段话说出全文的内容。

(生沉思)

师:你们专注沉思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谁来说一下?

生:我觉得应该是: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全部23日可渡完。

师:先看这种说法对不对。

生:这样说只说了中路军、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东路军渡江情况没说。所以我认为不对。

师:分析得不错。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我认为,为了把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说清楚,可以把全文都读了。

生:我认为具体详细地介绍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是从第三句“20日夜起”开始的。第一、二句是简明概括地介绍,所以应从第三句读起。

师:同学们同意哪一种说法?

生22: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为准确。因为它把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渡江情况分为三层进行了具体详细的介绍,而且没有多余的内容。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没有

师:是的。请同学们通过课件3来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生边看展示边默读课文)

师:谁能照着大屏幕复述一下这一部分呀?

(一生复述)

师:首先肯定你精神可嘉,再就是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

师:我们用三种方式介绍了这则新闻的内容,大家应该从中明确以下几点:

新闻要有标题。(板书:标题)所谓标题就是用极为简练的语言概括一则新闻的最主要的内容。也就是说标题是新闻的提要。(板书:提要)

新闻要有导语。(板书: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一小段话,大多是简明地概括出报道的事实或中心。导语是新闻的概述。(板书:概述

新闻要有主体。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是事实的叙述和展开。它要求对所报道的内容具体地述说。(板书:详叙)

大家记住: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短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同学们抓住了“一个语句”“一段短语”“几段话”这三个要点,就能比较顺利地区分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了。

师:课文开头括号部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在新闻这种文体中叫电头。(板书:电头)电头要交待清楚发电时间、发电地点、发电单位。以上我们研究了新闻的结构,它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四部分。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下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把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改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行不行?最好结合课文说明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这样改不行。“横渡”是说渡江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胜利”是说渡江已经完成。

师:发言最好是有理有据,结合课文做解释、说明,这样说服力才强。大家考虑一下。(生翻书思考)

生:我认为不能改。因为导语部分用了“横渡”,所以标题也得用“横渡”。师:能否用这则新闻的内容证明:只能用“横渡”,不能用“胜利”。

生:我认为不能改。因为“至发电时止西路军的35万人已渡过三分之二”,还差三分之一,23日才可渡完。东路军也是23日才能渡完。

师:说得不错。请看课文“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是西路军渡江情况。“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既然至发电时止渡江任务还没完成,那么新闻稿能在标题中出现“胜利”二字吗?

生齐:不能。

师:对。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板书: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特点之一。师:这则新闻写完了先不发表,等着渡江战役胜利了再发,不就可以用“胜利”二字了吗? 不行。因为全国人民正急于了解渡江战役的进展情况,当毛主席及时的把渡江战役顺利进行的好消息告诉全国人民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如果晚发就没有意义了。

师:对。新闻要体现一个“新”字,要及时的把国内外的大事告诉给全国人民。这是新闻的特点之二,即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板书:及时性)

师:以上我们结合这则新闻研究了新闻的结构和特点。这则新闻在语言上也很讲究,大家分组讨论加以辨析。(师巡回,作点拨指导,略)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读全文,要求大家边朗诵边体会课文中选用的词语的表现力,出示课件4。

生大声朗读,后发言交流,积累展示。

① 描写我军强大攻势、英雄气概的词语——冲破、横渡、突破、占领、扩展、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激战、歼灭、击溃、控制、封锁、切断等。

② 描写敌军被动挨打、士气低落的词语——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泄气、不起丝毫作用

③ 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均、之、亦、甚、为、然、业已等。(词语择要写板书)

师:课文选用词语做到了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表现力,富有感情色彩,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至于课文使用的少数文言词语,这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体中,在消息这种文体中,是合适的、协调的,也完全符合40年代末新闻报道使用词语的习惯。当然,我们现在学习写消息的时候,要注意现在新闻报道用语的习惯,一般不宜多用文言词语。

师:学习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生:文中两方面写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为什么先写我军的情况后写敌军的情况。

师:“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生:因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这是渡江胜利的主要原因。

生可以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

师:是啊!作为一篇正面报道我军渡江战役战况的消息,先分析我方士气后分析敌军士气,完全合情合理;而且这两个分析还一个详,一个略,这又是为什么呢?(生各抒己见)。

师: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这一方面,在当时已是众所周知,广大读者已经形成共识,可以一笔带过;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使敌军官兵“都很泄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为详细地写出来。

教学反思

《新闻两则》是毛泽东为著名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战所写的新闻。两则报道目光如炬、高屋建瓴,今天读来,那场惊心动魄、气吞山河的战争犹历历在目,令人荡气回肠。两则新闻在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为了让学生学习得主动,又不至于感到重复,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取了“一带一”的策略,即重点讲读第一则,然后引导学生自学第二则。

我的总体设想是这样的: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的建构,重视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并注意应用活动性教学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增强对新闻这种文体的感性认知。同时注意以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主体意识和个性都得到了张扬。本节课中绝大多数的资料搜集、感悟体验、品味表达、联想反思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老师起到了导学的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合作、交流、共享尤为重要。要达到这一要求,平等的对话是前提。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教师要实现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就必须鼓励他们每一个思想的火花,不轻易否定任何一次思维的过程。当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时,他们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情感去主动探究,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等目标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达成

下载幼儿园教师课堂实录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教师课堂实录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f9“左右”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本站推荐)

    知识决定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左右”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

    “小数乘法”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六道河学区陡子峪明德小学 鲁小龙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幼儿园教师总结与反思(精选5篇)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教师总结与反思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园教师总结与反思【一】大家好!回首......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与反思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与反思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进程中最幸福的时期,作为陪同每个宝贝渡过这一幸福时期的我来说,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看着每一个快乐生动的宝......

    课堂实录及反思5篇

    热爱生命课堂实录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杨老师给大家带了份见面礼。一首诗,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

    作文课堂实录及反思

    作文课堂实录及反思 [ 2007-9-27 21:01:00 | By: 普通一师 ]推荐 课堂实录(黑),教学反思(红)——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学四(2)班的语文老师,今天我是来我们新集小学四(1)班学习的,我......

    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录制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问卷调查中反馈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一次尝试性的修正。课前,根据调查反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初步的疏理。经课题组成员讨论,提出了一些改进......

    背影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美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都读过这篇文章吗? 生:(齐答)读过了。 师:在阅读中有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