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顾顺章叛变事件”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
“顾顺章叛变事件”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辽宁省大连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办事处 王昕昕 邮编:116111
(一)顾顺章其人
顺章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早年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制烟厂当工头,从小好勇斗狠的顾顺章曾参加青帮并当选小头目,在上海滩的帮会、流氓斗殴中表现非凡。因为他敢打敢杀,在工人中颇有影响,被当时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中共领导看中,1924年他进入上海市总工会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运动”时,由于在罢工中表现活跃并本领高强,一度担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卫士。
926年被党组织选派与陈赓一起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顾顺章在苏联受训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凭聪明机警的天赋,学到一身本领,如化装、表演魔术、操作和修理机械、心理学等都很精。他还擅长双手开枪、爆破、室内开枪而室外听不到声音、徒手杀人而不留痕迹等等,国民党中统老牌特务万亚刚在其回忆录中称他是“全能特务,够称得上大师。在顾顺章之后,特务行列中,无人能望其项背。”
927年回上海不久,即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被上海市民代表推选为执行委员和上海市政府委员。任工人武装纠察队总指挥,在党内初露头角。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事变和七一五事变,中共转入地下活动。8月7日,在八七会议上,顾顺章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中央交通局局长,负责中共中央特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928年6月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此后长期在上海负责中共地下活动。他协助周恩来领导中央特科并兼任第三科(行动科)的负责人。
顺章是党内少数几位工人领导干部,受过专业训练,受到当时中共中央认可,被委以重任的领导干部,在顾顺章在叛变前已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特科负责人,特科红队(锄奸队)指挥者,可以说整个党中央的安全都是他由负责,所以他知道党中央领导人及组织机关的所有情况。
(二)顾顺章叛变事件经过
931年4月24日,顾顺章在武汉表演魔术时被叛徒指认,被捕后随即叛变投敌,并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因为怕过河拆桥,所以他要求一定要面见蒋介石方能供认其掌握的机密。抓捕顾顺章的国民党特务头子蔡孟坚立即用密码向其上司、国民党中央调查科(中统的前身)首脑徐恩曾发报,请求尽快派一艘军舰来武汉接顾顺章去南京,同时根据顾顺章的供述,在武汉抓捕共产党人,致使很多革命同志被捕牺牲。但是蔡孟坚想立大功,也怕夜长梦多,4月25日便租了一艘轮船,亲自和荷枪实弹的宪兵押着顾顺章,连夜开足马力向南京驰去。4月27日,船到南京,蔡孟坚陪同顾顺章乘轿车,前往徐恩曾的秘密总部门口。顾顺章下车后,见到门牌号码:中山路305号,连忙说:“坏事了!我们有个卧底钱壮飞,他们联系地址就是这里。”
壮飞(中共特科情报人员)时任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的机要秘书,4与25日他接到了武汉发过来的紧急电报,要徐恩曾亲译,而恰逢周末徐又在外面鬼混。钱壮飞感觉到事态紧急,所以用了之前从徐那里得到的机要密码本破译了这封密电,当他破译完毕之后,大吃一惊,电报内容为顾顺章已经在武汉被捕投降,并扬言要在三日内破坏整个上海的中共中央各个机关。钱壮飞立刻派自己的女婿去通知李克农,由李克农将顾顺章叛变情况汇报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和陈云立刻采取紧急应变措施,包括转移中央机关、改变领导人住处、斩断顾顺章已知道的工作线索、改变秘密工作方法、销毁机密文件等。当夜,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机关全部安全转移。陈云甚至连夜派人找了印刷厂,在两小时内将顾顺章的照片制版翻印一百多张,发给上海各级党的组织,通知他们防范。
(三)顾顺章叛变给中共带来的损失
管周恩来迅速果断的采取了紧急应变措施,避免了中共中央的“灭顶之灾”,但是因为时间太仓促而且顾顺章掌握的机密情况太多,还是给中共中央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顾顺章一被捕就供出了中共驻武汉的地下交通机关——鄂西联线苏维埃政府和红二军团驻武汉办事处,使机关全部遭到破坏,使十多名同志被捕牺牲。
.中央部分机关不能及时迁移而惨遭破坏,如红旗报社、保卫组办公处、北四川路接头处等,遭到中统特务的严重破坏。
.因为顾顺章的出卖上海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恽代英在南京监狱里被其指认并惨遭杀害(当时恽代英身份尚未暴露,党组织正紧张地为恽代英作出狱前的准备工作)。.顾顺章亲自带人到香港抓捕了中央重要领导人政治局常委蔡和森,并致使蔡和森惨死于狱中。
.国民党特务根据顾顺章提供的线索抓捕了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向忠发被捕后立刻叛变,出卖了组织和同志(向忠发于两天后被枪毙)。
.出卖了中共特科上海最重要的情报关系鲍君甫(杨登瀛)(1931年4月底,鲍君甫被国民党逮捕,“一·二八”事变以后获释)。
.陈赓是1933年3月24日被顾顺章派特务抓捕的,其后顾顺章还到囚禁陈赓的监牢里劝降,派他手下的特务到法庭上指证(因为陈赓救过蒋介石,蒋将其“特赦”)。
.在顾顺章的影响下,有陈庆斋(即胡大海)、胡洪涛、王国栋等相继叛变并加入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助纣为虐。
.顾顺章加入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后,尽其所能培训国民党特务理论,技能,出卖了我党大量重要的机密情报,千方百计的帮助国民党特务组织破坏我党的组织。0.1932年初,顾顺章与国民党中统特务黄凯和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科情报股总干事张冲合谋,伪造所谓《伍豪等243人脱离共党启事》,在上海《时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申报》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一些报纸上大肆刊登,以达到诬蔑周恩来、瓦解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革命力量的反革命目的。我党及时采取措施,散发传单,并在《实报》、《申报》上刊登启事,消除影响。
(四)中共中央对顾顺章的通缉令
于顾顺章叛变带来的恶劣影响,193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专门发出223号通知。中共中央鉴于顾顺章的叛变对党危害极大,专门发出二二三号通知。通知指出,顾顺章是最可耻的叛徒,中央决定永远开除他的党籍,并号召全党同志加紧群众工作,严密组织,特别注意秘密工作,一致起来消灭中国工农群众的敌人顾顺章以及一切共产主义的叛徒。1931年12月10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发布毛泽东签署的为通缉叛徒顾顺章的通令。通令列举顾顺章叛变革命的种种罪行,指出顾已堕落为蒋介石秘密杀人机关的要员,“与陈立夫、陈果夫、徐恩曾、杨虎等反革命凶犯同为蒋介石杀人的助手”。通令还揭露顾顺章“破坏中共及其负责者在群众中的信仰”的阴谋,号召广大工农劳苦民众一致行动起来,缉拿和消灭叛徒顾顺章。
(五)叛徒的下场
顺章投入敌人怀抱后,由于个人野心极度膨胀,摇摆于中统、军统之间,在两方面都邀功买好,因而不久即遭中统的冷落。不甘寂寞的他又企图组建所谓的“新共产党”,犯了蒋介石的大忌。终于被逮捕关押。顾顺章被囚于南京监狱,后转押于中统控制的苏州军人反省院。在此期间,陈立夫、徐恩曾积极进行置顾顺章于死地的活动,一面搜集证据,一面上报蒋介石批准。终于,蒋介石感到顾顺章已失去了利用价值,又对其试图组建“新共产党”的政治野心深抱恶感,点头同意对顾处以极刑。
935年6月,顾顺章被秘密处死于苏州监狱,死况甚惨,因顾顺章在特务中名气甚大,传说其不仅精通化装术、魔术,而且会催眠术,甚至“土遁术”。为此,临刑前特务给顾穿了“琵琶骨”,以镇其邪术,防其逃跑。顾顺章死时年约31岁。
(六)顾顺章叛变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顺章的叛变极大地影响了中共的历史,也就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中国革命历史。1933 年年初,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往江西的“中央苏区”, 这在中共党史上其实是一件影响极其重大的事情。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组织上中共则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立足于城市、致力于工人运动,才是中共的“正途 ”。也正是基于这种观念 , 当毛泽东等人热衷于农民运动,热衷于创建农民军队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曾忧心仲忡,并一再地敲警钟、泼冷水。在顾顺章叛变前,要说把中共中央迁往乡村,那是不可想象的。
而1932 年,中共中央决定迁往江西,这是因为在上海无法立足了,中共在城市的工作也实在难以开展了。而这与顾顺章的叛变又有着极大的关系。首先那些与顾顺章极为熟稔的人,在上海已经很难开展工作和活动,周恩来便于 1931年年底来到了江西。在上海,没有了灵魂人物周恩来的中共中央已经难有作为。因此,1933 年1月,秦邦宪(博古)与陈云一起到了江西中央苏区,这样意味着中国革命从此把工作重心转移了农村。这不但导致了 1949 年以前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的形成和实施,更导致了 1949 年后以农村改造城市的政策。可以说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往江西,是中共党史上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影响或许大于“八七 ”会议、遵义会议等任何一次会议。参考文献
1.《党的文献》1991年第3期-《叛徒顾顺章叛变的经过和教训》 2.《隐蔽战线统帅周恩来》 3.《蔡孟坚传真集》
4.《周恩来在1927年至1935年》
5.《文史春秋》2004年第9期-《叛党为敌之后的顾顺章》 6.《文史精华》-《顾顺章后妻张永琴访谈录》 7.《陈赓同志在上海--在中央特科的斗争经历》 8.《传记文学丛刊之一二九―――细说中统军统》 9.《江苏革命斗争纪略》
第二篇:童年事件对现在的影响
童年事件对现在的影响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之前,我总是把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事物的恐惧,归于我自身性格的问题。性格在我看来是注意天生的。但是,在学习这门课之后,我发现现在我的一些行为,与童年的某些事件密不可分。
在我记忆中最早的印象是一次葬礼。外公的哥哥去世了。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那是第一次接触死亡。可能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放置着尸体的阴暗的,点着蜡烛的阴森环境给了我不小的震撼。我依旧深深地记着,外公的哥哥脸上贴着黄纸,皮肤发黑的躺在一张木板上。然后,那夜我和妈妈一起睡,在一张床上。那时候,我带着一个塑料的小兔子玩具或者是小猫的。是那时买牙膏送的。年幼的我对那个玩意儿喜欢的紧。那个晚上过得很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认床,睡得不是很安稳。于是,就那么到了第二天。不记得那时做了什么梦了。只是第二天奇怪地发现我的塑料小玩具不见了。那个小玩具的丢失使得我很不开心,妈妈和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她答应回去给我再买一个。后来我在那里做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妈妈果真又给我买了个塑料玩具,其实就是又买了支牙膏。我一直觉得那件事可能就是说明了我很早就记事了,直到上了精神分析导论课。我们现在一切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从我们的童年。我觉得从我那件童年的记忆中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
听了老师关于对于死亡畏惧的解释,我同样想到了我对死亡畏惧的可能原因。就是那个环境,很阴森,然后可能对年幼的我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由此,我现在对于死亡很是畏惧,我不太参加扫墓一类的祭祀活动。因为每次参加这些,我一定会做噩梦。可能那时的恐惧被我压进了潜意识,每次祭祀活动就是触发那个潜意识的契机。被压抑的潜意识就会借由梦出现。
那是我对我的死亡畏惧情绪的一种解释。另一种,我觉得就是有些荒谬了。可能是我在那里丢失玩具的不满,害怕。觉得那个地方会吃掉我的玩具。所以对于发生过死亡的地方,就会有着本能的畏惧。对了,我记忆之中丢失的是小兔子或者是小猫。我对它们有着一种奇怪的害怕以及狂热的喜爱。我害怕触摸毛茸茸的动物,但是也喜欢毛茸茸的动物。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那次参加葬礼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导致了我现在如此诡异的喜好。
还有就是,玩具的奇妙丢失,让我对于未知的事物——鬼,也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也许这些都有可能是那次事件的影响吧。
再讲一些近一点,比较明显的事。那是我读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热爱学习的人,保持着预习的好习惯。有一天,忘了是因为什么原因了,我忘记了预习。由于一直受老师喜欢的原因,我成了一个很自信的孩子,我大胆地举手了。老师也同意让我来回答问题了,估计她本来也是觉得我是能回答出的,可是那天我却回答错了。老师说了我几句,我的心的有些闷闷的,不怎么开心。那时我似乎很快忘记了那些不愉快。因为年纪小,有趣的事总是在等待着我,也就好像不是那么要紧了。
想来,这件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我一直清晰的将这件事记到现在就可以看出来。然后,自那件事以后我开始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言论,就想把自己埋在人堆里,让老师看不到。是的,我开始害怕老师。老师当时也没有很过分地批评我,但是从那以后便潜在的影响了我。就是那样以后,似乎使得我不再敢举手,不再敢接近老师。对老师产生了一种近乎本能的畏惧。一旦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我总是不能很自信,结结巴巴的,容易脸红说不出话。问问题什么的也很少了,总是觉得老师会觉得我笨。。。记忆,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似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提时代我们总是无忧无虑的。但是那只是表象,我们以为自己忘记了不愉快,其实并没有,只是那些记忆被我们压抑到了
潜意识。我觉得可能压抑在孩提时代被压缩的潜意识对于现在的影响力要比在年纪大的时候产生的潜意识大得多。毕竟,潜意识的压缩就像弹簧,时间越长压得越紧,对于我们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我们的很多举动都和一些过去发生过得事情有关。我想,那些印象越深刻的。也许产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吧。
除去以上我的那些表现,我似乎还有些畏高,也就是恐高症。只是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内心总是有种本能的恐惧,让我远离高的地方。而对于这个情况的产生,我很难给一个恰当的猜测。想来也没什么,记忆对人产生影响的原因是那么复杂,很难真正的弄明白。并且,总是想把所有事都以精神分析发来解释,对绝大数人来说也是不必要的。我们要应用这种方法,更好的了解自己。总而言之,精神分析导论课真的是一门很神奇的课程,它给了我们另一种方法来看待生活中发生的平常的或者不平常的事情。我们的记忆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我们自以为掌控了它,其实并没有。对生活中的我们来说,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动作,小习惯,喜恶也许都是由于过去发生的一件小事造成的。记忆给予了我们无形却又实在的影响。
第三篇: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李秀娟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网络舆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虽然政府机关对网络舆情日益重视,但大多仅是阶段性数据统计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而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极易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本文通过挖掘网络舆情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联系,得出信息公开程度是影响网络舆情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
8月下旬以来,随着“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名人被抓,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拉开序幕,从行动上开了一个清理网络丑陋的好头,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力度并促使相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伙同“意见领袖”,制造一个以某人或某事为中心的事件,组织人手在网络上发帖、评论,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不良情绪大肆炒作,短时间内营造出一个网络热点,吸引广大网民的关注。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如此庞大的网民基础上制造网络热点极易由网络舆情转化为网络舆论,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把政府机关推到被动的局面。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科学管控研究也就尤为重要。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当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成为人们比较开放的政治意愿的表达方式时,舆情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力变得非常大。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舆情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向舆论的更快、更多和更复杂转变,进而扩大了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它的影响力。
当某一突发事件发生并引起网络舆论时,社会各级组织和人群都很关心,主动参与到信息和意见的交流中。特别是当事件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时人们的参与意识更强,公众会非常积极的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和立场。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网络舆情的搜集、整理可实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和互动。网民在通过网络途径参与社会热点的沟通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采取某一价值观并通过网络言论表达出来,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网络舆情的变化反应了公众对党和政府进行各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态度和意见。因为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隐匿性、自主性,因此网络成为对社会热点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反应最敏感迅速的传播媒介,通过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影响也更广泛。一旦现实社会中有突发性事件发生,就马上会在网络上迅速得以反映,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检测部门对这一问题抢先整理预测,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就能解决问题化解危机。因此,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党政机关和各级社会组织的关注,但网络的隐匿性和宽泛性也使得网络舆情的监测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很多,归纳来说基本都包含某一群体利益或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该群体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群体聚集方式来表达诉求。笔者仅从舆情角度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人们在一定的舆情空间内,受某些中介性社会事项影响或刺激,为实现其利益诉求,采取集会、游行等方式,与党政权力机关形成对立或对抗关系,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公私财物遭破坏以及人身伤害的事件”2。常规舆情状态表现为主客体在利益方面的“和谐”,主客体之间的矛盾由相关的制度、法规等公共行政部门予以协调解决。但在特定的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一种非常态社会现象并不是随意发生的,它植根于现实社会背景中,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的民众受到具体的社会事项刺激而对国家管理者表示其不满甚至反对,是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在利益诉求方面显现的 “非和谐”,是舆情状况的非常态势。
在网络社会中群体性突发事件借助网络的推动,既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性又有网络群体的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网民群众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实现某一目的,利用互联网大规模地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甚至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人员组织,并在现实社会中非正常聚2 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5集,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利用舆论和群体优势给党和政府机关施加压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初期,广大网民并不知道事件背后真实的情况,事件发生后被上传至网络,在网络环境中曝光并被网民到处转发传播,借助网络平台与公众的情绪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形成作为主体的公众的意见取向和政治态度,从而使局部事件酝酿成全社会关注的舆情热点,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使事件真相和社会根源暴露在公众面前。因此,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产生大都基于现实社会的热点刺激。纵观近几年在网络上引发大讨论的热点事件,大多数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话题,例如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拉大、城管等政府不作为等民生问题。当某一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知情人将其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发布于网络空间,使其在巨大的网民规模中迅速传播。由于网络传播的隐匿性,网民们往往不加甄别甚至添加上自己的不良情绪大肆转发。网民的参与热情加上猎奇心理,使其在关注热点事件的同时,常扮演义愤填膺的评论者参与网络事件的讨论,并不断地转发到其他的网络平台,促使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流言的迅速传播就会使官方言论发声无力,民众就会变得越来越激愤,陷入到群体极化情绪中。
随着知情范围的扩大,网民对事件的关注持续不断,小范围的讨论变成了大范围的评价和争辩,事件的真相逐渐清晰,意见领袖们开始活跃并自主的发挥“把关人”的作用,他们按照某种利益导向,为网络追随者设定议程,引导网民的意见和态度,使网民的观点相对集中,最后成为一种主导意见,形成网络舆情。舆情一旦形成,传统媒体也会关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使得舆情热点事件由虚拟世界走向现实社会。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加上网络媒体最新信息的实时更新,将热点话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偶然的突发事件升级为公共事件。数量众多的网民与现实社会的公众交叉聚合,在意见领袖的召唤下,形成了具有一定共同价值观的组织,参与到突发事件发展中来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在当前社会时期,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愈发的强大,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首先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控。“秦火火”曾经叫嚣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所以信息公开的程度是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关键性因素,在网络社会中谣言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1】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 46-50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3】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5 基金项目:2013年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DXQ19)” 作者简介:李秀娟(1981.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英才学院,硕士,讲师。快递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龙奥大厦宣传部联系人:王崇超电话:***
第四篇:浅析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浅析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日本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核泄漏问题对日本的经济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由于此次自然灾害所波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大地震及核泄漏事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政府应对此次自然与社会危机的举措不仅关系着日本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国际政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此,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上看待此次的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将对中国甚至是世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局势或是走向,具有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日本 地震及核泄漏 国际关系 影响
2011年4月11日,西太平洋地区爆发了里氏9.0级大地震,随后,日本多地发生地震,并使位于福岛的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截止到18日目前的数据统计,该国因地震、海啸等灾害遇难的人数已达到6539人,失踪人数则上升到10354人。日本首相菅直人也发表讲话,表示准备放弃东日本。综上可见,此次的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国内的经济、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是日本政府在这次危机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应急反应能力,而且日本政府在灾害之中以及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不仅会影响该国国内局势,还会影响国际政治的发展。
首先,在此次地震中收到严重破坏的福岛县等12个都道县的灾后重建工作给日本政府的财政构成了极大的挑战。日本媒体报道说,政府有关人士透露,制定通过补充预算至少要筹集10万亿日元的款项,而补充预算的钱在目前税收减少的情况下只能靠发行国债解决。日本国家债务已经超过GDP的200%以上,在发达国家中最差,再发行巨额国债无疑会进一步恶化财政状况,更加影响日本在国际市场的信用,从长期来看,对日本经济极为不利。但是,日本的灾后重建工作一经开展,势必会为日本的经济增长带来动力,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日本在经济危机中所受到的压力。但是这种动力究竟会为日本的经济增长带来多少效益,还是值得探讨的,日本经济在全球资本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是否能够振兴,还是有待观望。对于国际关系上,日本的灾后重建工作也会吸引国际大量的投资,对于世界经济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好处。并且,针对于日本今后的重建工作,中国的建材业、建筑业等行业可能减缓近期由于房地产调控带来的低迷境况,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就业问题,从而缓和中日之间的紧张情绪。但是,日本也可以以重建为借口,撤回美国的国债与企业债券,避免投资的缩水,而且,美国利用制造东北亚紧张局势以图兜售军火的如意算盘也会落空,日本势必减少对美国军火的购买量,更加剧了美国经济的低迷,从而使全球的经济再次下降,反过来再使日本的经济重创。全球资本市场的低迷现象,势必会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引发国家间的摩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核电站泄漏事件及灾后重建工作对能源的进口也产生巨大的推力,而现今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和几个能源产地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也造成了日本经济复苏的巨大压力。而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也对日本政府发展核电工业的前景铺上了一层迷雾,核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收到了来自民间与政府机构双重的质疑,但现在日本电能的26%来自核电,而且更多的核电生产计划正在酝酿实施,此次的核泄漏事件无疑给政府与核工业造成巨大的压力。日本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果减少或是不增加核电比重,势必会大大增加常规能源的进口。因此,日本将在一段时间内加强能源的进口,保持海上生命线得畅通,也加剧了世界各国对资源、能源的竞争,促使国际关系朝不安定的方向发展。综上,日本政府对此次事件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不仅关系着日本本国的政治、经济局势,而且,对于现在处于低迷时期的世界经济局势和脆弱的政治局势也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在此次处理核泄漏事件中,日本政府位于任何组织与主权国家协商,擅自将未处理的受过核污染的废水排入大海,引起多国不满。虽然日本政府在事后向国际舆论道歉,但这种恶劣的行径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虽然核泄漏事故发生在日本境内,属于日本的“内政”,但是日本政府将污水排入海洋,引起更大范围的核污染事件,也是应该受到制裁的。现行的国际法对于危急情况下国际相关负责部门的介入是有规定的,必须充分尊重国家的主权,但是,这也凸显了一个问题,当对国家主权的尊重与对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特别是人类安全的保护之间如何平衡,以及是否应赋予代表国际社会行事、作为相关领域职能部门的国际组织更多职权与责任,现行的国际法仍然存在着探讨的空间。这也说明,当像地震、火山等重大自然或人为灾害突发时,更需要国际社会达成广泛的一致,加强合作,密切合作。
作为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第一道岛弧链上的日本,美国的远东部署基本围绕日本及台湾展开。而作为日本的保护者的美国也可以趁日本重建之时渗透美国的力量,并以援建日本为借口重新布置其军事力量,进而威胁东北亚的稳定局面,对地区和平构成威胁。
因此,从国际关系学上分析此次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对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世界政治》,Bruce Russett,Harver Starr,第5版
《政治科学原理》,施雪华主编,2001年3月第1版
《政治学原理》,王惠岩,2006年2月第2版
第五篇:对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对双汇集团的影响的分析
对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对双汇集团的影响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双汇集团的企业愿景是做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双汇集团的企业使命是开创中国肉类品牌,走出一条“建设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综合利用资源能力强、效益好、污染少,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中国肉类产业升级。双汇集团的战略模式:
一、总成本领先战略
双汇集团目前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年产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在总资产上双汇占很大的优势,双汇坚持总成本领先战略不断改进相关设施设备和成产技术。
二、差异化战略
双汇集团不断地推出各种新品种如双汇早餐肠,双汇爆炒肠等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口味要求
三、适应性战略
双汇在生产肉类食品之外还有双汇医药、双汇软件等扩大商业领域
双汇集团的经营方针:
一、企业集团化,二、产品名牌化,三、管理科学化,四、技术现代化,五、发展产业化,六、经营国际化
3.15双汇瘦肉精事件对双汇集团的影响非常大,有关数据表示(中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据经济之声报道,双汇发展今天(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瘦肉精”事件预计影响母公司双汇集团2011年3月营业收入13.6亿元,其中影响双汇发展营业收入13.4亿元。此次突发的瘦肉精事件不但会阻碍双汇重组上市进程,还会对双汇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承认“瘦肉精”事件对双汇影响巨大:3月15日双汇发展股价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3月15日至今,影响销售额15亿元;济源双汇处理肉制品和鲜冻品直接损失预计3000多万元;由于“瘦肉精”改生猪头头检查,全年预计增加检测费3亿多元;品牌美誉度受到巨大伤害。
瘦肉精事件中反应出双汇集团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双汇肉类产品的原材料来源有问题,对猪喂食瘦肉精虽然猪可以长得很快但瘦肉精吃多也会死人的。主要原因是在选取猪肉时工作人员工作不够认真负责,主管原材料的管理人员监督管不到位,不及时随时监督采购情况,导致有些人因公利私从中赚取私利
二、物流管理存在问题
产品在生产出来后,成品在出厂前的安全检测工作没有步步落实,由于某个过程的检测工作的疏忽造成那些不合卫生安全的产品流进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三、企业社会责任不明确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后双汇集团董事长的新闻会发言上只注重提到瘦肉精事件对双汇造成的影响,对于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只字未提,由此可以看出双汇集团过于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重消费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有。所以说双汇集团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建立起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对企业的价值链生产链控制失控
双汇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问题,对员工工作监督不到位,比如说在产品材料采集时监督不到位,产品出厂时检测不到位,对员工管理造成食品安全出问题
双汇集团为了消除影响,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采取了下面方面的措施
1、强化源头控制。执行生猪头头检验,原辅料强化批批检查。
2、成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监督企业各个环节。
3、建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奖励基金,每年“3•15”做总评。
4、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制度。
5、引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作为独立监督机构进行第三方监测。
6、加快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
对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后的战略变革分析:
一、实施多元化多角化战略
1、开拓更多肉类方面的产业
二、坚持集中化战略,特色战略
1集中生产肉类食品,坚持双汇的创新口味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员工职业道德
四、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建设,不要只顾企业的经济利益
五、加强原材料猪肉的检测,确保产品材料的安全
综上所述: