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梅“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
书梅“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
摘要: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古诗文教学的自身特点,利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古诗文教学的“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即泛读——精读(音读——意读——情读——悟读)——研读。本文介绍了“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的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及操作,并以《蜀道难》课堂实录为例,具体阐述了诵读法的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诵读 泛读 精读 研读 自主 合作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文教学,一方面提高古诗文的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古诗文教学的自身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古诗文教学的“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
一、“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1、朱熹的诵读法:熟读精思,口诵心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十分推崇诵读法。
宋代朱熹集前人读书的经验,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教育论述之中。《朱子读书法》中记载了朱子读书有六条,其中有一条曰“熟读精思”。朱子阐释道:“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人名)数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朱子这里的“诵”。其实也把“读”的含义包括在其中了。他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其步骤是首先“必须成诵”。而且对“诵”他还作了如下阐释:“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对这种熟读精思中的“诵”,他在另外的文中又具体解释道:“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不仅对“诵读”时的形体提出了要求,对“诵读”的要点作出了规范,而且对“诵读”的精髓也作了进一步揭示,即读书应“三到”,进而对“心到最急”又作了强调,这就更充实了“熟读精思”中的“精”。
综上所述,诵读法朱熹所赋于它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地位,朱子后的教学论集都把“诵读”写进教学规范中。
2、叶圣陶诵读法:熟读成诵,宣读吟诵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诵读法推崇备至。他认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
叶老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他还分别指出两种读法的特点:“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而“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的。叶老特别强调“不朗读,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另外,他还把文言的吟诵与白话的吟诵作了区别。文言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这就是说吟诵是有一定的曲调的。白话吟诵,“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照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功夫。”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朗诵。不难看出,叶老把诵读法分解成了“宣读”和“吟诵”,这实际上是将“诵”和“读”,用表内容的“吟”和表形式的“宣”作修饰,使其成为更具体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从其本质上讲,叶老的不同提法与古代所提的“诵读”没有太大区别。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叶老对“诵读”作用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自己的学习上,而且还扩大到宣讲上,因此,叶老提出了文言的“吟诵”还要“畅发读者的感兴”,这种“畅发”虽不同于“白话吟诵”,但它还得通过“调子”表达出来,即强调有感情的诵读。
3、新课标倡导:泛读、精读、研读三位一体 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明确提出: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2)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3)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4)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5)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6)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从这些表述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新课标倡导泛读、精读、研读三位一体,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
4、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加德纳尤其注重“智能情境性”,即学生通过对环境的探究,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的实践,就可获得现实情境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即提高了自己的智能。
“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是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智力活动。它是言语视觉分析器、言语运动分析器、言语听觉分析器的活动和大脑中枢协同活动。学生在反复诵读时,他的感知、联想、想象、情感、思维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起作用,从而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5、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参与实践促进了学习和理解。概念只有通过应用才能被完全理解,意义是在互动中建构的。尤其是母语的学习,不只是靠“学得”,更主要是靠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利用各种传媒资源(语言训练素材)“习得”。
“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通过诵读、合作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场合中感知、理解语文,调动积累,从形象感知达到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使学习能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地进行。
6、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生应是主动的信息吸收者,人脑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的。学习者以长期记忆的内容和倾向为依据,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推断,并且借助于自己头脑中长期贮存的知识和信息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因而学习者对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的把握,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
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
“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正是以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课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新知的合理建构,提高自己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的含义
在研究前辈诵读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我总结了三段六环节诵读法,在开放性阅读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古诗文的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从而达到对诗文全面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是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即通过泛读相类的美文导入新篇,明确目标;通过精读(音读、意读、情读、悟读)协调学生眼、口、耳、脑共同活动,同时利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逐层感受、领悟古诗文独特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在此基础之上,纵横扩展,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开放性阅读中,通过研读写作来扩大阅读视野,加深阅读深度,促进语文素养的生成。
三、“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步骤:
基本流程:泛读——精读(音读——意读——情读——悟读)——研读 操作步骤:
1、泛读——他山之石:推荐美文+集体诵读+灵活导入(约7分钟)
这一环节,我和学生为其取名曰:他山之石。每节语文课前,都由学生轮流从《文摘》等报刊中推荐一篇美文,并领着全班泛读。这篇文章在某一方面(比如主题、题材、写法等)与要新学的课文有关联,集体读完后,领读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就某一方面作鉴赏。教师根据此文的某一点巧妙导入,亮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选择适合的美文是关键。学生选美文的过程就是泛读与精读结合的过程。通常学生要找到一篇与要学新文相关的美文,他可能要泛读五六篇,甚至还要多;选定一篇后,他要对这篇美文精读,从而写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悟,课上展示,与同学们共享。这个工作由学习小组轮流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的积极性。
而对教师而言,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课前并不知道学生要读哪篇文章,而课上又想借助这篇文章导入新课的学习,所以教师课前也要对近期的《文摘》等刊物仔细研读,在学生齐读的过程中快速的思考怎样导入。可以说,“他山之石”本身就是师生共同的提前思维过程,是对新课学习的预热的过程。
利用泛读,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将课下泛读与课上精读紧密相连,加强了师生的思维交流,提早使师生入情入境。日积月累,充实了学生的头脑,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阅读成为师生学习语文的必需。
2、精读——含英咀华:展示成果+自主合作+探究深化(约30分钟)
利用课堂展示成果,解决文本基本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实现音读(正字音、明句读)和意读(疏词义、通句意)。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进行情读(抓中心,诵其情)、悟读(抓细节,赏特色),实现对文本的探究深化。
在这一段中,展示成果是基础。学生展示的是自己预习成果,要想在课上展示,课前预习必须深入、有效,这无形中对预习起到了督促总用。展示的过程既是自我肯定的过程,又是成果共享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情、确定合作探究重点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之中,教师要做适当的补充与延伸。最后要将这些基础知识落实在诵读之中,因为诵读的过程,本就是质疑与释疑的过程,这一层次的诵读也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蓄势。
合作探究是关键,而问题的创设与小组的自主合作是关键之中的关键。(1)抓好问题的创设: 创设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 问题要有针对性; 问题要有启发性; 问题要有有序性; 问题要有探讨性; 问题要有现实性;(2)巧用小组自主合作:
先自主再合作。独立思考是前提,自主诵读与独立思考是合作前的必需。诵读的过程,就是自我质疑与释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为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基。
合作探究是关键。对所提出的的问题,经过了小组成员的自主思考,每人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这时通过小组讨论集中智慧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强化合作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结建构是升华。通过讨论后的相互交流,个人及小组的总结,笔录员书面形成文字,达到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贯穿着对重点相关段落的不同层次、不从形式的诵读。在诵读中揣摩、质疑、探究,诵读的过程就成为了感悟与升华的过程。
利用展示成果,调动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从而夯实了基本知识;利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在精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品味作品特色,从而熟能成诵,增强感悟能力。
3、研读——玉琢成器:总结反思+当堂训练+拓展研读(约8分钟)
在精读的基础之上,教师适当总结提升,学生结合学情反思收获与不足,并进行针对性训练,当堂过关。通过拓展,实现知识与能力飞跃。在此基础上针对篇课文进行深入研读,可以就作品的作者、写作特点、表达技巧、人物形象或某一细节等等进行课下拓展阅读,完成一个写作任务。从而在开放性的阅读中,将阅读与写作,课上与课下紧密相连。
利用研读,师生共享成果,重点突破,并且以此为基础,纵横扩展,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开放性的阅读中,扩大阅读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既是知识的灵活运用,更是能力的提升。
四、“三步六环节”诵读学习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蜀道难》课堂实录
1、【泛读导入·明确目标】
生:推荐集体泛读《文摘》美文《唐诗里的中国》,并作鉴赏。
师:唐诗作为中国文苑里的一朵奇葩,以大手笔书写着一个时代。余光中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幻灯片1)请大家齐读一遍。猜一猜写的是谁吗?(生齐答:李白)
师:对。他就是诗仙李白。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寻李白》。(板书:李白)。我们已经学过许多李白的诗,请大家调动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李白。(幻灯片2)(生说)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李白的浪漫主义杰作《蜀道难》来感受一下李白的艺术魅力。(板书:蜀道难)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需完成以下三个目标:(幻灯片3)
1、归纳重点的文言知识,品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2、通过诵读,把握意象,体会情感,鉴赏浪漫主义手法。
3、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请同学们读一读,以便在学习过程中逐个实现。
(生读)
2、【精读深入·展示合作】
【音读
意读·课堂展示】
师:《蜀道难》是一首长诗,里面有许多重要的文言知识,大家已经根据学案进行了深入的预习,好,现在咱们先请各组代表展示预习结果。(幻灯片4)(学生展示、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师:好,大家预习的非常充分,本文是诗歌,诗歌的美是读出来的,大家集体诵读,注意读准音、读准句,将这些重点字词句落实在原文中。(生读)
【情读
悟读·合作探究】
师:好!大家读得很流畅。诵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口诵文字,心悟情感是诵读的最高境界。要想读出情感,必须抓住诗眼,分析意象,从而达到鉴赏特色的目的。那么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诗眼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请结合具体段落,分组有感情的诵读,合作探究以下两个问题:(幻灯片5)
生:分组合作探究.(1、3、5、7组探究一叹,2、4、6组探究二叹,8、9、10组探究三叹。合理分工,资源共享,这样才能有更多时间深入探究)生展示:1:先读(有感情的诵读整段)-----主旨句“上句下句”------内容、情感 2:抓意象,抓手法
师依次板书:情感: 惊 惧 叹
手法: 神话传说 借景抒情 夸张想象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跨越时空
师小结:基调:雄奇豪放
师:好!在体会情感,品味手法基础之上我们集体诵读,读出感情。生诵读。
师:好!声情并茂!我们在音读与意读的基础上,通过精读,含英咀华,品味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魅力。而诵读的目的是熟能成诵。现在3分钟的时间,同学们自由读,挑战背诵你喜欢的段落。(幻灯片6)
生:诵读、背诵。(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背诵展示)
3、【研读拓展·全面提升】
师: 同样写送别,同样是送友人入蜀,同样写蜀道,同样运用神传、夸张、想象等手法,诗歌《送友人入蜀》却呈现出了与《蜀道难》同中有异的风采。现在咱们来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幻灯片7)
生读《送友人入蜀》,小组合作比较鉴赏。小结:《送友人入蜀》抓住了蜀道崎岖不宜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写出了山的突兀、陡峭、高耸。同时也强调了“芳树”、“春流”等秀美之景,突现了蜀道的奇美,风格清新俊逸。两首诗虽然出自同一位诗人,但由于意象不同、情感不同,所以展现的风格也不同。
师:同样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各有千秋。李白的这种独特的魅力不是我们这一节课、鉴赏了这一首诗就能研究透的。李白是一部很厚的书,我们很难一节课读完。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引导同学们走向李白。有兴趣的同学,在课下通过查阅图书、网络等方式,继续研究李白,完成一篇小研究论文《我心目中的李白》(不少于1000字)。(提供参考书目)(幻灯片8)
五、“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的学习效果
钟为永先生在《语文教育心理学》中对朗读作了这样的说明:“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朗读是表现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技巧。朗读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领悟;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宋灏江先生在《古为今用,贵在取舍》中曾这样提到诵读:“这种
方法是先人们准确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的表现,诵读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增强语感,陶冶情性。”而“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将泛读、精读、研读融为一体,通过诵读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准确地抓住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统一的规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长期下去,日积月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更主要的是获得身心的愉悦,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实践证明:“三段六环节”诵读学习法,并非仅仅要求在语文课上读读背背,而是抓住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文化积淀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诵读为主线,在开放性的阅读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师精讲点拨,选择精彩段、篇熟读成诵;学生通过诵读去体味领悟文本,增强语感,解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语文教学耗时低效等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朱熹,《训学斋规》,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刘瑞才,《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
第二篇:三段六环节
“三段六环节”课堂模式赛讲活动心得体会
吕卓卓
通过这次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这些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1、教态亲切自然,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灵活地进行
授课,具有感染力。
2、能够熟练,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们接触到的知识直观、立体、生动。
3、干练、利索,驾驭课堂能力强。
二、他们上课都具有一些共同点: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
2.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总之,本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并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这些教师就象是面镜子,从中折射出自己身上许多问题,例如:课堂教学设计,重难点的把握等等。记得某位专家曾说过,“教学就像一盘菜,呈现方式、教学的仪表、举止的完美就如一道菜是否具备色香味,而知识点的落实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就如这道菜是否有营养,只有有营养才是最具价值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像厨师一样,不仅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来,更重要的是能做一道对学生来说能营养终身的菜来。”成为这样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以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篇:三段六环节
“三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张立芹
2012-10-25
“三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很多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小组学习的指导,使得学生在小组内不会研究,不会合作,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随着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我校也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制定了英语课堂“三段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下面就说一说我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研究的几点做法:
一、自主预习阶段。
预习,就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依据教材和教师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象等心智活动,并在预习过程中尝试、置疑,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级学生,我在引领学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都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这个课前预习可以同学间先共同研究,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通过课前的预习阶段,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为下一步的小组合作探究做好了铺垫,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不是盲目的流于形式,抓不到重点。
二、合作探究阶段。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视为灵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这一阶段中我主要做好一下四点:
1、分好小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明确任务。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进行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4、保证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以及展示质疑的时间。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省略或缩减这一时间。一定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英语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达标检测阶段。
达标检测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抓好两环节的教学。
1、练习要做到分层。
这一环节是对一节课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检验,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千万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做到分层设计练习。使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高层次的开发,让智优生真正吃得饱。
2、课堂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觉得在对学生评价方面应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们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教学中,我经常进行个人加分、评比“最佳小组”、或以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四篇: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
鹿泉市宜安镇中学教学模式方案
一、名称:三段六环节学案导学法
二、模式
1、准备阶段
一环节、集体备课
2、导学阶段
二环节、明确目标,三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环节、展示反馈目标达成 五环节、总结完善检测提升
3、巩固考核
六环节、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三、实施要求
1、准备阶段
老师必须共同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编写有效学案。同学科教师共用统一学案。做到共备学习目标(要符合学生学情),学习目标具体可操作;共备重难点;共备本节框架结构。一定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忌面面俱到,杜绝“水过地皮湿”
共同修改学案草稿。
教师要养成反思总结习惯,要求每堂课结束后总结本堂课的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作为查漏补缺、复习巩固指导以后工作的依据。同时每节课要借鉴上节课反思内容,将学案设计科学完善。
2、导学
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一堂课评价标准主要看目标完成情况,若充分完成学习目标就可认定为一节成功课。
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的主要特点,做到学生能学会的老师坚决不讲。学案中一定要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并有方法指导。在个体学习有一定难度、需要相互监督、检查学习情况、订正答案等情况出现时最好采用两人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有疑难问题或需要探究方法规律等提高能力的任务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老师必须穿插学生中间,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小组进行点拨引导,并发现学生共性的问题。学生不能完成或无法完善或需要规范过程时老师一定要及时点拨。做到不包办代替。
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的过程由于是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理解而且平等探讨使每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激情与活力。
以上是学案导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即:独学、对学、群学。在各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三讲:讲易混、易错、易漏点;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展示反馈。多数学生能学会、同伴互助基本解决的要让学困生展示,给不同层次学生提高的机会;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展示可以采用抢答、讲解形式。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解疑答难包括规范学生解题步骤、提升学生总结不深入的规律、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等。注意:要做到有学生展示的同时,其他学生有事干。
目标达成。练习题目要紧扣学习目标,选题典型有代表性。当堂内容当堂检测。为实现堂堂清,我们有必要以中下等学生为标准设置检测题目,检查当堂目标达成情况。也为复习找到侧重点。
总结完善检测提升。学生必须做到当堂总结所学知识并了解在知识网络中的地位。章节总结将知识系统化。以上均需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老师也必须养成总结习惯:每堂课的反思总结要求既有知识点的总结,更有学生掌握情况的总结,这就是周周清、月月清的出题依据和查漏补缺的依据。
3巩固考核
复习巩固查漏补缺。根据人的遗忘规律,适时设置复习检测实现周周清、月月清。训练案继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适当增加能力提升练习,达到提高巩固的作用。
四、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课堂工具:双色笔、纠错本、导学案。
2、人人都希望得到关注(捣乱是问题生吸引老师注意力的方法)。关注后进生是大规模提升课堂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3、学案要求: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汇总知识网络。明确:时间、内容、方法、要求,检测尽量采用一对一形式进行。
4、所有任课老师必须配合班主任利用班级评价方案对学生实施小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实现各层次学生的最大进步。
5、能够在课堂做的预习,不提到课前,能够在课堂完成的练习,不推到课后,把握课堂45分钟。只有真正实现课堂高效,才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第五篇:三段六环节模式 Microsoft Word 文档
陇西县南廿铺九年制学校“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大力营造课堂教学改革氛围,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我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特制定了《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自主高效课堂实施意见》。
一、实施“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目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都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以课堂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有效训练”教学流程,并做好课前、课后的有效延伸,以此保证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经过努力,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调研发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适应之处和无效环节,各学科教研组之间以及教师个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此实施意见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态度,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所谓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不但要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从而达到真正的自主合作,进而达到优质高效。
新课程改革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要注重将学生所学知识设计成与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及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要求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前提,使自学式、探究式、问题式、讨论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得到综合运用。这就必然要求教学活动在设计上更多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更多的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提倡多种并用,且尝试新技术与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注重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宰”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鼓励者、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要学会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以使学生倍感尊重、关心和帮助,从而使课堂变为师生密切合作、共同提高的阵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总之,要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快乐中成长。
新形势下对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必须实施高效合作的优质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第一要素,彻底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单一评价方式。这就要用赏识的眼光、积极的态度从多层面、多角度去评价学生,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过程性、发展性和表现性做出综合性评价。
“自主高效”课堂的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二、“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特征
1、“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一)三段: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巩固。
课前:学生利用上课的前一天大约15—30分钟的时间,根据学习目标,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预习,并进行自学检测,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备交流。课中:按照“六环节”的要求,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通过当堂检测,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要将“三讲三不讲”落到实处,讲规律、讲方法,讲问题的突破口,最大程度地减少讲授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后:利用当天课后时间,结合课后提高学案对问题进行再思考,自主巩固升华。若学生经过反思还有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则用“疑难问题解答卡”送到老师处,由老师帮助解决。
(二)六环节:
“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六个基本环节:(1)提示课堂学习目标。(约1分钟)1.出示学习目标;2.重难点预见; 3.易错(混)点剖析。
操作:结合预习、学生置疑情况,了解那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教师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做好幻灯片或写好小黑板,课上展示给学生看。学习目标要围绕教材,结合学生、结合学情来设置。教师要仔细阅读和研究教材,多方面参考各种资料,从总体上、宏观上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设置具体、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目标。为学生全面、系统预习、突破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和要求。对本课的重难点有了明确的了解,预习有了方向和目标,主攻有了对象,预习才会有的放矢,学习效率才会显著提高。
(2)展示预习指导。(约2分钟)1.预习问题; 2.学法指导。
操作:结合预习、学生置疑情况,课前做好幻灯片或写好小黑板,课前展示给学生看。预习指导要详细具体、问题设置要清楚明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切忌大而空,导致学生无从下手,人为的给学生设置学习障碍。要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向导,思维的引导。
目的: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么预习,预习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最大限度为达到高效课堂铺设道路。
(3)学生预习交流,教师巡视。(约5-8分钟)操作:
①针对生成的学习目标和教师预设的一些题目独立思考,查各种工具书,但不能说话,不能商量。这是下一步合作交流成功的基础。
②组内互动。小组科代表(小组长)负责组织进行。第一步: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第二步: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解决。第三步: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予以解决。第四步:通过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有科代表(小组长)或指定一名同学提出。③组间互动。科代表或教师负责组织进行。对于组内互动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组间互动来完成。互动从一组开始,按小组顺序进行(如果一小组没有问题,可以进行下一组)。第一步: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第二步:对各组解答或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第二步如有必要,要紧跟第一步进行,原则上不能等到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讲完了再去实施。
④师生互动。由教师负责组织进行。第一步: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互动、组间互动环节,学生没有提出但又是非常有必要的问题由教师提出。第二步:教师引领全体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这些问题。第三步: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予以总结、提炼、升华。
关键点
①对于学生在互动时如何合作、如何交流、如何讨论、如何思考、如何通过一个过程获得结论教师要给于恰当的引导。
②科代表的作用要充分体现,能完全担当起组内互动时的四项职责和组间互动时的职责,能关注到组内每一个同学,回答问题绝不能仅仅是科代表或者几个好学生。
③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时某个同学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小组,组内其他同学可以为其及时进行补充或者更正。
④教师在组间互动时的点拨要及时、准确、到位、清晰,在师生互动时预设的问题要少、要精。
目的:
①验证自主学习的效果;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学生没有提出,经过教师引导提出的问题。
②因材施教,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科学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分组展示预习成果。(10+10分钟)1.自主学习,感悟交流; 2.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师方面:
①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成果,或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
②在展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则是隐身于学生们身后的导演,他们所要做的是点拨、追问、总结点评。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并指导以后的运用。说出错误及更正的道理。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讲解大于10分钟。
学生方面:
①同学们在研究教师所给“展示”问题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和准备,并指派一名代表“登台”讲解或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切磋甚至批驳。
②学生可以不必申请便可发言或上讲台讲解,只要你展示的有水平,讲解的有道理,你就会赢得师生的尊重甚至是掌声。相反,在展示过程中“出了丑”,得到的是帮助和宽容,而不是讥笑。③注意尽量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在全班学生面目前讲解或板演。其他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相同。给每个学生展现的机会,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敢想、说、问、演、答,张扬个性,释放潜能。
目的:①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预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
②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当堂训练。(约8---10分钟)1.基础题型; 2.拓展题型 操作:
①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完成强情况。
②用多种形式检测题目达标情况。如小组内检查、全班提问、小组间互相批阅、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答卷批阅等。
第一步:通过多媒体、学案等多种形式出示拓展应用的题目。第二步:学生独立阅读、思考、解答拓展应用问题。关键点
①设计的题目在紧扣双基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际扩展开来,能够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②学生一定要有独立阅读、思考、解答的机会和时间,独立完成课堂作业。③对拓展应用题目的达标反馈一定要及时、科学、到位。
④以学生的魅力展示为主,要体现出课堂和生活的联系和学以致用的原则。
目的: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学习、社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6)小结收获成果(约3分钟)
操作: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在合作交流,质疑解惑时的阅读、思考、合作、交流、讨论、解答等的学习实际和文本要求,进行魅力精讲
①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成果。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升华本节课的情感境界,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等。
②教师作适当点评,必须与学习目标相呼应,强调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关键点
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深入、透彻、全面。
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能准确地把握,能及时整合课堂出现的各种闪光点和不足的地方。
③教师的语言要激情澎湃、魅力四射、深入浅出、字字入心。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总结,看每位学生是否都有收获、完成了学习目标,达到了学习效果。
2、“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模式 ①时间模式: 10+30,即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自主活动时间30分钟; ②组织形式:教师导演,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层次教学; ③课堂模式: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
预习课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做预习笔记,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既有自主学习、自悟,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
展示课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先就自己的预习展开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成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几十种。
反馈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总结。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鼓励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他组的。
过关课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过去一周中学科的重点知识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易错点、易混点而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定时定量的检测,实行学科人人过关。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3、“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黑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上讲台,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气氛,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4、“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对小组的要求:
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A、每个班级编排6-8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8人,小组成员每个学期相对固定; B、学习小组由班主任(导师)牵头,根据课任教师、学生意见进行分组,小组成员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性别的学生搭配组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对子,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C、每个学习小组设行政组长1名,各学科组长1名,由具有组织学习能力和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
D、组长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推选产生。
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8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8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8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8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由教师负责。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5、“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助手。
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努力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6、“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管理:
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个备—课后备。
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学科、年级组织自己的听评课。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7、“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8、“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评价:
①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教师讲”,高效课堂是“学生讲”。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学生转。
②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③“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④“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导学案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四看教师编制的学案。
⑤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是否超过了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三、实施“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的要求
1、树立正确的课堂观。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这是传统的课堂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只是课堂观念的进步。那么,什么是科学的课堂观呢?著名教育专家郑金洲教授认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洋思和杜郎口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只有改变课堂才能改变学校。我们要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上师生教学相长,用心灵碰撞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扩大课堂的内涵与外延,使课堂意义更丰满。课堂,对我们教师几乎意味整个人生,如果课堂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就很难长出参天大树;如果课堂缺少生机,人生也不会有更大的丰收。
2、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提高非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人格魅力、反思能力、行动能力、信心激励,专业发展意识等,传统上教师非常重视专业素质对课堂效能的影响,却往往忽视了非专业素质对课堂的作用,但有时恰恰相反,非专业素质对课堂效能的影响,是更持久、更深远的。如:良好的文化素质,可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热情饱满的信心教育激励语言,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一位具有健康高尚人格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魅力,会于无声处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有的教师不怒而威,有的教师靠亲和力凝聚学生,有的教师其幽默的言谈和优雅的举止深受学生的推崇,这就是人格魅力。
3、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探索与自身风格、与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教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高效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每个环节,每一个情景,每一个活动,都应深入研究、探讨,反复揣摩。
4、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学案设计、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堂总结和课后延伸等各个环节体现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
5、处理好“自主”与“合作”的关系。根据初中学生的阶段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提倡重在自主前提下的有效合作。要明确什么问题应该由学生自主学习,什么问题应由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机要把握到位,杜绝各种教学环节的盲目性。
6、高效课堂活动期间,每位教师尽最大努力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且尽可能地渗透、体现我校的“自信教育”。
四、实施“三段六环节”自主高效课堂活动的程序及方法
第一阶段,各年级推选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进行示范课表演或研究课展示,不同年级间进行听课交流。
第二阶段,群策群力进行广泛说课、评课、探讨、研究。
第三阶段,各年级学科教研处集思广义,讨论研究,内部交流听课,以形成“三段六环节”高效课堂模式,并对本组的讨论汇总、提交教导处,以便进解决发现的问题
第四阶段,全员参加,人人参与高效课堂的讲课、评课、说课。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提高。由教研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讨论研究完善,推选出本学科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积极和高效典型课,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评选或表彰活动。
第六阶段,学校组织评选或验收或聘请专家点评,最终形成具有南二十铺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