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与论专题

时间:2019-05-13 04:0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与论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与论专题》。

第一篇: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与论专题

学与论

教学实践需要教学理论来指导,深入探索小学课堂过程中学生的“学与论”是九龙小学的课堂特色。结合1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需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掌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学习心理需求

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他与教师,同学,教科书在课堂上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需求,教师帮助他们逐步地、有目标地满足这些需求,利用和调控这些需求,会起到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引导学生不满足于得到与书上相同的结论,激励他们通过深入观察,对萨那侥幸的分类进一步概括。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

二、渗透“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

“转化”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解决问题常用的一种策略。那么,怎样利用“转化”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呢?例如:在教学妈妈身高165厘米,孩子的身高是妈妈的4/5,孩子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学生对分数不理解,教师巧妙地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分数转化为整数份数,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这样学生就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了熟悉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这样在课堂中的听讲就比较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约数与倍数时,先让学生自学预习概念。在新课教学时,学生就能主动学习了。

四、教师布置的讨论内容要具体明确。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常常让学生挑自己喜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小组讨论式的学习,这种方法是适宜的。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时,我用课件展示大量的角,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你们小组怎样对这些角分类,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不一会儿,角的分类在学生的讨论中轻松解决了。

五、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讨论

教学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发展。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宽松的讨论气氛,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其次,可以适当施加一些刺激,如:开展小组竞赛,评“智多星”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六、在讨论中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讨论不只为了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和意识的培养包括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用以启迪别人的思维,再集体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由此让学生在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形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总之,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学与论”的尝试,学生对我的数学课有了全新的认识,想学、乐学的学生多了,主动探究的学生多了。我自己也意识到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资源,真正立足于实践,我们才能让数学课真正体现出他的生命张力和再生力!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数学课程论与教学

“课程是替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在一定时期内使学生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住务而设计的教育内容”,“中学数学课程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根据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经过选择和教学祛加工的数学知识所形成的数学学科体系”。按照这种理解,中学数学课程主要包括中学教学计划、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祖中学数学教材等项目。教学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健的有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各科教学目的、各门课程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作了明确规定。教学大纲则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方面的基本要求。教材则是根振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供教学之用的材料,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一、今学数学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从中学数学教学的需要来看,中学数学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l、和何确定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主要由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和学生因素所制约。

社会因素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中学数学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必然要反映这种需耍‘社会因素对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影响,较之其他因素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增大.数学因素

从19世末到本世纪初,数学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本世纪,集合论的创建,数学的更加抽象化以及电子计算机在数学领域的应用,不可遭免地影响着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尽管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还会在教材中占据主要位置,但其中一些作用不大的陈旧了的内容必演射除、精简,并且要把一些中学生可以接受的现代的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数学课程中去。

学生因素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最终要由教学的对象一学生学习的结果来衡量。如果我们只强调社会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但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脱离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把教学目标定得太高,就必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教育质量钓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当然,教学目标定得太低,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同时还要受到教师、教育理论和数学课程历史等因素的制约。比较一下1963年和1987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就不难看出这些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对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影响。”1987年的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显然,在能力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形成方面,比1963年的大纲的要求更高了。

2、如何选择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丰要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能力等方面。

数学的知识

含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些数学教材还把数学活动的方法和数学史等作为数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数学能力

指的是运用数学知识,通过训练而形成的,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和推理的技能·它既包括书写、画图、测量等动作技能,也包含记忆、理解、分析等心智技能。.: 数学技能

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为了实现数学教学目的,在选择作为中学教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确定要求学生掌握一的技能和要形成的能力时,必然要遵循基础性、可接受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教给学生的应是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生清与生产所需要的基础的数学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数学知识中的一部分内容需要删除、精简(例如平面几何的某些部分),同时又要适当增强一些近代和现代的数学知识(如概率、统计)。还要特别往意把现代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如用集合和数理逻辑的语言去阐述中学数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这就是选择数学户容的基础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

指的是所选择的数学内容应聋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选择数学内容不仅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同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另外,选择数学内容的时候还应注意与前后年级保持良好的衔接性。

3、如何设计中学数学的课程体系

数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确定之后设计一个便于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保证数学教学达到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课程体系与数学科学的知识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学科学知识体系是从公理出发,按照数学内客自然发展形成的逻辑体系。而数学课程体系则是对所选取的数学知识经过教学法加工后形成的数学知识序列,它既要考虑数学科学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同时还要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配合。

设计课程体系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体系形式,即是按内容分科(代数、几何等)编排·还是综合编排;是直线上升式体系(一个内容一讲到底,直达大纲确定的最高要求),还是螺旋上升式体系(一个内容经过若干次循环,逐步加深,最后达到大纲确定的最高要求)。我国现行的中学数学教材采用的是分科编排,螺旋上升式体系,这是比较切合我国当前数学教学的实际的。考虑数学知识结构时要注意使概念和命题排列顺序符合它们的真实性赖以存在的逻辑顺序;数学知识体系应从整体上组织,并渗透现代数学的统一观念,使学生能整从体上认识数学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学各科之间的知识依赖性及各科自身的知识应用来编排教材体系。

考虑心理结构时要注意在展现课程的内容序列的过程中,体现新的学习要求和学生认识需要之间的矛盾,以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课程体系连续渐进的安排,不同阶段学习的知识,应体现对思维水平的不同要求,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数学知识成为一个整体,尽可能地用那些概括化程度高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贯穿知识体系,使知识围绕着某些重要的概念或特性展开,创造让学生对学过的、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反复感知、思考和应用的机会。

考虑认识结构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体系安排要从相对具体的知识出发,逐步上升为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作为背景材料和理论基础,继续学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设计上述三个结构所要遵循的诸多原则,有的是相互一致,互相补充的,有的则是相互冲突的。数学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原则要求课程内容按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编排,而心理结构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原则又要求按学生心理发展由低到高的层次组织。这两条原则在处理某一具体知识时常常产生矛盾,我们在设计数学课程体系时,就要对三个结构综合加以考虑。

二、中学数学课程论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我们从课程论所涉及的内容不难看出,用它来指导数学教学,将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产生极为积极的作用,原因是:

1、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

数学课程作为中学诸多教育课程之一,它所承担的任务就不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应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中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等内容。

数学作为中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它的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2一17%,加上课外活动等,学生在校几年,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数学学习中度过的。这说明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成材方面,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早已成为我们的共识。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也愈来愈清楚地显示出来。反映在学校教育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其他理科的学习,而且由于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也影响学生的文科学习。

数学教学决不单纯是为了学生升学的需要,而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和方法。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进入社会的人的素质,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当我们对数学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的有了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我们就有可能自觉地摆脱升学教育的束缚,全面完成数学教育的任务,实现培养人才的大目标。

2、可以加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理解

为了使数学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凡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教材,都是经过研究部门和编写单位在组织大量人力,广泛进行社会调查,比较研究国内外有关教材,分析当前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现状,选取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精心确定教学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切忌主观随意地增删教学内容和提高、降低教学要求。对课程理解的随意性、主观性,常常是教学内容偏多,要求偏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影响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在我们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3、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作为数学课程的数学知识,是经过教学法加工,既适合学生学,又适合教师教的数学知识体系。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定和系统的编排所要遵循的原则,实际就是用教学法加工数学知识的原则,当然也是确定教学方法所要遵循的原则。因此,只有当我们对这些原则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再加上对学生实际的了解和对教学条件的科学分析,才有可能选择与内容、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有助于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贯彻既面向全体师生,又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规定了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满足知识、能力水平不同,志趣、特长不同的学生的需要,教学计划还安排了数学选修课多练习题也划分了不同的水平层次,并有和教材配套的课外习题集。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从所教班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照顾学习有困难和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进行针对性地个别辅导,使他们经过努力,能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应要求他们完成水平较高的作业,鼓励他们读选修课,对少数尖子学生,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或数学奥林匹克学校学习,以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真正达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5、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论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是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评价数学教学的时候就必须兼顾这些方面,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使教学评价真正起到正确导向,促进教学的作用。矛盾,其他各种矛盾则是这一基本矛盾在不同方面的体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是以教学过程的

基木矛盾为基础的,学生体现了个休认识水平,教学内容则代表着社会历史认识的内容和水平,所以说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休现了教学过程的墓木矛盾。这对矛盾实际上也就是教学过程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达尼洛夫和斯卡特金所说的:a教学过程的动力就是从教学中产生的认识任务和实践任务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¼由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是通过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所以,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在这种意义上又是学生与教学任务的矛盾的“内化”。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教学过程在木质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此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非智力因素,形成优良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从教学过程这个统一的认识过程来说,无疑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而教师尽管也存在着认识活动,如从事科研活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进行教学法的研究、认识教学对象(学生)、掌握教学规律,等等,但从教学过程这一视角来看,这些认识活动都是服务于学生的认识活动,也就是说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从事认识活动,使教师的指导更有效,如教师的科研活动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总是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这是从教学过程这一方面来说的。当然教师也承担着发展科学的职责)。在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上我们不能脱离教学过程的统一性这一基本点而分别从教的方面和学的方面来论述。

第三篇:小学教育教学论文

书籍是孩子的导师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作者:杨梅

地址:贵州省安龙县龙广镇宁龙希望小学

摘要:吕叔湘先生说: “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说明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它是语文课的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孩子们的心理入手,从选择课外读物,营造读书氛围,教给读书方法,开展各种活动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正文: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藉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是光靠课内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重视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把课内外阅读有意识、有系统地结合起来。兴趣是影响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产生“我要读”的渴望,书读的多了,知识就多,语文综合能力自然就强,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一、定向选择读物,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且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那学生的阅读取向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推荐读物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

精心推荐课外读物,引发好奇心。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学生个性特点的读物,小学生

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对阅读什么样的书籍还是很盲从,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向小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而且推荐的读物必须要有阶段性、层次性、多样性。首先,课外书的内容要健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价值,其次,书的深度要适合孩子的阅读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选择阅读不同的读物,强迫孩子看她不懂的书,只能引起她对书的反感;而且挑的课外书一定要有趣味性,可读性。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年龄小,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注意力往往比较直观,所以,应当向低年级学生推荐一些以注音插图的童话、儿歌、寓言、科普故事等,推荐的读物最好是以名篇为主,因为,小学生的读书启蒙应当让小学生首先接触的是水平较高,趣味性较强,能引发好奇心的读物。中、高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所增加,再加上认知能力也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应当比低年级学生上一个层次。可向其推荐儿童小说《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经典作品《西游记》,高尔基《我的大学》,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史记》,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战斗故事《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人文地理书籍 《海底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等。读完以后,还可以让学生谈谈阅读所得,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读物内容,且作了认真的思考,那么,阅读必定有所收获。

二、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甘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家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人们常说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爱读书的爸爸妈妈,一定会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来。

1、倡导陪读,激发兴趣。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父母就要给孩子讲故事,当孩子上幼儿园自己会讲一些短小故事时,要是认真听孩子讲故事。这样有家长的参与,孩子更能在阅读中体会到家的温馨和父母的爱,这样就更有效的提高了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孩子学习了拼音,认识了一些汉字,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设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先讲一半,在更精彩的部分让孩子自己阅读或阅读完讲来听听。常和孩子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和孩子产生共鸣,激发对书的渴望。倾听孩子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的快乐,热情地赞扬他、鼓励他。只与他的昨天作纵向比较,不提超出实际的要求,不拿别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

2、给孩子一个安静、文明的学习环境,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咱们家长必须做的。现在我们的孩子在阅读速度上还不能那么快,需要一个字一字地看,一句一句地读,才能真正理解意思,这就需要家长创造一个安的静的阅读环境。如果在一个吵闹环境中,孩子是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的,反而会变得急躁,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把一些课外读物放在孩子经常活动、随手可及的地方,有利于孩子阅读。

(二)学校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另一个场所,首先,创建班级图书超市,丰富学生阅读资源。为了体现图书的“互换互利”的原则,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可动员全班学生开展“创建班级图书超市”活动,将自家的个人图书暂存于班级之中。推荐读书习惯好的学生为图书管理员,建立班级图书名录。图书超市的创建,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课外阅读的时机更加方便,加强了彼此间关于图书内容的交流。其次,设立“阅读时光段”,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例如,学生吃完中饭到午休前那半个小时,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所以,我利用这段时间让孩子们看看书,可以坐在教室里,可以坐在走廊上的“快乐书吧”,让学生自带喜欢的读物在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中无拘无束地读。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园地中,各取所需,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经常置身于阅读环境中,耳闻目睹阅读的情景,会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教授读书方法,保持读书兴趣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知道怎样去读,以保持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件要事,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好恶。

毛主席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此可见,写对于读来说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三种简单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法。让学生准备一个“好词佳句摘抄本”,在阅读时将你认为精彩的句段、名言警句摘抄到笔记本上,定期在班上交流展示,评选出优秀奖。写提纲。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将文章的写作要点、框架结构,故事梗概用列提纲的形式写于读书笔记之上。写读后感。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读书方法,要学生读完以后对书中最感兴趣的情节或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心得体会。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几种方法交替使用,“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读书就拿笔的好习惯,学生在阅读时边读边记,有助于集中读书时的注意力,克服读书时的随意性,学生阅读时手脑并用,更能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如能得到教师方法上的指点,无疑是给他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能使他们的阅读循序渐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开展读书活动,提升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爱不释手,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班级应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开展:朗诵比赛、名人格言交流会、故事大王比赛、收集春联的比赛、办小报比赛等等。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便会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活动之后还可以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反馈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充分利用学习园地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如果我们想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而且学得比我们强,首先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帮助他们从学习热爱读书和怎样读书开始。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文教资料》2010年34期

2、《青少年阅读指南》

3、《精选作文》

4、、《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03期

5、《新课程教学法》

6、《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篇:大教学论论文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对教育的贡献及其局限之处

摘要:夸美纽斯是十七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被称之为“近代教育之父”,而他的《大教学论》则是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为一本教育著作,它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容易、彻底和迅速,书本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做“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在《大教学论》中,作者阐明了自己对教育的观点,对于副标题中所说的把一切人作为教育对象的观点,这就是教育公平的思想;反对封建,要遵循自然;重视人的道德培养,身心修养;还系统阐述了教育教学的方法。但是,身在一个时代之中,肯定会有其时代局限性,肯定会有一些不可取的地方,基督教的信条夸美纽斯没有摆脱,过分强调适应自然原则,宗教思想残存在他的思想之中。但是总的来说,《大教学论》这本教育著作的价值还是巨大的,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为现代教育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大教学论》;教育贡献;时代局限性;

一代教育大师夸美纽斯所著的教育著作《大教学论》,其中包含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学方法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人,它的出现,让人们对教育有了新的理解与思考,引导了教育的变革,但是里面到底哪些思想对

济南大学学年论文

后世有着贡献呢?还有其中是不是也有着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时代局限性呢?对此,我阅读了这本著作,对于其中的一些思想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一、《大教学论》中所包含的积极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

1、他把一切人作为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是一个教育公平思想的体现,他之所以把“一切人”作为教育的对象,是基于他对人性的假设和认识。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他在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他对人的赞赏和肯定,希望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教育公平。在书本第一章中就对人有着极高的评价说“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是“理性的动物”,“人生而平等”,所以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夸美纽斯认为人的生而平等性和天赋的求知欲及能力是进行教育平等的基础和条件很注重人的平等。“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这就是夸美纽斯的教育公平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2、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他在书中讲明了对于人的教育应该遵循自然,不能对人进行约束,要顺其自然,这样人能够有自由的发展,朝着自己所喜欢的方向去发展,曲奋斗。他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我们用不着劝说一只鸟儿去飞”。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遵循自然发展的原则,还有“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都能体现出这一观点。他对此提出了关于教与学的自然法则:

济南大学学年论文

思想更加具有说服力。

3、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对人的教育,认为人必须要经过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他认为,他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去取得的。”“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因为他们既然是人,他们就不应当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不应当变成死板的木头。并且由此可见,一个人愈是多受教育,他便能按照准确的比例胜过别人。”还认为教育要及早开始,在儿童时期接受教育是最好的,少年时期接受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影响深远,重视培养人的品行。

4、对于教育教学方法,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对后世影响巨大。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科学必须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一切艺术必须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一切语言也必须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在每个学校里面,一切功课都应该采取同样的安排和对待。”“每门学科的教本都应当尽量采用同一个版本。”学习的内容应该能够和实际的生活联系,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力”,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年轻的儿童在教育中榜样比训斥重要,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

二、《大教学论》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和时代局限性

首先,由于时代的局限与约束,他坚持基督教的基本信条,把神学原则和《圣经》的一些思想贯穿在了本书之中,使本书具有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夸美纽斯还不了解真正的自然普遍规律,也不懂得教育史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掩盖了教育的社会性。他排除基督教以外的书籍是不

济南大学学年论文

是贯穿在他的思想之中,但是总的来说这本著作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和慢慢体会的。

第五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物 理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论 文

姓名: 学号: 专业: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做什么

本文主要写我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的心得与体会,以及从一个“准中学物理教师”的角度对中学物理教学在理论层面上的一些思考,思考了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内容主要针对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学之余两个方面教师应该做什么这一问题来阐述。

先来说教学活动这一部分。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我将从课前,课上和课后这三个过程来简要回答这个问题。

课前,教师应该做什么

课前,教师无非就是要去准备上课,准备课程内容,准备课程的设计,准备课堂需要的材料、实验器具等。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分析和深刻的认识,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等,做到将教材烂熟于心。

其次,教师要对上课的对象——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的程度,甚至还要包括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环境等情况。

然后,教师要在对教材的充分分析理解以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应当注意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程。教师应多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同时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在学生的认知节点上逐步生成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再应用知识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习,并体验实验的乐趣。除了做好教材中的实验,教师还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设计实验,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物理学史的引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物理情操。

课上,教师应该做什么

课上,教师主要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来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课堂互动,将课堂预案逐步引向课堂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认真对待、精于引导、乐于点拨,增加课堂的针对性、可变性、丰富性。

另外,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要注意课堂的活跃程度,要具有掌控课堂气氛的能力,做到能放能收。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及时、正确、冷静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应激性、突发性事件。

课后,教师应该做什么

课后,教师主要进行作业批改及教学反思工作。

教师要及时的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个别学生单独辅导。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这一信息作为笔记记下来,便于以后的教学工作。

教师还应特别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回顾总结自己在课前的准备过程,在课堂上的上课过程,写出教学札记,主要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课堂灵感,记学生新见解,记再教新举措等。

再来说教学之余这一部分。

我认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收获良好的结果,必须建立在教学之余的充分准备上,所以,教师不应当忽视这一方面。

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勤于学习

补充学习教师必备的知识。补充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物理学知识,物理学史知识,物理方法论知识,必要的数学知识等),补充学习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等),补充学习必要的哲学、美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

向他人学习。向其他老师学习,多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多参加教师教研交流活动,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并分析自己的问题等。向学生学习,学习学生对知识的新见解,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研究

多思考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问题,借鉴其他老师的经验,分析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等,可写出心得体会等文字材料,来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可以多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入到物理学中,引入到课堂上,比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实验材料,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甚至可以带领同学亲自动手去做,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应与学生和其他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与素质,做到为人师表。应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多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的困难,这都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

总之,我认为要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和教学之余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以上的内容,仅仅是我作为一个师范生的理论学习心得和理论思考,没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肯定有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正与批评,以后若有机会,我会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本文参考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的部分内容。

下载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与论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与论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教学论2000字论文

    浅谈我国小学科学教育 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基础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

    小学语文作文论文: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作文论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长久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不时发出“......

    论文 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第一章 引言 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重写法,轻过程,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要改变......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产物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框......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比较教学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比较教育学重建以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为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学知识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 一 通过古今中外的学习,谈谈你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概念以及其结构的理解 当今,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是: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曾秉华 这是一本相当好的专业书,它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所出“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之一,总主编钟启泉,主编孔企平,皆是教育或......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 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