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2013-07-30 08:40:04 引导语:许多人很迷茫,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为什么不能坚持的七种原因,适合困惑中的所有人。
1、我们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高中阶段我们都比较容易坚持做一件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良好规律的生活,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自习,按时睡觉。
在一个有规律的生活里,人是容易有相对固定的受控时间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到了大学阶段,课表不是天天相同,生活也开始多了很多可能性,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变得丰富的同时,你获得各种自由的同时,你开始失去你过去养成的节奏感。你开始慢慢变成被不同的事情推动去行动的人,而不是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干一点什么的人。
这种被碎片化事情推动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大学,一直到了职场,都会越来越严重。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你最好要让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情的习惯。
我为什么总是建议大家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每天坚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写日记,练字,锻炼,一切你喜欢的事情都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哪怕就15分钟。这些小事情会慢慢形成你新的时间锚点,有了这些时间锚点,你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慢慢养成你生活中的新节奏感。有了时间节奏感的人,才能逐渐掌控自己的时间。大家要明白,对自己时间无法掌控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不是对自己时间有掌控的人,我们只是更有产出。
2、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你和怎样的人交往越多,你就越可能变成怎样的人。
在高中,因为有各种制度和外力约束,大家都被集体化成一种行为模式,往往能为某个特定的目标长期全力以赴,互相追赶激励,很多人觉得自己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很有充实感,和这个环境是分不开的。
我上班以后和我很多从小玩到大的老同学关系越来越淡,倒是和一些不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关系很好。我发现一个特点,我们这些玩得好的人往往是同一个生活节奏的人。
比如我的蓝颜知己,我们就成为一种互相激励的关系。我的灵感是他工作的推进,他的进步是我努力的理由,我们彼此成为对方的激励,最好的同伴教育。
3、我们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我们往往缺乏和自己有同样目标的同伴,这也导致我们很难一个人特立独行下去,毕竟人是群体性动物,很难摆脱从众的自然基因行为模式。
在高中即便你的同学不求上进,我也不太担心你不会坚持,因为班主任、家长和学校构成了一张网,为你设计好了每天的行为模式。中国的高中不如看做是一种学习集中营模式更为恰当,它的升学率成功是以牺牲人的个性、人的自由意志为代价的。
但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让你在某个点上快速突破,脱颖而出,所以还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到了大学,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又或者是学校,对你的管理都是很粗放的,没有人天天监督你上自习,甚至是上课!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才会发现没有外力约束,他很难建立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
不仅仅是大学,即便是在职场,我也是比较反对在家办公这种模式。真正办过公司的人都知道,让新员工在家办公而不是集中到办公室管理,不但不会产生工作效率,往往还可能毁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因为他会养成很糟糕的工作习惯。
绝大部分人离开环境的约束就一无所成。想享受自由的生活,前提是你为自己选择了某种有控制的生活。
这是像我这样经过十几年修炼的人才能勉强做到的功力。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考研时那么多人会去报考研班,一需要同伴环境,二也需要上课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他们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4、我们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有一名大一学生,从新学期开始他做了很多打算、计划,但是一学年下来,他几乎没怎么实行过,现在上课他没啥兴趣,要不看小说,要不睡觉,要不宁愿发呆,但过后他又特后悔,特纠结,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在大学里,他过得混沌,看不到啥希望,一味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甚至有不想念书的念头。他很烦,想改变这种现状,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即便能够坚持,但是前提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或者叫目标。
高中阶段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而且被同伴和环境驱动去努力。到了大学,就业一时半会还很远,考研也得三年后,经过十二年艰苦求学的日子,人都想为自己放松一下,大学又不缺乏这种放松的方式。但正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中,我们想不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这是第一个问题:没有目标了。
高中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上大学,上好大学。其实大学倒是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就业,就好业。
为了上好大学,高中阶段发展了一套以拿分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体系,虽然这套体系影响人的思维开放性,但是它能帮你拿分。
在大学里,课程体系设置往往让你看不到和就业这个目标的关系,它的实用性和社会现实脱节的确很严重,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和就业需求之间的进展,只是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在混日子。
如果你没有办法衡量你现在离目标的距离是否更近,你就会慢慢忘记自己的目标。甚至慢慢用还在学习这件事情安慰自己在接近目标,其实这是自欺欺人。
如果不自欺欺人,大学生就应该主动在大一了解自己想去的就业单位,了解他们的就业岗位,了解这些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主动在大一就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和实现的手段,并找到恰当的手段衡量自己的进展。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的教学体系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你是选择抱怨国家呢还是先去改善自己?
5、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离目标更近
有的大学生倒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依然很难坚持。为什么?在高中你遇到任何自己不能突破的困难,都有老师教你答案。但是在大学,一切似乎都没有人给你答案,或者给你太多的答案。到底哪种是你想要的?这真很难讲。
所以很多同学在走向目标的路上,往往看不清自己坚持的方向是否是对的,因为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最佳的,在这种畏手畏脚的犹豫中,如果没有太多的进展,也就慢慢放弃了坚持。
6、我们的性格中有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还有一些同学看到了进展,但是也没有最终坚持下去,这很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心理学家说习惯推迟满足感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推迟满足感这个概念可能有的同学并不清楚,这里我分享一个摘抄来的故事,也许对你有启发。
不久前,一位30岁的财务分析师请求我的帮助,她想纠正在最近几个月里,总是拖延工作的恶习。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态度;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的父母的情况。我们也谈到她对工作与成就的观念;这些观念对其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她同丈夫和同事竞争的愿望,以及竞争带给她的恐惧感。尽管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心理分析和治疗,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终于有一天,我们进入久被忽略的一个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我问。她回答说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我接着问,“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她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我接着又问。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我预料的,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她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六个钟头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钟头,要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考虑到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钟头计算,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钟头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钟头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们早在小时候(通常从五岁开始),就可以学会自律的原则,避免只图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例如在幼儿园里,有的游戏需要孩子们轮流参与,如果一个五岁的男孩多些耐心,暂且让同伴先玩游戏,而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他可以在无人催促的情况下,玩到尽兴方休。对于六岁的孩子而言,吃蛋糕时不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实践“推迟满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满12岁时,无须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的实践更可以得心应手。到了青春期,他们处理类似问题,应该形成一种习惯或常态。
7、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当人为目标奋斗得到一点点进展的时候,往往会奖赏自己放纵一下,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脱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点点进展的话,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继续加油,因为目标还没有实现呢!
好吧,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1、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2、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3、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4、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5、无法确定所作所为是否离目标更近
6、性格中有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7、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编后语:不知道你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能坚持,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我想通过高中和大学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很多细节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恰恰影响了你现在的行为,你如果要改变,也只能针对每个细节,一点点去想办法完善。我还想说: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会改变你的性格。我建议你们不妨从按时吃早饭开始,这会带来意志力的提高,增强你的自控力。
第二篇:精神我们不能丢
雷锋精神不能丢 陈楼中心小学
李媛媛
我没有见过雷锋,但是他的事迹早已在我心中。妈妈经常给我讲雷锋叔叔的故事:雷锋叔叔帮一位大嫂买火车票;帮一位老奶奶找儿子;把自己省吃俭用的津贴寄给灾区;帮同班的战士洗衣服„„总之,他的事迹让我感动。
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助人为乐的好品质从小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车上遇见了一位孕妇,因为车上很挤,又没有座位,售票员只好大声喊:“哪位给这位大嫂让个位?”可喊了半天没有一个人愿意让座的。这时我想起了雷锋叔叔那种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连忙站起来说:“阿姨,你坐这里吧。”阿姨说:“谢谢小朋友!”“没关系,这都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我看到车上的人都像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不好意思底下了头,但是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在家里我也经常帮助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里我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我认为雷锋精神无论何时何地也我们不能丢,还要发扬下去。
简评:小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展示了雷锋精神再现的画面,强调了雷锋精神不能丢的意义所在。
(指导教师:焦方友)
第三篇:青春,我们坚持
青春,我们坚持
坚持,是一种自信,认定目标而奋斗,肯定自我而付出。
坚持,是一种勇气,志当存高远,燕雀安知鸿鹄志。
坚持是一种品格,失败不会放弃,成功不会放纵。
坚持,就是胜利……
曾经的曾经,我们都还小,什么都不懂。作为长在蜜罐里的孩子,每当遇到一些小挫折,犯了一些小错误,却总是推卸责任,接着会耍赖皮,然后便会想到要放弃。
可是,放弃这个词,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说了,可能会后悔一生!于是,我们开始学会了坚持……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没有坚持到最后一刻而遗憾终生?!有多少人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引来死亡?又有多少人因为坚持,最终取得成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诗出自苏轼之手,豪放,乐观,自信,大有澎湃豪迈之气。
可是,又有谁知道,他成功背后的艰辛,他艰辛背后的坚持??
他的仕途不顺,屡次遭贬。官场间的明争暗斗令他厌倦。
有些失望,有些颓废,甚至将要放弃。
可是,他放不下百姓,放不下天下苍生,他的一腔报国热诚并有因此而湮灭。
于是,苏轼用自信支撑着,当一次次的挫折袭来时,轻轻的抹去,用笃定的信念告诉自己——
坚持就是胜利!
最后的最后,他成功了,他的诗词振奋人心,而他也因此——名垂千史!
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便会有希望。
在我的生活中,也曾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当然,想过要放弃,可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青春的每一次成长都是挫折后的积淀,苦难后的付出。
因此,朋友,请记得,无论现在或将来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该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坚持下去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请问:
他凭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呢?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在失败中爬起,在苦难中重生。
我庆幸,我能坚持,坚持着一个美丽的梦想,梦想不是梦。
决心坚持,我能让梦起航!
经历千磨万击之后,我会让梦实现!
第四篇:坚持我们的坚持
我愿化身五百年石桥,任风吹,雨打,日晒„
在大学的校园里,在城市的任何的一个角落里,都有可能看见那些相互依偎的身影,也许你们可以在一起去上自习,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逛街,一起去看流星„
可是有些手很久很久没法牵,有的依依不舍的话只能对着电话一遍又一遍的说„
看见了新奇的事物,打电话告诉你,然后我们约好下次见面的时候一起去,下一次,下一次有多远?
送你走的时候,站在检票口从后面抱着你,你强忍着不敢回头,生怕流下那不争气的泪水,径直的走了,坐在车上偷偷的洗去留在眼角的泪痕„
思念你的时候,拿出手机,对着你用彩信发过来的照片,看着你笑笑的样子,在心里偷偷的说:“傻样儿,现在还好呢?有没有乖乖的听话啊?。”
当你想我的时候,也许只能翻看往日的短信和聊天纪录,你说:“我把咱们说过的话都留着呢„”当你生病了,只能一个人躺在宿舍,或者独自去医院,可你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没事儿的。”当你看着其他恋人成双成对,心里难受了,最多只能发条信息:“干什么呢,我想你了。”知道呢,我整夜的不关机,而且把手机放在枕头旁,只为在你夜里失眠,想我或者不舒服的话,我可以第一时间安慰你„
我们对电话的依赖超越了身边的人,我们会突然的傻笑,也会流泪,一个人却过着完整的生活„那些苍白的文字,用尽了力气,也载不动我们的思念,异地恋,真的很苦,我们不能有猜疑,不能任性。但是,我们是最幸福的,我们会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在我们脆弱的时候,想想远方还有那么一个人,默默的在给自己加油,告诉自己要坚强,我们会把天气预报设成对方的地区,提前查好天气,我们会找对方那里的地图,甚至比对方都了解那里的环境,我们会„
在远方的那个人,有这样的一个人,不幸福呢?我们在乎的不是朝朝暮暮,而且天长地久,还记得那次说朋友分手了之后对你说:“我会好好的爱你的„”“废话„”你只说了这两个字„
懒蛋,还请你等我好么?这一次,我真的当真了,这辈子,我只想对你一个人好。当全世界都抛弃我的时候,我也不会害怕,因为有你会一直陪在我身边„ 坚持我们的坚持-只为你而作
第五篇:我们不能永远活在饥饿记忆里
这是个肚满肠肥的时代,许多人的肚满肠肥,不仅来自于食物过剩,也来自于欲望不断的蒸腾,有的人明明已经“饱”了,可还在不停地掠夺。
没有东西吃被饿着,那种体验是极度令人心慌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漫长且痛楚的饥饿记忆的民族,饿肚子是最难忘却的噩梦。作家路遥的作品中有着深刻的“饥饿情结”,他的自传体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所描写的饥饿体验令人感同身受。同样,作家杨显惠所著《夹边沟记事》,对饥饿更是有着触目惊心的描写。
作为生于1970年代初农村的人,我赶上了饥饿的尾巴。我出生之前,大人们都在吃糠咽菜,我的父亲经常带他的兄弟们,去田野里四处搜索一切可以下腹的东西,比如槐树叶。出生之后,状况已有所改观,我开始有记忆的时候,已经可以偶尔吃上一顿麦子做的煎饼,但锅里的汤永远是稀薄的,汤水里有一个纱布包,包里有一个拳头大的白米饭团,那是给5岁以下孩子吃的,我永远记得那个饭团的香味。
上初中的时候,粮食基本够吃了,但因为珍惜粮食,家长做饭时,都习惯地从深藏在内室的米缸里,挖一瓢米之后再倒半瓢回去。也没吃早餐的习惯,到了课间操的时间,我饿得前心贴后背,就挨个翻女同学的课桌,偷吃女同学带的午饭。初中三年,没少偷吃女同学的粮食,也没少挨女同学的骂。
现在已不存在缺粮食吃的问题了,这从一条被广为传播的新闻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国每年浪费粮食800万吨,够两亿人吃一年。这些粮食,应当不包括高档饭店包房里众多没吃多少就被倒掉的山珍海味吧。从高档饭店,到普通饭馆,再到家庭饭桌,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粮食、菜肴被倒掉,偶尔也觉得心疼,但没办法,吃不完怎么办?不倒掉怎么办?那种“吃多少、做多少”的用餐理念,在中国压根就没有市场,人们仿佛被饿怕了,就是要通过浪费,才能抵消骨子里那长久的饥饿恐慌记忆。
许多人请客吃饭爱面子,总是点超出全桌人食用范围的饭菜,菜不够吃对于请客的人来说,是个很尴尬的事情。一些留有饥饿记忆的人,完全采用报复性吃喝的方式,来满足口欲腹欲,不顾日渐隆起的大肚腩,也不管因此持续增长的“三高”。我不忍心对这样的人提出批评,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缺失,是一种无法遏制的心理补偿。除非个人愿意通过节食、素食来调节身体健康,谁愿意对另外一个人爱吃爱喝提出意见呢?
我们的饥饿记忆尤其明显地体现在孩子身上。家长捧着饭碗追着孩子喂,直到把孩子喂出了厌食症,对于食物方面,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家长无不乐意满足。我曾经对孩子说,“你这么不爱吃饭,完全就是没饿着的缘故,扔沙漠里饿上三天,给你根骨头你都能把它生吞了”。类似的话,想必不少家长都说过,可又有几个孩子相信家长们会这么做?
这是个肚满肠肥的时代,许多人的肚满肠肥,不仅来自于食物过剩,也来自于欲望不断的蒸腾,有的人明明已经“饱”了,可还在不停地掠夺,比如“小官大贪”,这些官员会被饿到吗?他们的薪资、补贴不够用吗?贪污了几千万、几亿为何还不知足?追根究底,还是与他们自身或者遗传自先辈身上的饥饿记忆有关,他们是如此恐慌,哪怕腰缠万贯,也总担心有一天会挨饥受冻。
上述这些话,由“饥饿24小时”的话题引起,想要参与这项活动,有必要理解我们的饥饿史,我们的饥饿心理。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比较幸福的状况是,参与这个活动,是“享受”饥饿,是出于公益的目的“体验”饥饿,当你无法容忍的时候,完全可以终止,而非像以前那样,无望地看着土地。
有必要去体验一下“饥饿24小时”,因为在大量的粮食被浪费掉的同时,还有不少人(包括儿童)因为饥饿而营养不良,体验饥饿并有所行动,不仅可以帮助别人,更可以促自己内省——我们不能永远生活在饥饿记忆里,该是真正走出饥饿阴影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