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什么提纲
Facebook每日数据:
15% Facebook用户更新状态; 22%评论他人发布的信息或状态; 20%评论他人的照片;
26%点击他人内容上的“Like”按钮; 10%向其他用户发私信。
每名受访的Facebook用户平均拥有229名好友,以下是好友构成: 22%为高中同学; 12%为亲戚; 10%为同事; 9%为大学同学; 8%为直系亲属; 7%来自志愿团队; 2%为邻居;
超过31% Facebook好友无法被归入以上分类。
原来没有网络时人们不能及时查找资料,关注新闻,开视频等,No network people can not be timely to find information, news, video etc., 但也更倾向于课外活动,锻炼身体。
But also more inclined to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physical exercise.现在有了网络,我们人与人之间也拉近了距离,远隔重洋也能互相沟通,There was a network now, between our people and also close, separated by vast oceans can als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还能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并能够适当娱乐,放松身心,You can find what they want to know, and to be able to appropriate entertainment, relaxation, 但有些人执迷不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于为了能上网而敲诈勒索。
But some people refuse to realize one's error, indulging in online games, and even to blackmail and impose exactions on the internet.电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广泛,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技术可以非常便捷地以无线方式连接网络设备,人们可随时、随地、随意地访问网络资源。在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无线局域网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在中国发一封信到巴西,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我们可以在英特网上和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聊天、游戏;可以在网上读新闻、看电影,听音乐;可以听老师上课,查找资料,还可以足不出户购物、医疗、急救„„。如今的手机已经渐渐脱离了单纯通讯工具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多媒体和信息的终端设备,未来日常的沟通、娱乐、理财等活动,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进行。
可以这样说,无线电通讯和我们息息相关。有了发达的无线电通讯网络,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无线电通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从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呢?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了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时尚的生活方式。
[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新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放大器,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传播”方式凭借着超高用户人气推动“微时代”的到来。现行高校如何及时、准确把握“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最新诉求,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畅通高校学生的诉求表达方式,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对于建立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学生利益诉求机制和舆情快速干预机制也有较大的裨益。
二、大学生网上诉求心态的表现形式
在“微时代”背景下,在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等日益明显。他们通过“微传播”方式进行网上诉求,一定程度上说,“微传播”方式也是反映青年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可以说,内在的心理动机是促发表达行为的最原始也是最关键的驱动力量,也是其行为方式最初始的控制要素。
1.诉求心态。随着学生民主和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当他们自身的某些利益无法得到满足或者受损时,往往会通过“微传播”方式主动寻求群体的沟通,在群体的支持和刺激下就会产生诉求心态。如在奖惩方面:每一学年的评奖评优、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等所受到的处分等;专业学习方面: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专业选用的科学性、教学水平的高低等;班级事务方面:班费使用是否合理、班级干部工作是否到位、集体活动如何开展等;日常生活方面:学校基础设施(食、宿、学)条件的好坏、基本生活保障(餐、饮)质量的高低、基本生活资料价格的合理与否等。
2.宣泄心态。一些高校大学生对社会、学校、集体中出现的某一事件不满,带着对利益受损群体的同情等心态,将其内心的不满情绪、遭遇的挫折感受等通过“微传播”方式,非理性地在网络上进行过度炒作,甚至以煽动等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河北“李刚门事件”发生后,网上开展了以“我爸是李刚”的造句活动,甚至有人将“我爸是李刚”改成古龙版的武打小说;“《福布斯》十大穷光蛋排行榜”也体现了这种心态,名列第一、二、三名分别是“欠债大王穷又横、进城农民工哭无泪和大学毕业生舒白念”。" 3.质疑心态。青年大学生群体对政府、学校、集体等权威部门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恰当性等带有质疑心态。一些部门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故意对某些事实加以掩盖或隐瞒,甚至采取欺骗等方式,这必然导致其公信力下降,由此受到的质疑度必然增大。因在“8.26”延安特大车祸现场面带微笑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深陷舆论**,被网友“人肉”出在不同场合佩戴多块名表。三峡大学经管学院大二学生刘艳峰,实名申请公开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杨达才对此回应称确有5块名表但均为个人合法收入购买,杨因此获称“表哥”,引发公众质疑。4.盲从心态。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某些事件中,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加之其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能力欠缺,在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上容易出现偏差,表现出“随大流”,而这恰是产生网络“多数人暴力”的重要原因。在一些社会敏感事件发生后,大学生群体有可能被一些煽动性较强的言论所影响,站到负面舆论的立场,呈现出墙倒众人推、板砖大家扔的“壮观”景象。如2009年5月18日夜间,南京市江宁区将军路发生因城管打人引起的大学生群体抗议事件,学生通过QQ、论坛跟帖等方式号召大学生参加抗议,盲从的心态导致一时间围观者上千人。
三、对大学生现实行为方式影响
通过“微传播”方式进行诉求的心态,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和价值倾向。
1.导致思维方式的僵化。网上诉求的传播方式是多样的,甚至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信息的高度图像化、智能化使他们在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中始终用“看”来解决,而放弃思考、追问事件或者现象中最本质的东西。他们头脑中“想”的内容常常被这种“看”所排斥,出现了有事去“看”、有求也去“看”的局面。加上“微主题”和相关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和凌乱化的特点,导致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往往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在信息和内幕出现后,他们虽然意识到曾经的所谓主流舆论和共识其实是被错误甚至虚假的信息所误导,但是所形成的舆论氛围早已影响甚至决定了事件的走向。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辨别能力尚未健全,在寻求刺激、新鲜心态的诱导下,盲目地追随,导致行为失范和价值偏离是其必然出现的结果。
2.导致现实组织关系的弱化。在当前大学生的网上诉求中,呈现出张扬人的个性、能力、技能和创造力等特点。较多的大学生不再去考虑现实组织的存在,不再把相应的诉求主动与组织交流,而是投身于网络组织中,使得组织结构日益网络化与扁平化,组织规模也向着越来越小型发展。网络的虚拟化交流似乎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加之大学生人生阅历和知识面的局限,很容易做出不合理或者不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判断。
3.导致生活方式的虚拟化。利用“微方式”进行的网上诉求表达,虽然方便、快捷,却无法取代面对面的情感沟通与即兴表达。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被虚拟化,由于符号化的语言遮隐了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导致真实的自我很难被还原,直接阻碍青年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如对亲人、朋友、同学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冷漠;对生命价值把握和认同上的淡漠;自伤、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在虚拟的世界中寄托自己的情感,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虚拟的世界中。
4.导致人际关系的距离化。大学生通过“微传播”方式进行的诉求表达,虽然降低了交往成本,但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相比,却失去了以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许多丰富内容,诸如眼神的交流、面容的表现、语调的高低、手势的动作等非语言符号。他们无法体验到现实中情感交流所带来的喜悦,在一定的程度上,与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丧失,人是富有情感的因素也会被忽视,导致他们自我封闭性加剧,走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直接引起人际关系的距离化。
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微时代“微”词语 微民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我们曾经做着微不足道的事,发出微小的声音。
微动力
当微民的行动和力量在无组织状态下集结,那将是一股推动事件发展的强大动力。
微时代
微民造就微动力的当今时代。
微生活
生活原本细微琐碎,微生活的意义在于小民生活融入时代洪流,带来广泛影响,或者,你也可以将之理解为“微笑着生活”,因为那是普通如你我原本该有的生活态度。[3] 微时代-基本特征 流动的传播
3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接收终端的移动难题。3G网络以及相应技术已经融入到手机应用中;随着电子纸技术的发展,电子纸也将与3G技术融合,增加上网功能。电子纸的重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可折叠的性能能够允许受众将电子纸直接装进口袋。未来的信息接收终端将不会仅仅局限于手机或是电子纸,特别是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建设,各种物品将被赋予智能,兼具传播功能,人类的信息接收终端种类不断增加。这些小巧便捷的信息接收终端可以使人类的传播活动范围大大拓展,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
迷你的传播 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将大行其道,他们的体积将大大缩小,屏幕等信息展示框的面积将相应变小。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显示屏为13英寸,而一部手机的平均尺寸为100mm×40mm×20mm。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传播内容已经不合时宜,迷你的传播内容将备受青睐。
不仅如此,信息接收或发送设备的体积将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塑造受众的时空观。移动终端使得人类的传播更加流动,也将人们的传播时间分割得更加琐碎,人们会选择无聊与零散的时间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或接收活动。时间的琐碎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有大量时间来接受大篇幅的电影、电视剧、漫画或是小说。不仅如此,移动的信息终端也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进行传播活动的心态,人们更青睐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长沉重的内容。
瞬时性的传播
微时代带来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传播活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对于传播者而言,小的信息量提高了传播速度,加快了信息内容更新,更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通讯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布信息。像微博客,只允许使用者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信息,但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等多种途径发布,所以,微博客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迅猛。对于接受者而言,接收信息、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扁平化的传播
数字技术使传者与受者位置互换、重叠并且逐渐变得模糊;传播活动逐渐“去中心化”,甚至出现“无限中心化”的趋势。在Web2.0的技术平台上,信息传播交互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可能是一个传送或接收的中心,传播活动早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而是呈现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双向结构。
在微时代,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相比之前,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微时代使得人人在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使得传播的长尾效果更加明显。[4] 理性面对微时代 危险与机遇并存
通过便捷高效扁平化的传播,人们可以收集或提供信息、发表意见或建议。但是,当信息在较高程度上实现聚合的时候,微时代的传播活动也面临着如下弊端:
首先,人们之间的信息差距将显著扩大。信息移动终端的持有与上网条件这两个方面的不平等将会影响信息知情权、传播参与权的享有或行使,使得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定过程之外。而且这种鸿沟会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扩大,人们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不平等程度会加剧。
第二,小群体内的微型传播将带来“信息茧房”效应。无数的网站、微博、社会网络化服务点的林立,很容易导致网民内部分离为大量的小集团。人们只选择与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点的集团,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在其中人们只倾听自己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自身的信息,很容易制造偏激的错误、过度的自信和没道理的极端主义。
第三,传播的扁平化会带来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的流弊。信息技术使人们可以在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原来的主导信息不复存在,来自不同传播节点的“传播中心”却可以将信息源源不断地发送。同时,个人的好奇心、表现欲望以及志愿者精神,成为提供信息和交换信息的动力,这必然会带来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的流弊。在微时代,受众排除无谓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将比自由选择信息更加重要。
选择乐观主义
人类的传播活动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革命”。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的传播活动大踏步向前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颠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对象将是一个个身份清晰、个性鲜明的个人,而不再是匀质的、无差别的传统概念中的大众;社会成员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了信息产品的多样化,同时也促使信息产品形态以及服务方式的改变;传统媒体的机制和功能将发生变革,原来的宣传平台将演变为公共话语平台,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媒体将成为信息内容的制作商和提供商。在微时代,传播的明星效应、长尾效应以及二次挖掘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传播技术的进步也为今后的传播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联网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传播活动,它将为传播活动带来哪些方面的具体影响,如何处理好传播平台的拓展与信息泛滥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传播“微化”造成的“信息茧房”弊端,这些问题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解决。
第二篇: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大学生活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大学生活
李毅哲
(南昌工程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11市场营销2班 2011100161)
摘要:大学是独立人生的开始。互联网是当下最受欢迎的信息通讯方式。当大学生活和互联网连接时,互联网从生活各个方面改变着大学生。关键词:大学生 互联网 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异军突起,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里程碑。当今的互联网己经触及到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对他们严生看日益保刻的影响 互联网——大学生生活离不开
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 —35岁的人占88.4%,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占86%。由此可见,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之所以迅速赢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其固有的特性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相契合。首先,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高速性、即时性符合大学生追求时效化的个性。其次,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开放性满足了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追求。第三,网络的自由性迎合了大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互联网上没有国界,没有政府,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人们可以自由交流。这样一个自由的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思想和才华的新舞台,使他们强烈追求个性的特点在互联网上得以充分体现。第四,网络交往的隐蔽性、广泛性符合大学生渴望真情又怀疑真情的心理特点。网络为大学生创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黄金距离:既可以直接交流,又可以保留自己的隐私;既实现了交流的需要,又克服了种种困难,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无法表达或难以表达的真实情感。第五,上网的时尚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作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更应该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新的事物和信息的杰出载体,一个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然而,网 络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丰富、快捷的资源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其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等特征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致使许多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进而引发了包括网络犯罪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1.1 互联网改变大学生生活习性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学习天地,大学生活是独立人生的开始。因此,刚从高考负担中解脱出来的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茫然。但是互联网凭借它的优势迅速介入大学生生活中,并扮演重要角色。
互联网让有的大学生变成宅男,他们慢慢变得足不出寝室,所有生活活动都在电脑前完成,通过互联网连接。
1.1.1 互联网改变大学生通讯方式
电话、手机是大学生常用的通讯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通讯方式发生了改变,大学生现在习惯一上互联网就把QQ登陆,大学生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用手机电话,甚至还有语音联系方式-微信。因此,互联网凭借其优越的功能改变了大学生生活方式。
第三篇:我们改变了什么(作业)
我们改变了什么,还能改变什么?
细细品味,缓缓忆来,我们会发现这一句看似简单的“我们改变了什么,还能改变什么?”的话语,其实是值得每一个幼教人认真推敲并反思的。
作为一名幼教的管理者,我一直致力于打造我们前卫幼儿园的教师队伍,通过努力,探讨了一些适合我园实际的教研培训模式:
贯彻《纲要》精神和教育发展形式
合理选择业务学习内容
业务学习计划是从属于学期总计划的,是教研计划的一个部分,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选择的:
一、专题研究的理论学习
这是每学期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完成的内容之一,因为专题理论学习一方面可帮助教师学习和掌握一些教科研的方法,同时通过定期的学期交流,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所在、操作的困难之处;另一方面也敦促教师把专题理论学习内容溶入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收集、积累、分析,使专题研究落到实处。例如:在《纲要》颁布之初,就幼儿教育活动中过程与结果的观点在教师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我们在组织大家学习《纲要》精神的同时,将此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提出来,通过学习、讨论并实践然后再讨论的形式,把学习和操作结合起来,促使教师们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中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发挥了业务学习的时效性。
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的理论学习
针对教师们业务素质中的薄弱点,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有困难就学习、有问题就学习,做到了有的放矢。如针对我园年轻教师多,服务意识淡薄的特点,我们组织学习师德书籍《师心流霞》《爱在明天》并开展“热爱孩子赛妈妈”演讲活动;为提高教师讲故事的生动性,组织教师们讲故事比赛等等。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活动,有效地促进并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
业务学习是每个教师必须参加的一项活动,如何在较少的时间里得到较高的收益并使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呢?我们尝试做了以下工作:
一、再学习、再实践是不断超越自我的源泉
“吾生也有崖,知也无崖”。终身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职业性质的变化,而且必须构成塑造完整人的连续过程。作为业务副园长的我,理应追求这种高层次的需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追求来带动并激励园内教师自发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对自己树立了一条终身学习的理念线:再学习——再探索——自我超越。要做好一个管理者,鼓励别人追求自我超越的最大力量,便是自己先认真学习,追求自我超越,勇敢地突破传统观念,不断求实创新。实践证明,带头是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的,我园现已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学习、探索的风气。
二、变枯燥的理论学习为小组讨论——参与式培训
理论学习往往比较单一,大多是一人讲大家听,较枯燥,为了使老师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学有所得,在业务学习中我们引进了新型的培训方式——参与式培训。这种学习发挥了老师们的主体作用,采取围 绕一个议题展开讨论的办法,在讨论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争鸣中互相提高。在这种学习中,还充分发挥了幼儿教师的创新、想象、绘画、美工等能力,小组讨论中,大家把一个个问题变成一棵树、一朵花、一辆车、一间房、一颗心等等,由此再引伸出枝叶(小问题和解决办法),取上一个个好听的名字,在展示讲解中,理论变得不再枯燥而具有了趣味性,就是在这样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老师们的理论得到了提升。
三、针锋相对的竞争也是业务学习的良好方法——专题辩论活动 “表达”是教师造好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除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来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外,平时的交流、外事等都需要教师运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所以“表达”对幼儿园教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我们利用专题理论学习的内容,采取辩论的形式进行。辩论前,正反方必须分头找资料、论证、归纳观点。有了自己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在唇枪舌剑的观点摩擦中,不仅显示了集体学习的力量,而且在理论获得升华的同时也锻炼了教师们的口才。
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行动研究
我们鼓励教师们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发挥集体的力量联合攻关。年级上以数学为突破口,尝试进行行动研究,集体制定计划、实施之后找出存在问题,根据大家的提议在实践中再次尝试然后再总结、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如此循环往复,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好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读书方式多样,培养教师阅读业务书籍的良好习惯 学习不仅是教师吸纳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竭的动力。我们认为:教师读书是最好的教研。为了帮助教师克服种种困难,改变以往不爱读书、不善读书的状况,让老师们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我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读书方式。
一、任务式读书
每学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阅读相关业务书籍,阅读后“写感触”、“找差距”、教学实际中“试一试”。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师“逼一逼”,让她们有目的地读书。
二、交流式读书
通过“好书共享”、“好文章随时看”、“好书大家讲”等形式开展读书活动,业务书籍、课外书籍都要求大家不保守,互相交流,这样才能获得共同的发展。
三、推荐式读书
无论是谁,只要看到好书、好文章、新信息,及时推荐,由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时间读书,做到各取所需。
建立学习制度,纪律约束与自觉性相结合
要提高业务学习的质量,就必须要有相应过硬的学习制度,我园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样执行的:
一、学期初制定学习计划,组织者学习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保证学习效果。
二、树立良好的学风。我们要求参与学习的教师态度必须认真,学习时应带好笔记及学习资料,积极发言,做到学以致用。
三、业务副园长不定期抽查学习笔记,可进行交流,促进教师认真自觉做好学习笔记,保证学习有质量。
从我园近几年的实践与发展,使我感到,业务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使幼儿园取得持续而长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完全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我们欣喜的发现,我们的路走对了。然而“往往山越高,谷越深”(彼得杜拉克《有效的管理者》)从课改过程中发现,老师们虽然学了一些理论知识,但往往只停留在一般技术性知识的获得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还缺乏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很容易回到老路上去在落后的模式中行事。“会说不会做”,表明观念没有更新。实现从知道新观念到信奉新观念的转变,关键是实践和体验,教师需要经历新观念和固有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有当理念和实践一致时,才算是更新了观念。新《纲要》的颁布犹如给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好在我们已经跨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园将继续探索,在促进每一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理论提升的同时真正获得综合性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儿童健康成长,当教师们成为自主创新的能手时,幼儿园也将成为为国培养创新型后代的好场所。
还能改变什么呢?
我们已经做了那么多事情,已经改变了一些,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呢?我认为,李季湄教授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做有思想的教师。
在当今经济发展迅猛的时代,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那就是必须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读书、吸收新信 息,新理念,新观念,学会反思并具有反思性实践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新时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希望我们的改变是乐观、积极的,一切的自我改变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更充实,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前卫幼儿园
葛露霞
第四篇: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什么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什么?
演讲时间:2016年2月27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开讲啦》第178期的励志演讲稿 去年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我们中国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25.6小时,也就意味着每星期7天里头差不多有一天时间在上网,平均每天上网3.7个小时,我还是位于平均值之上,还算是每天上网还是比较多的。
我觉得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现在有了网络,真的比过去好得多、快得多。我讲一个例子,文革期间我们的单位,被下放到四川眉山,有一次因为有些工作需要出差到上海。当时我们好几个人出差,好不容易买了卧铺票,但是分别在不同的车厢。有一个同事,在车上等厕所等不及了,等车停到宝鸡的时候,他就下到宝鸡上厕所,原来估计火车要在那里停几分钟,结果火车晚点,为了赶时间提前开了。我们那同事一边提着裤子一边跑,终于追不上火车。然而我们并不知道他丢了,因为他所在的车厢的同事认为,他到另一个车厢跟我们聊天了,到吃晚饭的时候也不见他,我们车厢同事说,都是盒饭哪吃不一样?到睡觉的时候还找不到,麻烦了。我们就跟列车员说,我们人丢了。他说在哪丢的,我们说不知道。我们好不容易到了上海,但是没有通讯工具,下火车以后打电话回单位,说丢了一个人。我们领导说在哪丢的?不知道。过了两个钟头,我们那个同事回来了,一个脚有袜子,一个脚没袜子,穿了双拖鞋。因为车站看到他赶车丢了,下一辆车是乌鲁木齐到上海,让他上去了,但是他却没有衣服了,衣服都在(我们)车上,所以冻了一个晚上回到上海,如果当时有通讯工具,那就很容易联系上。当然中国是在1994年4月20号接入到国际互联网上,那个时候实际上,是中关村、北大清华和中科院这三家互联的网络里头,利用了一根64K的专线,连到美国一个电信运营商Splint,就是64K而已。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开始开放了公众的互联网,但是当时只有北京、上海,各一条64K的专线,也是连到美国Splint的网络,但应该说从那个时候,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我呢,了解互联网在这之前。
80年代初到日内瓦,去参加国际电信联盟的会议。这是一个制定通信网标准的会议,这些标准可能跟国家利益有关,因此单纯靠与会代表在那里决策,同意与不同意是不够的,需要请示国内。那么会场是提供了免费的长途电话,我们基本上中国去的代表都是利用这种免费的公用电话,把会场的情况、会场讨论的情况,跟国内的主管部门汇报。但是我看到美国的代表,他用会场提供的计算机和网络抄些东西,并且把会议的一些文档作为附件传回去了,美国人说这叫e-mail(电子邮件)。当时第一次听到,后来过几年开会发现,那些老外干脆把笔记本电脑带到会场,直接在那里跟他们本国联系。加拿大代表团有一个邮电部派去的代表,他是个华人,跟我们也很熟,他就问我:“你们中国有这样的东西吗?”我说:“没有”。他说:“为什么你们没有呢?”我当时也回答不出来。
幸好呢,1994年4月20号,中国接入互联网,那么到现在,无论在单位和在家里,都可以使用无线局域网上网,当然出去还是光纤。中国的光纤光缆企业,生产了全世界一半的光纤光缆,当然中国的宽带网络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光纤光缆市场消耗了全世界一半的光纤光缆。十年前买一根光纤,按单位长度算,一根光纤多少钱?2000块钱,现在按单位长度算,买一根光纤多少钱?一公里的光纤现在是40块钱。按单位长度算,光纤现在比面条便宜,你买一公里面条也不止40块钱!所以现在光纤到家、光纤到户,发展很快。
当然了未来的互联网,绝对不是现在我们想象这么简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会更快。互联网整个发展,是一个接力的过程,后面还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上面,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互联网上面。当然我也接触过一些年轻人,他们抱怨生不逢时,他说要是我生长在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时代多好。现在大树底下不长草,我要办个互联网公司,他们动不动地给我灭掉了,或者给我收购了。确实是这样,互联网成功是不可能靠复制的,你必须要创新,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是比美国晚了25年,可是现在全球的互联网大企业里头,美国有,中国有,欧洲没有,日本没有,韩国没有,这就说明中国的环境,还是很吸引互联网发展的。
马云曾经到一个企业应聘,想当销售员,但是这个企业说,你长得这么瘦这么矮,这个样子还能当售货员吗?我想这个可能对他后来要搞电子商务有很大的动力。但一开始马云到北京找北京发改委,北京发改委觉得,什么企业?太小,不理他。到上海,结果财政厅和税务局说,这玩意偷税漏税,上海又没办成。他到了杭州,杭州觉得这是新事物让他试。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宽松(的环境)才有了我们这个发展。
像互联网金融一样,中国的金融本身股市不景气,银行利息低,所以中小企业贷款很难,另外老百姓又有存钱的习惯,所以互联网金融出来了,到它出来以后,你再想扼杀就不容易了。所以中国有一个很好的互联网的发展环境,你感到什么地方不满意,就是你创新的机会,痛点就是起点。当初为什么有互联网?就是美国人担心冷战了,原子弹炸了他的网络,所以他提出这个命题。大家知道YouTube(视频网站)的创始人,他实际上是参加朋友的一个搞笑的晚会,拍了很多视频,想在网上把视频给其他朋友分享,视频的容量很大传起来很慢,他就想着能不能开发一种方式,让这个视频能够更好地分享。不一定要(把视频)传过去,让人家来点就行,所以YouTube就这样产生了。
我觉得所有的互联网的发展,都并不是你事先想的,而是看到了它的问题。搜索引擎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网络信息爆炸,你要找它,那必须有搜索引擎。为什么后来微博出现了,因为人们生活节奏太快了,它是可以传140个字的,这也适应了碎片化的需要。所以我认为大家现在上网,有没有感到互联网上,还有不如意的地方,这些就是创新的地方。如果说你盲目地,跟着别人成功的(项目)去做,那你肯定是没有什么很好的前景。所以我觉得有大把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我们现在用手机,正常人是没问题的,可是我们需要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比如说我是老花眼,我手机要靠近看短信,那么现在手机上就自动把字变大,重新编排不会跑出屏幕。还有盲人,他上不了网。盲人阅读的是凹凸不平的书,那我们的计算机屏幕凹凸不平吗?不可能。那现在怎么办?有个指环,这上面有摄像头,你戴着指环,看着书上面,摄像头对着字录下来了,上传到云端一搜索,然后给你翻译出来,讲给你听,那你就可以看见了。苹果开发的手机是什么?触摸翻屏,大家觉得不错吧。现在有公司觉得,我不能跟着苹果走,我不能侵犯它的专利。隔空翻屏,不摸。为什么?这里有摄像头。还有人说干吗动作这么大,眨一下左眼翻左页,眨一下右眼翻右页,点一下下巴双击。人机结构可以有很大变化。前不久微软收购了诺基亚,微软要做手机吗?它凭什么跟苹果竞争、跟谷歌竞争?微软说我有语音翻译技术,利用云端翻译,它在手机上面假如你讲中文,你的朋友是英国人,你按一下语言键,你讲中文他听英文,他讲英文你听中文,26种语言,学外语没太多用处。
所以这是什么呢?将来可穿戴终端人工智能,实际上把人的感知延伸了,把人的认知能力提升了。未来的互联网怎么样?现在是没法想象的。在座的你们想想十年前,你们能想到现在互联网的样子吗?你想不到的。所以未来怎么样?不知道。互联网有句名言叫什么呢,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
现在都提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平台,实际上你只要有好的创新思维,互联网什么都可以帮你实现。曾经有公司想开发什么呢,以前有一段时间,我们南方有H7N9(禽流感),手机可以测试H7N9(禽流感),拿舌头舔一下,看一看有没有H7N9(禽流感)。现在有人说,手机上要测雾霾,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得成本低,所以互联网,它有个很好的开放架构,可以在上面不断地生长,不断地增加很多东西,而且它不拒绝全世界任何人,互联网是老少皆宜的,手机基本上是没门槛的。
我们手机上这个操作系统,有一百万行的软件,而当年阿波罗登月飞行器才四千行软件。我们现在比它复杂得多,但是很便宜,现在大家都会用,所以包容性非常好。像雷军说,他说我每周要更新版本。意思是什么?我的手机不是完成品,很多网民说你完善不了我帮你完善,要显示自己的能力,所以雷军说我有一百万个不拿工资的开发者。美国《纽约时报》,它有130年的历史了,它现在要把报纸数字化,近期的报纸没问题,老报纸都发黄了,拿计算机扫描这个字,印不出来,它怎么办。大家现在上网经常遇到网站跳出几个验证码,扭来扭去歪七歪八的字。当然了美国还没有像我们现在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那么复杂。《纽约时报》就把它的报纸上的词拿照相机拍下来,贴在验证码的后边,当你验证的时候,你以为后边那个也要验,你一并验了。所以《纽约时报》一百三十年,存档的数字化报纸的工作有几个月时间由网民不知不觉地帮它完成了。
美国有个医生,拍了很多大脑的CT扫描图,他要看脑袋长不长瘤子,当然这个病灶是很难看(出来),他一天看几百张上百张图,很麻烦很不好看。他灵机一动把它贴到网上,他说哪个网民帮我看出,这里边有几张跟其它大多数不一样的有奖,这些网民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但为了显示自己能干,不睡觉不吃饭也给他找出有几张跟其它不一样。互联网就是利用了众包群智的这种功能,利用了广大网民的潜力,当然这种思维并不只能用在互联网,可以用在各行各业,关键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应用这种思维,利用互联网来发展。所以我们经常说有困难找警察,实际上我觉得后面应该加一句话,有困难找网络。
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我有几个想法就是说,互联网之路永远是什么?挑战机会同存,风光风险同在;未知多于已知,永远都有故事;颠覆不是新闻,一切皆有可能;成功不靠复制,唯有创新永恒;英雄不问出处,希望寄托草根;大智云移之峰,网络强国圆梦。
第五篇:互联网支付金融牌照改变了什么?
互联网支付金融牌照改变了什么?
线上支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支付方式,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发自己的支付平台,改变了消费模式,根据《互金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互联网支付,应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其他机构开展合作的,应清晰界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和客户权益保障机制。”的规定,从支付服务提供主体来看:
(一)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互联网支付
此情形下,互联网支付业务需要具有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银行等金融牌照并需在符合监管规定的基础上开展业务。
(二)由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互联网支付
根据2015年7月31日央行公开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体现出的精神可知,能够依法从事互联网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是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得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并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备案的机构,仅获得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业务许可的支付机构,不得从事互联网支付。
(三)其他符合条件的合作机构
公司宝·做创业的第一帮手!
www.xiexiebang.com
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其他合作机构如电子商务公司、为移动支付提供服务的公司等开展合作的,《互金意见》规定“应清晰界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和客户权益保障机制”,但是如何从监管层面保证该种合作方式合规,是否需要软牌照形式的备案,还需要进一步的监管细则予以明确。
公司宝·做创业的第一帮手!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