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时间:2019-05-13 04:0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第一篇: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摘要】由于当下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呈现小班化的特点,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应对新的教学形势。如何根据地方化特色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法,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探索发展的课题。老师应该改变课堂中学生以静为主的课堂原则,加入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教学理念,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本文讨论了四项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班化;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本互动,将教材内容生动化

学生数量的减少,增加了老师对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的机会,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使得老师能够较好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进行关注,更充分地掌握学生所展现出的特性,从而更加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与培养,使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环境得到保障。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注重“老师怎么教”,现在应该转为“学生怎么学”,老师在课堂中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对课本进行自主化研读,老师在进行辅导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掌握,有利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认知与掌握。

例如在讲解《故乡的河》一文时,文中有很多主人公对于童年趣事的描写,这些描写生动、活泼,学生在诵读的时候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理解力与想象力的拓展,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孩子们对课文中的场景进行模拟与想象,并将想象后的场景进行描述,比如主人公在“叉鱼”的时候会不会摔倒、叉到的小鱼会不会把主人公的衣服弄湿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所描写的充满活力与童趣的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与感悟。老师要在孩子们进行想象的时候,在一旁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打破班级限制,加强班级之间的互动交流

班级中较少的学生数量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化成长与学习,学生的学习机会与空间都更加充足,受到老师单独指导的机会也比较多。但是,班级规模的缩小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会对学生的多样化成长环境造成限制。为了改善小班化教学不利于学生构建主体意识的情况,应该加强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联动,将各个班级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交流,更加利用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交流活动的拓展。

通过加强班级之间的联动来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班级与班级的成员之间更加互通与流动。比如,学校在举办图书交流的时候,会要求学生将各自心爱的读物进行汇集整理,再挑选较好的书籍作为班级阅读的范本推荐给学生。一般教室里都会设一架展示柜来展示这些书籍,老师可以把书柜的位置由教室一角转移到教室门口,使各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对这些书籍进行观摩与借读,打破传统教学中班级的独立性,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交流范围的增加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选择、交流、思考、阅读等方面的独立选择能力,这也是加强班级与班级之间联动性的意义所在。

三、小组合作,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本职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上,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因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老师的教学方法将会决定学生在面对学习时的态度,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学习都要重要影响。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平等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与引导。例如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行预习与阅读、课中自主思考与练习、课余自我总结与检测等,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与习惯,重视自我学习的表现,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存在差异,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方分组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对学生展现的层次差异进行合理搭配,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搭配原则。在进行课堂活动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明确小?M成员之间的分工,使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且拥有适合自身学习水平的活动任务,使学生的差异资源得到平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组内竞争与组间竞争,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展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活动中强化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水平,在倾诉、交流、讲述、提问、回答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水平的目的。

四、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班化教学理念具有先进、高效的特点,对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内容及过程都有较好的改进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发生转变,老师成为教学中的辅导者与指引者,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都极为有利。

小班化教学更加有利于老师进行因材施教,老师将学习主动权更多地分配给学生以后,便可以有时间及精力给予学生更全面与细致的关注,对学生特性的了解与掌握也更加充分,从而利于老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辅导。师生关系也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肯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可以得到激发与加强。老师也可以通过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弱项,深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要点与难点。小班化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着积极作用。

五、结语

面对当前农村小学所呈现的学生数量少等特点,小班教学是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优化小班化的课堂环境与组织形式,对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能力,老师可以更全面地因材施教,通过课堂教学的分层处理与课中练习反馈,构建高效、科学的小班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武桂香,赵金秀,向保秀.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4(8).(编辑:张晓婧)

第二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陕西宝鸡陇县东风镇杜阳明德中心小学蒲广平

内容摘要:

结合教学经验,从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性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顺利达成的方法。关键词:语文;高效;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型学习方式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无论如何,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必须以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而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呢?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育即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创设适合个性发展的和谐教育环境和氛围。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下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质。需要加强教学目标设立的合理性:一方面,明确学生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课程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进行全面分析后,设定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此方式促进相关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注意尊重学生,使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获得教师的有效帮助,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语文教师需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关注,进而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能力及兴趣爱好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课程,使每个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技巧与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注重课前准备

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在课前做扎实的准备工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一是设计好自己的教学方案。只要深入考虑变化了的学生因素,再加上有关该课的日常知识,积累方法,就很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高质量的新教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认识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使用教案,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所提的问题有价值,有启发性,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源。网上关于中小学教材每章每节每课都有教案和资料,以供教师方便快捷地体会借鉴,结合实际生成新的教案。另外,制作好教学中必需的课件及课堂练习。当堂巩固,当堂消化,当堂吸收,当堂反馈。三是搞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同时,多浏览本专业新报刊,借鉴最新成果,寻求最佳方法。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特别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挖掘教材内容,使其多样化、多层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找到文章的突破口,抓住重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还要设计并重视课堂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及所学知识展开讨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在采取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评析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利用分组讨论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将不理解的语句标注出来,并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乌鸦喝不到水”“为什么乌鸦将石子叼进瓶子,水会慢慢上升”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取长补短中全面发展。

四、科学、合理的有效性评价

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学习信心。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小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看法在他们心里的重要性甚至胜过家长,有效的评价方式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手段,教师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首先,评价要民主,民主科学的评价方式可增加师生间的信任度,促使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下放开自我,积极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水平。其次,评价标准要注重分层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不能是唯一的,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评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互评或自评。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不同,要对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给予认可和鼓励。在评价中不断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才能增加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总之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在 新课改的指导下,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尝试着将更多新的理念引用到语文教学中,扬长避短,除旧更新,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参考文献:

[1]王树红.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185.[2]梁华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简谈[J].读写算(教师版),2013(34):255.[3]谢金茂.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17):79-80.

第三篇:第一章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第一章 促学教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课前调查

促学教育的课堂应该是“关注每一个”的高效课堂,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促学教育课堂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单位时间内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必须要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对每个阶段都要分析得细致透彻,这样,教师才能在重点关注“导学”过程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习任务的目标达成。因此,采用课前学业调查的方式,能够较好地达到这一目标。课前学业调查要求任课教师从对学生课前学业水平调查设计的研究人手,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和集体的智慧,精心设计课前调查的内容和形式,科学选择调查的范围和时间,有效地分析和运用调查结果,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做好教学设计、课堂练习,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习更有成效,从而使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精致的课堂、人人都能得到发展的高效课堂。

一、依托课前调查,便于把握学情

所谓的课前调查,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学业调查内容,在课前对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认知经验等方面进行针对性了解。美国教育界在落实“学习的科学性原则”中曾经提出: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基于“原认知”来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通过课前调查得到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以及经验来进行预设,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将学生统一设定为“知识空白”,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实际上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基础、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等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一刀切”的做法完全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偏离了促学教育理念中的“以生为本”的精髓,难以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目标。“课前调查”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题,力图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技能,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把握学情,从而有效设计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发展。因此,科学有效地实施课前调查不仅能够让教师做到“知己”,更能够实现“知彼”,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二、实施课前调查,关注每个学生

课前调查作为了解学生学情的有效手段,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在以往对学生学情分析时候的模糊、笼统的弊端,调查的目的性更明确、关注的视角更准确、获得的数据更精确,为下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结果。因此,科学地实施课前调查,是确保调查效果的必要保证。

1.认真地设计课前调查

(1)确定课前调查的范围

课前调查因课型、课例的不同.选择调查的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来讲,课前调查范围包括全班学生调查、小组调查、薄弱学生调查、学生生活环境调查等。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确保这种调查的真实性和指向性,避免出现因烦琐的调查而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和逆反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通常情况下,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全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体必须掌握新知识学习的基础性内容,调查应该面向全体,确保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免出现以偏代全的问题。最低性原则,可以选择平日里作业完成质量不高或者学习有困难的薄弱学生调查,充分了解这些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针对性原则,依据时间或空间的情况,针对因城乡差异而对学习内容有距离感的知识,课堂需要对特定学生群进行调查。

(2)课前调查的形式

课前调查的形式主要包括题单式、口答式、谈话式、导学案式、课堂观察式。其中题单式和导学案式调查以文字调查的形式呈现,这就需要教师要注意两点:其一,不能把调查变成学习结果的测试,调查只是为教师个人教学提供参考依据,而不是考试,因此要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出现学生压力大、紧张等现象的出现。其二,调查的语句要活泼、轻松,内容不宜太多太长,抓住最主要的问题进行调查即可。对于初中年级学生则可以通过“快乐10分钟”的形式,在10分钟内完成简洁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学生自信,减轻学生对课前调查的考试压力,以使我们真正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水平。此外,口答式是通过口头回答的形式进行调查;谈话式则是通过教师与特定

学生通过谈话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情;课堂观察式是以上节课学生上课的综合状态为依据,并通过课堂练习、作业等作为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各种调查方式应灵活应用,避免一成不变而造成调查效果下降及学生参与调查的积极性的降低现象的出现。

(3)课前调查的内容

根据课型、课例的不同,调查的内容一般分为三大类:

基础性调查——主要是了解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已有基础,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突破教学重点的策略。

迁移性调查——主要是了解与本课内容相类似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确立课堂进行知识迁移的尺度和进度。

预习性调查——主要是调查学生对新授知识的预习情况,帮助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确定课堂关注的重点对象。同时,根据学科、年段的不同,调查内容的侧重点以及题量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2.灵活地实施课前调查

(1)选择课前调查的时机

依据授课内容不同以及班级实际情况,可以是提前一天进行,也可以是当堂课的课前进行,还可以是借助前一课的课后测作为下一节课的课前调查。

(2)把握调查的尺度

课前调查要因需而设,应杜绝为了调查而调查的现象发生。在调查的频率上,教师应合理安排,避免学生对调查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调查结果。在调查内容的设计上,不仅难易程度上要精心设计,切中要害,而且各学科调查要进行有机的整合,灵活运用各种调查形式,减轻师生的调查负担。

3.科学地分析调查信息

(1)认真分析调查结果

课前调查的结果为教师准确地把握学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授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调查的结果,掌握自己所需要的重点信息:本课内容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并达到了什么程度?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或能力存在不足?与本课教学重点内容相关的可供迁移的知识或能力学生掌握得怎么样?哪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存在困难?教师或学生还要做好哪些准备?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的时候,还必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既有知识积累方面的差异,又有学习能力的差异,还有个性上的差异。促学教育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预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调查结果中反映出来的个体差异,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调整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并做好其他相关辅助内容的设计及落实,尽可能地适应差异,提出个性化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中求得最佳发展,确保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如:利用调查结果,针对能力强的同学预设难度较大的内容,对能力一般的同学则适当降低要求,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不仅在难度上,也可以在数量上进行调整。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臵,既发展了“强者”的学习能力,又保护了“弱者”的学习积极性。

(2)理性看待调查结果

由于课前调查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诸多差异因素的存在,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情况与实际情况并非都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吻合,个别情况下甚至可能提供错误的信息,即使是采取了全班的调查方式,因调查内容设计上的侧重点不同,反映出来的信息也未必能百分之百满足教学设计的需要。例如,在数学调查中可能会发现:很多数学知识没经过课堂学习,有的学生已经会了。但是学生这样学到的知识是不系统的、模糊的。学生的这种“会”还只是一种相对低层次的“会”,是缺少数学化思考的“会”。如果教师认为学生会了就不用“教”了,那么学生就会缺少探究发现知识的活动经历,缺少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理解和构建。因此,具体地了解学生“会”的实际情况,也是作为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的内容,只有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准确情况,有针对性地去寻找一些策略和方法,通过让学生们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而老师则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抓住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要点,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同学们继续研究,给予解决。面对问题,不论是起点高或低的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加入探究行列,这样才能拥有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益。因此,任课教师除了要努力保证调查结果与学生实际的正相关外,还应该理性地看待调查的结果,做好多方面准备,有备无患。

同时,任课教师也要克服两种片面的思想,既不要因为调查结果的优秀,而忽视了对课前教学工作的准备,忽视了教师自身“导”的作用;也不能因为调查结果不令人满意而产生畏难情绪。要正确地对待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突破难点的预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进步。

三、利用课前调查,实现高效教学

通过对课前调查信息的分析,任课教师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学情,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三原则。(学生已经明白的教师不讲;学生理解有困难或有争议的,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吃不饱”的,教师给予高位指导)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目标。

1.依据课前调查,实现教与学的高效

实施课前学业调查,为教师充分利用促学教育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于教师来说,它帮助教师合理地选择课堂教学突破点,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满足了学生不同的需要。科学地分析运用课前调查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益。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实现短时高效。

2.依据课前调查,实现练习的高效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更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直接的反馈,它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教师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同时,通过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也能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此外,由于学生能力和基础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成为设计课堂练习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而利用前测结果设计出的练习题,则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在课前要依据课前调查的结果进行科学的设计,选择练习的形式、练习的内容。增加适合本班学生的自编习题,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前学业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让课堂练习更加的科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实现巩固新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教师依据调查结果,可将学生预设为三个层次:对C层学生,低起点,重基础,带着走,多鼓励;对B层学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对A层学生,重能力,有综合,主动走,多拓展。经过实践,“三层次四维度”的课堂练习设计思路很好地满足了这三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在练习设计上以课前调查结果为设计的思路的核心,设计出三层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基本练习立足于本课堂的基本知识,满足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目标正确率应为95%左右;综合练习略高于基础练习,此类习题要求含有本课知识以及与本课相关的知识迁移,满足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目标正确率应为85 %~90%;拓展练习是本课知识的拓展应用,难度相对比较高。此类题的题量不必太多,满足学习基础好、层次较高的学生,目标正确率为50%左右。在设计的思路上坚持“四个维度”,即:层次尺度、知识跨度、时间长度、拓展程度。层次尺度即练习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程度和习题的呈现层次,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知识跨度即练习的设计既要有对新知识的内容也要有对旧知识或薄弱知识的兼顾,实现新知识与相关旧知识的同步巩固;时间长度即要合理分配练习设计的时间,依据不同的学情和知识掌握情况,恰当地安排练习时间;拓展程度即练习设计不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应该设计利于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相关习题。教师据此进行三层次的课堂练习设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依据每个层次练习设计的标准,既让学习基础薄弱的孩子能够完成作业,体验成功;又让中等成绩的孩子巩固强化,积极思考;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由于充分地利用了课前调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依托课前调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课前调查”让老师对学生有了细致的统计分析,进而逐步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使教师从备课、上课、辅导上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得到了加强,使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得到落实。而教师个人在设计课前调查题、分析调查结果、撰写研究过程记录、进行实录式反思、编写三层次练习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成长与提高。正如老师在一篇随笔中写道:课前调查的研究是一个有利于师生的教学研究,需要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我深深地感到要自己加强理论学习,多与别人进行研究,分享课前调查的经验和教训,这样下去,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会提高得更快。同时,对学生进行课前知识调查,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仅凭借经验对学生进行估计,有时是不准确的。而现在的学生,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渠道很多,有的问家长,有的事先阅读教学参考书,有的参加一些学习班提前学了新知识,这些都有可能为我们的教学所用,成为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资源。从学生的“已知”出发设计教学就是对学生资源的利用,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新授知识前,对学生进行课前知识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才能采取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才不至于浪费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以往对学生总是不放心,课上对新知识反复强调,生怕哪个知识点落掉了,生怕学困生对知识掌握不好,造成了课堂教学密度不够,学生练习的题型少,缺乏深度和广度,课堂气氛沉闷,也造成已经学会的学生就不愿意听课,影响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顾此失彼。从实施一段看,如果对学生进行课前知识调查,就会最大限度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益也越来越高,对于这样的好事,作为老师何乐而不为?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课前调查的推行,老师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薄弱生的基础得到了巩固,优秀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课堂上的笑声多了,掌声多了,惊叹声多了,课堂氛围更好了。同时,由于教学与练习的精心设计,使教学更加切中实际,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课内教学任务完成的好,课余的学习负担也随之降低,学生的知识、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促学教育课堂凸显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课前调查这一做法,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获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行为前移的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激励,也让更多学生在课前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这种自发的主动性学习反过来也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快速成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

随着课前调查研究的深入推进,促学教育课堂愈发显示出它独有的优势与魅力。只要教师仅仅抓住“关注学情”这条主线.有效地设计和改进课前调查工作,“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促学教育目标一定会得到实现。

请结合上面的学习内容写出不少于300字的心得体会(请自行留存,作为第五周期继续教育校级培训材料)

第四篇: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

2013年12月16日

李玲慧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是为了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小班化教育特点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从小班的特点出发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在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探讨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体现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原则和策略。加大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小班化教育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其策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主体化参与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发展。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在活动中发展的。

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教学的主体,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内容的确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活动教学实践中,只研究和把握住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切实富有主体性。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运用参与教学的策略上,要把握住两个操作步骤。1全员参与。2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如:一位七年级的小班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看云识天气》一课之后,为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设计了组织学生进行参与活动的题目,让学生看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用文字或语言展现出来。学习了《风筝》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风筝,或设计一场有意义的游戏。将游戏方案在班级宣讲,选最佳方案,开展游戏,最后写成文章。

实践证明,参与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在发散性思维活动的锻炼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列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额少,教师不用担心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每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1)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

(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算.说.写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5)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合作化互动策略,主要是生生互动。

互动教学策略,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独自站讲台,让学生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成效。促进了多角度的交流,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为打开师生交流的局面,教师想方设法改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教学交往的潜能。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运用开放型、交往型、体验型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进行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启发学生在交往中引起争论,激活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充分利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伙伴式”的学习方法,才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生生交流频率加快,学生之间相互碰撞增多,不仅能增强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发现,还可激发教师的灵感,使教师积极钻研,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认知水平。对学生来讲,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运用,尊重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了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的课堂教学局面。实践证明,通过生生互动,学生真正建立起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责任,从而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组织。对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3)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三.教育均等.充分.个性化落实策略。

小班化教育避免了传统大班额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弊端,在小班,人的主体性更能得到体现,人的素质和个性化发展更能得到充分的培养。由于每班只有30人,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资源程度、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与机会都大大提高。

人性化得到最好发挥。小班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精致,从教室前后空间的利用到学生课桌椅的设计和组合,都变得丰富起来。小班教室里专门配备了钢琴、多媒体计算机、录音机、幻灯机、影碟机、电视机等,并开发了与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优质的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30个学生每人使用可升降的单桌独椅,可随时根据教育教学和教学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采用“秧田型、马蹄型、圆桌型、丁字型”等座位形式,学生可以是小组团团座,也可以是全班团团坐,还可以是师生团坐在一起。师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省去了提问、点名的时间,增加了思考交往的时间,构成了多向交流的布局。教室里不再有高高的讲台,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屏障没有了,缩短了师生的空间距离,充满情感魅力的老师更加平易近人,课堂上老师随意穿行于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或亲切指导,或扮作学生坐于学生中间,或参与学生热烈讨论,对个别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老师甚至手把手地教……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加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的频率,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民主、融洽的教育教学氛围。

根据现代化、动态化、温馨化、益智化的原则,小班建立了立体的科学教育环境。教室四周规划为“图书角”、“益智角”、“生物角”等。教室墙壁由师生共同设计、共同布置,分成多个板块。班级每人一个储物柜,每人一个“信息袋”,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努力使小班真正成为每个孩子愉悦身心的乐园、催人奋进的学园、温馨如潮的家园和陶冶性情的花园。

单纯的人数减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充分开发每各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像服装的量身裁衣一样,为小班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制定适合他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均等性、主体性、充分性和合作交往原则。对每一位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让学生充分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同学间彼此沟通,培养学生社会合作交往能力的生活场所。

小组学习是小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首先,对组员构成的研究。在小组分组中大多采用异质分组合作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分成好、中、差。分组时,均衡配置。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小组教学一般有3种形式: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分组交流。教学进程:有步骤提出问题---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展开全班范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互评。同时又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小组:目标的相互依赖、奖励的相互依赖、角色的相互依赖、资料的相互依赖、身份的相互依赖。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是在课堂内详尽的讲解字的音、形、义。而是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个个轮流拼读,互相帮助,然后积极开动脑筋,担当小老师,就生字的音、形、义提出几个问题。帮助大家一起来记住生字。这样的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的角色互换,学生反客为主,学得生动活泼。平时随时可见,四人小组一起看课外读物,一边交流。一起练习口算。合作意识明显加强。竞争是现代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从小树立竞争意识,终身有用。我们提倡团队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美术教学拼贴秋天景色的一课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在小黑板上编帜七幅美丽的秋景,拼贴,结束让学生评出哪一组最能体现秋天的特征,哪幅画做工最精致,哪幅画最有特色,从不同的视角来评价,从评价中既体现小组间的竞争,同时体现评价,审美的多元化。同事要求教师要精选小组讨论学习的问题,对教学顺序和内容进行匠心独到的设计,让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努力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使其重新组合、迁移,在认知的道路上开拓前进,直到解决问题或悟出规律,要给予学生较充分的时间,不能一晃而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有表达的机会。要深入研究、改善分组方式,对小组学习加强指导,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小组围坐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两者之间并非可以简单地划等号。要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还需要深入研究、改善小组的分组方式。学生之间在智力类型、认知风格、性别与个性特征等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之间的感染和影响达到最好效果,这也是一个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目前看来,对小组进行动态分组、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异质性等做法是比较好的改善分组方式的做法。此外,加强 对小组学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如如何发言,如何交流,如何讨论,如何归纳,如何相互评估,如何参与集体竞争,如何调节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等,也是在分组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深入到学生的小组学习中去,掌握每组同学的学习状况,适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小组学习。在分组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没能深入学生的小组学习,站在旁边袖手旁观,或象征性地在几个小组之间走一走,这种情况下的分组教学,即使小组中学生讨论得再热烈,也是徒有虚名的。只有教师在分组教学各个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小班中分组教学这一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重视分层教学的研究。小班教育提倡“阳光普照”“均等教育”“奉行无一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几倍关爱”的教育理念,教育应正视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的事实。因此,无论在备课,教材设计处理,教法选择,评价模式上,作业的布置,均应满足是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每一位学生的起点行为,以发挥学生多元智慧与身心潜能。作业布置上有弹性;评价分层:纵向评价(平时测验、练习)横向评价(生生间互评互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

综合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了活有序、散有点,思有创、学有趣的目的。

小班化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急切要求的教育,对小班化教学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加快专题研究探索的步伐,让小班化教学结出丰硕之果,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做贡献。

第五篇:浅议打造农村小班化高效课堂

浅议打造农村小班化高效课堂

摘 要:巧用激励语打造农村小班化高效课堂,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实践证明,该方法确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牢固掌握知识,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教师如果用心地、毫不吝啬地去欣赏鼓励学生,学生就会爱上学习,就会在知识的海洋里轻松愉悦地遨游。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班化 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每个教师都在紧锣密鼓地学习、尝试、实践,都在不断地摸索、探讨和总结。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教师的激励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教师通过用心的赏析和鼓励学生,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那什么是高效课堂?怎么用激励语提高课堂效率呢?在这里,我就如何运用激励语打造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专家们在谈高效课堂时,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有的又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间里,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而我认为所谓的高效课堂,一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内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二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让学生能达到积累知识、破难解疑、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三是应该让孩子们学得心情舒畅,把课堂学习作为一种享受。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到自主掌握知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境界。

二、怎样巧用激励语

在一堂课中我将激励性语言分为三层来提高课堂效率。

1.课前的激励

方法一: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先行条件,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呢?我是这样做的。由于现行体制下的农村小学只设1~2年级,每个班学生均在10~20人左右,班额较小。每天早晨、中午老师都要到校门口接送孩子上下学。我接孩子时微笑着大声告诉每一个孩子的父母“你的孩子昨天表现真棒”或“你的孩子都快成我们班的小老师了”等等。针对孩子的缺点和相应的一点进步进行激励,让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听到,然后用一只手拉着孩子,一只手抚摸孩子的头,蹲下来对孩子说:“你表现不错,继续努力!”孩子立马脸上就闪出灿烂的笑脸,飞一样地跑向教室。其二,就是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相关问题。还要预计达到的效果,根据课堂学习的预想效果,设计不同的激励语,小奖励等。

2.课堂教学之中的激励

(1)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2)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因此,我在课堂中就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如上课时有个别学生不关心听讲,我就有意识地说:“某某上课听讲多认真,是个守纪律的好学生。”使其受到感染,一堂课内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适时激励,使激励语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使用教师的“肢体语言”激励学生。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活动,除了语言,还要借助一定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意思。因为学生会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而且对教师充满了期望,期望教师的表扬。所以,优秀的老师要善于用语言、手势、眼神、笑容等传递期望和情感。

3.课后的激励

一是来自学校其他教师的激励。如见到胆子小、不敢说话的孩子就激励他“某某同学,你们老师说你今天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真不错,我要号召我班的孩子向你学习。”“某某同学,你当班长了,真了不起”等。二是来自同班同学的激励。对于在课堂表现较好的孩子,老师在课后要求其他同学见到该生时说,你真棒,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让其他学生产生嫉妒、羡慕的思想,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种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实际是对学生创新活动的一种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三是来自家长的激励。高效的课堂能给孩子带来激情,使孩子在课堂中愉悦地获得知识,同时孩子还想把自己的愉悦和家长同享,激励孩子将一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也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教师要通过家访活动,教给家长激励孩子的方法。现代教育观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如在放学时老师有意在众家长面前表扬孩子,在私下里教给家长在家里激励孩子的方法,家长也在众人面前夸奖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就会产生自信,并模仿着榜样去争做好学生。

总之,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和家长适当地实施激励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创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随着我们的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也最终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下载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如何做到备、讲、练一体化百里中小 白西琴 在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探讨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工作。在新课......

    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策略初探

    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 《小学英语课标》中指出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农村中学小班化高效课堂分组教学策略研究推进报告

    《农村中学小班化高效课堂分组教学策略研究》 推 进 报 告 汀罗一中 岳新良 我校组织实施的小班化转型研究课题《农村中学小班化高效课堂分组教学策略研究》被批准立项以来......

    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全文5篇)

    《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目标细化解读之二 杨秉毅 袁治军 【目标描述】 让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个......

    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以层次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 (綦江县郭扶镇骑龙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校本培训材料-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观念思想的变革 我们搞教育的,有时不能固步自封。我认为,只有跳出教育,才能真正看清楚教育!今天办教育,需要我们具有大视野、大胸怀!事实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