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教育叙事
《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教育叙事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学生的“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面对新课改形势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一、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改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必须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投身到这场改革中来,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特色的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教学方法
一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和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不断优化为前提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必然影响和决定着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另一方面,新课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又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必须主动适应新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学生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变革,要从研究学法角度改革教法,实现教与学方式优化的辩证统一。
三、提升教学素质
每一名教师都必须具备和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此外,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在新课改形势下主动应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给教师带来的挑战,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把教育教学当成一种事业,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这次的培训,使本人获益匪浅。懂了更多的知识,长了更多的见识,明白了许多道理,这当然都是关于我本行的。理论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今天我班门弄斧,谈谈我个人关于有效学习的粗浅看法。
现在,几乎所有的同行都有一个共识,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怎么说怎么做都好像少了一把火,简单说,无用功做的比较多。怎么样才能实现无用到有用的转变呢?我认为教师教授学生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到,怎么样才叫学到?学生如何才能学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下面我准备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怎么样才叫学到。这个问题很简单,直接参照我们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即可。它包括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以“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为例,学到就是要知道当今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分清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知道如何克服这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学生通过学习要能够辨别优秀健康文化与腐朽落后文化,自觉接受积极健康文化的熏陶,抵制不良文华的诱惑。
其次,如何才能学到。这个因人而异,学习能力强的可能通过自己看书就可以理解;中等的学生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播即可;而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反复讲解才能理解。针对这几类同学,我们也应该因材施教。对于第一类,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第二类,老师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分别加以指导。第三类学生,我觉得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那就是讲解,反复的讲解,直到他们全部明白为止。
最后谈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一是组织作用:即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这过程中赠别不同类别的学生。二是引导作用,引导一二类同学自主学习,自己得出结论。三是监督检测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情景,让学生去判读,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加以解决,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让学生充当主角,老师要甘当配角。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 加以干涉讲解。
总之,我认为,要想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教师一定要学会放手。懂得放手就是最有效的指导!
以上是我粗浅的看法,见笑见笑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之我见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之我见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以此来让学生有效的习得知识与技能,而不是埋头苦干却没收到任何效果。那么作为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呢?
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真正要教给学生的应是学生自己如何开展独立自主的有效学习,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与技能,即学生自己主动地在独立、自主的学习情景中积极主动地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我对自主有效学习的理解是学会和会学。学会,是基础。学生在教师的讲授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也是低效的。会学,则是提高。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学习就是主动的、高效的。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自主的学习来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产生一种不断渴望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全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实现主动学习基础和前提。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学习是要有目标的,当学生明确了目标后,通过不断的思考,动手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好的学习目标,会更有效的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究。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活跃了起来,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轻松愉悦的获取知识与技能。
第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合作性的探究学习。在确定的学习目标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为了扩散他们的思维,拓展延伸,资源共享,从而达到自主有效学习的目的。学生是合作的主体,老师是合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支持者。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能会遇到不知道怎样学、怎样讨论和交流的问题,那么,这就需要老师有效的来组织学生参加合作学习。老师应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搭配好,以确保每个组成员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思想活跃程度等方面均衡。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布置的问题应明确,以确保学生讨论时盲目发言,信口开河,说一些与研究内容无关的话。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在讨论时若碰到一些问题,老师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化解难点,使讨论顺利进行下去。
总之,教学是一个灵活的创造的过程,我们可以有多种方式来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但最重要的应是让学生自己来自主有效开展学习来获取知识与技能。
第四篇:教育叙事:习作指导
教育叙事:习作指导
教育叙事:习作指导
3月2日 星期三 晴
下午两节作文课,今天指导写《习作1——我的建议》,要求同学们推荐一
个值得大家去春游的好地方。
两篇例文读下来,孩子们很快发现了共同点:都是建议去村南头的大池塘春游,文章内容都是开头提出建议去的地方,中间写建议地点的美景,最后再次提出“建议
性”的语句。不同的是,第一篇例文就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只不过在写“池塘”时故意
留下“如何迷人”的悬念,以调动大家去看的欲望。而第二篇例文则是将去村南面池塘
春游的理由进行简明的条文式1、2、3列举出来。
例文学习完,孩子们各抒己见,黄若涵建议去园博园,那儿的龙爪岩值得一游
;徐施楠建议去环保公园;周聪睿建议去文峰公园;徐琰建议去探险万国;赵嘉豪建议
去学校附近的虹桥公园,都可以啊!要求孩子们谈谈建议的原因时,也都能例举出几个
有特色的景点。但是丁同学说:“我建议去哈尔滨!”
“怎么可能?那么远?春游不合适!”
“建议去常州恐龙园、苏州乐园还差不多。”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后,各种
声音不绝于耳:
“我建议大家去迪拜!”这是缪同学的建议,很高兴他有这样的见识,迪拜也的
确值得一去,只是建议大家去那儿春游,似乎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张同学和夏
同学更是抓住机会,一吐为快:“去月球!去月球吧!”地点越说越离谱,居心何在?
第二课,孩子们要写草稿,一拿到崭新的作文本,吃惊地问:“不写草稿直接
写大作?”
“这是我向总务处额外申请来的一套本子,用这样的方格本,草稿写多长,同
学们自己一目了然。四年级了,你们懂的,对吧?”没办法,俗气的字数要求逃不过的。
“对的,起码400字,两页半,省得像以前有的人在政文本上将字写得老大,空
得很多,誊写在作文本上只有一点儿。”几个女生懂我的心。
第一节课结束,黄若涵、郑斯湉、孙周奕、王刘斌、徐施楠、林端童、郑仲涵、唐靖濠、陈铭宇、单季超、赵嘉豪、苏永鑫、王星月当堂完成草稿。吴同学和夏同学
一个字没动,他们整节课一会儿撑着额头冥思苦想状,一会儿托着下巴嘟着嘴,一会儿
闭目养神状,一会儿有转着笔杆,摸着笔盖......当我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夏同学快写,他一脸无助:“我哪儿都没去过,不知道
怎么写。”
“同学们说的,你以前去过的地方,喜欢的话都可以建议的。”
“我不记得了,不会写。”这是夏同学的心声,去年作文期末考试,他跟监考
老师说一声“不会写”就真的一个字不动,全班及格率因为他一人未达到百分之百。
“那你回忆下我们学过的课文,比如《春到梅花山》、《秋游》,这些课文,我们都背过的,积累的精彩语段就可以借鉴到我们的作文中的。”一番个别指导,为夏
同学列出简单的提纲之后,其他同学为他背诵了相关语段,第二课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作文本上依然一篇空白。
吴同学则在刚打下课铃的时候跟我说:“我的一个东西不见了。”
“什么东西不见了?现在报告这个跟你没写草稿有关系吗?”说实话,我正气 不打一处来,看着一字未写的作文本,已经强忍的怒火“蹭蹭蹭”就上来了。
“我中午就发现不见了。”
“那你中午为什么不说?现在是不是因为找不到东西就不能写作文草稿了?赶
紧写去!”
第三课上课铃声响起时,写完草稿的孩子陆陆续续走进教室,张同学也在其中。
“你也写完了?”我巡视的时候明明记得他在临下课时还停留在第一页。
“嗯啊!写完了。”
“没有,他连一页都没有写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不合格!去写!“
转身再去教室巡视一圈,大部分孩子接近尾声了。丁同学一行空一行,稀稀疏
疏写了两页,重写!
夏同学依旧不动笔。
吴同学趴在课桌上,任我怎么叫都不理睬我,哎,生我气了?
我语气软了:”吴同学,你到底丢了什么?我帮你找。“
吴同学抬起泪眼婆娑的脸庞,一脸委屈:”......“
“什么?你大声一点儿,我听不见。”
”一包蓝色的餐巾纸。“这次我听明白了。
”我捡到的!“季同学迅速从抽屉里翻出来。
”一包餐巾纸哭成这样?“同学们忍不住窃窃私语。
”这是我妈妈刚给我买的,里面还有一块钱。“
”好了,现在找到了,可以安心写了!快写吧!“ 如何写?刚才一整堂作文课没写,现在第三课是美术课,我必须要离开教室了,四点二十,放学后要政治学习开会,我也不可能将没写好的孩子留下来。这样的下午,这样的课堂,我一点儿也做不到心平气和了。
第五篇: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关键词:读书兴趣 读书指导 读书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那生动有趣的电视荧屏,那栩栩如生的电脑画面,那形形色色的漫画书,无不时刻在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学生变得浮躁了,家长变得急功近利了,老师们变得目光短浅了。很少有学生真正愿意坐下来静静地阅读名家名作,很少有家长真正鼓励学生读“闲书”,很少有老师舍得真正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读书。
虽然部分家长明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很多老师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真正把读书看得重中之重的,还是很少很少。
二、方案的形成。
鼓励学生一学期制定一个方案,方案可包括:
(一)师生共读
学校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阅读交流课,指导课以营造读书的氛围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地阅读。交流课可以交流自己对某一本书的感受,也可以交流自我写作的日记、作文、摘抄等,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学生根据学校安排制定自己的计划。
1--4年级段: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
5--6年级段:交给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写好片段欣赏式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编辑书籍,发表独立见解;交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组织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训练,或举行讲故事,演讲比赛,推荐好书等活动。
(二)生生共读
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学习小组”,共同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书籍,控制进度。每天课余保证半个小时以上的阅读,适时做好读书笔记,进行心得交流。
(三)亲子共读
向家长推荐小学生课外读物,倡导家长和学生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节假日可以一起到“书城”看书,并写好相应的读书笔记。通过“家长会”,交流孩子读书的心得,建立“亲子小书房”,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三、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的倾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指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或课外阅读对象和一种力求趣近或认识的倾向,它是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直接动力。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究、操作、掌握、运用等。
(一)激起需要,形成兴趣
需要是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课外阅读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总是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
(二)优化环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校在“橱窗”中展示学生的手抄报、读书心得,并进行评比。学生为了办好手抄报,写好读书心得,就要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极主动地去收集处理信息。
(三)与家长配合,培养兴趣。
定期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鼓励家长支持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鼓励家长领孩子多到书店、博物馆看一看,指导家长为孩子多买书(一次只买一两本,不能多买,看完再买)、买好书(学生喜欢,家长指导),家长会上多表扬这方面表现优秀的家长,家长就会回家标养孩子,孩子就会更加热爱读书。
(四)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1.故事引趣
有的小学生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反而能从讲者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或未讲完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教师可以推荐书目,然后开故事会,可由教师讲故事,也可由学生来讲。教师利用学生愿意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活动转移到读书上,从而达到使学生对阅读间接生趣的目的。
2.“季、节”牵趣
一年有四季,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诗词歌赋来赞美四季。每年的不同季节,我都要带学生到校园中去观赏美景。观赏完后,我就适时地牵引学生的兴趣,问他们看到的景色怎么样?然后让学生去读描写相应季节的诗歌或文章等,然后开一个“赞(春、夏、秋、冬)朗读会”。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由“看”牵引到了“读”。
3.竞赛保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的兴趣。
4.表演成趣
有许多课内外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物,具有可以作为小学生表演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情节生动,趣味性强,学生也愿意去演。如教完《狐假虎威》后,我先教学生进行表演。学生看后,兴趣盎然。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我们班要搞一个表演比赛,以寓言故事为表演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许多寓言故事,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指导,表演取得了成功。这样,通过表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有力的指导。
无意注意是小学生的主要特征。它既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课题,也是搞好课外阅读的主要课题。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阅历等实际情况,独立阅读常常会遇到不少困难,这会给阅读兴趣带来负面的影响。学生只有知道了读什么书,掌握了读书方法,消除了阅读障碍,才能对课外阅读有兴趣。我紧密结合正在进行的《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验》这一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验,首先教会学生筛选读物,除了教师推荐一些好书外,也允许小学生自主选择不涉及原则性问题,不违法,不违反伦理道德的书来读,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用辅导讲座启发学生读书的直接兴趣。
五、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让学生阅读、阅读、再阅读,方案是读书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是有力的措施。愿学生厚积薄发,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而后兴风雨,生蛟龙!愿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