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谁教书、为谁育人、怎样教书、怎样育人讨论稿(共)
为谁教书、为谁育人、怎样教书、怎样育人讨论稿
教书育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指明了教师应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和接班人,是对教师全部活动的普遍要求,同时,教书育人又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教师对社会的贡献就是教书育人。笔者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阐述点滴看法,使广大的教育同仁从思想上重视教书育人,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在新形势下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地在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教书育人”这一原则。
怎样做到“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既有充实的理论依据,又在当前新形势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曾说过:“任何章程、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机构,不论设计得如何奥妙,都不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能形成性格”。古人云:“师者,模范也。”学生通常是通过教师讲授、指导、示范、演示、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教育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给学生以影响,因而教师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教得不错,但育人却远远不够:表现在讲台上散布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通过学生家长拉关系、走后门;自己言行不一等等,这些都给未成年的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使“教书育人”成为一句空话。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而行动应是无声的语言,前者使学生信服,后者使学生更为佩服。所以重“身教”要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首先做到;教师的“身教”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教师自己的言行首先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而且,细微之处也应检点自己的言行,以免引起不良影响。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掌握教材、教法与育人的内在联系
学生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要重视课堂上的教书育人工作,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也必须通过一定的书本知识来实现。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吃透教材,要做到:突出教材中明显的育人因素,深挖教材中的暗含因素,及时补充与教材有关的教育材料。有些教材受多方面的制约和局限,不能及时与国情和形势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把最新信息和时政材料充实到讲课中,以弥补教材中教育因素的不足。总之,教师应积极挖掘育人的各种因素,善于通过各种途径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体现教书育人的原则。
3树立整体教育观念,使学校教育积极走向社会,沟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对学生成长全面负责,实行综合育人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通过完成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来实现育人的目的。实际上真正达到育人目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因为学生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再者他们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家庭中度过,他们也对社会感兴趣,并且青少年心理上不成熟,可塑性强,善模仿,易被不良现象影响。所以,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在总的教育目的前提下,对学生全面关心,全面负责,不单纯局限在学校里和课堂上,而要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深入家庭,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综合教育的功能。达到方向一致,目标统一,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创造教育环境,家庭配合实行家教的综合教育体系。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要付出努力,争取主动。很多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春游、秋游,定期家访等,确实提高了育人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这为我们教书育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因人而宜,因材施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书育人
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教育不应有单一的模式。况且如今社会更需要新型人格,而今天的学生也与前一二十年前的学生在很多方面截然不同,突出表现在自立意识强,凡是总要问个为什么、不落俗套、喜欢冒险、思想活跃等,这就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怎样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怎样使教师有效完成育人任务,就摆在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眼前。我的看法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敢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事多转换角度,采用灵活多样的育人途径。“疏导”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善于疏通,不压制;敢于引导,不放任;采取说理,比喻、榜样、讨论、争辩、感化等形式把学生引导到正确道路上来。另外,前文所谈的家访、春游等还有办墙报、读书会、演讲、进行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等等,都能使育人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并且事半功倍。
当前,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呼唤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必须依靠教育。事实已证明,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如今越来越突出。因为搞经济建设离开人才不行,而所谓“人才”应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需思想教育加以培养,“才”需知识传授加以灌输,二者合一就是“教书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应当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把“教书育人”作为一条重要教学原则始终贯彻于教学工作之中,既要勤奋教书,又要努力育人,群策群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为谁教书、为谁育人、怎样教书、怎样育人讨论稿
友谊学校
胡炳旭
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的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一文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因此,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搞好教书育人呢?下面浅谈一下自已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加强思想教育
教师为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必须有意识地把要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教材融化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预期效果。我在教学语文科时,总是努力做到文道统一。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文中讲述了四件事,其中“雪地捕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由于捕鸟和保护鸟类 是一对矛盾。因此,我特地设计了两个问题:
1、假如说现在下雪了,你会去捕鸟吗?
2、如果捕到鸟,你打算怎么办呢?经过一番讨论,有一位同学说:“我不会去捕鸟,因为下雪了,小鸟没吃的了,已经很可怜了。我们还要趁人之危捕捉它,这太不公平了。如果小鸟会说话,它一定会骂人类太卑鄙了。”另外一个同学却说:“我会试一试,但我只是学着闰土去做一做,我并不会伤害鸟儿。如果捕到了小鸟,我一定会请它饱餐一顿,再让它回到大自然去。”同学们各抒己见,说法不一,但不管是否会捕鸟,他们都意识到了:不能伤害鸟类!
思想品德课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一门重要课程。必须重视思品课教学,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竞争精神及诚实守信的美德„„这对学生将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思品课教师在每一堂思品课,我都花费不少心思,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故事中、游戏中、自我表演中明白道理。之后,又得尽可能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记得在教学第九册的《从小学创造》一文,配合这篇文章,我组织学生举办“我们的小发明”竞赛活动,竞赛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在这项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发展了思维,而且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体会到集思广益、集体的力量大这个道理。
二、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三、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书育人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1、要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
2、关心热爱学生。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发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心里装的是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扮演的不仅是老师,还是严父慈母、大姐姐、老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兴趣、特长、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献给学生无私的爱是谱写这一主旋律的音符——这是我多年来班主任工作所遵守的信条,也是我在育人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的原因之一。如在本学期初班上的书贤同学经常迟到,不少同学对他影响全班的出勤率甚为不满。为此,他和同学之间出现了不团结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讨厌他,控制他,孤立他,或采取极端做法惩罚他,而是多次找他谈话,寻找他犯错误的根源,在学习、生活上关心他、尊重他。在了解他迟到的原因后,积极为他寻求解决的办法,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要求大家关心他、帮助他、信任他,他终于彻底改掉了这一缺点,现在还被评为小组长呢。
对于后进生,要特别关心、爱护、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古人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记得上学年,我班有个后进生,她受社会影响,经常偷拿家长的钱去打游戏机,无心上学,成绩屡考不及格。当我发 现这一情况后,及时配合家长,对她耐心教育。有一次冒雨到处找她,使她深受感动。从此她改正了缺点,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看到学生的进步,我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肩上的重任,深深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要搞好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更离不开一种特殊的催化剂,那就是爱。
3、具有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教书育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一定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着力提高自已的品质修养。什么是恶,什么是善,教师的行为准则、判断标准,往往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教导合一。
为谁教书、为谁育人、怎样教书、怎样育人讨论稿
友谊学校
柯国忠
作为教师:“为谁教书,为谁育人?”都回答不了的话,就不配当教师。然而真正要回答准确了,又是一件难事。
因为,教书是一项良心工作。人的良心的着千差万别。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就完全不同了。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三个人笑得更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十年后,第一个回答的工人仍然在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却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则是前面两个人的老板。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呢?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此,由此而产生的态度就截然不同,当然最后的取得的效果则就有较大差异。
一样的砌墙工作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前途呢?原来,第一个人为建一堵墙而工作,砌墙的价值局限在一堵墙,他在砌墙中焕发的内部力量就是为砌墙而砌墙;第二个人为建一座高楼而工作,他把自己的工作看作建设一座楼的一部分,砌墙的价值也就扩展到了整座楼,他在砌墙中焕发的内部力量就比较大,工作态度也要好许多;第三个人为建一个新城市而工作,他把自己的每一点工作都看作建设一座城市的一个部分,因而其价值扩展到一个城市,他在砌墙中焕发的内部力量就更大更多,工作态度也就更积极、乐观。
教书也犹如砌墙。来“砌墙”的人,不一定都是眼界宽广之人。他们有的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来,找一碗饭吃。受思想认识的限制,局限于这是一种赚钱的、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即使他们中饱读诗书、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他们满足于教书,着眼于挣工资,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这样的老师很容易失去耐心。他们把自己工作的价值看得较低,为教书而教书,没有理解自己工作的崇高社会意义,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永远做着“教书匠”的工作。有的是不仅为了养家糊口,身上还有点担当,以教育为己任。这种老师以国家育人的责任感来教书,他们在教书过程中能够用尽自己毕生的精力去研究人、改造人。他们往往有强烈的使命感,认识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亡。他们当中只要坚持下去的,都能成为名教师,乃至教育家。
还有一种老师,以爱为从教。这样的老师往往淡泊名利,求真务实,他们总是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引导学生,倾心育人。不管受到怎样的挫折、磨难,依然不断地坚守自己的信念。虽然,他们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但是,他们有爱生如子之心,他们明白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为了人类的明天,并为此而努力地工作着。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以,人的思想高度、人生角度的不一样,“为谁教书,为谁育人?”的答案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要苛求答案一致性,不会有“标准”答案的。
第二篇:为谁教书,为谁育人心得体会
“为谁教书,为谁育人”心得体会
陈蓓蓓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作为教师,要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也许不能改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不能改变整个社会潮流和舆论,但我们能改变学生,只要我们不推卸、不躲避、不畏难,在心底里对自己说:“教书育人,我的责任。”教书育人,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把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作为老师最大的责任。我们首先自己要记住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有浓厚的爱国情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至理名言都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精髓。我们有责任继承良好的教育传统,并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发扬光大。我们向学生灌输的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文明传统,我们的唐装,我们的京戏,我们的汉语,点点滴滴全是我们的文明。
作为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
作为教师,首先需要有爱心。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其次,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内心如火一般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克敌制胜”的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我们要大声说:“教书育人,我的责任”。
第三篇:教书和育人
教书要和育人并重
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导学生今后如何做人、做事。教书育人二者又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讲,教师都要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问题。
作为中学的教师,我接触着少不更事的少年孩子,他们富有青春的活力,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初中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教学和育人的并重,并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做到教书和育人并重,首先要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信念。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教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在生活实际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其次,我们要把为祖国培养有用的人才作为工作的理想。我是一位语文教师,语文的教学外延等同于生活,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会学语文,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朱小蔓教授指出,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即教会学生如何工作,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对于这点,我非常赞同。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在评价学生方面,-采用成绩跟踪的方式,鼓励学生的阶段性进步,给予进步生更多的关注,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评价多元化,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理想,要不断的汲取崭新的教学理念,要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高效的教学课堂,这些是教师的育人之本,相信只有更为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教学的长路,让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第四篇:教书更要育人
《西海都市报》载文,前不久,大通某中学一学生为一点琐事而夺人性命,震惊之余,令人深思。校方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把凶残的“刀光剑影”说成是学生的控制能力差而造成的。这只是表面原因,深层次的东西是学生的思想品质问题。这名学生没有诚恳待人、友善待人、包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说到底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人格学说的代表人物、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都有一种成长性自我实现的需求,即对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这种需求如受到阻碍、被否定或受到压抑,那就会引起心理障碍。而持刀行凶的学生正是如此。此前,他曾与人打架受到校方的严厉处分,但因学校、家庭对他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够,没能让他深刻地认识到错误,一遇机会,旧病复发,酿成毁灭性的悲剧。这就是育人问题所凸显出的缺憾。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是上层建筑特别是学校永恒的课题。育人要育心,以心暖心,使青少年有颗积极向上、金子般的心。上世纪50年代的人崇尚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精神,学生为祖国而学习,吃苦受累都不怕;而现在的不少孩子满脑子都是玩乐、享受,追求新潮的东西,视学习为包袱,把艰苦奋斗等同痛苦生活……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制定出有震撼力、穿透力的德育方略。年级组、学校对德育工作要立项研究,德育工作不能有盲点、盲区。笔者认为,教师不能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作者:薛春海)
第五篇:育人第一,教书为次——第一封辞职信
自去年上半年前来教书,一晃眼已经一年多了,育人第一,教书为次——第一封辞职信。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也将大三,学业日渐繁忙,也是时候该为未来做准备了。很遗憾,由于个人精力与时间有限,在此,请允许我辞去这份工作。感谢你们作为家长的关心与配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工作地非常愉快。第一次做家教,刚开始心里未免有些紧张和忐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渐渐习惯了这份工作,努力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份工作。做***老师的这些时间里,其实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相长也。在即将离开这个岗位的之际,我想把我所体会到的,和一直以来对于教育的认识的一些感悟,以及自己成长的体验,一同写下来。正如文章的标题,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和我所实践的,便是这八个字——育人第一,教书为次(或许在作为真正教师的你们面前有点班门弄斧)。翻开自己成长的相册,或许最值得我骄傲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是知识分子,待我读了初中,便在学业上帮不了我什么。可是,一直以来,他们对于我的教育,尤其是在人格,品德上做的十分到位。无论是孩提时某一次自私而遭到的“立壁角”处罚,还是害怕责骂而仿冒签名的严厉呵斥,至始至终,都铭记于心。像尊老爱幼,宽容大度,诚信至上等等等等的道理,他们总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教育着我,辞职信《育人第一,教书为次——第一封辞职信》。反观现在的大学生活,周围知书而不达理的同学也并不罕见,并非觉得自己有多高尚,因为自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只是觉得,在所谓的象牙塔里,还是有这样那样不懂道理的人,是否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也并不是全部指导书本的东西,有时候也会借题发挥,畅谈一把大道理,说些故事,讲些亲身经历。并不是为自己的“偷懒”开脱,只是当一个小学生集中精力上了一个小时课之后,轻松一下,顺便讲些道理(当然,结局便是收不回来了)。有时候很快乐,不是为了她记得上周讲的某个词组(通常她也只记得一小部分),而是因为她记得我上周说了个什么道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少年期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品德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从智力发育的角度来说,这段时期也是智力水平重要的提升时期,如何权衡利弊,是门难懂的学问。在我看来,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表达能力上尤为突出;在性格上,她也活泼可爱。小孩子的身上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我小时候也是。有时对别人爱理不理,有时乱扔东西,有时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不打紧,她还小,只是平时应该注意到这方面,加以教育。在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年龄阶段,我认为,作为家长还是该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帮助她早日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建议,平时可陪同她看看新闻,读读寓言,以较为形象的方式为主,加以讲解,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中,她会渐渐理解。当然,由于她年纪还小,可暂且刻意让她回避一些成人世界中的阴暗面,保有一份天真善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知识上,要强调的并不只是课本上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了解。我记得有一次上到贝多芬的时候她不知道这是谁,对于世界上的国家,比如俄罗斯等,也并不了解,或许有些强求,但我还是认为这对于一个人的修养还是比较重要的。读了大学,我越发体会到情商的重要性。一个人若只有聪明才智,却没有坚韧的性格,便不懂坚持;若没有宽宏大量,便不懂包容;若没有积极心态,便不懂乐观向上;若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便不懂谦逊或自信。“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的十分确切,于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以育人为先。若有了较高的情商,懂得努力、坚持,便可弥补智力上的小欠缺;懂得乐观、包容,便可处好人际关系。在正常智力的情况下,情商便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