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哈萨克民族初中“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21022-1327-3 特殊要求:
受到版面费后,请提供版面费发票
版面费发票格式的为用户名:天水师范学院,项目名称:版面费
新疆哈萨克民族初中“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新疆某哈萨克民族中学为例
郭建耀1 闫 祯
(天水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0)
摘 要:实施“双语”教学是发展新疆民族事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发展,但在 “双语”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新疆某哈萨克民族中学为例,对新疆民族初中“双语”教学进行探讨,在深入分析民族中学“双语”教学的困境基础上,从改进学校管理、强化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素质、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新疆民族中学“双语”教学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新疆民族初中;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新疆作为我国多民族聚居区,大力开展“双语”教学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性的对新疆民族中学“双语”教学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民族中学 “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新疆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哈萨克民族初中“双语”教学现状
1.师生基本情况
新疆该哈萨克民族中学为全日制完全中学,共有教职工167名,其中专任教师122名,汉族教师22名,其他教师均为民族教师。现有哈、维、乌孜别克、塔塔尔等四个民族在校学生1072名,其中高中在校学生422名,初中在校生650名。2010年9月前,哈中主要以哈语授课为主,教师以民族教师为主。2010年9月正式开始对初
一、初二年级的课程实施“双语”教学, 涉及两个年级的400多名学生。在教学中采取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加授母语的教学方式,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主要由汉族教师担任。因此,在师资方面突出问题是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差,汉族教师民族语言差,面对特殊的民族学生,师生交流存在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既会民语也会汉语适合“双语”教学的教师甚少,不能满足“双语”教学需要。
2.课程开设情况
在2010年9月以前,该校初一、二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信息技术课、音乐、体育等,并全部用哈语教学,与此同时,学校还正式开设了 1 【作者简介】郭建耀,(1971-),女,汉族,甘肃天水市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学硕士,主要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管理。闫祯(1970—)男,汉族,甘肃庆阳镇原县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教育理论与教学管理。
汉语语文课和英语课,汉语语文课每周8学时,英语课每周3学时或2课时。2010年9之后,该校在初一、二年级对开设的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信息基础课、音乐、体育等课程全部用汉语讲授,实现完全式双语教学。在课程与课时安排上,该校以“强化汉语,突出理科,重视母语”理念为指导,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压缩了史、地、生等课时,增加了汉语语文和数学课程的课时,并在教学中采取重点击破和逐个击破的策略。
3.教学基本模式
在教学实施上,该校在 2010年9月之前,主要采取多数课程用母语授课,个别课程用汉语授课。2010年9月之后,从初一和初二级开始逐步实施完全 “双语”教学模式,即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加授哈语语文,其他课程则由用哈语教学向用汉语哈语两种语言授课向汉语语言授课过渡。为了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该校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开设科目和课时适时的进行了调整,突出了学生的汉语课学习,同时注重了理科和综合知识的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从而推进“双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新疆哈萨克民族初中“双语”教学的困境
(一)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一是在管理上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中,对于新事物和新问题,反应迟钝,制度建设重在应付检查,缺乏本校特色,适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差,难于解决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二是学校管理团队结构比较单一,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上粗枝大叶,合作意识弱,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系统;三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上重教学设施等物质文化建设,轻管理制度和学校办学思想等精神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二)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学师资参差不齐,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普遍偏低。一是学校完全能够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严重不足。在教师队伍中,虽然民族教师富足,但能够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不多,而汉语教师虽然能够较好的应用汉语教学,但民族语言教学能力较弱,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数量非常有限。二是教师普遍缺乏进行“双语”教学的准备。虽然,学校在实施“双语”教学前,对教师进行过短期“双语”教学培训,但对许多民族教师而言,长期以来习惯了母语教学和交流,突然要应用“双语”教学,反映在教学语言和行为转换困难,对于汉语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也使用民族语言,但在应用“双语”进行教学也存在与学生正常交流、沟通困难等问题。无论是民族教师,还是汉语教师,能够有效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普遍不高。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汉语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一是学生所在学校基本都是民族学校,家庭和学校日常用语大多使用民族语言,汉语使用很少,汉语基础薄弱,在汉语的学习上一直都处于不利的地位,面对汉语授课形式,许多学生难于适应,学习困难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由于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牧区,家长大多为农牧民,文化水平低,教育方式简单,难于对孩子学习进行指导,学生普遍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盲目性大,往往不知为何学习和如何学习,也感受不到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更不知学习会给以后的自己带来什么,学习上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三、新疆哈萨克民族初中“双语”教学的出路
(一)改进学校管理
1.加强以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团队建设。有一个好校长才可能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进而才有可能办好一所学校。为此,校长必须要做好三个角色的转变:一是从思想上和教育理念上当好引领者,用校长人格魅力凝聚教师队伍,管理上要以“情”来带动队伍,用“爱”来关心队伍,引导教师队伍树立正确教育教学观;二是当好管理者,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懂得管理,敢于创新,在制度上、管理细节上和服务上做好管理;三是当好教育者,作为校长要懂得办学规律,熟悉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2.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管理是一门艺术,作为管理者要用心管理,用智慧管理,创造性的管理。具体来讲,学校管理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要加强理性思考,处理好现在与将来、规模与效益、和谐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上,特别是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上,要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关系;三是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转变单纯重视教学内容、轻视教育过程的现象,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四是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先要务实,才能求真,尤其在学校发展的特殊时期,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汉语教材和教师是双语教学最关键的两大因素,有了好的教材,还需要有好的教师去教,使教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一是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双语教师培训班,把经过专门培训的,语言表达过关且能够与民族学生交流的教师充实到双语教学的岗位上;二是为双语班配备业务精,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授课,使双语教学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双语教师和双语教学的质量双差问题,以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教师应积极参加自治区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 “双语”教学教师培训,从教师素养、教学技法等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二是要坚持“双语”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让教师理解课标,深入研究教材,以统一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提高“双语”教学实效;三是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积极推行参与式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培训模式,让教师在交流与相互学习中获得更多教学经验,以促进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利于多媒体提供信息的形象、生动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民族生在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对知识的掌握比较好,而且学生明显的表现出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二是借助实验激发学生理科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学生彼此的配合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民族生理科课程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三是课前口语训练,每节课前老师与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即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识,既复习巩固了所学内容,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英语教学中的“Speaking”。从不同科目,用不同方法,激发民族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动力、想学习、能学习,在体验学习的快乐中,发展学习的能力。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学生的态度决定着学习的行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更要帮助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一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正视“双语”学习,明白学习双语的重要性;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多阅读汉语课外读物,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阿斯哈尔·吐尔逊.依托“双语”教学构建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J].语言与翻译 , 2010,(01).[2] 艾买提.对新疆少数名族汉语教学性质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02,(02).[3] 刘秀明, 郑燕.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评析与思考(一)[J].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4] 吴宏岭.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有效性之研究[J].科技信息, 2010,(14).联系方式:郭建耀,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 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邮编741001 电话:*** E-mail:guojianyao@126.com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行流镇腰庄中学 李静云
摘要:初中历史面临各种尴尬:1,副科不受重视。2.师资缺乏,教法僵硬。3,学生厌学历史。出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加强师资,强化教学改革。关键词:尴尬 重视 教学实践 素质教育 更新观念 健全制度 督导 教学设备 教学效率
一
初中历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历史作为一门“副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学习历史很重要”,也知道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将直接制约高考“3+X”、“文科综合”的水平,更明白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更多时候是在场面上说说而已,初中历史学科地位低下,教学方法僵死,使初中历史教学始终很难摆脱尴尬境地。
尴尬之一:副科不受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教育发展突飞猛进,但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留下了人文学科被冷落的缺憾,中学历史教育尤其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尴尬境地便是明证。“应试教学”主宰着校园,有些人有意无意地用应试眼光来评判历史课的地位,在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观驱使下,历史课就只好靠边站,被打入“副科”行列。受此牵连,一些地方历史教师遭遇着不公的待遇,从事历史教育便成为“错误的选择”、“无才的表现”。从而也就不难理解某些教师家长劝诫“历史不考,少花点时间”,很多“主科”则大刀阔斧地抢占历史课时。这些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造成的误会,从学校传染到家庭和社会,也就必然出现歧视历史教育的偏见。在科教兴国的今天,认真审视历史教育的地位,是当前历史教育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强调:“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的重要性,他在调阅了人教版全套历史教材后指出:“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一些地区初中历史教育现状证明国家的教育方针没有得到贯彻,反而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对学校评估的条例中不见历史结业会考情况的影子;有些初中示范学校甚至只在课表上有“历史”,实际上已成为其他学科的副业地,历史课形同虚设。这些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就不难理解中考一等奖的学校历史结业会考仅百分之十几的及格率。初中历史的“副科”地位“天经地义”,初中历史课谁都能兼,这些见多不怪的现象,岂不有悖于国家的教育方针? 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实践,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经过长期的相互感染,已编结为轻视历史的网络,谬误反成了“真理”,偏见却成了共识。难怪,新近教育界有些“专家”想效法美、日旧法,在中学设置“社会科”,把历史科并入其中,这意味着历史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丧失独立性的危险,这种人为地削弱历史教育的错误做法,不仅没有得到纠正,而且还有发展的危险趋势。
尴尬之二:师资缺乏,教法僵死
正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历史教育陷入困境,一些地方的历史教师队伍极不整齐,尤其初中历史教师更成为“杂牌军”,专职老师“忍痛割爱”、改教主课,很多其他学科老师为凑工作量,“勉为其难”、“滥竽充数”。虽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初中历史教师最起码有85%以上为兼职。经常听到某校长为照顾将要退休老师,让他改上历史;也听到学生称赞“某老师能用英语上历史”,凡此种种,令人啼笑皆非。难怪校级、片级历史评比竟找不到评委,任命一个片初中历史中心组组长也只能“开天窗”。
尴尬之三:学生厌学初中历史
老师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讲授一堂战争史,竟然找不出一幅相关的挂图,老师只能在黑板上比比划划:申请组织一次学生的参观游览活动,由于没有经费而被拒绝;想让学生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资料,却没有录像带、幻灯片等。历史 老师全部家当是一张嘴、一支粉笔。初中历史教学在绝大部分地区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与当今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相比,实在相距太远。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态度漠然,笔者曾作过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而高达85%的人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学习历史态度积极的仅10%左右,约40%的学生受纪律和考试的约束在应付着历史课。约50%以上学生上历史课根本不安心。学习历史没有价值在部分中学生中已形成共识,从学校到社会的气候似乎告诉他们历史学习既不影响升学,更不妨碍就业。本来课业负担就重,需要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内容太多了,把历史搁在一边,何乐而不为。于是在历史课时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看课外读物,复习其他功课,睡觉甚至嬉闹等等,考试时自然也就抄袭应付成风。
二
我们已知道尴尬现状的凡此种种,忧虑之余,惟有积极奋进,才能走出困境,迎来历史教育的新的春天,我们的认识是:(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历史教育要发展,教育思想必须要革命。所谓:“应试教学”、“正副科意识”、“读史无用论”等狭隘观念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故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大教育思想已是刻不容缓。(二)健全制度,加强督导
教育制度的健全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初中教育,关系到历史教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长久教育的大事。过去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操作规程及教育评价体系最大弊端就是应试教学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如今我们教育制度注重教育的基础性、整体性、发展性和战略性,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的“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尽管这个制度尤其是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改革深入,相信历史教学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定能有适当的位置。
(三)加强师资,改革教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尽可能聘用专业历史教师,实在要兼职,也要加强督导、培训、常规考核,力求做到称职。历史教师要加强进修,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改善知识结构。
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切实把握初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改进教学。针对初中生的好动、好乐、好奇、好胜的特点,加强兴趣诱导,培养学生特长,如指导学生办历史小报,收集邮票、纪念章,排演历史节目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问题。
(四)完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挂图、录像、幻灯片等历史教学设备能充分体现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因而对历史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学校在这方面应有积极的措施,一下子不可能备齐的,可以分阶段逐渐添置。历史教师也可以动手自制一些模型、幻灯片,或自我搜集一些音像资料,包括自制一些教学课件。这些都是属于硬设备,另外象历史博物馆、历史古迹、历史著作、历史名人等软设备也要充分利用起来,课内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源设备的功能,来提高我们的效率。
总之,初中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并由此引起的危害,是决不能漠然视之的,但也不能为此丧失信心,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协力,从历史教师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历史教育“忧而不乐”的处境,必会变为“乐而不忧”的前景,对此我们信心百倍。
第三篇: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出路论文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地位严重偏低
语文教学是由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大块内容构成的,看上去写作占有半壁江山,而在高考中作文也占了60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在总的教学中所占比重严重偏低。我曾就此问题在本校及兄弟学校数十位语文教师中作过粗略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的:
1、一半以上的教师很少上作文课。当然也有老师认为不上作文课也不要紧,因为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对名家名作的品味本身就是在写作艺术上的滋养;不过这仅是指作文指导课而言,课文即是指导的好例,但是作文评点课呢?这应是作文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总不能用名家名作点评来代替吧?缘于什么?就是
2、又有超过一半老师是不认真改作文的,没有认真改过,当然无法评点;这里又会有老师认为,作文可以由学生自己互改的,这是可行的,但必须与老师改穿插进行才行,而且学生改作文实际上还是要老师先有总体把握,对学生作文情况有明晰认识,而这是向来不改作文的老师所做不到的。老师不改作文,学生当然对作文没有什么动力可言,布置作文也是非“听取哗声一片”不可的了,于是有了
3、少写作文。有些学校规定一学期至少要有八篇作文(且要是大作文,区别是平时的小作文),也差不多就是两星期一篇,这恐也是无奈之举,只怕不给一个下限,就会老师索性一篇也不安排写了。在我所调查的老师中,基本上能到这个数(超了这个数的则仅一二位),有两三位只写了三四篇。而是否每一篇都批改过,就难说了。
要教师真正地重视作文,还是要在评价系统上面做文章,尤其是学校组织的大小考试,必须严格按照作文评分的标准来进行。而这一点,恰恰是被忽视的,改作文题的教师往往把这看作一件可随意为之的事,时间宽则仔细一些,照顾点文采、结构、字迹,时间紧了就随便打分,只求能保“底”(事先设定的作文平均分)。这就造成了学生常常不能得到实际水平所能得的分数,文采好的学生还好,因为毕竟语言摆在那里,躲都躲不开的;而中等水平与低水平的学生的档次却无法分开,甚至常有低水平的学生作文分远高于中等水平学生的情况,而仔细读来又完全应该倒过来。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或要除掉一部分本身喜欢写作的学生)自然就会觉得作文没有意义――中等水平学生认为自己辛苦写来却只能得低分,反不如随便对付的低水平学生,而低水平学生则更认为作文只要随便对付就行了,根本不用多写。反映在教师方面也是如此,既然作文成绩如此“变幻莫测”,又干吗吃力不讨好地安排写作文呢?本来积极的也变得不愿再写了。所以还是要对考试作文的批改认真对待,力求公平,让不同档次的学生有他们属于自己的成绩,且要拉开档次;这样,学生会提高作文训练的积极性,教师也会加大作文训练的强度,多写作文,多改作文,多上作文课。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工作量的增加,但语文教师不愿在作文上花时间,本就是失职的。
二、作文教学的方向定位有误
语文老师可以不上作文课,却不能没有一二文采好的学生。通常我们会把他们的作文拿出来展示,或投到各家作文报刊,再有就是参加各类作文竞赛。文章发表了,竞赛获奖了,教师也跟着沾点光。但实际上这些同学文章的发表、获奖与教师并没有多大关系,他们的作文才能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我们却往往以班里有写作好手为骄傲,将推荐他们发表文章、参加作文竞赛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而这正是作文教学定向的失误。
要让作文教学有其真正意义,则我们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广大作文底子不实(或者较差)、阅读量很少、对作文有厌恶感、恐惧感(并不完全像有些报刊上说的那样是因为老师要求写的作文不能让他们自由地抒情)的学生。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完成的使命,是“雪中送炭”,要做到“平民化”。
“平民化”的作文教学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这意味着老师不能只顾着“欣赏”好文章,而对文句不通、文采不佳的文章一勾了事,反而更加关注后一部分学生的文章。上作文指导(讲评课)也不能仅是读一篇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文章了事,因为更多的学生会想,反正他(她)的作文很好,我是写不出来的,反而没有效果,不如转向到这本来“沉默的大多数”上;在他们的作文中,我们也许很难找到一篇完整的可以作范文来读的,但毕竟基本上还是可以觅出一二“闪光”的语句的,将这些语句摘出来,用“妙语集粹”一类的题目拿到课堂上读一读,品一品,恐更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至少有更多的学生会努力在写作中添一些精彩的表达,这正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开始。再以此与读高水平学生的作文结合起来,则会使作文课更有吸引力。
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而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或会锐减,但如果是真的想要大多数学生能在作文上得到益处,就非这样做不可。
三、作文“真实”把握模糊
按有些老师的说法,作文的“真实”体现于学生在自由状态下的心灵表白,而虚假则体现于对某些宏大主题的刻意趋近。这已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同,包括高考,也在努力给予考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但在实际操作中,当我们打算彻底放手给学生写作的自由,却仍不时感到,他们在操着一种流行的腔调,说着流行的话语。这就是真实吗?这当然是真实的时代病症的反映,但绝对不是每个作为个体的学生思想的真实反映,他们完成的是“复制”,而不是创造。于是有了这样的矛盾:不给自由吧,学生作文表达的不是他们自己;给了自由吧,学生表达的竟还不是他们自己。正因有这样的怀疑,我曾在自己的一篇名为《关于学生作文:自由与“作秀”》的小文中说:“在如今的学生作文中,我以为最可关注的倒并不是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而是在他们真实的想法和那些阴暗、深刻的表达之间,出现了怎样的虚饰。”
就我自己的粗浅思考来说,在学生作文的真实性方面,我们要强调,真实也是分浅表和深层的,浅表的真实,只表达出了“感受”中的真实,并没有经过思想的过滤;而深层的真实则是经过思想的过滤的(思想是否具有相当深度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的。在写作文时,就必须强化“深层的真实”。比如写青春岁月、高中生活,学生往往就选择了写迷惘、困惑、叛逆和苦、累。这些当然可以看作是真实心境的反映,但都是浅表的,未抵达人的本质层。人是有对环境的超越能力的,正是这种超越性,成就了许多杰出的人。如果有学生能从这个角度入手写文章,则可以说我们看到了深层的真实,看到了一个人对本质力量的挖掘。但当然,这里还是会出现学生所想与所写不一致的情况,此处的微妙,就需要教师好好把握了。
第四篇: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本来,初中体育纳入毕业生升学考试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促进学校体育开展的有效措施。体育考试制度的实施,对端正教育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本应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应能更有效地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的改善。但无奈的是,事与愿违,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纳入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后,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更陷入了应试教育的困局,呈现出以下的不合理现状。
1.学校在教学管理和工作安排上存在偏颇,不重视初
一、初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只注重初三毕业生的体育考试成绩,前松后紧,临急抱佛脚的“应试现象”非常严重。
2.学校在体育教学工作安排上不作衔接,体育教师随机变动,谁有空谁去教,不安排跟班教学。另外,初
一、初二体育教师的工作与教学奖励也不挂钩,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导致非毕业班体育老师工作丧失积极性,课堂教学流于“放羊式”。
3.学校担心学生初三毕业体育考试成绩不理想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所以,学生到初三年级后就加大训练力度,进行强化训练。但由于初
一、初二教学不把关,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锻炼,基础差,这样一来,初三把关体育教师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教出别人三年的效果,工作压力与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针对现状,如何才能打破困局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找到出路?
一、加强领导,监管到位
各级教育部门要从育人的高度出发,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给体育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领导与管理。想方设法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而不是走过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选派懂专业、能力强、求上进的专家型人才抓中小学体育工作,把政策方针落实到位。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把体育工作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新课程标准实施,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和学校的工作目标制定考核、教学督导等各种评优评先挂钩,把评价校长成绩与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挂钩,克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工作绩效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甚至建立校长负责制,制定出正确的地方政策导向,保障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认识,正确导向
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地位 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如果体育教学被忽视将不能发挥体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对文化学科的学习不利,会造成恶性循环的局面。所以,学校不能搞应试教育,必须让学生从初
一、初二年级就要重视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只有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才能通过体育考试,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大辐度的提高。达到既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又强化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持续发展。
三、落实小循环教学
以上一、二两点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但是,对于农村初级中学而言,以上两点不容易在短期内实现,也不是靠体育教师本身的力量能够做到的。所以,对于广大农村初中一线体育教师而言,要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走出困局,还必须另辟蹊径。基于自身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长期驻扎初三毕业班把关的亲身体验,笔者认为,落实小循环教学或许是最省事,最可能的解困出路。因为,由同一位教师从初一开始带班教学,直到初三毕业,负责到底,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个别教师长期留守初
一、初二教学,阻碍其专业成长与能力发展;还可以避免由于初
一、初二教师不负责任地“放羊式”教学,造成学生锻炼基础缺失,身体素质不高,人为加重初三把关教师的工作压力与难度的情况;而且,就算学校在教学管理和工作安排上存在偏颇、教学资源集中向毕业班倾斜,但该教师由于要从一而终,因而还是会积极地争取最后的胜利。所以,在大环境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小循环教学或者可以作为解困的权宜之计。
责任编辑龙建刚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
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
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二零一零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严峻在哪里?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于大学毕业生多,市场需求少,要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就只有依靠社会关系,尤其是在报考和录用公务员方面。通俗地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父母在社会上是有权有势有钱的,子女肯定能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虽然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不准妻儿等直系亲属到本单位工作,但是中央政府不能禁止朋友安排我的子女,我安排朋友的子女这样的友情交换。
现代版“上山下乡”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胡主席和温总理曾多次勉励大学生要心系国家,努力学习,甘于奉献,号召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和中小企业去。而一些学者认为,要求大学生到城乡边远地区工作做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不光是大学生可能不愿意去,即使去了,“大学生村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最重要的是农村的基层政权现在都是人满为患,其中也有不少大专学历的人,并不需要多少新大学生。即便有大学生被安排到那里去,当地的官员也会觉得僧多粥少而加以抵制。
户籍松动
大学生就业难推动了中国户籍政策进一步松动,国务院办公厅在去年二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取消对专科以上毕业生落户中小城市的限制,这也意味着希望在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等地落户的外地籍高校毕业生仍要面临户籍问题。
有学者认为,取消户籍限制虽然有助于毕业生在省城和地级市就业,也对毕业生在民营私企单位就业有帮助,但帮助不大。
自主创业之难
去年新上任的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强调加强创业教育,优化政策环境。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接受有补贴的创业培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但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是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事的多是规模小的个体经营的行业,成功率低。而且,自主创业只适合少数人,具有创业素质和条件的人毕竟很少。依靠创业只能缓解就业难,要根本解决就业难问题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和谐、不稳定。
名列
(资料出处:http://《联合:随着金融危机仍然不断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在经济高速发展和高校扩招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大学生
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解除困境的方法。早报网》)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女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
关键词:结构性过剩、扩招、就业率
中国青年报:最近我们看到新加坡《联合早报》专门把您说过的一段话引用出来,作为一条新闻。该报刊登的您的原话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怪扩招,我觉得没有太多道理。现在大学生太多,这叫结构性过剩——大家都想在大城市当公务员,有多少岗位呢?有很多地方需要他们去,他们不去。当然,不去也不能怪大学生,你为什么不增加紧缺人才岗位的吸引力呢?文革前,越到西部,工资越高,比如,新疆可以拿80块钱,我们在北京只能拿46块多,现在反过来了,那谁愿意到西部去啊?”该报指出,您的观点是:就业率低不能全指责学校和教育部门,政府整体应该分析和反思。您是在什么背景和情形下谈及这个问题的?您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
吴启迪:我也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这个问题的。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扩招,问我怎么看。我的意思是,确实不要随便地把“扩招”和“就业难”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当然从数字上看可能是这样,因为现在大学生多了,毕业以后找工作的人也就多了,肯定会影响就业。这好像很直观,但其实这两者的关系很复杂,要作为一个系统来看。
为什么中国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假如中国现在毛入学率在23%的话,这并不算高,韩国是百分之七八十的毛入学率。当然也不是说越高越好,但至少23%是不高的。我一直说,文革造成了一个窟窿,那个窟窿要补,总有一天要把它补起来。因为10年不招生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好解释。我们作为一个要想发展的国家,如果要提高国民素质,要想搞创新型国家,大学生的数量要多,这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个时候就说大学生已经太多了,他们找不到工作了,我觉得不符合逻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实是一个结构上的问题。有些地方岗位没多少,但是大家都想去,有的地方很需要人才,但大家又不愿意去。这个问题能怪年轻人吗?我觉得不能怪他们。他们想的很多问题都很现实,不光是工资高低的问题,还考虑到将来,比如将来家庭怎么样啦,孩子上学怎么样啦。我觉得大家考虑这类问题很自然,不能总说他们不够有理想、抱负不够高什么的。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怎么把人吸引到需要人的地方去,这个责任是政府的。你理解我的意思吧,就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问题,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用什么样的政策。而且也要防止跷跷板,不要按了这个,翘了那个。我们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但是二元结构的解决,又跟人才很有关系,解决得好,就良性循环,解决得不好,就恶性循环。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政府应该说是很有力量的,只要真把它当做一件事情去做。我们国家有很多研究机构,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题目,好好去研究。我不认为这个事情想不清楚。
中国青年报:您所说的文革前的这种情况,到西部去工资会更高一些,这是因为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工资是由国家统一调配的。现在已经没办法执行了。
吴启迪:我们公务员的工资本来就是国家定的。为什么没办法?有好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它们也有这种情况。像日本、澳大利亚,都有这样的例子。这些政府做得成,我们政府会做不成?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政府。
中国青年报:但在边远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一定是政府职位。吴启迪:当然有部分不是,但很多是。我觉得政府先做了,就会有影响力。中国青年报:它会有一种政策影响力。
吴启迪:当然啦。上次我举了法官和检察官的例子。他们和律师不一样,律师的收入很高,自己去做案子就可以了。法官、检察官是公务员,在艰苦的地方,非常稀缺。
中国青年报:据我们所知,在我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基层法院、检察院,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寥寥无几。
吴启迪:现在有政策让我们法学院学生三年级就考司法考试,以为他们考完了就可以去西部地区当法官、检察官。我说这没有抓对啊。那些学生考过了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去西部呀?他一样可以不去。
中国青年报:他在大城市做律师,赚的更多。
吴启迪:没错呀,怎么会制定这样的政策呢?政策应该制定在用人的那一头。但是用人的那一头,教育部门只有建议权。
中国青年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谁负有最直接的责任?
吴启迪:现在一说起责任,动不动就说“问责”,你们媒体很喜欢用。说实话,很多东西连权限都没明确,怎么个问责法?所以我更倾向于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先说责任在哪里,“问责”反而弄得大家都很紧张,认为责任不是我的,就往外面推。
我觉得你们中国青年报提出这个问题来,本身就很有意义,共青团这些年为大学生就业做了很多事情。我一直说,光找教育部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实,教育部被骂骂也没什么,但骂解决不了问题,没解决问题才是最麻烦的。
中国青年报:考虑到就业难的事实,您觉得扩招的政策是继续还是变化?
吴启迪:扩招这件事,从2005年开始,政府已经人为地把它压低了。其实人口自然的增长率也在减少。因为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减少。适龄学生最多的一年是2008年,到2009年已经朝下走了,2010年就更少了。
中国青年报:您曾说大学生就业率不该完全推到校长头上?
吴启迪:学校不是一点责任没有。就业的事情当然跟教学质量有关,和专业设置有关。像这种问题,学校应该关注,应该敏感,应该跟踪。但高校目前出现了一些情况,为了提高一次就业率的数字,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都不好好做。这种状况从长远看很糟糕,会使我们大学生的质量真正降低。许多大学最后一年就荒废了,或至少荒废半年。
你若问一个外国大学的校长,他不知道他学生的就业率,他真的不知道,因为国外没这个概念,而一次就业率则更没
有道理了。国外是后来才调查,有些人过了一年以后再就业可以吧?而我们现在就片面地追求一次就业率。这其中难免会有虚假成分。教育方面很多事情不要搞得太刚性,太刚性了,一件好的事情也会搞歪了。教育部原副部长:大学生就业难与城
乡二元结构有关(2)2009年12月21日 09:15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我国教育亟待国际认证
关键词:教育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吴启迪:另外我还想提一点,就是就业难跟教育质量问题是有关系的。因为有些人,比如说外国人,经常说我们的工科学生很多,但是质量比较差。这种话他们讲得很多。我觉得他们这种讲法,是吃牢我们一点,就是我们没有参与到国际认证当中去,如工程教育认证、医科教育认证、法学教育认证等。
中国青年报:加入国际性的教育认证组织,是由政府出面谈的吗? 吴启迪:这必须由非政府组织来做。中国青年报:我国有这样的机构吗?
吴启迪:目前还没有。我们只好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在教育部成立一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来干这件事。这件事我呼吁了5年。
中国青年报:如果我们获得了认证,那意味着什么呢?
吴启迪:意味着人家将会承认你的教学质量。我们有些好的学校水平是足够了,像清华、交大这些工科院校,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国外就是以此为借口,说我们不行。这实际上影响了我们的学生在国际人才市场的就业,因为现在进入外国公司,就是进入了国际人才市场。
其实我问过很多美国著名的大公司,即那些用了我们国家毕业生的大公司,当然他们找的都是好学校。我问他们老板,你觉得我们的学生怎么样?比你们国家毕业的学生差吗?他们说,一点儿都不差。我也问中国学生,你在公司里觉得自卑吗?觉得比外国学生差吗?他们说,绝对没有啊。
中国青年报:他们是不是已经接受过西方的教育了?
吴启迪:没有,就是国内学校毕业后去工作的。当然我们有一些新的大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如果我们搞了国际认证的话,大家就知道朝什么目标去努力,就能把这件事越做越好。
专业为什么忽冷忽热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人才预测
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差的是法学和哲学,您怎么看待这种专业冷热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您认为,学校专业的设置应该以什么为导向?
吴启迪:很多人老喜欢说的一个词叫专业对口,学什么干什么,所以才会出现一会儿这个专业很热,一会儿那个专业很冷,就业也成问题了。我倾向于大学生本科阶段主要还是能力培养。只要用人单位有眼力,就能选择一些好的毕业生,不见得是学这个专业的人。所以教育部在学校专业定位上已经拓宽了,本科阶段应该比较宽。比如物理,有物理专业就行了,不一定要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等。但现在恰恰有一些行业部门跑过来说,我们太缺核物理的人才,说赶快办这个专业。这种指导思想不对。因为假如核物理这边真的需要人了,学物理的学生在最后一年可以加点这方面的内容,去适应那边的工作。这是以事先有意向为前提的。如果事先没有意向,学生毕业后在单位里培训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因为他基础知识都有了。我觉得应该用这种方法来考虑本科教育,不然就变成职业教育了。所以你看美国的名牌大学,哪有那么多窄得不得了的专业?而我们在教改的过程当中,改来改去,越改越窄。
另一方面,关于哪个行业需要多少人才的预测,也需要做。这个教育部门一家做不了,决定一个专业招多少生,目前是发改委和教育部共同决定的。人才的预测需要一个很有水平的研究机构,它能够预测几年后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些专业叫长线专业,有些叫短线专业。当然,也有民意测验。比如,美国每年都评选“美国学生最喜欢的专业”,每年调查一次,然后从统计数据里分析趋势。在国外,这个方面是非政府组织做得多一点,我们现在是劳动人事部门来做。这种人才预测对学校有指导作用。
“啃老族”、“蚁族”与钟表匠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高薪、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难导致“啃老族”的出现,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吴启迪:这个跟时代有关,也就是价值观。这是一个物质相对优越的时代,老一代舍不得孩子在外面吃苦,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在家呆着吧。而前面那一代,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要奋斗,要改变贫困的状况,大家都很艰苦。到了这一代,已经不需要吃苦了。我觉得这种状况是青年工作应该考虑的事。怎么使年轻人感受到“啃老”的优点和缺点。比较下来,他可能觉得“啃老”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单是我们国家,别的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
中国青年报:现在还有一类人,叫做“蚁族”,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在大城市的郊外租很便宜的房子,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就上上网,吃得也很简单。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吴启迪:这跟我们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还是蛮大的。包括我们的地区差异也比较大。这些学生从农村或者小城市来到北京、上海以后,就希望留下,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状态。这还是个社会形态的问题,要重视。
改变这个现象,就得让其他一些地方的一些职位有吸引力。比如说西部地区的一个中小学校长,你给他高薪,而且不仅是待遇高,你还考虑到他成家、生儿育女等全方位的问题,甚至给他10年以后回到大城市的机会。吸引力要达到这个程度,使最好的学生都愿意过去。他到了那儿就是一个校长,如果一个校长是很优秀的人,他不能容忍底下的人很差。这样的话,团队就带起来了。包括卫生院的院长、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等。最优秀的人就给他最好的待遇,这种做法在有些国家就有。
中国青年报:您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就全国平均而言,中职就业率连续4年超95%,大大超过本科生就业率。但是高就业率并没有大幅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声望,您觉得原因何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吴启迪:这个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中职就业率有百分之八九十,跟大学生就业率差别这么大的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人的期望不一样。也就是说,他们要求不是那么高的,给1000块钱觉得足够了,很好了,所以比较容易就业。但是到了大学毕业就不一样了,最好有三四千,但是这样的工作不好找,最后无奈了,1000块钱也行了。所以我觉得不要把这两种就业率数据放在一起比较,这两件事情是不一样的。
另外,我们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还比较差,也就造成了它不是特别吸引人。这跟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这些人和大学毕业的人差别是很小的。
中国青年报:是不是我们观念上也有一些问题?
吴启迪:当然有问题。大家都希望小孩能上本科,甚至研究生,这是非常明确的。我们的干部子女,有几个去读职业学校?可见职业教育并不吸引人。所以对此要下大的功夫。还有一个,跟时代有关,发达国家职业学校毕业出来后待遇非常高。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就是他没觉得开个出租汽车有什么不好,大学毕业生去开也没什么不好。瑞士的钟表匠,他的收入可能比大学教授还高。那你说家长为什么还要送不大爱读书的孩子去受苦,读这么多年的书?所以,这个跟社会形态有关系。
教育部原副部长:大学生就业难与城乡二元结构有关(3)2009年12月21日 09:15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诺贝尔奖到时候会主动找过来” 关键词:教授治学、创新型人才、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您担任过同济大学校长,现在大学功能日益复杂,您如何看待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的问题?
吴启迪: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教授治学”,我看,能够做到教授治学也不错。因为学校主要是学嘛。学校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他们应该参与决策。
中国青年报:现在有些知名的教授愿意去做一些行政的事,因为听说项目和科研经费都在系主任手上。
吴启迪:当然这些人也是业务骨干,所以他们的发言权大一点是可能的。当然,你讲的这个问题是我们的一个弊病。在科研经费方面,有行政职务的比没有行政职务的要多。这种局面其实是资源不足造成的。假如资源充足,可能就会给教授更多的自由度。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的情况就不一样,系主任大家都不想当,都推来推去,因为资源比较充裕,而且平均。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表现。
中国青年报: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创新型人才,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遒说,我们现在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主要是农民,包括农民工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把经济推上去的,所以现在不需要创新型人才。也有人批评说不应当用过去精英时代的价值观来培养大众化时代的人才,您对此怎么看?
吴启迪:创新型人才我们是需要的,但是也确实不可能用培养天才的方式来对待整个高等教育,因为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走到大众化阶段。我们的质量观会有变化,跟精英型的高等教育相比,是不一样的。就是说,不可能把每个大学生培养成尖子,因为现在上大学毕竟成了一件大众化的事情。
当然我们还是需要有一批拔尖人才的,但这些人才确实不应该也不可能数量很大。怎样培养这种人才,现在讨论得很多,我觉得光靠学校可能是不行的,尤其光靠大学是不行的。我现在很担心我们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小孩那么小,就给他们加了那么重的负担,一天到晚为了考试而读书。我想,高中三年里面,最后一年肯定是不学新知识了。这是干嘛呀?一天到晚在对付那些题目。现在很多大学新生已经被“磨练”得对科学没有兴趣了,他来念这个专业,基本上是家长或老师的意思。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有的时候真得重新开始,来提起他们的兴趣。所以,今天的高等教育在效率上是降低了很多。
关于诺贝尔奖,我觉得别老提,诺贝尔奖不是所有领域都有的,所以拿这个衡量有点不公平。在国际上的很多排行榜里,我们中国的大学不是老排得比较后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诺贝尔奖。但是,我觉得要是加上这么一条,我们中国的大学就不会排得那么后了,那就是:假如提到大学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我觉得,我们不会太差。我们大学搞出来的研究成果,包括我们的人才,建设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这些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包括人才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在这些方面,没有国家比我们更活跃。再比方说石油勘探,人家就得靠我们的技术。甚至包括地质领域。在这些领域里,我们已经是世界一流了,我们一点都不要有自卑感。
我现在感觉到中国人是丧失了自信心,一天到晚说我们不如人家,一天到晚说我们没得诺贝尔奖。我说,只要我们国家强盛到一定程度,诺贝尔奖自然就来了。甚至包括文学奖、经济学奖、和平奖等,都可能主动找上门。
“大学校长腐败是一种悲哀”
关键词:理想主义、工程腐败、学术腐败
中国青年报:您在谈到女大学生“傍大款”时,说大学要有点理想主义,说并不认为中外的教育差距非常大,倒是社会差距比较大。从您任大学校长和教育部副部长的经历来看,怎么解决大学理想主义欠缺的问题?
吴启迪: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说得大一点的话,是整个中国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在诚信、信仰、道德素养方面,是有缺失的。但我感觉,这也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
比如一些老板开始的时候拼命赚钱,一旦好到某种程度,他就想回馈社会。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慢慢变化的。生活水平高到一定程度以后,理想主义就会产生。年轻人就会感到,成天吃吃喝喝没什么意思,还得做点什么事。所以,我觉得有些事情会与时俱进,我们也不可以太着急。
但是从局部来讲,从教育部门来讲,也应该搞点活动来鼓励同学们的这种理想主义。我跟美国一些大学的校长接触,我觉得他们很理想主义。上次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在北大演讲,一上来就说,他们学校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非常优秀的公民。我一直觉得,不要认为“公民”是个很简单的词,它说明一个人要承担社会责任。我认为这些我们的学校还是可以做的。
其实任何人回想起来,大学这段经历都是非常美好的,是激动人心的,想起来都会很怀念,那为什么不让这段时光变得更美好呢?所以,我觉得大学里面应该创造一种校园文化,来构建理想主义的东西。有人说,你这个说法不太现实,社会太现实。我说那不要紧,你就在自己周围营造一点,也是好的。有些人说,把大学生搞得理想主义,到了社会上不能适应。我想不会的,他照样能适应。但是至少他有个崇高的起点,他要做个崇高的人。我觉得这很重要。
中国青年报:最近,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涉嫌在基建工程中巨额受贿被捕,大学不再是净土。您怎么看大学里的腐败现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杜绝?
吴启迪:大学里出现这种事情,是一种悲哀,是很丢人的。有好多腐败现象出现在基本建设方面,因为经费数量很大,社会关系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陷阱、圈套,道德上、素养上稍微欠缺的人,就容易陷进去。对此当然要严打,有多少抓多少,我们不能让这些人毁了大学的名声。
中国青年报:除了经济腐败,学术腐败也在大学盛行,本报就曾报道过多起发生在知名大学的剽窃、抄袭等学术腐败事件。您认为滋生学术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这一丑恶现象?
吴启迪:这个我们一直在说,现在整个学术界太浮躁,太急功近利。在大学里出现这样的事情,是违反教育规律的,给学生造成很坏的影响。我们一定要严肃对待这些事。
中国青年报:教育部有具体的解决办法吗?
吴启迪:已经有了,最近搞了几个文件。包括科学院、工程院,也发生了这样的事,他们也会出台文件。我觉得这还是个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我说不要老提诺贝尔奖的事,越提
越浮躁。其实,我觉得有些东西你不提,反而自然而然出来了。关键是怎么培育创新的健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