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一组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13 04:0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古文一组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古文一组课堂实录》。

第一篇:小古文一组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课前导入:

师:为师姓马名用琴,金与众弟子相聚于此,共议小古文之人物性格。若说唐诗宋词乃吾国之文学瑰宝,然小古文可谓之珍珠玛瑙也。今初次相见,特备薄礼一份——一个小故事。(播放视频)关键处停顿。

师: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 生:直接用脚试一试。师:懂得变通。

生:我根本不用尺码,直接用脚试。师:灵活。生:我用旧鞋量。师:聪明。

师:看看郑人怎么做?(继续播放视频,故事结束暂停)师:这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愚蠢。师:不懂变通。生:呆板,古板。师:死板教条。生:死板。

师:太对了。一起来看小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继续看视频)师:喜欢这个小故事吗? 生:喜欢。

师:它就藏在你们的信封里呢!打开来自由地读一读吧。(学生读郑人买履,直到上课。)课堂教学: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根据学生习惯做调整)师:读懂这个小故事了吗? 生:读懂了。

师:像这样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或经典篇目,就叫小古文。小古文里还藏着很多这样的可笑之人,可笑之事,想读吗? 生:想。

师:(出示课件初读提示),根据提示自由读吧!老师可要考试哦!(老师个别指导,观察进度)大概5分钟后

师:读懂了吗?真的读懂了?老师来考考大家。我说意思,你们找对应的原文。抢答开始。

1、《围炉聚饮》里:现在有一件事,我看见已经很久了,想说担心您性格急躁,不说又担心对您不利。生:“适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不利于君。” 师:能第一个发言,老师佩服你的勇气。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错了,师:能第一个发言,老师佩服你的勇气。再想想。再请一个说)师:《蓝田食鸡》里,王羲之听了大笑着说:“即使王蓝田的父亲有这种脾气,也没有任何优点了,何况你王蓝田?

生:“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毫可论,况蓝田邪?”

师:真能干,你是怎么读懂的? 生:结合注释。师:这叫x氏学习法。还有其他学习方法吗?

生:结合上下文学习法。(学生没说明白,老师归纳)生:读不懂的多读几遍。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法。生:一边读,一边想。师:读思结合法。

师:老师换一种方式考考大家,我读原文,你们说意思。《围炉聚饮》“性急者衣坠炉中,为火所燃。”

生:性格急躁的人衣服掉进炉火里,被火烧着了。师:厉害。

师:“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生:菱角是长在水中却说是长在土里,这是由于明明不知道勉强说自己知道闹的笑话。师:聪明,掌声送给他。

师:看来这些问题难不住我们这些爱动脑筋,会读书的孩子。师:老师加一点难度,再考考大家。(出示细读课件)师:用一句话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同桌可以讨论。再仔细读一读吧!(2分钟后,学生交流。节奏稍快,生说师板书名字)学生归纳不出来时。

师:你读书很认真,把大意说出来了,很好。谁能用一句话说谁干什么的事?学师归纳围炉聚饮有问题,老师直接帮忙。师:喝酒的人我们就说饮者。生:王蓝田吃鸡蛋的事。师:简洁。(板书王蓝田)生:北方人吃菱角的事。师:明了。(板书北人)生:郑国人买鞋的事。师:准确(板书郑人)

生:饮者围着炉火喝酒,衣服烧着的事。师:概括得好极了。(板书饮者)

师:能不能再仔细读一读,用一个词概括概括这些人的性格?(出示精读提示)生读1分钟。

师:不用说话,做举手动作,把彩色粉笔交给孩子们。师: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前面部分尽量把时间控制到20分钟内。

师:在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一篇,把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词句勾画出来,体会体会,并做上批注。(出示品读提示)

师:咱们来聊一聊。你想聊谁?

生:围炉聚饮里,这个人性格急躁:既然如此,何不早说。师:火烧到你的衣服了,你怎么做? 生:马上拖出来。

师:曳衣,不必太着急。而其人遽曳衣而起。急。生:想办法。

师:你很冷静,我做不到。师:还有哪些地方体会到他急?

生:因为他平时性格太急,别人都不敢给他讲。师:体会的好。此时应该有掌声。

师:文中除了一个急性子,还有一个慢性子。生:性缓者见之从容谓曰,从容。师:他什么情况下从容? 生:火烧别人的衣裳。

师:火烧你朋友的衣服,你怎么办? 生:马上告诉他。师:因为情况紧急。生:直接灭火。

师:行动果断。而此人却从容谓曰:谁来模仿慢性子读? 生:读

师,营造气氛一厘米,二厘米,三厘米,4,5,6,7厘米。师:典型的慢性子。

预设:生:适有一事,见之已久„„ 师:什么情况说这话? 生:火烧衣服。

师:水火无情,眼看就要烧到身上了,此人却怎么说这些话? 生:从容。师:慢性子。

谁能像慢性子一样的读。生:读得不够慢。师:有比他更慢的吗? 生:不出效果。

师:我读一句,你们接下一句。师:其他人物呢?

生:《蓝田食鸡》生说句子。

师:(出示课件)我来演一演,你们看看像不像。老师一边读一边表演。

师:谁能读的更急?(指名)谁能表演的更像急性子?(指名)大家一起演。

师:此时你对王蓝田什么印象? 生:恶心。生:神经病。生:疯狂。生:暴躁。

师:是什么原因使他丧失理智? 生:性急 生:愤怒。

师:对,怒失理智,怒发冲冠,怒火中烧,怒气攻心。读出他的急躁,读出他的愤怒,起。生有感情的读。师:他生气的对象是谁? 生:鸡蛋。师:急躁之致。师:还想聊谁? 生:北人食菱。师:体会得很好。

师:咱们分角色朗读,读出他不懂装懂,读出他自护其短。师:“食菱需去壳。”

生:“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师:“北土亦有此物否?” 生:“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师: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师:看见过菱角吗? 生:没有。师:咱们一起看看。(出示课件菱角图片。)师:还有一个人,他又是什么性格? 生:守财奴。生:爱财如命。

生:把钱看得比命都重要。师:钱和命谁重要? 生:命,没命拿钱有什么用? 生:没命了怎么挣钱? 师:就是,不知取舍。

师:学了这组小古文,认识了那么多不同性格的人,你觉得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你最想对谁说点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吧。生:小组讨论。生:统整汇报。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师:老师看到大家读书的热情那么高,给大家推荐两本书,里面还有好多好玩的故事呢?(出示课件:推荐书目)下课。

第二篇:《人物描写一组》课堂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课堂实录 执教:陕西省汉中师范附属小学

淡洁 整理:山东省东平县实验小学

亓明国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孩子们,刚才,我们之所以能那样快速、准确地猜出这些人物,是因为他们的特点非常鲜明。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三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来,齐读课题。生:22课,《人物描写一组》。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师:课前,大家都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片段?

生:有三个片段。

师:在这三个片段中,主要人物都有谁? 生:有小嘎子、胖墩儿,还有严监生和林黛玉。师:不要着急。第一个片段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生:是小嘎子。

师:第二个片段谁来说?。

生:第二个片段的主要人物是严监生。师:最后一个片段。生:凤辣子。

师:凤辣子。也叫王——? 生:王熙凤。

师:知道这三个人物是从哪里走出来的吗? 生:小嘎子是从《小兵张嘎》走出来的。师:好,出自于《小兵张嘎》。严监生呢? 生:他出自于《儒林外史》。师:王熙凤呢?

生:王熙凤出自于——《水浒传》。师:是《水浒传》吗?一齐说。生:《红楼梦》。

三、体会特点,了解方法

师:非常好!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人物有什么特点呢?想知道吗?打开课本,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们各自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生浏览课文三分钟。)

师:谁来说说小嘎子有什么特点? 生:机灵。

师:写上去。谁来补充。生:有心计,活泼可爱。

师:“有心计”这个词用得好。写到黑板上去。谁还想说? 生:会想办法。

师:很好。那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呢?

生:非常节俭,但是„„ 师:节俭,这是你的看法,写上去。谁有不同看法? 生:我觉得他非常吝啬。师:吝啬,写上去。师:你读出了怎样的王熙凤? 生:我读出了王熙凤的美丽大方。师:美丽,写上去。

生:我读出了王熙凤能说会道、八面玲珑。师:写上去。1.小嘎子

师:下面我们聚焦这三个片段,看看他们写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师:同意小嘎子机灵,有心计的举手,看来这是大家的共识。下面就让我们快速把目光聚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当中,看看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小嘎子的鲜明特点,请你用笔勾画下来。

(生默读勾画一分钟)

师:谁来说说看,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小嘎子的机灵、有心计。生:我从“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仿佛很占了上风”感受到的。

师: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嘎子?

生:我读出了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小嘎子。师: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掌声送给他。(板书)他关注到了人物的动作,读出了一个机灵、有心计的嘎子。

师:谁还有发现?

生:我从倒数第二句话,“小嘎子已经有些沉不住气„„把脚别住了”,读出了他富有心计。

师正音:脚腕(wàn)子。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掌声送给他。他也关注到了人物的动作,读出了一个富有心计的嘎子。

2.严监生

师:接着我们来看严监生,他是出自我国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书中对他的家境是这样描写的:“他家有十多万两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日收入少说也有几百两银子。”

师: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用入木三分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严监生鲜活生动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片段。请你用笔把最能体现严监生鲜明特点的语句勾画下来,并把你的感受和同伴交流、讨论。

(学生默读勾画一分半钟)

师:请把你勾画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与同伴分享你的感受。(生交流一分半钟)师:孩子们坐端正。谁来谈一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 生:“严监生喉咙里的痰„„伸着两个手指头。”我从这里读出了严监生舍不得点两个灯草。

师:掌声送给他。这时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是怎么做的?

生:“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师:这时他在想什么? 生:他在想,不是的,没猜对。师:此时谁又接着猜?

生:二侄子。“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不曾吩咐明白?’

师: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越发指得进了。” 师:什么情况下人才会把眼睁得滴溜圆?

生:惊讶的时候。师:还有什么时候?

生交流(听不清,大约是生气着急的时候。学生理解了此时严监生很着急,众人都不懂他的心)。

师:接着谁又来猜了?

生:奶妈。她说:“老爷是因„„故此念。” 师:猜对了吗? 生:猜错了。师:那严监生是什么表现?

生:“他听了这话„„只是指着不动。”

师:刚才还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此时怎么把手指着不动呢? 生:已经没力气了。生:他觉得没希望了。

师:正在他绝望的时候,他的救星来了。谁出来了? 生:赵氏。“赵氏慌忙„„挑掉一茎。” 师:接下来严监生是怎么表现的呢? 生:“众人看„„没了气。”

师:终于有人猜对了。如果这时的严监生能说话,你猜他会说什么?

生:还是你了解我呀!师:此时此刻,你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非常吝啬。生:非常节俭。

师:严监生家里不穷,他有钱,非常有钱。晚上,家里来了那么多人,点两根灯草浪费吗?

生:不浪费。

师:“节俭”是说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少花或不花。“吝啬”是指该花不该花都不愿花。那么,你认为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吝啬的人。

师:从始至终,我们看到严监生说话了吗? 生:没有。

师:那么你是抓住人物的什么读懂人物的内心,捕捉住他的特点的?

生:通过他的动作。生:通过他的神态。

师:真了不起。你们关注到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从而看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现在你还认为节俭吗?

3.王熙凤

师:接下来这个人物是谁? 生:王熙凤。

师:她是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人物。谁读过《红楼梦》?

师:你来说一说,你读过的《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她很美丽,喜欢使权弄势„„

师:你的的确确读懂了《红楼梦》。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确是一个美丽、能说会道、八面玲珑、善于阿谀奉承、喜欢使权弄势的人。在课文中这个片段中,她的特点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大家默读课文,把最能体现王熙凤特点的语句用波浪线勾画下来,自己读一读。

(生默读勾画两分钟)

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谁来说一说? 生:我读出了一个爱炫耀权利的王熙凤。我从她问“妹妹几岁了„„也只管告诉我”读出来的。

师:哪几个字映入你的眼帘,让你感受到的? 生:(没说对)师:谁来帮帮他? 生:“只管”“也只管”。

师指导该生读这段话,学生读得很好。师: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一起说。生:语言描写。师:谁还有所发现?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就去世了”体会到了王熙凤的能说会道。

师:你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生:我从“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读出来的。师:你很会读书。让我们一起来看这里——“天下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标致”是什么意思?

生:标准。生:美丽。

师:你解释得非常好。“标志”就是身材匀称、五官美丽的意思。那么,王熙凤在夸谁美丽呢?

生:林黛玉。

师:要夸林黛玉就直接说她标致就行了。那王熙凤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通身的气派„„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师:贾母是荣国府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王熙凤是她的孙媳妇,是荣国府的大管家。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因为她母亲去世了,贾母心疼她,就把她接到贾府来住。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片段,就是林黛玉刚进贾府,王熙凤来见她的情景。当时在场还有贾母的嫡亲孙女,也就是她的亲孙女,有迎春、惜春、探春等人。那么,王熙凤这样夸仅仅是在夸林黛玉吗?

生:她是在夸贾母。

生:她还在夸贾母有这么漂亮的外孙女。

师:如果你也是当时在场的嫡亲的孙女,你听了这些话,你是什么心情?

生:开心、高兴。

师:王熙凤这番话,既表杨了林黛玉,又取悦了贾母,还让这些嫡亲的孙女也很开心,那么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能说会道的人。生:八面玲珑的人。师:她还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从“这个人打扮„„洋绉裙”读出了王熙凤美丽。师:同学们一起看这段文字。难读吗?难理解吗?我觉得只有专家才会知道王熙凤穿了什么、戴了什么;我们普通读者不需要细细研究。请快速浏览这段文字,看看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

生:好炫耀的王熙凤。师:你怎么读出她炫耀呢? 生:因为她总是穿这么漂亮。

师:你很会读书,掌声送给他。这段文字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外貌。

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王熙凤。王熙凤在《红楼梦》中被誉为“语言学家”。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读一读《红楼梦》,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师:今天,我们通过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看到了三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以后再读此类写人的文章时你怎样捕捉人物的特点?

生:通过动作描写来捕捉人物的性格特点。生:通过神态、语言描写来捕捉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今后,我们阅读写人的文章,可以把目光聚焦在动作、神态、语言、外貌描写上来捕捉人物的特点。当然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环境烘托、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等。

师:(出示人教版五下《24*金钱的魔力》片段)看看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伙计拖德?

(生默读,交流。此时下课铃已响)五:激趣读书,走进经典

师:孩子们,课下,请你们走进原著,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欣赏更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谢谢孩子们,下课。板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机灵 有心计„„动作 严监生:节俭 吝啬……动作 神态

王熙凤:美丽 能说会道 八面玲珑……语言

关注言行举止

捕捉人物特点

第三篇:小古文可以这样教(朱文君老师课堂实录)

小古文可以这样教

——朱文君老师执教《一人性缓》教学实录

评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于永正

一人性缓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

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 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 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选自《明清笑话集》

引子:我是一个什么人

师:人跟人不一样,就比方说有好人和坏人。看看我像好人还是坏人? 生:好人。

师:凭什么说我是好人? 生:凭直觉。

师:你的直觉不错!人还有内向和外向之分。有的人很开朗,整天乐呵呵的。有的人很内向,总是少言寡语的。你看我像哪一种? 生:你属于外向的。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非常爱笑。

师:对。这就叫察言观色,看他的表情,听他说话。这就能初步判断他是个怎样的人。我不仅是个好人,是个开朗的人,我还是个急性子的人呢!相信不相信? 生:相信。我也是。(笑)

师:跟我一样啊,那我们握握手。(握手)你说急性子好不好啊? 生:不好。

师:我也深有同感,急性子经常会把好好的事弄糟。前段时间,我就出了这么个事儿。那天,我看见我的一个朋友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漂亮,就问她:“给我看看你的鞋,多少钱呀?”她拿起一只鞋子给我看,说:“五十„„”“哎呀,这么便宜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也去买。”我放下鞋,拔腿就去了商场。到了商场,找到那双鞋,一看价格,一百!我急了,对售货员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朋友昨天刚在你这里买的,才五十块钱。这么今天就涨到一百块?”可那个售货员坚持说,这鞋一直就是这个价格。气死我了。我掉头就回来了。朋友见到我说:“你怎么那么性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她拿起另一只鞋:“我这一只也是五十!”(众大笑)

点评:这个“导入”绝不是节外生枝,更不是为了“套近乎”,而是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说它“有机”是因为从内容上看,它与课文密切相关,为学习《一人性缓》作了很好的铺垫。

先发明个组词法

师:那慢性子好不好? 生:也不好。师:不要轻易下定论。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出示)一人性缓。

师:(师先读此句)什么意思? 生:一个人性子很慢。

师:句子里没有“慢”字,你怎么弄出个“慢”字来?

点评:由“急性子”引出“慢性子”,多么自然、巧妙。至此,更觉开头“导”得有来由。

生:句子里有个“缓“字。缓就是慢。

师:聪明,由“缓”想到“缓慢”,就明白了意思。那么,句子里只有一个“性”,你弄出个“性子”,也是这样的方法? 生:对。

师:很好。“一人性缓”是一句古文。“一个人性子很缓慢”是我们现在的话,而古时候的人则说:“一人性缓。”不过,我们也能读懂。因为我们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词语? 生:组词。

师:对,你叫什么名字呀? 生:杨天赐。

师:好,这种组词法,咱就命名为“杨天赐组词法”。

点评:有人说,老师课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随时戴在学生头上。文君这顶高帽子分量不轻!这对学生具有多大的激励作用啊!

(请该生上黑板写“杨天赐组词法)真是天赐妙法啊。

点评:妙手天成,这是一种智慧。

你猜你猜你再猜

师:这个人性子慢,他看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呀?请看——(出示)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师:(师先读)什么意思呢?

生:冬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围着炉子。师:这里没有“很多”这个词。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里有个“共”字。师:“共”组个词,可以是—— 生:共同。

师:说明是很多人在一起。“杨天赐组词法”又用上了。继续看。发生了什么事?

生:看见有人的衣服尾巴被火烧着了。师:衣服还有尾巴?(笑)生:衣服下面被火烧了。师:裳,我们可以组词—— 生:衣裳。

师:那“尾”呢?组个词叫—— 生:尾巴。

师:这里就要变通一下了,衣服尾巴其实就是—— 生:衣角。

师:是衣服前面的角还是后面的角? 生:后面。

师:哦,所以叫“尾”。古人穿长长的袍子,所以“尾巴”很长(生笑),被火烧着了也没发觉。

点评: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文君对“裳尾”一词处理得巧妙。由“组词”到“变通”,到之前的烧着了而浑然不知,如流水般顺畅,如行云般舒畅!知识就这样如细雨般滋润进了学生的心田。师:慢性子人看到了,怎么办?(出示)乃曰: 师:什么叫“乃曰”? 生:他说。

师:你怎么知道“曰”就是说? 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看来,多读书就是好啊。古文有些词语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组词也组不出,那我们就要专门记住它,比如,这个“曰”就是“说”。那“乃曰”呢?

生:“乃曰”的“乃”是“他”。

师:你猜这是“他”,敢猜就很好。不过,朱老师告诉你,“乃”还真不是他。生:是“就”。

师:这回猜对了!“乃曰”就是“就说”“于是说”。说就说呗,“曰”,不就行了吗?可这个慢性子就是不一样,偏要“乃——曰”,(师拉长声音,慢吞吞地说)(笑)那么,他怎么“曰”呢?谁来猜猜,“曰”给我听听?

点评:幽默是老师的第一助手,对优秀的老师来说,幽默无处不在。

生:小兄弟,你的衣服被烧着了。

师:我看你性子不慢哪。就是急性子,遇到这事也会这么说的。生: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了问题。(笑)

生:小兄弟,有件事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着急呀。

师:我们把两句话放在一起——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问题了。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着急呀——(笑)再往下猜。生:你的衣角变短了。生:你的衣角有点不一样了。

师:慢性子有三句话了——小兄弟,你有些地方出问题了。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着急呀。你的衣角有点不一样了——(笑)还有人接着往下补充吗? 生:你的衣服烧焦了。

师:我看你们是真着急了,不说出来不行了吗? 生:再不说就烧到人了。

再发明个拆词法

师:看来,你们的性子还不够慢。咱们看看文中的慢性子是怎么说的。(出示)“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 师:(师先读)什么意思?

杨天赐:有一件事,我见到已经很久了。说吧,怕您性子急,不说怕你受到伤害。

师:这个“恐”就是—— 杨天赐:恐怕。

师:你自己用了组词法。那后面一句话呢? 生:那我是说,还是不说呀?

师:是这个意思。看来古文真难不倒大家。不过,刚才我们发现古文里大多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那么这里的“不然”(板书:不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不然”吗?还是要拆开来理解呢?(生语塞)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个“然”,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现在说的“当然”“不然”和“然后”,其实都是“这样”的意思。(板书:这样)

师:那么“不然:就是—— 生:不这样。

点评:该讲则讲,该教则教。接受式学习不是一无是处的。这里的“不然”学生不懂,就要讲讲。当然,文君采用的引导法,比直接“告诉”,要好得多。

师:对啊,刚才我们用组词法来理解意思。这一回我们把一个词拆开来理解。这个法子,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 生:拆词法。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陈锡明。

师:好,陈锡明拆词法诞生了。(板书:陈锡明拆词法)

点评:又一顶有分量的高帽子戴在了学生的头上!师:拆完了“不然”,再拆“然则”。这样的话,那么—— 生:我说呢怕你性急,不说呢怕你受伤,既然这样呢,那么是说呢还是不说呢?

师:这样理解就非常清楚了。我还要请你们注意一个字(板书:是),我们说的“是”意思是—— 生:一定。

师:表示判断。那么有一个词叫——(板书:是非),这个“是”是—— 生:对。

师:那么“非”就是—— 生:不对。

师:真好!这样我们知道了,“是说出来对呢,还是不说出来对呢?”这个慢性子很犹豫。

师:“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 生:呢。

师:整个这句话谁来读读?

(生读。师相机纠正。生读得很投入。)

我看你是真急了

师:那个被火烧着的人听了,什么反应?(出示)人问何事? 生:他问有什么事? 师:对,他会怎么问? 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

师:哦,这是一个现代人跟古代人的对话。(笑)师:你有何事?

生:不要吞吞吐吐,但说无妨。师:有古人的味道了。然后——(出示)曰:火烧君裳。生:火已经烧了你的衣裳。师:这个人一听急了吧?他会怎样? 生:他拿水把火扑灭。师:如果此时没有水怎么办? 生:脱衣服。

师:这是个灭火的好方法。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衣服,把火踩灭。

(出示)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师读。并告诉学生“遽”读jù,又领读了两遍。)

生:他并没有管他衣服的事,而是问那个人为何不早点告诉他? 师:他到底管了没有? 生:管了。师:怎么管的? 生:其人遽收衣。

师:这里有个“遽”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但是我做个动作,你们就明白了。(师一下子把衣服后摆拽了过来。)

点评:形象总比抽象更容易让人明白。教小学生理解词语,越是和词语表达的事物、动作等联系起来,越是理解得好,记忆得也牢。生:“遽”就是“立刻”的意思。

师:遽收衣而怒曰,急啊!一起来读一读。(生读,语气急促)师:看到那人生气了,慢性子该怎么回答呢? 生:我知道告诉你了你要着急。(大笑)师:你看你真着急了。生:果真你性急。生:果君性急。

师:猜得真准呀!你们已经很了解这个慢性子人的特点了。

(出示)“我道君性急,果然。” 师:用陈锡明拆词法,“果然”意思是—— 生:果真这样啊。

哪里来的这些“人”

师:这篇小古文很好读的吧?(生点头)你们真的读懂了?(生点头)肯定读懂了?(生点头)那我要问个问题哦。你说这篇文章里主要有几个人呀? 生:很多人。

师:我跟你的理解是一样的。一会一个“一人”,一会儿一个“共人”,然后还有“人”、“其人”,是不是有很多人呀?(生摇手)

师:有的人在摇手,不要光摇不说话呀。你说—— 生:其实主要有两个人。

师:那一个人是哪一个人呢?我都没对上号。你来帮我对对看,第一个“一人”,哪个人? 生:慢性子。

师:“共人”的“人”? 生:一起烤火的人。

师:“见人”的“人”,哪个人? 生:衣服烧着的那个人。

师:人问何事呢?急性子还是慢性子? 生:急性子。师:其人遽收衣呢? 生:急性子的人。

师:哦,既然都是人,为什么还有个“其人”? 生:还有其他人。生:那人。

师:两个同学提出两种意见。一个说是其他人,一个说是那人。你们说到底是哪一个? 生:那人。师:怎么明白的?

生:如果其他人收他的衣服,衣服不要被扯破了?

师:对,那你这个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对吗?你发明了第三种方法:组词法、拆词法,还有——

生:上下联系法。(板书:上下联系法)师:那是谁说的? 生:郑向南。

师:好,就叫郑向南上下联系法。(板书:郑向南上下联系法)

点评:这个环节很有必要。因为我们教的是小学生,而且要考虑班级里语文能力弱的学生。在前面的教学中,他们还不一定能完全弄明白,这里是等他们一等。同时也是一个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环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文君深谙此理。

又读又写忒好玩

这个故事好玩不好玩呀? 生:好玩。

师:这么好玩的故事能不能读好它?(生点头)

师: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要把对话读好。先自己练一练,然后和同桌一起分角色读一读。(生自由练读)师:读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一定要看到这个人。你来读。(一生读,读得很好。)师:太好了。慢性子慢的感觉出来了吧?(鼓掌)。还有没有更慢的?(一生读,读得绘声绘色。)(鼓掌)

师:真好,他还加上了动作和表情。我也来试试。(师读,表情、动作十分夸张。)

师:你们注意到我的表情了吗?

生:你读慢性子人说的第一句话时,表情很严肃。后来被人责怪了,慢性子说话时是一脸的委屈。

点评:教小学生朗读就要“卡通”一点。不但语气要适当夸张一些,而且要动用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也要“卡通”一点。

师:是啊,慢性子的人觉得很委屈。我是担心你性子急,才慢慢说的,你怎么还怪我。我要是不告诉你,你不就被烧伤了吗?这时候,如果我们让那个火烧之人再来说一句话,你觉得他应该怎么说?

(出示填空)其人曰: 先在纸上写一写,然后我们来交流。(学生写。下面是写后的交流。)生:遇到事情要看情况,不能都那么慢。

生:我知道你为我好。不过以后说话要看是大事还是小事。师:有没有人用古文写的?

生:凡事要分清缓急。当缓则缓,当急则急。生:吾不怪汝。但今后遇事定要分清轻重缓急。点评:这个结尾很有意思。既是对主题的升华,又是让学生从“写”的角度去感受文言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有的学生从此喜欢上了文言文,也未可知。

师:说得好啊!慢性子不是病,生活当中有人就是性子慢,你得原谅他,别怪他,也不要笑话他,对吗?(生点头)同学们,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故事,很搞笑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又叫—— 生:是个笑话。

师:喜欢的话,课后再读读《小古文一百课》里的笑话单元。下课!

总评:我十分赞赏文君一边做杂志编辑,一边上课研究。这是对她做好语文杂志的编辑工作大有裨益。这样她就和一线教师有了共同语言,就多了一个消化教师文稿的“胃”。

一边做编辑,一边上上课,这是文君的一个创举。虽然文君也曾做过多年的语文教师,但是能在编辑岗位上这样做,是需要信念,需要“坚持”的。尤其是近几年,她致力于小古文的教学探索,摸索出了不少教小学生读古文的好方法,并编写了供小学生使用的小古文教材,更难能可贵。

《一人性缓》一文的教学很有趣味。趣味性之一,导入有趣。由老师的急性子入题,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为本文的学习作了铺垫。不动脑筋,这一招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趣味之二,是文的“出示”好!像讲故事似的,一句一句地出,每一句都为下一句留下悬念!而且老师每出一句前,总让学生猜猜下一句会怎么说,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期待”呢!这才叫巧妙呢!没有大量的实践,这种巧妙显然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趣味性三,是释词、释义的做法好。这里面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也体现了老师的“引导”,既有学法指导,又有非智力因素的鼓励。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如果不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这样的做法显然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教得活泼,学得轻松,富有情趣。原来小古文还可以这样教。这是文君的一大教学特色,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了她的风格。

小学生真应该学一点古文。感谢文君的有益探索。

第四篇:小古文阅读

八级必诵小古文

1.乡 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2.湖

四面陆地,水潴其中。小者曰池,大者曰湖。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3.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4.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5.雪人

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有顷,日出雪融。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6.勿 贪 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7.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8.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9.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园,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九级必诵小古文

1.一年之计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白获者,人也。

2.称 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3.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6.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7.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矛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8.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9.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0.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十级必诵小古文

1.吾腰千钱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2.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活 见 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6.性 缓

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7.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8.北人啖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9.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而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0.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第五篇:小古文教学初探

‚第二课堂‛论文——上栗镇新建小学 吴丽芳

小古文教学初探——《放风筝》

初识小古文,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年暑假,闲来无事,便加了很多教学群,其中就有一个专门的绘本阅读教学群。作为教师的我,对于阅读甚是酷爱,国学经典尤为突出。在教学工作中,总是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更加‚内涵‛些。我虽不是‚之乎者也‛的老夫子,却也因喜爱繁体字而对文言文兴趣盎然。小古文深得文言文意白言不白的精髓,晓畅通达,简明扼要,寥寥数语间,形象、情态、事件呼之欲出。学校正好在进行有关国学经典的课题研究,急需编纂校本教材,小古文不正是国学经典的重要部分吗,而我有幸地加入了此行列,于是我顺势把相关内容编进去。虽然,我从未想过对小古文教学做什么研究,但现在,我想我得改变这想法了。几分好奇几分窥探,我决定把小古文引入课堂,看看我身边这群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于是,如下记述我的小古文教学初探:

某节课,教学任务后余下时间,我几句简介文言文:我们现在人会说话,古人也会说话,古人说的就是‚文言‛,写下来的就是‚文言文‛。到了高年级,我们会学习文言文,现在我们就来简单认识认识,和它混个脸熟……继而引入‚小古文‛。我选择了很短的小古文开篇《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果然,下面开始小声议论。由于内容实在浅显,于是让孩子自己读,读后发问:提出的是‚汝‛。我请他们拿出字典,根据部首检字法,找出了这个字的读音。我圈出‚吾‛,问孩子。好几个孩子能够正确发音,我欣喜之余,问:意思呢?居然有孩子在下面叫‚我‛。表扬后,我说:‚对!古人叫自己为‚吾‛。你看‚吾‛记住上面的五就是了,张口为‚吾‛。那么古人说‚你‛,怎么说呢?‛随后,我让孩子再读,找找看,‚你‛的表达就在这句话中。不少孩子马上告诉我,他们找到了‚汝‛。我请孩子站起来问理由。

‚我发现这个句子里,有一对反义词。是前——后。所以我想‘吾’和‘汝’是不是也是对应的呢?‛班里爱动脑筋的某某说。

‚我看这个题目叫《放风筝》,放风筝,不就是一个人在前,一个人在后吗?‛又一个小机灵。

我冲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用红色粉笔圈出‚吾‚和‚汝‛。‚真聪明,‘汝’就是我们说的你。会观察的孩子就会有发现。‛我把‚汝‚和‚吾‛大大地写在黑板上,让孩子读。强调第三声和卷舌。我让孩子们用‚吾‛和‚汝‛小古文可不能丢。于是我又带着孩子们读起《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津津有味。‚这句话在说什么呢?‛‚放风筝呗。‛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孩子们脱口而出。

‚那在哪里呢?‛ ‚青草地。‛

‚青草地么,长满绿草的平地。‛ ‚一片绿绿的草地。‛ ‚怎么放呢?‛

‚老师,我放过风筝,一个人举着,一个人放线。‛ ‚老师,一个人在前,一个人在后。‛ ‚老师,一个人往前跑,一个人往后跑。‛

‚青草地,多美啊,放风筝时间长了会无聊,我们做点别的?‛我开始启发孩子们。‚老师,跳皮筋。‛‚放到句子里试试。‛

‚青草地,跳皮筋。‛‚青草地,采蘑菇。‛‚青草地,晒太阳。‛‚青草地,踢足球。‛……

‚你们看,青草地,放风筝,你在前,我在后,前和后是相对的。你也能不能这么来说说青草地上做别的事呢?‛我进一步启发。

‚青草地,采蘑菇——这孩子卡壳了,我启发,我们比比谁…… ‚你们看,青草地,放风筝,你在前,我在后,前和后是相对的。你也能不能这么来说说青草地上做别的事呢?‛我进一步启发。

‚我知道了,青草地,采蘑菇,汝采多,吾采少。‛一个平时语文很好的孩子猛地站起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

‚青草地,跳皮筋,汝跳低,吾跳高‛

‚青草地,晒太阳,汝晒头,吾晒脚‛——真是有意思极了 于是我听到了好几个关于青草地的句子。闸门一旦打开,我可不想马上合闸。得让孩子们的思维如同汹涌的海浪奔腾起来。我又发话了:‚青草地,就是一个地方。我们只能在青草地上,换个场地活动下?‛沉寂片刻,一只只手举起来了。

‚在楼道,爬楼梯,汝上行,吾下行。‛ ‚超市里,买东西,汝买多,吾买少。‛ ‚操场上,踢足球,汝抢球,吾防守。‛ ‚在果园,摘果子,汝摘桃,吾摘李。‛ ‚在学校,接力跑,汝快跑,吾慢跑。‛ ‚课堂上,认真听,汝提问,吾抢答。‛ ‚课堂上,认真听,汝走神,吾专心。‛ ……

举手的孩子越来越多,我见孩子们意犹未尽,就让同桌交流,四人小组交流,也可以走到我身边告诉我。我发现有孩子找出一张纸,动笔开始写,我便让孩子们把自己编的一句话小古文写在采集本上,有的孩子一口气写了好几句,那个满满的成就感显露在脸上。

最后,我让孩子们把《放风筝》熟读成诵,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背着,念着,教室里恍然进入了一把戒尺,一间私塾,一位花甲老先生,一群摇头晃脑的学生……

这是我初探小古文的第一次教学,几分新鲜,几分欣喜,更多的是乐趣。起初担心的孩子置若罔闻和索然无味,以及低中段教学会不会有所困难,完全抛之脑后。小古文,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道理,却韵味无穷。孩子认识了常用的文言文字,会读,会背,还能自己仿写一句话小古文,相信会有很多孩子从此爱上小古文,直至爱上文言文,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的调调,或许会失于耳畔。

为了让自己和孩子们领略到更多小古文的韵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摸索,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结合文言文改现代文加绘画的教学形式,持续教学,并让孩子们从一句话,到三句话,到一小段话地进行仿写。我坚信,我和孩子们在小古文的交流探索中一定会收获更多成长中的快乐!

下载小古文一组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古文一组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古文学习方法

    文言文学习方法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邹春艳文言文学习方法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对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

    小古文诵读

    打开文言文诵读之门 ——在全国第五届‚新经典‚大讲坛上的讲演 朱文君 引子:语言这棵树 去年,李振村先生去美国,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职业敏感,引发了他一连串的追问。 那是在......

    小古文翻译

    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译文:有一只黄猫和一只白猫,它们在屋顶上打架,迎着呼呼的风鸣叫着......

    小古文日记

    吾外祖母旧居,乃乡村也。门前小溪一条,清澈见底,溪边数石,奇形怪状,吾最喜之石,其状乃圆也。屋后竹林一片,绿树成阴,杨梅数株,中夹茶花,飞鸟一群,忽高忽低,常食外祖母家之杨梅。外祖父甚......

    小古文100篇

    1、放 风 筝 已背过( )已背熟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 2、乡 村 已背过( )已背熟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 花......

    小古文100篇

    小古文100篇: 言物篇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芦 花》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3、《乡 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小古文教案

    虎与刺猬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隋朝笑话集《启颜录》,是一则幽默讽刺的寓言小故事。全文只有短短的四句话,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这个寓言故事的主旨其实很简单,告诉人们遇到事情要......

    小古文教案

    《小小少年大智慧》教学设计 课型:小古文教学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小古文。 2、阅读两篇小古文,理解其意思。 3、积累古文中常用字的意思。 4、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这两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