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地理教师的采访调查
关于地理教师的采访调查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摘要】
教师职业一直是备受关注和好评的职业,工作稳定而且待遇高又不存在风险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地理专业也有教师这一行,对于攻读地理专业的我们来说,未来很多人也会进入教师这个行业。而地理教师这是这类引导人们重视和学习地理知识的人。因此地理老师们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这次我要采访了解的就是中学地理教师这个行业,所以在这个暑假期间我特意采访了几位在仙居中学任教的地理教师。了解了现在学校招收地理教师的模式,地理老师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及他们对地理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等。
【关键词】
地理教师 就业 能力 形式 前景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的需要离不开地理科学。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正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课题和应用方向。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地理科学。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呈现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趋势,学科的内容增添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科学教育提到了学校的中心地位。全球范围有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的趋势。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动态和趋势不难看出,地理教育正在国际范围内走向普及与提高。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革,使社会各方面日益感到地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知识领域。而地理教师这是这类引导人们重视和学习地理知识的人,所以地理教师是很神圣的的职业。我是地理专业的学生,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为地理知识的传播和地理教育的发展做出我的贡献。所以为了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我要从现在起做准备,这次暑假采访了几位在仙居中学任教的地理老师向他们“取经”正是其中一项。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范围和对象
此次采访我选择了几位正在仙居中学任教的地理专业老师,因为他们中有人在学校任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而且乐于帮助我,并且他们对地理的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我选择他们为采访对象。
(二)调查方法与设计 此次调查我采用了访谈的形式,我通过事先设计的几个代表性问题,来获取我需要的信息。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地理专业发展现状,前景,供求关系,老师们对本行业的喜好程度,老师们的日常工作,认为作为地理教师所需的品质和能力等。
1、调查时间:大致在八月下旬
2、调查方式:采用访谈的形式
3、被调查对象:此次调查采访的对象是在仙居中学任教的几位地理专业老师,其中有两位他们也是浙师大毕业的,而且就职时间不长,想必他们对如何当好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地理教师会有深刻的体会。
4、访谈内容:基本以访谈问答记录为主。下面整理摘录了一位或几位老师的回答记录:
1.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答: 教育局公开招考后被录取
2.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答:喜欢与学生的互动,不喜欢氛围吧,比较约束
3.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么?
答:备课,上网查资料,上课,改作业,写教案,编写练习。
4.您在做这份工作时,日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最有挑战性?
答: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要应人而异!
要彻底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需求具有挑衅性
5.个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
答:学生通过老师和自己的努力提高了!学生和自己都得到了提高/个人成就嘛,和学生一起完成一项工作挺有成就感。最成功的应该是研究型学习
6.作为地理老师,您认为如果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并保持什么样的能力? 答:责任心,有研究学生的心理的能力 时刻准备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有对新事物的认识,时事的解析能力等。
7.目前,行业内要求从事地理老师这份工作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
答:专业对口,本科以上学历,有高中教学基本素养,有与学生的互动能力,教学的激情。培训的话基本以学校和教育局组织为主,只要在师范技能和教育技术方面,另外还辅助心理学等。
8.您认为做为一名优秀的地理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
答:能因材施教,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对天文地理都要能有所了解,对于时事能灵活运用到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和学习水平,充分整合生活经验,进行日常地理知识讲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9.学校中的哪些课程对这个行业比较有帮助?
答:大学的必修课程,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地质学、气象学、微格教学、地球概论等
另外地理的力学、化学、数学的知识,都有在教学里用到,还要参看高一教材教参等。
10.作为地理老师,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什么满意与不满意之处?
答:基本满意
对于我从事的工作,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的工资和福利上,具体的情况不好多说,自己了解吧。
教学上挺好的,可以和其它老教师学习沟通,逐步完善。
11、这个行业的人才供求关系怎样?据您所知,成为地理老师的人在单位或者行业内发展的前景怎样?
答:基本上现在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吧,发展前景一般,地理不是主课,发展前景看个人的能力情况吧。回浦的校长李小东就是地理老师,具体要看人的。
12.据您所知,有什么职业杂志、行业网站或其它渠道能帮助我深入了解地理这个领域?
答:地理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应该你现在学过了也知道了,什么都要学,尤其是针对师范类学生,如果要面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话,一般都建议《中学地理参考》,丰富自己的知识的话像《国家地理》之类的杂志多看看也很不错。
另外像《美丽中国》也可以上网搜来看下,还有很多,看个人兴趣,地理的面太广了。
还有K12,旅行者等
二、调查分析
从仙居地理老师的招聘情况看,学校老师大多由教育局公开招考中录取来的,所以,如果以后想当一名地理老师,那么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要专业对口,本科以上学历,有高中教学基本素养,有责任心,有与学生的互动能力,教学的激情。有在师范技能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另外还辅修心理学等。当然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那么所要求的就更多了,要做到因材施教,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对天文地理都要能有所了解,对于时事能灵活运用到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和学习水平,充分整合生活经验,进行日常地理知识讲解,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还要重视大学的必修课程,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地质学、气象学、微格教学、地球概论等。另外地理的力学、化学、数学的知识,都有在教学里用到,还要参看高一等教材教参。另外,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工作方面,每天要做的就是备课,上网查资料,上课,改作业,写教案,编写练习等。不过,老师们可能对现有的工资和福利并不太满意,尤其是近年来小学,初中老师工资提升,而中学老师的却没有多大变化让中学老师们有些不满。但总的来说,还是过得去的。
老师们对地理教师行业的认知程度还是有些区别的,有老师并不清楚当前这个行业的人才供求关系,有老师认为目前的人才供应关系基本上现在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吧,不过发展前景一般,地理不是主课,发展前景看个人的能力情况。比如回浦的校长李小东就是地理老师,他的发展成就就比较大,所以具体还要看个人的努力和天赋的。
此外,对于学生的教学,应该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作为共同探讨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思维活跃,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
还有最后一点,对我现在很重要的就是各位老师推荐的地理相关的职业杂志等。由于地理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什么都要涉及,尤其是针对师范类学生,所以要面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话,建议《中学地理参考》,丰富自己的知识,像《国家地理》之类的杂志多看看也很不错。
另外像《美丽中国》还有K12,旅行者等也可以上网搜来看下,还有很多,看个人兴趣,地理的面太广了。
采访了几位地理老师,非常感谢他们,让我受益匪浅,得到许多珍贵的经验和建议。以后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地理专业教师就要从现在起,学好扎实的的基础知识,学习与学生相处的技巧,要能与学生互动等好多方面。尤其是一些地理相关的杂志书籍等,以后我会多花时间去阅读这些书的,作为老师,仅仅书本李的知识是不够的,从这些杂志书籍中我将会学到很多。
第二篇:采访地理特级教师王树声
我国中学特级地理名师王树声
人们常说,听一位优秀的老师讲课,不仅仅是得到了知识,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王树声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着高超教学艺术的出色的教师。在一个春日的早上,我们拜访了这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智者,我们得到的,也不仅仅是一次愉快的采访。
似水年华,青葱岁月
1928年的1月,在北京朝阳门外的一个大家庭里,一个男婴的诞生给全家人带来了欢乐。这个男孩就是王树声。小的时候他曾在私塾读过书,七七事变以后,来到城里的他接受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初中就读于北京五中(现在是东城区重点高中),高中考入了北京师范学校,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中等师范学校”。那时候北方的几所“中师”如北师,通师,保师(保定师范)都是相当有名气的;拿北师来说吧,当时有几千人报考,就开两个男生班一个女生班,除了笔试,还有严格的面试。考上的学生是很不容易的,成才的也很多,现在北京教育界的好多人都是老北师毕业的。
17岁,王树声就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当时的师大分为三个学院,即文学院(包括国文系、西语系、历史系)、理学院(包括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和地学系)、教育学院(包括教育系、体育系、音乐系、工艺系、家政系)。因为受到中学的地理名师张恩护先生的影响(后来张先生在东北师大地理系任教),一直擅长国文的王树声选择了地理系——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知识面宽,可以走南闯北”。的确,地理系没有让王树声失望。
当时的地理系主任是林朝棨先生,是台湾人,治学非常严谨。他很重视学生从多方面拓展知识,开阔思路。王老师还记得当时每周都搞一次学生做“学术报告”的活动,主要是让大家广泛阅读学术杂志,然后挑选一篇文章,通过自己的消化讲给大家。这对培养一个老师或一个学者很有帮助。林先生返台后,先后主持地理系工作的是刘玉峰先生和黄国璋先生。
王树声充满深情地谈起了教过他的许多老师,第一次地质课潘丹杰先生画的板图,第一次天文观星在秋夜刘玉峰先生用手电指点星空,讲气象的蒋丙然先生,讲海洋学的朱子猷先生,带来黄油作直观教具给学生们吃的黄玉蓉先生,还有殷祖英、张印堂、王成组等先生,特别是教教学法的王钧衡先生、用英语讲人文地理的系主任黄国璋先生,包括系里的年青教师卢念能、学长宋春青、赵淑梅„„当时系里人并不多,师生情谊深厚,真的有一种家的感觉。那个时候锻炼扎实的手绘地图、板画板图的能力,后来也成为让他被别人称羡的闪光点。
他学生时代的兴趣爱好就十分广泛,是学生话剧团、合唱团的成员,文学和绘画方面也很有心得。这些特长与王老师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的特色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喜欢画画就和绘制板图联在一起,喜欢文学就和描述地理景观联在一起,喜欢朗诵、演话剧就和设计教学语言联在了一起。
成功的班主任
1949年,王树声从北师大毕业了。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起先在兰州市中学任教,1954年开始,他来到北京师大附中,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
“雄鹰班”是王树声五十年代带的一个很有特色的男生班集体,也是他在北京当班主任的第一个班。年轻的王树声当时比他的学生大不了几岁,学生们经常去他所在的教师宿舍找他玩。他跟他们一起去参加电影《董存瑞》的首映式,一起去当时的钓鱼台搞露营活动,为了让他们评上“三好”,连音乐课王树声也帮他们补习。后来,这批学生里的大多数都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他们有的出国,有了成了省部级领导,可是见了王老师,还像当年一样的亲热。六十岁生日,学生们千里迢迢赶来为他祝贺;七十岁生日的寿筵,又是他们一手包办的。看着当时的照片,王老师的话语里有不尽的喜悦和自豪。
在这照片里的栋梁中,有一位学生现任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在宣传祖国传统医学上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他上初中时,很贪玩、淘气,甚至把小金鱼带到学校,上课时在位子里玩。早上父母叫他都不爱起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他对班集体的事很热心。有一次他生病了,对父母说:‘王老师会来看我的。’父母说:‘你平时这么淘气,王老师会来看你?’他说:‘班上同学病了,王老师都会去看的。’正说着,王老师到了他家,他父母很感动,说:‘孩子正盼您来呢!’他们聊起了天,王老师说:‘这孩子是很聪明的,就是太贪玩,只要他努力,就一定能超过别的孩子。’没想到这句话对他鼓舞很大,从此奋发读书,考上了本校高中,后又就读于南开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工作后以访问学者身份去了美国,后就职于联合国。王树声老师六十岁生日的聚会时,时间是下午三点,正是美国午夜的两点多钟。但是这个学生特地打来了电话祝贺,还托人从大洋彼岸捎来了礼物。
在学生的眼中,王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友善的目光,从容的语调,从没有板着面孔训斥的口吻。即使对违纪现象也是讲究方法,启发自觉,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内心感受。这些学生现在有的已经退休了,可是看着他们写的回忆王老师的文字,那些小事依然鲜活,那些记忆当年是如何感动了这些小小的心灵„„
“记得有个周末,中央电影院(现北京音乐厅前身)放映一部外国电影。实在不舍得错过机会,我就和一位同学违反学校午休的规定,中午溜出去观看。回来时下午的自习课又迟到了,这在当时的附中是比较严重的违纪现象。我们很慌张,选条僻径想溜回教室。走了一阵,远远看到王老师站在那里,我们避开老师又绕行另一条路。不料,快到教室时又和王老师迎面相遇。我们非常尴尬:迟到已经不对了,还这样和老师兜圈子,弄出了这样可笑的结果,当时感到一场训斥是免不掉了。王老师一面含笑打量我们,一面又若无其事地问道:这部片子怎么样?男主角演得还好吧?然后又讲了几句对那部影片的评价,就让我们回教室去了,责备的话却绝口不提。老师的这种态度反而使我们感到十分羞愧,这比厉声训斥几句还要厉害,内心的自责因此而更为强烈,当时的负疚之情至今还依然记得。这或许就是以心施教的力量所在吧。”这是一位当年学生的回忆。
优秀的地理教师
还是在1954年,王老师就开始了电化教学的探索。当时尽管学校的设备很简陋,只有一台反射式幻灯机,但是,为了突破传统地理教学的束缚,摸索出一条能尽快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他和教研组的教师们一道,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绘制出第一批教学幻灯片。地理课的电化教学就这样搞起来了,此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地理课教学虽然几经波折,甚至在十年**中地理课一度被砍掉,但只要学校开设了地理课,王老师就从未中止过电化教学的实践和探索。随着教育形势的逐步好转,学校设备条件的逐步改善,学校陆续添置了投影器、电影放映机、录音机和录像设备。王老师又在幻灯教学的基础上尝试着进行电影教学,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电教教材资料。
由于他在教学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掌握了较为娴熟的教学语言技巧,从1983年起,他曾几度以非专业人员应邀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聪明人的游戏”“国情知识竞赛”等节目。从出题到主持,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个非专业的主持人,王树声不但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还评上了以前只有专业主持人才获得过的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专栏节目优秀主持人”的奖励。这些活动开阔了他的思路和视野,王老师的教学风格更加突出,教学艺术也愈加成熟了。
王树声说,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他告诉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仅凭三尺讲台是不够的,必须从封闭的教学向开放式转化,让学生多接触自然和社会。因此,他始终关注着地理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广阔领域,多年坚持组织课外教学和开展课外“地学小组”活动,曾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称号。他辅导的地学小组在参加京津沪三市地学知识竞赛中获北京赛区一等奖。他也曾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和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师大附中“地学小组”有较长历史,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去野外考察较多的地方是京郊三家店—野溪—灰峪仙人洞。
80年代初在北京科协的帮助下,王老师组织“地学小组”开展的和北京101地质队员一起生活工作的“地质队一日”活动,给学生的印象最深。同学们周末乘火车去密云,住在地质队,和队员一起吃饭,一起打球,参观展览,一起座谈。翌日,和队员一起去怀柔勘探工地活动,一起攀登河防口长城。
地学小组的同学在假期参加市科协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如去承德,五台山—大同,以及去秦皇岛—柳江盆地、北戴河、山海关,生活紧张,条件艰苦,有时长时间步行、住土炕、点油灯,但大家兴致盎然。听介绍、看资料、写小论文、开阔眼界,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难忘的篝火晚会,海滨沙滩的嬉戏,嘹亮的“勘探队员之歌”,都牵动着莘莘学子心。“地学小组”的许多同学高三毕业时报考了北京、南京、武汉、成都等大学的地质系或地理系;现在,有的同学做了地理老师,有的同学成了研究地质、地震的专家学者。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退休之后,王树声老师并没有停止在地理教育事业上奋斗的脚步;离开了他挚爱的讲台和学生们,他又成为了对青年教师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的良师益友。他经常热情地接待各地地理教师听课,并乐于承担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两校(首都师大)学生的实习和见习任务;对和他一道工作的青年教师,他毫无保留地进行了言传身教的传帮带,使他们一个个成为了学校地理教学和教研的骨干力量。近年来,他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区的上百个市、县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王老师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谈起成立“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的前前后后:“2001年我应一批年轻老师的要求,成立了一个备课小组,参加的老师来自北师大附中、实验中学、二中、四中等学校。大家在一起讨论想法,分享资料,以一个轻松的沙龙的形式,交流着地理教学的思想和艺术。在不断学习、交流过程中,老师们都觉得这个组织挺好的;有一些年轻老师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指导高考复习,慢慢地自己能独立承担下来了。后来,很多老师都想参加我们这个小组,甚至有一些成员还是外地的。就这样,这个小组就慢慢形成了现在的‘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现在,以前是这个小组的某些老师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如河北唐山地理教师的‘728工作室’;有些老师出版了自己的图书。我们自己也跟‘天域北斗’图书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了高中地理学习的一系列丛书。让更多的年轻老师掌握优质地理教学的思想和理念,这件事是我退休后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工作。”
王老师不仅是一位乐于奉献的优秀园丁,而且还是一位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多方面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曾当选北京市宣武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宣武区政协第八、九、十届常委,还担任过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委员及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91~1997年被北京市政府聘为特邀教育督导员,他为北京的发展提出过许多具体的建议,可以说,北京的十八个区县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2005年12月,北京师大附中召开了“王树声先生从教55周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到会500余人,北京市和北师大领导参加了大会,教育部和市教委发来了贺信,充分肯定了王老师作出的成绩。
现在,王树声老师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可是只要他不说,你准一点也看不出来。看着他用电脑写出的一页页整齐的文稿,翻着他用心制作的精美的教学PPT,听着他讲述的地理教学改革前沿的情况,你就会相信,人真的可以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王树声老师和学生的师生之谊历经半个世纪而不衰,王树声老师的教学艺术至今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正是一个老师的最成功之处。我们期待着王树声老师继续为当今的教坛带来有益的启示,祝愿王老师永远健康,永远年轻!
第三篇:教师采访稿
采访稿
被采访人:XXX老师 采访人:XXX 关于老师内容如下:
这次我们采访的对象是XXX老师。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心里担心这到时话题会打不开,在场尴尬紧张,但紧张归紧张,心头却早已跃跃欲试。
我们约的时间是咋后三上午上完一二节课的课间半个小时,虽然准备充分,但毫无经验的我们略显笨拙,生怕用错一个词,讲错一句话,我们想,一个老师一定是以一个非常成熟严谨的口吻应对我们的提问,可出乎意料的是,张老师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仅仅简单地几句对话,就透露出老师的和蔼,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我们的紧张感也就烟消云散了。
他是敬业严谨的老师,但是他的课堂永远都是活跃的。他那爽朗的笑声时刻感染着我们,和他充满激情的课堂,这使得我们时刻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讲解里。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将我们的瞌睡虫赶走。他的课堂是成功的。他自信的说:“讲台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工具,它更是一个能表现我能力的舞台。所以我很珍惜的享用着。”
上了大学后,很多同学都很失望,因为他们在缤纷的大学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望不到前进的道路。张老师针对这一问题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规划。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三年级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
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采访结束了,但张老师的一番话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被他的那份责任心深深打动,看着他诚挚的眼睛,不需要更多话语,已经完全理解了他对学校,对学生的一切的情感。让我们以他为榜样,续写更多的精彩。
第四篇:调查采访技巧
调查采访技巧
领先一步深入一步---怎样在集中作业区里搞好采访
我刚刚走进办公室,科长里拌动着一张军报刊对我说赶紧组织一批得失观教育的报道吧,今天报纸一,于自动都登了不少这方面的内容。这是新开展的一项全军性的教育活动,根据经验,报刊社这方面的稿件必已是风起云涌,一个集中作茧自缚业区已经形成了央这个集中作茧自缚业区里,我该如何行动呢?
(请新字帮一个忙)
我从科长手里面接过报纸,仔细读来,我深知,诸如《某团进行得失观教育试点》等等,这些稿件中然比较浅,但由于处在活动的初期,它们能够见报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我动手晚了,就不能再在那些动态上动心事了,必须从教育方法形式内容等方面去寻找,只有这样,稿子才会有生命力。于是我抓起电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各团新闻干事,请他们帮助寻找线索,当电话接通了炮团宣传股时,没人接电话,转到政治处值勤班室一问方知,团常委为开展得失观教育,组织机关干部去驻地煤矿井下参观去了我如获至宝,觉得这种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很有 新意急忙乘车赶到炮团,得知他们在井下是边参观边听矿井工人话得失的事后,就选了三个典型的事例,写成了一篇特写〈矿井深处话得失〉,发出去不久就被报刊电台刊用了。
再在深上做文章
得失观教育在深入报纸上的宣传也在深入,我拿来近期的报纸,翻说着,琢磨着,关于教育的做法,形式的报道正在减少,整个重量二氧化碳 观教育活动的报道貌岸然正朝市面上深的方向发展,新闻要新,但新不见得深,而深的东西总是新的,怎能样才能深下去这首先要想得深,我脑子里闪出了让奉献者讲奉献这一思想,但很快就被自我否定,因为这个思想别人也能想到,接着又冒出了第二个第三个思想又被我否则定了,我觉得往深处想就是要勇于抛开自己第一二个想法,敢于想出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这样写出的稿子才能避免跟别人雷同,从而取得在编辑部的独家地位,那么这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在哪能里呢,它不在自己的脑子里,而在千百万人的实践中,于是我背着背包下到了得失观教育搞得比较好的某团,一了解,果然有好东西,该团领导在得失观教育中,本着即要教育干部战士正确对待得与失,同时对干部战士该得的要尽量满足失去的能补助 上就补上,他们结合得失观教育提出拔使用了一批老基层,帮助他们办了十件具体事,于是我立即采写了一篇〈即讲正确对待,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稿件,登出后多数同志认为该稿能够跳出教育写教育,有一定深度,来上一首风味菜
得失观教育仍在热热烈烈地进行,报道这方面的稿件有增无减新的报道貌岸然,深圳特区的文章在不断涌现,我还有什么新招数呢,我在苦苦思索时猛然想起这样一件事,我们部队驻在山脚下,一天我从仄城返营业员,发现有两个战士正对一对年轻男女游客议论人家生活多浪漫,咳甭提了,我的女友来队,我都没捞到去陪着游仄山我想我们部队虽然驻在仄山脚下,但许多干部战士为了工作学习训练连一次上山时间都挤不出。对他们怎样进行得失观教育,如果能显示出泰山的特色,一定也能在编辑部取得独家地位于,恰在这时我部组织老基层游泰山,我立即写了篇有情有景的特写发到了报社,由此我体会到在集中作业区采访,要善于抓本部队的特钯,同样一个教育,由于地区特点不同,其教育方法,内容形式就不尽相同特区有自己的搞法,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的搞活经济法,只要我们立足本区,找到属于自己的这一个稿子就会因其独特讽味而受到编辑的表睐。
细观摩满纸云蒸霞蔚
常听到一虚张声势取道员这样感慨在基层搞活经济报道貌岸然太难了,每天看到的都是那些熟面也,碰到的都是那些鸡毛蒜苗皮的小事,有啥写头?
确实基层单位的材料碎老套平常一般化的好人好事多很难找到那种一听就起劲,一看就来情绪就来的新鲜事,这是在基层搞活经济报道的不利因素,但愿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小不一定都不好老不一定没有新角度,有时候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细细琢磨认真掂量,就会感到妙不可言,有滋味,在实际工作中需用要细分析细琢磨的情况很多,而以下这些 情况特别需要注意: --事情本身是平常的细琢磨它却有难能可贵,难以做到的一面。也就惠要写出和其他人的不同与区别,现在报纸上一些关于人的消息通讯 之所以没人看,就在于没写出特点,写老人总是两鬓染霜,有一张古铜墙铁壁钯的脸;写小孩,总是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写学雷锋做工好事,无论作者是谁总是那么一句你真象锋啊,人和人总是有区别批评家种区别表现在各个方面外貌的不同职业的不同,性格挂一漏万同等等,这些不同你单个去看的时候,可能显现不出来,但你如果把它们放在一群人当中仔细进行比较,神经质特点就会显露出来比如黄钢在《亚州大陆新崛起》这篇报告文学的开头这样写道貌岸然他每一步的跨度,总是零点八五米这是他多年从事地质工作长期野外考察养成的习惯,这些特点就是作者观察比较而捕捉到的,其实我们接触的鳘个采访对象由于他们的年龄阅历修养不同他们的特点和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咻认真观察善于是比较少就不难发现这一个了,在比较中寻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部队的各项工作总是周而复始的,一年到头唱的都是四季歌。那私自专栏在才能在如出一辙的部队工作中找出与此同时往年不同的特点,进而发现新闻呢,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炼就一副火眼金睛,善于从相同中找出不同来,其方法有两种:
一是横向或相近的事件拿来比较某团三连四连连续五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连而第六年,三连仍然卫冕,保持先进四连却名落孙山,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跑到三连结果竹篮打水一落千丈场空。而且定报道经验的刘干事却不慌不忙他通过对两个连队的一番比较觉得四连落马的教训和原因更有 新意便针对方这一特点写出了一篇问题性新闻,很快被刊用同一事件的两种报道手法产生 的两种不同结果不难看出比较的魅力了。
二是纵向比较就是从时间跨度上进行比较即拿现在与过去比,用今年同往年比看有哪能些新的变化,这些豪华就是我们所要抓的特点。1989年3月我去采访红军师老兵退伍情况,听说一位军区领导对该师作了这样的一番评价,训练场上分不清新兵老,进了宿舍看不出走的迹象,听罢心头一动这不正是复补共处无所作为理屈词穷 后落实军委精神的一个新特点?以往老兵退伍总是在九月份进行,而今年推迟半年,过去退伍前几个月老兵荒马乱便懒散真情为而现在竟分不清新兵老兵,看不出要走的迹象,这不就是新闻吗,通过了解,我还得知在师尖子兵比武中老兵一举夺得十二个项目的全部第一,很快稿子被人民军队报头怎么头条刊用。
在比较中抓特别
我们去部队采访先要看看新闻发生在什么地方这里是山沟高原还是戈壁海岛,一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此地是一则颇有价值的新闻,而彼地可能不是什么新闻举个别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南沙群岛远离大陆,驻守在海岛上的官司兵,每人每天只能分得一斤淡水进行洗漱,有时接济不上便用不着脸盆钢盔接雨水喝,这就是新闻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内地城市就不足为道了,再比如甲乙两人甲在职特区每年创汇一万元乙在偏远的山区每年也创汇一万元表面上看两人的成果是一样的但从地域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后者更具有新价值也就更有特点。
采访中作好观察并且在观察中养于比较分析,就能够不断地发现事物的闪光点,并由此而生发出一些新颖独特的报道思想来,抒最有价值最能反动国读者的新闻作品献给你的读者切记比较作师傅。
无人迹处有奇观
---采方中怎能样发现报道空白地带
报道空白地带兴许是我自个杜撰出来的一个词儿,我的意思是想说在新闻采访中尽量不要凑热闹赶时髦,齐呼啦地朝三暮四一块挤要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到那些不为别人注意但却可能出新闻的地方去挖掘新闻,解放军个报道空白地带,指的是那些沿未被别人报道也没有被别人注意但去可能出新闻的地方。
为了证明报道空白地带有活鱼可抓我们不妒先举一个例子,1984年初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宣传报道的热点问题许钦新闻工作者都在寻找这文面提帐目,但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信箱 跨加强道德教育倡导助人为乐树立社会新风等之类的问题上这个时候一位记者以自己独特的眼光从城市厕所有人建无人管垃圾成灾等问题中看到了加强对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在整个城市文明建设[一个坑两块砖几张篱笆围三边]中委实不可忽视于是他采访了通讯访厕所稿件在某报头怎么头笨登出来同行叫绝对值群从喊好,各级领导受到震动厕所所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了,尽管人们天天 离不开它可很少数派有人想到它竟有文章可作,是一个典型的报道空白地带聪明的记者发现了这块报道空白地带抓到了令人羡慕的好稿子。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风作为新世界闻战线的一名新兵也有 过这样的经历前两年我发现不少人到地方监狱劳教所写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好报道但军队劳教所却无人涉足,成了新闻报道的空白地带,于是我前去作了采访一到那里受到热情接待劳教所负责人对我说我们所组建八年了你是第一个来采访的我从那里采访到了大量生动的表演材所写的长篇通讯在水兵杂志了刊出后反映很好。
我们决不一概反对凑热闹如果我们对部队中心工作对从所瞩目的事件不闻不问采取回避的态度那疑是失职而雎将这些可能出指导性强的稿件的热闹题材都让给人家去搞这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很可惜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培养独特的眼光善于到未被别人注意或者多到次落的地方发现新闻峻岭探路须涉远,无人迹处有人家新闻题材处处有时时有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大家都在那里做文章你也凑上去很难搞出多少新东西。别人都在甲处找题目写文章时,你把目光放有乙处或者责任步到报道空白地带去寻找去搜索很可能会出现人无有我的好效果。
那第到底哪能些是报道空白地带呢,据我的体会或者指被人忽视的问题比如军事训练保障闻不开油料但油料却一再被人忽视有人抓信这个问题就做了一篇好文章或者指被人忽视的单位比如我以上谈虎色变到的部队劳教所就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关注一或者指被人忽视的工作,放气球的气象兵文工队的报幕员门卫室里的传达员,等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我们尚有若干行业的工作未有人去采访报道貌岸然至于如何发现这些报道空白地带办法不止一个可以横向排查可以纵向追寻关键是我们要努力改变单向的思维方式和单一的工作方法看到人家都盯在那里找题目找材料时不要急着随风而上要把眼睛朝四面八方转一转新闻报道的新世界大陆多半是在多向的思维方式和多变的工作方式中寻找到的大家不妨一试。
安一部全天候的雷达
----如何使自己时刻处于采访状态如何使自己时刻处于是采方中呢写下这个题目首当其冲先便想到了雷达静静矗立着的雷达或仰望天空或巡视四周像一个个充满疑问的确良括号一时开始工作便不分冬心里夏夜,风
天雪地不停地向周围扫瞄 任何微弱的电信号都逃不过它的耳朵,其实新闻工作的性质也和雷达的相似之处我们的任务就惠要在繁杂的生活海洋中搜寻新闻新闻事实时时处处都有可能发生 要想不让它从你的身边手头溜走就要命名自己的眼睛耳朵和思想时时保持新闻警觉变成一部全天候的雷达才行呢。
有意无意之间找新闻
做新闻工作,有采访任务时你当然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采访写作之中去但除此之外很多时候发现新闻却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南京军区某部新闻干事出差途中吃饭时偶尔听之任之到邻座人谈到所住部队宾馆的掌厨师傅是闻名遐尔的闽菜王,随时即进行采访写成的稿件军营业员名厨很快被军内外数家报刊采用不着新华社记都有程式敏到广州看病,治病期间,在茶楼品茶,到商店习东西时也是无意民之时发现了情况在短短十二天的治病期间采写了三篇稿件其中两篇被子评功为好稿。
上述两例中新闻的发扬都有是在无意之中进行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又都是有意而为这两位新闻工作者并没有困为没有采访任务而放松自己的新闻警觉于是他们面功了所以有人说搞活经济新闻实选择是二十四时工作制这名菜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知道新闻事实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它的出现是不定时不定位的采写新闻的机会也就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处于采访状态对周围事物保持浓夺取的兴趣随时时处于情况之中随时准备破门得分。塘浅也有活鱼捉
身地基层,有的同志说自己所处的单位是池小塘浅没有什么新鲜活鱼可捉弄因而也就政治性时刻绷紧头脑 中新闻那根弦了,这种看法是很能够片面的例如一般诊断师医院新闻少,而北京军区某部干事李春元在一个师医院里短短一个月中就挖出七篇见报稿件翻阅军报和军兵种报纸可以 发现,许多牌头新闻甚至就发生在我们的连排班里这些事实证明有无新闻并不顾于单位大小墉川流不息 也有活鱼可捉弄。
我们平时所以不善于发现身临其境边的新闻,往往与我们平时观察和思考不深入有关退党睥情况是由于部队生活内容单一落千丈重复性大且对周围情况比较熟悉对它们主的认识也就容易停留在简单概念化的程度上而不去进一步想一下在这些。
调解心理距离 逐渐步入佳境
侬家住在西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这是一位女子作的歌颂家乡秀丽风景的诗,平时她作息其间朝夕与共家乡那种秀丽恬静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引起多少美感而这次离家以后般还长沙,在江面上极目远眺,才发现家乡的景钯穹若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为什么过去身地区性画中不知画,在一旦离开再返家园时反面感受到画的美呢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审美的心理距离问题人的心理有个特点就是对自己距离远的或刚刚接触的新鲜事物往往观察细致,感受亲切体验每锐而对身边熟悉的事物则麻木不仁习以为常产生不了美感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此山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采访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审美,但从广义上讲,它也属于审美活动的范畴,因此也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律,我们把距离说运用在采访中,就是要求记者、报道员同采访对象保持适当拟理距离达到若即若离境界,即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了容易造成头脑刺激过度,失无能为力对事物的新鲜感,太远了又无法钻进中间,无法对事物进行切入和观察言观色,也就是说记者报道貌岸然员要即能深入又能跳出树立科学的时空观。有这样一个例子,某连指导员陈光道貌岸然做战士的思想工作很有招术,战士们都很佩服他。该连报道貌岸然员也觉得指导员的事迹不错想写写他,但是当他把平时掌握的素材进行综合时又觉得这些事例很平常不够份量,很难算是新闻于是他灵机一动干脆把这些素材带到另一个连队,请一些不太熟悉陈指导员的战士谈感想,果然听完陈指导员的事迹后,战士们反响很热烈,一落千丈位受教育过处分的战士感叹到,要是我有一位这样的指导员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了而一位刚刚失恋的战士则说真可惜,要是我有这么一位指导员帮帮忙,说不定媳妇就不会被子人家抢走了,后来,这位报道貌岸然员以假如我有这样一位指导员为题写了篇通迅,很快在写区报上打响。这位报道貌岸然员就是在心理疲劳的情况下,舍近求远人为地造成成一种对客观事物的陌生龙活虎感,通过外来的刺激唤起自己的奇思妙想,从而使自己沉醉在自我纺织的最佳境界里。
强化反射意识,走出思维低谷
有位记者问一位心理学家你能解释一下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击的区别吗?这位心理学家想了想然后诙谐和地说道貌岸然这很篇章你下去采访,人家为你摆上山珍海味,使你顿时来了食欲,这就是无条件反射,接着你又从这顿接风宴联想到社会风气或动物保护等总是那就是条件反射,因为食欲是一种生理现象,惠人的本质反应,而新闻敏感则是后天职业培训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新闻工作者的采写活动,实际上就是条件反射的过程,记者经过专门训练。能对每秒杂事物中出现的异常信号迅速做出反应判断出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其感觉会因相同刺激的多次重复刺激而衰变,造成职能意识淡化,从而身在宝山不识宝,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的反射机能,受大脑皮质的支配和调节器世,可以通过心理训练,转代成无条件反射意识,新闻工作者一旦使心理机制突破无条件反射,即使在貌似平常的环境中也会独具慧眼,看到许多人想看而看不到的东西。
当然,转化无条件反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方而的转化训练;
1、约束情趣反射击,个人的情感兴趣,对新闻工作茧自缚者有是坟发生积极的影响,有时发生消檄的影响彻云霄,比如感情用事,对感兴趣味的事好奇心太强,教有可能使自己分散精力,减弱凝神度,因此需要加强条件反射刺激同意志,理智的统一训练,逐渐取得理想的控制力。
2、突破环境反射,就是通过搞疲倦厌烦等心理素质训练,使自己在单调的生活环境中保持浓厚的工期作兴趣,比如,一位离休干部生活在仅有百十号人的干休所里,仍然毛耕不倦每年发稿两百多篇,这便是突破环境反射的结果。
3、优化条件反射,这是转化无条件反射的关键首先,把条件反射的标尺定有多有机写难度大,价值高的新闻上,不断向新的确良纵深开掘,做到常写常新常优,其次把条件反射的触角伸向多极,比如谙熟采写政治工作新闻后再向谙熟采写写事后勤新闻扩展,一量建立多极条件反射,各类条件反射之间就可以互助组相撞击,援引,启发达到出神入化的确良境地。
点然心中太阳感悟耀眼光环。
宋代诗人于是孝宗,在从家乡吉州坐船往广东赴任的途中曾写过一首描绘赣江山水的诗;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故乡那万般褶皱的好山,在平常情况下并未被人注意,但在太陧映照之下,山的峰岭巅谷,沟沟壑壑都熠熠发光,呈现眼前,人们才豁然发现了那平时从未注意到的美景奇观,这个例子说明,生活中并不是缺少发现,而这种发现又离不开一个重工要条件。阳光照射,如果借用诗人上述的比喻我们不妨说新闻工作者的创刊新意识正是映照新闻价值的朝陧。
我们讲创新,就要求记者,报道貌岸然员能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不发象一架永不止息的确良雷达,怀着对创造新形象的浓厚兴趣味对捕捉事物异常点的强烈愿望,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要放过每一个意念不断要因为见得多就放弃对事件的设防想珞 顿悟,实际上许多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名往往就在这咱设误码和顿悟中产生,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丰富翩浮的联想和自由驰骋的想象可以使新闻工作者突破性破空彰和时间的局限在一个观察点上捕捉到比它所直接呈现的内容要多得多的东西,从而开掘更多的新闻价值,科学的预测则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审时度势把握信事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新闻住处的创新,大多是凭着记者报道貌岸然员的直觉感觉到的因此它往往被人们误解为神密的或先验的其实记者报道员的敏感和顿悟是一种客观存在观必然来源于马列主义客观事物的长期钻研,长其思索,以及渊博的知识积累。19世纪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有一句名言;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对于新闻采访来说有准备的头脑当然是取得成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1984年底,黄河入海口两千多名群众被冰水围困济南军区空军派直升飞机紧急救援,当时部队报道员将此作为突发事进行了报道貌岸然而解放军报一位记都有了解到这次抢险是由大队政委直接指挥的信息后他马上联想到总部领导关于政治干部要成为军事工作的内行的指示,因此他采写了一篇题为平时懂军事临隈能指挥的消息,很快在解放军事家报头版头条位置加工厂编者按,配照片发表由此可见创新的机遇同灵感顿悟也属于一种必然不是碰运气,只有那种知识丰富具有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确良新闻工作者,才能够把握这种机遇。
第五篇:中学地理教育调查问卷 (教师)
初中地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所在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 年龄:_________ 学历:__________________ 所学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 教授年级:_______________ 所任班级地理课周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1、您所在的中学专门从事地理教育的教师有_________名,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________名,本科学历的有________名,地理专业毕业的有________名。
2、您是否参加过专业地理教育培训?是()否()是否有参加专业地理教育培训的需求?是()否()
3、您认为所在学校地理教学的功能有哪些?(多选)
A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B 以能应付毕业考试或会考为目的C 为高中地理学习做准备D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多选)
A 系统的地理专业知识B 掌握地理教育教学方法
C 地理野外调查技能D 具备地理教学研究能力
5、您平时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多选)
A 讲授法B 多媒体C 实践教学法
6、①学校有没有设置与地理教学相关的教学设备和仪器?
A没有B 有少量的教学仪器C 有专门关于地理的实验室 ②是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设备和仪器?
A从不使用B很少使用C 经常使用
7、您对您现在的职业是否满意?您有什么看法?(多选)
A 压力较小B 压力大C 待遇较低D 待遇较高 E 有转业打算F 感觉此岗位前景良好
8、您认为中考对中学地理教学有什么影响?学校地理教师队伍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