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解析

时间:2019-05-13 05:1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解析》。

第一篇: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解析

气象物候(专题)

【学习目标】

1.运用说明文的知识阅读《看云识天气》及《大自然的语言》这两篇文章。2.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4.学习谚语蕴涵劳动者的经验 【学习重点】

【学习时数】 三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对气象物候进行综合性学习。

2.进行有关气象物候的谚语、诗词汇报,积累 3.展望未来天气预测,提高写作水平【课前预习】 物候谚语

【知识预习】

1、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

2、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农历三月)。”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课堂探究】

3、小组比赛交流气象物候古诗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解释其中的物候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完成书后“讨论•活动”一。

3、教师小结,然后引导学生完成书后“讨论•活动”三。

当堂练习

5、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2分)

课后作业

6、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及其成因。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7、夏天人们往往到下列地方去避暑,根据本课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北戴河、大连、青岛

庐山、昆明

8、你还能说出一些诗歌中通过物候反映时令的诗句吗?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答案 【课前预习】 物候谚语

蚯蚓路上爬,出门要赤脚; 蚱蜢扑脸,大雨不远;

蜘蛛添丝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 久雨闻鸟鸣,天空会转晴。

燕低飞,披蓑衣;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晴蜓高,晒得焦,晴蜓低,带蓑衣; 盐缸还潮,大雨将到。

成语:狂风暴雨 暴风骤雨 狂风大作

春风拂面

凉风习习

狂风呼啸

北风忽忽 绿草如茵 鸟语花香 鹅毛大雪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 皓月千里

秋高气爽 铄石流金

雪虐风饕

海市蜃楼 雨过天晴

电闪雷鸣 乌云密布 【知识预习】

1、【答】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2、【答】梅雨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但各地 “入梅”的时间不一样。柳州、成都、湖州地点不同,入梅时间自然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梅雨“入梅期”是由南向而北逐步推进的。【课堂探究】

3、八年级上册我们已读过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写的是早春景象。请再读下面两首词,讨论这三首诗词中物候现象与季节关系。(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木兰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提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季节,但春天的景象会因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这三首诗词都写春景,只是时间有早有晚,细细品读,再联系有关的物候知识,就能辨出时间先后了。《钱塘湖春行》写的是早春景象;《木兰花》从“绿杨”“红杏枝头”看,写的是二月的春景;《蝶恋花》从“雨横风狂三月暮”“乱红(落花)”看,写的是暮春景象。4成语、谚语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了不少,民间流行的更多。请你和同学一起展示搜集到的这样的成语和谚语。如果搜集得多,请注意分类编排,如:有关“鸟儿”(燕子、大雁、麻雀、乌鸦等)的,有关植物(竹、杨柳、桃、杏、梨等)的。如果搜集到的成语、谚语所所反映的气象物候不合你们的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明确:在使用物候谚语与俗语的时候,应当注意这类经验的适用区域。一些成语谚语与观察到的物候现象不合,宜考虑所在地的位置和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影响湿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物候期也越迟。即使在一地,也有所谓“一山有四季”的现象,山顶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分明,这是劣质高度不同所致。我国地域辽阔,从寒 温带、温带直到亚热带、热带,冷暖不一,就地势而言,有高原也有平原,降水量也有很大不同,因此物候现象有较大的差异。在使用民间物候成语谚语的时候,要联系多种因素,善于变通。当堂练习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了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答: “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1分)“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1分)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课后作业

6、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气温也越低。

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 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摄氏度,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藨要低近10摄氏度,因此,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7、北戴河、大连、青岛(处于海滨,由于经度差异,夏季比内陆凉爽。)庐山、昆明(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度比低处低。)

8、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

第二篇: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关雎》教案苏教版-课件

诵读欣赏《诗经二首》

教学目的:

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女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初步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能够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读着《诗经》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你就仿佛被带进了浪漫的殿堂。今天,我们就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让我们漫步于《诗经》这条文字之河,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吧。

二、解题:

三、整体阅读,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2、纠正易错字音。

3、自由朗读课文,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4、再读,小组交流,试着猜一猜诗歌的基本意思。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5、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爱情与友情、亲情一样,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歌诵的主题。但应该是以相当成熟的年龄和心态为前提的,过早地去涉及它,那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无情地伤害,就好比揠苗助长。而现在呢,我们聪明的做法或许就是来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经验之谈,欣赏它的美好。当然了,并非每个人都把爱情描写得如此之好的,这需要相当的技巧。所谓技巧,就是写作特色。

6、介绍赋、比、兴的手法:

7、初步感受本诗的形式特点。

三、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学生归纳出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基本诗的感情色彩,教师补充。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

2、自己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四、美文品读

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美?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五、扩展性训练:小作文,根据歌词与诗句,想像作文《在水一方》。教学反思

关雎 答案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5《关雎》写的是痴情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6、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赋:直接地陈述铺叙。比:以此喻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兴: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

7、(1)题目取自于句首。

(2)基本句式是四言。

(3)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4)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5)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

第三篇: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教案苏教版

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 教学目标

1、运用说明文的知识阅读《看云识天气》及《大自然的语言》这两篇文章。

2、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掌握谚语所蕴涵的劳动者的经验。

重点 难点

1、能养成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从平常的失误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培养科学素养;

2、借助外部资源,形成判断气象物候的能力;3注重生活参与并积累生活经验。

课时

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个性化备课

教学过程

学习《看云识天气》

一、导入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你知道哪些预知天气的方法?我们一起从《看云识天气》。一文中会得到了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说出课文的结构特点,并概括说明内容。

明确: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第1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第2—6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看形态/看色彩);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如何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织全篇的?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明确: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中心句是: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三、精读深思,细心品味

1、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请再认真地研读一遍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形象地说明了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2、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

用词准确又不雷同,准确地说明了变化速度之快。

(3)为了说明如何看云识天气,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探究写作特点

1、文章始终抓住云的特点加以说。

2、本文说明顺序有条不紊,脉络分明。

3、语言通俗、准确。

五、小结: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六、积累背诵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2、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3、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4、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5、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6、山戴帽,大雨到。

七、拓展探究

1、从看云识天气到卫星测天气,说明人类己进入了现代科技观测天气的时代。你认为高科技条件下还有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 明确: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于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天气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中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一、导入: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看云识天气》,知道了如何通过看云来识别天气的变化。现在,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通过其他方法去了解气象物候。大自然不会说话,但他也有自己的语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你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明确: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是说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通读课文,说说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 明确:1-3段 从现象说起,以四季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物候现象和物候学;4-5段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6-10段 介绍物候现象四个因素,又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这样说明言之有序,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11-12段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南北);第二个因素是经度(东西);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由主到次)

4、《大自然的语言》一文采用了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法来说明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阅读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以后,想一想:了解气象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如何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练地描绘了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由于农业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水分、湿度、阳光等等,它的种植、生长、收获等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而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所以可以根据气象物候情况作出判断,安排农业生产。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物候的来临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有它的基本表现,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5、你留心过身边的物候现象吗?对你的学习生活可有意义?

三、写作特点

1、本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篇文章《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地感受了说明文的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气候物象方面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我们应像前人一样多观察、多积累,争取了解更多的知识。

五、课堂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2.《看云识天气》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4.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5.分别用一句话说明下面例子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说明了什么内容。①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说明了

②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说明了

【参考答案】1.⑴生动说明⑵平实说明⑶生动说明 2.C 3.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⑷摹状貌 4.⑴本体:云;喻体:招牌;相似点:都有标志作用⑵本体:卷云;喻体:羽毛、绫纱;相似点:颜色、动态;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5.①经度差异对物侯的影响;②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六、课后作业

一、观察近几天云彩的变化和天气情况的变化,能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吗? 关于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关于观风测天谚语

1、五月南风满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

2、东南风燥松松,东北风雨太公

3、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4、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5、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6、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二、课外再积累一些关于看云物候方面的谚语、诗句。关于云的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4、云交云雨淋淋

5、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6、云向东,一场空;云向西,披蓑衣。

三、预习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四、了解我国民间的24节气名称及名称的意义。春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 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开始。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成长。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小暑、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寒露 : 天冷,露水很凉。霜降:开始下霜。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篇: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课《诗人谈诗》教学案苏教版-精

《诗人谈诗》

【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诗的特点,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2.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评论的方法。

3.品读文章,谈谈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学会欣赏新诗。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在诗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学会在赏析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3.品味诗歌中体现的诗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了解文学的四大体裁: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2.了解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最为精粹的文学种类,它是文学之王。在文学的大家族中,它的历史最为悠久,它的传播范围也最为广泛。只有学会了领会、感受、体悟诗歌,才算是学会了欣赏文学,才算是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3.借助资料了解作者曾卓。

曾卓,当代诗人。其诗富有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尤其《老水手的歌》为作者的抗鼎之作。鲁蔾,现代作家。历任天津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鹅毛集》、《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寓言等作品。4.给加点字注音。

门槛()

曙光()

乍然...()

眺望()

旷.野()

弓弦.()

山峦.()笼罩().5.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身处黑暗的他对光明的渴求。【学习过程】

一、导入

我们也学了不少新诗,冰心的《繁星》、朱湘的《少年歌》、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等等。欣赏这类文体,我们可以从语言风格、结构布局、情与景的交融等方面入手,来评价一首诗。去品味诗歌的字词、写景、抒情、状物和意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著名诗人鲁藜的世界,去领会他为我们创造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二、诗歌讲析

1.教师感情地范读《一个深夜的记忆》。

学生听读,注意诗歌节奏,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

2.学生反复朗诵原诗,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在书上标注一下。3.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1)读完这首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为什么?

(2)“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开门,还是深夜。”第一节诗写月光引发的错觉,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是诗人的主观感受。用了这个“流”字,使月光照在大地上的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诗的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这可能是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这种错觉,更显示作者对光明殷切期待的心情。诗的第三句,“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这句话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3)第三节诗写月光下眺望所见景物,你能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描述出其中的意境吗?试试看。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明确:诗人独自面对大地,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用了“感觉到”这个词,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当时还处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诗人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的洗礼,但是整个中国还处在黑暗之中。最后两句诗,作者盼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这是冷静和成熟的理智。

4.当堂熟读成诵,有感情地背诵《一个深夜的记忆》。

三、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以诗人的身份写下的这篇对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虽然只有五六百字的篇幅,却以其精练明晰的文字,深刻独到的眼光,为我们如何阅读和评论诗歌,学习诗歌评论的一些常识做出了榜样。

1.浏览全文,明确大意。

第一部分(1),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之处。

第二部分(2—5),作者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

第三部分(6),写作者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2.迅速找出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在 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

3.曾卓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呢? 4.朗读全文,运用作者的评论,加深自己对诗

四、课后阅读诵读《乡愁》或《雨巷》,学写诗歌评论

参考:《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 2 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资料宝藏】 1.作者简介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作者在该书的序言中这样说:“我希望朴实地唱出心中的歌:没有喧哗,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揉造作,不是仅仅用华丽的语言将诗装饰起来,不是仅仅用智慧的语言将诗点缀起来。我知道,读者是不容易被欺骗的。”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3 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出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

鲁藜(1914-1999),原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家庭贫苦,未读完高小即开始谋求各式活路,随父兄迁徙于湄公河两岸,得一台籍落魄文人陶冶影响,获得古典文学初步知识。1932年回国,在海外飘泊16年。“七月派”重要诗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而后参加左联。1936年在沪入党,1938年赴延安。入延安抗大学习,结业后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1949年任天津文协主席,1955年,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远离文艺界。1980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认为:“诗不可能是自我表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引入阶级学说。七七事变不久,胡风创刊《七月》,取意为二:抗战与现实主义。先后为周刊、半月刊、月刊,皖南事变后终刊。后又办《希望》(1945年1月-1946年10月),所刊作品收入胡风主编《七月诗丛》,人称“七月诗派”。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2.关于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诗草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谈新诗》、康白情《新诗底我见》)。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有益营养的基础上,对新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第五篇: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鼎湖山听泉》导学案

1.鼎湖山听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重点】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2.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学习作者在文章中对材料的详略安排。【学习难点】

1.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法指导】:

1.在多样化的朗读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2.有机融合听、说、读、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

3.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学习过程】

课 前 预习

【知识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楹联()泠泠()淙淙()汩汩().......古刹()怅wǎnɡ()pú()提树 xiá()想

2、解释下列词语。

拾级:

盎然:

迥然:

万籁俱寂:

3、请你记录下文中还应注意的生字词。

字音、字形:

字义:

4、填空:

①《鼎湖山听泉》是一篇优美的(文体),作者是 代 作家。②课文引用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诗句出自 代文学家 的《陋室铭》。你

还记得其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句子吗?请写出来:

5、名句集锦:描写泉的古诗句:

① ——(作者)(作品)

② ——(作者)(作品)

【初读感知】

1、课文题目中为什么用“听泉”,而不用“看泉”?

答:原因一:

原因二:

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

表示时间的词语:

表示地点的词语:

本文的写作顺序: 顺序为主,顺序为辅。这是采用 的写作手法。【我的疑问】

写下你预习后的问题和感受吧。

第 一 课 时

【目标展示】

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的特点。【预习反馈】

师生交流,答疑解难。

【再读课文,点难拨疑】

1、游历山水主要是靠眼睛观察感受,而泉水的百态千姿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的,可是作者为什么却单单从泉声来表现鼎湖山的泉水?

2、题目中“听泉”二字是关键,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

3、课文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请用“泉”组一个词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4、课文开头交代鼎湖山的背景有什么作用? 要点记录:

开头 内容概要 关键字眼 起讫段落 写作特点

内容

5、课文结尾写道:“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你能体会作者的深意吗?

要点记录:

拓展延伸·巩固

【思维碰撞】

从本文对庆云寺引来大批旅游者,“反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潜在的威胁”这一问题的揭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你认为开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重要还是保护自然环境重要?

我的观点:

【实际运用】

鼎湖山的优美环境离不开碧绿的大树,为保护鼎湖山的环境,你们班将在植树节时开展一次植树活动,请先拟出一条标语,并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第 二 课 时

【检查反馈】

仔细比较课前摘录的四组描写山泉的句子,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不同点:① 不同,;

② 不同。

【研读品析】

1、课文中多处写到山泉,有写山泉踪影、流向的,有写泉水声音的,但详略有所不同,方法也有所变化。请你在课文中画出写山泉的句子。

2、阅读课文,用“像”造几个句子。

①示例: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②那像()一样()的,是()。③那像()一样()的,是()。④那像()一样()的,是()。

3、在这泉水的交响曲中,我们仿佛听到了

4、吟哦讽诵第八段,用文中的语句填充。(前三项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①泉声的特点:

②想象的具体情境:

本体:

喻体:

③感受:

④过程: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听出这样丰富的内容?

【思维发散】我们走进鼎湖山,感受到鼎湖山的清新秀美,我们听到了许多悦耳的声音。请你把听到的进行诗意地说,相信你会比例子中说的更精彩。

我听到山泉在说: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我听到(树木、石头、小草、白云„„)在说:

【美点寻踪】

鼎湖山美, 鼎湖山的泉更美,以至于作者将之誉为“鼎湖山的灵魂”,它到底美在哪里?请同学们运用“鼎湖山的泉美,美在„„”的句式,根据示例进行仿写。

示例:鼎湖山的泉美,美在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让我想起了千里以外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调皮女儿。

鼎湖山的泉美,美在

【美句欣赏】从课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句或段),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小结:本文运用了 修辞手法。

作用:

拓展延伸·巩固

【课外阅读】

大 美 之 美

①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那里的山,多是褐中泛黑的颜色,不长一棵树。那是一种怎样的山呀,离天那么近,它们的骨和肉,都被太阳烤干了,已没有一丝一毫阴柔的女儿气,惟存阳刚与雄浑。它们与蓝天、白云、湖泊构成了大跨度、大视角的不加丝毫修饰的原始之美、宏阔之美。可你近赏它时——就连海拔5000米、巍峨的岗巴拉山,呈现给你的也没什么惯常的意趣可言,绝对找不到水落珠溅、苔绿花红、芳草萋萋的景致,有的只是干燥异常的壤土与碎石。

②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大自然的存在都显得非常简洁,好像盘古刚完成开天辟地。在内地的时候,每当我看到秃秃的山冈,就惋惜为何不多植一些树,让它变得苍翠一些;就在我飞抵拉萨的当天,看见这座阳光之城周围山上的荒芜,也延续着这样的想法。可是,从我一脚踏上岗巴拉的时候起,我就发现我错了。天下其他所有的山的确都该葱茏蓊郁,而唯独这里的山就应该是裸露的,骨感的,刚健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让人放心——在世界屋脊上撑起我们头顶这片蓝天的大山,难道不应该是一身雄风、力挺万钧的样子吗?我甚至想,这里的山上即使能种活树,也应不为,让青青翠翠的山为我们擎天,太秀气了,会让人担忧它的柔弱,难以承受天的重荷。仅仅看了一眼,我几乎就被这雄奇之美击倒,一时之间竟无法释怀,喉咙有一种噎堵的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美到了极致让人产生的窒息感。

③真的,即使你的想象力再丰富,也难相信造物主能把那片土地打造得如此神奇。站在岗巴拉山顶,就能领略到这瑰丽的一幕。藏语里意为“珊瑚湖”的羊卓雍错,在岗巴拉的脚下,弯弯曲曲,绿宝石般熠熠生辉。[甲]湖的两侧皆为濯濯童山,罡风扯着白云从它们的顶上飞掠而过。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成了宏大画卷中不可替代、不能拆分的部分。[乙]湖的那一端,是连绵的皑皑雪峰,在高原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泽,把远方蓝得能掉下汁液的天幕切成锯齿形。美,被一层层的大山扩展到天的尽头,无疆无界,用一双眼睛来丈量这里的美,显然已远远不够用了。

④有别于过去见过的所有的湖光山色,这里的山,岑寂、肃穆,这里的水,端庄、圣洁,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美,使人决然不敢生出丝毫的狎玩之意,惟恐崇敬不足。在它们面前,你的躯体虽是直立的,但魂魄实际早已匍匐在地。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藏族人为何会把自己的信仰与神山圣水组合在一起,在它们面前,堆放玛尼堆,扯挂经幡,旋起转经筒,一遍遍地把自己的五体投向大地。

⑤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水质洁净无比,4

让人不忍濯手足。伫立圣湖之畔,我默默地洗涤着自己的灵魂。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1、阅读第①段,请说说“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的原因。

2、第②段中,作者的思路是怎样逐渐展开的?请写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西藏的山上也应多种些树 —— ——

——

3、第③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中任选一句作赏析。(请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选(),赏析:

4、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为什么说西藏的山水是“大美之美”?请说说你的理解。

下载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气象物候》(第3课时)导学案苏教版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